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派心得

合集下载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格式塔心理学派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该理论提出了个体心理的构建过程,认为人的个性是由个体的意识、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组成的。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其对心理学领域的贡献和限制上。

首先,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心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该派别强调了个体心理的独特性,关注个体的意识、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等不同层次的存在。

通过研究人类的内心体验和潜意识活动,格式塔心理学派为理解个体的行为和认知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解释框架。

其注重内省和探索个体自我感知的方法,为后续心理学派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给予了人们对于集体无意识的关注。

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改变了人们对于个体心理的理解。

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个体与整个人类历史和文化联系的金字塔形结构,在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时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一观点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

然而,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理论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由于其重视个体独特性和复杂性,格式塔理论在方法上较为复杂,难以量化和测量。

这使得其理论难以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运用。

其次,格式塔理论对于集体无意识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操作定义,使得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最后,该理论对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探讨较为模糊,缺乏系统性的论述和理论框架。

综上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对个体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理解。

然而,其理论也存在一些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来完善其理论框架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理论)(二)引言概述:格式塔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克劳德·勒维-斯特劳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是一种关于社会认知和心理规律的理论。

格式塔理论认为,人们对于信息的处理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人们通过对信息的归类和编码,来实现对外界的认知。

本文将深入探讨格式塔理论,并从五个大点出发,介绍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概念和相关应用,以期逐步揭示这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正文内容:一、格式塔理论的核心概念1. 结构化认知:格式塔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信息进行结构化的认知,来整合和组织外界的各种知觉刺激。

这种结构化认知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并构建起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的自我。

2. 选择性感知:格式塔理论指出,由于人们的认知资源有限,所以个体在信息处理过程中会进行选择性感知,即只关注与自己感兴趣或重要的信息,而忽略其他无关的信息。

这种选择性感知可以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但也可能导致信息的片面性。

3. 简化与归类:为了方便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记忆,格式塔理论将人们的信息处理过程描述为一种简化与归类的策略。

人们通过将信息归类到已有的概念和认知结构中,来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减少对外界信息的认知负荷。

二、格式塔理论的应用领域1. 广告营销:格式塔理论认为,人们对广告的反应和记忆是受到其结构和编码方式的影响的。

在广告设计中,可以利用格式塔理论的原理,通过简单易懂、结构化的广告语言和图像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提高广告的认知和传达效果。

2. 教育教学:教育教学中的知识传递和学习也可以受益于格式塔理论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对知识进行结构化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将新知识归类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商业决策:格式塔理论也可以应用于商业决策中。

在面对复杂的商业环境和信息冲击时,管理者可以通过对信息的结构化和归类来进行决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市场趋势,做出更准确的商业决策。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篇一:格式塔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浏览次数:331 格式塔理论自1912 年由韦特海墨(M,wetheimer )提出后,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苛勒(K,kohler )和考夫卡(K,koffka )的访美以及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这种新的理论引起了美国心理学家的注意。

格式塔理论是心理学中为数不多的理性主义理论之一。

格式塔学派以某些相当抽象的,与知觉和思维的性质及心理经验的结构有关的观念解释了熟悉的观察资料。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主要对知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兴趣。

对他们来说,学习是次要的和派生的现象,是无需特别关心的。

而学习到的东西只是知觉组织的结果,并取决于知觉的组织律;个体所表现的行为取决于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心智对眼前的情景结构的分析,依赖于对过去经验的利用。

格式塔学派也以动物试验来证明自己对学习中产生的变化的实质及其原因的理解。

苛勒于1913 年至1917 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而不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例如,在黑猩猩的笼子外放有香蕉,笼子里面放有两根短竹棒,用其中的任何一根都够不着笼子外面的香蕉。

尽管黑猩猩常常将棒子扔向香蕉,连棒子都丢了,但拿起棒子玩时,顿悟的端倪就出现了。

一旦棒子得以成功地使用,黑猩猩就寻找它并迅速加以利用。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一个名叫苏丹的黑猩猩,最后将两根棒子像钓鱼竿一样接起来,够着了香蕉。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起先把两根棒子接在一起多少有点偶然,然而苏丹一旦看到棒子接起来与远处香蕉的关系时,就能够想到这个主意,而一次又一次把一根棒子插进另一根棒子的未端,以便够得着远处的香蕉。

对于黑猩猩的这些行为,苛勒的解释是,在遇到问题时,动物可能审视相关的条件,也许考虑一定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当突然把一件工具的工具性价值(如棒子作为手臂的延伸)“看”作达到目标的手段,即看出两根棒子接起来与远处香蕉的关系时,它便产生了顿悟,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学习心理学理论(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学习心理学理论(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学习心理学理论(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格式塔心理学是1912年创立于德国柏林大学的一个心理学派别,其创始人是魏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

魏特海默早年从事似动现象和人类知觉的研究,最早提出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苛勒对黑猩猩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提出了学习的顿悟说。

考夫卡则是格式塔心理学宣传者,使格式塔心理学理论更加系统化。

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思想是反对冯特的元素主义心理学,主张人的知觉、观念或心理内容具有整体性,不能分解为各自独立的元素。

心理具有整体的性质,不是各元素性质的相加之和。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心物同型说”,认为人的内心存在着许多与外界事物相应的同型物,这就是格式塔。

对于每一个客观事物,在人的内心都有一个相应的格式塔。

格式塔(Gestalt)是“形状”和“形式”的同义词,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的模式。

格式塔具有自我组织和自我完善的功能,具有一种使自身趋于完整的活动倾向。

当客观外界的某一事物呈现在我们感官面前时,内心就有一个格式塔与之对应。

当内心的格式塔与客观事物不相符时,格式塔就出现“缺陷”,这时格式塔就表现出弥补本身缺陷的活动倾向,活动的结果使格式塔本身达到完善化或形成良好的“完形”。

基于这种观点,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认为,所谓学习过程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格式塔的过程。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是苛勒于1913~1917年间在西班牙加那群岛的腾涅立夫岛上通过对黑猩猩的大量学习实验而提出的。

在以黑猩猩为被试的实验中,苛勒给黑猩猩设置了许多问题情境。

其中有将香蕉挂在装黑猩猩的笼顶上,笼内有两个木箱,黑猩猩在任何一个木箱上都够不着香蕉,只有将两个木箱叠在一起,然后站在上边的木箱上才能取到香蕉。

还有一种情境是将香蕉放在笼外,笼内有两根短竹杆,用任何一根竹杆都够不着香蕉,只有将两根竹杆连接起来,才能够到香蕉。

在多种类似的情境中,苛勒发现黑猩猩在设法拿到香蕉时,不是像桑代克描述的那样进行尝试错误活动,而是对情境给予良好的观察,然后表现出对解决问题情境的领悟(insight)。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的学习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是德国心理学家苛勒等人研究知觉间题时形成的一个学派,苛勒研究黑猩猩的学习间题。

他的实验过程是:把黑猩猩关在笼内,水果放在笼外用爪子够不到的地方;笼内有一根手杖、两根竹杆、箱子、绳宇等;黑猩猩先安静地坐着看,然后突然用上述工具取得水果。

苛勒根据这一过程认为,动物学习和解决间题是对刺激情境的突然领悟(顿悟)。

以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知觉的重新组织,学习是借助对问题情境中各种事物间关系的突然领悟(顿悟)来实现的。

所以这一派理论又称“顿悟说。

”他们认为“顿悟”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二是人的“心”本身有一种本能的组织功能,它具有一种使自身的心理模式与感官所接收到的刺激趋于完整的活动倾向。

所以,这一派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过程就是面对当前的何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模式的过程。

这显然是强调主观决定作用,是一种“先验论”的看法。

但这一学派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盲目、被动的过程,强调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有机体的能动作用,学习中知觉经验的作用,这是其合理所在。

这一学说与启发式教学观点基本一致,在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提供某种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知觉,观察和理解其间的内在关系,并调动学生学习和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总结和概括出一般的原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为主,而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单纯的练习或盲目的重复。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近年来,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这种心理学派专注于人的心智和感知的形式与结构,突破了传统心理学以内容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为我们理解人类认知和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文将深入探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评价,并分析其在心理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1.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基本原理格式塔心理学派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让·皮亚杰(Jean Piaget)提出的。

该心理学派认为人的心智是基于符号的运作方式,符号之间通过转换和组合来表达和处理信息。

这种心智活动的本质在于人的认知过程中对信息的重构和重组,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获取和存储信息。

2.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核心概念2.1 符号和运算在格式塔心理学派中,符号是认知过程的核心要素。

符号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通过符号的组合和转化,人们能够表达和理解复杂的思维和理念。

运算则是指对符号进行加工和操作,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和转化。

2.2 结构和阶段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人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不同阶段的结构转变而实现的。

这些结构从最简单的感知阶段逐渐发展到复杂的逻辑思维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结构和运算规则,以适应不同的认知任务和挑战。

3. 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评价3.1 深度评价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最大特点是对人的思维和认知进行了深度而全面的评价。

它研究的不仅是人的思维内容,更关注人的思维形式和结构。

通过深入探索人的认知过程和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这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优化学习和教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广度评价除了深度评价外,格式塔心理学派也强调对认知发展的整体性和多元性的评价。

它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和领域都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和表现形式。

通过考察和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变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认知多样性和个体差异。

这对于心理诊断和个体差异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对QQ音乐使用格式塔心理学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QQ音乐使用格式塔心理学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对QQ音乐使用格式塔心理学并进行分析和总结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认为“人和动物不同之处,只是他有复杂的大脑”。

QQ 音乐就运用了完形心理学来为我们服务的。

QQ 音乐利用格式塔的人像视觉特征,当我们每次点击右上角的头像都可以看到一个虚拟的三维头像,就好比我们自己拥有一台高端智能电脑,虽然没办法真正使用那么厉害,但起码可以玩游戏,看电影等各种操作。

对于这些功能,现代科技实现程度也越来越接近人类,但很多还存在着偏差或者缺陷。

现代社会网络发达、手机普及、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也可以通过手机搜索获取想要的东西,比如电影票信息,票价信息等等,甚至我们可以在网上买东西,因此手机已经具备了许多和电脑相似的功能。

而这些便捷的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书本与纸张,直接用手指去触摸屏幕就可以解决问题,进行查询等操作,无需再用笔和纸记录下信息了。

除此之外, QQ 音乐的另一项基础服务——排行榜和下载榜单也深受青睐。

例如当我们进入 QQ 音乐主页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下载榜单、排行榜两栏,最近哪位明星有新专辑,哪位明星出了新歌,哪部电影即将上映……全都尽收眼底,供我们挑选聆听。

更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打开其中一首歌曲的播放界面,下方还有一个明星榜单,这里不仅有关注度极高的明星,还有各路名家名曲,更是汇聚了各类流行热门歌曲,并且按照时间顺序分布排列。

歌迷们可以通过欣赏各类流行歌曲并听取好友推荐来找寻自己钟爱的歌曲,给自己带来了许多乐趣。

如果我们有什么喜欢的歌,都可以随时随地从中查找下载并保存到歌单里。

QQ 音乐在我们听歌时候会将你所喜欢的声音设置成播放列表,但这样只会显示前十几首最火爆的歌曲。

于是乎,我们可以根据歌词文本设置最适合的歌曲,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音乐世界。

例如我们遇到不懂得歌词意义或者听力较弱的朋友们,往往很难准确掌握自己想听的歌曲,所以 QQ 音乐会针对性帮助你精准定位,不仅帮助你筛选你感兴趣的歌曲,还为你提供听力语速调节、离线缓存、歌曲扫描添加功能,无论是版权音乐还是试听量少的冷门音乐,它统统应有尽有。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派评价格式塔心理学派(Gestalt psychology)是20世纪心理学发展中的一支重要派别,主张将心理过程看作是整体性的,而非简单的部分组合。

本文将对格式塔心理学派进行评价和探讨。

1. 突出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心理现象的整体性,认为人们对于感知的理解不是通过简单的部分组合而来,而是在整体性的背景下得出的。

例如,当看到一张照片时,人们会首先看到整体的图像,而非其构成的细节。

这一观点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引发了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2. 强调环境和背景的作用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将注意力放在整体的环境和背景上,而非仅仅关注单个元素。

他们认为环境和背景对于感知和认知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站在街角时,我们并不仅仅把注意力放在那个人的身上,而是将他放置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

这种观点使人们意识到环境对于感知和认知的影响。

3. 突破了结构主义的限制在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之前,结构主义在心理学界占据主导地位。

而格式塔心理学则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突破了结构主义的限制。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的心理经验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分析其中的组成部分获得。

举个例子,一首音乐不仅仅是由单个音符组成的,它们的组合和关系形成了整体的音乐体验。

这一观点使心理学家们开始重新思考心理现象的复杂性。

4. 对现实世界有实际应用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和理论不仅仅停留在学术讨论中,它们也被应用于现实世界中的许多领域。

例如,在设计领域,设计师们利用整体性的原则来创造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的产品和界面。

另外,在教育领域,教师们通过关注整体学习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拓展了心理学的视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出现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并拓展了心理学的视野。

它对于感知、认知、学习、记忆等领域的探索使心理学家们对人类心理过程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同时,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也启发了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如认知科学和人机交互。

结论总体来说,格式塔心理学派以其对整体性和环境背景的强调而在心理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

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

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嘿,今天咱们来聊聊考夫卡和他的格式塔心理学,这可真是个超级有趣的话题呢!我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心理学课,老师讲到了格式塔心理学,当时我就被吸引住了。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些奇怪的图形,就像神秘的符号一样。

有一个图形是这样的,它看起来像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线条和斑点,乍一看,你可能觉得就是一团糟。

但是,当你盯着它看一会儿,你会突然发现,它其实是一只藏在里面的小狗的轮廓。

这就像魔法一样,那些看似毫无关系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在我们的大脑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有意义的整体。

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里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呀。

考夫卡就是研究这个神奇心理现象的大师。

他就像是一个心理世界的探险家,带着我们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我们感知和认知背后的秘密。

那时候,我们还做了一个小实验呢。

老师把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拿到了一些拼图碎片。

这些碎片单独看,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形状,有的像三角形的小山峰,有的像弯弯的月牙。

我们一开始都不知道这些碎片能拼成什么。

我们小组就开始尝试各种组合。

一开始,大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把碎片摆来摆去,就像在玩一个没有规则的游戏。

但是,慢慢地,我们发现有些碎片可以拼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角落的图案。

这就像找到了一把打开宝藏大门的小钥匙,我们更来劲了。

随着我们不断地尝试,一幅完整的画面开始浮现出来。

原来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蓝天、白云、绿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朵。

当我们把最后一块碎片放上去,看到完整的画面时,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这就和格式塔心理学说的一样,那些拼图碎片单独存在的时候,只是一些简单的形状,可当它们组合成一幅画的时候,就有了全新的意义和价值。

考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学还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呢。

比如说,我们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不是只看到一个个单独的画面和演员的动作、台词,而是把它们看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们会被情节吸引,会跟着主角一起笑、一起哭。

这就是我们的大脑自动把这些元素组合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而不是把它们当作零散的部分。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读书笔记译序格式塔有两种含义,一、指形状或形式,以及物体的性质。

二、是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他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注意元素学说和行为注意“刺激-反射”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在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现象,其阿红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有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

完整的显现更具有它本身的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分解成为简单的元素,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元素之内。

考夫卡认为,世界是心物的,经验世界和物理世界不一样。

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

心理场和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人类的心理活动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

心物场含有自我和环境的两极化。

这两级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组织,这种组织说明,自我不是欲望、态度、志向需求等等的束捆,环境也不是各种感觉的镶嵌。

环境可以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

地理环境就是现实环境,行为环境就是意想中的环境。

行为受行为环境的调节(穿湖而过的男子惊毙)格式塔原理中大多是由知觉研究提供的。

让人意外的动物实验:浅色b和深色c,b有食物c无。

训练后动物会选择b,然后用比b更浅的a替换c。

由于b有过训练,照理说动物仍然会选择b,但是事实上,动物选择了a,以为动物是对较亮的物体做出积极刺激,所以会选择a。

我们自然而然观察到的经验,都带有格式塔的特点,均属于心物场和同型论。

他们作为格式塔的总纲,派生出若干亚原则,称之为组织律。

每个人都是按照组织律经验到有意义的知觉场的,这些良好的组织原则包括:1、图形与背景。

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显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

要使图形成为知觉的对象,不仅要具备突出的特点,而且应具有明确的轮廓、明暗度和统一性。

格式塔心理学的感受和启示

格式塔心理学的感受和启示

格式塔心理学的感受和启示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关注感知和认知的心理学理论,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

这种心理学理论强调了人的主观经验和整体性在理解和解释心理现象中的重要性。

以下是格式塔心理学给我带来的一些感受和启示:
1. 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了整体性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理解和解释心理现象时,我们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是仅仅关注局部或单个元素。

这种整体性的观点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

2. 经验和直觉: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了经验和直觉在理解和解释心理现象中的重要性。

我们的经验和直觉往往比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更可靠。

这种观点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我们的经验和直觉,同时也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

3. 感知和认知:格式塔心理学关注感知和认知的过程,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如何理解和解释世界。

通过理解感知和认知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解释人类的行为。

4. 格式塔心理学还强调了人类的主观性和能动性。

人类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的生物,而是具有高度主观性和能动性的生物。

我们的感知和认知过程是主观的,并且会受
到我们的经验、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这种主观性和能动性提醒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特点和局限性。

总之,格式塔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和解释心理现象。

通过关注整体性、经验和直觉、感知和认知以及主观性和能动性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解释人类的行为。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
哎,说起格式塔完形心理学,这玩意儿听起来挺玄乎,但其实跟咱们日常生活里那些“心里头那点事儿”挺对味的。

你想啊,咱们看东西、想事情,脑子里头那个图像啊,总是不完整的,得自个儿去补全它,对吧?这就像是拼图,你手里头只有几块,但心里头那幅图早就成型了,你就得靠这几块去拼,拼出来还得觉得顺眼,这才叫完事儿。

格式塔心理学,说白了,就是研究这个“拼图”过程的学问。

它说咱们的大脑啊,天生就爱把事儿往圆满了想,看到个残缺的,就忍不住要去给它添油加醋,补个完整。

这就像是咱们看到个半截儿故事,心里头那个急啊,非得知道后头咋样了才罢休。

这学问里头啊,还有个挺有意思的概念,叫“整体大于部分”。

就是说啊,有时候咱们看到一个东西,不是光看它的各个部分,而是看它整个儿给人的感觉。

比如你看到一幅画,里头有山有水有人家,你不会光盯着那几棵树、几块石头看,而是会觉得这画整个儿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的魅力所在。

再来说说这完形填空吧,咱们小时候都做过,给你一段话,里头空出几个词让你填。

这其实跟格式塔心理学挺像的,都是在考验你脑子里那个“拼图”的能力。

你得根据上下文、根据感觉去猜那些空出来的词是什么,猜对了,你就觉得心里头那个图完整了,舒坦了。

所以啊,这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啊,其实就是咱们心里头那点事儿的一个科学说法。

它告诉我们啊,咱们的大脑啊,天生就是个爱“脑补”的货色,看到啥都得给它添上几笔才觉得圆满。

这也没啥不好的嘛,毕竟人生嘛,总得有点念想、有点盼头才活得有滋有味不是?。

第七章格式塔心理学(五篇范文)

第七章格式塔心理学(五篇范文)

第七章格式塔心理学(五篇范文)第一篇:第七章格式塔心理学第七章格式塔心理学一、历史背景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及基本理论三、勒温的拓扑心理学四、对格式塔心理学的评价一、历史背景(一)社会背景20世纪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力量崛起,妄图征服欧洲,称霸世界德国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科学方面都倾向于整体的研究(二)哲学背景康德的先验论认识的“形式”是先天的;认识的“内容”是经的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方法论按照经验现象完整的本来面目观察和描述意识(三)自然科学背景物理学的“场论”场是一种整体的存在,部分的性质由整体决定,场的整体性不是部分性质的相加几何学的“拓扑学”和“向量学”有形的物体在连续变化下保持性质不变用表述空间路线定位的方式描述心理事件的动力关系及其方向(四)心理学背景马赫的“形式”心理学理论感觉不是由其内容和要素决定的,而是由其独立的形式和关系决定厄棱费尔的“形质”心理学理论时间和空间的形式不是感觉的集合,而是一种新的属性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及理论(一)主要代表1、马克斯·惠特海默生平及主要著作《关于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源考》)《对抗:心理学与当今的问题》《心理学的基本问题》2、沃尔夫冈·苛勒生平及主要著作《人猿的智慧》《完形心理学》《心理学中的动力学》(《完形心理学的任务》3、库特·考夫卡生平及主要著作《心理的发展》《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二)完形心理学创立的实验根据惠特海默的似动现象实验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

苛勒的小鸡视觉辨别实验小鸡不是对特殊刺激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相对关系的反应(三)基本理论1、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以“直接经验”和“在行为环境中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研究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为任务以观察法、实验法、口头报告法为主要研究方法2、心物、身心关系理论——同型论自然经验到的现象都自成一个完形,不可被分割为元素人的生理历程和心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是完全等同的3、知觉组织法则——完形组织原则图形—背景接近或邻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好图形法则共同方向法则,简单法则,连续法则4、学习理论顿悟学习, 顿悟学习重新组织知觉环境并突然领悟其中关系而发生的学习顿悟学习的特点依赖情境条件在跟随一个阶段的尝试和错误之后产生是一种质变学习迁移学习迁移的产生是由于对整个情境中各部分的关系或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领悟创造性思维三、勒温的拓扑心理学(一)勒温生平及主要著作《人格的动力理论》《拓扑心理学原理》《对心理学理论的贡献》《解决社会冲突》《社会科学中的场论》(二)基本理论行为公式,心理场,行为动力,人格组织团体动力学,能够迁移行为公式行为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 = f(PE)B:行为,P:人,E: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指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包括意识到的和没意识到的环境心理场人是一个场,人的心理现象具有空间属性心理场由一个人的过去、现在生活事件、经验和未来的愿望构成的总和,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不断丰富和扩展研究人的需要、紧张、意志等心理动力要素行为动力需求,紧张,引据值向量和移动:有方向的吸引力或排斥力区域与障碍,平衡,人格组织人格结构可以描绘成一个空间系统不同的人格结构的分化程度不同,人格特征随之产生差异团体动力学以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直接接触关系为特征的小型团体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团体气氛、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领袖与领导方式、团体成员的凝聚力、团体决策历程、大团体中各小团体的形成与成功通过实验解释团体的动力关系:团体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完形,其本质是团体成员间的动力依存关系创造性思维准确的完成逻辑运算不一定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打破旧的完形形成新的完形,对情境、目的和解决问题途径等方面相互关系的理解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根本要素创造的方法论原则:逻辑—非逻辑互补原则;结构—整体性原则;和谐—简单性原则第二篇: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学派又译为完形主义,诞生于1912年的德国。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有关“格式塔理论”的读书笔记格式塔心理学于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其创始人是韦特墨、考夫卡和苛勒。

其主要观点是:个体所感知的对象不是孤立的,而是通体相关且具有完整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其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之内。

格式塔的知觉观有两个核心内容:一是知觉涉及比较与判断,具有整体和不可分性。

二是知觉是一种“整体情境”,它有别于并大于它的部分之和。

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一,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观察。

第二,对观察到的经验进行朴素而如实地描述,不做推测和解释。

第三,对经验进行质的分析,反对盲从地照搬自然科学的定量的和间接的方法,因为经验难以用数量计算。

第四,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元素分析和刺激——反应公式,并将整体原则应用到实际的心理学研究之中。

格式塔心理学家对于学习的解释具有以下四个观点:(一)学习即知觉重组或认知重组格式塔心理学家对学习的解释,往往倾向于使用知觉方面的术语。

学习意味着要觉察特定情境中的关键性要素,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的,识别其中内在的结构。

所以,学习与知觉、认知几乎是同义词。

(二)顿悟学习可以避免多余的试误,同时又有助于迁移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性质以顿悟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可以避免与这一问题情境不相干的大量随机的、盲目的行动,而且有利于把学习所得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

(三)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通过顿悟获得的理解,不仅有助于迁移,而且不容易遗忘。

(四)顿悟学习本身就具有奖励的性质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常常会伴随着一种兴奋感。

当学习者了解到有意义的关系、理解了一个完形的内在结构、弄清了事物的真相,会伴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体验。

那么格式塔理论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中有什么应用呢?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知觉场始终被分成图形与背景两部分。

“图形”是一个格式塔,是突出的实体,是我们知觉到的事物;“背景”是尚未分化的、衬托图形的东西。

格式塔主义的评价

格式塔主义的评价

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关注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心理学流派,强调在整体的环境中理解知觉和认知的重要性。

它强调了结构、组织、整体、部分、现象、功能等概念,并试图解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些优点包括: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但整体的意义和重要性大于各个部分的总和。

这种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关注知觉和认知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对知觉和认知的过程的理解,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如完形-场论、同型论等,这些理论对于心理学、哲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格式塔心理学也存在一些缺点:过于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对于一些概念的定义和使用不够清晰和准确,导致了一些争议和误解。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不适用,例如在解释动物行为、人类情感等方面。

总的来说,格式塔心理学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后来的心理学流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心理疗法——格式塔疗法

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心理疗法——格式塔疗法

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心理疗法——格式塔疗法我对格式塔疗法的粗浅认识“抽着烟,仰靠在沙发椅上,显得漫不经心,即便是在最开始的阶段,也会反复地做出强硬地质问。

”这感觉就像是,一个强势的人,把一个柔弱的人,狠命地推向了墙角,逼着对方没了退路和回旋的余地。

然后,要么彻底崩溃,要么勉强应对,总之,这都不会是让人舒服的事情。

格式塔疗法在心理治疗流派中的地位并不像精神分析疗法或是认知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那般的显赫,甚至有时候会显得有些边缘,成为小众化的治疗流派。

这一点很像与它有着同一思想渊源的存在主义疗法(后者因为哲学思想根基的缘故,更不太宜被人彰显、流俗),并不受人关注和追捧,仿佛就像是长在经院墙外的藤萝,没人在意,但仍会依它应该长成的样子,默默地独自生长、扩散、铺满周边。

当人经过时,偶尔都会瞥上一眼,对着这满墙的“绿色盎然”,不由地生出些感受来。

除了以上提到的一些“技术”,格式塔疗法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如“未完成事件”(unfinished business),试图去补全因“挫折”或“创伤”带来的在整体情境中留下的空缺;而“觉察”(awareness)是要解开抑制图形和背景体验之间流动的封锁;“羞愧”(shame)是人自我脆弱的体现……这些词语都涉及到人的内部体验,也就是说,将会触及到个体深处的经历和体会,通常这些经历和体会都不会是“美好的”,而在格式塔治疗中,人又必须要重回到这种并不“美好的”的情境当中,再次去经历和体会一遍,诸如内疚、悔恨、负罪、伤痛、丧失等一批负面的感受,这就犹如在“伤口上撒盐”,滋味并不好受,何况“撒盐”的人并不会因为你感到疼痛,就“手下留情”。

这便是格式塔疗法不那么讨人欢喜的原因,没有人会愿意让自己处于痛苦和不舒服的状态中,除非他有着“受虐”的倾向。

而格式塔疗法也认为,个体身上所谓的“症状”或者说“不适”,代表的是个体在其整个情境中反映出一种“不舒服”或者紊乱,也就是说个体和其情境不能“融合”,没能达至真正的“完型”,因而,在其内心中就会感受到很“难受”。

心得体会格式 12格式塔心理治疗心得体会 精品

心得体会格式 12格式塔心理治疗心得体会 精品

心得体会格式12格式塔心理治疗心得体会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疗法之后的第三大治疗流派.皮尔斯认为,如果人要达到成熟,就必须寻找在本身的生活方式中,自己所应负起的责任.当事人的基本目标是去察觉他们正体验到什么及自己做些什么.通过这种察觉达成自我了解,并得到足以修正自我的知识,从而学习到如何对自己的情感、思维和行为负责.由于看重的焦点在于当事人对现实环境的察觉,因而其取向可谓是现象学的;又因为该治疗法的基础是在此时此地,故同时也是存在取向.换言之,此刻的存在,用牵涉到一个人的过去与未来的过渡阶段.因此,该治疗法要求当事人将其有关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带入此刻,然后直接去体验它们.由此可见,完形治疗法是生动、活泼的,它能实际的增进人们的直接体验,而非仅抽象的谈论情境.同时,该治疗法是体验性的,当事人必须去摄取与治疗者交互作用时的情感、思维与行为.完形治疗法的功效取决于当事人在治疗过程中愿意坦露自己的意愿有多少.若有疗效,即是源自于两人愿意坦诚接触,而非由于治疗者所使用的技术或所作的一些合理解释.一、基本理论(1)人性观完形理论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基础,从整体的观点来看待人格,即人的每一部分都与整体密切联结.与强调过去经历的精神分析不同,完形理论认为,了解个人目前所处的情境更重要.了解一个人现在如何表现,比注意他为什么会如此做也许更重要.格式塔治疗的目的并不在分析,而在于逐渐整合当事人不时存在的内在冲突,让他重新拥有自己曾经否定的部分.(2)此时此刻的现象观格式塔治疗强调现在此时此刻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沉湎于过去实际上就是在逃避体验现在.格式塔治疗的重点是现在和如何,帮助当事人为他们自己所体验和所做的任何内容承担责任,使他们依自己的期望而生活,真正成为他们自己.(3)未竟事务的情绪论未竟事务是指当事人曾经被压抑而未表达出来,但却有鲜明记忆与想象的一些情感.格式塔治疗就是要协助当事人突破困境,鼓励他们通过体验来整合原先曾极力排斥的自己的另一面,启发其认清并接受自己是一个人怎样的人,而不是只希望成为怎样的人,那么,就有改变的可能.(4)神经症人格论反映神经症人格特质的五层皮分别如下:1.虚伪层:即以刻板的和不坦诚的方式对别人做出反应.2.恐惧层:害怕看到连自己也无法认可的一面,拒绝接受实际上的自我突然现身,以为别人会拒绝接受自己真正的一面,回避因看到自身那些曾予以否认的方面而产生的情绪痛苦.3.僵滞层:即自我成熟处于停滞状况,当事人自以为一无是处,无力自拔,无可救药,常有死寂感.4.内发层:即由于长期形成的自我防卫,当事人触及自己的内心的感觉已经麻木.5.外向爆发层:即当摆脱了伪装,原来欺骗和虚伪的面具除去之后,当事人就可以释放出因掩盖自己的真实面目而被抑制的巨大能量,表现出十分痛苦和喜悦的爆发状态.二、格式塔治疗格式塔治疗法认为,人类有一种朝向整合的内驱力和朝向完满的倾向,集体的自我调节机能会不断引导人朝向同化﹑成长和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个体当接受自己的本然状态真实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环境但由于个体后天的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会使人们否认﹑压抑自己的需要.人们竭力去去做他们被教导应该成为的样子,竭力去实现一个虚假的自我形象,结果导致与真实自我的疏离和心灵的扭曲.格式塔治疗的目的,就是要讲真实的自我从应该的专横中释放出来,通过觉察力、自我接纳和理解到人有权利按照自己的的本然状态生活协助当事人毫无内疚地按照自己的本然状态生活和自然成长,使他不断朝向实现生命潜力的全人的方向发展.格式塔治疗法个体人性观出发强调机体的自我调节,从自我调节基础上归纳一个更为精确的过程称之为体验循环,其实质是有机体满足某种需要,建立机体平衡的过程.当个体与环境他人互动缺乏充分而恒定的关爱和协调一致平衡就会被打破,个体就会缺乏良好的接触,良好的自我支持无法接受自己的本然状态,逃避不真实面对生活和境,找不到社会支持,内化的调节与自我不一致,自我内部冲突,牺牲自我需要或满足而内疚,接触界限失调.因而个体出现非整合状态,出现心理问题.格式塔治疗法认为 1.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询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由此,心理咨询不求为来询者的困难做解释与指导,而是鼓励来询者主动承担责任,主持自我的治疗与改善.2.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实的生活与感受当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人的许多焦虑都产生于不能正确对待以往生活向当前生活的过渡,以逃避现实的做法来处理个人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压力.这严重阻碍了一个人的健康成长3.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情结(unfinishedbusiness).这通常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如懊恼悔恨内疚愤怒等).它们犹如一个个心结系住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活动.而要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现实生活,就必须排除这些心结地干扰.4.在咨询手法上,格式塔疗法甚强调帮助来询者由环境支持转向自我支持,以使来询者从一开始就不依赖他人,尽量挖掘个人的潜能.三、格式塔治疗的程序与方法1.首先通过讲解和解释,帮助当事人认识个人成长中蜕皮和消除抗拒的必要性.通常这些抗拒形式有:(1);(2)投射;(3)反转;(4)聚合;(5)转向2.空椅对话试验:格式塔治疗理论认为,心里的内在冲突与人格的两种相反的极性倾向的分离相关.采用幻想式自我对话实验可以促进当事人对自己内在分离的两种倾向的察觉,看到一直我们曾花大力气对自己和对别人保持神秘的内容,最终促进人格的整合.3.角色反转训练:格式塔治疗理论认为,心理困惑者的某些症状正好是潜在冲动的倒转表现.所以治疗者可建议当事人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尝试表演他们自己平时很少或从不表现出来的另一面.通过这种训练使当事人与潜意识中那些被埋没和拒绝的另一面进行接触,从而实现人格的整合.4.句型替换训练:格式塔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内在的人格特点常常投射在其习惯的语言表达的模式中.格式塔治疗十分强调治疗者要有瞬间捕捉当事人潜隐性语言的能力5.想象预演训练:格式塔治疗理论认为,人们常常在想象的世界里预演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所期望扮演的角色.。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完形心理学,这个名字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但它在心理学领域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要理解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咱们得先从它的起源说起。

在 20 世纪初,心理学界主要被元素主义所主导,认为心理现象可以被分解为各种基本元素。

然而,格式塔心理学的先驱们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我们所感知到的事物并不是孤立的元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整体的、有组织的形式。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张脸,我们不是先分别看到眼睛、鼻子、嘴巴,然后再把它们组合起来,而是一下子就感知到了一个完整的脸的形象。

这就是格式塔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这种整体感知的观点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拿视觉感知来说,我们会倾向于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组合成有意义的图形。

比如,几个分散的点,我们可能会自动将它们连接起来,看成一个三角形或者圆形。

再说说接近性原则。

如果一些物体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我们往往会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

想象一下,一排间距相近的树,我们很容易就把它们看作是一组。

相似性原则也很有趣。

具有相似特征的元素,比如颜色、形状或大小相似,我们也会将它们归为一类。

比如一群穿着相同颜色校服的学生,我们会觉得他们是一个整体。

还有连续性原则。

如果一些线条或者物体的排列具有连续的趋势,我们会沿着这个趋势去感知它们。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不仅在视觉感知方面有研究,在问题解决和思维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常常不是从一个个小的细节入手,而是先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结构和模式。

这种整体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快速、更有效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格式塔的理念也能给我们启示。

如果我们能够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那么理解和记忆就会更加深刻和持久。

格式塔完形心理学还对艺术和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艺术家们常常运用格式塔的原理来创作作品,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信息。

比如在绘画中,画家会通过构图和色彩的搭配来创造出整体的视觉效果,让观众能够一下子感受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

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格式塔理论读书笔记【篇一:格式塔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浏览次数:331 格式塔理论自1912 年由韦特海墨(M,wetheimer )提出后,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苛勒(K,kohler )和考夫卡(K,koffka )的访美以及他们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这种新的理论引起了美国心理学家的注意。

格式塔理论是心理学中为数不多的理性主义理论之一。

格式塔学派以某些相当抽象的,与知觉和思维的性质及心理经验的结构有关的观念解释了熟悉的观察资料。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主要对知觉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兴趣。

对他们来说,学习是次要的和派生的现象,是无需特别关心的。

而学习到的东西只是知觉组织的结果,并取决于知觉的组织律;个体所表现的行为取决于在解决当前问题时心智对眼前的情景结构的分析,依赖于对过去经验的利用。

格式塔学派也以动物试验来证明自己对学习中产生的变化的实质及其原因的理解。

苛勒于1913 年至1917 年用黑猩猩做了一系列试验,证明了黑猩猩的学习是一种顿悟,而不是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例如,在黑猩猩的笼子外放有香蕉,笼子里面放有两根短竹棒,用其中的任何一根都够不着笼子外面的香蕉。

尽管黑猩猩常常将棒子扔向香蕉,连棒子都丢了,但拿起棒子玩时,顿悟的端倪就出现了。

一旦棒子得以成功地使用,黑猩猩就寻找它并迅速加以利用。

最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一个名叫苏丹的黑猩猩,最后将两根棒子像钓鱼竿一样接起来,够着了香蕉。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起先把两根棒子接在一起多少有点偶然,然而苏丹一旦看到棒子接起来与远处香蕉的关系时,就能够想到这个主意,而一次又一次把一根棒子插进另一根棒子的未端,以便够得着远处的香蕉。

对于黑猩猩的这些行为,苛勒的解释是,在遇到问题时,动物可能审视相关的条件,也许考虑一定行动成功的可能性,当突然把一件工具的工具性价值(如棒子作为手臂的延伸)“看”作达到目标的手段,即看出两根棒子接起来与远处香蕉的关系时,它便产生了顿悟,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式塔心理学派发布日期:2008-02-12 14:22 共226人浏览1912年,M.魏特曼发表了论文《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理论上的一些先行者: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知觉不是一种被动的印象和感觉因素的结合,而是这些元素主动地组织成完整的经验和结合起来的经验。

物理学家马赫(《感觉的分析》1885):空间模式(如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调)的感觉与元素无关。

即使观察者注视客体的空间方位可能变化,但是它对客体的视觉或听知觉是不变的。

例如,无论从哪一边或从顶上,或从一角去看,在我们的知觉中,一张桌子仍然是一张桌子。

同样一系列的声音,比如一支曲调,即使可能改变速度,但在我们的知觉仍然是同一支曲调。

(我认为,即使音阶改变,或有错音,也不影响人们对这支曲调的知觉。

)厄棱费尔:有些经验的质不能用传统的各种感觉的结合起来解释,这些质叫格式塔质,或形质。

知觉是以个体感觉之外的某些东西为基础的。

一支曲调是一个形质,不依赖于组成它的那些特殊感觉。

时代精神:19世纪最后几十年,由于物理学承认和接受力场的概念,它已经越来越少地运用原子主义的概念了。

比如磁力,光、电。

这些力场被认为既具有空间的广延性,也具有完型或模型。

它们被看作是新的结构实体,而不是个别元素或者微粒的作用总和。

魏特曼的似动实验以考夫卡、苛勒做被试,魏特曼使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缝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垂直,另一条和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

如果先通过一条细缝显示出光线,然后显示另一条光线,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较长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那么被试者就看到两条相继出现的光线。

如果两条光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被试者就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

可是,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约60毫秒),被试者看到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而且又移动回去。

这就是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的一个明显例子。

格式塔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格式塔心理学派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乃是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这一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来说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从这一观点出发,坚决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具有一定的作用。

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

目前在一般心理学教科书内所讲述的一些有关知觉的规律知识,例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来源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

此外,苛勒的“顿悟”和韦特墨的“创造性思维”对学习的研究,也有某种程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

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局限: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

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

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又称为完形心理学。

1912年在德国诞生,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原子心理学相对立。

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这种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许可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或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

由于这个体系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学实验室内完成的,故有时又称为柏林学派。

主要领导人是韦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

格式塔学派是以似动现象的实验起家的。

主持这个实验的是韦特海默,观察者是克勒和科夫卡。

实验借助于速示器,将a、b两条发亮的直线先后投射在黑色的背景上。

两条线放映时间的相隔过长,例如2000或200毫秒时,观察者可先见a线,后见b线,没有看见运动;时间相隔过短,例如30毫秒,便可见两线同时呈现,也没有看见运动;如果时间相隔介于两者之间,例如60毫秒,便可见a线向b线移动,或只看见运动,没有看见线,这便称作似动现象,与看电影时所见的相同。

电影的相片是静止的,但放映时观众却看见人物形象的活动。

前人早已发现这种似动现象,但韦特海默对于它的解释则是新颖的。

以前的心理学家在解释运动知觉时,或采取眼球运动说,或采取后象混合说,或采取联想说,以为先有某些感觉元素,然后这些元素综合起来,构成了运动知觉。

但是韦特海默对这些解释一一加以排除。

实验证明,眼球运动至少需要130毫秒以上,60毫秒时间是不可能产生眼动的。

其次,后象混合说也难以成立,因为在产生似动现象时,眼球没有移动,如何能有后象的混合呢?第三,联想说也得不到支持,因为据似动现象观察者的报告,他们所看见的现象是一条线在移动着,或仅见运动而不见线,不是先见a 线,后见b线,然后由两条线的感觉,产生综合作用,形成运动的知觉。

因此,运动知觉是一个格式塔,不能解释为感觉元素的联合。

韦特海默以前的心理学也有少数人认为一个整体不等于各部分之和。

马赫认为一个圆周的颜色和大小可以改变,但其圆周性不因之而变;一支曲调的连续的音符可以改变,但听来还是同样的曲调。

马赫把圆周称为空间形式的感觉,曲调称为时间形式的感觉。

很明显,他把感觉的意义扩大了,因而造成了混乱。

但是他和埃伦费尔期的形质说是同声相应的。

埃伦费尔期把这些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称为“形质”,于1890年在一篇论文内提出形质的概念。

他提问,空间和时间的形式是一种新的元素还是旧的元素的集合呢?他的结论是一种新的元素。

他认为一个正方形是四条直线构成的,但是“正方形”可不是这四条线的集合体,它是一种新的形式、性质或元素。

所以马赫和埃伦费尔斯的研究只是要在旧有的元素外增加一个新的元素,并没有根本否定元素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则认为,现象的经验就是整体或格式塔,所谓感觉等元素乃是不自然的分析的产物。

现实的经验只能证明“感性的组织”。

克勒说:“当我眼看面前的书桌时,我便看到许多界线分明的整体在视野内各别分开,桌面上有一张纸、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条香烟等。

”他为了证明这些分离整体的现实性,认为不妨试行将这些物体的部分与背景的部分合成另外一些整体,结果就可以有时失败,有时有较好的成就,但其所造成的新整体与自然的整体相形之下,就不免离奇古怪了,读者也许以为这是由于人们日常应用过这些东西,习惯于把它们看成分离的整体。

克勒说:“谁能否认一张纸、一支笔是大家熟悉的物体呢?我由于过去的经验知道它的用处和名称,因此,毫无犹豫地应当承认它们有充足的‘意义’。

但是根据这些事实,可不能立即断言,如果不知道它们实际的功用,一张纸或一支笔就将在我们的视野内不能成为分离的整体。

可能在我们具有那种知识之前,这同样的实物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也不能叫出它们的名称,但是它们在视野内仍旧出现为个别的单元,分离的整体。

”克勒还举出许多其他实例为证。

总之,在克勒看来,现象的经验是整体,是单元,不是感觉元素。

韦特海默说,很久以来,欧洲科学的特点是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将复杂的东西破成元素。

现在“如果以活生生的经验请教于科学,问它对这些经验能够讲些什么,它便给你一大堆的元素如感觉、意象、感情、意志、动作和与这些元素有关的定律等,它对你说,请吧,你就用它们重新组成你的经验吧。

这就使我们在具体的研究上陷入田难,引起了传统分析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很明显,这个批评的矛头不仅针对感觉论,而且也针对联想主义。

韦特海默把这些学说,讥评为镶嵌说或包扎说。

冯特认为心灵有将元素主动地综合为整体的统觉,但在韦特海默看来,这个统觉说还是让感觉元素占据重要的地位。

至于格式塔则“不是用主观方法把原本存在的碎片结合起来的内容的总和,或主观随意决定的结构。

它们不单纯是盲目地相加起来的、基本上是散乱的难于处理的元素般的‘形质’,也不仅仅是附加于已经存在的资料之上的形式的东西。

相反,这里要研究的是整体,是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所考虑的是有具体的整体原则的结构”。

利黑认为这就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的主张。

格式塔心理学有一条基本原则是组织。

组织原则首先是图形和背景。

在一个视野内,有些形象比较突出鲜明,构成了图形;有些形象对图形起了烘托作用,构成了背景,例如烘云托月或万绿丛中一点红。

在一个知觉野或知觉场中,邻接的单元便与大小,形状或颜色相似的单元连合在一起。

反之,距离较大或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的单元,则各自分离,不相隶属,主观上如果硬把它们拉在一起,也难造成稳定的组合。

在听觉方面也有相同的现象的经验。

时钟的声音“的嗒”组成自然的节奏,改成“嗒的”虽暂时可能,但不久又恢复到“的嗒”了。

为了解释似动现象,韦特海默曾提出脑历程的交互影响的场论,认为脑内有一中心位置受了刺激时,便有一定大小的神经波传播出去像投石于水时所引起的涟谢一样。

假使a点和邻近的b点先后受了刺激,则a和b之间产生了短路。

如果a点传出的涟漪达到最高峰而有类似的兴奋圈恰恰从b点来到,神经历程的方向便决定于a先到达的这个事实。

a、b两点越加接近,似动历程产生的条件便越加有利,而这个历程就是一个广阔的特殊整体。

格式塔心理学便运用这个场论解释知觉单元的组合。

波林说:“我们已经看到,格式塔心理学对于整体的重视导致其弟子们应用了场论。

如果场内的材料由于互相作用的场力或由于它的作用类似于磁场或电场的作用而造成形状,那么经验的项目构成结合的图形就可以有时被理解了。

”格式塔心理学还用这个场论研究学习问题。

克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被迫困居在特内里费岛,便从事于黑猩猩学习的实验。

他给黑猩猩布置各种不同的学习情境,观察它们如何解决问题,取得目的物——香蕉。

这种情境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动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动物和目的物之间则由实验者设置了障碍。

动物必须观察整个情境,领会目的物和障碍物的关系,然后克服障碍,解决问题,取得食物。

这种学习称作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不同。

试误学习的障碍不是动物所能观察得到的,以致它们只得进行盲目尝试,试而误,误而再试,最后侥幸得到了成功。

而顿悟学习则是动物领会情境的关系,或利用手杖将香蕉拉到手,或把箱子重叠起来,跃登其上取得高悬于屋顶下的香蕉,或将目的物推向相反的方向,用迂回的方法达到目的。

总之,动物在顿悟学习的情境内,能够凭自己的智慧使整个学习场得到知觉的改组。

本来是黑猩猩用作玩具的手杖,现在可变成它用以拉取目的物(香蕉)的工具了。

波林说:“这就是心理学的新篇章。

”这一新篇章把各项经验的组织描述为可感知的客体,再把这些客体的结构描述为更大的系统,而不与‘感觉’或其‘属性’发生任何关系”。

波林对格式塔心理学的这个总结应该说是相当准确的。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发布日期:2008-02-12 14:20 共231人浏览机能主义是近代心理学发展中与构造主义相对抗而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想,它主张心理学的目的不在于把心理分解为一些元素,而在于研究心理适应环境的机能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