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第3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V ol137,N o13Journal of East China N ormal University(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May,2005
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效应
杨上广 丁金宏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上海 200062)
摘 要:在对当前中国面临的就业状况、城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和就业市场竞争力研究的
基础上,可以发现流动人口的城市就业效应:流动人口为城市提供了“低廉”的劳动力商品和劳
动力储备,因而具有明显的正效应;同时,由于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流动人口对本地劳动力就业及其工资收入造成了冲击,从而具有一定的负效应。为了缓解当前城市就业压力,有关方
面应理性地看待流动人口对城市就业的影响,并制定合理的城市就业政策。
关键词:流动人口;就业效应;对策;城市
中图分类号:F24;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579(2005)03-0082-06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正是劳动力的不断流动,使劳动力市场趋于均衡。但理论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流动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在城市有限的就业“吸纳力”背景下,其对城市本地人口的就业不再仅仅是“拾遗补缺”,而对于城市就业的压力却日趋凸显。[1]流动人口的高就业率与城市本地人口的高失业率这两种状况并存,构成了当今中国城市就业中的突出现象。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上的关系,成为了近年来最敏感、最受关注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个焦点性问题。在当前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重新思考和评价劳动力流动对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整合城乡劳动力市场和缓解城市就业压力的政策取向,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而紧迫政策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当前中国城市就业状况
第一,就业岗位的“稀缺性”。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新增就业岗位有限,因此,劳动力在总量上供大于求的矛盾始终存在,劳动力的几乎无限供给与就业岗位的有限性使得就业岗位成为稀缺资源。近几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在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下,劳动就业领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一是每年有大量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二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城市化加速,三大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与劳动就业结构偏差进一步加大,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剩余
收稿日期:2004-12-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71401)
作者简介:杨上广(1972— ),男,福建省政和县人,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博士生;丁金宏(1963— ),男,江苏涟水县人,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8
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三是国有企业改革、乡镇集体企业改制、行政机构精简释放出大量冗员,隐性失业转化为显性失业,下岗工人增加,再就业任务繁重;四是科技进步加快,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加速了技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减弱;五是加入WT O后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竞争将对我国弱质产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导致某些产业的就业量大幅减少。此外,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和有限的就业岗位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一些国家实行的贸易保护政策如“反倾销”等浪潮,也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就业状况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当前中国不仅存在劳动力总量过剩问题,而且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新经济的崛起、全球新的一轮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使中国的产业结构需要升级换代。产业的更替衍生出了一种特有的现象:一方面,社会对新兴产业的崛起缺乏必要准备,使得这些产业部门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老产业因资本存量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加上原有支柱产业加快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从而增加了这类产业领域的富余职工,随着“减员增效”机制的建立,富余职工就面临着下岗失业。此外,高科技的兴起吸引了资本和技术流向,更加剧了落后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衰落,减少了就业机会。产业更替现象一方面使得低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过剩,另一方面,一些新兴产业、行业开始产生新的就业岗位需求,但却出现找不到合用人员的现象。
第三,城市就业任务的艰巨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跨区域流动进入加速时期,当时由于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而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90年代中期随着乡镇企业的转型,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经开始减弱,城市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2]1995年开始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又使得城市大量的职工下岗待业,城市就业成为困扰城市政策制定者的最大难题。城市就业的“吸纳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城市就业机会的多少,而这又直接受制于“制造”就业机会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及转移劳动力的适应能力。[3]目前从就业弹性来看,第一产业平均就业弹性非常低,对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第二产业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高于第一产业,存在一定空间;第三产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存在巨大潜力。第三产业的就业拉动主要分布在零售批发和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其他社会服务业如信息咨询和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但城市在新增劳动就业岗位的同时,又因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些旧岗位的数量大幅减少,此外劳动力无法适应新一轮产业发展要求的状况也比比皆是,这一增一减使得当前城市就业的“吸纳力”实际十分有限。大量人口的涌入与城市有限的就业“吸纳力”的矛盾,使城市将长期成为中国严峻就业压力的焦点。
二、城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及其就业竞争力
(一)城市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
11以青壮年人口为主的年龄结构。根据2003年上海市外来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分析显示,①上海市外来人口总量为498179万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中15—60岁的人口占8614%,0—14岁的人口占2213%,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113%;外来流动人口主要是经济活动人口,来沪从事经济活动是其主要的原因(占外来人口来沪原因的7211%)。
21以初中学历为主的文化结构。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最为集中,占外来人口文化构成的5818%;此外,文盲半文盲占318%,小学占2211%,高中占1113%,而大专及以上仅占410%。外来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了8417%,因此,外来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仍然很低。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