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1.2)
教资《小学综合素质》考前必背考点(2023年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的定义: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2.全面性——基本素质必须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3.基础性——“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是学生阶段为人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4.发展性——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是促使每一个教育对象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5.主体性——尊重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6.开放性——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3)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1.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2.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一、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1)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2.改革教学方法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2)社会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素质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2.带领学生考察社会3.建立社会实践基地(3)家校合作是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1.组建学生家长委员会2.举办家长学校3.建立学习与家长联系制度(4)其他的途径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1)“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材料分析)“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属性,坚持以人为本,最坚实的落脚点在于将“学生为本”的思想落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恰当的方式引导、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什么主体意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教育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很好地体现和遵从了学生的本质属性,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并切实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在发展的主体位置。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小学教师资格证是指用于评定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证书,是小学教师岗位的基本要求之一。
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技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主要知识点。
1. 教育理论知识教育理论知识是小学教师必备的基础知识。
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对于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等内容。
此外,心理学是教师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学科,教师需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等内容。
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包括基本的教育法律法规、学生权益保护等内容。
2. 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核心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能力,能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掌握授课技巧,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媒体进行教学。
3. 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重要能力。
教师需要具备班级管理能力和学校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能力包括学生管理、班级组织、班级纪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管理能力包括学校组织管理、学校教育规划、学校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教师还需要具备处理教育纠纷、协调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关系的能力。
4. 教育科技能力教育科技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现代科技应用能力。
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育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此外,教师还需要了解教育科技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能够利用教育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师德师风小学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是教师的基本品质,包括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等方面的内容。
师风是教师的表现方式,包括教师言行举止、形象气质等方面的要求。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2019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口诀,可以帮助考生记忆。
教育观: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应时代要求。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新课改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口诀:四个转向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二独一发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五者一社区教师行为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你我他它教师职业道德:1.XXX之心,爱教之心,爱岗之心。
2.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3.终身研究。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遵守“三爱两人一终身”的要求,这是我们展现教师本色的基本要求。
首先,我们需要爱国守法,热爱祖国、人民和XXX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记忆口诀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记忆口诀,不过找我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记忆口诀:两再一新促生产)(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的政治功能:(记忆口诀:人鱼公主促政治)(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的文化功能:(记忆口诀:两传选新促文化)(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简述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简述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
具体来说,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学习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4)心理素养: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小学教资考试中,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下面是对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梳理。
1.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了解教育目标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素质教育的概念、目标和原则。
2.课程与教学-了解课程的概念、要素和特点。
-了解教学的基本要素和流程。
3.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必备的教学能力。
4.学生个体差异与个性化教育-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和特点。
-了解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实施策略。
5.学校与家庭教育合作-了解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和合作模式。
-了解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角色和责任。
6.评价与奖惩-了解评价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了解奖惩的原则和方法。
7.美育与身心健康教育-了解美育的内涵和目标。
-了解身心健康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8.科学素养与实验教学-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和培养途径。
-了解实验教学的意义和要点。
9.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培养方法。
-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0.社会实践与社会责任教育-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了解社会责任教育的目标和实施策略。
11.可持续发展教育与环境教育-了解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12.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了解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
13.创新思维与创新教育-了解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和技巧。
-了解创新教育的策略和实施步骤。
14.社会公德与道德教育-了解社会公德的概念和培养方法。
-了解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以上是小学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的梳理。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知识考点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知识考点整理【篇一】2020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知识考点整理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规律,所以教师要遵循相关的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如顺序性要求循序渐进、阶段性要求分阶段进行教育、不平衡性要求抓关键期、个别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等。
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认识到学生发展有一个过程,学生是在不断进步中发展起来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学生的进步,相信学生能够进步;反面例子为否认、怀疑学生的进步,放弃后进生。
要求教师为学生发掘潜能创造条件和机会。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容易犯错,所以要求教师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宽容学生的错误,并正确引导,即进行容错教育;反面例子为斥责学生的过错。
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是学习、娱乐多种角色为一体,教师不可将学生视为考试的工具和知识的容器。
要求教师不仅将学生视为肩负学习任务的人,也看做知情结合有血有肉的孩子,不可“去人性化”看待学生。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自身有独特性,要求教师要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兴趣特长;反面例子为教师同一标准化评价学生、扼杀学生的特长。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可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应学会耐心倾听、换位思考。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不是橡皮泥,教师不可随意按捏。
学生有主观能动性,有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而非强制要求。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尊重学生意见并且多采取启发式教学;反面例子:教师灌输、填鸭式教育。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一、教育观(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爱两人一终身”方显教师本色,也会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鞭策自己,精心培育桃李满园春。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
记
本篇笔记旨在帮助准备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复和掌握《综合素质》这一部分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该章节的关键内容:
1. 教师的道德素养:
-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
-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沟通和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2. 教师的教育理念:
-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 教师要发展和运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3.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 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 教师应掌握教学技能,善于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 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的研究秩序。
4. 教师的综合素质:
-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班级活动。
-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 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这些是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一章的重点内容。
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对上述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以上为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字数:218)。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记忆口诀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记忆口诀一、教育观(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爱两人一终身”方显教师本色,也会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鞭策自己,精心培育桃李满园春。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速记(2)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速记(2)第一章职业理念内容简介本章主要考查考生职业理念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理解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对于这些内容应重点记忆与理解。
第二节学生观高频考点提要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及基本内容;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3.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4.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5.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观的影响与制约。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
(完整版)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必背知识点本文档将介绍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一、教育理论与教育心理学1. 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掌握不同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 教育心理学: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了解学龄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体系,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主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
2. 学校管理法律法规:掌握学校组织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三、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1. 教育管理:了解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学校行政管理、教育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 教育评价:熟悉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1. 教学理论:了解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教学过程的管理、掌握学生研究规律等知识。
2.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五、学科教育与课程标准1. 学科教育:掌握小学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了解小学常见学科教育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 课程标准:熟悉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原则,了解小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科目的必背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祝您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年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考知识点记忆口诀
2019年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考知识点记忆口诀综合素质选择题1、课程斯宾塞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概念。
2、关键期最早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的习性时发现。
3、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
4、德国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国家。
5、法国世界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
6、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7、庠(xiáng)中国最早的学校。
8、《论语》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
9、《学记》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10、《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叫《雄辩术原理》。
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11、培根最早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2、美育最早由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
中国,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教育心理学》开头来一段: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那:“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正文:裴斯论教学方法,首提“教育心理学化”;卡普捷教育心理学,首部以教心学命名。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心奠基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的复演理论,发生认知皮亚杰,认知发展维果斯。
认知风格的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差异威特金;辐合型与发散型,三维智力吉尔福。
认知学习理论:格式顿悟完形说,托尔认知目的论,信息加工论加涅,海德韦纳归因论。
现代认知布鲁纳,有意义学习奥苏泊。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多,形成训练沃尔夫,相同要素桑代克,经验类比有贾德,关系转化格式塔,认知结构奥苏泊。
遗忘的理论:痕迹衰退遗忘论,里士多德桑代克;同化遗忘奥苏泊,动机压抑弗洛伊。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雅各布,系统脱敏沃尔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考知识点记忆口诀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考知识点记忆口诀综合素质选择题1、课程斯宾塞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概念。
2、关键期最早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的习性时发现。
3、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
4、德国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国家。
5、法国世界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
6、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7、庠(xiáng)中国最早的学校。
8、《论语》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
9、《学记》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10、《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叫《雄辩术原理》。
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11、培根最早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2、美育最早由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
中国,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教育心理学》开头来一段: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那:“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正文:裴斯论教学方法,首提“教育心理学化”;卡普捷教育心理学,首部以教心学命名。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心奠基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的复演理论,发生认知皮亚杰,认知发展维果斯。
认知风格的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差异威特金;辐合型与发散型,三维智力吉尔福。
认知学习理论:格式顿悟完形说,托尔认知目的论,信息加工论加涅,海德韦纳归因论。
现代认知布鲁纳,有意义学习奥苏泊。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多,形成训练沃尔夫,相同要素桑代克,经验类比有贾德,关系转化格式塔,认知结构奥苏泊。
遗忘的理论:痕迹衰退遗忘论,里士多德桑代克;同化遗忘奥苏泊,动机压抑弗洛伊。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雅各布,系统脱敏沃尔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
学习动机理论:需要层次马洛斯,成就动机阿特金,成败归因是韦纳,自我效能班杜拉。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考知识点记忆口诀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考知识点记忆口诀综合素质选择题1、课程斯宾塞最早提出现代意义上的课程概念。
2、关键期最早由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茨在研究小鸭的习性时发现。
3、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
4、德国最早提出义务教育的国家。
5、法国世界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
6、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7、庠(xiáng)中国最早的学校。
8、《论语》我国最早的教育文献。
9、《学记》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世界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10、《论演说家的教育》也叫《雄辩术原理》。
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
11、培根最早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2、美育最早由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
中国,蔡元培倡导“以美育代宗教”。
《教育心理学》开头来一段:巴甫洛夫的狗,桑代克的猫。
斯金那的老鼠,班杜拉的宝宝。
苛勒的猩猩抓香蕉,托尔曼的白鼠走迷宫。
布鲁那:“我发现!”奥苏泊尔:“我接受!”加涅:“我把信息加工一下。
”建构主义者:“你和我建构的不一样!”正文:裴斯论教学方法,首提“教育心理学化”;卡普捷教育心理学,首部以教心学命名。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教心奠基人。
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霍尔的复演理论,发生认知皮亚杰,认知发展维果斯。
认知风格的差异:场独立与场依存,认知差异威特金;辐合型与发散型,三维智力吉尔福。
认知学习理论:格式顿悟完形说,托尔认知目的论,信息加工论加涅,海德韦纳归因论。
现代认知布鲁纳,有意义学习奥苏泊。
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多,形成训练沃尔夫,相同要素桑代克,经验类比有贾德,关系转化格式塔,认知结构奥苏泊。
遗忘的理论:痕迹衰退遗忘论,里士多德桑代克;同化遗忘奥苏泊,动机压抑弗洛伊。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雅各布,系统脱敏沃尔帕,理性情绪治疗法,艾里斯步骤ABCDE。
学习动机理论:需要层次马洛斯,成就动机阿特金,成败归因是韦纳,自我效能班杜拉。
小学教育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小学教育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一、综合素质的定义综合素质是指一个学生在学业、品德、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它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评价,包括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情感态度、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1. 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培养综合素质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2. 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未来社会对人们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3. 促进个体发展:培养综合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还能够全面发展个体的个性、创新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培养综合素质的方法1. 设计多元化的研究任务: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引导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多元能力。
2. 开展综合活动和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综合素质拓展班、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综合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创造良好的研究环境: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活动空间,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评价综合素质的方法1. 多角度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品德表现、社会实践、学术竞赛等方面。
2. 个性化评价: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评价,关注他们的发展潜力和特长。
3. 综合评价:将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形成全面的评价报告,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五、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的要求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教师应具备宽广的知识面、较高的教育专业素养、扎实的教学技能和良好的综合能力。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学设计与实施等方面。
六、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和评价手段,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资格证考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较高,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重点必背知识点
综合素质(小学)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的内涵(单选+案例)★(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看法和认识)(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2.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新课程改革推进A、新课改的具体目标(单选)课程功能:双基→三维课程结构:单一→均衡、综合、选择课程内容:繁难编旧→与生活、时代相联系学习方式:死记硬背→自主、合作、探究评价体系:注重结果→多元、综合、动态、多样管理制度:单一、三级(国家、地方、学校)B、新课改的教学观(案例)★(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二、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案例)A、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单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可塑性)(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老师对学生犯错的态度)B、学生是独特的人(因材施教)(1)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2)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尊重想法)(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2.全面发展的内涵3.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三、教师观1.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单选)复杂性和创造性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个体性去群体性2.新课改下的教师观A、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B、教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教师职业道德(1)1997版本(单选)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2)2008版本(案例)★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侵犯学生权利)√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奉献、认真)√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全体学生、健康、人格、不体罚)√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以身作则、廉洁从教)√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反思反省、创新)五、法律法规(单选、了解)1.教师权利与义务A、权力教育教学权——最基本权利(上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报酬待遇权进修培训权参与管理权(民主管理权)B、义务教师要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提高业务水平遵纪守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护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2.学生的权利A、人身权(最基本、)生命健康权、隐私权、人身自由、人格尊严权B、财产权财产所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继承\受赠权C、受教育权参加教育教学权(上课)、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起施行,是教育的根本大法,是教育法律体系中的“母法”。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1.2)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1.2)xxxx年,教育部统一制定了全国统一教师资格考试,组织了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了试题库。
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具有教师资格,将被纳入考试范围。
只有大专生和大专生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
注册条件主要基于教师职业道德、年度考核和培训的表现。
目前,全国教师资格统一考试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和陕西13个省参加下面是第条的详细内容,第二节第条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高频考试中心总结;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与小学生的发展特点:3.教育公平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4.教育公平与小学生人格发展: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速记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性质、地位、特点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和理解学生概念是教育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概念的影响和制约。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理论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人的全面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和充分发展,也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
人的发展与他所生活的社会生活条件有关。
2。
旧的劳动分工导致了人类的片面发展。
3。
机械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4。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由之路。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内涵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本质、地位、特点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和理解学生的概念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并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
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上进行的,其核心是学生的概念。
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有效开展教学实践,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速记(1.2)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第二节学生观高频考点提要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及基本内容;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3.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4.教育公正与小学生个性发展;5.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频考点速记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是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观的影响与制约。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学生观是指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性质、地位、特征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基本看法与认识。
学生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或师生关系),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之上展开的,而这种思想认识的核心就是学生观。
科学合理的学生观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良性师生关系,有助于高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
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不仅要求将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看待,而且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成长。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
(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要求每个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各个方面都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同时也要承认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差异性,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各个方面的发展指标。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
(二)小学生的发展特点1.小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感觉的随意性、感受性不断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的增长要快于绝对感受性的增长。
小学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形状知觉、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三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小学生刚入学时容易疏忽客体的“形状”特性,而会更多地注视客体的其他特征。
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写字时有左右、上下颠倒的错误。
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辨别形状的正确率会逐渐提高。
其次,在方位知觉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对位置和方向会有更清晰的知觉,左右方位和空间知觉都有很好的发展。
再次,在距离知觉方面,小学生对空间环境中对象间较近的距离可以确定,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则往往混淆不清。
这说明小学生的距离知觉还是比较模糊,有时候还容易混淆。
2.小学生记忆和想象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记忆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小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
随着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目的的明确,有意记忆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
其次,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
从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转化的关键年龄,往往与理解能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致,大致在三四年级。
再次,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记忆更多与具体形象相联系。
因此,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为形象记忆。
随着知识的丰富、智力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不断影响,小学生的抽象记忆能力不断发展,并逐渐占据优势。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学生的记忆系统。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想象也日益丰富。
小学生的想象经常是不合逻辑的,但是能够体现出孩子思维的活跃性。
这也是小学生的创造性比更高学段孩子高的原因。
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和具体的象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逐渐得以发展。
3.小学生情感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加丰富、深刻和稳定。
低年级小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是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高年级小学生情感更为稳定,自尊以及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感觉越来越强。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道德情感的逐步发展。
总体而言,小学生在道德发展方面.言与行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不一致的现象。
此外,在小学生的道德发展中,自觉的形成和发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以及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表现形式,也是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重要标志。
4.小学生性格的特点小学生的性格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发展。
但其发展速度具有不平衡性。
小学四年级前发展较慢,表现为发展的稳定时期。
四年级后发展较快,表现为快速发展时期。
(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对小学教育的具体要求1.把握小学教育的本质特征(1)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儿童成长为合格社会公民的基础工程。
完整良好的小学教育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种基础不仅仅包括科学文化基础,例如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等,而且包括人文素养基础,包括关心他人、崇尚节义、待人宽容以及追求真善等。
(2)小学教育具有全面性小学教育的全面性,也叫整体性,是指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但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在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教育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是小学教育全面性的内在要求。
(3)小学教育具有普及性由于小学教育是起始教育,是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是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因此它是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必经的阶段。
在我国,目前的小学教育是义务性的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的普及性,就是坚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每个人都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发展,不应只注重部分学生的发展。
这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2.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发展(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重要标准,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
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既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别情况制订出具体要求,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是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才能、想象力和好奇心等。
(2)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迅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变化愈加丰富、深刻,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这个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更需要一个健康良好的环境去保障和呵护,开展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组织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
其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课程中。
最后,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3)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评价是教师最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方式。
评价不仅具有诊断的作用,而且具有导向、激励等功能。
正确、适当的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过分注重结果,忽视过程,这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起到引导、激励学生成长的作用。
(4)汇集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教师应该与学生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良好关系。
对于学生的教育问题,教师与家长应该经常沟通,形成一种教育合力。
三、教育公正与小学生的共同发展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小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
(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要以教育机会均等为基本原则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人为本”,也是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本,或者说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坚持“教育公正”原则。
所谓教育机会均等,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学机会均等,一个是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二)有差异的学生的共同发展1.学生的性别差异与共同发展性别作为一种自然状态,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遗传基因的差异,会给不同性别的人带来发展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