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原文阅读(部编版人教社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合集下载

第3课《“飞天”凌空》=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课《“飞天”凌空》=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 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重点)
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字词 辨析词意
1.读准字音
优雅( yǎ ) 刹那( chà ) 悄然( qiǎo)
掠过(lüè) 翘首( qiáo) 屏息( bǐng) 慷慨( kāng kǎi ) 哧地(chī )
明确:不能。跳水前的场景描写中白云和飞鸟的描 写,是用白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静;观众的翘首屏 息是渲染烘托观众的期待。跳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 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水动作的完美。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一、根据文本,完成下列填空,并赏析该句子。 轻( )双臂,向上( )起,只见吕伟轻轻一( ),就向空中 飞去。紧接着,是向前( )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 )三周。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 )身体, 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 )碧波之中。
(4)欣赏全红婵的跳水视频,并结合解 说人员的解说,请同学们写一篇关于她 的夺冠新闻特写。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 2、完成相应的配套资料
侧面描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 、欢呼声,侧面烘托了吕伟夺取桂冠中美妙的表现,同时 也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凸显出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 争光的主题。
总结语言 掌握特写
1、着重对某一片段进行细致描绘,而不着眼于事件的全过程。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更好突出某一“镜头”的精彩 绝伦。 3.表达方式更加多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以静反 衬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增 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的艺术感染力。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飞天”凌空》课文原文及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飞天”凌空》课文原文及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飞天”凌空》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1、正文部分双枪将军金弦阵,分红旌紫电蛟津。

露寒光,风劲竹,等空回首,无人芳草减。

八百里秦川路,多少名士桥畔秋。

试问天上宫阙,谁家今夜扫除。

1.2、生字与词语解释1. 露寒光:露水凝结成的亮光。

2. 竹:竹子。

3. 芳草:芳香的草。

4. 桥畔:桥边。

5. 宫阙:皇家建筑。

6. 扫除:清洁。

二、教案2.1、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中的一篇古诗文,原文由宋代诗人王安石所作的《登飞来峰》改编而来。

它讲述了十分壮观的自然景观和吸引人的历史故事,启发学生爱好自然与文化,培养审美素养。

2.2、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会:1.理解古代壮观的自然景观。

2.了解古代繁荣的文化背景。

3.掌握课文中的重点生字与词语。

4.培养学生预测,推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5.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

2.3、教学方法课堂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和课文朗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化思维和全面发展。

2.4、教学过程2.4.1、热身(5分钟)在讲解今天的课文内容之前,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力、猜想力和联想力等方面进行热身站立活动,激发学生的利他情感。

2.4.2、学习(30分钟)1. 教师阅读课文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可以轮流让一些学生诵读,增强学生参与感和体验感,获得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2. 学生朗诵课文朗诵由教师指定学生上台进行,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3. 课文导读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前作业评价,讲述课文的主旨,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文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4. 生字和词语解释教师根据生字词及词语的用法和语境进行讲解和解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其中采用中英文对照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营养和交流。

5. 语言心理感受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

2.4.3、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进行结合课文的小组讨论,让他们理解课文、交流课堂、强化语言表达和思维价值,为下一步语言表达和思考作好准备。

《“飞天”凌空》拓展素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飞天”凌空》拓展素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拓展素材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

跳水的起源:宋朝以前就出现一种跳水运动,当时叫“水秋千”。

表演者借着“秋千”使身体凌空而起,在空中完成各种动作之后,直接跳入水中。

它动作惊险,姿态优美,类似现代的花样跳水。

唐代赵璨的《因话录》记载:洪州(今南昌)曹赞能在“百丈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或在水中“回旋出没,变化千状”。

这可看作是我国早期的跳水运动。

历史上的跳水曾经以谁跳得更远为比赛标准。

跳水运动的历史非常久远。

人类在掌握了游泳技能之后,就开始有了简单的跳水活动。

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花瓶上就有描绘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状的图案。

我国在宋代出现了名为“水秋千”的简单跳水器械。

第一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从那时起直到公元394年,1170年间,共举办了293届。

而迄今为止最早的有关跳水的资料记载则仅比古代奥运会晚了200余年。

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只陶质花瓶,这是公元前500年时的一件文物,花瓶上描绘着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正头朝下作跳水的姿势。

这是迄今为止见到跳水运动最早的图像。

在它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也不断经历变化。

最早的时候,跳水是以谁跳得更远为标准的,后来又变成了谁跳得更高——17世纪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中海、红海一带的港湾,不少码头工人、船工和渔民就盛行在陡峭的岸上、桅杆上跳水。

直到1900年,现代竞技跳水才在第二届现代奥运会上出现。

跳水运动是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伴随着游泳技能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运动项目。

目前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跳水竞赛发生在中国。

1000年前的宋朝,就已有了跳水运动,而且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宋朝诗人王珪曾作过一首描述当时跳水比赛的诗:“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帘帐殿前。

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水龙船。

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即通过对其他人物的描 写来衬托主角个性特点 的方法。
写法探径(二)
2、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 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 直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几 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 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问:从 “几串白色的气泡”和“四面水 花则悄然不惊”的侧面描写,你读出了 什么?
研读课文 比较阅读: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 就向空中飞去。
展开双臂,向上抬起,只见吕伟轻轻跳起, 就向空中跃去。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 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 的人才太多了!”
侧面描写
情感升华
提问:熟读课文,说说这篇特写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运动员吕伟为国争光的赞美,
吕伟这最后一轮选择的动作是“5136”,这是跳水比赛中难度系数最高 的动作。只见她登上高台,静静站立。起跳,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 周,身体打开,笔直地入水,压住了水花。完善的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 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运会10米跳台跳水赛金牌。
说一说:这则消息和课文有什么异同点?
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跳水运动员而自豪,
表达作者对祖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
步感到的骄傲。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 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 的人才太多了!”
侧面描写
异新 异 同闻要 点素

新闻内容
消息
记述事件全过程
特写
抓住典型片段予以放大并展开
语言特点
准确简练
生动形象
表达方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她的这个动作 “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 高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飞天”凌空》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飞天”凌空》文本解读

《“飞天”凌空》文本解读一、时代背景:本文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 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日,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

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

其中, 10米高台跳水女运动员吕伟以9.5分的高分获得冠军,《光明日报》记者夏浩然,樊云芳凭借敏锐的感知能力,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动感十足、真切感人地还原了比赛场面。

本篇新闻特写极具美学价值,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文题诠释:第九届亚运会上, 10米高台跳水女运动员吕伟以9.5分的高分获得冠军,她跳水时的优美动作,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那飘逸的身姿。

作者以《“飞天”凌空》为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有较强的阅读期待。

三、文章主旨:本文运用大量的动词,借助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夺冠的一秒七。

这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从“疾如流星”到“插入碧波之中”极富层次感。

充分赞扬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奋力拼搏的精神。

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由此升腾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内容解读:“5136”,这是一个传奇。

中国运动员吕伟凭借当时少有的高难动作,问鼎亚运十米高台跳水,书写了“梦之队”的又一个传奇。

“一秒七”,不过是“一刹那”,吕伟的动作像“旋风般”、“疾如流星”。

对此,很多观众都是目不暇接,一晃而过,难辨其妙在何处的,感谢特写作者,把这套动作分解成起跳、翻腾、凌空而下和入水等,“慢速放映”,我们才得以从容欣赏、细品其味。

不仅如此,作者对运动员倾注的情感,因而熔铸于笔端刻写的优美的身姿、扎实的功底、完美的技巧,让读者如同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速写画,也如同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立体电影。

特写观众的反映也颇为生动──“屏声敛息”、“眼花缭乱”、“妙!妙极了”、“跳了起来”、“沸腾”、“如梦初醒”、“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些,都强有力地衬托出了运动员跳水动作的高超和完美。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3课《“飞天”凌空》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3课《“飞天”凌空》

背景介绍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 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 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 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 典。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 像刚发生的一样,现场动感十足,是那样的真 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具有美 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当年好新闻“一等 奖”。
3.品读课文二三四段动词的精妙。
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
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 满了动态美。
2.第二段中“被空气托住” 一个“托” 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从而更加表现出吕伟身 材的修长、美妙、轻盈的特点,为下文的精彩表现埋下伏笔。 3.第三段中“向前” 凌空 跳水精彩瞬间 (特写镜头) 记者、观众的反映
侧面描写
拼搏 奋进 爱国
这是一篇人物特写,全文500多 字,巧妙记叙了中国跳水冠军吕伟 夺冠时的精彩表现,体现出中国运 动健儿拼搏、奋进的爱国精神。
课堂小结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 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 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 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 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 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 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 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1.读课文,思考: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 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 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 得金牌的事。 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 致刻画的。
2.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 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准 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 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 叹及现场的气氛。

《“飞天”凌空》课文同步讲解(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飞天”凌空》课文同步讲解(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定格精彩瞬间品味“飞天”凌空
——《“飞天”凌空》语言赏析
这是一篇只有500多字的人物特写,用出神入化的语言巧妙地捕捉到了最精彩的瞬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的曼妙的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文字清新优美
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

从这些清新优美的文字里,我们不仅可以看见运动员曼妙的身姿,而且可以感受到她动作的优美,流畅,迅速。

2修辞俯拾即是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

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动性,而且充分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

仅一组跳水动作,记者就用了七个比喻。

3动静穿插自如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

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漂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如”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托”字犹如
定格停留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入碧波中的身体,与悄然不惊的水花以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曲。

以静衬动,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

《“飞天”凌空》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得我们细细品味的美文。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

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重点) 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这位美女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优雅(yǎ) 掠过(lüè) 翘首(qiáo) 屏息(bǐng) 一刹那(chà)慷慨(kǎi) 哧地(chī) 悄然(qiǎo)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第3课《“飞天”凌空》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课《“飞天”凌空》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语言、动作描写,侧面烘托吕伟跳水 动作之完美。
语句2: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 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 由衷的赞赏。
侧面描写,“如梦初醒”写出了观 众被吕伟优美的跳水动作所陶醉的 状态;“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 声”,写出观众被吕伟的表演征服, 用鼓掌和欢呼表达由衷的赞赏。描 写观众的反应,从侧面衬托了吕伟 跳水动作的完美。
必备知识 走近作者
夏浩然、樊云芳,前《光明日报》社记者。 樊云芳,女,1945年生,上海人,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 得者。代表作有长篇通讯《追求》(与丁炳昌合作)、 《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与丁炳昌、张祖费合作)等。 樊云芳较早提出了中国新闻要突破某些“禁区”,摆脱 平面报道模式,走向“全息摄影”的概念,并撰写一批 论文发表。
不能。飞天是壁画或石刻中 在空中飞舞的神。以“‘飞 天’凌空”比喻跳水运动员 如仙女般优雅的身姿,增添 了文采,新颖动人,更能激 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请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说说这则新闻与本篇新闻有何异
同。
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
新华社新德里11月24日电 11月24日,中国跳水姑娘夺魁。
表现,裁判给了9.5分的高分。凭借着这一跳,吕伟获得第9届亚
运会女子单人10米跳台冠军。
同: 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 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要、迅速的特点。
异: 这则消息侧重写吕伟夺冠的经过,表达 方式主要是记叙,语言准确精练。而课文侧重描 写吕伟最后一跳之美,表达方式主要是描写,语 言生动形象。
2.善用修辞,生动形象 文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运动员的跳 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增强了作品的形象 性、生动性。比如“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 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 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这里作者将 运动员比作“箭”,形象地表现了她动作的敏 捷与轻盈。

第3课《“飞天”凌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3课《“飞天”凌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新闻阅读”第三课时(《飞天凌空》阅读教学设计被定格的美丽,被记录的精彩教学设想《“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的第五则阅读材料(第四课),曾发表于《光明日报》,报道的是第九届亚运会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夺冠的实况,本文是对她夺冠时刻的特写。

文章从两个角度展开描写,一是吕伟跳水的过程,二是观众的反应,主体部分又分成了“准备”“起跳”“腾空”“入水”四个小特写,人物与场景融合,静态与动态交织,比喻与拟人同用,正面与侧面结合,让读者感受到了瞬间的永恒之美。

作为一篇新闻特写,这则材料对“何人”“何事”“何地”等新闻要素一笔带过,集中笔墨展现“如何”。

阅读这则材料,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新闻特写的文体特征和材料所展现的运动之美,并理解新闻特写的新闻价值。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中,笔者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内容;品析精美语句,感受文学价值;对比阅读消息,区分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欣赏作者描绘的画面,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和自豪之情。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理解新闻特写独有的新闻价值。

3.对比阅读同一事件的相关消息,通过对比分析,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征。

教学重点1.了解新闻特写的文体特征。

2.感受文中体现的运动之美和自豪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新闻特写独有的新闻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凌空”是高升到天上或耸立在空中,这一标题用比喻的修辞,把运动员吕伟高台跳水比作飞天凌空,我们能读到哪些信息呢?二、初读,知运动之美1.结合预习,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词,为这个新闻特写写一则导语。

(提示:回忆《消息二则》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导语,想想导语一般都交代哪些内容呢?)预设:中国运动员吕伟,于11月24日高分夺得第九届亚运会女子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

2.跳水是一项极富美感的体育项目,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跳水之美美在何处?预设:优雅姿势之美,动作优雅之美,挑战极限之美,动静结合之美,高超技艺之美,融入自然之美……三、朗读,赏语言之美1.请同学们细读第二、三、四段,批注作者是如何将吕伟在10米高台跳水的“一刹那”写出来的,并分析这些细致描写的作用。

飞天凌空课文原文

飞天凌空课文原文

飞天凌空课文原文哎哟喂,说起来这事儿啊,简直就像咱们小时候看的那本连环画,惊心动魄,又美得让人心颤。

说的是那飞天凌空的一刹那,你想象一下,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天上飘着几朵懒洋洋的白云,就跟那棉花糖似的,看着就让人想咬一口。

可就在这时候,有个人儿,不对,是位仙子似的姑娘,她身轻如燕,一跃而起,直愣愣地就往那天边去了。

这可不是拍电影啊,这是真格儿的!那姑娘,名叫吕伟,名字听着就一股子英气,她可是咱们国家跳水队的骄傲。

只见她站在那高高的跳台上,眼睛一眯,嘴角一勾,就像是准备逮大鱼的猫儿,那神情,自信得能滴出水来。

台下呢,黑压压一片人,眼睛都瞪得跟铜铃似的,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唰——”的一声,吕伟动了,她就像是被弹簧弹出去的一样,瞬间飞离了跳台。

那一刻,时间好像凝固了,周围的一切都慢了下来,就连风都屏住了呼吸。

她的身姿,那叫一个优美,就像是国画里走出来的仕女,又像是天上掉下来的仙女,美得让人心肝儿都颤。

在空中,吕伟开始了她的表演。

她先是来了一个漂亮的翻滚,就像是鱼儿在水里嬉戏,灵活又自如。

紧接着,她又做了一个高难度的转体,那速度,快得你眼睛都快跟不上了。

但最让人惊叹的,还是她那最后的入水动作。

只见她轻轻一触水面,就像是蜻蜓点水一般,几乎没有激起一丝涟漪。

那一刻,整个场馆都安静了,大家都被她的技艺震撼到了。

“哗——”的一声,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

人们纷纷站起来,为吕伟的精彩表现喝彩。

有的大叔拍着手,嘴里还念叨着:“这小姑娘,了不得啊!”有的大妈则是眼含泪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而那些小孩子们呢,则是瞪大了眼睛,一脸崇拜地看着吕伟,仿佛在说:“我也要成为像她那样的英雄!”说起来,吕伟的这一跳,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体育竞技,更是一次对美的极致追求和展现。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体育精神的伟大和魅力。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幕还历历在目,就像昨天刚发生的一样。

每当我想起吕伟那飞天凌空的身姿,心中就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自豪。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飞天凌空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3飞天凌空课件
相同:1.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所在。
2. 重视运用形象思维,采取多种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不同:1.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2.新闻特写则主要描画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课堂练习
阅读《零的突破》《红色的刘翔横空出世 激情在长天燃烧》和 《首金!属于中国!》
阅读《“飞天”凌空》,找出新闻的要素。
何人:吕伟; 何事:在亚运会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 何时:1982年11月24日; 何地:印度新德里达卡多拉游泳场; 为何:争夺奖牌; 如何:详写 说说哪个新闻要素在文中最为突出?说说这样写新闻的妙处。
哪个新闻要素在文中最为突出?说说这样写新闻的妙处。 最突出的新闻要素是“如何”
不能。 跳水前的场景描写,特别是对白云和飞鸟的描写,是用白 云和飞鸟的动来衬托吕伟的静。 跳水后观众的反应以及裁判的评分等,是侧面表现吕伟跳 水动作的完善。
上面的消息《中国运动员吕伟亚运会夺冠》和课文《“飞天”凌 空》有何异同?
同:这则消息和课文写的都是同一事件——吕伟夺冠,都具有真实、简 要、迅 速的特点。
红色的刘翔,在红色的跑道上,再现着《火的战车》的激情,80米之后,优势惊人。 最后一栏后,刘翔已经遥遥领先。红色的刘翔,黄色的面孔,高喊着撞向胜利之线!
吕伟跳水动作连贯流畅,全程只有1.7秒,但作者却解说得十分清楚, 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能?有何作用?
写法上重点采用了特写镜头。
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画,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但这篇特 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没有写赢得金牌后五星红旗如何在赛场上冉冉升起,也没有写她 平时怎样刻苦练功终于今日为国争得荣誉。而是全靠记者现场视察,所摄取的只是跳水冠军吕伟 最后夺冠的一霎时,并把这一霎时,及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 下、定格、放大,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 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等等。这一系列短语把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 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霎时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 是典型的特写形态。

部编版八上第3课《“飞天”凌空》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上第3课《“飞天”凌空》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上第3课《“飞天”凌空》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文体知识新闻特写①概念: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②特点:落笔集中,突出一点;浓淡相宜,真切再现;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③种类:事件特写、场面特写、新闻特写、人物特写、景物特写、工作特写、杂记性特写。

二、作品梗概本文选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中,中国运动员吕伟获得女子十米高台跳水比赛冠军。

文章主标题采用比喻的修辞,将跳水姑娘吕伟比作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飞舞的神,增加了动作的可视感;副标题概括特写的主要内容。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凌líng空: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翘qiáo首:抬起头来。

酷kù似:极像。

潇xiāo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轻盈yíng: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悄qiǎo然:形容寂静无声。

由衷:出于本心。

新秀:某一领域里刚涌现的有才华、有成就的人。

屏bǐn g息敛liǎn声:暂时抑止呼吸和语声。

眼花缭liáo乱: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刚刚醒悟过来。

二、主题概述这是一篇优美的人物特写,巧妙地捕捉到了跳水姑娘吕伟最后夺冠的 1.7秒,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她夺冠时的完美表现,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讴歌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文中洋溢着满满地自豪感和爱国情。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描写跳水前准备阶段的紧张氛围。

第二部分(2~4):利用特写镜头,重点描绘了吕伟跳水夺冠的一瞬间。

第三部分(5~8):吕伟以骄人的成绩赢得了金牌,外国记者、观众等对其赞叹不已。

四、鉴赏品读1.“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飞天”凌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拓展阅读:第3课《“飞天”凌空》

下文中的朱光亚,一生就做了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朱光亚的什么特点,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一生就做一件事“一生就做一件事”,这句话的原创者,不是别人,正是朱光亚自己。

他的原话是:“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朱光亚,是中国首枚原子弹研制的技术总负责人,是中国核武器研究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

大音希声。

一辈子少言寡语的朱光亚,一生也喊过惊天动地的“两嗓子”——一嗓子喊在大洋彼岸。

1950年3月18日,52名中国留美学生发表《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

这封信的主要牵头人,便是朱光亚。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中国要出头的,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回去吧,赶快回去吧!”……朱光亚的另“一嗓子”,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炸”出来的!1964年10月16日15时,大西北戈壁滩一道强光闪过,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史称“东方巨响”。

那天,在撤离试验现场时,司机驾车走错了路。

当朱光亚转过身来,正好看到半空中升腾的蘑菇云,顿时潸然泪下。

当晚,朱光亚在庆功宴上喝得大醉,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醉酒。

大有大无。

事业重如门前山,名利淡似杯中水。

“两弹一星”元勋的传记很丰富,但唯独没有《朱光亚传》。

不是没人写,而是到他那里不是被扣下来,就是因不同意发表而被退回。

他总说:“先写别人吧,我的以后再说。

”父亲是干什么的?就连他的长子朱明远也是猜出来的。

他回忆道:1967年的一天,院子里一群孩子聊天。

有人突然问: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没有人能答出来。

有人说,咱们回忆一下,是不是每次报纸上公布核试验,我们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北京?大伙一想,果然如此。

顿时,我们感到非常神圣,静静地坐了好长一段时间……朱光亚85岁生日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主编出版了《战略科学家朱光亚》。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飞天”凌空》
2.学习本文妙用修辞、动静结合、正面与侧面结 合的写作手法。(难点)
3.学习运动员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增强民 族自豪感。
来自《点拨》
1982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的第9届亚运会,是“文革”后 中国派选手参加的第一个国际性综合大型运动会,吸引了国内众 多媒体的目光。女子10米高台跳水是中国的优势项目,夺魁不成 问题,仅仅写一篇消息通报赛况不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也容易 与其他媒体的报道撞车。于是作者独辟蹊径,采用新闻特写的形 式,捕捉、截取新秀吕伟比赛中的几个场景,以动作分解的方式, 精雕细刻,徐徐写来,从高、险、难、美四个字上下功夫,再现 了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让读者身临其境般欣赏“飞天”凌空的 美丽画面。
部分来自《点拨》
3. 品析第四自然段这一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 【答案】记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 画卷,从“轻轻一蹬” 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 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 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 描写出了吕伟整个跳水动作的完美、精彩,令人难忘。
【难点探究】记者在撰写本则新闻时,重点采用了何种手法?有何 作用? 【答案】写法上重点采用了特写镜头。所谓特写镜头,就是通过敏 锐精细观察、迅速准确捕捉以及多种修辞手法,把特定时间、特定 地点的典型人、典型事或典型场面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使读者如 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记者将吕伟最后夺冠的 刹那间一连串的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 下、定格、放大。将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度动作分解成一连串 特写镜头、慢镜头,描绘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让读者产生 了比看电视还要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典型的特写镜头。
部分来自《典中点》
第一部分(①-④): 记者利用特写镜头,重点描绘了吕伟跳水夺冠的一瞬间。 第二部分(⑤-⑧): 从侧面描写了外国记者、观众等对吕伟精彩的跳水动作的赞赏。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飞天”凌空》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3课《“飞天”凌空》文本解读

《“飞天”凌空》文本解读一、时代背景:本文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 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日,第九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中国运动员在比赛中共夺得61枚金牌、51枚银牌和41枚铜牌。

在金牌总数上超过了历届亚运会第一名日本队,首次居于第一位。

其中, 10米高台跳水女运动员吕伟以9.5分的高分获得冠军,《光明日报》记者夏浩然,樊云芳凭借敏锐的感知能力,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动感十足、真切感人地还原了比赛场面。

本篇新闻特写极具美学价值,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文题诠释:第九届亚运会上, 10米高台跳水女运动员吕伟以9.5分的高分获得冠军,她跳水时的优美动作,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那飘逸的身姿。

作者以《“飞天”凌空》为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有较强的阅读期待。

三、文章主旨:本文运用大量的动词,借助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上夺冠的一秒七。

这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从“疾如流星”到“插入碧波之中”极富层次感。

充分赞扬了中国健儿为国争光奋力拼搏的精神。

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以及由此升腾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内容解读:“5136”,这是一个传奇。

中国运动员吕伟凭借当时少有的高难动作,问鼎亚运十米高台跳水,书写了“梦之队”的又一个传奇。

“一秒七”,不过是“一刹那”,吕伟的动作像“旋风般”、“疾如流星”。

对此,很多观众都是目不暇接,一晃而过,难辨其妙在何处的,感谢特写作者,把这套动作分解成起跳、翻腾、凌空而下和入水等,“慢速放映”,我们才得以从容欣赏、细品其味。

不仅如此,作者对运动员倾注的情感,因而熔铸于笔端刻写的优美的身姿、扎实的功底、完美的技巧,让读者如同欣赏一组色彩绚丽、气韵流动的速写画,也如同观看一场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脱、声情并茂的立体电影。

特写观众的反映也颇为生动──“屏声敛息”、“眼花缭乱”、“妙!妙极了”、“跳了起来”、“沸腾”、“如梦初醒”、“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这些,都强有力地衬托出了运动员跳水动作的高超和完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天”凌空》原文阅读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广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门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
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