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战争创伤 为了无法忘却的记忆

合集下载

为了忘却的记忆作文(优秀4篇)

为了忘却的记忆作文(优秀4篇)

为了忘却的记忆作文(优秀4篇)为了忘却的记忆作文篇一“西边的太阳一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还记得著名的铁道游击队之歌吗?故事中的游击队战士勇敢击败了日本鬼子一次次的扫荡,他们那不怕牺牲、敢于为国家献身的一精一神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后来,随着对历史的深入学一习一,我才读懂抗日战争这一段伟大意义的历史,我们应该永远铭记,不能忘却,才能永葆和平。

为此我在暑假里前去参观了我们家乡浙东抗日革命一根据地,在那里我亲身体会到了抗日英雄们的崇高品德和感人事迹,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

星期六一早,我们冒着炎炎夏日来到了位于梁弄镇四明山区的浙东革命一根据地。

我们首先来到了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曾经是抗日游击队办公的地方,在这里我了解到浙东抗日根据地是由谭启龙同志一手创建的,里面还保留着谭启龙与同志们一起办公战斗的情景。

接着我们来到了谭启龙同志的归居,这里曾是他生活的地方,那是一桩破旧的小楼,里面展示着抗战时期的一些武器和生活用品,它们都非常简陋,和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完全不同。

在一个角落里我看到了一双破旧的草鞋,我觉得很好奇就仔细看了介绍,原来那时游击队没有鞋子穿,只能自己用麻绳编制草鞋,这双草鞋是谭启龙同志穿过的。

看着破旧的草鞋,我想象了当时抗战艰苦的生活,游击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一次次的击败了日本侵略者,保卫了我们的祖国,甚至为此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看着这里的一切我的眼角湿润了,我为我们的英雄先一烈自豪,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自豪。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四明湖畔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坐落在一座小山上,背靠着四明湖,青山绿水景色迷人,从山脚到山顶共有七层台阶,纪念牌高18.5米气势雄伟,碑正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我们敬仰了烈士碑后,在山下参观了烈士事迹陈列馆,馆里详细的介绍着浙东抗日的战斗事迹,还有烈士们的生平事迹。

我仔细地一个个参观着,原来在我们家乡有这么多的英雄先一烈,有的只有十几岁就牺牲了,还有许多女烈士为了抗战付出了生命,看着这一幕幕的历史,我深深地感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是多少抗日烈士们付出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左联五烈士简介
柔石,姓赵,原名平复。一九○一年生于浙江 台州宁海县。一九一七年入杭州师范,为“晨 光社”社员。毕业后任小学教师,并从事写作, 有短篇小说《疯人》。大革命失败后,柔石逃 往上海,从事革命文学活动。一九二八年十二 月,为《语丝》编辑,并组织“朝花社”。一 九三○年,自由运动大同盟发动,柔石为发起 人之一,左联成立后,他被选为常务委员,兼 编辑主任。一九三一年一月十七日被捕,二月 七日被秘密枪杀,身中十弹。著译作品有长篇 小说《旧时代之死》、中篇小说《二月》、戏 曲《浮士德与城》(翻译)、《阿尔泰莫夫氏 之事业》(翻译小说)共十二种。

殷 夫
李伟森,一名求实,生于一九○三年,湖北人。“五四” 运动时,以十六岁的青年,领导了武汉学生运动。一九 二三年,参加京汉铁路“二七”工人大罢工。一九二七 年参加广州暴动。之后到上海从事党的宣传鼓动工作, 曾编辑过《中国青年》、《少年先锋》及报纸。一九三 一年一月十七日在上海东方旅社被捕,二月七日,被国 民党反动派活埋于反动派的龙华警备司令部内广场,临 刑时颜色自若,高呼口号,慷慨就义。 李伟森,平时对于工作不避艰险,好读书,于工作繁 忙中,“也常于深夜握管为文,至晨不息。”著述很多, 能查到的有《杜思退也夫斯基评传》、《小品文杂感 集》、《十月革命后俄国农业状况》、《动荡的俄国农 村》(翻译)等五种。
冯铿,一名岭梅,一九○七年生于广东省潮州。 学生时代,对于压迫者就极富于反抗精神,五 卅运动时,她十八岁,代表潮州学生联合会参 加各革命团体活动。枪杀于龙华。她自被捕至 遇害,虽备受牢狱之苦,然态度镇定,意志坚 决。临刑时激昂壮烈,与同志们高呼革命口号。 遗著有《重新起来》(中篇小说)、《红的日 记》(短篇)、《春宵》(诗集)、《婴儿》 (戏曲集)等十三种。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教案共3篇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教案共3篇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教案共3篇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教案1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为了忘却的记念》是法国作家德尔福斯的作品,原名《尘埃落定》。

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背景为蓝本,描述了一个法国小镇居民在德国占领下的生活,以及若干人物的命运。

小说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命运的描述,反映了个人、家庭、国家命运的相互联系,探讨了爱、恨、信仰、人性等几个普遍议题。

本书作为高中语文课程的教材,不仅涵盖了历史、文化、人性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教育者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导向,引导学生在文学鉴赏与分析中,对于人性、社会、状态等方面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德尔福斯及其作品,《为了忘却的记念》的创作背景、主题及情节。

(2)掌握小说的文学语言,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结构及主题。

(3)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和个人鉴赏能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丰富,强化国家和民族意识。

(2)在小说中感受人性的复杂面向,培养情感共鸣和同理心,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思想启蒙。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1)掌握小说的情节构架、人物形象、思想主题。

(2)运用文学鉴赏的方法剖析小说,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2. 难点(1)指导学生掌握小说的文学语言,把握情节涵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深度。

四、教学方法与步骤1. 教学方法(1)导读法(2)课堂讲授法(3)分组讨论法(4)小组展示法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PPT放映等方式,介绍小说《为了忘却的记念》作者、创作背景、主题及情节,提前导入教学。

南京大屠无法忘却的记忆

南京大屠无法忘却的记忆

南京大屠无法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无法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的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事件,发生在中国南京,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一次暴行之一。

这场灾难造成了无数的生命丧失和悲惨的遭遇,对南京市民来说,这是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

一、背景1937年12月,日本帝国主义在为推动其侵略中国的战争目标而发动的战役中,攻陷了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

接着,在接连不断的战争和占领之下,南京城陷入一片恐慌和不安之中。

二、南京大屠杀当南京城陷落时,日军以极为残忍而残暴的方式对待南京市民。

他们不仅丧心病狂地杀害无辜的平民,还对妇女进行强奸和虐杀,焚烧房屋,抢劫财产等。

南京城充满了血腥和死亡的气息,无辜者血洗城市,残忍的一幕幕景象令人难以置信。

三、死难者和幸存者的遭遇据历史记录,估计有30万中国平民被日军杀害,其中包括老人、妇女、儿童和无辜的男性。

他们遭受的虐待和折磨无法用语言形容,他们的生命和尊严被完全踏碎。

然而,幸存者的回忆成为了弥足珍贵的见证。

他们记录了那段可怕的历史,为后人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他们的目的是确保这部分历史永不被忘却,并且促使日本政府正视并承认他们国家的屠杀行为。

四、历史与纪念南京大屠杀是一段历史,但也是一种纪念。

纪念活动,如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为世人展示了这场惨剧的规模和残酷。

这些纪念活动都有着相似的目标,即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同时向那些无辜遇难者表示尊重和哀悼。

它们提醒着我们,要警惕战争和仇恨的破坏力,并坚持珍爱和平。

五、世界共同记忆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这个事件引起了全球的关注,成为对战争罪行和反人类暴行的警示。

国际社会必须共同努力确保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通过教育、纪念活动和促进互信,我们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阻止类似的悲剧。

结束语南京大屠杀的悲惨记忆影响深远,不仅提醒我们警惕战争和仇恨,更加强了我们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为了忘却的记忆 ——分析《被埋葬的巨人》中离散主题

为了忘却的记忆 ——分析《被埋葬的巨人》中离散主题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为了忘却的记忆——分析《被埋葬的巨人》中离散主题董慧 包头师范学院摘 要:石黑一雄新作《被埋葬的巨人》再次以记忆为突破口,以一对老夫妇埃克赛尔和比阿特丽斯寻子为主线,武士维斯丹杀死母龙为复线。

故事逐渐呈现出迷雾重重的伤痛记忆,以及充满混沌并伴随着血腥杀戮的战争史。

作者将寻子之旅与屠龙之旅交织在一起,将个人、家庭的离散之苦与民族间的隔阂与仇恨揉和在一起,告诉人们只有懂得珍惜现在,才会放下许久的隔阂,才会拥抱美好的明天。

个人如此,民族也如此。

过去的杀戮、战争、离散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我们不能永远活在仇恨与复仇的死循环里,我们需要走出阴影,敞开胸怀,相互理解,相互欣赏,放下心中的芥蒂,勇敢的迎接明日的太阳。

关键词:记忆;伤痛;离散;隔阂;仇恨作者简介:董慧(1985.10-),汉族,内蒙古包头人,硕士研究生,包头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112-02一、引言2015年3月,石黑一雄推出其新作《被埋葬的巨人》。

小说故事背景设置在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以一对老夫妇埃克赛尔和比阿特丽斯寻子为主线,武士维斯丹杀死母龙为复线。

故事逐渐呈现出迷雾重重的伤痛记忆,以及充满混沌并伴随着血腥杀戮的战争史。

新作继续延续石黑一雄一贯的风格,记忆、创伤、离散依然是其主题。

正如《卫报》评论的那样:“这是一部对人类记忆、罪恶以及集体创伤深刻剖析的作品……一部关于记忆的责任,同时又急切忘却的让人心碎的书。

”[1]随着老夫妇两寻子旅程的展开,碎片式的回忆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这些记忆的背后是离散的伤痛。

因此,小说不仅仅围绕记忆,更多是关于小说人物离散生活状态、离散心境的描写,这样的小说才会给读者留有余音,让人难以忘却。

正如《纽约时报》评论的那样:“这是石黑一雄三十三年文学生涯中出版的最具奇幻、冒险色彩并极富雄心的书”[2]二、寻子之旅-记忆与离散小说中主人公埃克赛尔和比阿特丽斯是一对年迈的老夫妇,他们在暮年时毅然决然踏上寻子之路。

战争的遗留伤痕无法抹去

战争的遗留伤痕无法抹去

战争的遗留伤痕无法抹去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最残酷、最血腥的行为之一。

在每一次战争中,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都会留下深深的伤痕,这种伤痕不仅体现在生命上的损失,还包括对心灵和文化的摧残。

本文将探讨战争的遗留伤痕,并探讨这些伤痕对个人和社会的长期影响。

战争所带来的最直接的伤害就是生命的损失。

无论是战场上的战士,还是身处冲突地区的平民,都面临着被炮火夺走生命的危险。

在战争的洗礼下,无数的生命消失在战场的硝烟中,这不仅是亲人的痛失,更是人类文明中一道深不可测的伤痕。

除了生命的损失,战争还会给人们的心灵带来创伤。

在战争中亲眼目睹战争罪行和恶行的人们,往往会经历心理创伤的痛苦。

无辜的平民被迫离开家园、失去亲人,士兵们也可能被迫实施伤害、甚至丧失良知。

这些经历不仅会给当事人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伤痛,也会在战争结束后持续影响其心理健康。

战争还会对社会的基础建设和文化传承带来持久的影响。

战争摧毁了城市的建筑、基础设施,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恶化。

同时,战争还毁坏了社会的文化遗产,烧毁了图书馆、博物馆,使得人们失去了重要的文化资料和历史记忆。

这些破坏不仅给社会的重建带来困难,也会对文化传承造成长期的影响。

除此之外,战争还会引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混乱。

战争后,社会秩序被打破,政治架构和社会关系经历颠覆性的变革。

经济也会因为战火的破坏而受到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下降,贫困和失业问题加剧。

种族、宗教等社会矛盾也随之加剧,导致持久的社会动荡。

尽管战争的遗留伤痕难以抹去,但人类社会总是在努力寻求和平与发展。

战后的重建努力、国际合作与战争责任的追究,都是为了减轻战争带来的伤痛,重建社会、修复心灵。

同时,人们也应该意识到和平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捍卫和平、反对战争,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的伤害。

总结起来,战争带来的遗留伤痕无法抹去。

无论是生命的损失、心灵的创伤,还是社会基础建设和文化传承的破坏,都会长期影响个人和社会。

然而,人类社会通过重建、合作与追究战争责任,努力修复受伤的心灵,寻求和平与发展的道路。

南京大屠作文残酷的记忆永不磨灭的痕迹

南京大屠作文残酷的记忆永不磨灭的痕迹

南京大屠作文残酷的记忆永不磨灭的痕迹南京大屠杀作文:残酷的记忆永不磨灭的痕迹南京大屠杀是二十世纪最残酷的人间悲剧之一,给中国和世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视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罪证,使得我们铭记历史,呼吁和平,并决心确保这种残忍的暴行永不再次发生。

1937年,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中国古都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据历史学家的估计,仅在短短六周时间里,约有30万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残忍地杀害。

在这场血腥的屠杀中,无辜的民众被虐待、强奸和杀害,城市被烧毁,文化古迹被蹂躏。

这些暴行,给南京市民和全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震惊了世界。

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细节令人痛心。

在这场人间地狱中,无论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如何,都无法幸免于难。

女性遭到强奸、杀害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妇女不得不亲眼目睹自己的家人被残忍地杀害,甚至有人被活埋或活活烧死。

与此同时,男性被抓起来后,被日本军队无情地处决,屠杀现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连孩子们也没有能够幸免于难,无辜的生命在这场残忍行径中丧生。

这场暴行在当时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外国记者和官员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景的惨状。

他们用镜头和笔墨记录下了这一段历史,将事实传递给了全世界,并促使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舆论谴责。

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和政治的影响,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回忆往往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分歧,甚至遭到否认。

这使得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保护这个可贵的记忆。

南京大屠杀的痕迹依然存在,见证了历史的残酷和人性的恶。

南京大屠杀遗址和纪念馆成立,旨在提醒世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每年的12月13日,南京人民举行吊唁仪式,怀念遇难者,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育也广泛开展,通过教育使年轻一代了解和记住这段历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护历史,确保人类永远不再犯下同样的错误。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我们永远不应忘记这段残酷的记忆,也不应让历史的痕迹被磨灭。

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文章

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文章

南方周末特约评论员文章2008年5月22日南方周末《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大地还在痉挛灾难还在延续每时每刻都可能有同胞牺牲。

生命在危机中祖国在危机中。

但是我们已经走出恐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希望。

救人高于一切救灾高于一切已经成为整个国家的最强音。

必须以举国之力拯救一切可以拯救的生命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识。

于是十万救灾大军雷霆出击于是国家领导人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相继奔赴救灾第一线于是公共娱乐暂停奥运火炬暂停一切为救灾让路一切为救人让路。

这其实是对生命的礼遇。

这种对生命的礼遇在国家哀悼日达到了最高峰。

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所有的人都同时向逝者的亡灵默哀所有的人都同时向生命的尊严低头。

那一声声警报是呜咽是抽泣但更是呼唤呼唤我们重新体认人的尊严呼唤我们重新体认生命的价值。

从雪灾到胶济惨案从胶济惨案到四川大地震灾难不但突如其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暴虐一次比一次惨烈。

我们原本以为物质上的金汤之城足以让我们长治久安。

但大自然的灾害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既然山川可以瞬间崩裂既然道路可以瞬间扭断既然城镇可以瞬间毁灭在大自然无边的力量面前既然一切物质的力量都现出了原形都那么脆弱都那么不堪——我们过去对于物质力量的迷信就不免显得幼稚可笑。

这是新的抗战这是全民族抗战。

它要保卫的主要不是土地而是无数无辜的生命。

面对大自然强加的这场战争我们注定不可能是胜利者。

已经逝去的生命不可能重来尤其是天使般的孩子们的夭折应该让我们每念及此都有锥心之痛。

所以无论我们怎样努力将来都没有资格去庆功。

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灾难中学习。

生灵涂炭满目疮痍。

悲壮的牺牲应该让我们清醒单纯的物质上的强大并不足恃。

如果连生命都无法保障一切就都没有意义物质上的强大就不过是沙滩上的建筑而已。

在泪眼之间良知复苏在废墟之上人性挺立。

大地震震掉了我们心灵的尘垢震碎了我们日常的面具。

不能等到埋到瓦砾下才去爱每个人都是幸存者每个人都值得爱。

大地震让我们重新发现人本身重新回到人本身。

所有的冷漠所有的骄矜所有的轻狂这时都不再时尚。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为了不忘却的纪念作者:刘奕菲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5年第09期卫国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本该是全人类反思“二战”法西斯暴行的日子。

可是,因为对乌克兰冲突的立场不同,许多欧洲国家拒绝出席。

虽然它们自有原因,但这种拒绝无疑让它们错过了再次正视历史的机会。

为什么要纪念这样一个日子?原因可以有很多,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铭记历史。

“二战”是人类的一场浩劫,是历史上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

正如“纽带”新闻网所言,如果没有苏联人民的惨痛牺牲,也许“二战”还要带走更多的生命,也许灾难还要持续更久。

这样的历史,不允许人们遗忘。

铭记历史,最简单的一个理由就是提醒我们曾经的错误,并永不再犯。

小时候,我们从父母口中听着历史故事;长大了,我们阅读书籍,了解过往的烟云。

这些是无意义的吗?显然不是。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底蕴是否厚重。

浅薄之人,从不值得学习和崇尚。

铭记历史,让我们的思想成熟起来。

人的成长,和此密切相关。

铭记历史,我们增添了自己的底蕴与涵养。

中华文明五千年,经历过太平盛世,经历过战火连天;经历过对外的抗争,经历过内部的动荡。

五千年中华史是我们的骄傲,当一个人不铭记历史时,他就是从根上丢弃了中华文明。

一个人被问及本国历史时如果只能顾左右而言他,那么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国家的不幸。

铭记历史,因我们要传承我们的文明与文化。

但也有话说得好,“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政治左右历史的书写,并不是新鲜的事。

人类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可以“百花齐放”,这正说明了政治因素的强大,但如果因政治因素而选择拒绝面对历史,就如同那些欧洲国家拒绝出席阅兵式,则令人感到可悲可叹。

从不正视历史,到遗忘历史,其实并没有多么遥远的距离,也许不用一个世纪的时间就能完成。

当历史不再被铭记,我们以什么作为镜子?以什么增加自己的底蕴?又以什么来传承与传扬?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政治因素就好像小孩间的赌气一样幼稚。

当时间流逝,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出现又逝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

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的惨绝人寰的罪行之一,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期间。

这段黑暗历史,作为人类文明的耻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伤痛。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的原因不仅仅是记忆痛苦,更重要的是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铭记和平、反对战争,并为维护人类尊严和世界和平而努力。

为什么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呢?首先,南京大屠杀是对人权的严重践踏。

据历史记载,当时的日军在南京放火抢劫、无差别屠杀,甚至强奸妇女、儿童的事情屡有发生。

南京城内充斥着无辜百姓的哀声与号泣,人们的生命、尊严和幸福遭到了严重的损害。

这个人类的悲剧不仅提醒我们要时刻警惕战争对人权的侵犯,更重要的是要努力维护和平与尊严的核心价值。

其次,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因为历史背景下的罪行需要得到公正的评价和记忆。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暴行的一个缩影,战争过程中大量的战争罪行、战争负罪行得到的不是充分的纠正,这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回首历史,我们需要以合适的方式记录和纪念这段悲惨的往事,唤起人们对战争危害的认识和警醒。

此外,从国家层面来看,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有助于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自信。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对中国民族的伤害不可估量。

作为一个民族,我们不能忘记那段曾经受尽屈辱和痛苦的时光。

只有通过记忆历史,铭记痛楚,才能使中华民族牢记历史的教训,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维护国家尊严和民族自信。

最后,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因为这段历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和可贵。

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痛苦是任何人都难以承受的,而和平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

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战争罪行的例证,提醒我们要理性看待国际关系,坚守和平发展的理念,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争端,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世界。

总之,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段令人痛心的经历,我们不能忘记。

这段历史的深刻反思和长久记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南京大屠被遗忘的历史伤痛

南京大屠被遗忘的历史伤痛

南京大屠被遗忘的历史伤痛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历史伤痛南京大屠杀,也被称作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或南京大屠杀纪念周,是指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期间,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南京进行的一系列恶性暴行。

在这段黑暗的历史中,约有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惨遭杀戮、强奸和折磨,成为了侵略战争中的受害者。

然而,多年来,这段血腥的历史在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中鲜有被广泛谈论和传扬,这伤痛的历史似乎在人们记忆中被遗忘了。

南京大屠杀作为二战期间最惨痛的事件之一,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以及历史教育的缺失,南京大屠杀的报道、研究和宣传在一段时间内被压抑,甚至被部分人淡忘。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新的历史研究和目击者的证词浮出水面,这场暴行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伤痛显而易见,无论是在受难者家族中还是社会中,都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这段历史对南京市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许多亲历者和亲属仍然感受到了战争的悲痛和创伤。

对于那些失去家人的人来说,他们的痛苦犹如刀割,时刻提醒着他们这段历史的可怕性。

然而,南京大屠杀作为一段历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伤痛,更是整个国家和世界的伤痛。

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警示世人不忘历史、武装心智,共同防止战争和人类悲剧再次发生。

正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秀芬所说:“我们应该记住这段历史,因为我们必须明白,只有通过记住过去,我们才能保护未来。

”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受害者,中国政府设立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以唤起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和警觉。

每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中国人民及各界人士会在纪念馆前悼念受害者,缅怀那些无辜生命的离世。

此外,教育部门通过教科书和课程,传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并教育年轻一代珍视和平、抵制侵略。

然而,尽管这些努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宣传和教育,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广泛传播。

211071792_记忆、创伤与见证——陶东风的文化记忆研究

211071792_记忆、创伤与见证——陶东风的文化记忆研究

第39卷第2期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 .39,N o .22023年3月J o u r n a l o fL a n z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 ofA r t s a n dS c i e n c e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M a r .2023ʌ收稿日期ɔ2022G11G16ʌ作者简介ɔ李佳静(2000-),女,江西抚州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学理论㊁美学与大众文化研究.记忆㊁创伤与见证陶东风的文化记忆研究李佳静(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㊀330022)ʌ摘要ɔ陶东风对西方文化记忆理论的译介与研究持续多年,建构了 文艺与记忆 研究范式,并开展了相应的批评实践.其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记忆的伦理功能及其在文学领域中的运用问题,如何正确认识记忆与历史㊁见证与真实的关系问题等.陶东风在文艺学领域所开展的文化记忆研究,为文艺理论与批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在某种意义上彰显了文学理论的公共性,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艺研究的进程.ʌ关键词ɔ陶东风;文化记忆;记忆研究;见证文学ʌ中图分类号ɔI 206.7㊀㊀ʌ文献标识码ɔA㊀㊀ʌ文章编号ɔ2095G7009(2023)02G0014G04M e m o r y,T r a u m a a n d W i t n e s s T a oD o n g f e n g sS t u d y o nC u l t u r a lM e m o r yL I J i a Gj i n g(S c h o o l o f 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J i a n g x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c h a n g 33002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a oD o n g f e n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a r c h o n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a lm e m o r y t h e o r y h a s l a s t e d f o rm a n y ye a r s ,c o n s t r u c Gt i n g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a r a d i g mof 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 m e m o r y ,a n dc a r r y i ng o u t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cr i t i c i s m p r a c t i c e .T h e r e s e a r c h c o n t e n tm a i n l y i n c l u d e s t h e e t h i c a l f u n c t i o no fm e m o r y a n d 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l i t e r a t u r e ,w a y s t o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r e l a G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m e m o r y a n dh i s t o r y ,w i t n e s s a n d t r u t h c o r r e c t l y ,e t c .T h e s t u d y o f c u l t u r a lm e m o r y c a r r i e d o u t b y T a o D o n g f e n g i n t h e f i e l do f l i t e r a r y s t u d yp r o v i d e sn e wi d e a sa n dn e w p a t h s f o r l i t e r a r y t h e o r y an dc r i t i c i s m ,w h i c h ,i na s e n s e ,h i g h l i g h t s t h e p u b l i c i t y o f l i t e r a r y t h e o r y a n d p r o m o t e s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l i t e r a r y r e s e a r c h t o a c e r t a i ne x t e n t .K e y wo r d s :T a oD o n g f e n g ;c u l t u r a lm e m o r y ;m e m o r y r e s e a r c h ;w i t n e s s l i t e r a t u r e ㊀㊀现代意义的记忆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的西方学术界,并一直延续有年.其间,出现了 集体记忆 记忆的社会框架 等重要学术成果.20世纪70年代前后,由于反思二战的需要㊁自传体文学现象级的发生以及博物馆的兴起等原因,记忆研究越发受到重视,并逐渐以跨学科㊁跨国界之势形成一阵 记忆潮 ,至今方兴未艾.在21世纪初记忆研究才引入中国,并逐渐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乃至成为当下的热点议题.陶东风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重要人物,对文化研究中的记忆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努力站在文化记忆研究的前沿,积极从事记忆理论的译介和研究.他多次主持和参与相关学术研讨会,其主编的«文化研究»丛刊数年来多次设立文化记忆研究专题,对中西方记忆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做了较为充分地介绍和研讨.可以说,陶东风既致力于西方文化记忆理论研究成果的引进和阐释,又不断推动文化记忆研究的本土化与批评化.综观其在当代中国文化记忆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成果,可以发现,他试图建构 文艺与记忆 的理论范式,同时又开展相应的批评实践,并主要落实在记忆的伦理㊁记忆与历史两个方面的研究上.一㊁ 文艺与记忆众所周知,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 哈布瓦赫在1925年出版的著作«记忆的社会框架»中,首次提出了 集体记忆 的概念,并将个体记忆与社会框架相关联,强调记忆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开启了记忆研究超越生理学㊁心理学的社会学转向.在对哈布瓦赫的 集体记忆 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之上,德国学者扬 阿斯曼和阿莱达 阿斯曼夫妇提出了 文化记忆 理论.20世纪80年代,扬 阿斯曼首次提出了 文化记忆 概念,从文化学视角建立起记忆与文化㊁认同之间的关联,使记忆研究在文化维度进行延伸.阿斯曼对哈布瓦赫的 集体记忆 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将集体记忆划分为 交往记忆 和 文化记忆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就多灾多难.战争㊁冲突㊁灾难给人类和社会留下了无法忽视的种种创伤,创伤记忆研究已经成为文化记忆研究当中的显学.美国社会学家㊁耶鲁大学教授杰弗里 亚历山大提出的 文化创伤理论 是当代创伤记忆研究的标志性代表,他通过质疑自然主义的文化创伤理论发展出了建构主义的文化创伤理论,主张 文化创伤是一种文化建构 , 要让社会危机上升为文化危机即文化创伤经验,就必须进行有意识的㊁甚至是艰难的文化建构行为 [1].亚历山大还运用这一理论研究了关于大屠杀的记忆和讲述如何由 进步叙事 转向为 悲剧叙事 ,从而将特殊的个人记忆经验上升为普遍的人类灾难[2].陶东风对哈布瓦赫的 集体记忆 ㊁阿斯曼夫妇的 文化记忆 ㊁杰弗里 亚历山大的 文化创伤 等理论进行引进和阐释,他在« 文艺与记忆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 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一文中,提出的 文艺与记忆 研究范式就是围绕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关系㊁创伤记忆问题㊁文学艺术与文化记忆的关系,将西方文化记忆理论中的 集体记忆 创伤记忆 文化记忆 这三个最重要的关键词放置于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进行理论探讨和批判实践,从而建构起的有关 文艺与记忆 研究的新的理论与路径.其 文艺与记忆 研究范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3]:其一,建构主义的记忆观. 文艺与记忆 研究范式以建构主义的集体记忆㊁个体记忆和文化创伤理论为方法论,在对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认识上,对于过分强调集体记忆或个体记忆的主导型话语模式㊁书写模式进行了阐释与反思,指出应抛弃本质主义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理论,消除二者的二元对立,以相互建构㊁相互对话㊁协商的方式处理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关系;在对创伤记忆问题的关注上,则依托亚历山大的文化建构主义创伤理论,强调文学领域中见证文学对建构文化创伤记忆的责任和意义.其二,重视文艺的见证与型构功能.根据建构主义的记忆理论和扬 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 记忆 与 文化创伤 是社会文化的建构,而文化记忆则要由物质文化符号为载体而进行型构从而固定下来.陶东风由此突出了文学艺术对于创伤记忆㊁文化记忆的重要性,即见证文学作为高度自觉的创伤记忆书写,将个人的灾难记忆上升为普遍性人类灾难,具有实现建构文化创伤记忆和修复公共世界的意义.文化形式作为 记忆形象 ,在建构和实践中不仅能够使文化记忆得以固定和延续,还能作用于集体身份认同的塑造.其三,积极进行本土化的反思与批评实践.正如阿龙 康菲诺所说的,记忆研究 更多的是在实践,而不是理论化 ,如何将文化记忆研究的理论成果以各自的文化传统在跨学科与跨国界的学术文化内得到实践,是记忆研究当前的重点. 文艺与记忆 研究范式在批评实践上将文化记忆理论与文化创伤理论放置于当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结合本土化的文学类型作品㊁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反思.该范式结合了建构主义的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观,将 文革 书写出现的另类记忆㊁另类经验置于不同的解释和叙述框架中理解,以多元化视角,为理解和研究中国当代文学记忆书写提供了开阔的学术视野;结合了亚历山大的建构主义的文化创伤理论,对以叙述和反思 文革 ㊁反 右 创伤经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见证文学(或 思痛文学 )所呈现的重要症候进行文化批评和反思,强调其见证意义和道德责任.同时,结合扬 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分析国内大型集体记忆塑造的文艺活动与大众文化是如何通过特定的叙事策略,参与以塑造国民集体身份认同为核心的文化记忆建构实践的.除此之外,对于 见证文学 这个从西方引进的概念,结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概念进行了拓展,将纳粹大屠杀之外的,由文化㊁意识形态等原因制造的其他社会灾难,也包括在见证文学书写的范围内[4],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见证文学 .可以说,陶东风依据西方文化研究与文化记忆研究的理论资源,对当代中国文艺创作的本土化㊁语境化分析,建构了一种颇为有效的文艺理论研究范式.二、记忆的伦理犹太哲学家㊁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哲学教授阿维夏伊 玛格利特在其著作«记忆的伦理»中最先从伦理哲学角度思考记忆问题,探讨了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问题以及 记忆和遗忘的伦理意义 [5].非常遗憾的是,«记忆的伦理»的中译本(贺海仁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出现了严重误译.为此,陶东风在特意撰文纠误的同时,对本书的主要观点也进行了介绍和评述.鉴于亲疏关系㊁与记忆发生关系的程度的不同,人类应承担相应的伦理义务与道德义务,记忆伦理的基础是关爱,而 在人类普遍的关爱共同体还缺乏现实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应准备一个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即将人类转化为道德共同体 ,面对人类共同的灾难,即 绝对的恶和反人类罪,如奴役㊁驱逐平民和集体灭绝等 ,全人类都有道德责任去记忆[6].然而,由谁记忆?马格利特的回答是历史记忆的代理人 道德见证者.陶东风发表的«阿维夏伊 马格利特论道德见证者»一文,梳理和探究了阿维夏伊 马格利特关于道德见证者的特征㊁希望以及道德见证的真实性等现象学描述内容.而道德见证离不开对灾难与创伤记忆的言说和书写.创伤在个人层面往往体现为受难者㊁幸存者的心理创伤,陶东风对于创伤受害者群体的心理创伤问题予以了关注和重视,他指出, 创伤记忆如果不及时得到处理,就会导致各种形式的心理失调和应激障碍,使得人们无法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过去,也不能以恰当的方式走向未来. [7]受难者或幸存者在面对讲述与见证时面临巨大的障碍,需要克服内心的痛苦与耻辱,但他们的创伤见证又有着极大的必要性. 幸存者不但需要求生存以便讲述他们的故事,而且需要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而有意义地生存下去 [8],他们借助他者的在场与倾听,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 谈话治疗法 ,治疗与修复自身心理创伤以及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同时,又有助于对人性的深入挖掘.而如果创伤记忆上升为文化创伤,它就不再是个人维度上的记忆和经验,而是关于民族㊁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悲剧,个体创伤记忆有义务进入到公共的记忆空间当中.同记忆一样,见证也具有相应的道德和伦理责任,个体应该参与到人类最根本的尊严和道德共同体的维护当中,幸存者应当承担其 见证 的自觉,通过创伤记忆的讲述和书写,对抗遗忘㊁保存真相㊁反思历史㊁修复灾后人类的公共世界和精神世界.三、记忆与历史在传统的记忆观与历史观中,记忆与历史是趋于对立的,记忆与历史之间存在着明确的界限,而经历了二战的大屠杀之后,记忆与历史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阿莱达 阿斯曼指出, 在大屠杀的语境下,亲历者㊁幸存者之见证可以弥补档案资料的不足,其地位和价值得到了重新评价,由此,历史研究和记忆的裂缝被弥合,二者可被视为互相补充,个人的见证在历史研究中被普遍认可. [9]借助新历史主义的观点进行理解,历史和记忆并非二元对立㊁界限分明,二者作为文化中的处理过去的不同模式,可互为参照,相互补充.正如扬 阿斯曼所说, 只有借助于文化记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 [10].自二战结束后,对于大屠杀记忆的认识和书写在最大程度上成为了学术关切,而大屠杀可以隐喻为任何民族自己的创伤记忆.创伤记忆作为文化记忆和历史记忆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记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但明确了记忆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后,又如何处理与书写(创伤性)历史记忆?这种书写或见证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真实性?陶东风对此类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对于如何处理创伤性历史记忆,陶东风译介了阿莱达 阿斯曼的«记忆还是忘却:处理创伤性历史的四种文化模式»一文,依据施暴者与受害者的关系和情境,分析了四种对待过去的创伤性记忆的模式,即对话式忘却㊁为了永不忘却而记忆㊁为了忘却而记忆㊁对话式记忆.这是兼顾心理㊁道德㊁政治的维度的模式,是对马格丽特提出的 记忆和遗忘 这两种对待过去创伤的范式所进行的丰富和补充.叙述是文学艺术的记忆书写不可能超越的中介,而历史书写也必然带有诠释的维度,对创伤记忆的书写涉及到创伤叙述与文学再现的研究,这也是文化记忆和文学创伤理论的重要议题.在创伤叙事方面,陶东风参考了亚历山大的创伤建构理论和国内外的其他相关理论资源,介绍了讲述和书写大屠杀记忆的两种方法,即进步叙事与悲剧叙事,并对当代中国的创伤记忆书写进行了反思.中国自近代以来,尽管多灾多难,但创伤记忆书写却在长期受到有意或无意的抑制,进步叙事㊁光明叙事㊁英雄叙事等一直在叙事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知青文学㊁伤痕文学㊁反思文学等 文革 书写,还是近年来对于新冠疫情的书写,在对记忆的取舍上,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进步主义的修饰, 选择性 记忆的文学类型的作品远远高于 见证性 记忆.前者以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为代表,陶东风为此多次撰文从灾难书写的角度对其代表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11],后者则以老鬼的自传体小说«血色黄昏»为代表,陶东风通过研究,肯定了其作为自传性质的纪实性记忆书写的见证价值,并认为 见证文学 的特殊意义在见证而非文学 ,表示不能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衡量或批评见证文学的纪实性记忆书写.陶东风是针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普遍缺乏全面㊁真实的 见证性 记忆书写这一问题,重申并强调了见证文学的最高原则 客观纪实[12].的确,记忆是连接现在和过去的纽带,但它最终指向的是未来.对于全人类的创伤性记忆只有经过全面深刻的认识和反思,人类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因此,创伤性记忆不应该被降格为短暂的过渡性记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光明主义㊁进步主义的精神鼓舞,更需要的是见证的力量.近两年来,陶东风对于见证文学真实性问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发生了明显的后现代转向.一方面,他围绕«鼠疫»与见证文学的几个问题,证明文学能够实现对历史的转换.历史与文学都具有叙述的维度,历史与文学二者之间本身就可以互为转换㊁相互补充.如加缪的«鼠疫»并不是规范意义上的见证文学,但它通过寓言的形式,以鼠疫隐喻大屠杀,以文学的见证方式见证了(大屠杀的)历史,作为大屠杀的历史通过文学的方式建构出来.这是一种传统叙事与历史关系的深刻转变:历史必然包含文学(叙事)[13].另一方面,他在«论见证文学的真实性»(2022年)一文中,从心理学依据㊁见证内容㊁见证条件等方面对见证文学的真实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记忆的叙述与书写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性.从内容和主体上来说,见证文学几乎全部属于创伤记忆书写.创伤记忆属于个体生命的创伤经验.真实与虚构㊁亲历记忆与非亲历记忆相互缠绕㊁混合是后现代自传书写的关键表征.见证文学中纪实和虚构难解难分的这一特征有其心理学依据.从方式上来说,见证文学是写作者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将个体记忆和经验加工而生成的作品,避免不了艺术加工以及进入人物内心,个人化的主观心理真实并不在其真实性诉求之外.从目的上来说,见证的目的不在于对创伤现实和真实世界的完全复原,而是为了将其上升为人类的普遍性意义.从本体上来说,文学上的见证是一种与历史知识㊁抽象化理念不同的 具身化的历史见证 ,幸存者的大屠杀记忆书写是个人具身化的创伤经验表达,与历史档案中的数据和结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见证文学的真实区别于历史真实㊁科学真实,它是一种情感上㊁经验上的文学真实[14].总之,陶东风的记忆研究已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诚然,在文艺学界,记忆研究并不是他最早开始.但是,他的介入使得记忆研究的影响日甚.这当然不完全与陶东风本人有关,更是因为记忆研究本就应该是文艺学研究的重要构成.无论从文学理论的本土化来看,还是就文学理论的公共性而言,文艺学界都需要积极开展记忆研究.ʌ参考文献ɔ[1]陶东风.文化创伤与见证文学[J].当代文坛,2011(5):10G15.[2]陶东风.从进步叙事到悲剧叙事 讲述大屠杀的两种方法[J].学术月刊,2016,48(2):127G138.[3]陶东风. 文艺与记忆 研究范式及其批评实践 以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考察[J].文艺研究,2011(6):13G24.[4]洪子诚,陶东风.关于见证文学与文学见证的对话[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5):5G18.[5]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6]陶东风.«记忆的伦理»:一部被严重误译的学术名著[J].文艺研究,2018(7):149G160.[7]陶东风.主编的话[J].文化研究,2019(3):3G4.[8]陶东风.心理创伤的倾听:论创伤叙事的意义与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1):87G91,128.[9]阿莱达 阿斯曼,陶东风.个体记忆㊁社会记忆㊁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J].文化研究,2020(3):48G65.[10]阿斯曼,陈国战.什么是 文化记忆 ?[J].国外理论动态,2016(6):18G26.[11]陶东风.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灾难书写的几个问题 以梁晓声的知青小说为例[J].当代文坛,2013(5):38G44.[12]陶东风.见证极权环境下的人性变异 «血色黄昏»解读[J].文化研究,2013(4):3G34.[13]陶东风.见证,叙事,历史 «鼠疫»与见证文学的几个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21,41(2):43G53.[14]陶东风.论见证文学的真实性[J].文学评论,2022(1):117G125.[责任编辑:王作华]。

南京大屠永不磨灭的创伤

南京大屠永不磨灭的创伤

南京大屠永不磨灭的创伤南京大屠杀:永不磨灭的创伤南京大屠杀,也被称为南京大屠杀事件或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指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本军队在中国南京城内进行的一系列残暴暴行。

这场暴行导致了数十万无辜中国平民和士兵的残忍屠杀、强奸和折磨,成为了二战期间最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这种创伤无论在时间的冲刷下,都无法被完全磨灭。

一、死难者的声音永存南京大屠杀导致了大量无辜生命的丧失,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死去的人都有他们的遗愿。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的声音仍然可以听到。

历史记录、个人回忆和幸存者的口述等记录手段,使得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和惨剧得以传承下来。

这些声音中蕴含着真相和痛苦,提醒着世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和平。

二、纪念活动的意义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中的遇难者和追思战争的惨痛教训,每年的12月13日被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包括悼念仪式、献花、亲历者的讲述以及学术研讨会等。

这些纪念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表达对受害者的追思和悼念,更是为了告诫后人珍惜和平、维护人权,并且呼吁世界各国一起努力,以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三、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育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的正确认识与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培养尊重生命、珍惜和平的价值观。

同时,也可以引导年轻一代创造和平与友爱的未来,并防止历史的重复。

四、国际社会的责任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灾难,其罪行触目惊心,应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重视。

各国政府应该正视历史,承担起维护和平的责任,共同遏制战争罪行的发生与蔓延。

对于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暴行,国际社会更应该加强合作,推动国际法的完善和国际人权的保障,以确保悲剧不在重演。

结语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一道无法磨灭的伤痕,其教训至今依然深刻。

大屠的历史阴影

大屠的历史阴影

大屠的历史阴影近代中国历史上,大屠杀是一个无法磨灭的阴影。

无论是南京大屠杀、广州大屠杀还是其他地方的屠杀事件,都是中国人民历史上痛苦而无法忘却的记忆。

这些屠杀事件造成了无数生命的丧失,带给整个社会和国家巨大的社会动荡和创伤。

本文就这些大屠杀事件的历史背景、发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南京大屠杀——中国历史上的伤痛记忆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至1938年间,是日本侵略军入侵中国后的重要事件之一。

在这次屠杀中,日军对南京城的居民进行了野蛮的杀戮、强奸和抢劫,导致了数十万中国平民的死亡和人身伤害。

南京大屠杀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也成为全世界公认的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二、广州大屠杀——对抗日战争中的血腥一幕广州大屠杀发生在1938年,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惨重屠杀事件。

日军在广州对妇女、儿童和老人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强奸和掠夺。

这次大屠杀事件震惊了国内外,引起了全民的抗日愤怒和声讨,激发了更加坚定的抗战信念。

三、屠杀事件的发生背后大屠杀事件的发生有着诸多背后的原因。

首先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他们通过大规模杀戮和恐怖行为试图迫使中国人民屈服和接受日本统治。

其次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社会形势的动荡,加之民众缺乏足够的武器和军队保护,使得屠杀事件难以阻挡。

四、大屠杀事件对中国人民的影响大屠杀事件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创伤。

屠杀导致了许多家庭破碎,无数人失去了亲人和家园,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深深的痛苦和悲伤。

同时,这些屠杀事件也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抗争意识,加强了人民对抵抗外来侵略的决心,促使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屠杀事件的不可忘却大屠杀事件的历史阴影不可忽视,也不可磨灭。

我们需要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醒后人勿忘历史、屈辱不再重演。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研究和教育,我们可以警示后人,加深对和平的珍视和追求,为国家建设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大屠追寻失落的记忆碎片

南京大屠追寻失落的记忆碎片

南京大屠追寻失落的记忆碎片南京大屠杀:追寻失落的记忆碎片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惨绝人寰的罪行之一,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在这场残酷的屠杀中,日本侵略者无视人类的尊严和道德,给南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历史的记忆逐渐被人们遗忘。

本文将探讨南京大屠杀中失落的记忆碎片,激发人们的记忆与反思。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期间,日军在南京城内进行了数周的无差别屠杀,估计有30万以上的中国平民和战俘惨遭杀害,同时还有大量的妇女遭受强奸和摧残。

几十年来,许多幸存者和见证者争先恐后地讲述着他们的亲身经历,设立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用实物、图片、文件等方式保留着这段历史。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幸存者逐渐离世,曾经亲历南京大屠杀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少,而新的一代人对这段历史了解的知情人则越来越少。

维护和传承这段历史的责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

为了保留这段历史,重建失落的记忆碎片,传媒、教育和社会各界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传媒在向公众传达历史真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大媒体机构可以通过纪录片、报道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细节,激发公众对历史的关注和记忆。

同时,他们也应该加强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采访、访谈,通过亲历者的口述,让更多人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这段历史的残酷性。

其次,教育机构应该在校园中加强南京大屠杀的教育普及。

通过将南京大屠杀融入到历史课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详细介绍这段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让他们深入了解日本侵略者的种种罪行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举办相关研讨会和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教育,让他们亲自感受到历史的殇与痛,唤起他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人道精神。

除了传媒和教育机构的努力,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寻找失落的记忆碎片的行动中。

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发起纪念活动、捐赠资金和物品等方式来支持南京大屠杀的传承工作。

不可磨灭的记忆大屠杀纪念日的思考

不可磨灭的记忆大屠杀纪念日的思考

不可磨灭的记忆大屠杀纪念日的思考不可磨灭的记忆大屠杀纪念日的思考每年的大屠杀纪念日,我们都会想起那段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这个纪念日是为了悼念那些无辜生命的逝去,并警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过去,以免重蹈覆辙。

正如莱昂·波尔特所说:“记忆是生命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纪念大屠杀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记忆来避免类似的恶行再次发生。

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震惊和痛心的事件之一。

它在二战期间由纳粹德国发动,以种族灭绝的方式残忍地屠杀了数百万犹太人。

这场灾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历史的惨痛教训。

纪念大屠杀不仅是对那些失去生命的人们的敬意,更是对人类尊严和价值观的守护。

纪念大屠杀首先能够帮助我们铭记历史,使我们不断反思过去的错误。

只有记住那些痛苦的记忆,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种族主义和仇恨的可怕后果。

通过了解过去的错误和暴行,我们可以更好地通过教育和启发教育下一代,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避免将来的灾难。

其次,纪念大屠杀还有助于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

仇恨和偏见是导致大屠杀发生的根源,而只有通过和平、宽容和相互理解才能遏制这种根源的再次滋生。

纪念大屠杀不仅可以促使国际社会共同面对过去的罪行,还可以激励各国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消除任何形式的种族歧视和仇恨。

此外,纪念大屠杀还能够提醒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即使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大屠杀,我们也有责任确保历史不再重演。

不论我们的国籍、种族、宗教或背景如何,我们都可以通过宣扬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从自己做起,将这一理念传递给他人。

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意识形态的推广来推动社会变革,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和宽容的世界。

最后,纪念大屠杀是一次庄重而严肃的活动,这种严肃性是为了表达对遇难者的尊重和哀悼之情。

当我们纪念大屠杀时,我们应该保持谦卑和敬畏,在沉思和反思中追忆那段惨痛的历史。

我们不应该以嘲笑或轻浮的态度对待这样一个重要的纪念日,而是要真诚地承诺,我们将继续努力,以保护所有人的尊严和权益,以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

【无法忘却的记忆】为了无法忘却的记忆

【无法忘却的记忆】为了无法忘却的记忆

【无法忘却的记忆】为了无法忘却的记忆秀山,地处武陵山腹地,系渝东南门户,为渝、鄂、湘、黔边区结合部。

自古便有“小成都”之美誉的秀山,境内山川秀美,河溪灵动。

山间田野肥沃,雨水丰润,养育了一方英杰,也沉蕴了一地文化,既是花灯艺术的沃土,亦为黄杨扁担之故乡。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为摧毁我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以炸迫降”,地处渝东南边陲的秀山县城也未能幸免。

70余年后的今天,江河奔流,涛声阵阵,那触目惊心的血泪伤痛,那汹涌澎湃的抗日激情,依稀可见。

日机的疯狂袭击秀山,作为川东南角的一个小城,抗日战争时期,县城的城区居民只有1700多户,人口不过8千多,既无工业,也未设防,只有一条川湘公路相通。

绿荫夹道,店铺林立,一派和煦之象。

然而,如此一个远在后方的偏僻县城,也难逃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魔爪。

1939年10月10日,天气晴朗,上午8点半,城区居民、学校师生、驻军官兵共约300多人聚集于南门外中山纪念堂前的广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28周年。

此时驻秀山的第58防空监视队,由重庆防空司令部领导,其下还在洪安、梅江、龙池等地设有防空监视哨。

这些防空监视哨用望远镜�望观察,如发现敌机行踪,立即用专用电话向监视队报告;监视队得到情报即向重庆防空司令部报告,并根据敌机飞行方向距县城的里程和飞行需要的时间,通知本县防护团及发布不同的空袭警报,指挥居民疏散,躲避敌机的轰炸。

就在纪念活动的当天上午8时,重庆防空司令部防空情报所打来电话:由武汉、洛阳、九江各机场集中的敌机,向四川方向飞行,其中一批向成都方向飞行,其余两批有空袭重庆之势,各地要密切监视敌机动向,必须立即传送情报。

8时55分,又接湖南常德防空指挥部电话:桃源于8时50分发现敌机32架向龙山方向飞行。

9时10分,龙山防空来电:敌机32架在龙山上空盘旋侦察后,有26架向阮陵、芷江方向飞行,有6架向秀山方向飞行。

得此情报后,监视队立即通知防护团于9时15分发出敌机空袭警报,同时通知驻军派出部队挨家逐户地强迫疏散居民到城外四处隐蔽。

纪念抗日战争征文--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晖

纪念抗日战争征文--浩气昭千古,丹心拥朝晖

浩气昭千骨,丹心拥朝晖---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无声处,听惊雷写青史,铸丰碑龙归沧海,英魂壮血沃中原劲草肥抒肝胆,聚风雷问人生,能几回。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万籁俱静,位于北平城西的永定河上,本该平和宁静的宛平,迎来了一场狂风肆虐的突袭,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却的记忆。

以寻找士兵为引,要求进入小城排查,只因中国守军拒绝,便堂而皇之发动进攻。

卢沟桥下的河水汹涌狂吼,那是对日军恶行的控诉和不满;那一晚的月亮闪得格外明亮,因为它记下了这帮无礼入侵者的侵略。

此后,全面侵华,日军如洪水猛兽袭击庄园,残忍,粗鲁,暴力……打着所谓的旗号,烧杀抢掠。

看见村子,先抢后烧;看见村民,先欺后杀……这一切无法容忍的暴行激起了中华儿女狂涨的愤怒,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多少个千千万万的华夏子民,怎能容忍日本帝国主义横行霸道,万人抗争,不屈不挠,铁血激情,点燃四面八方,八年抗战的第一枪打响。

一九四零年八月二十日夜,华北平原上发出了怒吼。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振奋的记忆。

日军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我军将士不畏其难,发起总攻,卫我河山。

炸日军铁路,阻其桥梁、断其公路、夺其车站……117天,沉重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显示出中华儿女铁骨铮铮的热血豪情。

彭德怀总司令,不高不壮,但挺得一身正气,立着一身正腰。

哪怕日本帝国主义浓烟滚滚,依然带领着千千万万的勇士冲破“囚笼”,身负重任,循着华夏不灭的勇气,终而迎来光明的霞光。

他说“腰杆不硬,江山不幸”,行军打仗不忘勒紧腰带,故而才打得精彩,赢得漂亮。

他说“我彭德怀死了,你们都是彭德怀,有多少同志就有多少个彭德怀。

”敌人闻彭德怀而丧胆,视司令为眼中不得不拔之刺,彭司令仍挺着脊背,指引着万千将士,为华北大平原寻了曙光黎明。

烽火连天家国情。

左权,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

早年赴苏联学习,在国家危难当头时,毅然而然为国效命。

后人都说,“彭左”是既默契又强大的好搭档,协助司令,指挥作战,义无反顾,哪怕为国捐躯。

南京大屠为何需要保持记忆

南京大屠为何需要保持记忆

南京大屠为何需要保持记忆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军对中国南京实施的大规模屠杀事件。

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伤痕,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需要被保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警示历史不重蹈覆辙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残忍程度令人发指的大屠杀之一。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让人们认清战争和仇恨的丑陋,警示我们珍惜和平、维护人类的尊严。

保持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可以让人们铭记历史,不忘那些无辜生命的牺牲,以避免犯下类似的悲剧。

二、维护历史真相与公正保持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有助于揭示历史真相,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历史被不同的势力和利益进行篡改,虚假的历史记载可能误导人们对历史的理解。

只有通过保持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我们才能真实了解这段历史,并从中汲取智慧。

三、尊重受害者与慰藉家属南京大屠杀造成了无数中国人的伤痛与家庭的破碎。

这场屠杀对受害者及其家属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尊重他们的苦难和牺牲,我们需要保持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这也是对他们最好的慰藉和纪念方式。

四、倡导和平与人权南京大屠杀是对人类尊严和人权的极度践踏,这使得人们更加珍视和平与人权的重要性。

通过保持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我们可以加强人们对和平、平等和人权的追求,不断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五、历史教育与民族自豪感保持对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有助于进行历史教育,让年轻一代明白历史的残酷和战争的可怕。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我们更能够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

六、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南京大屠杀是国际社会共同的历史痛楚,保持对这段历史的记忆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将南京大屠杀纳入人类共同记忆,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友谊,形成共同面对历史悲剧的态度和决心。

总结起来,南京大屠杀作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其记忆的保持有助于警示历史、维护真相、尊重受害者、倡导和平与人权、进行历史教育以及推动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与战争后遗症调查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与战争后遗症调查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与战争后遗症调查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日本侵华期间最为严重的战争罪行之一。

该事件发生于1937年至1938年期间,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对无辜平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强奸和折磨。

数万名中国平民遇难,屠杀行为震惊了世界。

本文将通过对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和其战争后遗症的调查,来了解屠杀后的生活以及这场惨剧对幸存者的影响。

一、口述纪实1. 幸存者的回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与多位幸存者进行了深入的交谈,记录下他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遭遇和在屠杀结束后的生活。

这些幸存者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无法忘记的噩梦,他们的回忆使我们看到了那段黑暗历史的真实面貌。

2. 恐怖和痛苦幸存者们描述了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所经历的恐怖与痛苦。

他们目睹了日军对无辜平民的残忍杀戮和暴行,他们亲身经历了家人被杀害、财产被抢劫的痛苦。

这些经历对幸存者造成了长期的心理创伤。

3. 勇气与求生尽管幸存者们亲历了南京大屠杀的恐怖,但他们展现出了无比的勇气和求生欲望。

他们通过各种办法躲避日军的抓捕,隐匿起来,力图逃过这场灾难。

同时,一些幸存者也积极参与抗日战争,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争后遗症调查1. 心理创伤南京大屠杀给幸存者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在调查中发现,幸存者们普遍存在着创伤后应激障碍、恶梦、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身体伤害部分幸存者在南京大屠杀中受到了身体的严重伤害。

他们遭受了暴力袭击、虐待和性侵等,这些创伤导致了他们在战后身体上的残疾和疾病。

一些幸存者甚至出现了战斗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严重的后遗症。

3. 社会适应困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战后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适应困难。

他们失去了家人和亲人,面对着无法忘却的记忆和深深的痛苦。

这使得他们很难融入社会,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幸存者故事的意义1. 让历史不被遗忘通过收集和纪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可以让历史的记忆永不褪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周末--战争创伤为了无法忘却的记忆战争创伤为了无法忘却的记忆关注理由2003年,爱国团体到钓鱼岛宣示主权、京沪“新干线”方案之争、齐齐哈尔毒气弹事件、珠海买春案、西北大学学生抗议日本留学生下流表演等一系列事件把几年以来的对日情绪推到了沸点。

客观地讲,中日关系近几年的发展明显不均衡,政治冷经济热;官方冷民间热。

这种巨大的反差既说明中日关系的重要,也说明中日两国在二战已经结束了半个世纪之后,仍然没有找到促成双边关系良性互动的途径。

我们关注地区的稳定,国家的发展,我们更关注人的福利。

今天,战争的创伤仍然存在于这片土地上,普通的人仍然在遭受战争遗害的荼毒,我们耳边仍然能不时传来他们的哭泣。

然而,更紧迫的是,在对历史的执著与纠葛中,冷漠与非理性也正在滋生。

要促进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必须开创新局面。

“9·29”案件是在中国民间对日本诉讼的24个案件中,第一批侵华日军遗留武器受害者的诉讼,也是以日本政府为被告的惟一全面胜诉的案件。

在这里,有那么一些默默工作的人、一种无声的力量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在身边充斥的遗忘与浮躁中看到希望之所在。

2003年9月29日下午,东京地方法庭,来自哈尔滨的刘敏,与北辰律师事务所罗立娟等三位女律师一起,静静地等待一审宣判。

刘敏将父亲的遗照抱在胸前,紧紧盯着审判长片山良广。

一年以前,她就是在这个法庭,对着这位法官陈述,请求法院判决日本政府向日本遗留武器的受害者道歉并给予赔偿。

几分钟后,片山良广宣读判决:……日本政府对本案的受害人负有责任,向10位被害者每人赔偿2000万日元(约合140万元人民币)或1000万日元(约合70万元人民币)。

泪水顿时弥漫了刘敏的眼帘,她冲出法庭,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期待与煎熬,都被这一刻的激动所涤荡,化作一片晶莹。

刘敏抱着爸爸的遗像,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日本志愿者吉原雅子抱住刘敏,失声痛哭。

中国律师、日本律师、旁听席上一些普通的日本人哭成一片。

本案中方律师苏向祥说:“受害者刘远国的女儿刘敏在东京地方法院的陈述,对本案的胜诉起了重要的作用。

”12月19日,记者在哈尔滨终于见到了刘敏。

她的眉毛细细的,弯弯的,像月牙儿一样。

亮亮的眼睛充满了笑意。

哈尔滨很冷,在有暖气的房间里,她也紧紧裹着白色的羽绒服。

她的微笑,令看到她的人感到快乐,感觉不到她经受过的痛苦。

当她轻轻地述说起她一家的遭遇时,她的双眼微微睁开,蒙着一层泪水。

她不看我,不像是对我讲述,而是陷入过去十几年交织着幸福与辛酸的记忆里,自言自语。

我们原来住在哈尔滨南边的双城市,周家镇的东新村。

家里有爸爸、妈妈、弟弟和我。

爸爸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人家家里的工具都是买的,我们家的则大多是爸爸做的,而且用起来很顺手。

他会木工,还会盖房子,就是种庄稼,收成也比人家的好。

爸爸很疼我们。

上小学的时候,泡沫文具盒在我们那里还很稀罕,我就有一个,里面还有一个小镜子。

人家的孩子学骑车,用的是大人的自行车,爸爸却给我买了一辆天蓝色的女车。

这让别的孩子很羡慕。

我现在经常回忆起小时候,夕阳西下的傍晚,一家人围坐在小院里,说说笑笑地吃饭。

心情好的时候,爸爸会亲自下厨做几个菜。

现在,每当凝望夕阳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时的情景。

可是,这样的情景再也不会有了。

1995年,我上高二。

8月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

却发现家里一下多了很多亲戚,妈妈和弟弟在不停地哭。

亲戚告诉我说:“你爸爸受伤了。

”爸爸以前也受过伤,干活砸坏了脚,但后来就好了。

这一次,爸爸会伤成什么样呢?我很害怕。

赶到医院,手术室的灯亮着。

手术室门口有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两只断的手,惨白惨白的。

我一看,就认出那是爸爸的手啊。

爸爸没了手咋办呢,他多疼啊。

我一下子哭出来。

别人抱着我说:“不要哭,那不是你爸爸的手。

”我哭着说:“那是爸爸的手,我认识!”刘敏用手背擦擦眼泪。

那一天,她的父亲刘远国和邻村的齐广越、齐广春兄弟在田里挖土修路时,一枚日军遗留炮弹突然爆炸,刘远国被炸成重伤,齐家兄弟一死一伤。

东前村紧邻东新村,过去曾是日军的弹药库。

周家镇居民在基建、农耕时,经常遇到日军遗弃的炮弹。

1947年到1995年间,有记载的9起爆炸事故中造成10人死亡,3人受伤。

爸爸做完手术后,我趴在隔离病房的门玻璃上往里看,却只能看到盖在他身上的白色床单。

终于能进病房探视的时候,我也终于知道,白色的床单下,爸爸的双手已经没有了,他的右腿粉碎性骨折,装着支架,骨头白森森地露在外面。

他全身烧黑了,起着大泡,每天都需要用剪刀把烂肉剪去。

我在屋里看他换药时,他疼得浑身哆嗦,却一声也不吭。

支持不住的时候,就对我说:“你出去!”我一到走廊上,爸爸就疼得叫出来,声音凄惨。

而我却只能在走廊里哭。

为了治好爸爸,妈妈把能卖的东西全卖了,后来又卖了爸爸亲手盖的房子。

大姑把家里的两头奶牛也卖了。

那奶牛正是出奶赚钱的时候,可大姑不管,为了她弟弟,她什么也不在乎了。

可是,钱还是不够。

爸爸清醒时对我说:“让我回家吧,我是治不好的了,不要浪费钱了。

”医生也说,我爸爸是治不好了。

而且由于我们家欠了医院不少钱,他们也不给用药了。

1995年9月15日,我们偷偷把爸爸从医院接回来。

我们欠医院钱,人家是不允许出院的,可是爸爸想回家。

第二天,爸爸就去世了,那时他只有39岁。

爸爸就这样走了,他到最后也不知道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家没了,还欠了6万块钱的债。

我和弟弟是没法上学了。

妈妈一个人担起所有的家务和农活。

她经常在田里弯下腰一干就是一天。

长期的劳累,妈妈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

妈妈经常会想起爸爸,每当她哭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她又在想爸爸了。

为了赚钱养家还债,我们在姨家的饭店里借住。

白天在饭店干活,晚上拼起桌子睡觉。

那个时候,妈常说:“什么时候能有个家就好了。

“后来,弟弟去附近的一个榨油厂干活。

为了多挣点钱,让妈少操心,15岁的弟弟拼命干三四十岁的大人干的活,无论多累,受了什么委屈,回家也从不吱一声。

弟弟现在性格完全变了,小时候活泼的他变得沉默寡言,不与人交流,老一个人坐着发呆,好像生活中从来就没有什么快乐一样。

不久,我也离开家,来到哈尔滨。

我心里老想着爸爸去世前对我说的话:“照顾好你妈,你弟弟。

”我肩上的责任很重。

我刚开始工作时当营业员,一个月挣300块钱,我不买衣服,一个月给妈妈200块。

但我还是很想家,天天偷偷地哭,梦见妈。

妈也想我,弟弟对我说:“姐,你走后,妈妈老半夜喊你的名字,一边哭,一边说,要不是爸爸出事了,不会让你这么小就出去工作。

”现在,刘敏已是“金百合”美容美发店的经理。

刘敏的店对面是一个健身中心。

12月20日晚,几个中年妇女在那里跳完舞后,兴冲冲地来刘敏这里做按摩。

刘敏笑着,阿姨长阿姨短地招呼着。

刘敏说她们跟她妈妈差不多大,但是显得那样年轻。

你看,这些阿姨多幸福啊,跳跳舞,做做按摩,什么时候我妈也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啊。

这样的大冷天,我妈现在住的地方漏风,手会冻裂的。

她腰痛,晚上不能翻身,连杯热水都喝不到。

我要努力工作,有了钱给妈治好病。

我有个心愿,一定要在哈尔滨买房,哪怕只是一个小房子,把我妈接过来。

我妈最想要的就是一个家。

我们家已经卖了,回到村里,我常会再走过去看看,爸爸亲手盖的房子还是显得那样亲切。

农村里一下雨,人家的院子里全是泥,可爸爸在我们家的院子里铺了砖,干干净净的。

爸爸用木板做的栅栏还好好的。

在院子里,我好像还能看见爸爸的影子。

现在,我要给妈另外一个家。

无论如何,我都要带着我妈,好好照顾她。

我想让妈妈过上好日子,改变我们的生活。

爸爸去世前,流着眼泪对我说:“最遗憾的是没看到你结婚。

”我现在虽然27岁了,但还不急。

我有件事情没有完成,等这件事了结,可以给爸爸一个交待时,再考虑自己的事情。

刘敏要了结的事情,就是对日诉讼。

刘敏父亲出事后,苏向祥找到他们,承诺免费替他们向日本政府交涉。

刘敏一家委托苏向祥和日本律师提起诉讼。

刘敏一家和其他10人,成为中国首批将日本政府告上法庭的侵华日军遗留武器受害者。

关于爸爸去世的原因,我怎么也想不明白。

这又不是打仗的年代,怎么会发生这种事?我爸爸更委屈,到死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知道日本侵略过中国,可那是历史。

没想到几十年以后,我们一家仍然要承受战争的痛苦。

我想,日本应该把遗留武器处理好啊。

中国人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多危险啊,好像战争还没结束一样。

如果这件事不做好,还会有更多人受害。

我爸爸去世了,齐广越去世了,他的弟弟齐广春受伤以后,成了傻子一样的人。

他还有老父亲,哥哥死了,还有个嫂子,一个小男孩儿。

一家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生活怎么办呢?还有很多小孩子受伤,今年齐齐哈尔“8·4”事件中,就有4个小孩子受了伤。

听苏向祥律师说,这么多年来,中国一共有2000多个受害者。

我开始与日本律师接触。

他们要我讲爸爸的事情,每次一讲起都让我感到好难过。

日本律师说:“我们不愿意让你回忆,可是没有办法,为了胜诉,我们必须把资料准备得更详细一点。

”有时,一天要讲好几次,我哭得难受,饭都吃不下去。

可是我知道,为了给爸爸讨回公道,我必须这样做。

我盼着早日把事情告诉那些伤害了我们的日本人。

2002年7月,我去东京地方法庭作证。

在哈尔滨出关的时候,武警问我去日本做什么,我说去打官司,告日本政府。

他说:“应该。

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2002年7月8日下午,东京地方法庭。

我穿着前一天日本律师陪我买的衣服,乳白色的裙子,浅粉色的衬衣。

坐在证人席上,与审判长面对面。

他坐得很高,我必须抬头才能看他。

他说:“可以开始了。

”我说:“我们本来是普通的幸福的一家,但有一天,突然发生了不幸的事情……”一个半小时里,我一直抬着头,看着审判长的脸。

开始讲述爸爸受伤的惨状时,想到爸爸受的痛苦,我的眼泪开始流下来。

但是,我忍着不哭出来,我怕一哭就会讲乱。

我盼了好多年,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我要讲清楚,让法官们听清楚。

我来这里是讲事儿的,不是来哭的,不是来博取他们同情的。

我必须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知道日本政府给我们造成了多大的痛苦。

我一直盯着审判长的脸,虽然泪水一直在流,但我忍着不哭出来,脑子里一边想,一边说,清清楚楚地告诉他们我们的遭遇。

也许,法官能看出我是个很倔的女孩儿。

一个半小时里,审判长没有打断我。

他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闭着眼睛,像是在思考。

他旁边的一个女法官哭了,悄悄地擦眼泪。

法庭上,静悄悄的,但我能听到旁听席上轻轻的哭泣声。

帮我翻译的人也在一边说,一边哭。

最后,我很坚决地提出,日本政府必须作出道歉和赔偿。

我陈述完了,审判长问:“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说:“您一定也是一位父亲,您知道您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如果失去您,您的孩子们将会是多么痛苦。

我和弟弟就忍受着这样的痛苦。

希望您能给我们一个公平合理的判决。

“他说:”谢谢你这么远来作证。

你辛苦了。

“过后,日本律师高兴地告诉我,这个审判长从来没对原告说过这样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