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技术4

合集下载

核磁共振成像

核磁共振成像

Gz
Gy
Gx
MR
TE
y y
0
cos(0t ) cos(0t )
0
cos 0 t
cos(0t ) cos(0 t )
cos 0t 2cos 0t
2cos(0t )
0
2cos 0t
0
0
0
cos(0t )
2cos(0 t )
y
0
cos 0t cos 0 t
0
cos 0t
cos 0t
cos 0 t2cos t
0
0
cos 0t
2cos 0t
0
2cos 0 t
0
cos 0t
2cos 0t
0
cos 0t
x
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四、相位编码
第八讲 脉冲序列
通过频率编码,我们可以知道各列产生磁共振信号的大小。但是,仍然不 能区分每个体素产生的磁共振信号,这就需要相位编码来解决。 在射频脉冲作用后和接收信号前这段时间内,沿y轴施加一线性梯度场 Gy, 使各行体素所产生MR信号具有不同的相位,这一过程称为相位编 码。 Gy称相位编码梯度,y轴也称为相位轴。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第八讲 脉冲序列
特点:1、成像时间较长,适合做质子密度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 2 、为了节省成像时间可采用多回波技术、多层面回波技术。
多回波技术(MSE)
TR
RF
Gz
Gy
Gx
MR
重聚焦脉冲在两个回波
TE2 40ms TE1 20ms 30ms 10ms
中间时刻使用。
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磁共振检查原理

磁共振检查原理

磁共振检查原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探测人体内部构造的无创影像技术,它基于核磁共振现象,可以获得关于身体各部位的详细信息。

MRI检查相比于X射线检查或CT扫描对人体无放射性损伤,更适用于儿童、孕妇或需要多次检查的病患。

MRI检查利用磁共振现象原理,即在外加高强度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的原子核(比如氢原子核)会自发地进行旋转运动。

外加弱的射频场可以使原子核状态发生变化,其状态变化的过程就是磁共振现象。

这种现象可以被检测并用来制作影像。

一、核磁共振现象原理核磁共振现象是指核磁矩在外部磁场的作用下,原子核会自发地进行旋转运动,并产生磁信号。

以氢原子核为例,其具有自旋1/2,可以看做一个小的磁偶极子,当放置在外部磁场中时,其自旋可以取两个状态:平行或反平行。

外部磁场会分裂为两个不同的能级,这就是磁共振现象。

二、MRI检查步骤MRI检查需要将人体部位放置在强大的磁场中,以进行成像。

具体步骤如下:1. 病人需要躺在一张称为MRI扫描床的平板上。

2. 检查前需将金属物品(比如手机、耳环、钥匙等)取下。

3. 病人被推入一个大型的圆柱状磁体中。

4. 磁体中提供一个高度均匀的磁场,始终保持磁体外的电子设备没有磁干扰。

5. 通过放置一台产生无线电波的设备,人体内的水分子便会受到一个射频场的作用,从而发出信号。

6. 接下来使用计算机来编织并个性化MRI的照片。

7. 检查完毕后,病患可以立即离开。

三、MRI的应用MRI检查可以对全身各个部分进行检查,对神经系统、脑、心脏、颈部、腹部、肝脏、胸部、骨骼等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它是介入手术、治疗哪怕最复杂严重的疾病、感染、并可检查肿瘤转移以及各种动态变化等。

MRI应用领域如下:1. 脑部成像:可检测出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脑卒中、肿瘤、炎症、几乎所有的神经疾病。

2. 心脏成像:可检测心肌缺血、肌炎、心肌病等心脏疾病。

3. 骨科成像:可用于检查骨骼系统的骨骼肌肉病变、结构异常、骨肉瘤,以及各种关节疾病。

第四章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ppt课件

第四章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ppt课件
∵S1→S2
S1PPRS2PRP S1P1 R1P1 S2P2 R2P2
∴R1P1=R2P2 且P1、P2在胶片中心位置不 变 ∴R点的影像即R1R2位置也 不变,即可获得清晰的断 层图像。
1、 NMR现象的发现(属于原子核物理研究范畴)
1945年12月,哈佛大学的 Purcell和他的小组, 在石蜡样品中观察到质子的核磁共振吸收信号
不仅为MRI奠定了基础,而且鼓舞了这一 领域的学者。
1988年Damadian和Lauterbur获美国最高科 技奖(总统奖)。
Lauterbur和英国Mansfield共同获2003年 Nobel医学及生理学奖。
2003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奇偶核:质子数是奇数,中子数是偶数;或 质子数是偶数,中子数是奇数的核,自旋量子数 I=1/2,3/2,5/2…等半整数;
(3)奇奇核:质子数是奇数,中子数也为奇数的 核,I=1,2,3…等正常数。
只有自旋量子数 I 0 的原子核要进行自旋运动,原 子核的自旋运动用自旋角动量L描述,L的方向与自旋 轴重合。
原子核的一般特性 核中的质子数核的电荷; 核中的质子数目(Z)+中子数(N)核的质量(A)
2、核素
Z、N相同且有相同能量状态的一类原子核称为核素; 或Z、A相同且有相同能量状态的一类原子核称为核素;
4.1.2 原子核的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荷,其电荷量Q=Ze 即核中的质子数核的电荷;
4.1.3 原子核的质量
RF信号包含人体内组织空间的定位信息, MR图像就是一个显示来自人体层面内每个体 素RF信号强度大小的象素陈列。图像象素的亮 度取决于相应体素所发射的RF信号的强度,而 RF的强度又取决于组织的性质。

MRI成像技术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MRI成像技术的进展及临床应用

MRI成像技术的进展及临床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 20世纪70年代被引入到医学领域并用于人体成像。

30多年的时间里,MRI得到迅速开展,硬件设备和成像技术不断更新。

主磁场、梯度系统、射频系统功能的改良,多通道、多采集单元、并行采集等技术的应用,使MRI设备整体水平明显提升,成像速度明显加快。

近几年,超高场MRI在脑功能成像、频谱成像、白质纤维束成像、心脏检查、冠心病诊断、腹部等脏器的检查得到了广泛应用[1]。

1磁共振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利用血管内血液流动或经外周血管注入磁共振比照剂显示血管结构,还可提供血流方向、流速、流量等信息,已经成为常规检查技术。

MRA技术主要有时间飞跃法( time offligh,t TOF)、相位比照法(phase contras,t PC)和比照增强MRA(CE-MRA)。

TOF法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MRA方法,该技术基于血流的流入增强效应,常用形式有2D TOFMRA和3D TOFMRA。

2D TOFMRA采用较短的重复时间(repetition time, TR)和较大的反转角,背景组织信号抑制较好,有利于静脉慢血流的显示,多用于颈部动脉和下肢血管的检查。

3D TOFMRA空间分辨率更高,流动失相位相对较轻,受湍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多用于脑部动脉的检查[2]。

PCMRA是利用流动所致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的相位变化来抑制背景、突出血流信号的一种方法,包括2D PCMRA、3D PCMRA和电影(cine) MRA。

与TOFMRA比拟,PCMRA在临床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静脉性病变的检查和心脏及大血管血流分析。

CE-MRA是经外周静脉团注比照剂Gd-DTPA后,利用比照剂使血液的T1值明显缩短,然后利用超快速且权重很重的T1WI序列(3D fastTOF SPGE,反转角>45°)进行成像。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通过利用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得人体组织图像的医学检查技术。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无创伤的全身解剖图像,对病理性变化早期的发现和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磁共振成像设备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将详细介绍MRI设备的工作原理。

首先,磁共振成像设备包括主磁场系统、梯度磁场系统和射频系统。

主磁场系统是整个设备的核心,产生一个极强的定向磁场,通常为1到3特斯拉。

这个磁场可以将人体内的核磁共振信号分离出来。

在主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的水分子和其他核自旋(比如氢原子核)会产生一个差异很小的能级分裂。

然后,梯度磁场系统起到定位的作用,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选择性地激发和感应特定区域的核磁共振信号。

接下来,利用射频系统,通过传送一系列射频脉冲激发患者体内的核自旋。

这些射频脉冲将导致核自旋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并在脉冲结束后,核自旋会回到基态并释放出能量。

这些释放的能量即为核磁共振信号。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MRI图像,必须对核磁共振信号进行针对性的频率分析和空间编码。

频率分析是指将复杂的核磁共振信号转换为频率分量,以获得不同的核磁共振频率信息。

而空间编码则是指通过改变梯度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对核磁共振信号在空间上进行编码。

最后,通过一系列计算和图像重建算法,将获得的核磁共振信号转换为高质量的图像。

这些算法包括傅里叶变换、滤波、插值和二维重建等步骤,以达到优化图像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主磁场系统、梯度磁场系统和射频系统的协同作用。

通过产生一个高强度的定向磁场、改变梯度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利用射频脉冲激发和感应核磁共振信号,并通过频率分析和空间编码,最终获得高质量的MRI图像。

这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医学诊断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一种通过核磁共振现象来获得人体组织图像的非侵入性检查技术。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

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

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像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

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

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

为了准确反映其成像基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现改称为磁共振成像。

参与MRI 成像的因素较多,信息量大而且不同于现有各种影像学成像,在诊断疾病中有很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

一、磁共振现象与MRI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

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

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排列。

在这种状态下,质子带正电荷,它们像地球一样在不停地绕轴旋转,并有自己的磁场. 正常情况下,质子处于杂乱无章的排列状态。

当把它们放入一个强外磁场中,就会发生改变。

它们仅在平行或反平行于外磁场两个方向上排列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adionfrequency,RF)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

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

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relaxationprocess),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relaxationtime)。

有两种弛豫时间,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spin-lattice relaxationtime)又称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时间,称T1。

《实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第4版)已出版

《实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第4版)已出版

《实用磁共振成像技术 》(第4版)已出版
由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 凯 瑟 琳 韦 斯 特 布 鲁 克 教 授、美 国 宾 夕 法 尼亚影像教育委员会 CEO 卡罗琳考特罗斯、英国剑桥安格利亚鲁斯金 大学助理讲师约翰塔尔伯特 编 著,山 东 省 医 学 影 像 学 研 究 所 前 任 所 长 兼 山 东 省 立 医 院 副 院 长 赵 斌 教 授 、山 东 大 学 王 翠 艳 学 副 教 授 主 译 ,天 津 科 技 翻 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实用磁共振 成 像 技 术》(第 4 版)一 书 已 于 2018 年 6 月 出 版 ,并 在 全 国 发 行 。 自 1993 年 第 1 版 问 世 以 来 ,《实 用 磁 共 振 成 像 技 术 》已 成 为 放 射 诊 断 医 师 、放 射 技 师 、放 射 科 住 院 医 师 、放 射 研 究 者 以 及 其 他 相关人员进行磁共振成像研究的标准。 本书是广大医学生学习 MRI技术 的必读教程。此外,在 MR 仪 器、原 理、脉 冲 序 列、图 像 采 集 和 美 国 放 射 技 师注册学会(ARRT)提供的 MRI高级考试的成像参数方面,该书是业界公 认的首选参考书和学习指南。
cells.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2017,158:16-24. [28] Song W,Luo Y,Zhao Y,et al. Magnetic nanobubbles with
potential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and trimodal imaging in breast cancer:An in vitro study.Nanomedicine (Lond),2017, 12(9):991-1009. [29] 姚元志,王志刚,张亮,等.制 备 叶 酸 受 体 靶 向 载 阿 霉 素/黑 色 素 多功能造影剂及体 外 超 声/光 声 显 像.中 国 介 入 影 像 与 治 疗 学, 2018ang X,Zhao B,et al.Ultrasound assisted gene and photodynamic synergistic therapy with multifunctional FOXA1- siRNA loaded porphyrin microbubbles for enhancing therapeutic efficacy for breast cancer.Biomaterials,2018,173(8):58-70. [31] Ji Y,Han Z,Shao L,et al.Evaluation of in vivo antitumor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ultrasound-mediated miRNA-133a microbubble delivery in breast cancer.Cancer Med,2016,5(9): 2534-2543. [32] Dai Y, Wang X, Hu H. Ultrasound-guided injections of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s and p53ge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at with breast cancer.Biomedical Res,2017,28(20):8724-8730.

磁共振技术的缺点及发展

磁共振技术的缺点及发展

磁共振技术的缺点及发展1.引言1.1 概述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利用强大的磁场和无害的射频波,产生高清晰度的人体内部影像。

该技术在诊断和监测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然而,尽管磁共振技术在医疗诊断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本文将重点讨论磁共振技术的缺点以及它的发展前景。

在谈论磁共振技术的缺点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优点。

磁共振技术不使用放射性物质,相比传统的影像技术如X射线,它对人体没有辐射风险。

此外,它能够产生高清晰度的图像,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然而,磁共振技术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

首先,安全性问题是磁共振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由于强大的磁场和射频波的使用,部分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或出现过敏反应。

同时,对于一些患有心脏起搏器、心脏支架等内部植入物的人群,磁共振扫描会带来潜在的风险。

其次,磁共振技术在设备成本方面较高。

高昂的设备价格和维护成本,使得磁共振技术在某些地区和医疗机构无法广泛应用。

这导致了资源的不平衡分配和医疗服务的不公平。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磁共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新型磁共振设备的出现,如超高场磁共振和可移动式磁共振设备,进一步提升了影像清晰度和扫描效率。

此外,针对磁共振图像质量的改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图像重建算法和序列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读取和解释图像。

综上所述,磁共振技术在医学成像领域具有突出的优势,但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缺点。

通过持续的科研和技术创新,相信磁共振技术的缺点将逐渐被克服,使其更加安全可靠、高效低成本,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1.2文章结构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跳线串设置的原则。

跳线串是一种常见的电路连接方法,用于连接电路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跳线。

跳线串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功能的完整性,确保电路信号的传输和电力的稳定供应。

在电路设计和布线过程中,合理设置跳线串是非常重要的。

MRI磁共振扫描技术PPT课件

MRI磁共振扫描技术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5
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
值得注意的是,MRI的影像虽然也以不同的灰度 显示,但其反映的是MRI信号强度的不同或弛豫 时间T1与T2的长短,而不像CT图像,灰度反映的 是组织密度。
一般而言,组织信号强,图像所相应的部分就亮, 组织信号弱,图像所相应的部分就暗,由组织反 映出的不同的信号强度变化,就构成组织器官之 间、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之间图像明暗的对比。
用于显示病灶
精选PPT课件
33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T2Flair)
精选PPT课件
34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T2Flair)
精选PPT课件
35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T1矢状位)
精选PPT课件
36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T1矢状位)
精选PPT课件
37
五、磁共振图片展示(DWI)
用于急性脑梗赛或淋巴瘤等
21
四、中枢神经系统MRI常用序列
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GRE)序列
其方法与SE中频率编码方向的去相位梯 度及读出梯度的相位重聚方法相同。由于小 翻转角使纵向磁化快速恢复,缩短了重复时 间TR,也不会产生饱和效应,故使数据采 集周期变短,提高了成像速度。
精选PPT课件
22
四、中枢神经系统MRI常用序列
整理课件目录一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二磁共振常见物质的信号特点三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病理组织的信号特点四中枢神经系统磁共振成像常用序列五磁共振图片展示整理课件五磁共振图片展示定位相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定位相整理课件五磁共振图片展示t1wi横轴位整理课件五磁共振图片展示t1wi横轴位整理课件五磁共振图片展示t1wi横轴位整理课件五磁共振图片展示t2wi横轴位整理课件五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4)脑部其他疾病-2015

磁共振成像(4)脑部其他疾病-2015

MRI检查意义与特点
病变的定位、定量 判断疾病的病期 多种疾病的鉴别 以水增多及髓鞘的脱失为主要病理基础
准确病史是诊断与鉴别中的重要环节
颅脑外伤
脑外血肿:颅外血肿、脑外血肿(硬膜外或
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脑实质损伤:脑挫裂伤、轴突损伤。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
外伤性脑梗塞
脑挫裂伤(laceration of brain) 病理与临床:脑挫伤(cerebral contusion)脑内 散在点状出血灶、静脉淤血、脑肿胀等。如果伴有脑
膜、脑或血管撕裂,称脑裂伤, 二者常合并存在,故
统称为脑挫裂伤。
(从病理上,轴突损伤应属于脑挫裂伤范畴)
MRI检查: 损伤区为混杂信号(水肿和出血)
注意:异常信号的形成基础:水、血
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
病理与临床:多由于脑膜血管损伤(以脑膜中动脉多
见)导致血液聚集于硬膜外间隙。
MRI表现:
血肿形态:多为梭形
血肿信号:依不同阶段而异
邻近结构改变:影响脑皮质、脑室、中线结构
亚急性硬膜外 血肿MRI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CO中毒
病理与临床: 低氧血症 脑组织缺血
脑血管痉挛、出血及血栓形成, 以基底节最重 梗塞、坏死、软化。
脑组织水肿、脑白质脱髓鞘 MRI表现:
底节区对称性T1低、T2高信号,小于1cm。(48h后左右) 脑白质区对称性片状T1低、T2高信号区,中毒周内较明显,
为脑水肿或脱髓鞘改变,前者2-3周开始消退。
女性多见,病程缓解与发作交替进行,且进行性加重。
MR表现 (MR较CT敏感)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_MRI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_MRI

主磁体〔Magnet
• 主磁体是MRI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一个具有一定场强的均匀稳定的静磁 场.磁体性能的优势取决于其磁场的均匀度、稳定度和磁场强度.
• 永磁体使用磁性材料产生磁场.不用液氨液氮冷却,也无逸散磁场,系统 构造简单,运行成本低,不产生热,维护费用低.安装场地小、寿命长.场 强一般只能达到0.3T,且磁场均匀度受一定限制,稳定度受环境影响较 大.
• 超导型磁体是利用超导现象产生一个稳定的均匀的静磁场.在相应低的 温度下呈现超导现象,可允许通过非常大的电流而耗电极小,一般2T稳 定均匀的磁场强度在超导条件下很易实现.超导型磁体是目前最先进的 设备.
• 特性:高磁场、稳定性好、均匀性好
利用超导构成的磁共振可进行单核 成像〔氢核密度像,也可进行人体组 织多核成像.还能对人体组织进行功 能性诊断和生理生化分析.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
XX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简称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其利用核磁共振对人体采集信号并给出二维或三维的重建图像,在临床医学诊
断上有独特优点.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又一重大进步. • MRI对比度高于XCT,而空间分辨率一般来说低于新型XCT,但对于中枢神经系
低.高强度的磁场MRI设备空间分辨率高,但图像对比度分辨率较低.对 于中强度磁场的MRI设备各项性能介于两者之间.
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组成
• 主磁体
——Magnet
• 梯度系统
——Gradient system
• RF系统
——RF system
• 计算机系统
——Computer system
MR工作流程图
统诊断,MRI无论在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都超过XCT. • 基本原理:生物体组织能被电磁波谱中的短波成分穿透,而中波成分紫外线、

4-第四章 磁共振成像-课后习题答案

4-第四章 磁共振成像-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磁共振影像习题四解答4-1 如何理解加权图像?答: 磁共振成像是多参数成像,图像的灰度反映了各像素上MR 信号的强度,而MR 信号的强度则由成像物体的质子密度ρ、纵向弛豫时间1T 、横向弛豫时间2T 等特性参数决定。

出于分析图像的方便,我们希望一幅MR 图像的灰度主要由一个特定的成像参数决定,这就是所谓的加权图像。

例如图像灰度主要由1T 决定时,就是1T 加权图像;主要由2T 决定时,就是2T 加权图像;主要由质子密度ρ决定时,就是质子密度ρ加权图像。

通过选择不同的序列参数,可以获得同一断层组织无数种不同对比情况的加权图像,以便在最大限度上显示病灶,提高病灶组织和正常组织的对比度。

4-2 简述SE 序列时序和180°脉冲的作用。

答:(1)SE 序列时序为先发射90°射频脉冲经过时间E 12t T =后,再发射180°脉冲,当t =T E 时出现回波峰值,采集信号。

(2)90°脉冲使0M 倒向y '轴,由于0B 的不均匀性造成各个核磁矩旋进的角速度不同,相位很快散开。

经时间T I 后,在x '方向施以180°脉冲使得所有自旋磁矩都绕x '轴旋转180°,但并不改变旋进方向,所以互相远离的核磁矩变为互相汇聚的磁矩,最后汇聚于-y '轴上,使去相位状态的自旋核重新处于同相位状态,抵消了磁场不均匀造成的影响。

4-3 试分析自旋回波T 1加权、T 2 加权的条件及图像对比度形成原理。

答:(1)选择短T E 和短T R ,实现1T 加权。

选择长T E 和长T R 实现T 2加权。

(2)SE 序列T 1对比度的形成: T 1加权像的对比度主要由T R 决定,T 1大的地方I 值小,图像呈现弱信号;T 1小的地方I 值大,图像呈现强信号。

这是因为使用短的T R ,在下一个RF 时,短1T 组织纵向磁化强度矢量必定恢复的比较好,Z M 较大,在90°RF 作用下xy M 就大,信号就强。

磁共振特殊成像技术ppt课件

磁共振特殊成像技术ppt课件
血流的信号比较复杂,与周围静止组织相比,血流可表现为高信号、等信号或低信号,取决于血流形式、血流方向、血流速度、脉冲序列及其成像参数等。
血管内血液流体因质子群发生移动,影响MR信号强弱变化,与周围固体组织相比显示不同的MR信号特征。 层流—血流质点与血管长轴呈平行运动,靠血管壁近质点流动速度慢,越向中心流速越快。层流血液使信号减弱。 湍流(涡流)—血液在血管内不沿血管直线运动,向其他方向不规则迅速流动,引起质子群去相位移动,产生流空效应使血管呈低信号。血液通过狭窄处后在血流两侧形成旋涡状运动。
基本原理: 使用强度相同、持续时间相等的极性相反的两个梯度(流动编码梯度) 静止组织,净相位改变为零,无信号 流动组织,由于相位漂移,产生一个净相位,有信号 减影技术
二、相位对比MRA (Phase contrast,PC)
PC序列及作用 2D-PC 时间短:空间分辨力低,常用于3D-PC的流速预测,可反应血流的流速及方向,进行血流方向和流速定量分析
TOF(Time of Flight)时空飞逝法 通过血液流入流动相关增强效应,静止组织信号弱,相对流动血液信号对比增强而获得 TOF MRA的对比主要依赖于血管进入的角度一般要求扫描层面垂直于血管走向
2DTOF ─ 是逐层的进行激励和图像数据采集,然后将整个感兴趣区以一连续多层方式进行图像数据重建和处理的方法。 2D TOF MRA的层厚限制了投影影像的空间分辨率,这种血管成像不适合细小血管的显示。为了保证一条血管在不同层面始终具有流入效应,不会出现血管衔接不吻合,选择扫描参数时,必须采用最短的TR、TE,及最小的采集次数,以缩短扫描时间。
2D-TOF 因层面较厚、空间分辨率差,对弯曲血管亦产生信号丢失, 3D-TOF成像面薄,空间分辨率高,对弯曲血管信号丢失少,更适合小血管、弯曲血管检查。 相同容积2D-TOF较3D-TOF 成像时间短

磁共振成像技术-4_真题-无答案

磁共振成像技术-4_真题-无答案

磁共振成像技术-4(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1. 眼眶内脂肪丰富,为消除其干扰应采用A.T2W序列B.T1W序列C.T2脂肪抑制序列D.T1 FLAIRE.T2 FLAIR2. EPI按一幅图像需要进行射频脉冲激发的次数分为A.STIR、FLAIRB.MS-EPI、SS-EPIC.FLSP、FLASHD.GRE-EPI、IR-EPIE.SE-EPI、IR-EPI3. 肝、胆、脾常规扫描时,呼吸门控应安放在A.肋缘下B.剑突下3cmC.线圈中心D.剑突与肚脐连线的中点E.肚脐4. 因腹部动态增强扫描时需屏气,脉冲序列的扫描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15sB.18sC.20sD.25sE.30s5. TOF MRA技术采用的是A.预饱和技术B.脂肪抑制技术C.流入性增强效应D.相位对比技术E.流空效应6. CE-MRA的原理是A.T1值明显延长B.T1值明显缩短C.T2值明显缩短D.T2值明显延长E.值明显缩短7. 内耳水成像横轴位扫描定位时,应A.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前下倾斜15°B.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后下倾斜15°C.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前上倾斜15°D.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向后上倾斜15°E.在矢状位图像上定位线不倾斜8. 观察臂丛神经后神经根较理想的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9. 除了MR系统设备性能和工作环境外,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信噪比的因素A.被检组织的特性B.体素大小C.窗口技术的调解D.扫描参数E.射频线圈10. 关于前列腺MRI检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前列腺扫横轴位T2WI加脂肪抑制可增加病灶检出率B.前列腺扫横轴位T2WI加脂肪抑制对前列腺包膜显示好C.冠状位T2WI显示前列腺尖部和底部的病灶好D.一般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中,首选冠状位T2WI加脂肪抑制 E.矢状位T2WI显示前列腺尖部和底部的病灶好11. 疑有肾上腺腺瘤时,需加扫A.T2压脂序列B.3D LA V A序列C.同相/反相FSPCR序列D.3D SPGR序列E.扰相位GRE T1WI序列12. 慢性期血肿表现为A.等信号B.T2呈低信号C.含铁血黄素形成D.T1呈高信号E.T1和T2加权均为高信号13. 关于MRCP与ERCP的比较,错误的是A.MRCP为无创检查,而ERCP为有创检查B.对碘剂过敏者可做ERCPC.胆道感染者选择MRCPD.ERCP能达到治疗目的E.MRCP不需注射对比剂14. 检查垂体和海绵窦病变的最佳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15. 在高磁场中对哪种伪影影响更明显A.化学位移伪影B.卷褶伪影C.截断伪影D.交叉对称信号伪影E.磁敏感性伪影16. 下列哪项不是三维TOF MRA较二维TOF MRA的优点A.空间分辨率更高B.静脉慢血流显示好C.流动失相位较轻D.受湍流的影响相对较小E.后处理重建的图像质量较好17. 射频系统不包括A.发射器B.功率放大器C.发射线圈D.梯度线圈E.接收线圈18. 脂肪与骨髓组织在MRI信号上,表现为共同点的是A.T1WI表现为较低信号B.T2WI表现为低信号C.STIR表现为低信号D.STIR表现为较高信号E.STIR表现为高信号19. 在SE序列中,快速流动的血液在MRI上表现为A.长T1、长T2B.长T1、短T2C.短T1、短T2D.短T1、长T2E.T1、T2可长可短20. 鉴别鞍区病变是出血还是脂肪成分时,需加扫A.T1WIB.T2WIC.T1WI加脂肪抑制序列D.T2WI加脂肪抑制序列E.FLAIR21. 视神经病变MR扫描时,斜矢状位扫描线应A.垂直于视神经B.平行于视神经C.平行于大脑正中矢状面D.垂直于鞍底E.平行于前颅凹底22. 关于射频脉冲的描述,错误的是A.射频脉冲为一宽带脉冲B.具有精确的时相及复杂准确的波形C.射频脉冲的大小决定回波时间的长短D.射频脉冲使磁化的质子吸收能量并产生共振 E.其频带围绕在Lamor频率上下波动23. 关于乳腺动态增强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Ⅰ型为增长型,多为恶性病灶B.Ⅱ型为平台型,多为良性病灶C.Ⅲ型为下降型,多为可疑病灶D.Ⅲ型为增长型,多为恶性病灶E.Ⅰ型为增长型,多为良性病灶24. 观察臂丛神经前神经根较理想的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25.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简称A.MRAB.MRVC.MRUD.MRSE.MRCP26. 颞颌关节常规扫描最重要的成像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27. 关于扫描野的描述,错误的是A.扫描野英文简称FOVB.是指扫描时采集数据的范围C.取决于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梯度强度D.检查部分超出FOV时,会产生卷褶伪影E.采集矩阵不变时,扫描野越小,体素越大,空间分辨率越低28. 眼眶对比颅脑常规扫描,需增加扫描的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29. 关于MRI膝关节定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矢状位垂直于髁间窝底水平线B.矢状位垂直于内、外髁后缘的连线C.冠状位平行于髁、间窝底水平线D.冠状位平行于内、外髁后缘的连线E.冠状位垂直于内、外髁后缘的连线30. 脑出血的慢性期是指A.出血发生12h内B.出血发生24h内C.出血发生1~3dD.出血发生4~7dE.出血发生8~14d31. 关于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微腺瘤早期增强幅度低,正常垂体增强明显B.垂体微腺瘤早期增强明显,正常垂体增强不明显C.垂体微腺瘤及正常垂体早期增强均明显D.垂体微腺瘤及正常垂体早期增强均不明显E.因由血脑屏障阻挡,垂体微腺瘤及正常垂体均不增强32. 可以显示6h内急性脑梗死的序列是A.T1WIB.T2WIC.STIRD.DWIE.DTI33. 若疑为脉络膜黑色素瘤需加扫A.T1WIB.T2WIC.T1WI加脂肪抑制序列D.T2WI加脂肪抑制序列E.FLAIR34. 脑出血的超急性期是指A.出血发生12h内B.出血发生24h内C.出血发生1~3dD.出血发生4~7dE.出血发生8~14d35. 关于傅立叶变换,正确的是A.傅立叶变换就是将信号强度变换成时间函数的方法 B.傅立叶变换就是将频率函数变换成时间函数的方法 C.傅立叶变换就是时间函数变换成信号强度的方法D.傅立叶变换就是将时间函数变换成频率函数的方法 E.傅立叶变换就是将信号强度变换成频率函数的方法36. 关于磁场均匀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磁场的均匀度越高,图像的质量越好B.磁场的均匀度越高,成像速度越快C.磁共振频谱或脂肪抑制之前必须对主磁场进行匀场 D.越远离磁场中心,磁场的均匀度越差,采集信号越弱 E.磁场均匀度是质量控制的评价因素37. 眼黑色素瘤MRI表现为A.T1WI呈高信号B.T1WI呈低信号C.T2WI呈高信号D.T2 FLAIR呈高信号E.T1脂肪抑制像呈低信号38. STIR和FLAIR属于下列哪个序列A.IRB.GREC.SED.FSEE.EPI39. 心脏扫描的轴线是指A.二尖瓣到右心室的连线B.二尖瓣到左心室心尖的连线C.三尖瓣到右心室的连线D.三尖瓣到左心室心尖的连线E.室间隔40. 下列哪项不是二维TOF MRA的特点A.成像范围大,采集时间短B.采用较短的TR和较大的反转角,因此背景组织抑制好C.单层采集、层面内血流的饱和现象较轻,有利于静脉慢血流显示 D.空间分辨率相对较高,后处理重建的效果较三维成像好E.扫描速度较快41. MRI检查显示宫颈最理想的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42.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最佳方法是A.X线B.CTC.MRD.核医学E.超声检查43. 消除磁敏感伪影的方法是A.增加扫描层数B.增加射频的带宽和梯度场强的坡度C.增加层间距D.加大扫描野E.进行匀场44. 肩关节的MR扫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位设计时,应尽量将患侧贴近床面,并置于床中心B.横轴位的定位范围应上自肩锁关节,下至肱骨外科颈下缘C.斜冠状位的定位应以轴位像为基础,定位线垂直于关节盂D.肩关节的呼吸运动伪影比较重,可以通过屏气扫描得以改善E.斜矢状位的定位应以轴位像为基础,定位线平行于关节盂45. 发现胰腺病变最重要的序列是A.T1WIB.T2WIC.STIRD.3D LA V AE.FLAIR46. 肝脏动态增强扫描首选序列是A.FSE T2WIB.2D GRE T1WIC.SE T1WID.3D GRE T1WIE.STIR T2WI47. 血流雷诺数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血液密度B.血管直径C.血管长度D.血流平均速度E.血液黏滞度48. 关于SE序列和GRE序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SE序列使用90°脉冲,GRE序列使用小角度脉冲B.SE序列使纵向磁化均转变为横向磁化,GRE序列使部分纵向磁化转变为横向磁化 C.SE序列使用180°射频脉冲使相位重叠,GRE序列使用梯度翻转产生相位重聚 D.SE序列成像速度较GRE序列成像速度更快E.SE序列较GRE信号更高,SNR更高49. 膝关节MRI主要扫描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50. MRCP成像技术应用的是A.重T1WI序列B.轻T1WI序列C.轻T2WI序列D.重T2WI序列E.质子加权成像序列51. 关于FLAIR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序列的简称B.是一种以IR序列为基础发展的脉冲序列C.该序列采用长TI和长TE,产生液体信号为零的T2WI D.是IR序列和EPI结合的组合序列E.是一种水抑制的成像方法52. 关于鼻咽部扫描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鼻咽部病变T2WI要加脂肪抑制技术B.鼻咽部病变必须做增强扫描C.增强扫描时,要做3个方位D.增强扫描时,不加脂肪抑制E.有一侧咽隐窝变浅时,必须做增强扫描53. 关于囊变内容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分为自由水和蛋白结合水B.自由水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C.蛋白结合水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D.在FLAIR序列中,自由水呈低信号E.在FLAIR序列中,自由水呈高信号54. 关于STIR的描述,错误的是A.短TI反转恢复脉冲序列B.是IR脉冲序列的一个类型C.STIR会减运动伪影D.是在T1WI中抑制脂肪信号E.可以很好抑制水的信号55. 鼻咽部扫描的采集中心是A.两眼连线的中点B.两外耳孔连线的中点C.两耳连线的中点D.眼眶下缘之中点E.口唇中心56. 关于射频线圈影响SNR的描述,错误的是A.射频线圈的类型影响SNR,尽量选择合适的表面线圈以提高SNRB.检查部位与线圈间的距离越大,SNR越低C.表面线圈距离检查部位近,能最大限度地接收MR信号,所以其SNR高 D.线圈的形状、大小、敏感性均能影响SNRE.体线圈的SNR最低,因为它包含的组织体积大,产生的噪声量小57. 引起动脉血流伪影的主要因素是A.血流速度B.TR、TE参数C.血管管径D.血管搏动E.血液黏滞度58. 观察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最好是哪个位置A.轴位B.冠状位C.斜冠状位D.矢状位E.斜矢状位59. 亚急性期脑梗死的特征性表现是A.DWI呈高信号B.局部脑萎缩C.脑软化灶形成D.增强扫描脑回样强化E.长T1、长T2信号60. 关于MR检查禁忌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能行MR检查B.有人工金属心脏瓣膜的患者不能行MR检查C.有金属假肢、金属关节的患者不能行MR检查D.体内置有胰岛素泵或神经刺激器的患者不能行MR检查 E.孕妇可以进行MRI检查61. 生理性运动伪影与下列哪项无关A.运动方向B.运动频率C.运动幅度D.重复时间E.激励次数62. 髋关节MRI检查主要扫描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63. 四腔心位是指A.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B.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C.心脏短轴位D.主动脉弓位E.心脏横轴位64. 脉搏门控通过传感器控制什么触发,可有效地控制伪影产生A.磁场强度B.磁场均匀度C.梯度磁场切换率D.表面线圈E.射频脉冲65. 两腔心位是指A.平行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B.垂直于室间隔的心脏长轴位C.心脏短轴位D.主动脉弓位E.心脏横轴位66. 臂丛神经扫描范围包括A.颈3椎体上缘~胸1椎体下缘B.颈3椎体下缘~胸1椎体上缘C.颈3椎体上缘~胸2椎体下缘D.颈4椎体上缘~胸2椎体下缘E.颈4椎体上缘~胸2椎体上缘67. 关于信噪比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SNR越高越好B.SNR高的图像清晰,轮廓鲜明C.当运动伪影被抑制后,MR系统场强越高,产生的SNR越高 D.质子密度高的组织,SNR低E.体素越大,SNR越高68. 消除扫描层上下血流搏动伪影的方法是A.呼吸门控B.匀场C.血流补偿技术D.预饱和技术E.增加FOV69. GD-DTPA常规使用剂量为A.0.1ml/kgB.0.2ml/kgC.0.3ml/kgD.0.4ml/kgE.0.5ml/kg70.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英文简称A.IRB.GREC.SED.FSEE.EPI71. CD-DTPA常规使用剂量为A.0.05mmol/kgB.0.1mmol/kgC.0.15mmol/kgD.0.2mmol/kgE.0.25mmol/kg72. CE-MRA静脉团注钆对比剂的目的是A.加速血液流速,形成流空效应B.降低血液流速,形成流入性增强效应C.缩短血液的T1弛豫时间,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 D.增加血液的T1弛豫时间,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 E.增加血液的T2弛豫时间,与周围组织形成对比73. MRI扫描髌骨后缘软骨的最佳方位是A.横轴位B.矢状位C.冠状位D.斜矢状位E.斜冠状位74. 关于骶髂关节病变MRI检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需做横轴位T1WI、T2WI扫描B.冠状位T2WI扫描C.冠状位定位线垂直于骶骨长轴D.横轴位定位线垂直于骶骨长轴E.T2WI加脂肪抑制技术75. 颅脑MR扫描DWI呈现高信号的病变有A.急性脑梗死B.胆脂瘤C.脑脓肿D.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E.以上均是76. IR序列图像对比的主要决定因素是A.磁共振场强B.射频脉冲的强度C.TID.TEE.TR77. 多时相动态扫描要求MR成像设备的场强最好在A.0.3T以上B.0.5T以上C.1.0T以上D.1.5T以上E.3.0T78. MRI在胸部成像显示较清楚的是A.肺B.纵隔C.心脏D.大血管E.胸壁79. 部分容积效应可以通过哪种方法抑制A.薄层扫描B.加大观察野C.增加矩阵D.改变相位和频率编码方向E.进行匀场80. 关于心电门控安放的描述,正确的是A.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安装红色电极B.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安装绿色电极C.胸骨左缘第5肋间隙安装白色电极D.左锁骨中线第7肋间隙安装黑色电极E.左锁骨中线第7肋间隙安装红色电极81.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质子密度加权像为A.长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B.长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C.短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D.短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E.与TR、TE长短无关82. 关于肝、胆常规扫描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冠状位T2WI、T1WI,矢状位T2WIB.冠状位T2WI、T1WI,横轴位T1WIC.横轴位T2WI、T1WI,矢状位T1WID.横轴位T2WI、T1WI,冠状位T2WIE.矢状位T2WI、T1WI,横轴位T2WI83. 卷褶伪影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抑制A.进行匀场B.加大观察野C.薄层扫描D.改变相位和频率编码方向E.增加平均次数84. 颞颌关节扫描的采集中心是A.两眼连线的中点B.两外耳孔连线的中点C.两耳连线的中点D.眼眶下缘之中点E.口唇中心85. 关于匀场线圈的功能,正确的是A.是补偿射频线圈的强度,使磁场更均匀B.是补偿主磁场的非均匀性和缺陷,使磁场更均匀C.是补偿梯度磁场的非均匀性和缺陷,使磁场更均匀D.是补偿相位编码梯度磁场的非均匀性和缺陷,使磁场更均匀 E.是补偿频率编码梯度磁场非均匀性和缺陷,使磁场更均匀86. 流入性增强效应的原理是A.静止组织的质子群未出现饱和现象B.静止组织质子群产生足够大的宏观磁化矢量C.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出扫描层面D.充分弛豫的血液流入扫描层面E.充分弛豫的血液尚未流入扫描层面87. 截断伪影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法抑制A.进行匀场B.加大观察野C.增加矩阵D.薄层扫描E.改变相位和频率编码方向88. EPI是在什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超快成像方法A.自旋回波脉冲序列B.梯度回波脉冲序列C.反转恢复脉冲序列D.快速自旋回旋脉冲序列E.饱和恢复脉冲序列89. 肝脏MR检查前,受检者需禁食水A.2hB.4hC.6hD.8hE.10h90. 在SE序列中,下列哪项不是血流呈低信号的原因A.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扫描层面的血流出现流空现象B.扫描层面内质子群位置移动造成的信号衰减C.层流流速差别造成的失相位D.层流引起分子旋转造成的失相位E.流入性增强效应91. 超导线圈(铌钛合金)产生电阻的临界温度是A.0KB.4.2KC.9.3KD.10KE.77K92. 下列哪种序列对磁场的不均匀性更加敏感,更容易产生磁敏感性伪影A.SEB.IRC.GRED.FSEE.EPI93.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1WI像为A.长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B.长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C.短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D.短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E.与TR、TE长短无关94. 对血流信号影响不大的因素是A.血流的形式B.血流速度C.血流方向D.血氧浓度E.脉冲序列95. 关于DWI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EPI和自旋回波序列结合B.把自旋回波填充在K空间中心,把EPI回波链填充在空间其他区域 C.该序列反映组织的水分子扩散特性D.图像的清晰度高E.早期主要用于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96. DWI在肝脏扫描时,常用B值为A.600s/mm2B.800s/mm2C.1000s/mm2D.1500s/mm2E.3000s/mm297. 下列哪项对血流的信号无影响A.血流形式B.血流的方向C.血流的速度D.血管的长度E.脉冲序列及其参数98. 缓慢流动的血液在MRI上表现为A.T1WI为高信号B.T2WI为高信号C.T2WI为低信号D.T1、T2WI均为低信号E.T1WI为低信号99. 关于质子密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质子密度加权像采用较长TR和较短TEB.质子密度是反映组织中的质子含量多少C.质子密度高的组织不一定重量大D.质子密度高的组织在MRI图像上一般为低信号的黑影 E.骨组织和空气质子密度很低100. 自旋回波脉冲序列,T2WI像为A.长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B.长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C.短TR、长TE所形成的图像D.短TR、短TE所形成的图像E.与TR、TE长短无关。

4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门-肝静脉成像中的比较研究

4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门-肝静脉成像中的比较研究

4种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在门-肝静脉成像中的比较研究陶慕圣;毕永民;孟祥水;丛培新;郑金勇【期刊名称】《山东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1(39)4【摘要】目的 :比较 2DPC、3DPC、2DTOF、3DTOF技术在门肝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中的效果。

方法 :对 2 0例正常人门静脉、肝静脉行 4种MRA技术检查 ,评价背景、血管信号强度及血管背景信号强度比 ,观察门静脉、肝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

结果 :PC法背景信号强度明显低于TOF法 ,而血管信号强度和血管背景信号强度比高于TOF法 (P <0 0 0 1)。

门静脉主干 ,门静脉左、右分支及其一级分支显示达 3级者 ,3DPC法均为 85 % ,明显优于其它技术。

肝右、中、左静脉显示达 3级者 ,2DTOF法分别为 5 5 %、3 5 %和 2 0 % ,明显优于其它技术。

结论 :3DPC法适用于门静脉MRA成像 ,而 2DTOF法适用于肝静脉MRA成像。

【总页数】3页(P368-369)【关键词】门静脉;肝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作者】陶慕圣;毕永民;孟祥水;丛培新;郑金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相关文献】1.磁共振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与磁敏感成像在脑血管畸形中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J], 石磊;曲林涛;左玲莲;张胜利;刘晓芳2.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与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 [J], 赵辉3.肝脏加速容积采集技术动态增强与透视触发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手部动脉血管成像质量比较 [J], 梁良;孙勤学;王波;傅丽晖4.3.0T场强磁共振应用MRA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比较 [J], 张磊;葛延平5.3.0T场强磁共振应用MRA血管成像与3D-ASL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比较 [J], 张磊;葛延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2.磁敏感性对比剂 分为顺磁性、超顺磁性和铁磁性三类。 (1)顺磁性对比剂 : 由顺磁性金属元素组成,如 Gd、Mn。对比剂浓度低时,主要使T1 缩短并使信号增 强;浓度高时,则组织T2缩短超过T1效应,使MR信号降 低。常用其T1效应作为T1加权像中的阳性对比剂。临床 上使用的对比剂多数为顺磁性物质。 • (2)超顺磁性对比剂: 是指由磁化强度介于顺磁性 和铁磁性之间的各种磁性微粒或晶体组成的对比剂。 由于这种微粒或晶体的磁矩比电子磁矩高出上千倍, 故其磁化的速度快于顺磁性物质,如超顺磁性氧化铁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 • (3)铁磁性对比剂: 其为紧密排列的一组原子晶 体组成,其磁矩存在于磁畴中,磁化后即使没有外加 磁场的作用仍带有一定磁性。
影响SNR的主要因素
• • • • • • 质子密度 体素容积 重复时间 激励次数 接受带宽 线圈类型
质子密度
肌肉组织所含的质子明显少于脂肪和脊髓
• 质子密度低的区域,产生低信号,SNR低, 图像显示有局限性。 • 质子密度高的区域,产生较高信号,SNR 高,在MR检查中具有优越性。
• 如用同一照相机在白天和黑夜拍照。
•脉冲线圈按作用分两类: –激发并采集MRI信号(体线圈) –仅采集MRI信号,激发采用体线圈进行 (绝大多数表面线圈)
接收线圈与MRI图像SNR密切相关
接收线圈离身体越近,所接收到的信号越强 线圈内体积越小,所接收到的噪声越低
1.磁场强度:B0越大,SNR越大; 2.线圈 :尽量贴近被检部位,线圈敏感区包含的组织尽 可能的少;表面线圈的信噪比最高; 3.体素容积 :体素容积越大,包含的自旋核数目越多, MR信号越大; 4.翻转角(α): α越大,MR信号越大,SNR越大; 5. TR:延长TR,有助于Mz的恢复,有利于提高SNR。 6. TE:延长TE,Mxy衰减的多,MR信号降低,SNR下 降; 7.激发次数 :增加NEX,可提高SNR。 8. 接收带宽 :带宽越宽,SNR越高。
X Y
320mm
FOV=320mm×320mm
320mm
20cm
40cm
5mm×5mm×8mm
10mm×10mm×8mm
–矩阵不变:FOV越大,体素越大。
30mm
10 10
30
10mm
10
30mm
30mm
10mm×10mm×8mm
5mm×5mm×8mm
–FOV不变:矩阵越大,体素越小。
重复时间、回波时间、翻转角度
y z
image plane
x
x
y
MRI质量控制
• 评价MR图像质量三因素: 空间分辨力、信噪比、图像对比度
空间分辨力
• 是在一定的对比度下,影像能够分辨的相邻物体 的空间最小距离,是对物体细节的分辨能力。 • 空间分辨力取决于体素的大小。体素小时,能分 辨出细微结构,空间分辨力高;体素大则空间分 辨力低。 • 体素的大小取决于:层面厚度、FOV和像素矩阵 的大小。 • 层面越薄,空间分辨力越高。 • 层面内的空间分辨力: 层面内的分辨力=像素尺寸=FOV/矩阵
进入现象
• 不曾受到激励的质子垂直流入成像层面, 在成像层面内受到激励并经历复相位后, 产生较周围静止质子信号强度更好的信号, 在进入一组成像层面的第一层时最为显著, 这种现象叫进入现象。
体素内去向位
• 同一体素内如同时含有流动质子和静止质 子(或流动质子的速度、方向不一致)时, 质子间将出现相位差。这是因为快速流动 的质子沿梯度磁场流动时进动频率将增加 或减低,前者使流动质子获得相位,后者 使流动质子丧失相位,结果导致体素内质 子相位失聚,信号减低,这种现象叫体素 内去向位。
20cm
40cm
5mm×5mm×8mm
10mm×10mm×8mm
–矩阵不变:FOV越大,XY平面的空
间分辨率越低。
30mm
10 10
30
10mm
10
30mm
30mm
10mm×10mm×8mm
5mm×5mm×8mm
–FOV不变:矩阵越大,XY平面的空
间分辨率越高。
空间分辨率与矩阵、FOV的关系
空间分辨力与矩阵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但显示病变的 特异性不足,定性诊断困难,需向静脉注 入对比剂进行兴趣区扫描,称为增强扫描。
T1WI平扫
T1WI增强扫描
MRI对比剂分类
• • • • MRI对比剂可根据其在体内分布、磁特性、对组织 的特异性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 1.生物体内分布 分为细胞液内、外对比剂。 (1)细胞液外对比剂: 对比剂在体内非特异性分 布,可在血管内与细胞外间隙自由通过。因此需掌握 好时机,方可获得良好的组织强化对比。目前临床广 泛应用的钆制剂属此类。 (2)细胞内对比剂: 以体内某一组织或器官的一 些细胞作为靶来分布,如网织内皮系统对比剂和肝细 胞对比剂。此类对比剂注入静脉后,立即从血中廓清 并与相关组织结合。其优点是使摄取对比剂组织和不 摄取的组织之间产生对比 。
线圈类型
• 线圈距被检部位越近,MR信号强度越大。 • 线圈敏感区包含的组织越多,噪声越大。 • 要提高信噪比,必须选择合适的线圈: • 尽量贴近被检部位; • 线圈敏感区包含的组织尽可能的少。
线圈的作用:
• 如同无线电波的天线
– 激发人体产生共振(广播电台的发射天线)-发射线圈 – 采集MR信号(收音机的天线)--接受线圈
• 直接MRA与CE-MRA各有优势。 • 直接MRA不用对比剂,简便无创,成本低,对于 显示血管非常有其实用价值,已经成为临床不可 少的检查方法。 • CE-MRA对血管腔的显示比直接MRA更为可靠, 出现血管狭窄的假象明显减少,血管狭窄程度的 反映比较真实,与CTA类似,其可靠性与传统 DSA血管造影非常接近。 • MRA的成像方法主要有三种,时间飞越法 (TOF);相位对比法(PC);黑血法。

钆类对比剂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MRI检查,可使某些正常结构强化,如垂 体、静脉窦等。Gd类对比剂经静脉内注 入,用量一般为0.1mmol/kg。多发性硬 化、转移瘤可用至0.2~0.3mmol/kg,以 发现更多病变。垂体检查时用量可减为 0.05mmol/kg,对发现微腺瘤有利。因其 主要经肾脏排泄,在单纯行肾脏检查时 用量可减少。
空间分辨力
FOV一定,像素矩阵越大空间分辨力越高; 像素矩阵一定,FOV越小空间分辨力越高。 • 如:视野25cm×25cm,矩阵为 256×256,则像素约为1mm×1mm。
信噪比
• MR信号:指感兴趣区内像素的平均值。 • 噪 声:磁体内的患者、环境和MR系统 电子设备所产生的不需要的信号。 • 信噪比(SNR):组织信号强度与噪声信 号强度的比值。 • SNR越高,图像越清晰。
组织特异性对比剂 • 肝特异性对比剂 • 血池对比剂 • 淋巴结对比剂 • 其他组织特异性对比剂
• 化学结构分类 • Gd作为离子的MRI对比剂,可分为离子型 和非离子型两种。
MRI对比剂应用
1.钆螯合物
• 以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MRI对比剂Gd-DTPA为例。 Gd-DTPA静脉注药后迅速分布到心脏、肝、肾、肺、脾、 膀胱等组织器管中,其不通过细胞膜主要在细胞外间 隙。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当血脑屏障破坏时,才能进 入脑与脊髓。Gd-DTPA在组织中的浓度与该组织血供丰 富程度成正相关,血供丰富的组织则T1缩短信号增强, 不丰富的组织强化则不明显。对比剂在注入体内后迅 速衰减,12~24h达到检出水平以下,血中浓度下降一 半的时间约为60~70min。因其不能进入细胞,在体内 以原形排出,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从尿中排除体外,约 占90%,少量分泌于胃肠道后随粪便排出,约占7%。
图像对比度
• 信噪比高的图像不能确保将相邻组织区分开, 若要区分,必须有足够的对比度。 • 图像对比度有时受严重噪声的影响,不能真 实反映图像质量,必须把噪声考虑在内。
• 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se ratio,CNR): 代表两种组织的信噪比的差异
CNR SNRA SNRB
成像参数的选择 1.提高扫描效率,扫描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获 得的图像信息量。总扫描时间应以图像满足临床诊 断目的为宜。在尽量减小TR、NEX和相位编码次 数的同时调整其他参数,使信息量不减少。 2.应根据检查目的和检查部位选用合适的脉冲 序列、图像信号的加权参数和扫描平面(横、冠、 矢、斜)。合适的成像序列和图像信号的加权参数 是获取良好SNR和CNR的基本条件。 3.在设置成像参数时应特别注意,SNR是影响 图像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图像SNR高 时,多能同时满足对CNR的要求。不应为追求过高 的空间分辨率而牺牲SNR,如选择3mm以下的层 厚、很大的矩阵或很小的FOV(如8cm)。
MRI对比剂副作用症状 • 一般反应较轻,呈一过 性,可头痛、不适、恶 心、呕吐等。
磁共振检查技术
• • • • • • • • • • • 平扫(T1WI、T2WI、PDWI) 增强(T1WI) 动态增强(Dynamic MR) 脂肪抑制成像(STIR) 水抑制成像(FLAIR)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水成像(MRCP、MRU、MRM) 波谱分析(MRS) 灌注成像(PWI) 弥散成像(Diffusion) 功能成像(fMRI)
流动现象
• 时间飞跃 • 进入现象 • 体素内去相位
时间飞跃
• 流动质子在成像层面内受RF激励,在复相 位前就从成像层面中流出,未经历复相位 过程;或流动质子在RF激励后才进入成像 层面,未受到激励却经历了复相位过程, 这两种状态均无信号产生,称为时间飞跃。 • 在影像上管腔内因信号缺失呈黑色,叫做 流空。
• • • • • •
1.TOF法 主要依赖流入相关增强效应。 分2D-TOF和3D-TOF 2.PC法 主要依赖流动质子的相位效应产生影像对比。 分2D-PC和3D-P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