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的理性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 第4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5 N o.4 2011年8月JOU RNAL OF CEN T RA L SOU TH UNIVERSITY OF FO RESTRY&TECH NOL OGY(Social Sci ences) Aug.2011
翻译目的论的理性反思
孙际惠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外语系,湖南长沙410205)
[摘 要] 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目的理性,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交往行为理论认为目的理性只是交往行为的一个纬度,翻译目的论在提升译者主体性的同时,将主体间性交往行为 异化 为主客关系的工具目的行为。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翻译目的论既有合理性也有其自身无法避免的局限性。
[关键词] 翻译目的论;目的理性;交往理性
[中图分类号] H15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3-9272(2011)04-0113-03
以凯瑟林娜 赖斯(K athar ina Reiss)、汉斯 威密尔(Hans J.V emeer)、贾斯塔 赫兹 曼塔利(Justa H olz-M antt ari)和诺德(Christiane N or d)为主要代表的翻译目的论是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最具影响的翻译学派 [1],也是当今世界颇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学派之一。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西方翻译理论中的这支 劲旅 [2]进行译介或评述,使该派理论的基本思想在我国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传播,开阔了国内翻译研究的视野和思路。翻译目的论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在经历了译介,述评和应用之后,正在走向进一步的反思研究。范祥涛,刘全福(2002)借助翻译活动中的若干典型实例论证翻译目的具有多层次、多向度等多元特征[3]。袁斌业(2008)以翻译实践中的一些案例为据指出翻译目的在具有多层次特征的同时,也存在单一性、层次排序的动态性和模糊性的特点[4]。陈大亮(2007)从批判性反思的角度,针对目的论适用文学翻译的情况,从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过程的操作行为和翻译效果评价行为三个方面揭示目的论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指出了目的论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5]。
正如卞建华(2006)所建议的那样,对于翻译目的论,我们 有必要认真解读、细致梳理、深刻剖析其诞生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并结合中国翻译实践,对该派理论的主要学术思想进行理论方面的探讨,进一步加强对该派理论的借鉴和吸收 [6]。针对国内研究多集中在翻译目的论几个重要原则和概念的引证上,缺乏集中深入的分析,本文尝试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对翻译目的论进行批判反思,进一步认识翻译目的论,从而推进翻译目的论的应用研究。
一、翻译目的论概述
翻译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凯瑟林娜 赖斯在她1971年出版的著作 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 (P oss-i bilities and L imitatio n o f T ranslat ion Crit 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思想的雏形。她在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的同时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从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关系来评价译文。凯瑟林娜 赖斯的学生汉斯 威密尔则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并发展了功能派的主要理论:目的论(sko po s theor y)。汉斯 威密尔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根据翻译目的论,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即结果决定方法。通常情况下,翻译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译者应该根据翻译过程发起者的翻译要求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此外,另两位德国翻译家贾斯塔 赫兹 曼塔利和克里斯蒂安 诺德进一步发展了翻译目的论。贾斯塔 赫兹 曼塔利将翻译定义为 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行为 [7]。在她看来,翻译行为是协作的过程,过程的各种参与者(翻译的发动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信息的接受者)共同产出一个目的文本。作为德国翻译功能学派的新一代,克里斯蒂安 诺德首次用英文全面系统地整理归纳了功能派的各种学术思想,提出了功能和忠诚原则,并将翻译目的论应用于译员培训、文学翻译、口译等领域。
我们看到,翻译目的论在凯瑟林娜 赖斯、汉斯 威密尔等学者的努力下逐步趋向完善。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行为性和文本加工性。翻译行为是为实现文本信息的跨语言和跨文化转换而设计的复杂行为,而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翻译只是翻译行为的一部分。翻译的文本加工性反映了翻译目的论不再把译文与原文对等作为翻译第一标准,原文仅仅是译者使用的各类信息来源之一。译者的任务不再是提供对等理论所期望的,完全对等的信息,而是从原文中提取其认为符合译文交际功能的信息。
二、翻译目的论的理性质疑
翻译目的论根据行为学的理论提出翻译是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从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我们发现翻译目的论强调目的行为的单向性,忽略行为参与者之间的双向关系。
1.从目的理性到交往理性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目的理性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讨。目的理性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指行为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或某种理想状态,受行为目
[收稿日期]2011-03-12
[基金项目]2010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立项课题: 后殖民语境下安乐哲翻译研究 (编号:1011042A);2010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后殖民语境下安乐哲翻译研究 (编号:J201034)。
[作者简介]孙际惠(1977-),女,湖南常德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外语系讲师,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113
的原则的导引,在不同的行为可能性之间做出行为决定,或者说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以追求最大利益为目的,谋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准则。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 韦伯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是目的理性化的最高成就。哈贝马斯及其前辈看来,目的理性的实现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另一方面目的理性的迅速膨胀造成了人类异化,整个西方社会广泛弥漫着虚无主义气息。因此,以哈贝马斯为首的法兰克福学派致力于对这种日益泛滥的目的理性的批判,希望能够借助交往理性对目的理性的制衡作用,整个社会呈现出合理的发展样态。
在英国哲学家卡尔 波普尔(K ar l P opper) 三个世界 学说的启发下,哈贝马斯把 世界 的概念区分为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然后依据行为与三个世界间的不同关系来区分三种不同的行为类型,目的行为、规范行为和戏剧行为。目的行为是指行为者有目的地干预客观世界的实际存在,以带来行为者认为是理想的事态。因此哈贝马斯说: 在目的行为模式中, 对于这个客观世界,行为者不是试图面对面地加以认识,就是想有目的地加以干预 [8]。规范行为的核心意义在于满足一种普遍的行为期待,行为者处在一个人际关系的体系之中,这个体系由规范来协调。戏剧行为是一种自我表现,其范围包括从行为者自身的意图、愿望、情绪的坦率交流到行为者相互间印象的控制,属于经验的表达,侧重行为者与主、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三种行为类型代表了人类行为某些方面的性质。在分析和整合三种行为类型的基础上,哈贝马提出交往行为类型,为建立交往理性和社会的合理性做理论论证的铺垫。
交往理性是指隐藏在人类语言一结构中并且能够被谈话者共享的一种理性形式。交往理性是以对话性的语言为核心,涉及的是不同言谈者之间的双向关系。目的理性借助人们关于对象的知识范式表达,而交往理性则在主体间性的相互理解的范式中得到表达。 这种交往理性使更早的逻各斯观念复活。之所以会这样,乃是因为这种理性具有一种非强迫地同一化和促成共识的言谈力量,在其中参与者们克服他们一开始带有的主观偏见视角,从而朝向一种由理性推动着的协调一致。 [9]交往理性行为的合理性在于它是以语言为中介的社会互动,是通过沟通而能达到的共识,不是强制的客观效果,即不屈服于外界影响或暴力。
2.翻译目的论关照下的翻译主体间性
翻译文本的生命与原作者有着割不断的血缘关系,而读者是赋予一个文本存在价值的重要因素,翻译中主体间性的问题体现在作者主体、译者主体和读者主体之间的关系上。 只有处理好这多重的主体间性关系,才能有成功的、出色的翻译。 [10]长期以来,人们对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基本上基于一种 规范性 的要求,即处于特殊地位的译者应该忠于作者和读者。忠于作者,体现在真实地传达作者所言;忠于读者,让读者看到真实的作者。为了真实地把作者所言传达给读者,人们便要求透明的译文和隐性的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实际存在着语言、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困难,随着翻译历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翻译的认识不断加深,对译者的 仆人 角色产生了质疑。凯瑟林娜 赖斯虽然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同时她在实践中发现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的,有时也是不该追求的。摆脱了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束缚的翻译目的论强调译者主体的目的理性和翻译行为的文化语境,对于传统翻译观念的主体间性来说是一大进步。
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主体间性关系体现为交往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翻译主体间性关系是译者主体在翻译活动中与作者主体和读者主体的相关性和关联性,它表现为翻译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沟通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虽然译者面对的是文本,但是由于文本是作者主体的创造物,对文本的理解不可能离开对作者主体的理解。和普通读者不同的是,译者不仅要充分理解作者创作的文本,还要以作者的身份阐释或介绍作者的原意,这就要求译者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地尊重作者主体,达到作者主体和读者主体沟通理解的目的。
王晓东曾指出, 工具合理性或目的合理性片面强调主体性的优势地位,注重以主体为中心的主客体关系,注重以个人成功为指向的目的-手段关系 [11]。翻译目的论强调文本的交际功能,主张译者为了实现目的语文化中委托人或发起人的要求而忽略原文作者,原文作者成了译者实现目的的手段,译者与作者之间的主体间性交往行为 异化 成为主客关系的工具目的行为。目的论翻译策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表现为工具型翻译,运用改写、改编、删减、简化等手段达到获得原文信息的目的,体现为对原文本的占有和掠夺,其结果必然会大大破坏原文本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翻译目的论明确译者主体在文本意义生成过程中的地位,张扬译者理解和阐释的权力和自由空间[12],但是认为原文只是提供读者需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导致作者的意图被边缘化,甚至被逐出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翻译目的论表现出极端的单一主体性原则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
结语
翻译目的论把翻译置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要求译文文本实现其在接受语文化中的交际功能,试图把翻译从原语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译入者的新视角来诠释翻译活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利于全面研究各种翻译变体和推动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目的论突出翻译活动的参与者特别是翻译活动发起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提升了译者的主动参与性的同时,夸大读者主体的作用,否定作者的主体性,表现出极端的单一主体性原则。翻译行为是一种目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有目的的交往行为。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杨晓荣.翻译批评标准的传统思路和现代视野[J].中国翻译,2001,
(6):33-35.
[3] 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中国翻译,2002,(6):19
-22.
[4] 袁斌业.再思翻译行为的目的性[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
(1):26-28.
[5] 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 兼论文学翻译主体
性的困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3):32-34.
[6] 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
(1987 2005)[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61-63.
[7] N ord Ch rist ian e.Transl at ing as a Purposeful A ct ivit y:Fun ct ional-
i st A ppr oach es E xplained[M].S hanghai:Sh angh ai Foreign Lan-
gu age Edu cat ion Pres s,2001.
[8] 哈贝马斯 尤尔根.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4
[9] 尼古拉斯 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Z].北京:人民
出版社,2001.
[10]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0.
[11] 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评:一种形态学视野[M].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 赵 霞.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与翻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9,(3):99-102.
[本文编校:杨 灿]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