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2019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高一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导语】我们学会忍受和承担。
但我们⼼中永远有⼀个不灭的⼼愿。
是雄鹰,要翱翔⽻天际!是骏马,要驰骋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于天地!努⼒!坚持!拼搏!成功!⼀起来看看⽆忧考⾼⼀频道为⼤家准备的《⾼⼀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吧,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到1956年三⼤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化三改造(国家⼯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业和资本主义⼯商业进⾏社会主义改造。
) (2)特点:①时间的长期性。
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③“⼀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产关系,将⽣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化主要表现为第⼀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改造(1953—1956年) (1)过程: 对资本主义⼯商业改造:A、形式: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和平赎买。
对农业、⼿⼯业改造:农业⽣产合作社与⼿⼯业⽣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A、实现了⽣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
B、是中国历最深刻的社会变⾰。
(3)局限性:后期⼯作急躁和粗糙。
⼆、中共⼋⼤ A、时间:1956年 B、内容:(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产⼒的⽭盾;(2)党和全国⼈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业国。
(3)提出既反保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经济建设⽅针。
C、意义:⼋⼤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 A、“⼤跃进”和⼈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急于求成和⽚⾯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
影响: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产⼒的极⼤破坏。
B、“*”对经济建设的破坏:使正常的⽣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重点推荐】最新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精品设计)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改革这些体系和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2.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新2019版高中历史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人民版必修2
-3-
精选资料 值得拥有
-1-
小中高 精选 教案 试卷 选集
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1)内容: 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 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 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 下来 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 (1)表现:1958 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 发展(1956—1976 年) (2)原因: 急于求成, 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 没有经济建设经验;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 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 1960 年冬提出“调整、 巩固、 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 年底, 经济形势好转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 平徘徊 二、强国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时期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 (3)意义: 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改革开放的起 步(1978 年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 2.经济体制改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 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 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 内容
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习总结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学习总结一、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第一次:土地改革(1)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核心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农业合作化(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内容: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第三次:人民公社化运动(1)原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2)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3)结果: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2)核心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作出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即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3)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②中国共产党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③主观上,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网络构建•整体架构L 宓业;建立生产合作和工农业合作化) 「过程:三犬改莹一手工^ 建立牛”产合作杜「〜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1一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仆营L 标志:三大改避基本完脱1嘶年加厂特点:明砒提出建龙社会上义市场经济体制的R 标南方谈话:推动思想無故屮共卜㈣大:炉航提出建立礼会主义市场瘵眸炸制 中共十四屈二屮全会:勾画甚本框架屮共卜五大:所有制结拘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徃认慎上的突眦21世纪初:社会主丸帘场经济休制初歩建A知识总结-归纳整合线索梳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屮国社食匸丈建说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 1建设的曲—屮共八大;时间、背景•内容,處文曲折*失谋咗“皿进” 土片面迫求高速度 -------------------- 人民公社彳匕运动:错误地变苹农村牛:产关系一 “文化大电命":严巫破坏经济建垃一屮虑十一屈二屮全刍:件大转折*决宦改革幵畝一 1船2年以前的改車开版'•左”倾错眞 破坏住产力「农时: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全方位对外一过程:经济特氐沿晦幵放廳F ・沿磁济幵曲区.油东的开发卄放 开战格倚円—内容、特点、恿文 改革开她 「入溺段- (L992年1.1949〜1956年,过渡时期。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 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 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
(2)特点:中国借鉴苏联的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措施:1953 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19秋高中历史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人民版必修222019-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改革这些体系和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2.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一、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1.1949~1956年,过渡时期。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
(2)特点:中国借鉴苏联的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措施: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结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基本上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尚未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2)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正确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
(3)措施:正确的探索包括中共八大,20世纪60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错误的探索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4)结果: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遭到严重挫折。
但从总体上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顶住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压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巨大困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1971年、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分别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有所好转。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一、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1.1949~1956年,过渡时期。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根据总路线的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
(2)特点:中国借鉴苏联的经验,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措施: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结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而基本上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尚未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2)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有正确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
(3)措施:正确的探索包括中共八大,20世纪60年代对国民经济的调整;错误的探索有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4)结果: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遭到严重挫折。
但从总体上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顶住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压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了巨大困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3.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很快波及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被废除,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1971年、1975年,周恩来、邓小平分别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民经济有所好转。
【文库精品】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改革这些体系和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2.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优化总结课件人民版必修2
3.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中共十五 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经济体制: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改革目标。 (4)改革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对外开放:“引进来、走出去”,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开放格局,加入世 贸组织,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中前进。
二、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时间 措施
原因
核心内容
影响
1950— 土地 1952 年 改革
新解放区地主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 解放了生产力,为
土地所有制阻 所有制,实行农民 农业生产发展开
碍生产力发展 土地所有制
辟了道路
1952— 农业 1956 年 合作化
小农经济难以 满足国民经济
发展需要
产承包 的弊端严重阻 提下,实行分户经 性,推动了农业发展
责任制 碍了农业发展 营、自负盈亏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 由私有变为公有,
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提高了农 村生产力
时间 措施
原因
核心内容
影响
1958 年—
人民 “左”倾错误 提高公有化程度、 严重挫伤劳动者积极性,
20 世纪
公社化 的影响
扩大公社规模 破坏了农村的生产力
80 年代初
1978 年 至今
Hale Waihona Puke 家庭联 人民公社体制 坚持土地公有前 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
[推荐]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2
[推荐]高中历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学习总结学案人民版必修2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改革这些体系和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2.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课时4 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学案4 专题学习总结一、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发展历程一、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改革这些体系和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2.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内容: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国有企业,增强企业活力,推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7.实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意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城乡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点”是指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
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
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
5.“宽领域”是指我国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逐步开放政治、思想文化领域。
6.“多层次”是不仅设立经济特区,而且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开放区,并且不断向内地延伸。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土改后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1.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
前者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后者以生产资料的农民私有制为基础,农民享有所有权。
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前者土地由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后者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生产。
2019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
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
(1)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
改革开放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过程: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2)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2.对外开放的深入
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
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
(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
(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二、强国之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时期
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2)国有企业改革
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
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1949—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总结提升学案 人民版必修2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总结提升(三)主题一深刻理解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
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
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
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
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
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主题二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第一次:土地改革(1)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2)核心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第二次:农业合作化(1)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核心内容:在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本着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学习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7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①照搬苏联模式。
②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
③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的政策。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1.含义: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所有制基础上的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体系和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即是改革这些体系和制度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2.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内容: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国有企业,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推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7.实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意义: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城乡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土改后农民个体经济的不同
1.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
前者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农民只享有经营权和使用权;后者以生产资料的农民私有制为基础,农民享有所有权。
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前者土地由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后者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生产。
3.产品分配方式不同。
前者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后者作为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4.影响不同。
前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后者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典例分析(2018·课标全国Ⅰ,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二抓关键:抓住“1953年”和“邀请函”以及图片中的矿山这些信息,联系“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
第二步:逐项分析
答案 D
题型特点
题干中一般是给出一幅或数幅漫画,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创设新情境、新问题,然后题干以简单的文字提出问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做出恰当的选择。
解题技巧
“一析”“二联”“三解”
(1)“一析”是指剖析漫画,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
观察漫画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弄清漫画是褒还是贬,这对于选择有导向作用。
同时透过漫画中的提示性语言和漫画的标题领会寓意。
考生要通过分析漫画中的人、物与文字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就事论事,从整体上把握漫画的寓意和中心。
(2)“二联”是指联系材料,联系教材知识,结合漫画寻找解题依据。
漫画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基本知识,因此,应将题干、题肢和教材主干知识相联系,不能脱离教材知识。
(3)“三解”是解答问题,“题目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命题者的意图,在解题时,同学们的思维的角度尽可能多样化,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解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