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产后出血定义、原因及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一、定义: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
就是一种严重得分娩期并发症,就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得首位原因、二、病因:1、子宫收缩乏力:(1)全身性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临产后使用过强镇静剂、麻醉剂,合并急慢性全身性疾病等。
(2)局部因素:子宫收缩过度膨胀使肌纤维过度伸展,如: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子宫肌纤维退行变性,如多产、感染、刮宫过度等、子宫本身得病理改变,如子宫发育不良、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平滑肌水肿、渗出,如妊高症、高度贫血、子宫胎盘卒中等。
因前置胎盘引起子宫下段收缩力减弱,血窦不易关闭也可引起产后出血、2、胎盘因素胎盘剥离不全、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胎膜部分残留。
3、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子宫下段得裂伤。
常见原因有:①胎先露异常、阴道手术助产、急产、宫缩过强、巨大胎儿;②助产手法不当;③会阴及阴道因炎症、静脉曲张、水肿等致弹性降低,分娩过程中易发生裂伤,导致产后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原发或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均可引起产后切口与子宫血窦难以控制得出血,其特点为血液不凝。
较少见, 但后果严重。
(1)产科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重度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滞留太久等。
(2)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肝炎等、三、临床表现:各种原因所致得产后出血共同得临床表现就是阴道流血过多,严重时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
不同原因所致得产后出血其临床特点各异。
(1)宫缩乏力:90%得产后出血由此引起,阴道流血多发生在胎盘娩出后2h内。
出血呈阵发性,色暗,有凝血块。
腹部检查发现宫底升高、质地软,呈袋装,轮廓不清。
按摩子宫或应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阴道流血停止或减少。
(2)胎盘因素:出血量较多且色暗,子宫收缩好。
胎儿娩出后10min内发生得出血常由胎盘部分剥离、植入或剥离后滞留引起,完全性胎盘粘连及植入往往无阴道流血。
产后出血__护理查房
02 护理评估
初始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史
基本信息
记录患者的年龄、孕次、产次、分娩方式等基本信息,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
病史
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注意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慢性疾病,以及是否有服用抗凝药物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症状评估:识别和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
01
02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 、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
观察出血量和颜色
准确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出血量和颜 色。这有助于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 和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重要参考 。
及时记录
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病情变 化和治疗措施。这有助于医护人员 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确保患者 得到连贯和全面的护理。
活动指导
适度活动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活动,如散步、瑜伽等 ,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康复。
避免剧烈运动
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注意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康复。
随访与复查
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确保及时了解身体 恢复状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产后出血__护理查房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概述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 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 • 护理查房总结与反思
01 概述
产后出血的定义
• 定义:产后出血指的是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 到或超过500毫升的情况。这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需要 及时处理和干预。
和纠正可能出现的休克症状。
35例产妇产后出血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延 长 例数 明显 增 多 f< . ) 具 体见 表 l P 00 。 5 。
2 讨 论
危 及 产 妇 生 命 ,近 几 年 来 产 后 f 血 发 生 率 逐 步 增 加 川, 在 J l
临 床 上 作 巾应 做 好 预 防j 作 .对 其 高 危 素进 行 针 对 性 的 二 预 防 , 降 低 产 后 出血 的 发 生 率 ; 冈此 ,预 防 是 产 后 Ⅲ 血 治 可
1 诊 断 标 准 1 分 娩 后 , 产 褥 期 内 发 生 的 阴 道 f血 , . 2 2 1 } J
持 续 或 『 断 , 多 于 月 经 量 , 或 表 现 为 一次 急 剧 大 量 f 。 日 J “血
…血 培 的 收 集 . 在 院 期 间 采 川 弯 盘 收 集 、集 m 器 收 集 及 称 世 法 ;院外 多 由患 者 及 家 属 估 测 。
临 床 分 析 与研 究
C i i n l ss a d r s a c ln c a ay i n e e r h
中 国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1 0卜
3 5例产 妇 产 后 出血 原 因及 影 响 因素 分 析
陈世 芹
安 徽 省 六 安 市 叛 安 镇 巾 心 卫 生 院 .安 徽 六安 2 7 5 3 ll
1 临 床 资 料
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2 0 年 1月 ~ 0 8年 l . 1 oO 20 2月 问 我 站 收 治的 发生产 后 小 m的产 妇 3 5例 作 为 观 察 组 . 年 龄 为 2 ~ l
发 生 产后 出 血 的 住 院 产 妇 组 巾前 置 胎 盘 、流 产 史 、妊 高症 、 胎 盘 蜕 膜 残 留 、子 宫 复 I 良 、官 腔 感 染 和 子 宫 切 口裂 开 [ J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1. 引言1.1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产后出血是产后妇女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威胁产妇生命。
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分娩方式、产程、子宫收缩功能、患有高血压疾病、产前贫血等。
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的异常变化是影响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产后出血发生时,凝血功能往往呈现出一系列变化。
产后妇女的凝血系统处于高度活跃状态,血液中的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水平升高,血液凝固时间缩短。
产后妇女的纤溶功能也受到影响,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等纤溶因子的水平升高,导致纤溶功能受阻。
这些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的变化直接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了解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产妇的出血风险,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研究产后出血的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对于提高产后护理水平,保障产妇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产后出血的定义与危险因素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大于500毫升的情况,是产妇生产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产程过长、产程中频繁的子宫收缩不足、胎盘异常剥离或不全剥离、产道损伤、孕妇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
产程过长会导致子宫肌肉疲劳,收缩力减弱,容易出现产后出血。
而产程中频繁的子宫收缩不足也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为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无法及时闭合产后出血的血管。
胎盘异常剥离或不全剥离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胎盘剥离不完整会导致子宫内膜血管暴露,易发生出血。
产道损伤也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如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等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孕妇自身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也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例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产后凝血功能紊乱,增加出血的发生率。
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2.2 凝血功能与纤溶功能的变化产后出血是指产后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的情况,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简述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简述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它是产后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妇产科紧急情况之一,严重的产后出血可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于产妇和医护人员来说都非常重要。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1. 子宫收缩不良子宫收缩不良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分娩后,子宫需要收缩以减少血管的血流,防止出血。
然而,如果子宫收缩不足,血管就无法正确收缩,导致血流不畅,从而引起产后出血。
2. 胎盘残留在分娩后,胎盘应该完全排出。
如果胎盘未能完全排出,它会在子宫内停留,阻碍子宫收缩并导致出血。
胎盘残留也可能引起感染和子宫内膜炎。
3. 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一个因素。
剖宫产和产钳助产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这是因为这些分娩方式可能会破坏子宫的血管和组织,导致出血。
4. 子宫内膜异常子宫内膜异常也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和出血。
5. 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也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二、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1. 立即采取措施如果产妇出现大量出血,医护人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包括给予氧气、建立静脉通道、输注血液和液体等。
如果产妇失血过多,可能需要进行输血和手术治疗。
2. 手动取出胎盘如果胎盘未能完全排出,医护人员可以手动取出胎盘。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防止产后出血。
3. 使用药物药物治疗也可以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例如,催产素可以帮助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出血。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也可以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4. 手术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以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和动态子宫动脉压迫等。
5. 产前预防最好的方法是在产前预防产后出血。
产前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产妇的健康状况,识别可能导致出血的风险因素。
产前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做好准备,在出现产后出血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
产后出血的总结
产后出血的总结产后出血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
它是孕产妇的一大健康风险,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孕妇的年龄、孕龄、分娩方式、分娩过程中是否有并发症等,因此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产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ml,或者出血量虽然不超过500ml,但是导致血压下降等症状;继发性产后出血则是指产后发生出血的时间超过24小时,多见于产妇的子宫不能有效收缩的情况。
对于原发性产后出血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对孕妇的健康管理和监护,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其次,在分娩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加强对产妇的监护,积极处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如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及时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和手术操作。
最后,在产后要做好产后护理和监护,及时留意产妇身体的变化,随时准备采取必要的措施。
对于原发性产后出血的治疗,首先要迅速评估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及时采取措施止血。
常见的止血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给予输血制剂、输注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来补充和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数量。
介入治疗主要是指通过插管或介入手术的方式,通过塞栓、栓塞和修复血管等方法来封堵出血的血管。
手术治疗则是指通过手术的方式修复或切除出血灶,如宫颈缝合、子宫切除等。
对于继发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是通过促使子宫收缩,防止继续出血。
常用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是通过刮宫或者吸引宫腔内的残留物,清洁宫腔,刺激子宫收缩。
药物治疗则是通过给予催缩剂、催乳剂等药物,来刺激子宫收缩。
总的来说,产后出血是孕产妇的一大健康风险,需引起重视。
对于原发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首先要加强对孕妇的健康管理和监护,在分娩过程中积极处理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对于继发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来促使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子宫收缩减弱,导致子宫内及子宫腔内血管未能充分收缩,出血而引起的产后并发症之一。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造成产后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与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进行详细阐述。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1. 分娩方式:剖宫产和产钳助产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剖宫产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是阴道分娩的4倍,而产钳助产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性是阴道分娩的2倍。
2. 产程: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血流量增加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3. 妊娠期并发症:如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的危险性较正常妊娠者高出3倍。
4. 子宫内膜异位:这是一种子宫内膜异位累及妊娠子宫的疾病,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病变,子宫血管扩张,子宫收缩功能减弱,易发生产后出血。
5. 多胎妊娠:多胎妊娠者易出现子宫过度扩张,子宫肌力减弱,易发生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产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是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后凝血功能的改变表现为凝血因子活化和纤溶功能紊乱。
1. 凝血因子活化:产后凝血功能的改变表现为凝血因子活化。
分娩后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增高、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是产后凝血功能异常的表现。
2. 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妊娠在第1、2期凝血酶原时间(PT)较正常增长,到第3期则显著延长。
产后则逐渐恢复至妊娠前的水平。
3.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产后INR值显著增高,是产后凝血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4.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产后APTT时间延长,表示产后凝血功能的改变。
产后纤溶功能主要表现为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纤溶酶原含量升高和纤溶时间缩短。
1. 纤维蛋白原含量:产后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是纤溶功能异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纤溶酶原含量:产后纤溶酶原含量升高,表明产后纤溶功能发生异常。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流血超过500毫升的现象。
早期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不良引起,而晚期产后出血则通常是由于子宫收缩过度或者其他妇产科并发症引起。
1. 子宫收缩不良:子宫收缩不良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子宫收缩不良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子宫肌肉松弛、宫颈扩张不完全、胎盘残余、胎儿不完全被妊娠囊包裹。
2. 子宫收缩过度:当子宫过度收缩时,子宫血管会被压迫,血液无法顺利排出,导致出血。
子宫收缩过度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催产药物使用过量、催产药物反应过强。
3. 子宫壁或产道损伤:分娩时,子宫壁或产道可能会受到损伤,如产道裂伤、子宫破裂等,导致出血。
4. 凝血功能异常:某些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针对产后出血,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1. 产后出血的预防:产前、产中、产后要进行全方位、全程的产前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
在产前要进行孕产妇身体检查,及时发现有潜在产后出血风险的病因,进行干预。
在产时要严密观察产妇产程及宫缩情况,确保其安全。
在产后要及时进行产后护理,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及时处理胎盘及胎盘残留物,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2. 子宫收缩的促进:产后应及时给予宫缩剂,如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
鼓励产妇进行早期哺乳,哺乳时有助于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的风险。
3. 动态观察和护理:产后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了解其出血的量和性质。
并给予慰藉性的心理护理,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4. 预防低血容量:有效补液和输血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产妇的出血情况和血压水平,适时输液或者输血,保持良好的血容量。
5. 妇科手术和治疗:对于严重的产后出血,可以考虑进行手术干预,如子宫修补术、子宫切除术等。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妇科医生和护士的积极干预和护理。
科学、合理地处理产后出血问题,有助于保护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出现的血量超过500毫升的出血现象。
产后出血是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
对于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降低产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1. 子宫收缩不良:产后子宫收缩不良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子宫收缩不良可能是由于妊娠期间过度牵拉或处于紧张状态,导致产后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
多胎妊娠、宫内感染、产程过长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不良。
2. 子宫壁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壁或产道组织受到损伤,如产后娩道撕裂、子宫破裂等,会引起产后出血。
3. 子宫残留物:产后子宫内残留胎盘组织或血块也是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
4. 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血管在剪断后无法迅速发生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出血。
5. 孕产妇自身因素:孕产妇如果存在贫血、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也容易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
二、产后出血的防治1. 产后管理:临产前对孕产妇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及时制定产后管理计划,确保在分娩后能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2. 预防子宫收缩不良:加强产前产后对产妇子宫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子宫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如使用药物促使子宫收缩等。
3. 预防子宫壁损伤:在分娩过程中,严格控制用力推产,避免过度牵拉。
对于高危产妇,应当尽量采取剖宫产等方式来避免子宫壁损伤。
4. 清宫预防子宫残留物:产后应该及时进行清宫,清除子宫内的残留物。
对于有出血风险的产妇,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辅助清宫。
5. 强化凝血功能: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应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以维持凝血功能的正常状态。
6. 促进孕期健康:预防产后出血还需要从孕期健康做起,对于孕期糖尿病、贫血、高血压等疾病应做好控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7. 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应当加强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妇女健康的宣传普及,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概述]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
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控制感染。
[临床表现]主要大量阴道出血和失血性休。
[护理诊断]1、组织灌注量不足;与大量出血有关。
2.疲乏;与产后出血引起贫血,产后体质虚弱有关3.恐惧;与阴道大出血,有死亡逼近的压迫感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 与产后出血造成贫血,使用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道内或宫腔操作,如人工剥离胎盘、压迫止血、宫腔填塞等软产道裂伤等有关。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按产褥期护理常规。
2.按常规做好预防产后出血工作,做好产前,产时,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3.注意休息与营养支持。
(二)病情观察与治疗配合1.查明出血原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检交叉、备血。
遵医嘱查血常规、出凝血四项、HIV、HCV、TPPA。
2、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准确记录出血。
每10~15分钟按摩宫底1次,连3次,如宫体质地硬。
阴道出血少,改每半小时观察1次,连续3次。
阴道少量流血后改为2~4小时观察1次,至产后24小时,3.遵医嘱注射宫缩剂,给氧气吸入,必要时腹部置冰袋。
4.持续心电监护,每半小时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无出血倾向后每2~4小时记录1次至产后24小时。
5.持续导尿,注意尿色、尿量。
6.注意保暖,做好临床护理记录,加强心理疏导。
7.出现出血性休克,按出血性休克护理。
8.如在产房的产妇,宫缩良好无继续出血、血压稳定者可迁入产科病区,须和病区护士详细交班。
妇产科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
妇产科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产后出血,也被称为产后大出血,是指生育后女性在产后24小时内失血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虽然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妇产科中令人担忧的问题。
产后出血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两种类型。
直接原因指与分娩过程或子宫内膜有关的异常,例如子宫收缩不良、充血或子宫破裂等。
间接原因则是指与分娩无关的因素,例如胎盘异常脱离、子宫肌瘤、宫颈、阴道或子宫颈损伤等。
在生育后的第一小时内,子宫会经历剧烈的收缩以防止出血。
这种收缩有助于切断绒毛供应的血液和血管,从而减少出血风险。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子宫无法有效收缩,导致产后出血的发生。
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多次生育经历、子宫增大、妊娠糖尿病、过去曾经出现过产后出血、长期注射或口服某些药物等。
此外,胎儿过大、胎盘异常附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等妊娠并发症也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出血的症状包括剧烈腹痛、心跳过快、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出冷汗等。
如果女性在产后有明显的出血症状,应立即就医。
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检、血液检查以及超声波检查等,以确定出血的原因和程度。
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取决于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在有些情况下,简单的药物治疗和输液即可控制出血。
但在其他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包括子宫扩张和刮宫、子宫动脉栓塞术或甚至子宫切除术。
预防产后出血的最佳方法是提前识别并妥善处理潜在风险因素。
对于高危产妇来说,定期产前检查和咨询至关重要。
产前咨询包括详细询问个人和家族病史,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以及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
此外,提前规划分娩方式和手术准备可以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风险。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识别、治疗和预防。
妇产科专家应当积极参与产后护理,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未来的研究和医学进步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产后出血的发生机制,从而进一步改进预防和治疗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
产后出血的名词解释产后出血是指产后妇女在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
早期产后出血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的情况。
这种出血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子宫收缩不良,即子宫不能充分收缩使子宫血管封闭;子宫损伤,如产程中由于分娩困难可能会出现子宫破裂、子宫颈或阴道撕裂等情况;胎盘残留,胎盘片断或异位胎盘残留在子宫内造成持续出血。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后24小时至产后六周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的情况。
晚期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引起的:子宫收缩不良,子宫不能充分收缩,无法有效止血;子宫感染,感染会影响子宫收缩和愈合;子宫壁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凝血功能异常,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等。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妊娠性高血压、胎儿巨大、产程延长、快速分娩、分娩方式是产钳助产或产钳产或破膜后24小时内分娩等。
产后出血对产妇的危害非常大,严重的产后出血可能导致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处理产后出血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压迫、手术手段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给予收缩子宫的药物,如催产素和人工促性腺激素;机械压迫主要是通过输液、按压子宫、包块等方法减少血流;手术手段包括子宫切除、子宫动脉栓塞等方法。
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应该在产前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产妇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危险因素。
在分娩过程中,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出血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血量过多的损失。
产后出血的产妇需要定期随访,注意身体恢复,避免过度劳累和激烈运动,避免感染和出血的再次发生。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产妇的生命威胁。
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非常重要,需要全面的检查、密切观察和适当的治疗方法来保障产妇的身体健康。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分析产后出血是女性分娩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女性生产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对产妇的生命安全和产后康复都存在着严重的威胁,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是产科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对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从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入手进行预防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下文将向大家介绍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
一、产后出血是什么?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大于500ml,或者是剖腹产中出血量大于1000ml。
产后出血是当前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最常见的分娩并发症。
二、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有哪些?当前公认的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和凝血功能障碍四种。
1、宫缩乏力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情绪比较紧张,影响内分泌平衡,进而影响产妇机体的各个器官机能正常状态的维持。
正常宫缩也受到影响,出现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或不协调性子宫收缩。
患者如合并慢性疾病,容易导致各器官处于虚弱状态,产后因体力消耗、虚弱而导致出血过多。
生产时间过长,产妇处于过度疲乏状态,容易影响子宫收缩,进而引起产后出血。
除此之外,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感染、产后尿潴留、子宫畸形等也容易引起宫缩乏力,进而造成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高风险因素为产妇高龄、合并全身慢性疾病或平时体质虚弱、营养不良、过度紧张、产程过长。
2、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与裂伤部位以及裂伤程度有关。
其高风险因素多见于巨大胎儿、宫颈瘢痕、宫颈水肿、急产、不恰当使用宫缩药物。
3、胎盘因素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主要是由于胎盘滞留引起。
胎盘剥离后嵌顿于宫腔,而未及时排出;胎盘剥离不全,剥离的部分不断出血,导致子宫无法有效地收缩止血;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使得胎盘无法正常娩出;胎盘部分粘连,常见以往多次人工流产、子宫内膜炎或蜕膜发育不良患者;胎盘部分植入时,血窦开放,难以有效实现止血;胎盘部分残留,副胎盘或部分胎盘小叶残留,容易引起出血。
产后流血的名词解释
产后流血的名词解释产后流血是指在分娩后的一段时间内,妇女体内持续出血的现象。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是子宫收缩和恢复以及副产物排出的过程。
产后流血通常持续数周至数个月,但不同个体以及产后护理情况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这一时间的波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产后流血,本文将探讨其原因、症状、时长、饮食和护理措施。
1. 产后流血的原因产后流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娩后副产物残留在子宫内而引起的。
副产物主要包括胎盘膜残留、凝血物以及一些分娩过程中胎儿附近的组织。
这些副产物在分娩结束后随着子宫收缩和恢复逐渐排出。
2. 产后流血的症状产妇在分娩后会感觉到骨盆区域的酸痛和压迫感,这是子宫收缩的表现。
同时,产妇也会发现会有阵发性的出血,血量较大,但通常不会伴随疼痛。
此外,产后流血的血液颜色也与月经不同,呈现为鲜红色或深红色。
3. 产后流血的时长产后流血的时长因个体差异和产后护理情况而异。
通常情况下,产后流血会在分娩后的一周内逐渐减少,后续几周内,血量会进一步减少并逐渐变淡,最后几周内可能只有少量的淡红色分泌物。
然而,对于产后流血的持续时间,一般认为在六周内为正常范围。
如果产后出血超过六周或血量过多,应及时就医。
4. 影响产后流血的因素产后流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娩方式、胎儿的大小、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子宫恢复情况以及产妇自身的健康状况等。
例如,通过剖宫产分娩的妇女可能会经历较少的流血,因为在手术过程中容易清除副产物。
此外,子宫未完全恢复、感染、饮食不当等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的延长和增加。
5. 产后流血的饮食和护理措施产后恢复期间的饮食和护理对产后流血的减轻和恢复至关重要。
饮食上,应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促进子宫恢复和减少出血。
此外,产妇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注意休息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加快产后恢复和减少流血。
总结起来,产后流血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持续的时间和症状会因个体差异和产后护理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产后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严重的话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的变化。
一、产后出血危险因素1. 分娩方式:剖宫产相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危险要高一些。
因为剖宫产术中需要切割子宫,术后产妇子宫的收缩和康复会慢一些,容易导致产后出血。
2. 孕产妇本身的健康状况:孕产妇如果有高龄、贫血、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产后出血的风险也会增加。
3. 胎盘异常:胎盘植入异常或宫颈芽肿等也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
4. 分娩后处理:产后及时催产,子宫不紧缩等因素也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5. 心理因素:孕产妇产后情绪不稳定、焦虑等心理因素也会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孕产妇产后出血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医务人员在分娩后及时进行评估,帮助孕产妇尽快康复。
二、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产后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后凝血功能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凝血酶原活动时间(TT)等。
这些指标是评估产后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产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产后异常凝血的一个表现,这主要是因为产后子宫内膜脱落,导致内膜血管损伤,减少血管生成素和前列腺素的分泌,引起凝血酶原的合成障碍。
APTT的延长主要与产后凝血酶原时间的延长有关。
产后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会影响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导致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使血浆纤溶系统活动度增加,产生纤溶现象,进一步导致产后出血。
纤溶功能主要包括纤溶酶原时间(PFT)和纤溶酶测定(D-Dimer)等。
在产后,纤溶系统的活动度增加,导致PFT延长和D-Dimer水平升高。
产后纤溶酶原时间的延长是由于产后子宫内膜脱落后,血管内皮细胞对纤溶酶原的激活性降低,纤溶系统的抑制活性减弱,导致纤溶酶原时间延长。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后出现的大量出血,是困扰产妇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严重的产后出血可以导致产后贫血、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一般情况下,产后出血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的变化。
本文将就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以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的变化进行探讨。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产妇本身因素和产妇所处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产妇本身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孕次、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等。
而产妇所处环境因素则主要包括产后护理水平、产房设备和分娩护理措施等。
年龄是影响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龄越大,产后出血的风险就越大。
研究表明,35岁以上的产妇产后出血的风险是25岁以下产妇的2-4倍。
孕次也与产后出血有关,孕次越多,产后出血的危险性就越大。
由于孕次增多会导致子宫壁松弛,从而增加了子宫出血的可能性。
妊娠期并发症也是影响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妊娠并发症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分娩方式也是影响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多数情况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风险要高于阴道分娩,这是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收缩不如自然分娩迅速,更容易出现产后子宫出血。
产妇所处环境因素也对产后出血有一定的影响。
产后护理水平的不同会对产后出血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护理不当、床上活动不当等都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房设备和分娩护理措施的不足也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可能性。
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的变化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是体内保持血液在流动和凝固之间平衡的重要机制。
在产后,由于身体的改变和应激性反应,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的指标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
产后凝血功能的变化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凝血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
这些变化往往会导致凝血过程的延长,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产后纤溶功能的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如D-二聚体升高、纤溶酶原时间(PFT)延长等。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及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指标变化1. 引言1.1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血量超过500毫升,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危及产妇生命。
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生理和病理因素。
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分娩方式、产程、胎盘残留、子宫收缩不佳、妊娠期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凝血功能异常等。
分娩方式是影响产后出血的一个主要因素,剖宫产的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因为剖宫产时子宫切口较大,容易出血。
产程时间过长或过短也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因为胎儿长时间受压迫或迅速通过产道时子宫受到的刺激不足,都会影响子宫的收缩功能,导致出血延迟或过量。
凝血功能异常和纤溶功能异常也是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影响止血机制,导致出血难以控制。
了解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1.2 凝血功能的变化产后出血是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产妇的生命。
凝血功能在产后出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产后凝血功能的改变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凝血是维持血液凝固平衡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止血的关键步骤之一。
产后凝血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凝血因子水平的下降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研究表明,产后凝血功能的改变与普通产妇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凝血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或下降。
这种变化可能与产妇分娩时失血过多、胎盘残留等因素有关。
对产后凝血功能的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对于及时发现和处理产后出血至关重要。
通过对凝血功能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凝血功能的变化不仅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同时也对产后恢复和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3 纤溶功能的变化产后出血是产后妇女面临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可能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威胁。
在研究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时,纤溶功能的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纤溶是一个解除血液凝块的过程,主要通过溶解血栓来维持血液的流动性。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的开题报告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孕产妇管理中,产后出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它通常是指产妇在分娩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这一指标的超标率在各国产妇中都很高,且随着全球生育率的上升而更加引人注目。
此外,产后出血还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对于危险的产后出血情况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综述目前有很多关于产后出血的研究。
先前的研究表明,多个因素都可能导致产后出血,如分娩方式(剖宫产或自然分娩)、胎儿大小、胎盘的情况、羊水污染等。
此外,研究还表明,妇女的生理条件(除孕妇期外),例如BMI(身体质量指数)和年龄等,可能会对产后出血的风险产生影响。
然而,尽管有很多因素可能导致产后出血,但目前缺乏对其预测性的系统和准确的方法。
三、研究目的和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可以预测产后出血的因素,为实现一种系统性的预测模型奠定基础。
具体来说,研究将回答以下问题:1.分娩方式、胎儿大小、胎盘情况、羊水污染、BMI和年龄等生理条件是否影响产后出血的发生;2.产后出血的预测模型能否基于现有数据并生成预测结果;3.最终预测结果有多么准确。
四、研究方法与步骤为回答上述问题,该研究将执行以下步骤:1.收集产妇在分娩前的病史、孕期检查、孕期超声检查、分娩和产后出血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读格式;2.对数据进行清理和处理,剔除数据中不符合标准的信息;3.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并使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来分析分娩方式、胎儿大小、胎盘情况、羊水污染、BMI和年龄等因素是否与产后出血风险相关;4.根据收集的数据训练机器学习算法,并生成预测模型;5.测试和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使用不同数据集进行测试以确定预测模型是否适用于其他数据集。
五、预期贡献本研究旨在为早期识别产后出血风险提供一种先进的方法,并促进医疗保健领域的服务优化和全球性的健康改进。
研究应给出对产后出血的预测和管理方案,提高医生关注和治疗危险性高的产妇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朱翠婷,汪友娇,刘惠媚(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 深圳 518049)摘要:目的 对来我院治疗的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影响因素、发病原因研究。
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入院分娩的孕妇共2978例,对产后出血的产妇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百分比由高至低排列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多种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因素。
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分别为: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
结论 我们做好分娩前各项工作,找出产后出血病因,积极处理,降低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 中图分类号:R 714.46 文献标识码:B 产后出血是产科中的常见危重疾病,也是导致产妇出血性休克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统计分析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在2%-3%左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发病原因及治疗等研究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目前产后出血引起死亡的病例数逐渐下降。
本研究通过对来我院治疗的产后出血产妇在影响因素、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并给予对症治疗,获得了明显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08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并入院分娩的孕妇共2978例,因各种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共60例,占总分娩数的2.0%。
年龄范围在19-40岁,平均为(30.7±8.9)岁;孕龄范围在33周-41周,平均为(37.3±2.5)周;其中初产妇51例,经产妇9例。
所有产妇均给予对症处理。
1.2 研究方法胎儿娩出后24h 内,出血量超过500mL 称为产后出血。
我们采用称重法测定产妇出血量,即胎儿娩出后,垫卫生护垫,称取更换护垫前后的重量,来估计产后24h 出血量。
对所有符合产后出血标准的产妇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产后出血产妇的发病原因分析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百分比由高至低排列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多种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因素。
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所占比例50%,及产后出血的产妇有一半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见表1。
表1 产后出血产妇的发病原因分析发病原因 例数 百分比子宫收缩乏力 30 50%胎盘因素 17 28.3%软产道因素 5 8.3%凝血功能障碍 2 3.3%多种因素 6 10.0%合计 60100%表2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相关因素 分组 总例数 产后出血例数(%) P 值年龄 <25岁 1019 13(1.3) 0.693 25-30岁 1390 31(2.2) >30岁 569 16(2.8) 分娩次数 1 2011 41(2.0) 0.764 ≥2 967 19(1.9) 孕周 <37周 376 17(4.5) 0.032 37-40周 2283 38(1.7) >40周 319 5(1.6)分娩方式 自然分娩 1388 32(2.3%) 0.018 阴道助产 28 6(21.4) 剖宫产 1562 22(1.4) 第三产程 ≤15min 1002 55(5.5) 0.021 >15min 386 5(1.3) 多胎妊娠 单胎 2939 54(1.8) 0.002 多胎 39 6(15.4) 胎儿体重 ≤4000g 2802 53(1.9) 0.091 >4000g 176 7(4.0) 妊娠合并症 有 2482 39(1.6) 0.013 无 496 21(4.2)收稿日期:2012-08-142.2 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分别为: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与产后出血无关的因素为:年龄、分娩次数、胎儿体重,见表2。
3 讨论产后出血定义为在胎儿娩出后的24h 内,阴道出血量达到500mL 以上。
产后出血是产科中较常见又危急产妇生命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
欧美的研究报道,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第2位,占21.23%,仅次于妊高征疾病,占28.0%,我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产后出血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
我们的研究发现,产后出血的比例在2.0%,与国内相关报道相似[2]。
子宫收缩乏力与子宫过度膨胀、产程长患者疲倦乏力、孕产次增加、产妇的精神紧张、麻醉药物及镇静剂的过度使用相关。
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应保持轻松愉快的环境,必要时可家属陪同,减少患者的精神紧张,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加强子宫收缩[3]。
除此之外,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还有:胎盘因素、多种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因素。
胎盘剥离不全,残留导致大出血,分娩时应待胎盘自然剥脱后,人工协助排出,而不应用力拉扯。
分娩前应该做好分娩前准备,对有内科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纠正凝血功能,再考虑顺产或剖宫产。
软产道裂伤多由于缩宫素使用不当,胎儿娩出快,软产道裂伤引起大出血,当然,会阴保护也相当重要。
本研究发现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分别为:孕周、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妊娠合并症[4]。
分析不同孕周可能子宫平滑肌纤维收缩能力不同,及对缩宫素的敏感度不同有关。
剖宫产引起产后出血的比例低,可能因为剖宫产很(下转第63页)临床研究・ ・康复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由附表可以看出,经合理情绪化疗法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与其护理干预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分别为(35.25±6.34)、(33.19±5.4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2.36±5.31)、(44.16±6.25),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同时可以看出,实验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为(93.31±4.08),而对照组功能独立性评分为(69.58±5.47),两组差异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患者满意度95.1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2.64%,两组差异比较明显,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合理情绪化疗法(RET)是属于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种,其主要核心理论内容为ABC理论,其主要目标则是降低患者各种不良情绪及行为结果,使其生活能够少些自责及责他现象,帮助患者建立一个更宽容、更理性、更现实的人生哲学[4]。
由本研究可以发现,合理情绪化疗法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产生,使患者能够正面接受截肢事实,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提高其依从性,促进患肢功能恢复,使其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1] 张蓉,崔淼航,方瑞霞.合理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9,15(9):1110-1111.[2] 刘连珍,王金招.合理情绪疗法预防老年开胸术后肺不张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5):1753-1755.[3] 李月梅,张丽,田秀香.创伤性截肢患者22例阶段性心理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36.[4] 傅月珍.情志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产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9,8(6):463-465.(王东颖 编辑 )少引起胎盘等组织无残留,也不会出现软产道裂伤可能。
第三产程短,即胎盘剥离速度快,残留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导致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更大。
多胎妊娠可因为平滑肌过度牵拉等有关。
妊娠合并症如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子宫收缩,妊娠期高血压使用硫酸镁,抑制子宫收缩等,均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5]。
总之,产后出血病因多样,又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我们做好分娩前各项工作,预防为主,出现后也不能慌张,找出产后出血的病因,对症积极处理,降低产妇死亡率。
参 考 文 献[1] 杨慧霞.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7):481-483.[2] 张惠玲,黄志平.144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134l-1342.[3] 陈宇,戴加萍.40例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22(10):1079-1080.[4] 贺波.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38-39.[5] 罩媛,张庚秀.妊高征应用硫酸镁对产后出血的影响以及护理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201-202.(王东颖 编辑 )断裂、降解、重新排列,从而促宫颈成熟。
罗敏、王晨虹[3]使用催生汤及生理盐水保留灌肠,观察宫颈成熟的情况,结果催生汤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91.3%,用药后能诱发自然临产的比例为64.3%,未发现与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羊水污染等有关不利因素。
认为中药催生汤在促进宫颈成熟及提高引产成功率上有显著的作用。
陈祥云[4]通过静滴缩宫素及口服中药催生汤后两组在血孕酮和雌激素及宫颈成熟度的变化,认为口服中药催生汤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效果肯定。
李艳萍、谢勒[5]用免疫组化及核酸原位杂交的方式监测妊娠晚期大鼠宫颈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mRNA的表达,观察丹枳助生汤对妊娠晚期大鼠宫颈IGF-I、IGF-ImRNA表达的影响,认为丹枳助生汤用于促宫颈成熟具有可行性及可靠性。
胡玲卿等[6]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也显示:服用“催产助生汤”后妊娠大鼠宫颈组织疏松,胶原纤维明显减少、肿胀、卷曲、断裂、呈疏松网状,排列紊乱,胶原纤维发生降解,血管扩张充血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基质成分增多,间质中出现大量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考虑到传统中药药物浓度不好控制,用免煎中药颗粒代替传统的中药,使用方便,药物浓度一致,避免了传统煎药方法引起的实验误差。
保留灌肠避免了口服造成的胃肠道刺激和患者反感、担忧。
直肠给药直接作用于宫颈,并可很快排泄,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我们的观察结果显示:免煎中药保留灌肠组与静滴缩宫素组比较: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缩宫素使用过程中可能有过敏、胃肠道不适、强制性子宫收缩、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我们在观察中对比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免煎中药催生汤灌肠对促宫颈成熟有明显效果,与静滴小剂量缩宫素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的促宫颈成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