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王杰中学《有效教学研究实验》课题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二单元

徐州市王杰中学导学案(任务单)参考题目:14答案:(1)池塘的生态平衡遭受破坏(2)化工厂对池塘的污染超过了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Na2SO3+Br2+H2O====Na2SO4+2HBr(4)1.2(5)化工厂的污染问题水生植物【形成性练习】1、下列措施或者说法正确的是 ()A. 赤潮一定是红色的,绿色食品都是绿色的B. 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 积极开发地下石油及煤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D. 大力发展电动公交车,使用清洁能源2、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CO2属于大气污染物B. 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C. 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3、(1)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反应原理为3Cu+2Fe3+ = 2Fe+3Cu2+。

(2)向煤中添加生石灰可防止大气污染。

(3)制取粗硅的反应为SiO2+C =Si+CO2↑。

(4)加成反应中,反应物原子利用率达到100%6.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

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7.法医检验指纹时,常在待检处喷洒少量某种溶液,自然干燥后强光照射待检处看有无指纹。

此溶液是( )A.KMnO4B.CuSO4C.AgNO3D.NaCl8.我国目前是世界上一次性电池(例如普通干电池)的消耗大国,仅普通干电池年产量就高达1 110亿节以上,废旧干电池应予以回收。

在废弃的干电池中,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物质是( )A.锌B.二氧化锰C.氯化铵D.汞、镉9.德国INTEGRAL公司最近因发明无辐射冷却技术而荣获本年度德国环境大奖。

据报道此项技术中的关键是利用水和冰组成的液体代替传统使用的氟利昂或氨,作为“新”致冷剂,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致冷剂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B.单位质量该致冷剂也能吸收大量的热C.该致冷剂在水的凝固点附近的温度下发挥作用D.该致冷剂是属于悬浊液4.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教案

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从海水或海产品中提取氯、溴、碘单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知道氯、溴、碘单质的性质及其差异,认识卤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2.知道如何区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能简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标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4.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的宝贵自然资源,培养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氯气的制取和性质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生产原理教学目标1.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理解氯碱工业原理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氯碱工业原理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地球的大部分是海洋,根据“奔流到海不复回”你能推测出海水中含有哪些物质吗?(地球上的所有元素;可溶性物质含量较大)海水是咸的,海水中究竟蕴藏着什么?【阅读】课本P38NaCl、MgCl2、CaCl2、KCl、溴、碘〔板书〕一、氯气的生产原理【观察与思考】实验P38 电解饱和食盐水及产物的检验现象:反应:【板书】1.Cl2的工业制法:氯碱工业反应原理:阳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简介:【思考】P40 调查研究2.装置:〔实验〕实验室制Cl2〔实验〕铁丝在氯气中燃烧【小结】【布置作业】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氯气的性质与用途一、氯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阅读归纳)氯气是色、味、态单质,易,有,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溶解2体积氯气。

(色、态、味、密、溶、点、毒等)2.化学性质〔思考〕画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特点:,在化学反应中易电子,具有强的性。

(1)Cl2与金属反应写出Na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在Cl2中燃烧反应方程式,现象:〔练习〕写出Cl2与Mg、Al、Cu反应化学方程式:,〔小结〕Cl2于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灼热条件下,能化合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板书〕(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问题〕Cl2与非金属能否反应呢?H2在Cl2中燃烧反应:,现象:〔练习〕Cl2还可与P、S、C等非金属反应,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P在Cl2中(Cl2不足)燃烧生成PCl3②P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PCl5:③C与Cl2反应生成CCl4:〔板书〕(3)Cl2与碱溶液反应写出氯气与NaOH、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剂:,还原剂(4)氯气与水反应〔实验〕次氯酸的漂白作用【活动与探究】氯水的性质次氯酸的性质:次氯酸光照分解:,Cl2与水反应:【思考】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比较【思考】漂白粉和漂粉精中的有效成分是,发挥作用时的反应方程式为:,说明HClO的酸性比碳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考物理 力与运动导学案10 新人教版必修2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考物理 力与运动导学案10 新人教版必修2

徐州市王杰中学导学案 章节与课题课时安排 1课时 主备人审核人 使用人高二年级组 使用日期或周次 第3周 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惯性规律;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基本知识。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教学重点:能利用惯性和力的相互性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 多媒体、导学案学 习 过 程 学习要求 教师二次备课【课前预习】(一)牛顿第一定律:(A 级)1、对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 。

伽利略认为 。

2、伽利略用 实验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牛顿第一定律: 。

4、惯性是物体能够保持 和 的性质,决定惯性的唯一因素是 。

判断: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 )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静止的火车启动时十分缓慢,说明火车静止时惯性大( ) 太空中飘荡的宇航员没有惯性( )(二)牛顿第三定律:(A 级)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 产生, 消失,并且具有性质。

2、作用力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比较:【典型例题】1.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规律B .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C .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项目 反作用力平衡力 数目性质对象运动的结果D.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惯性就是指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被推动是因为外力克服了木箱惯性的缘故(C)要消除运动物体的惯性,可以在运动的反方向上施加外力(D)同一列火车在静止时与运动时的惯性是相同的3.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两物体间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两物体间有作用力,就一定有反作用力C.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课堂检测】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B.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速度大小一定不变C.当物体运动轨迹为直线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D.当物体速度为零时,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A .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 .要使物体静止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运动C .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如右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未选择的路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未选择的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未选择的路》是一首描绘人生选择的诗歌。它通过对比两条道路,表达了面对选择时的矛盾和思考。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人生选择的困惑和哲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课文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识别,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3.课文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表现手法,探讨诗人如何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表达对未选择之路的思考。
4.思想感情:感悟诗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感慨和哲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生观。
5.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讨论在生活中如何面对选择,以及选择对人生的影响。
6.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未选择的路”的作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未选择的路》这首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人生选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未选择的路》这一课。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人生选择的问题。这样的导入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未选择的路
一、教学内容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9未选择的路。本节课主要围绕第九课《未选择的路》展开,通过对诗人的创作背景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内容包括: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研究性学习带有探索、创新意味,高中生思想趋于成熟,对语文阅读学习有更高追求,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诉求展开设计,推出一些研究课题任务,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示,并顺利启发学生学习思维,在创新探索中形成丰富的学习认知和体验。

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环节后,教师要跟进指导,为学生提供学法支持,并对教材内容做深度研究,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任务,延伸阅读学习维度,拓宽学生学习视野,进而创造更多的研究契机,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

一、创新方法,激发生本研究兴趣教学方式会对学生形成直接影响,因而教师要有创新设计的意识,对教法做改进和创新,推出更多新教法,并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展开设计,同时利用诵读、演绎、讲述、表演、对话、设悬等手段,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以顺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与新课程改革精神高度契合,因此,教师要做积极探索,推出更多的研究学习任务,以为学生顺利进入研究性学习环节创造条件。

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这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作者用写实的手法,对故都的秋色做描绘,突出故都的“静”“清”“悲凉”等特点,这肯定与作者情感有直接关联,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任务设计:这篇散文运用清秀的语言,描绘出故都的五幅图画,任选其中一幅画做为研究任务,用素描写生的手法展示出来。

如果不能用美术手段做展示,也可以选择从文学角度对这幅图画做精彩描写,可以带上仿写的味道。

学习任务布设之后,学生积极反馈。

学生对美术绘画展示散文画面比较敏感,很多学生虽对绘画展示感兴趣,但大多不敢选择从这个角度展开操作,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跟进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形式做学习呈现。

在成果展示环节,教师验收学生研究成果,应对学生研究学习情杨晓萌(徐州市王杰中学,江苏徐州221004)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渗透研究性学法,不仅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而且能够开阔学生学习的视野,因而教师要有创新设计意识。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生物 课题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生物 课题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高一生物 课题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2.了解肾的结构以尿液的形成过程3.了解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机制及调节过程4.了解人体内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及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过程【课堂教与学】1.水的平衡(1)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 ,另有少部分来自 。

产生的水是相对稳定的。

水分排出主要通过 ,其次 、 和 也能排出部分水。

(2)水的平衡:在一定时间内水的 与 基本相等的结果。

2复习:尿液的形成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 ,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吸收 细胞人体中 无机盐 肾脏 皮肤 大肠随 排出(主要途径) 随 排出 随 排出 肾单位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球 血浆 具有 作用。

具有 和 作用。

集合管例1.健康的成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实际上每天产生的尿液只有1.5升,而且二者成分差别也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B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 .输尿管的吸收D .膀胱的储存例2.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该多喝 ( )A .盐汽水B .碳酸型饮料C .蛋白型饮料D .纯净水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刺激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在水分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它是由 产生,由 释放的,作用是促进 ,从而使排尿量 。

(2)在无机盐调节中,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 ,它是由 分泌,主要功能可以概括为“ ”。

例3.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释放 分泌 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增加 饮水 产生 渴觉 大脑皮层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 饮水过多,盐分丢失过多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外液渗透压 ( )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激素 、 重吸收水 尿量尿量 血钠降低或 血钾升高 分泌 (+) 肾小管集合管 吸钠、泌钾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例4.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依靠神经调节B.只有激素调节C.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的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D.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的作用下,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思维训练】1.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细胞吸水能力减弱2.正常情况下,人体摄人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

王杰中学导学案实施方案

王杰中学导学案实施方案

王杰中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革的目标1 、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进步。

2 、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优化教学过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4 、优化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注重学法指导,致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 、优化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6 、优化教学内容:熟悉课程标准,站在学科目标的高处,切实落实每课时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传授与训练;关注教学和训练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7 、优化教学时间:要压缩教师单向传输信息的时间,精讲精练,还课堂于学生,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当堂训练的时间。

8 、优化教学评价:以学论教,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依据,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9、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帮互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二、实施开始时间:2011年9月三、“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丁继亮校长职责:“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总体规划、宏观调控。

副组长:薛刚生职责:组织实施校长决策,检查“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成员:朱玉勤时玉荣徐娟刘坤闫世强职责:具体负责整个教学改革的指导、实施、调度和督促。

四、导学案的编写(一)、编写“导学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自主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将学习权和选择权回归学生;2、导学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重视学法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3、启学性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解和领悟,防止“死学”或“学死”;4、探究性原则: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和问题情景;5、层次性原则: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体现选择性和针对性;6、开放性原则: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提供拓展知识链接的网址;7、合作性原则:师生可共同参与,互助合作、教学相长;8、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动手中学,重视过程与体验,强调学习生活化;9、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0、发展性原则:采用具有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徐州市王杰中学《有效教学研究实验》课题实施方案剖析

徐州市王杰中学《有效教学研究实验》课题实施方案剖析

徐州市王杰中学学科或单元教研系统分析表样表(试行)年级与学科数学填表人吕梅葆单元(章节)主题使用学期高一---高三本学科、本学段的课标要点或本单元(章节)教学的具体目标:(可摘录本学科课标的内容或学科教学目标。

目的是把握课标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本年级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的调研分析以及教学注意事项:(主要填写本学科、本学期教学注意事项,以供备课组备课时参考。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严格按照课标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重实际。

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实际;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 重过程。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复习学案:化学实验课时1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复习学案:化学实验课时1

徐州市王杰中学导学案(任务单)章节与课题第十二讲化学实验课时1课时安排2课时主备人刘洪珍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2017年1月第19 周学测目标要求1、知道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构造、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操作原理,能识别和绘制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认知性要求A)(技能性测试要求b);2、以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等有关实验为例,初步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认知性要求B)(技能性测试要求b);3、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认知性要求B)(技能性测试要求b);4、了解过滤、结晶、蒸馏、萃取、分液等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认知性要求B)(技能性测试要求b);5、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认知性要求D)(技能性测试要求b);6、能说明有关实验的原理、操作方法、现象等(认知性要求C)7、能根据实验目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正确结论,完成实验报告(认知【备课资料】3。

从溴水中提取溴,下列方法中最适宜的是()A.蒸馏B.过滤C.萃取D。

结晶4.在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的是()A。

蒸馏 B.过滤 C.萃取 D.蒸发5.下列实验选用的用品一定不需要的是()A。

碳酸钠溶液pH值测定(pH试纸)B。

粗盐提纯(蒸发皿)C。

蒸馏自来水制蒸馏水(冷凝管) D。

硝酸钾与食盐的分离(分液漏斗)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石英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B。

用湿润的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度C。

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D。

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都不能再放回原瓶2.(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第13题1)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点燃酒精灯C.过滤D.移开蒸发皿3。

(江苏省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第17题)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

制取NH3B。

干燥NH3C。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内容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木兰诗》的基本内容及其背景;
-学会生字词:翩、唳、戍、柝等;
-领悟古文中的人物形象、意境及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分组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木兰诗》;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起承转合的写作特点;
-体会木兰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学习木兰的孝顺、勇敢、忠诚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教学重点:
-《木兰诗》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修辞手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承木兰的勇敢和孝顺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木兰诗》是一首描绘古代女子木兰替父从军的叙事诗。它展示了木兰的勇敢、孝顺和忠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诗中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木兰从军、征战、归乡的过程,了解她如何克服困难,为国家、为家庭作出贡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中的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木兰的人物形象。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突破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木兰的心理活动。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案

专题1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第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目标:1、知道硬水、软水的概念,了解硬水对生产生活的危害,理解硬水软化的煮沸法和离子交换的原理2、了解自来水生产过程的一般工序,理解铝系、铁系净水剂以及氯系消毒剂的作用原理3、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了解中和法、氧化法、沉淀法等常见的水污染处理的方法4、认识水质评价的必要性,知道几种常见的水质评价指标,能用pH试纸测定水体的pH5、认识人类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重点、难点:水污染的治理教学方法:阅读、讨论、分析教学过程:【学生交流与讨论】阅读P11你知道生活中的淡水是怎么来的吗?一、生活中的饮用水(学生阅读P11表1-5)1、天然水中的杂质分为:2、生活饮用水获取的一般步骤:(1)加混凝剂:【学生阅读】P11原理:Al3++3H2O Al(OH)3(胶体)+3H+【学生思考】铁系混凝剂呢?(2)过滤【思考】还有异味呢?也要把它去除。

在初中我们接触过什么物质能去除以为呢?(3)活性炭吸附池【讨论】细菌怎么办呢?我们高一上学期什么物质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功能呢?(4)消毒:Cl2+H2O HClO+HCl学生思考:什么叫硬水?什么叫软水?硬水有什么危害?3、硬水的软化:(1)硬水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软水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 (2)硬水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硬水的软化方法:A、煮沸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离子交换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通过对我们学校水样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常见自来水的生产一般步骤,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对一份水样,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它的好坏。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12.3 学会探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政治上册 12.3 学会探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习内容第12课学习新天地第三框学会探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探究学习的习惯。

【知识与能力】了解探究学习的含义;结合实例理解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反思和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探究学习的重要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探究学习。

学法提示讨论法、例证法、归纳法。

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学习导航:(一)预习检测:(每题2分,共10分)1、探究学习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问题?问题有何作用?3、探究学习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4、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哪些?5、今天,我们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什么?(二)质疑问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交流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们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上除了自主、合作外,还要学会探究,如何进行探究呢?首先要——■交流探究:“善于发现问题”●议一议:怎样发现问题?●试一试:以“污染环境”这个关键词为例,看谁问题提的多?提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千万不能停留在问题这一层面,相信自己,动动脑筋,你会有好方法的。

■交流感悟:“尝试解决问题”●学一学:菲菲同学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开放、多元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国外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要“大胆吸收,为我所用。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阅读感悟:“美国的探究性教育”●想一想:美国的探究性教育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启示?三、训练反馈:(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每题1分,共3分)1、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探究学习具有如下属性 ( )①问题性②实践性③主体性④开放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李蒙是一个初一新生,个头不大,聪明机灵,老师和同学们都比较喜欢他。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实验实施安排方案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实验实施安排方案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实验实施安排方案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设计实验以验证不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实际效果。

研究内容1.收集教材和课程资料,通过文献阅读和调研了解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技巧和应用情况。

2.设计实验方案,针对问题进行实验设置,包括不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比较,对学生学业成绩、兴趣和参与度的分析,以及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方法的评估。

3.实验执行,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与研究目的进行关联和解释。

4.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方向,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提升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实验设计实验对象参与实验的学生包括初中和高中的学生,以英语专业学生为主,招募对象应覆盖不同年级和性别、学习成绩和兴趣爱好的学生,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实验设置1.操作变量–不同教学方法和技巧,包括传统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

2.受控变量–实验教学内容和考试题目的难度和性质应一致。

–实验教师应具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和资质。

–实验教具和设备应统一,保证器材的质量和可靠性。

3.随机分组–将被试随机分为不同组别,保证每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成绩和兴趣等因素的平衡。

实验过程1.实验前,对招募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测试,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因素的测量。

2.实验期间,组织实验教学并完成考试,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以及对教师和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反馈和评价意见。

4.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诊断和分析,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对教学效果和方法的提升进行总结和评估。

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2.对不同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3.确认不同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兴趣和参与度的影响。

4.评估教师教学水平和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5.提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进和优化的方案和建议。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课时1导学案 Word版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专题四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课时1导学案 Word版

徐州市王杰中学导学案(任务单).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B.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金属的化合价高低 D.金属的活动性大小参考题目:9.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1)试写出该孔雀石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以(1)中所得金属氧化物为原料,分别采用湿法冶炼和高温冶炼的方式制取金属铜。

供选择的试剂有:①木炭②铁屑③生石灰④稀H2SO4,不得另选其他试剂,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湿法冶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高温冶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Al 、Cu 、Hg 三种金属分别用如下方法冶炼:2Al 2O 3=====通电4Al +3O 2↑ H 2+CuO=====△Cu +H 2O 2HgO=====△2Hg +O 2↑(1)分析以上信息,可总结出金属的冶炼方法与其金属性强弱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1)中的结论,并结合题目信息,写出工业上用CaCl 2冶炼金属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往往用铝热反应来冶炼一些难熔金属,请写出据此法用MnO 2冶炼金属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试验方案

课题试验方案

课题试验方案1. 引言本课题试验方案旨在对某一特定课题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对课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得出结论。

本文档将讨论实验的目的、方法、数据采集、分析以及预期结果。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索某一特定课题的相关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采集来验证假设和推测。

具体目的如下: - 通过实验验证假设的有效性。

- 收集数据以证明某一现象或观点。

- 比对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并提出可能的解释。

3. 实验方法本实验将采取以下方法来达到实验目的: - 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 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和流程。

- 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和工具。

- 建立数据采集系统,并记录实验数据。

- 收集并处理实验数据。

- 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4. 数据采集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数据,我们将选择合适的数据采集方式和工具。

具体的数据采集方法如下: - 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和测量设备,用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

- 使用合适的计时设备,记录实验操作的时间。

- 实施实验并录制实验过程,以便后续回放和分析。

- 尽可能多地采集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5. 数据分析在数据采集完成后,我们将进行数据分析以获取有意义的结果。

我们将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数据分析: -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排除异常值和噪声。

-应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

- 进行数据可视化,利用图表、统计图和图像等方式展现数据。

- 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找潜在的关联和规律。

6. 预期结果根据本实验的目的和假设,我们预期得到以下结果: - 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相符。

- 数据分析能够提供有效的解释和论证。

7.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我们期望能够得出以下结论: - 验证或推翻假设。

- 提供对课题的深入理解。

- 指导进一步的研究或实践。

8. 参考文献[1] Smith, J. et al. (2010).。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5科学探究的基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5科学探究的基

1.5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章节与课题 1.5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课时安排 2 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学习目标1、认识实验常用的工具,熟记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

重点、难点学会使用显微镜。

学习过程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时,为什么一定要从旁边注视物镜和玻片?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探究一:对照P.17图1-8显微镜的结构,同桌两人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并相互之间指认考问。

探究二:同桌两人猜测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然后对照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功能说明给予订正。

探究三:教师讲解并操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引导学生思考每一步骤使用的特征。

思考:降低镜筒时,操作者最关键的姿势应该是什么?其重要性是什么?④左眼在目镜上观察,右眼同时睁开,(以便绘图),同时用手反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能看清物像为止。

⑤物像不够清晰时,可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不可以在调焦时边观察边使镜筒下降,以免压碎装片和镜头。

)试一试:①把标本分别向左、右、上、下移动,你看到的物像分别向什么方向移动?②在视野中看到的是什么字?③如果看到的字偏在视野的左上方,怎样才能将它移到视野中央?④如果是把字写在不透明的纸上,观察的结果是否相同?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1.某同学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20×”,那么在一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 A.1个 B.2个 C.4个 D.8个2.小华习惯用右手写字,下图能表示她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正确方法是() 3.当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 B.压片夹C.反光镜 D.细准焦螺旋5.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则他在一个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数目最多的是()A.5×、10× B.10×、40× C.15×、10× D.20×、40×6.下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7.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遮光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③②④①8.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王杰中学学科或单元教研系统分析表样表(试行)年级与学科数学填表人吕梅葆单元(章节)主题使用学期高一---高三本学科、本学段的课标要点或本单元(章节)教学的具体目标:(可摘录本学科课标的内容或学科教学目标。

目的是把握课标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本年级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的调研分析以及教学注意事项:(主要填写本学科、本学期教学注意事项,以供备课组备课时参考。

)1.重基础。

就是教师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严格按照课标提取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及其各自在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重实际。

教师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家庭环境、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学习策略和水平等实际;教学内容要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初步体验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3. 重过程。

揭示数学过程,是数学学科体系的要求,是人类认识规律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学习方法和训练技能,较之掌握知识本身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4. 重方法。

所谓重方法,首先要重视教法研究。

既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掌握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过程,掌握解题方法;其次要重视学法指导,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审题答题,进行知识体系的概括总结,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对解题过程和数学知识体系、技能训练进行回顾和反思等等。

教材单元(章节)编排内容体系学科知识结构或单元(章节)知识点(或学习中解决的重点难点)单元(章节)教与学具体方法建议(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策略)章标题或学习第一章第二章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通过集合的教学,使学生学会使用基本的集合语言描述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运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对象时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通过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使学生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不要求证明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

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理解给定集合的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会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1)函数的概念和图象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的概念。

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简单情境中的函数。

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能写出简单情境中的分段函数,并能求出给定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会画函数的图象(不要求根据函数值求自变量的范围)。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几何意义,会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理解函数最大(小)值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

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

(对复合函数的一般概念和性质不作第三章立体几何初步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通过立体几何初步的教学,使学生经历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过程;使学生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能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要求)。

(2)指数函数理解有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能进行幂的运算。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会画指数函数的图象。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案例,会用指数函数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对数函数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了解对数换底公式(只要求知道一般对数可以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

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案例;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会画对数函数的图象。

了解指数函数y=a x 与对数函数y=log a x互为反函数(a>0,a≠1)(本内容不作要求)。

(4)幂函数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y=x,y=x2,y=x3,121,y y xx==的图象,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变化情况。

(5)函数与方程了解二次函数的零点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联系。

了解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过程(只要求能借助计算器,判定形如30,0,lg0xx ax b a bx c x bx c++=++=++=的方程的解的范围)。

(6)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简单分段函数等函数模型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几何直观能力;使学生感受、体验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等认识事物的一般科学方法。

通过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教学,使学生经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过程,学会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空间几何体直观了解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能运用这些结构特征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物体的结构。

能使用纸板等材料制作简单空间图形(例如长方体、圆柱、圆锥等)的模型,会用斜二测法画出它们的直观图。

会画某些简单实物的直观图(在不影响图形特征的基础上,直观图的尺寸、线条等不作严格要求)。

(对三视图内容不作要求)。

(2)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会用数学语言规范地表述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4条公理、3条推论和1条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3: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了解空间线面平行、垂直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判断空间线线、线面与面面的位置关系;理解如下的4条关于空间中线面平第四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通过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教学,使学生经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方程的过程,学会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并能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这些判定定理(这4条定理的证明,这里不作要求)。

理解如下的4条关于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则任意一个平面与这两个平面相交所得的交线相互平行。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能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表述这些性质定理,并能加以证明。

能运用上述4条公理、3条推论和9条定理证明一些空间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了解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了解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上述角与距离的计算不作要求)。

(3)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了解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会求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1)直线与方程第五章算法初步通过算法初步的教学,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体验流程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了解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初步形成算法思维;发展学生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我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通过统计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抽样的操作步骤、统计分析的基本流程、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及其特征的思想,较为系统地经历数据收集与处理的全过程,了解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体验统计的作用和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感受实际生活对统计知识的需要,体会统计知识与现了解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两个点、一点和方向)。

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理解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能根据直线的倾斜角求出直线的斜率。

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