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复的思考_戴方喜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现状及生物治理技术
摘要:三峡水库消落区具有水淹时间长、消落幅度大、水位涨落节律逆反自然枯洪规律及面积大、生境类型复杂等特点。
从三峡水库消落区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出发,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库区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治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三峡水库消落区的生物治理方案。
关键词:生物治理;生态环境问题;三峡水库;消落区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865-05the status and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wangdi-you1,dengwen-qiang2,yangfan2(1.changjianginstituteofsurvey,planning,designandresearch,wuhan430074,china;2.keylaboratoryofaquaticbotanyandwatershedecology,wuhanbotanicalgarde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wuhan430074,china)keywords:bioremediationtechnology;ecologicalenvironmentalproblem;threegorgesreservoir;water-level-fluctuatingzone长江三峡工程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
尽管三峡工程带来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同时对社会、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些不可逆的负面影响[1]。
消落区(water-level-fluctuatingzone)是流域内水陆生态系统的自然交错带,是相邻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纽带,是流域生态系统组成的敏感部分,其特殊生境为物种的演化、发育和保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控对策研究
文章编号:100428227(2006)0420495207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与调控对策研究范小华,谢德体,魏朝富(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6)摘 要:三峡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库调度引起库水位周期性的涨落,在库区两岸形成周期性变化的水陆交错区域即消落区。
消落区是水、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具有生态脆弱性、变化周期性和人类活动频繁性等特点。
随着三峡工程逐步投入使用,人类活动对消落区的影响也逐渐增加,并且消落区自身存在生态脆弱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它将影响三峡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整个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针对消落区的水、土环境变化特点,分析了消落区土壤与水环境的相互影响,提出了利用生物缓冲带、复合生态、坡地农业、流域生态学、人工湿地及生态河堤等技术来对消落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调控的措施。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文献标识码:A 消落区是指因水位周期性变动而形成的一段特殊区域,是水、陆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对水、陆生态系统具有双重影响,特别是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为突出,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如农业面源污染、土地利用变化等主要是通过消落区这一生态界面发挥作用的,它是河流生态修复的瓶颈和关键,因此,加强对消落区的研究是改善河流或湖泊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
对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起水库周期性波动形成的区域,国内习惯称消落区、消落带、涨落带或消涨带等,国外所称的Riparian Zone(河岸带)与国内所称的消落区相近,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河岸带研究集中在4个方面:①河岸带对N、P及农药的净化机理研究。
认为N的净化机理主要是通过N矿化、硝化作用、反硝化、植物吸收、N固定、氨挥发等方式来实现的;P的净化机理则是通过土壤和沉淀物吸附、植物吸收、微生物吸收、泥炭吸附[1~3]实现。
②河岸缓冲带研究。
提出坡度是决定缓冲带过滤效率的最重要变量[4],认为坡度越大,地表水流速越大,流经缓冲区的时间越短,因而拦截地表径流中沉积物和养分的效率就越低。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问题探讨
理、 合 理规 划管理 、 出台相 应政 策等解决 方法和控 制措施 , 以期 实现 库 区消 落带的保 护和 充分利 用 , 为库 区社 会、 经济、 环境 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 参考。
关键词 : 三峡库 区; 消落带 ; 环境 问题 ;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 X1 7 1 .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o n Ec o l o g i c a l Pr o b l e ms Wa t e r— — l e v e r— — lu f c t u a t i n g Zo n e i n Th r e e Go r g e s Re s e r v o i r Re g i o n
第3 8卷第 2期
2 0 1 3年 2月
环 境 科 学 与 管 理
ENVI R0NM NTAL S Cm NCE AND I ANAGEM咂 NT
V0 l _ 3 8 No . 2
Fe b .2 0l 3
文章 编号 : 1 6 7 4-6 7一 O 3
Ab s t r a c t : T h e T h r e e G o r g e s P r o j e c t f o r me d a 3 0 m e t e r s o f v e r t i c l a l f u c t u a t i o n z o n e i n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c a l l e d w a t e r —l e v e r —
改善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论文
改善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论文一、三峡库区消落带概况水库消落带,即水库的水位涨落带,是指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水库淹没土地露出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了使三峡水库长期保持大部分有效库容,水库采取了“蓄清排浑”的运行方案,即在每年汛期(6~9月)长江上游来沙量最大之前,将水库水位降至145米,并开闸放水排沙,而在汛期后(10月)开始蓄水,将水位升至最高175米,以拦蓄清水发挥水库效益。
这样,在库区两岸就形成了垂直落差达30米、面积近437~446平方千米的巨大消落带。
这一巨大消落带分布在湖北省、重庆市所在的26个库区区县,其中三峡重庆库区消落区面积约306.28平方千米,岸线长达4 881.3千米。
二、三峡库区消落带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污染三峡库区消落带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奉节、巫山等三峡核心景区内的消落带,由于库岸坡度较陡,且多为沙岩,夏季水位下降时,垃圾、杂草等污染物基本能够随水流走,总体危害不大,主要影响是降低了旅游区的景观效果。
另一类则是三峡景区外的其余区县,由于消落带坡度小,地势较为平坦,且多为泥质库岸,环境污染主要存在于这一区域,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库区人口密集,水库两岸人类活动频繁,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工业废弃物和废水等,经过消落带直接进入水库污染水体。
更为严重的是,在夏季水位下降后,残留在消落带上的垃圾、杂草和低洼地积蓄的污水等,不仅破坏景观,而且在高温下极易产生恶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等。
二是三峡水库冬、夏两季年年蓄退水位,头一年沉淀在消落带内的污染物,又成为第二年水库水质污染物,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三是消落带植被的消失,使三峡库区失去了一道保护屏障。
消落带形成之前,生长在库区两岸的植被是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对来自库岸的污染物,特别是对来自农业方面的面源污染起到了一定的拦截和过滤作用。
而消落带形成后,这些功能基本丧失,更多的污染物将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直接进入消落带,经滞留积累和转化进入水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
对构建三峡库区消落带梯度生态修复模式的思考
流生态系统 中也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 消落带植被能拦截陆 岸 ① 水土流失带来 的大量泥 沙并吸收非点 源污 染物质 , 少水库 与 减 河道 的淤积 与污染 ; 以消落 带植 被为主体的消落带湿地生 态 ②
在水位 下降时易被水 流 带走 , 植被 系 统虽 被破 坏 , 但这 部分 地
题 的旅游开发项 目起着 重要 的影响 。
目 已经开始计 划 对一 些较 大 型的水 电工程 的 消落带 进 前
行生 态恢 复 , 以改善库 区的生物多样性 与 环境状 况 。而一些 新 建 的水 电工程则从 以前 的先开发 后治理转 变成 了开发 与保 护 、
带 库岸 边坡 坡体 稳 固, 对危 害较 轻 。② 隐患 大、 害重 。分 相 危 布在两岸坡 度较缓 、 质岸 坡 的库段 , 危 害 主要 表现 在 两方 土 其 面: 一是水流 和涌浪对 岸坡坡体不 断 冲刷 , 造成 库岸 崩塌 ; 二是 冬季 高水 位条件 下植被 生长 受到 抑制 , 而夏 季水 位下 降时 , 河 道 内沉 淀的各种污染物将 滞留在消落 带上 , 加上 经过半 年左右 浸泡 的泥土含水量 极高 , 污染物伴 着 垃圾 、 杂草在 高 温下 极有 可 能产生异臭 , 生病菌 、 滋 寄生虫和蚊 蝇 , 甚至导 致人类疾 病 的 发生, 并成为下一年 的水质污染源 。
三峡工程 于 2 0 09年成 库后 , 季正 常 蓄水位 为 15m, 冬 7 将 在库 区形成长约 6 0k 宽 1~ m的大湖泊 ; O m、 2k 在夏季 , 防洪水 位降至 15m时 , 区两岸将显现 2 3 4 库 0~ 0m的消落带。新 的库
区消落带水位变 化 与原来 长 江 自 水流 的消 落幅 度和 节律有 然
重庆三峡 库 区消 落 带湿 地 的保 护 与利 用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摘要摘要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有效保护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方法,并讨论了科学合理利用消落带湿地的方式,为使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更好地造福库区人民进行了粗浅的理论探讨。
关键词关键词 三峡库区 消落带湿地 保护 利用三峡工程的竣工后,在重庆范围内将形成1000多平方公里的狭长水库。
由于防洪和发电的需要,在库区两岸,145-175米的涨落区内,形成与天然河流涨落季节相反、涨落幅度达30米、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的消落带湿地。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将影响长江三峡水库的长期稳定运行和长江中游的生态安全,正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1 1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概况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概况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概况三峡库区80%以上在重庆境内,乌江、嘉陵江为库区内南北两大支流,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0多条。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位于海拔145-175m 的三峡水库两岸,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走势由西向东逐步升高,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山脉起伏连绵,河流纵横交织,高山峡谷交错,河叉浅滩密布,岛屿、半岛众多。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属于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具有冬暖夏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充足、降雨丰沛等气候特征。
春季常出现低温阴雨及寒潮;夏季长,气温高,降水多而集中,常有暴雨,间有洪涝,且多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常阴雨连绵;冬季短,气候温和而少霜雨雪。
库区消落带湿地水平地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由于地域辽阔,相对高差大,因而境内植物资源丰富,组成复杂,植被类型呈垂直带结构,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2 2 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生态功能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生态功能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的生态功能2.1 蓄洪、泄水、输水功能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带是三峡水库蓄洪、泄水调度运行所形成的水位消涨区域,亦是我国中线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补水输移区。
三峡水库奉节段消落区治理与保护的思考
三峡水库奉节段消落区治理与保护的思考发布时间:2022-04-19T08:19:35.692Z 来源:《时代建筑》2022年1月中作者:刘其富[导读] 三峡水库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投资庞大的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峡水库消落区是水陆缓冲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地灾易发区,是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与长江的绿色发展紧密相连。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
奉节县饮水安全管理中心刘其富重庆 404600摘要:三峡水库是长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特殊的生态功能区,其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功能对于投资庞大的三峡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长江中下游的防洪与生态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峡水库消落区是水陆缓冲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地灾易发区,是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与长江的绿色发展紧密相连。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把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项目的优先选项。
为切实加强三峡水库消落区治理与保护,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讲话精神,本文对当前阶段三峡水库奉节段消落区治理与保护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治理与保护方案。
1 引言三峡水库消落区,是指坝前水位从175m(吴淞高程,下同)逐步消退至防洪限制水位145m之间,水库两岸因水库调度引起水库水位变动而使库区周围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形成垂直高差为30m的一段湿地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交替控制的过渡地带。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恢复措施与实践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恢复措施与实践作者:刘保艳唐政胡玉镜来源:《长江技术经济》2024年第01期摘要:三峡工程完工后,在145~175 m高程的库区两岸形成与天然湖库涨落季节相反、涨落幅度30 m的消落区。
消落区存在生态环境脆弱、人居环境较差、滨水生态破坏较严重等问题。
以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向坪肥子坝段长江消落区为例,在坚持生态优先、兼顾景观的原则下,以植被恢复工程设计为主,兼顧辅助工程设计,通过植物空间处理与品种筛选相结合,辅以配套设施等工程措施,达到生态恢复的效果,同时兼顾景观休闲功能,为人们提供亲水空间。
相关实践可为其他区域消落区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落区;生态恢复;品种筛选;肥子坝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志码:A0 引言三峡工程运行后,根据现行调度方案,年度间坝前水位在145~175 m之间变化,在水库周边形成了落差30 m的消落区。
三峡水库消落区是水陆缓冲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地灾易发区,是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是三峡后续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凸现,生物多样性锐减,旅游资源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缓冲带功能减弱,严重威胁着库区的生态景观和生态安全。
消落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淹没时间长、水位涨落幅度大等特征,特别是在一些坡度陡、水流急、土壤难以沉积的河段,植被常常完全消失而成为裸地,其产生的景观不协调也会制约库区旅游业的发展。
水库蓄水后,消落区植被日渐稀疏,呈现类似“荒漠化”现象,结构缺损的消落区与陆域和水库形成明显反差。
三峡后续规划工作实施以来,消落区保护与治理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改善了库区水生态环境,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
1 消落区生态问题分析1.1 生态环境依然脆弱三峡水库消落区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生态系统,试验性蓄水以来,消落区植物生态系统逐渐向耐淹的草甸生态系统演变,植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但受特殊自然条件、外界干扰以及生态治理技术等多种原因的制约,消落区生态系统结构简化、功能弱化,呈现出不稳定性和脆弱性,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保护与生态修复
三 峡工 程运 行后 , 根据 现行 调度 方 案 , 坝 前水 位在 1 4 5~1 7 5 m 之 间变 化 , 形成 2 2 1 . 5亿 m 防 洪 库 容 的 同时 , 水 库周 边形 成 世 界 上 最 大 的水 库 消落 区。水 库
地形 为 主要 信息 源 , 根 据 汛期 多 年 日平 均 流 量 的 8 0 %
关 键 词: 消 落 区 ;生 态 修 复 ;保 留保 护 分 级 ;三 峡 水库
中 图法 分 类号 : T V 6 9 7
文 献 标 志 码 :A
D 0I : l 0 . 1 6 2 3 2 / j . c n k i . 1 0 0 1— 4 1 7 9 . 2 0 1 5 . 1 9 . 0 2 2
( 坝前 1 4 5 m 高程 回水线 为 下 限 , 坝前 1 7 5 m 高程 土地 征用 线 为 上 限 ) 测 算 出 三 峡 水 库 消 落 区 总 面 积 为
岸线 总 长 5 7 1 1 . 0 k m, 沿 岸 城 集镇 众 多 、 人 口密 集 , 人
类 活动 与消 落 区相 互影 响频 繁 、 复杂 。为 了避 免库
据 已有研 究成 果 与实 践 经 验 , 提 出 了针对 性保 护与 生
态修 复 措施 。
( 2 )夏 陆冬 淹 , 且 受 淹 时 间长 。三 峡水 库 消 落 区 的形 成 及 出露 特 点 主 要 由三 峡 水 库 的 调度 运 行 所 控 制 。根据 三峡 枢纽 工程 “ 蓄清 排 浊 ” 的调 度 运行 方 案 , 水库 水 位变化 、 消落 区形 成 与 出露 特 点 变 化 过程 可 分 为 5个 时期 , 其 中, 6~9月 水 库 低 水 位 运 行 , 消 落
三峡水库对消落区水、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三峡水库运行后对消落区水、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对策万州区天城农业局随着三峡水库水电枢纽导流明渠的截流成功,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即将逐步投入运行,发挥巨大的防洪、发电和航运效益。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受消落缓流、表面沉积和污染以及库区水位涨落淘蚀等影响,三峡水库消落泥沙沉积,地质灾害、生态环境和水质污染等问题也将日益显露出来,直接影响着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三峡库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中央领导、市委、市政府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天城党工委、管委会根据重庆市计委、万州区计委《关于开展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策研究工作的函的通知》精神,责成相关部门全力做好该项工作。
为此,天城农办根据党工委、管委会的部署,针对天城的具体情况,主要对《三峡库区运行后对消落区水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对策》这个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预测分析,拟定《三峡库区运行后对消落区水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一、三峡库区天城淹没区的基本情况天城移民开发区辖五个办事处、14个镇和10个乡,幅员面积1032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现有耕地35万亩,其中田19万亩。
因三峡工程的建设,将淹没耕地近万亩,淹没土地涉及三镇五办33个村,138个村民小组,耕园地7894.4亩,其中水田1402.6亩,旱平地693.96亩,旱坡地1428.92亩,商品菜地720.29亩,园地2453.5亩,河滩地1099.42亩,鱼塘95.85亩。
全区淹没涉及村1996年后总人口35416人,淹没线下总人口10842人,占总人口30.64%;淹没涉及村1996年总耕园地24489.5亩,淹没线下耕园地7798.5亩,占总耕园地的31.84%。
二、天城淹没区消落区的情况三峡工程竣工后,因对水库蓄水位的季节性人工调节,每年6月至9月长江汛期时,三峡库区水位会控制在145米左右;在10月至次年5月,库区水位就蓄至175米左右。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与实践
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策略研究与实践作者:赵琴陈教斌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8年第34期摘要消落带因其环境特殊性所带来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难题。
该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在分析消落带的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综述了消落带生态修复策略的研究现状及其实践进展,并展望了今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策略研究的方向及重点。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中图分类号 X17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34-0005-03为了满足水利工程、防洪发电和排淤等需求,我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处大型水库,在水库运行时,由于库区水位周期性消涨使得周围库岸在最高和最低水位线之间形成了季节性淹没和出露的消落带[1]。
三峡水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一处典型的人工消落带,建成完工后采用“蓄清排浊”的运行方案,使得三峡库区每年形成高达30m高差的消落带,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明显和突出。
1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主要特征1.1 反自然枯洪规律三峡工程完全建成后,冬季蓄水发电,夏季泄水防洪,库区水岸由原来的冬陆夏水变为冬水夏陆,建库前后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极大的变化[2]。
1.2 消落幅度大水库运行以来,夏季的汛期水位降到145 m,冬季蓄水至175 m,每年形成高达30 m高差的消落带,给库区植被的生存带来极大的考验 [3]。
1.3 生态类型复杂多样由于消落带水位周期性消涨,库岸不同高程的消落程度不同,加上土壤基质、坡度、湿度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人类频繁活动的干扰,消落区域物种关系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
2 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问题2.1 岸边环境污染消落带是物质能量输送与转化的活跃地带,库岸的生活及工业垃圾、农作物残留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直接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加上消落区域缺乏固有植被的拦截过滤,自净能力低下,极容易形成岸边水陆交叉污染带。
2.2 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对库岸的侵蚀、冲击和浪淘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稳定性,可能引起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加上雨径流的冲刷,使得表层土壤水土流失严重。
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复的思考
陡峭峡谷消落区分布最 广 , 危及库岸稳 定和城 镇安全 的地质灾 害发育 , 同时消落 区也是 人类 活动 比较 频 繁和 强烈 的地 区 , 因
此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 将最多 、 最为集 中突 出。
2 消落区可 能出现 的生态环境 问题 三峡水库 15m 蓄水运 行后 , 落 区全 面形 成 , 陆生 生 7 消 原
() 3 城镇污水 、 、 废 水 和面 源 污染 影 响 水库 水 质 安 全 。 _l 上l 在消落区范围 内, 响水库 水质安 全 的主要 因素有 四个 方 面 : 影
一
是 由于蓄水前清库不彻底 , 留污染 物和土壤 中的有害 物质 残
三峡水库蓄水后, 在消落带里, 水位以冬水夏陆交替出现
人 民群众生产生活环 境及健 康 、 水陆 生物 栖息 繁殖 生境 、 消落
区水土生物和岸线景观资源持续利用 , 事关移 民安 居乐业 和库 区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 国家 和 民族 的形象 与声誉 。具 体表
现有 以下几个方 面:
水运行后 , 消落带植被 日 渐稀疏 , 现似“ 漠化 ” 呈 荒 现象 , 原有 的
则是影响和保护消落带生态功能 的非淹 没 区, 15m高程 以 即 7 上约 3 0m宽 的带状 范 围。这两 部 分共 同构 成 三 峡水 库 消 落
落逆反自然洪枯规律, 成陆时气候炎热潮湿, 暴雨多并常有伏
早 , 以大多数原 有陆 生动植 物 冈难 以适 应 生境 『 消亡 、 移 所 n i 迁 或变异。在 自然状态下 , 消落区生态 系统 的重建 和再 生将是 一 个漫长的过程 。凶此 , 在一定时期 内, 生物 的多样性 降 低 、 态 生
多种传染病 、 自然疫源性疾病 、 地方病高发区。由于三峡水库
三峡水库消落区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思路初探
三峡水库消落区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思路初探摘要: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引起的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岸线安全稳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实施消落区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早已成为业内共识并将陆续进入项目实施阶段。
通过对库区沿线部分拟建、在建及已建消落区岸线整治项目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消落区岸线整治的原则与思路,以期为三峡水库消落区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消落区;岸线整治;三峡后续规划;项目生命周期;三峡水库引言三峡水库正常蓄水运行后,坝前水位在145~175m之间周期性反季节大幅度涨落,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消落区和漫长曲折的水库岸线,其中消落区面积达302.02km2,库岸线总长度5711km。
三峡水库分期蓄水过程中出现的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库岸线安全稳定问题,一直受到沿江地区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在前三峡时期,结合城镇搬迁、地灾防治、城市防洪、基础设施恢复及景观建设等,鄂、渝两省市沿江26区县先后各自实施了一些护坡、护岸工程,整治库岸线总长约376.4km。
在三峡后续工作总体规划中,结合水库岸线保护与控制利用,对毗邻城市、集镇或农村人口居住密集的重要岸段,规划实施消落区岸线整治项目104个,整治库岸线总长约234.2km。
1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从立项到咨询,从设计到施工,消落区岸线整治项目因其特殊性,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可能会遇到如下几个典型的问题或困难。
1.1立项容易,推进不易。
消落区岸线整治项目是社会公益性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直接经济效益几乎为零。
由于社会资金一般不愿意介入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项目,所以该类项目业主往往由地方政府部门或者政府所设立的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公司担任。
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国家三峡后续补助资金,补助比例一般为项目总投资的40%~80%,剩余部分由项目业主自筹。
在地方财政紧张或者融资困难的情况下,项目往往立项容易但推进困难。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保护与生态修复
三峡水库消落区的保护与生态修复潘晓洁;万成炎;张志永;郑志伟【摘要】水库消落区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生态系统,是控制周边陆域与水域生态系统的关键区域。
在总结概述三峡水库消落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现状与主要问题,阐述了植物筛选与配置的研究结果,以及多种消落区保护与生态修复模式的实施效果。
并且,针对性提出了对三峡水库消落区实施分级的保留保护和生态修复,强化对现状及变化趋势的监测评价,并积极开展消落区湿地生态修复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的建议。
%Water-lever-fluctuating zone ( WLFZ) is a transitional ecosystem between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aquatic eco-system, also a key area to control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cosystem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LFZ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analyzed; meanwhile, the results of plant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are illustrat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are expounded. Therefore, th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the implementing classified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and actively implementing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mon-stration.【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5(000)019【总页数】7页(P90-96)【关键词】消落区;生态修复;保留保护分级;三峡水库【作者】潘晓洁;万成炎;张志永;郑志伟【作者单位】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三峡工程运行后,根据现行调度方案,坝前水位在145~175 m之间变化,形成221.5亿m3防洪库容的同时,水库周边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消落区。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
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思考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
三峡工程是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水利资源的关键性工程,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在促进长江沿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东西部地区经济交流和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何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导三峡库区经济社会迈向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
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
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
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蚕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0引言三峡水利工程是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巨型水利枢纽之一,库区移民和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是水库高效安全运行的关键。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生态屏障的咽喉和水安全的重点。
消落带是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交替的不稳定的特殊季节性湿地生态系统,三峡水库消落区与库区环境卫生、库区稳定、旅游景观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三峡水库消落区有以下特性。
①消落区面积和水位涨落幅度大,每年水位在145~175m之间变化,形成0 ̄30m高的库岸消落带,消落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与蚕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贺秀斌1,谢宗强2,南宏伟1,鲍玉海1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61004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6093收稿日期:2007-10-29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KZCX2-XB2-07-01),“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10B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3CB415201)作者简介:贺秀斌,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9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E-mail:xiubinh@imde.ac.cn[摘要]三峡库区消落带是库区陆域与水库之间生态过渡与缓冲带,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
三峡库区大面积消落带及其敏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水库的正常运行、水环境质量和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国家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
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内桑树耐反季节水淹特性的观察分析,论证了在库区发展蚕桑生态经济的可行性、发展潜力以及发展模式,为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环境整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决策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修复;蚕桑;生态经济[中图分类号]S15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857(2007)23-0059-05DevelopingEcologicalEconomyofSericultureandVegetationRestorationintheWater-level-fluctuatingZoneoftheThreeGorgesReservoirHEXiubin1,XIEZongqiang2,NANHongwei1,BAOYuhai11.InstituteofMountainHazardsandEnvironment,ChineseAcademyofSciences,Chengdu610041,China2.InstituteofBotan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6093,ChinaAbstract:Thewater-level-fluctuatingzoneoftheThreeGorgesReservoirperformsimportantecologicalfunctionsforboththewaterbodyandlandareas.Recently,severeenvironmentalproblemsintheThreeGorgesReservoirareawhere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sextremelyfragile,becomeafocalpointoflocalgovernment'sattention,andwillgreatlyinfluencereservoiroperation,waterenvironmentqualityandproductionandlifeofpeoplelivingthere.Inthepresentpaper,theanti-seasonwaterloggingresistancecharacteristicsofmulberryisanalyzed,anditisdemonstratedthatitisfeasibletodevelopanecologicaleconomyofsericultureintheThreeGorgesarea.Adevelopmentmodelisproposedanditspotentialityisanalyzedtoprovidesomeguidancesforpolicymakingandpracticeinplantrestorationinthewater-level-fluctuatingzone,environmentalmanagementanddevelopmentoftheruraleconomyintheThreeGorgesReservoirarea.KeyWords:ThreeGorgesReservoir;water-level-fluctuatingzone;plantrestoration;sericulture;ecologicaleconomyCLCNumber:S157.9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0-7857(2007)23-0059-05面积达349km2。
三峡水库消落带地貌变化之思考
三峡水库消落带地貌变化之思考
关于三峡水库消落带地貌变化之思考
与国内外特大型水库相比,三峡水库消落带具有常年水位变幅大,干流航运繁忙,波浪大和良田沃土多的特点.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坡地地貌变化的发生是必然的,形成的稳定坡地类型有淤积滩涂坡地、稳定石质坡地和稳定土质坡地3种,其地貌演化过程可分为强烈侵蚀期、基本稳定期和淤积填平期.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坡地土壤的流失势必影响消落带坡地的植被建设.鉴于目前我国三峡水库消落带坡地地貌演化的相关研究严重不足,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修复重大科研项目,均没有重视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坡地地貌的变化,也没有安排地貌演化的相关内容,作者从坡地地貌演化的角度,对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的研究、治理工作和水库运行方案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张信宝 ZHANG Xin-bao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刊名:水土保持通报ISTIC PKU英文刊名: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2009 23(3) 分类号:P431.1 关键词:三峡水库消落带地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复的思考戴方喜,许文年,陈芳清(三峡大学,湖北宜昌)[关键词]消落区;生态系统;生态修复;三峡水库[摘 要]三峡水库蓄水后,逆反自然洪枯规律的水库运行使原有消落带生态系统被破坏,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将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此,在明确消落区的影响范围后,通过对水库运行后消落区的特点分析,预测了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确立了消落区该具备的生态功能和构建其积极生态功能应考虑的因素,指出了消落区生态系统构建和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X.;T V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三峡水库消落区概况三峡水库消落区由水库消落带和消落带缓冲带两部分组成。
其中消落带是三峡水库蓄水后,按——m水位方案运行时所形成的水位涨落区,约k m;而消落带缓冲带则是影响和保护消落带生态功能的非淹没区,即m高程以上约m宽的带状范围。
这两部分共同构成三峡水库消落区,并且以其对长江水体运行的响应直接影响长江水体质量。
三峡水库消落区主要为长江干支流河谷岸坡以及冲积平坝、阶地和河滩等,局部地段为峡谷。
其绝大部分是陆域,是自然与经济社会相复合的生态系统。
三峡水库的消落区面积和水位涨落幅度均创国内已建水库之最,不少移民新城紧邻消落区,有的城市组团被消落区分割环绕,消落区对移民生存与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三峡水库蓄水后,在消落带里,水位以冬水夏陆交替出现的形式呈反复周期性涨落,与自然洪枯规律逆反。
消落带原有的陆生生态系统消失,能适应新生境的动植物将逐渐生存与繁衍,形成新的生态系统,但过程将是漫长的。
在消落区中支流、陡峭峡谷消落区分布最广,危及库岸稳定和城镇安全的地质灾害发育,同时消落区也是人类活动比较频繁和强烈的地区,因此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将最多、最为集中突出。
消落区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三峡水库m蓄水运行后,消落区全面形成,原陆生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将可能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和危害三峡水库生态与环境安全、三峡库区及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整体生态景观与旅游环境、库区特别是库岸带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及健康、水陆生物栖息繁殖生境、消落区水土生物和岸线景观资源持续利用,事关移民安居乐业和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与声誉。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退化。
由于消落带水位涨落逆反自然洪枯规律,成陆时气候炎热潮湿,暴雨多并常有伏旱,所以大多数原有陆生动植物因难以适应生境而消亡、迁移或变异。
在自然状态下,消落区生态系统的重建和再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生物的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类型减少,结构和功能趋向简单化。
()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在短期内增多。
水位的大幅度涨落,将在水库蓄水的头几年里,使陡坡土层流失,特别是未采取加固措施的废弃矿山(采石场)、农田、堤坝河渠等,可能在水流或涌浪作用下发生崩塌、滑坡。
水库诱发的地质灾害也不可避免。
()城镇污水、工业废水和面源污染影响水库水质安全。
在消落区范围内,影响水库水质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蓄水前清库不彻底,残留污染物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在蓄水时溶出,导致水库水质下降;二是水库运行后,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处理不及时、不彻底,对库水产生污染,在支流回水区还可能因营养物质丰富导致局部水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还会出现“水华”;三是来自农村的面源污染,生活垃圾和残留的化肥、农药、农作物残体进入水库水体中,造成水质污染;四是水产养殖业形成的水体二次污染。
()可能成为多种流行性传染病产生的温床。
三峡库区是多种传染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病高发区。
由于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将改变消落区及库岸带的生态与环境,消落带污染物滞留累积有可能成为细菌、病毒、蚊蝇的衍生源,如果污染加重,可能给自然疾病、虫媒与介水传染病的传染源扩散及病媒生物孳生创造条件,容易诱发原有疾病产生。
()生态景观发生变化,旅游资源面临重组。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消落带植被日渐稀疏,呈现似“荒漠化”现象,原有的为世人所称奇的三峡景观廊道受到影响,结构缺损的消落带与陆域和水库形成明显反差。
旅游景区的重新分布和特色变化,也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水土保持S WC C 年第期:./..... 消落区应该具备的生态功能及其作用水库消落带是介于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域生态系统之间的一个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受水陆系统共同作用[]。
三峡水库消落带作为典型的内陆淡水河流湿地,将包含季节性淹水、草甸、沼泽、开阔水体等类型。
它应该体现的积极生态功能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消落带作为水库水质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能拦蓄陆岸水土流失带来的大量泥沙和非点源污染物质,减少水库淤积与污染;②以消落带植被为主体的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能分解、吸收库区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减少库区的富营养化水平;③消落区组成的多样性和分布的广泛性,为生物创造了多样的生境,巨大的食物链支撑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公园”和“生物走廊”;④消落区植被能起固定堤岸的作用,可防止堤岸因河水的冲刷而崩垮;⑤消落区是长江流域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库区水体和峡谷为主题的旅游开发项目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⑥消落区是库区移民生产与生活,以及库区两岸城镇、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可起到构建和谐社会、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消落区生态系统修复的难点与核心问题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实施生态修复的难点是: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②地质与土壤结构的复杂性;③植被生长环境的恶劣性;④生态功能需求的多重性;⑤适宜物种的稀少性;⑥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矛盾性。
消落区植被管理与生态恢复的核心问题是:①消落区现有植被的管理与利用对策;②消落带植被对未来水分节律的响应;③消落带植被重建原理;④先锋植物种类的遴选与配置;⑤河岸土壤基质巩固;⑥消落带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工程技术体系。
消落区生态系统建设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三峡水库消落区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产生,我们必须正视它的存在,积极行动起来,把消落区治理好,使它与长江水域、两岸陆域共同组合成为环境良好、风景秀丽、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健康发展的生态景观长廊。
而建设好消落区,我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功能因素。
三峡水库消落区由城镇及工矿企业、农村及农业、自然生态系统个子系统构成一个自然与经济社会相复合的生态系统。
因此,我们应该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建设,在保证水库水质的同时,兼顾库区流域的生产、生活、旅游、生物繁衍等人类与自然活动所依赖的基本环境。
特别是长江,作为中国黄金旅游区域,要在水流的轴向景观、对岸景观、水上景观、俯瞰景观等方面多方位满足游客的感官愉悦需要。
()立地条件。
消落区由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作为缓冲带的陆生生态系统组成。
一般来说,缓冲带是一个原生态系统,立地环境相对成熟和稳定,且纳入消落区治理的主要工作是强化其保护消落带的能力;但消落带的原生态受损严重,周期性破坏频繁,需要采用必要的稳定植被基质的工程措施。
()影响范围。
结合水库运行特点,消落区重点治理的梯度应在位于m至m高程的冲积平坝、阶地和河滩,重点保护的对象包括治理的消落带和其m缓冲带。
确定m宽的缓冲带,考虑了水体的敏感度、水文地质情况、功能目标及岸线植被特征[]。
因为只有在这一区间实施的相关行为才具有可行性、经济性和必要性。
()经济价值。
从宏观层面来看,保持长江水质和三峡工程运行的安全,就是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
我们在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还应当兼顾库区流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巩固移民成果、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前提。
因此,消落区生态系统建设在规划、设计和实施时都必须通过功能分析,在服从生态效益的同时,统筹考虑经济效益。
当然,消落区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投资控制也应予以高度重视,以防止在治理的过程中出现圈钱等腐败现象。
()资源要素。
在消落区生态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源要素是植物的遴选配置。
我们反复强调的三峡水库运行的特殊性,使植物种群设计变得异常复杂。
过去的长江消落带的植物能否适应新的环境,还应充分研究和论证。
即使我们试验确定了一些先锋植物品种,也还必须考虑植物群落种类、结构对环境的响应与作用以及植物群落中的种间相互关系[]。
()技术基础。
技术是否可行,是整个方案是否可行的基本前提。
这几年,我国不少的科技工作者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就消落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方案研讨和技术攻关,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
这些成果完全可以与传统的人工湿地构造技术相结合,为创建真正意义上的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作出贡献。
消落区生态系统修复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消落区的修复工作中,应该多角度与多层次相结合,宏观性与微观性相结合,开放性与系统性相结合,阶段治理与长期维护相结合,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与组织下,集合相关专业的单位和人员,融合水工学、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尽可能少用工程措施,以生物措施为主开展工作。
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
一是三峡水库消落区包括了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和缓冲带陆生生态系统,应把“两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进行整体优化;二是把库区治理与保护和整个长江流域利用与补偿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建立长效机制;三是把工程建设和工程运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体现利益和责任对等。
()重点性原则。
治理的重点范围是三峡工程坝首库区、城镇周边、农业生产集中地和旅游景点周边,防范的重点对象是工矿业污染物排放、农村面源污染和支流的水质污染,要达到的重点目标是水库水质和景观生态的保证。
()持续性原则。
由于相关技术、投资规模和效益显现的渐进性,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治理与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想尽快达到期望的目标,各项工作必须在人水和谐的环境下持续跟进,同时在具体工作中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证各项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 戴方喜等:对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系统与其生态修复的思考绒山羊产业对北方草原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王德良,朱文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长沙)[关键词]绒山羊产业;草原;生态影响;对策[摘 要]绒山羊产业是近年迅猛发展的产业,由于缺乏有效调控、需求过旺,导致内蒙古等北方牧场严重超载,并随之带来了急需解决的生态学问题。
分析了我国北方中国绒山羊畜牧业的生产格局及其对北方脆弱草原生态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山羊的遗传改良、变放牧饲养为舍饲半舍饲、控制草场载畜量等对策。
[中图分类号]S.;S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我国山羊数居世界首位,并拥有世界上个体产绒量最高(如辽宁绒山羊)和绒质最好(内蒙古白绒山羊)的名贵绒山羊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