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与襄阳-诸葛亮躬耕地论争问题述论
诸葛亮居住地襄阳和南阳之争考证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襄阳南阳我的第一次推断:诸葛亮13岁随叔父依附袁术时,肯定是南阳城外七里,隐居躬耕,这段时间估计因为年纪小,躬耕印象深刻。
后来随叔父投刘表,就可能迁到襄阳了,但是住的地方在襄阳周围,是不是隆中不知道,属于南阳的管辖,其实那地方人烟稀少,交界的地方。
这段时间相对长些,年纪大些,条件好些,两个姐姐都出嫁给大族了,投了老师,读书多且成长快,躬耕印象没有前面深刻,且到处游学,结交了襄阳周边的不少学士,安家是襄阳周围,后来叔父死,诸葛亮不忍仕无能的刘表,就选择隆中隐居了,襄阳西二十里,这里环境和南阳七里大致相似,山水树木平地,所以可能是二次隐居的地方,两个特点,读书和经常云游。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从出师表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尤其一个本,意味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在南阳躬耕,虽然年少理想远大,避乱的成分多,所以不求闻达。
后一句是三顾草庐,这个草庐就是躬耕之地吗?无论在哪隐居种地,恐怕都有住房草庐吧,要不住哪里呢?所以,南阳七里处是早期的躬耕地,隆中和南阳都有草庐,南阳是开始就隐居,隆中是在襄阳周边生活一段时间后隐居,主要是求学游学,弟弟长大些,可能躬耕的多一些。
三顾茅庐就是发生在隆中,但是那会属南阳郡,就是现在的襄阳隆中,躬耕地基本就是现在南阳多一些了,且是发生在早期。
所以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是开始在南阳的生活。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是到襄阳隆中后的故事。
因为生活时间跨度多达14年,且变换不少地方,加上战乱,边界时常交错占领,更没有人记住当时的详细情况,所以才有那么多的文献各自记载的不同,难道说都是错的?肯定有南阳和襄阳的影子,就是个南阳到襄阳,有小长大,关系亲朋重在襄阳的一段历史而已。
论证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即宛城
《论证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即宛城》一、论据:1、 (诸葛玄死于建安二年正月),公元197年。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证明: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失去了依靠,开始躬耕种田,独立自主生活。
2、“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
”《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证明:1、诸葛亮离开了居住地襄阳,自己说到南阳躬耕种田了。
2、刘备三顾的是草庐,不是“宅、家、院”。
3、“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
”《三国志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证明:诸葛亮自己再次说明:躬耕于南阳。
而不是其他地方。
4、“张济自关中走南阳。
济死,从子绣领其众。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
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证明:这里说的南阳即是宛城,南阳仅仅可以代指宛城,不代指其他县。
5、“曹操智计殊绝于人,…然困于南阳”。
《后出师表》证明:1、曹操在南阳宛城被张绣打败,为流矢所中,二子遇害。
2、同一件事在《三国志魏书一》上说“公到宛”,《后出师表》上说“困于南阳”。
有力地证明了说南阳即是宛城。
6、“…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
……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
”《(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一》证明:这里说的南阳指的也是宛城。
7、“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
《三国志魏书八》。
这里说的是宛。
同一件事但在《魏书十·贾诩传》中说的却是“张绣在南阳”。
证明:有力地证明了说南阳即是宛城。
南阳仅仅可以代指宛城,不代指其他县。
8、“宛,故申伯国,莽曰南阳。
”《后汉书·地理志》王莽是第一个说南阳即指宛城的。
证明:说南阳即是宛城。
9、“荆州刺史王睿素遇无礼,坚过杀之。
比至南阳,众数万人。
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
《三国志吴书一·孙坚传》证明:1、这里说的荆州就是襄阳,南阳就是宛城。
2、只说郡名即指郡治所在地,如果说除郡治以外的县名时,必在郡名后加上县名。
南阳与襄阳:诸葛亮躬耕地论争问题述论
之事 ’ 即此 宅也 。 《 州 图副 》 “ 。 ” 荆 : 邓城 旧县 西 南一 里 , 隔 沔, 有诸葛亮宅 , 是刘 备三 顾处 。 《 ” 元和 郡 县 图志 ・山南道
二 ・ 州 襄 阳县 》 “ 葛 亮 宅 , 县 西 北 二 十 里 。 这 九 条 襄 :诸 在 ” 资 料 , 指 孑 明住 宅 在 襄 阳 , 以 襄 阳 说 的 学 者 据 此 说 : 唐 多 L 所 “ 宋 以前 的 图 经 、 志 , 一 例 外 地 记 载 诸 葛 亮 躬 耕 地 在 襄 阳 地 无
郑 先 兴
摘 要 : 阳与 襄 阳 的诸 葛 亮 躬 耕 地 论 争 , 萌 芽 于 陈寿 《 国 志 》 转 载 诸 葛 亮 “ 耕 于 南 阳 ” 自述 与 习 凿 齿 南 其 三 所 躬 的
《 汉晋春秋》 襄阳隆 中有 渚葛 亮“ 对 故宅” 的追叙 ; 其肇始是 因清代 湖北顾 嘉蘅 到南 阳任 知府作 “ 必辨 襄 阳南阳” 何 的对 子; 其直接 的论 争则始于 2 0世纪 8 0年代末 。在论 争 中, 阳方面 强调 , 阳归南 阳邓县 管辖 , 襄 襄 习凿 齿等人 的
讳饰掩 盖。 2 东 晋 到唐 朝 .
这 个时期 , 诸葛亮 躬耕 地 的问题 已开 始萌 芽 , 现在 所能 够 见到 的残章 断简主要是 以下九种 : 蜀记》: 晋 永兴 中 , 《 “ 镇 南将军襄 阳郡守刘 弘至隆 中, 观亮故 宅 , 立碣表 圊。 《 ” 汉晋春 秋》:亮 家于南 阳之 邓县 , “ 在襄 阳城 西二 十 里 , 曰隆 中。 号 ”
《 阳 记 》 “ 阳 有 孔 明故 宅 。 《 州 记 》 “ 阳 城 西 十 里 襄 :襄 ”荆 :襄
次论争 。
三 国至 清朝 诸葛 亮躬 耕 地论 争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解读
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解读提示:一直以来,河南南阳与湖北襄阳两地对于诸葛亮的“躬耕地”的问题争论不休。
关于这个论题,学界普遍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支持“躬耕地”为南阳的“南阳说”以及支持“躬耕地”为襄阳的“襄阳说”。
本文作者首先剖析了“襄阳说”的依据,再根据史实记载逐一驳斥这些依据,最后通过详实的分析考证说明河南省南阳市才是诸葛亮真正的“躬耕地”。
文章摘自《中国经济周刊》,部分文字有删改。
正文:诸葛亮躬耕地问题是一个中国史学界长期存在,目前又没用明确结论的问题。
本来,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悬案,争争无妨,尤其是南阳武侯祠和襄阳古隆中均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都是中华大地上著名的文化遗产和游览胜地,都应当充分发挥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所以,这些争论和宣传都是可以理解的。
如重此轻彼,或互争高下,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妥当的。
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几次但争论却不同寻常,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改动和教科书事件均有误导后人之嫌,在史实上也缺乏科学的依据。
故我们对此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还历史真相。
应当指出,研究任何问题,都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对争议已久的诸葛亮躬耕地的解析也不例外。
作为诸葛亮躬耕的准确地点,必须辨析清楚,使其符合历史真实,这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
这和当前有些地方大争所谓的“名人故里”有着本质的不同。
只要双方论者不存偏见,能以科学的精神、求实求是的态度,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比较鉴别,做到去芜存菁、去伪存真,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即便最终无果,但在这种长期认真的探讨中,参与者和关心此事的人均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历史知识,学会一些研究历史问题的方式方法,这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学识水平都大有益处。
关于诸葛亮的躬耕地,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谁也不能否定的,就是诸葛亮本人在《出师表》中讲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南阳”与“襄阳”考——也谈诸葛亮躬耕地论争问题
“南阳”与“襄阳”考
——也谈诸葛亮躬耕地论争问题
甄红勇
【摘 要】诸葛亮的躬耕地在我国历史学界的争论已久,一般是围绕“南阳”以及“襄阳”这两个地点来 进行争论。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争论起始于在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中所转载的关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 的说法,而在习凿齿所写的《汉晋春秋》中却写到诸葛亮的“故宅”在襄阳的隆中地带,因此引发了历史 学者的相关争论,两个观点的学者都从历史材料中寻找各自论证材料来证明自身观点的正确性,因此到目 前为止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争问题还被不断的讨论。 【关键词】躬耕地论争 诸葛亮 “南阳”与“襄阳”
一、前言 历史上关于诸葛亮躬耕之地的论争确切的史料记载主 要有三处,一处是《出师表》中诸葛亮的自述:“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这里所指的南阳在东汉时期以及三国时期 经过史料考证之后可以确定所指的地点为宛城,而宛城所 在的地点是南阳郡所管辖的地区;第二处是在陈寿所写的 《三国志》中描述到“亮躬耕陇亩”,这里的陇亩经过史 料考证也表明所处的地点是南阳;而第三处记载则是在《诸 葛亮集 . 文集 . 黄陵庙记》中,描述到“仆躬耕南阳之亩, 遂蒙刘氏顾草庐”,这里的“南阳之亩”所指的地方就是 南阳卧龙岗的躬耕田 [1]。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本来关于诸 葛亮的躬耕地并没有什么争议,但是襄阳的隆中相传为诸 葛亮在少年时期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部分史学家认同隆中 属于襄阳,但是却和诸葛亮的“躬耕南阳”是不同的含义 [2]。 二、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争 在南阳和襄阳都有关于对诸葛亮的祭拜,并且由来已 久,但是在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争方面,主要的论争是 发生在咸丰年间以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 (一)在清朝中末叶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争 在以往的历史中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争一直持续不 断,但是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争是在这个时期真正的拉 开序幕的。在道光年间南阳有一任知府名叫顾嘉衡,他先 后共担任了五任南阳知府,时间长达 20 余年。在担任知府 期间,顾嘉衡勤于政事并深得民心,在担任知府时最令顾 嘉衡头疼的事情不是如何做一个清官,而是要对诸葛亮的 躬耕之地做出相关的抉择。诸葛亮是当地人民崇拜的人物, 在躬耕之地的决定上对当地民心会有很大的影响。而顾嘉 衡的出生地在湖北,但是在南阳任官,因此在处理这件事 情上他耍了一个小聪明,并且采取了比较折衷的态度写了 一个对子,对子的内容为“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在这个对子当中,顾嘉衡 虽然没有对诸葛亮的躬耕之地进行明确的归属,但是却是 用官方的身份将这一存在争论的问题进行了认可,这为将 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带来正式的开端。 (二)当代关于诸葛亮躬耕之地的相关论争 在当代关于诸葛亮躬耕之地的相关论争讨论得最激烈 的时期是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 (1)在 1998 年至 1990 年之间。我国在 1987 年的时 候邮电部门决定发行关于《三国演义》的纪念邮票,其中 就有一枚邮票是以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为背景,在这枚邮 票的设计当中涉及到了诸葛亮躬耕之地的问题,关于该问
略论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南阳”即是宛
略论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南阳”即是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9个字,言之凿凿,历千年而不磨。
这是诸葛亮上呈皇帝的正式公文,态度极其严肃,文字十分严谨,却又明白易懂。
用今天的话说,无非是:臣原本是个普通百姓,亲身耕种在南阳。
这是第一手史料,超越其它任何史料的价值。
但是,就有某些所谓的专家说了,东汉时的南阳,不同于后来的南阳,今天的南阳当时叫宛,宛不是南阳,诸葛亮所说的“南阳”是当年的南阳郡邓县的隆中。
对于以上说法,我有两个疑问大惑不解,诚心请教于知者:正如湖北洪湖籍学者王雄先生说的“在诸葛亮走出草庐、结束躬耕生活之前,没有一条史料可以证明南郡之襄阳县不辖隆中,也没有一条史料可以证明南阳郡之邓县辖隆中。
东晋时,也就是诸葛亮走出草庐110年以后,突然出现了‘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的记载。
很显然,是古人给现代人制造了麻烦和烦恼。
”(王雄《“汉水文化”札记之二十诸葛亮:襄阳与南阳之争——汉水风云人物系列谈》)事实正如王雄先生所说。
在“躬耕地”问题的争论中,主张“隆中说”的先生们,没一个能举出有力证据,其中号称专家的不少,有正牌的,有冒牌的,还有很了不起的大牌专家,我见到的都是一说到这里,或含糊其辞,或武断妄论,他们谁都没有拿出一条有价值的史料,何兹全没有,谭其骧也没有。
也许我见闻不广,请知者告诉我,我十分感谢。
第一个疑问:没有根据就出结论,而且霸道得向对方的观点讨伐问罪,这算哪门子学术规矩?第二个疑问: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说到卧龙岗,就有人说那是宛,不是南阳;可说到隆中,那就成了南阳。
宛就不是南阳吗?奇了怪啦!宛自古就是南阳的首府,也是南阳的简称,宛曾是南阳的郡治、府治、地区和市政府所在地,卧龙岗就在宛城西边3里多,可是不能算南阳;隆中离襄阳20里,离南阳240里,却不在襄阳,算是南阳,这种“襄阳说”的道理能说通吗?合乎逻辑吗?不同意我的看法的朋友可能会说,你讲的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南阳”即是宛,有证据吗?没证据岂不也是凭空乱说。
襄阳PK南阳 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襄阳胜
襄阳PK南阳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襄阳胜
诸葛亮逝后,凡是他到过的地方,老百姓为他立庙。
各地的武侯祠就有七座。
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的武侯祠谁为“正宗”之争最为有名。
隆中的建于晋代,南阳的建于唐代。
为武侯祠的正宗两地相争。
还打笔墨官司。
“隆中派”以《隆中对》之“隆中”为证,“南阳派”以《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为证。
直到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知府时,这场争论更达到了高潮。
南阳人认为:襄阳人来南阳做知府,可要处事公平,不能向着家乡,将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给襄阳,否则叫他这个知府坐不稳。
襄阳人认为,既然是家乡人到南阳为官,一定要为家乡人伸张正义,将古隆中的武侯祠判为正宗,否则不要他回家乡。
顾嘉衡听完双方的意见后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此联一出双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顾知府的才智,从此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
那么,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处呢?只要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知识,就不难辨别。
隆中在汉时属南阳郡所管辖,于是诸葛亮便称自己“躬耕于南阳”。
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而襄阳、南阳又分属湖北、河南两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争论。
事实上,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处,那就是
古隆中。
南阳诸葛亮
诸葛亮躬耕地1“襄阳说”应怎样争诸葛亮 ----关于诸葛亮躬耕地,我给持“襄阳说”支几个打败“南阳说”的招:1、诸葛亮自己说的话是最有说服力的了,任何发挥和想象都是对原意的曲解。
诸葛亮自己说自己“躬耕于南阳”,组织几篇文章,就说经许多历史大师考证,当时诸葛亮写的是“躬耕于襄阳”,是后人搞错了;或者说是诸葛亮作“出师表”时自己记错了,“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文章组织多了,谁也辩不出真假。
再不请人刻一块石碑,记载当时诸葛亮躬耕于襄阳的“经过”,埋在地下,若干年后挖出来,请来全国的新闻单位作一个大的宣传,再让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出个证明(证明这块碑是姜维亲自撰文所立),还怕没人相信?假作真是真亦假。
2、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
所以一定要证明当时诸葛亮所在的襄阳隆中为一非清静所在,是一个乱世,而南阳卧龙冈则非乱世,而是经济发达,政治稳定的地方。
诸葛亮在其“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后出师表”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两次提到南阳,所以不仅要说明躬耕的“南阳”在今之隆中,还要找些理由,说明曹操曾被困于襄阳的隆中,使得文中“南阳”一词,前后一致,互相印证。
3、早些年襄阳的诸葛*庐是用瓦做的,后来照着南阳卧龙冈诸葛庐的样子改为*做的。
我以为是弄朽成拙,太不应该了,要赶快把襄阳隆中的诸葛庐再改回原貌。
有道是“秦砖汉瓦”。
对外宣传就说是诸葛亮在襄阳发明了瓦,并给自己盖了个瓦房”(庐应为瓦庐,是全国第一个瓦房,多好的一个创意啊!持“南阳说”的学者要求把“隆中对”改为“庐对”,真是缺乏历史常识,改也应该改为“瓦庐对”)。
(最好活动一下中国建筑史、考古方面的权威,让其出了个证明:“专家在襄阳隆中发现了一些瓦,经考证这些瓦的制作日期与诸葛亮在隆中躬耕时间相一致!无异是诸葛亮发明了瓦,这与历史记载是完全一致的!)。
南阳与襄阳-诸葛亮躬耕地论争问题述论
南阳与襄阳:诸葛亮躬耕地论争问题述论摘要:南阳与襄阳的诸葛亮躬耕地论争,其萌芽于陈寿《三国志》所转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自述与习凿齿《汉晋春秋》对襄阳隆中有诸葛亮“故宅”的追叙;其肇始是因清代湖北顾嘉蘅到南阳任知府作“何必辨襄阳南阳”的对子;其直接的论争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在论争中,襄阳方面强调,襄阳归南阳邓县管辖,习凿齿等人的追叙文献是可靠的,东汉末年的南阳属于曹操所占领的敌占区因而诸葛亮不可能在南阳躬耕;南阳方面则反诘,邓县属于汉北的南阳郡,而襄阳属于汉南的南郡,东晋至唐的追叙文献所记载的是诸葛亮的“家”、“故宅”不是“躬耕地”,东汉末年的南阳大多时间属于刘表控制,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适于诸葛亮躬耕。
关键词:南阳;襄阳;诸葛亮躬耕地论者谈起南阳与襄阳的诸葛亮躬耕地的之争,常常说是“由来已久”。
然而仔细清理双方论争的历史,我们发现这种说法是极不准确的。
准确的说法是,南阳与襄阳两地关于诸葛亮的祭拜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而其直接的真正的抢夺躬耕地的争论,只有清道光咸丰年间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两次论争。
三国至清朝诸葛亮躬耕地论争三国到清朝期间,诸葛亮以其自身卓越的政治贡献,赢得了古代社会历代政府和民众的崇拜,所以关于其自身的成长过程,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此段时期关于其躬耕地是在南阳或襄阳的话题,仅在民间社会中有所争议,直到清朝中叶顾嘉衡做南阳知府,才被正式提出来。
由此,我们可以按照文献记载和历史实际,将这一时期躬耕地的论争加以叙述。
1.三国到西晋时期这个时期,诸葛亮躬耕地论争还没有开始,最主要的历史资料是诸葛亮的自述。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上《出师表》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躬耕地对于诸葛亮来说,对其并没有影响,所以他没有必要掩饰。
此后陈寿在撰写《诸葛亮集》以及《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都未提及诸葛亮躬耕地,在本传载籍中,还将诸葛亮的《出师表》予以全文转载,说明诸葛亮躬耕地在当时未有疑义,所以他没有必要讳饰掩盖。
诸葛亮为什么要“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为什么要“躬耕于南阳”?诸葛亮躬耕为什么选择南阳而不是襄阳的看法在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研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于1992年7月5日所作的一个“结论”颇有一些影响,并引起了较大的争议。
其中,该“结论”第二点说:“东汉末年,南阳宛(今南阳市区)一带战乱频仍,中原士人避乱荆州(襄阳)。
刘备三顾茅庐时,宛属曹操的地盘。
荆州是刘表治所。
诸葛亮的叔父同刘表是故交。
因此,他和他的叔父只能住在荆州(襄阳),而绝不可能住在宛县(今南阳市区)。
”平心而论,仅凭东汉末年襄阳与宛县一带的形势来断定诸葛亮“绝不可能住在宛县”躬耕无疑是非常牵强的,从当时形势和史料记载来看,“结论”的这种推测是不成立的。
况且,当时宛县一带并非就是“曹操的地盘”。
为了厘清事实,本文仅就诸葛亮躬耕期间以及刘备“三顾茅庐”之时宛县一带的政治、军事形势做一分析,以使我们讨论的问题能回归历史真实。
第一,宛县在黄巾起义之后至建安四年曹操北归进行官渡之战期间,是乱世,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他躬耕的南阳之地也是“乱世”,这两点是相同的。
而襄阳此期间则相对稳定,“一片绿洲”。
故几十万中原人士避乱江南,使原本耕地就少的荆襄地区人满为患,加上北方的豪门仕族大量流入,人多地少是不可避免的矛盾。
而此时失去叔父这个主要生活来源的年轻的诸葛亮兄弟,已经沦为地位“卑鄙”的一介“布衣”,生活的压力已使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这种情况下,他要么依靠其亲朋的资助,继续过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隐居生活(继续游学则年龄已过,经济来源也是问题。
做官则“时人莫许之”),要么到北边战乱之后人少地多之处,自食其力,发愤图强,盘桓待主。
显然,以诸葛亮这样“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的有为青年,肯定选择的是后者。
当然,这也是我的推测,但以其在《出师表》中关于躬耕生活和三顾茅庐的59字自述,这种判断显然不是毫无道理的。
而“结论”在回避“躬耕南阳”和“南阳、南郡以汉水南北为界”的前提下,断言诸葛亮“绝不可能住在宛县”的观点显然是过于武断和草率了。
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的论证说明
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的论证说明1.曹丕决不会犯大忌把诸葛亮草庐所在地封给蜀汉旧将黄权作为封地据说黄权是最早在南阳卧龙岗建诸葛庵祭祀的人,我们姑且相信。
再看当时政治环境:公元221年7月,刘备称帝为了给关羽报仇,发动夷陵之战,攻打东吴,战势失利后,黄权因“降吴不可,还蜀无路”,被迫投魏,刘备深感内疚。
黄权投魏,并非真心,魏文帝曹丕很赏识他,虽然拜黄权为镇南将军,封淯阳侯,但也并不放心,处处提防,更不敢重用。
毕竟黄权是蜀国旧将,且黄权的儿子及好友均在为蜀汉效力,刘备仍然对还同过去一样善待黄权妻儿,权甚感念。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魏文帝曹丕把诸葛亮草庐所在地封封给黄权,就会更不放心。
黄权在诸葛亮的草庐之地自然会睹物思人,卧新偿胆,一旦生反叛之心,行聚义之举,岂不失策,这样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作为权者,此大忌也。
挪窝他处,才是上策。
所以,曹丕决不会犯大忌把诸葛亮草庐所在地封给蜀汉旧将黄权作为封地。
反而言之,黄权的封地(南阳市卧龙区)也不可能是诸葛亮的草庐之地。
2《水经注》里没有南阳(宛)有诸葛亮躬耕地的记载按理诸葛亮的影响比黄权要大多了,《水经注》有南阳黄权冢的详细记载,《水经注》也有襄阳诸葛亮家及三顾草庐的详细记载。
如果躬耕地或其他遗迹在南阳黄权封地,也应该会有躬耕地等遗迹的位置记载,可是《水经注》里找不到。
只能说明南阳(宛)没有诸葛亮躬耕地。
附:魏正始元年(240年),黄权去世,谥景侯,葬于南阳,据考证,黄权墓位于今南阳宛城区魏营村东北。
据《水经注》卷三十一记载:“淯水又南径预山东,山上有神庙,俗名之为独山也。
山南有魏车骑将军黄权夫妻二冢,地道潜通,其冢前有四碑,其二魏明帝立,二是其子及臣吏所树者也。
”《水经注》《水经注.沔水注》:“沔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
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即此宅也。
”3 元以前没有发现有关于黄权建武侯祠的任何史料记载查遍元朝以前任何史料都没有发现有关于黄权建武侯祠的历史记载。
对南襄两地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相关记载下的史源追溯及辨析
对南襄两地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相关记载下的史源追溯及辨析一、襄阳的相关资料记载都是'宅'。
襄阳'号曰隆中'的坐标记载,是以习凿齿的本人认定为史源,而其它的不同的坐标记载背离习凿齿认同的史源坐标记载,它们没有研究及认定价值。
襄阳城西二十里泥咀镇(今卧龙镇)毗邻区域,居汉水故河道以北。
此地在东汉时归属邓县县境,在进入三国时属于义阳郡邓县县境,魏景初元年归属襄阳郡邓城县县境,故习凿齿本人说'襄阳有孔明故宅'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下的行政区划治。
但'号曰隆中'坐标,是诸葛亮本人认定的'躬耕于南阳'吗?当然不是! 它是诸葛玄'往依刘表'后一段时间内的可能遗迹存在,而诸葛玄卒于当时南阳叶县高阳华里老宅,并葬于高阳华里平山脚下。
二、南阳的史料记载皆'草庐'。
南阳隆中卧龙岗的史源记载:1、227年诸葛亮本人主证认定'今天下三分'之三国现状的南阳,即'躬耕于南阳''居草庐'所指三国南阳郡治宛县,宛亦名曰南阳——这也是'操困于南阳'所在地。
南阳周边文物及古迹印证诸葛亮在南阳周边活动行迹:'断石幢'文物记载及留侯祠诸葛亮碑记,见证诸葛玄叔侄初平元年避难荆州的早期南阳生活状态。
2、《三国志》记载:徐庶曰:诸葛孔明这个人,绰号卧龙,在卧龙(岗)这个地方,将军愿意招见他吗?——诸葛亮绰号卧龙来自地名。
3、公元234年诸葛亮《寄子书》曰:余自(南阳)隆中结构草庐于卧龙岗下躬耕稼穑——印证诸葛亮本人绰号卧龙,来自其居住地名南阳卧龙岗,以地名置人名。
4、古迹及文物印证:隋唐南阳城西南七里诸葛草庐及草庐碑记,此地亦名隆中。
参考资料: 赵均《金石林时地考》载:诸葛庐“在南阳城西南七里”。
迨至唐代,此处草庐仍存,内有唐《诸葛庐碑》(后佚)。
明赵均《金石林时地考》亦载:“登其顶可瞰南阳,因势隆然,蜿而起伏,其为隆起之中,故名隆中。
诸葛亮躬耕地学术界早有定论,为何总有人胡编乱造?
诸葛亮躬耕地学术界早有定论,为何总有人胡编乱造?古隆中是“襄阳十景”之一,因为诸葛亮年轻时期在这里隐居、学习而闻名于世,它位于今天湖北省襄阳市以西的众山拱卫中,是襄阳市下属的襄城区、南漳县、谷城县交界之地。
西晋永兴年间(304年―306年),镇南将军刘弘来此凭吊诸葛亮故宅,命参军李兴作《祭诸葛丞相文》,此时距离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仅70年。
东晋升平五年(361年),荆州刺史别驾、历史学家习凿齿来隆中,撰写《诸葛武侯故宅铭》,习凿齿看到隆中已建有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此时距离诸葛亮去世不过120多年。
当时的人们肯定不会搞错诸葛亮定居之所,隆中是诸葛亮隐居之地确凿无疑。
但是,大约从元代开始有人认为诸葛亮隐居之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争论随之而来,坚持此说者最大的依据是诸葛亮《出师表》里的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其实《出师表》的“南阳”与今天的南阳市是两个概念,汉末三国没有南阳城、南阳县,只有南阳郡,地位介于今天的省与市之间,属荆州刺史部,与襄阳所在的南郡相邻。
今天的南阳市,那时是南阳郡的郡治宛县,假定诸葛亮没在隆中隐居,那他有没有可能在宛县隐居呢?这种可能性其实几乎没有。
第一,宛县当时长期在曹操占领之下,曹操与刘表是敌对关系,诸葛亮不可能一个人跑到“敌占区”去生活。
刘表是董卓派到荆州当刺史的,他去荆州的时候南阳郡太守是张咨,属关东联军阵营,宛县一带还有一个袁术,刘表尽管在荆州其它各地动作挺快,很快占领了不少地方,但南阳郡的宛县及以北地区刘表从未占据过,此种情况一直保持到刘表去世。
袁术后来转战寿春,宛县周边又被凉州军旧部张绣所占,曹操那时已主持迁都许县,许县离宛县太近,曹操为此多次南征张绣,费了很大代价也未能将其占领,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在贾诩劝说下投降曹操,包括宛县在内的南阳郡大部始归曹操所有,此种情况一直操持到曹魏政权结束。
官渡之战后刘表收留了刘备,让刘备屯兵于新野,此地在宛县之南,是刘表北面的前线地带,刘备与曹操之间多次交手,刘表、刘备与曹操属敌对关系,诸葛亮随叔父诸葛玄投刘表而来到荆州,宛县相当于“敌占区”,诸葛亮放着好好的襄阳不呆,一个人跑到几百里外的宛县定居,是匪夷所思的。
诸葛亮躬耕之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
诸葛亮躬耕之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这些年来名人效应各地都在争名人的出生地、墓地等。
诸葛亮是中国非常有名的人。
其在投刘备之前有一段时间里躬耕。
有可能是兴趣爱好,不是靠种地打粮为生。
但诸葛亮躬耕的地方就有南阳说和襄阳说。
现代襄阳和南阳两地争诸葛亮躬耕之地,至少在晋代就已经开始争论了。
到了现代更需要名人效应,争论也更加激烈了。
因为古代的地方跟今地方有所不同,加上各朝各代行政划分会有改变。
诸葛亮躬耕之地三国之后南阳跟襄阳就在争归属。
现在的南阳跟古代的南阳可不太一样,襄阳也是一样的道理。
汉朝时的南阳郡可是比今天的南阳要大的多。
襄阳的古隆中,南阳的卧龙岗。
卧龙岗也是历朝历代闻名,也都修武侯祠。
据东晋人的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而据东晋人王隐蜀记公元304年左右西晋镇南将军刘弘到隆中,观诸葛亮亮故宅。
还立了碑作《祭诸葛承相文》。
原文很长: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
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
诸葛亮在出师表讲: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
就是说诸葛亮也讲自己在南阳躬耕,汉晋春秋更详细是在南阳的邓县,叫隆中的地方。
隆中的说法也没错,因为隆中也是属于南阳的。
据后汉书郡国志(即地理志):荆州—南阳郡—三十七个县,其一个是邓县。
东汉时人口二百四十万是东汉的第一大郡。
所以在东汉时隆中是属邓县属南阳郡的。
所以诸葛亮说躬耕南阳是对的。
但是隆中距离襄阳太近了,只有不到十公里。
这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古代王朝的行政规划是时常变动的。
就是近现代也是有很大的变动。
(就好比今天的北京,把古代的通县、蓟县、古北口等地都划北京。
)汉晋春秋、襄阳记都是东晋人习凿齿著的。
习姓是荆州大族,襄阳人。
他本人对诸葛亮非常崇拜,也曾学着躬耕。
并亲自到隆中看诸葛亮故居,并作《诸葛亮故宅铭》。
习姓有不少人在蜀汉为官。
习祯,广汉郡太守。
名亚于庞统,在马良之右。
跟马良等人并称楚之兰芳。
易中天讲诸葛亮故居,到底在襄阳还是南阳?
易中天讲诸葛亮故居,到底在襄阳还是南阳?◎ 诸葛亮方佳翮绘最近,又在争论诸葛亮的故居所在地了。
当然,据说而已。
但,有争议也不奇怪,因为这是老问题。
问题的起因麻烦出在历史文献的记载。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称:这句话透露了三个信息:诸葛亮的故居所在地叫隆中隆中的行政区划属于南阳郡的邓县但是距离襄阳只有二十里也就是说,隆中行政上属于南阳。
所以,刘禹锡的《陋室铭》说:但从地地理位置看,却离襄阳更近。
再加上诸葛亮与驻节襄阳的荆州牧刘表关系亲密,经常去的应该是襄阳。
刘备三顾茅庐,应该也是从襄阳去的。
这在当时,原本不是问题。
因为南阳和襄阳都属于荆州。
荆州下面七个郡。
邓县,属于荆州的南阳郡。
襄阳,属于荆州的南郡。
而且看地图,邓县离襄阳很近。
◎ 三国时期荆州部分地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但是后来,行政区划变了。
邓县,属于河南省。
襄阳,属于湖北省。
隆中到底是河南的还是湖北的,可不就成了问题!何况那地方现在属于哪里,也不清楚。
问题的解决后来,有个襄阳人到南阳做官。
南阳人就问他:隆中是哪里的?这位老兄一个头有三个大。
说是襄阳的吧,就得卷起铺盖。
说是南阳的吧,别想再回家了。
好在这人聪明,写了副对联说:意思是,诸葛亮对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读如善)都忠心耿耿。
这样伟大的人物,故居属于哪里很重要吗?诸葛亮是全中国的。
历史的方法其实,山东人也有资格争。
因为诸葛亮祖上是琅琊阳都人。
阳都,在今天的山东省沂南县。
诸葛亮又被刘禅封为武乡侯。
武乡,也有学者认为是琅琊郡的县,或者武乡侯国。
总之,是在山东省。
可惜诸葛亮没去过。
所以,还是历史的归历史,现实的归现实。
如果要纪念这位伟人,何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不同教材对诸葛躬耕之地现两种解释引争议
不同教材对诸葛躬耕之地现两种解释引争议 对“⾂本平民,躬耕于南阳”中“南阳”⼀词的说明,⼈教版九年级上册语⽂课本中注为“南阳,郡名。
诸葛亮隐居的隆中,在东汉时属于南阳郡”,⽽北师⼤版九年级下册语⽂课本注为“南阳,地名,今河南南阳”。
南阳市诸葛亮研讨会⼀位⼈⼠告知记者,2001年10⽉,⼈教社将《出师表》编⼊九年责任教育三年制初中语⽂课本时,将“南阳”注释为“南阳,郡名,在当初湖北襄阳⼀带”,曾引发南阳⼈不满和抗议,⼈教社后将注释改为:“南阳,地名,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当时属南阳郡”。
对显明偏向“襄阳说”的这⼀解释,南阳⼈仍然不满⾜。
《出师表》也是⼀个“南阳”两种注释 记者考察发明,这两家出版社所出教科书中的《出师表》也存在同样问题。
教科书须严谨,莫给学术之争当裁判 北师⼤出版社基本教导分社初中教科书义务编纂张照在接收采访时说,⽬前尚⽆同⼀机构对教科书进⾏审核,出版社按各⾃根据注解。
之所以这样做,重要是为了实现教科书多元化,防⽌⼀家观点独⾏。
张照强调:“没有⼀统天下的观点,也不必要依照⼀个尺度进⾏注释。
” 【调查】 “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
孔⼦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这些句⼦国⼈都很熟习,然⽽,湖北跟河南的两个中学⽣偶尔发现,针对“南阳”的注释,⼈教版教材与北师⼤版教材却截然不同。
教材差异的当⾯,仍是湖北襄阳与河南南阳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有学者以为,教科书作为任务教育阶段的课本有别于个别传布载体,在内容上应更谨严,不应卷⼊学术之争,对没有定论的争议问题不应本⼈下论断,充任裁判。
“同样⼀篇《陋室铭》,两套教材的注释截然不同,到底哪个对?”近⽇,在南阳市教初中语⽂的屈⽼师被学⽣抛出的“困难”难住了。
中⼼提醒 两种教材的《陋室铭》注释“打架” “⼈教社忽然⼜将《陋室铭》中的‘南阳’变到了古隆中,让南阳⼈始料不迭。
”他说。
两套教材对《陋室铭》、《出师表》中“南阳”的注释截然不同 【观点】 【回应】两套教材对《陋室铭》、《出师表》中“南阳”的正⽂截然不同两套《语⽂》课本中对“南阳”的解释截然不同分享到: 欢送发表评论我要评论微博推举 | 本⽇微博热门 教材差别的背地,还是湖北襄阳与河南南阳的诸葛亮躬耕地之争。
“诸葛亮躬耕地”闲谈
“诸葛亮躬耕地”闲谈药引最近,远在大洋洲江湖漂泊的澳大利亚媒体没有上膘,却有点上火。
是因为中国媒体人老胡说了这句话:“澳大利亚总在那折腾,我感觉它有点像粘在中国鞋底上的嚼过的口香糖,有时你不得不找一块石头把它蹭下来。
”澳大利亚媒体对中国媒体人这么幽默的回应感到十分不适应,怒气攻心,气急败坏,浑身发热,奇痒难忍----------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关于“诸葛亮躬耕地”争论的一些“烦人琐事”。
“襄阳说”的专家为了号曰隆中属于南阳,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战国时期,秦王灭楚,在汉水以南设南郡,泥嘴属中庐县,万山属襄阳县,但襄阳专家非要擅自把这个夹缝以南的小山村(无名)留给六年以后设立的南阳郡。
西汉时期,“襄阳有阿头山(陵之大者曰阿)”,但襄阳专家不承认襄阳最高的(隆中)山为阿头山,偏偏指万山东边一个三层楼的小山包为阿头山,让人贻笑,其心机路人皆知啊。
东汉时期,尽管众多史书(包括习凿齿)均明确指出“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习凿齿语),但视而不见,睁着眼说这一段汉水“犬牙交错”(能把这么明确的记载说成犬牙交错也算本事),还拿与南郡八竿子也打不着的武当位于汉水以南(在这里专家东西南北也分不清了)来证明号曰隆中属于南阳郡。
等建安十三年曹魏设立襄阳郡,汉水北岸的樊城一带设立鄾县、邓城县了,号曰隆中还是不能属于襄阳,一定要属于南阳。
而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的时候,明确指出“今天下三分”,但“襄阳专家”对此二十年前设立的襄阳郡还是不能承认,说诸葛亮“坚持大汉的行政区划”;真是奇怪,大汉这个时候消亡了吗?襄阳郡不是大汉的行政区划,难道是西晋的行政区划?到了东晋,邓县划归义阳郡管辖,与隆中隔着樊城、安养二县,但还是不行,号曰隆中还是要归南阳郡邓县。
而宛县改名南阳以后,唐代刘禹锡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白居易的“鱼到南阳方得水”也不是南阳,那是汉代的南阳之邓县“号曰隆中”……他们用自己弱智的脑袋代替唐代大文豪的脑袋,真让人无语。
诸葛亮躬耕地浅说
诸葛亮躬耕地浅说摘要:诸葛亮躬耕地向来有南阳、襄阳两说。
持襄阳说者的主要理由是:历代文献均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属邓县,邓县归南阳郡管辖,宛县为曹操势力范围,如果诸葛亮隐居于此,刘备不可能前往曹操占领区自投网罗。
历史文献证明,三国时隆中不归南阳管辖,而诸葛亮躬耕之地亦非曹操占领区。
且刘备屯兵博望,要短期内三顾草庐,路程必然不远,这只能是南阳而非襄阳。
关键词:诸葛亮;躬耕地;南阳;襄阳诸葛亮躬耕地是学术界长期聚讼不决的一桩公案,持襄阳说者认为躬耕在襄阳隆中,持南阳说者认为在南阳宛城卧龙岗,双方唇枪舌剑,辩难不已,迄今尚无定谳。
持襄阳说者的主要理由是:历代文献均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诸葛亮躬耕于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属邓县,邓县归南阳郡管辖,宛县为曹操势力范围,如果诸葛亮隐居于此,刘备不可能前往曹操占领区自投网罗。
①如果这些说法成立,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自然是铁证如山,不可改易,但是仔细推敲,事实并非如此。
一、历代文献记载是否一致诸葛亮躬耕于何处,持襄阳说者认为历代文献一致,均说是在襄阳隆中。
根据是:1.《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蜀记》云:“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
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昔尔之隐,惟卜此宅……今我来思,觌尔故墟。
’”永兴为晋惠帝司马衷的年号,距诸葛亮死时约70年,此为最早之记载。
2.东晋人习凿齿《汉晋春秋》云:“帝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后来他又在《襄阳记》中说:“襄阳有孔明故宅……”3.南朝盛弘之《荆州记》云:“襄阳城西十里许,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
”4.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篇》云:“沔水(即汉水)又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
亮语刘禅云:‘先帝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
’”这4条记载中,郦道元的《水经注》最晚,他和盛弘之所撰《荆州记》中关于孔明的记载均是沿袭了习凿齿的说法,但习凿齿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中说诸葛亮“家”在南阳邓县隆中,并未说躬耕,受三顾于此,持襄阳说者望文生义,认为家于此即躬耕于此,受三顾于此,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诸葛亮就躬耕在南阳: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莫把功夫用在学术外
诸葛亮就躬耕在南阳: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莫把功夫用在学术外【按】“知识青年”诸葛亮,17岁到27岁这十年到底在哪里躬耕谋生?文化学者夏先生1993年曾撰写了四篇文章,26年过去了,今日看后仍觉得耳目一新。
现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四说诸葛亮的躬耕地文| 夏廷献01细品诸葛如何说——一说诸葛亮的躬耕地大名垂宇宙的诸葛亮,当年的躬耕地到底哪里?这是近些年在一定范围“炒”得很热的问题,说法也很多。
概括起来,大体有“四说”:“南阳说”;“襄阳说”;“南阳襄阳都是说”;“南阳襄阳都不是说”。
令人奇怪的是,这“说”那“说”,都没有仔细听听当事人诸葛亮自己怎么说。
诚然,各“说”都引用了诸葛先生《出师表》的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但不知什么原因,研究者大都是“虚晃一枪”,便“顾左右而言它”——自己“说”起来了,没有再沿着诸葛的思路“说”下去,把先生自己说得很明白、很清楚、很确凿的问题,搞成了“众说纷纭”,搅成了一锅粥(这是不少“学问家”的通病)。
其实,诸葛先生在自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之后,紧接着便说了“躬耕于南阳”的原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一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保命。
什么地方易于“保命”呢?只有远离政治、军事漩涡中心的地方。
当时,这个地方,只能是离诸侯刘表所据的襄阳270多里的南阳,而决不会是连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都不能呆下去的争斗中心之一的襄阳。
(注:相当于今日军分区司令的诸葛玄,从江西到襄阳,看到刘表嫉贤妒能难以相处,便离开襄阳,途径南阳到了今日的平顶山市——该市有其墓地为证)二是“不求闻达于诸侯”——埋名。
不想让诸侯们知道自己。
哪个地方易于“埋名”呢?只有远离诸侯的地方。
当时,合适的地方就是南阳——既可以躲开襄阳刘表的视线,又可以不受到许昌曹操的瞩目(这也是17岁的诸葛亮没有跟着叔父去平顶山的原因)。
若是像“襄阳说”的那样,先生在襄阳近郊躬耕,和达官贵人来往密切,埋名,其不成了一句假话。
都知道诸葛亮是南阳长大,躬耕于南阳,为什么襄阳老抢呢?
都知道诸葛亮是南阳长大,躬耕于南阳,为什么襄阳老抢呢?“躬耕地襄阳说”的十大学术笑话(已经整理十个了,也许还能补充)一,“南阳,郡名,在现在的湖北襄樊一带”。
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堂堂南阳郡,秦设,北至伏牛山,南达汉水北岸,而襄阳县属汉水南岸的南郡。
南阳郡位于襄樊一带,就如同胡诌中国位于越南一带、美国位于墨西哥一带一样,笑话!二,“襄阳说”认为,习凿齿说的“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是诸葛亮“躬耕于襄阳”最有力的证据。
的确,这似乎能证明“亮家于南阳之邓县”,但如果习凿齿的话是铁板钉钉的证据,那他说的“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是不是证据?另外,习老先生从来没有说过这个“亮家”有“草庐”,从来没有说过诸葛亮在隆中“躬耕”,从来没有说过“南阳之邓县隆中”是“南阳”!选择性失明是史学研究大忌,只看风月宝鉴的正面而不看反面,最终只能是自扇耳光的笑话!三,“襄阳说”认为:“史书记载诸葛亮躬耕于襄阳隆中是始终一致的。
”“凡是学历史的都认为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
这是不是欺负我们没有看过史书啊?诸葛亮说过“襄阳”和“隆中”吗?《三国志》记载了“襄阳”和“隆中”吗?都没有!诸葛亮只说过“躬耕于南阳”!唐代“南阳诸葛庐”的记载,大明皇帝的《钦定南阳卧龙岗祭拜诸葛亮祀典、祭文、祭品》的御碑与“襄阳隆中”始终一致吗?好好翻翻历代史书,有哪一本书说过诸葛亮“躬耕于襄阳隆中”?有哪一句话把隆中称为“南阳”?这个“始终一致”是从哪里来的?“凡是学过历史的都认为”的论断是哪来的底气?“南阳说”的学者就没有学过历史吗?史念海、刘庆祝、王子今、王震中等等史学家就没有学过历史吗?笑话!四,“南阳武侯祠纪念性的建筑,国务院文件对南阳用武侯祠的表述证明“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而决不可能在今南阳”。
这观点脑洞太大了吧?翻翻这份国务院文件,对成都、汉中等地诸葛亮遗迹的表述都是“武侯祠”,都是“纪念性的建筑”,那么,这种“科学的表述”能得出诸葛亮“决不可能”在成都和汉中的“结论”吗?真是“笑话”!部分“襄阳说”的学者能从“武侯祠”这三个字中得出“躬耕地决不可能在今南阳”的“臆想天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与襄阳:诸葛亮躬耕地论争问题述论
摘要:南阳与襄阳的诸葛亮躬耕地论争,其萌芽于陈寿《三国志》所转载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自述与习凿齿《汉晋春秋》对襄阳隆中有诸葛亮“故宅”的追叙;其肇始是因清代湖北顾嘉蘅到南阳任知府作“何必辨襄阳南阳”的对子;其直接的论争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
在论争中,襄阳方面强调,襄阳归南阳邓县管辖,习凿齿等人的追叙文献是可靠的,东汉末年的南阳属于曹操所占领的敌占区因而诸葛亮不可能在南阳躬耕;南阳方面则反诘,邓县属于汉北的南阳郡,而襄阳属于汉南的南郡,东晋至唐的追叙文献所记载的是诸葛亮的“家”、“故宅”不是“躬耕地”,东汉末年的南阳大多时间属于刘表控制,相对和平的政治环境适于诸葛亮躬耕。
关键词:南阳;襄阳;诸葛亮躬耕地
论者谈起南阳与襄阳的诸葛亮躬耕地的之争,常常说是“由来已久”。
然而仔细清理双方论争的历史,我们发现这种说法是极不准确的。
准确的说法是,南阳与襄阳两地关于诸葛亮的祭拜可以说是“由来已久”,而其直接的真正的抢夺躬耕地的争论,只有清道光咸丰年间和20世纪80年代末的两次论争。
三国至清朝诸葛亮躬耕地论争三国到清朝期间,诸葛亮以其自身卓越的政治贡献,赢得了古代社会历代政府和民众的崇拜,所以关于其自身的成长过程,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此段时期关于其躬耕地是在南阳或襄阳的话题,仅在民间社会中有所争议,直到清朝中叶顾嘉衡做南阳知府,才被正式提出来。
由此,我们可以按照文献记载和历史实际,将这一时期躬耕地的论争加以叙述。
1.三国到西晋时期
这个时期,诸葛亮躬耕地论争还没有开始,最主要的历史资料是诸葛亮的自述。
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上《出师表》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躬耕地对于诸葛亮来说,对其并没有影响,所以他没有必要掩饰。
此后陈寿在撰写《诸葛亮集》以及《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都未提及诸葛亮躬耕地,在本传载籍中,还将诸葛亮的《出师表》予以全文转载,说明诸葛亮躬耕地在当时未有疑义,所以他没有必要讳饰掩盖。
2.东晋到唐朝
这个时期,诸葛亮躬耕地的问题已开始萌芽,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残章断简主要是以下九种:《蜀记》:“晋永兴中,镇南将军襄阳郡守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閭。
”《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襄阳记》:“襄阳有孔明故宅。
”《荆州记》:“襄阳城西十里许,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
”《南雍州记》:“隆中诸葛亮故宅,有井一,今涸无水。
”《小说》:“襄阳郡有诸葛孔明故宅,故宅有井。
”《水经注·沔水注》:“沔水又东径隆中,
历孔明旧宅北。
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即此宅也。
”《荆州图副》:“邓城旧县西南一里,隔沔,有诸葛亮宅,是刘备三顾处。
”《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二·襄州襄阳县》:“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
”①这九条资料,多指孔明住宅在襄阳,所以襄阳说的学者据此说:“唐宋以前的图经、地志,无一例外地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
”②可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将这九条资料作为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的依据,是十分不恰当的。
因为,第一,这九条资料大多是说襄阳有诸葛亮的“故宅”,只有《水经注》和《荆州图副》说到诸葛亮在襄阳有“三顾处”。
第二,这九条资料,最早问世的东晋年间的《蜀记》、《汉晋春秋》和《襄阳记》,距离三国时期,已经有将近100年的时间。
这完全属于后世人撰写前代人的历史,其事实的可信度,显然是需要精心考证的。
而且,这九条资料中,除《水经注》能够真正流传下来,其他的都已经散佚,作为历史资料,其可信度是不高的。
第三,若没有诸葛亮自述的“躬耕于南阳”的话语,引用这九条资料当没有错,但是既然有诸葛亮自述的话语,就不应该舍弃当事人的自述,去采用后人的怀想和追忆。
这应该是历史研究中的基本原则。
有鉴于此,有学者幽默地调侃将持襄阳说的话语修改为:“唐宋以前的图经、地志,无一记载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说明襄阳隆中不是诸葛亮躬耕的地方。
至于大量关于当地有诸葛亮故宅的记载,也只能说诸葛亮曾在那里住过,与躬耕地并不是一回事情。
”③在我们看来,襄阳的诸葛亮“故宅”,当是他出仕之后的居所,但不一定是他隐居躬耕的地方。
3.宋元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可能是基于民间对诸葛亮的崇拜,无论南阳或是襄阳,都有官方参与组织的祭拜诸葛亮活动。
南阳的官方祭祀活动可能稍早于襄阳。
据《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四六一所载元代程钜夫的《敕赐南阳诸葛书院碑》,记述了元武宗至大年间(1308—1311年)到延佑年间(1314—1320年)修建诸葛庙、孔子庙和诸葛书院的事宜:“南阳城西五里,有岗阜然隆起,曰卧龙岗;有井渊然亭深,曰诸葛井者,相传汉相忠武侯故居。
民岁祀之。
巫觋杂糅,荐献无节,黩礼慢贤,君子病之。
至大初,故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何玮行农至郡,率官吏长老伏谒祠下,顾瞻徘徊,慨然兴怀。
”“出步祠东,得隙地焉。
曰:是足以建庙学矣。
”“上于省以闻,报可。
至大二年春即工,大修武侯祠而加广焉。
祠之东为孔子庙,庙之后为学。
凡堂序门庑,庖湢库庾,肄业之斋,庋书之阁,官守之舍,咸备。
屋以间计,祠有十二,庙学四十有六,端庄广直,不务奢丽。
皇庆元年秋落成。
”由此可见,南阳关于诸葛亮的祭祀祠堂,至迟在元代之前就已经初具规模,而到元代时,地方政府为加强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的疏导和管理,直接参与诸葛亮祠的祭祀活动,并在诸葛亮祠旁边又修建了诸葛书院、孔子庙。
明代地方政府继续加强武侯祠的管理。
据王直的《重修武侯祠记》、李东阳的《重修诸葛武侯祠记》和牛凤的《改正诸葛武侯祠记》所载,明代洪武年间诸葛亮被朝廷指定为从祀的历代名臣之一,开始奉敕重修武侯祠。
嗣后,洪熙、宣德、成化、弘治、嘉靖各代都有持续修缮武侯祠的活动。
而襄阳的官方祭祀活动似乎要晚得多。
据《襄阳府志·襄康王崇慰先贤书》
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建成“隆中十井”,不久被破坏;弘治年间,襄王朱见淑将诸葛祠毁掉修建自己的陵寝,而“将诸葛祠迁于山之左臂,地既非宜,庙且陋小”,很快墙倾壁坏;明武宗在隆中东山再造诸葛新祠,但是规模很小。
到清康熙年间,隆中诸葛祠多次修缮,尤其是郧襄观察使赵承恩主修时,不仅整修明祠,而且又增添了三顾堂、野云亭、草庐亭和抱膝亭等景观;光绪年间又扩建了“古隆中”的大青石牌坊。
诸葛亮祠堂的建造和祭祀活动,可以说都是出于对诸葛亮的忠君爱国和智慧人生的崇拜。
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争,民间可能有所争议,但还没有达到针锋相对、笔枪舌箭的地步。
4.清朝中叶
这一时期,南阳与襄阳诸葛亮躬耕地的论争才真正拉开序幕。
起因是顾嘉衡作南阳知府。
顾嘉衡祖籍江苏昆山,出生于湖北,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任南阳知府。
此后,先后五任南阳知府,持续20余年。
在任知府期间,顾嘉衡勤于政事,督导农事,敢于抵触僧格林沁驻兵宛城内,深得南阳民众的爱戴,被誉为当时的“召父杜母”。
对于顾嘉衡来说,困难的不是做清官,而是必须对于民众所崇拜的偶像诸葛亮的躬耕地问题做出抉择。
因为他出生湖北,任官南阳,所以他耍了小聪明,采取了折衷的态度,撰写对子:“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顾嘉衡虽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但却以官方的身份认可了这一问题,成为后来争议的肇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