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诗

合集下载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苏轼三次贬谪所写名诗》**导言:**苏轼,北宋文学巨匠,被誉为“东篱乐府、西园雅士”,他的一生饱经沧桑,历经三次贬谪。

在这三次贬谪中,苏轼挥洒着豪情壮志,以诗歌表达出对人生沉浮的感慨。

以下将从三次贬谪的背景出发,挑选苏轼在各次贬谪中创作的代表性诗篇,展现其豁达、豪放的诗歌风采。

**第一次贬谪:黄州。

**公元1079年,苏轼因得罪权臣,被贬谪至黄州。

黄州位于湖北省,地势险要,环境艰苦。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贬谪,苏轼以豁达的心态迎接生活的变迁,他在黄州的岁月中创作了《黄州快哉亭记》、《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千古传世之作。

其中,《滚滚长江东逝水》一词,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沧桑变化的洞悉和对自身命运的豁达心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第二次贬谪:儋州。

**公元1097年,苏轼因被牵涉到靖康之役,再次被贬谪至儋州。

儋州地处海南岛,气候炎热,环境险恶。

在这片荒芜之地,苏轼依然以豁达的胸怀,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创作了《病起书怀》、《浪淘沙·北戴河》等感人至深的诗篇。

其中,《病起书怀》表达了苏轼在疾病中对人生的领悟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三次贬谪:惠州。

**公元1100年,苏轼因涉及到靖康之役的后续事件,被贬谪至惠州。

惠州地处广东,气候潮湿,环境严峻。

然而,苏轼并未被这次贬谪击垮,依然以旷达豁达的胸怀面对生活。

在惠州岁月中,苏轼创作了《和子由温江秋望》、《惠崇春江晚景》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诗篇。

其中,《和子由温江秋望》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坎坷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总结:**三次贬谪,苏轼并未因命运的坎坷而颓废,反而在逆境中迸发出更加绚烂的文学光芒。

他的诗歌,如一轴轴画卷,记录了他在黄州、儋州、惠州三地的风雨人生。

贬谪诗

贬谪诗

贬谪诗古来圣贤皆寂寞才子命运多坎坷一、类型特征贬谪诗是指古代文人被贬后所写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

二、常见意象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江水: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

”(李涉《再宿武关》)“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韦承庆《南行别弟》)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陛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其它常见意象:风霜、雨雪、夕阳、鹧鸪、猿、青山、流水孤舟、月、落花落叶、孤灯、芙蓉、蓬草、薜荔薜荔,在楚辞中,是美好的品德的象征。

揽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离骚)•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点旌。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湘君)•罔薜荔兮为惟,擗蕙櫋兮既张。

(湘夫人)•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山鬼)在唐人以后的诗中,是冷落甚至凄惨的写照。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毛泽东)】……三、常用技巧1、比兴。

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

如以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善写香草,美人之类,以屈原为代表。

2、借景抒情。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诗人不露声色地于景物描绘中抒写身世之感,语意双关暗含感慨仕途风波险恶之意。

惊风、密雨(拟人)暗比摧残自己的邪恶势力。

芙蓉、薜荔象征人格的美好和芳洁。

鲜花香草遭受暴风雨的袭击,感受到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沉重的心情。

3、用典(咏史抒怀)。

被贬后,他们从历史中寻找古人的故事,借咏史怀古,委婉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借周瑜的故事抒发自己政途失意的悲伤,和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4、对比。

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标题:苏轼三次贬谪所作名诗苏轼,北宋文学巨匠,以其豪放、清新的文学风格而著称。

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曾三次经历贬谪之痛。

在这些颠沛流离的岁月中,苏轼用他独特的文学天赋,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

以下将分别介绍他在三次贬谪中所作的名诗,探寻其诗篇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 第一次贬谪:黄州苏轼的第一次贬谪发生在黄州,这一时期,他通过《黄州快哉亭记》表达了对流亡生活的感慨。

他写道:“落魄江湖,羁旅穷通,居然如风尘之在空虚。

”这篇记述黄州岁月的文章中,既有对逆境的深切体验,也表达了对自由、豁达的向往。

这段经历激发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坚韧和豁达,使他不仅在政治层面上受挫,更在文学上迸发出不可阻挡的创作力。

### 第二次贬谪:婺州婺州之谪,苏轼作《赤壁赋》。

这篇赋以纪念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为契机,通过描绘历史英雄豪杰的形象,表达了苏轼对自身遭遇的坎坷境遇的豁达与坚韧。

赋中有“英雄不问出路,激烈何须多情”之句,透露出苏轼对逆境生活的一种豁达态度,仿佛在告诉读者,正如历史英雄般,他也能豁然面对人生的波折。

### 第三次贬谪:岳州苏轼的第三次贬谪发生在岳州,这段时间他写下了《江城子》。

这首词以描绘江城风光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逝去的往事和流逝的光阴的感伤。

其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等婉转悠扬的句子,透露着苏轼对流年逝水的深切感慨。

与前两次贬谪相比,此时的苏轼更显得沧桑而深沉,但仍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岁月的流转。

### 总结苏轼三次贬谪,虽然身临逆境,但他用诗篇表达了对自由、坚韧和豁达的追求,成就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

这些名诗如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深刻而感人,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充满智慧与哲理的文学画卷。

苏轼三次贬谪所作名诗,既是他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忽视的珍贵财富。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

苏轼三次贬谪所写的名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须开,酒醒何处?
楚江空自流,滟滪悠哉悠,千里愁绪,何时灯火再发?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若为谁天地情,满腹谣言心不甘?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落日故人情。

《蓦山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秋风起兮白云飞,照我归家路;
萧关逢人凤歌高,吹箫声美。

潇湘如画兮暮钟残,寒砧催人归;
将帘拂尽兮漏犹斜,半灯照书畦。

贬谪诗

贬谪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
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 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宪宗一心想着长生不老,把死去的高僧骸骨迎奉到朝廷大 内,一时上下乌烟瘴气。韩愈正是上疏驳斥这种无聊之举, 而触怒唐宪宗。幸得好友裴度、崔群等人力争,才得以免 死,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 那路途的困顿是可想而知的。而有司急命赴任,家人随即 也被驱赶。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先行赶到,自己 的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韩愈的一个十二岁小女儿, 卧病匆忙前行的途中,死而埋在道旁。诗人在这种情况下, 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下了这首名篇。
柳宗元
韩愈
诗人面对自己在仕途 诗歌中充满了不平之 上的再次挫折和“百 气。“不平则呜”, 越文身地”的恶劣环 所以诗虽出以凄切之 境,其情感基调是愁 语,却不衰飒,有一 思弥漫、凄苦无比的, 种“忠犯人主之怒” 但同时也有对恶势力 的豪气充斥在诗歌中。 的控诉。
“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 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 ——俞陛云《诗境浅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被贬的原因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愤慨--忠心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即景抒情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交代后事
情感:慷慨激昂、刚 正不阿 写景:“云横” “雪拥”

苏轼被贬谪黄州所做的诗词

苏轼被贬谪黄州所做的诗词

苏轼被贬谪黄州所做的诗词苏轼被贬谪黄州,他在这段时间内创作了大量的诗词,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下面是一些以苏轼被贬谪黄州为题的诗词:1. 《黄州寒食寄子由》飞絮扑空蝉声催,春风过尽强登台。

谁家柳絮轻于雪,何处梨花笑逐颜。

寒食江城人共忆,绿杨芳草满长堤。

愿君宴罢思归远,泪湿黄昏独倚楼。

2. 《送韩元丹谪居黄州》黄州高楼远眺云,韩公谪居心自闲。

人间世事无常定,风雨江湖几番迁。

蜀国山川悲别离,江南烟水梦归宪。

愿君卧龙重拾笔,才情不减旧时颜。

3. 《寒江孤舟》寒江孤舟独自行,黄州波浪入眼明。

贬谪江南心已久,苦思故乡梦难成。

浩渺长江水东去,凄凉黄叶酒满城。

愿与明月共寥寂,守望孤舟月色生。

4. 《黄州谪居》黄州谪居心自闲,云水山川入眼前。

鸟啼花落人独立,风起雨来思万千。

贬谪江南忧国事,卧龙宴罢胜诗仙。

愿君静坐山窗下,琴音竹影入诗篇。

5. 《黄州谪居有感》黄州谪居意自豪,江山秀丽美如桃。

苦尽甘来心不变,困境中仍心潮悠。

山川浩渺思故乡,云水悠悠醉诗行。

愿君抒怀东篱下,诗韵悠悠永流传。

6. 《黄州谪居寄友人》黄州谪居难言苦,江南风景入眼庐。

山川湖海皆自足,风雨江湖别离残。

忧国忧民心不寐,伤时伤事泪沾衣。

愿君才情常发达,抒怀寄意长流传。

7. 《贬谪黄州有感》贬谪黄州思故乡,江南风景入眼床。

山川湖海皆自足,风雨江湖别离忙。

忧国忧民心不寐,伤时伤事泪沾裳。

愿君才情常发达,抒怀寄意长流传。

8. 《寄朋友》黄州贬谪心自闲,江南风景入眼前。

山川湖海皆自足,风雨江湖别离残。

忧国忧民心不寐,伤时伤事泪沾衫。

愿君才情常发达,抒怀寄意长流传。

9. 《谪居黄州》黄州谪居思故乡,江南风景入眼床。

山川湖海皆自足,风雨江湖别离忙。

忧国忧民心不寐,伤时伤事泪沾裳。

愿君才情常发达,抒怀寄意长流传。

10. 《黄州寄友人》黄州谪居心自豪,江山秀丽美如桃。

苦尽甘来心不变,困境中仍心潮悠。

山川浩渺思故乡,云水悠悠醉诗行。

愿君抒怀东篱下,诗韵悠悠永流传。

贬谪诗歌鉴赏 一

贬谪诗歌鉴赏 一

贬谪诗歌鉴赏一谪仙怨[唐]刘长卿晴川①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②。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③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①晴川:晴朗的江面。

②携:分离。

③长沙: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表现自己与友人梁耿同遭贬谪的境遇。

诗歌鉴赏:上片回忆,再现当时送别梁耿的情景。

一个晴朗的日子,斜阳低挂在天边,一叶孤舟载着友人离去。

这时只见野地平阔,春草蔓延,暮归的飞鸟在旷野上忽远忽近地飞旋,好似人随流水各奔东西。

下片写别后情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被贬谪的遗恨。

“白云”“明月”两句写自己常望着云和月怀想梁耿,愿白云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愿那一轮明月载着我的愁思随着溪水带到友人的身边。

最后两句抒写自己与友人被贬谪的悲恨,“长沙谪去”,用西汉贾谊因遭权贵中伤而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一事,表达了郁结于心头的怅恨,末句写想念远谪的友人,望着蔓延的春草,更觉惆怅。

8.词的首句“晴川落日初低”有何作用?(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9.整首词是如何表达作者内心的复杂感情的?(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首句写江上夕阳西沉的情景,点明时间已是傍晚(2分),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1分),引出下文别离之后的各种情感(2分)。

9.答案:①直抒胸臆,词中以“惆怅”直言离别的哀愁,以“恨”直言贬谪之苦。

②寓情于景,以“孤舟”“流水”“白云”等意象寄寓宦途漂泊的悲叹,以“明月”寄托思念的情怀,以“春草萋萋”寄寓贬谪的愁苦。

③用典,假借贾谊谪长沙的典故,表现自己与梁耿同遭贬谪、怀才不遇的痛苦。

(答对一点,包含手法和分析,可得3分,答对任两点可得满分)。

关于贬谪的诗句

关于贬谪的诗句

关于贬谪的诗句1.《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4.《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5.《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踏莎行·郴州旅舍》(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北陂杏花》(北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唐朝贬谪诗

唐朝贬谪诗

唐朝贬谪诗1.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 《琵琶行》——白居易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刘禹锡贬谪诗

刘禹锡贬谪诗

刘禹锡贬谪诗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酬乐天咏老见示》唐代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3、《秋风引》唐代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4、《西塞山怀古》唐代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5、《赏牡丹》唐代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6、《金陵五题·石头城》唐代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7、《竹枝词二首·其二》唐代刘禹锡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8、《潇湘神·斑竹枝》唐代刘禹锡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9、《始闻秋风》唐代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0、《汉寿城春望》唐代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王维 少年行四首 贬谪诗

王维 少年行四首 贬谪诗

少年行四首
王维〔唐代〕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译文
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知道不能奔赴边疆从军的苦楚呢?纵然战死沙场,还留下侠骨芬芳。

一个人能以双手拉开雕有图画的铁弓,虽然有层层包围的敌人骑兵,但在他眼中却像身处无人之地一样。

侧身坐在马鞍上,从容调配好弓箭,箭射出去,敌方的许多头目纷纷落马。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刚刚结束,就坐在高高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轩殿赐给他们以侯爵的印信,让这些将军佩上步出了明光宫。

关于被贬谪的古诗

关于被贬谪的古诗

关于被贬谪的古诗01.《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唐代·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

(独树一作:“戍”)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02.《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黄鹤楼闻笛》唐代·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03.《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代·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04.《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唐代·柳宗元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05.《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唐代·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0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07.《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代·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08.《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09.《谪岭南道中作》唐代·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10.《送迁客》唐代·虚中倏忽堕鹓行,天南去路长。

片言曾不谄,获罪亦何伤。

贬谪后悲秋的诗

贬谪后悲秋的诗

在贬谪后,诗人常常会借秋景抒发自己的悲凉和失落之情。

以下是一些贬谪后悲秋的诗:
1. 《赤壁赋》——苏轼
这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期间所写的一篇赋,其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悲凉之情。

2.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这是杜甫在晚年流离失所、漂泊异乡时所写的一首诗,其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

3. 《登高》——杜甫
这是杜甫在贬谪夔州期间所写的一首诗,其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情。

4. 《九辩》——屈原
这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所写的一首诗,其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这些诗都以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失落之情。

柳宗元主要的两类诗歌

柳宗元主要的两类诗歌

柳宗元主要的两类诗歌
摘要:
I.引言
- 介绍柳宗元
- 介绍柳宗元主要的两类诗歌
II.柳宗元的贬谪诗
- 介绍贬谪诗的背景
- 分析柳宗元贬谪诗的特点
- 举例说明柳宗元贬谪诗的代表作品
III.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
- 介绍山水田园诗的背景
- 分析柳宗元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 举例说明柳宗元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IV.结论
- 总结柳宗元主要的两类诗歌
- 评价柳宗元的诗歌成就
正文: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的诗歌创作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的理想和抱负。

柳宗元主要的两类诗歌是贬谪诗和山水田园诗。

贬谪诗是柳宗元在贬谪期间创作的诗歌,主要抒发了他被贬谪的抑郁悲伤
和思乡之情。

这类诗歌的代表作品有《登柳州城楼》和《江雪》等。

在这些作品中,柳宗元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手法,将贬谪生活的痛苦和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也借助山水自然景观,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山水田园诗是柳宗元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诗歌,这类诗歌主要体现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悠闲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类诗歌的代表作品有《溪居》和《江村》等。

在这些作品中,柳宗元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山水田园的美丽和宁静表现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同时,他也借助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厌倦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柳宗元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刘禹锡讽刺朝廷的诗

刘禹锡讽刺朝廷的诗

刘禹锡讽刺朝廷的诗
刘禹锡的一些诗作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政治状况进行了讽刺和批评,以下是他的其他讽刺朝廷的诗:
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此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此诗通过对人们去玄都观看花这一行为的传神刻画,表现了玄都观里桃花盛开的繁荣景象。

后两句由花写到人,暗喻了那些新贵们像桃花一样,是在自己被排挤出长安后才得势的,看似写花,实则是在写那些被新贵们排挤的旧臣。

3. 《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此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通过对玄都观桃花盛衰的传神刻画,表现了他对那些新贵们的鄙视和讽刺。

这些诗作都反映了刘禹锡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批评,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贬谪诗]贬谪

[贬谪诗]贬谪

[贬谪诗]贬谪贬谪篇(1):刘长卿贬谪引导语:刘长卿的事迹,《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给他立传,但《新唐书·艺文志》却有简单的记载,根据历史记载,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生平中曾遭受过贬谪,关于刘长卿贬谪事迹具体是怎么回事呢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唐代刘长卿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译文一个晴朗的日子,斜阳低挂在天边,一叶孤舟载着友人离去,此刻是何等令人惆怅!鸟儿在平旷的原野上远近地飞翔,好似人随流水各奔东西。

愿白云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愿那一轮明月载着我的愁思随着溪水带到友人的身边。

友人贬谪去的苦恨让人难以言状,就如那江边繁茂的春草一样杂乱而无际。

注释①晴川:指在阳光照耀下的江水。

②平芜:指草木繁茂的原野。

③长沙: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

④萋萋:草盛貌。

创作背景这首词又题作《答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见集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六言》。

中唐时代,文人词处于初兴阶段,词还未从诗的领域中取得明确的独立地位,所以这种似词又可看作诗的作品的出现,不足为奇。

据六言诗题,这首词大约是作者被贬睦州(今浙江淳安一带)司马途中,经苕溪(流域在今浙江湖州地区),在友人的宴集上为酬答远谪的梁耿的寄赠所作。

刘长卿任鄂岳观察史期间,遭权臣吴仲儒诬奏,贬为潘州南巴尉,寻除睦州司马。

去国怀乡之思,有感而发。

刘长卿第一次贬谪事迹考证刘长卿的事迹,《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给他立传,但《新唐书·艺文志》却有简单的记载:《刘长卿集》十卷,字文房。

至德监察史。

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

鄂岳观察使吴仲儒诬奏,贬潘州南巴尉,会有辨之者,除睦州司马。

终随州刺史。

从以上的材料看,刘长卿只有一次贬谪,即从鄂岳转运留后直接贬为南巴尉。

然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下载刘长卿诗九首,并有评曰:“长卿有吏干,两遭迁谪。

元稹贬谪诗

元稹贬谪诗

元稹贬谪诗
洞庭湖
元稹〔唐代〕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译文
人生中见过的壮观场面,除了大海的浪涛外,就是洞庭湖的波浪了。

西边的太阳驾着洞庭湖的大浪就此沉没,东边却又连接着拂晓的银河。

传说舜帝南巡到君山,黄帝张乐于洞庭湖,其遗址现今在哪呢。

只望见君山之下,狂风怒号、浊浪滔天,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为元和八年(813)作于岳州。

元和五年(810),元稹因弹奏河南尹房式(开国重臣房玄龄之
后)不法事,被召回罚俸。

之后,唐宪宗更是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贬元稹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从此开始了他困顿州郡十余年的贬谪生活。

元和八年(813),元稹再徙为唐州从事,此时严绶奉命讨张伯靖,元稹随军班师时经洞庭湖而作此诗,亦表达其被贬谪后的抑郁之情。

贬谪诗鉴赏

贬谪诗鉴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二王八司马”
• 唐顺宗时主张打击宦官势力﹑革新政治的 官僚士大夫。“二王”指王伓﹑王叔文 ﹐“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 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 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故名。
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刘禹锡、苏轼,精神不倒,始 终以饱满的精神淡然的态度看待生活。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琵琶行》
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江水: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 ——李涉《再宿武关》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韦承庆《南行别弟 》
香草、柑橘: 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陛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 《离骚》
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
风霜 雨雪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②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 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如“一封朝 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朝” 奏 “夕”贬,一日之间命运发生急剧 变化。一封奏和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 悲愤之情寓含其中。
我们所接触到的贬谪诗人,屈原、柳宗元属于一 类,他们个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几乎承受不了被贬 的打击,缺乏逆境适应能力,心情抑郁、悲伤。

被贬的诗词 被贬的诗人的诗句

被贬的诗词 被贬的诗人的诗句

被贬的诗词被贬的诗人的诗句今天给各位分享被贬的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被贬的诗人的诗句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关于被贬官诗句加赏析关于被贬官诗句加赏析1.诗人被贬官被贬的诗词的诗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手法:咏史抒怀、借古讽今)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手法:一语双关)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被贬的诗词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手法:以景写情,情景交融)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月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手法:咏史抒怀,今昔对比)2.白居易被贬期间所作诗及赏析《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问刘十九》《琵琶行》《长恨歌》等。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

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贬谪诗一、类型特征贬谪诗是指古代文人被贬后所写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诗。

二、历史渊源综观中国历史,文人与政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从春秋时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到儒家“学而优则仕”的入世思想,再到根深蒂固的“修齐治平”的观念。

可见,中国文人的政治情怀有着悠久的历史心理积淀。

而唐朝,则是一个令文人的雄心壮志得以大肆张扬的时代:强盛的国力、安定的社会、富足的生活,激发了人们对生活和理想的信心,加上科举制的推行,在唐朝文人心中,便大大地强化了参政议政、出将入相、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可能。

于是,其文学创作就必然与其政治活动有着比历代更紧密的关联。

翻阅唐代文人的生平,不难发现,大多数文人都曾在政坛上活跃过,更不可忽视的是,其中大部分人有过被贬谪流放的经历。

这些悲剧式的经历反映在文人的作品中,便透出了一种或深或浅的悲剧色彩。

唐朝的文人们大都有着积极的出世愿望,期待着乘势而起,走进政坛,立功立名。

但这种参政意识和功名意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追求富贵名利,他们中的多数人是自觉地关心民生、系心社会的。

因此,对功名的重视,对社会政治的热衷和参与,使文人超越了小我,将自身与国家的安危治乱、民生否泰联在了一起,责任感、使命感便成了自我约束和激励的重要因素,也使他们的自我感觉相应地崇高起来。

然而,这同时也变成了他们的绊脚石:强烈的自信,使他们生出强烈的功名意识及对政治未来的美好展望;自我的过高期许和重视,使他们很难与现实政治相容,由此形成了对个体主观精神的突出强调,并以自我意识取代客观现实。

这就免不了出现政治窘境:或性格刚直,直言谏君;或缔结党派,互相排挤;或期望过高,时事不容……于是,贬谪流放的命运就不可避免了。

这是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所造成的悲剧结局,是高远志向无法在现实政治中得以实现的命运悲态。

在这种冲突与矛盾中,便产生了浓厚和强烈的悲剧感和悲剧意识。

体现在贬谪诗人作品中的悲剧感主要是对人生遭遇的感慨和自我生命的悲叹,是在对命运的观照、把握和感怀中形成的深沉的悲伤和孤愤。

当生命被放逐到家园以外的遥远地方,当年华被消磨在被抛弃的时光中,时空的错杂更加深了他们对命运的悲痛之感。

三、常见意象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江水: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

”(李涉《再宿武关》)“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韦承庆《南行别弟》)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朝搴陛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屈原《离骚》)其它常见意象:风霜、雨雪、夕阳、鹧鸪、猿、青山、流水孤舟、月、落花落叶、孤灯、芙蓉、蓬草、薜荔【薜荔,在楚辞中,是美好的品德的象征。

揽木根以结茞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离骚)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点旌。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湘君)罔薜荔兮为惟,擗蕙櫋兮既张。

(湘夫人)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

(山鬼)在唐人以后的诗中,是冷落甚至凄惨的写照。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柳宗元)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毛泽东)】……四、常用技巧1、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

如以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善写香草,美人之类,以屈原为代表。

2、借景抒情。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诗人不露声色地于景物描绘中抒写身世之感,语意双关暗含感慨仕途风波险恶之意。

惊风、密雨暗比摧残自己的邪恶势力。

芙蓉、薜荔象征人格的美好和芳洁。

鲜花香草遭受暴风雨的袭击,感受到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沉重的心情。

3、用典(咏史抒怀)。

被贬后,他们从历史中寻找古人的故事,借咏史怀古,委婉表达自己的心情。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借周瑜的故事抒发自己政途失意的悲伤,和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4、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

如“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朝”奏“夕”贬,一日之间命运发生急剧变化。

一封奏和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悲愤之情寓含其中。

5、贬官文学言将尽时常常忍不住直抒胸臆。

五、思想内容1、抒发被贬的委屈不平、惆怅失意、牢骚不满,乃至愤慨之情。

2、思念故园亲友(对京城的思念,其实是对往昔美好生活及亲友的想念,包含对政治理想甚或权力的依恋与追求)。

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3、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4、任凭风雨、旷达乐观的态度。

5、表现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以求自我解脱的心态。

6、愈挫愈勇,相信能东山再起的自信。

如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出长安时所作)”7、羁旅行役之苦,英雄失路之悲。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

8、坚贞自守之志。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被贬为龙标尉时所作)9、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庶,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我们所接触到的贬谪诗人,屈原、柳宗元属于一类,他们个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几乎承受不了被贬的打击,缺乏逆境适应能力,心情抑郁、悲伤。

刘禹锡、苏轼为一类,他们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被贬斥击倒,表现出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刘禹锡被贬后还能在《秋词》中唱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励志高歌,表现出对人生得失的超然态度。

苏轼也是如此,在苏轼的词中总有一个“从想不开到想开了”的过程,仔细看看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赤壁赋》,都是这么个思路。

一开始忧愤难解,辗转难眠,而后来见到了一个优美的景物,受到感染,摈弃了一切尘累,恢复了内心的淡泊与宁静。

1、英雄末路之哭2、忠而被贬之愤3、壮志难酬之怅4、生不逢时之叹5、羁旅行役之苦6、思乡怀归之情李白:从狂放浪漫到悲愤不平王昌龄:从雄浑高远到清逸明丽韩愈:从剑拔弩张到寂寞悲凉柳宗元的怨怼忿愤刘禹锡的豁达明快【怨怼yuàn duì怨恨的意思怼也是怨恨的意思.“又怎么会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

”――《兰亭序》周杰伦谱曲亦演唱方文山作词】六、真题例一(2008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翻译】水国秋风萧瑟被西风摇落片片黄叶,漂泊在外的我的心绪被撩拨得乱如发丝。

像是屈原在江边深情吟诵的地方,又像是白居易江边送别的时候。

你们怎么能诋毁中伤我的道义所在,我的这份心思只有那苍天才知道。

苍白的容颜如今又增添了些许白发,现在想辞官归隐已经太迟了。

【赏析】据《金史·河渠志》载:“(大定)二十六年八月,河决卫州堤,坏其城。

上命户部侍郎王寂、都水少监王汝嘉驰传措画备御,而寂视被灾之民不为拯救,乃专集众以网鱼取官物为事,民甚怨嫉。

上闻而恶之,既而,……黜寂为蔡州防御使。

”救灾不力,获罪黜官,本属应当,但从作者这首作于贬官蔡州时的诗作中透露出的信息看,其中或有不白之冤,以致诗人如此耿耿于怀,愤愤不平。

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

蔡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淮河以北、洪河上游以南的地区,当汴、洛、淮、沔交通孔道,故作者用“水国”代称之。

秋风飒飒,万物萧瑟,被秋风轻轻“摇落”的自然是片片黄叶。

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终还是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如同黄叶般枯萎飘零的身世和命运,“日暮依杖水”的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丝呢?这一联,出句是因,对句是果;前句写景,后句抒情,写景具体,抒情概括,使人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被秋风拂动的、郁结在诗人心底的“羁绪”究竟是什么。

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

颔联引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以自况,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正直爱国如屈原,忧民忧时如自居易,皆不免被贬逐黜放的命运,何况自己?不过,自己虽然不像屈原、白居易那样含冤至深,但他们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博大胸怀、坚贞节操,自己也同样仿佛一二。

因此,颈联就直接怒斥那帮专门罗织罪名、陷己于不义之地的奸佞小人,尽管他们费尽心机,陷害贤良,并且得逞于一时,然而天理自在,道义犹存,鬼神可鉴,苍天有知。

如果说,“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是作者借古人写出了自已遭受冤屈、谪官异乡这一事实的话,那么,“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两句,则是作者对这一既成事实的不满、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其中既包含了对陷入于罪的小人的轻蔑,也表达了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

但现实终归是严酷的,尾联即明白无遗地坦露了作者在奸佞当道、君主寡恩、伸冤无望、前途渺茫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绪。

自古官场皆为是非纷争之地,有人飞黄腾达,有人含冤受屈,若要解除这些烦恼,辞官归隐、寄情山水不失为一条出路。

然而如今的作者宦海沉浮,几经折磨,“苍颜华发”,垂垂老矣。

经历了这样身心俱瘁的痛苦后,即使是辞官归隐,作者也嫌太晚太迟,何况获罪之人,羁绊在身,并无辞官之自由呢?作者更深一层地写出了自己贬官失意后的懊悔心情,同颔联,颈联相比,虽然显得压抑沉闷,令人有迟暮之感,但同时也能激起人们对身陷不幸且又衰老憔悴如此的作者更多的同情。

从诗题来看,西下的夕阳映照着波光鳞鳞的水面,作者倚杖伫立水边,映入眼帘的景色当远远不止“水国西风小摇落”这一句所能概括。

然而作者却无心观景,除了这一句外,全诗几乎没有接触到任何其实就在他眼前的具体景物,由此可知,充塞在他心底的“羁绪”该有多么复杂,多么深沉,以致稍微被外物触动,便同决堤的江河般一泄而出,滔滔不绝。

【试题】⑴此诗颔联以和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分)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4分)【参考答案】⑴屈原白居易⑵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争议】金代文学家中较为人熟知的有蔡松年父子、王若虚和元好问,08年浙江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引入”的王寂,确实让备考老师们着实“陌生化”了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