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5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知道文化创新的作用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通过比较鲁迅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通过学习,加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主体的认识;增强投入社会实践,融入人民群众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三、教学过程导入:《功夫熊猫》视频片段。
《功夫熊猫》大家喜欢吗看吗,为什么?功夫熊猫自全球上映以来,就受到各国观众们的热烈评论,有褒有贬,且不论评论如何,应该说它有很多值得大家欣赏的闪光点。
它将现代高科技影像技术同中国典型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展示出了完美的令人震撼的视听场面和效果,它蕴含富有哲理的故事情节令人回味无穷,给世界动漫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地推动了世界电影文化的发展。
看似平常的一些事物经过《功夫熊猫》的演绎,给人的感觉却全然不同。
为什么呢?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电影文化的发展,也只有创新才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板书)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播放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多媒体显示)歌曲及作者介绍: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中无数次参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经常深入民间采风,他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马车夫》、《大坂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优美、舒展,富有民族风味,又有许多创新内容,因而群众喜爱。
请同学们想一想,王洛宾为何能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深受群众喜爱音乐作品?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回答:略教师总结分析: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文化不是人脑凭空想象的,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社会实践的反映。
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政治(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五课文化创新(5)
——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课前指导
• 文化发展的实质 • 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 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影响 • 文化创新的作用 • 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
钢琴王子克莱德曼,这位有全世界最昂 贵手指的钢琴家除了带给中国听众美 妙动听的音乐外,同时也致力于研究 和推广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克莱德曼 与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具有历史意义的 第一次合作成果—名为《新时代》的钢 琴民乐专辑已在全球发行。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 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否今 否外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民族虚无主义 否中
文化创新的源泉、作用和途径
•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影响 4)文化创新的作用 (3、4合: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 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
美国人充分展开他们的想像 力塑造了一个善良勇敢的花 木兰形象,且片中充满了美 国式的诙谐幽默,如极富特 色的配角木龙和蟋蟀。所以 中国动画要获得成功,需要 创作者拥有丰富的想像力。 美国、日本动画体现在动画 上的思维创造值得借鉴学习
问题探究:在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
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 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 刻的影响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987年,赵本山“打入” 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开 始了他辉煌的艺术人生。多 年来,在春晚上,赵本山的 小品《征婚》、《红高粱模 特队》、《昨天、今天、明 天》、《卖拐》、《卖车》 分获一、二等奖。 2009年 《不差钱》是春晚有史以来 最长的小品),荣获一等奖。 2010年央视春晚,《捐助》 荣获一等奖。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学案例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3.定期组织学生互评,让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2.设计一份关于文化创新的主题海报,要求创意新颖,充分展示文化创新的意义和内涵。
3.搜集身边的文化创新案例,与同学分享,讨论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五、案例亮点
本章节优秀教学案例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凸显以下五个亮点,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结合课本内容,我们将以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如诗词、书法、民间艺术等,让学生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进行创新。通过对比古今文化发展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文化创新对国家、民族乃至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此外,本案例还将关注当前文化市场热点,如网络文化、综艺节目等,引导学生在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上,学会理性看待文化创新现象,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需要从活动策划、活动内容、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创新性建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们将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文化创新的概念、内涵、重要性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为我国文化创新事业贡献力量。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创新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文化创新的必然性、意义,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能力目标:运用文化创新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自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积极投身到实践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自觉进行文化创新。
【课前预习案】1、文化发展的实质是什么?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文化创新的意义①②4、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6、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
①。
(2)基本途径②。
①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②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
(3)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
【课堂探究案】合作探究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朱熹曾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士大夫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提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这些都告诉我们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哪里?合作探究二:文化创新的作用材料一:比彻·斯托夫人是美国著名的女作家,创作出了著名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小说问世后,深深地感染了美国的民众,要求废除农奴制,解放黑人奴隶的呼声在美国越来越高,这为今后的南北战争的发生及最后胜利奠定了浓厚的民意基础。
后来,林肯总统在谈及这本书时说:“一个妇人发动了一场大战争。
”材料二: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配方和精选药材等前提下,吸收了西药的一些优点,采用先进工艺,制成了中成药:有的制成瓶装汤药,有的制成冲剂,有的制成药丸。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创新考纲考点考情分析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2.文化创新的途径: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本课的知识点是高频考点,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考试大纲》对该课考点的能级要求也比较高。
备考时要注意对题中所提供的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大部分考题难度稍大。
这部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可运用的材料多,复习本课时,除深入理解并扎实掌握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注意关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活动及事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理解文化创新等。
知识梳理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创新的源泉(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①________。
(3)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2.文化创新的作用(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②________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③________的繁荣。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继承④__________,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体现时代精神。
(2)面向⑤__________,博采众长:学习外来文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3.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⑥“______主义”和“封闭主义”倾向,另一种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探究突破考点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
第2课时文化创新的途径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三、教学方法事例探究法、启发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经过这节课的分析,同学们,你们利用课件的知识结构图分析,总结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被合称为“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它不但对中国的发展,而且对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四大发明的根本途径是()A.社会实践B.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C.创新精神D.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答案:A解析: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关键在于能否()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他艺术精华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答案:B解析:题干是讲如何维护艺术的长盛不衰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保持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推陈出新、开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故选B项。
A项表述不科学,C项与题干意思不符; D项说法错误。
3.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的学生练习的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
在上海音乐学院读书的一些拉小提琴的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
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3 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本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主要讲授了“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本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就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从而将“文化创新”的三大问题画上圆满句号。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他们感兴趣的案例吸引住他们的眼球。
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等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掌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4、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能力目标:1、增强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赏析雕塑、美术、音乐作品等,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2、通过分析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借助雕塑、《梁祝》、孝文化、中法文化年等例子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帮助老师完成本框的教学。
高中政治 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一、考纲要求1.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3.理解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理解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的方向二、知识梳理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
2.文化创新,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
3.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的过程。
一方面,社会实践,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所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4.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又表现为不断。
5.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6.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7.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的过程、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又是一个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四、误区警示1、文化创新可以离开社会实践。
2、文化创新是文化事业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3、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所以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艺工作者。
4、文化创新只要体现时代精神。
五、体验高考1.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2.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享誉中外。
这说明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繁荣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文化生活》(必修三)第五课第一框题《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学设计【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生活》(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一框题。
【课标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设计理念】1、“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和状况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和谐发展。
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地位。
3、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践,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
4、重视知识的构建和形成。
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本框题分为“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三个框题,主要阐释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实质、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等问题。
其中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
2、知识发展过程分析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学习了第三、四课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之后,必需解决文化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本节课以社会实践为中心阐释文化创新很好的回答了这些问题;立足社会实践、关注最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文化创新的途径,因此本课时的学习又为下一节课“文化创新的途径”奠定了基础。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学习本节课,不仅能使学生在知识上对文化创新、文化发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能使学生初步树立实践观点、群众观点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创新的相关知识,但没有深入的学习文化创新。
第三、四课学习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中发展,已经初步涉及到了文化创新,但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本节课要运用鲜活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创新,进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还没有系统的学习哲学知识,因此对“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一知识的理解难度较大。
人教版必修3第五课《文化创新》word教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文化创新的作用:(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二、文化创新的途径:1. 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 基本途径:(1)对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纵向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
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对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横向角度)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①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②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其他文化),“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错误倾向。
3.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练习:1. 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
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
这说明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我们应积极尝试不同的草本植物2.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自信课堂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和记忆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创新的源泉与作用【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文化塑造人生的三点表现。
一、教师导学(约4分钟)三、交流展示----预习自测(约6分钟)1.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
这表明() A.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B.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 D.艺术创作要有一定的灵感2.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A.文化创作者的大脑 B.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生物学家。
他曾经解剖过几百种动物,从外部结构、生活习性、生殖方式到毛发、血液等各个方面,都对动物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通过研究,他发现他的老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错误的。
有人批评他背叛师门,亚里士多德却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由以上材料可知( )A.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必须推翻前人的观点C.真理比老师更重要 D.亚里士多德从柏拉图的学说中得到了启发4.关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正确的是()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③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④5.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要实现创新就必须()A.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胆的抛弃 B.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丰沃土壤C.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 D.面向世界,汲取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6、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儒家思想()、(1)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有深刻的影响(2)其消极作用已随时代的发展而消失(3)已经不适应今天时代的发展要求(4)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A、(1)(2)B、(3)(4)C、(2)(3)D、(1)(4)判断:1.“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因此,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依靠创作者的聪明才智。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教学设计
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为《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第五课“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既是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在前面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基本明确了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创新。
什么是文化创新,为什么要文化创新,怎样进行文化创新便是本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明确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3)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增强学生文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赏析杨舞“雀之灵”的成功,使学生感悟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实践;(2)通过探究《千年之约》的成功创新,激发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3)通过了解《群英荟萃》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世界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投身于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体现新的学生观。
(2)教学素材的选择尽量是学生的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典型视频图片,同时尽量简约截取素材。
(3)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文化创新途径的实践与探索培养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练习5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学习目标】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的创新。
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学习重难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课前预习〗要求:利用课前时间,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要求:利用课前时间,完成下列学案内容,并熟记理解课本重点知识,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文化创新的源泉----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3)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①②2、文化创新的作用——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1)(2)(3)3、文化创新的要求——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1)人民群众的地位(2)文化创造者应该怎样做〖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展示以下活动。
为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讴歌新时代和新人物,中国作协和有关地方作协组织开展“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风活动。
组织作家亲身体验长征的艰难险阻,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时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征沿途各地发生的巨大变化。
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积累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多出精品力作。
在此次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作家分为三个团组,赴长征沿途重点地区采访采风。
采风活动历时一个月,6月下旬到达延安。
结合“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大型采风活动,谈谈你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关系的认识。
【当堂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创新是()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B.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C.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D.文化发展的实质2、社会实践的主体和文化创造的主体是()A.广大文艺工作者B.人民群众C.各行各业的艺术家D.英雄人物3、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B.丰富发展民族文化C.推动实践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产生更多优秀文化作品4、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广东人民创作了《赛龙夺锦》《旱天雷》《步步高》《雨打芭蕉》等一大批有岭南特色的经典音乐,响誉中外,这说明()①人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②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③文化就是人类的精神产品④人民群众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五课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政治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了解课本基本内容(2)完成课前预习案,初步思考探究二、教学课题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1、知识目标: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材料,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收集、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文化创新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三、教材分析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则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无不内在的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
首先明确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及作用,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把握文化创新的主体,初步树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作用;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讲授、问题探究。
五、教学过程播放《藏谜》视频【百度视频】/v_show/id_ca00XODkyMTk0OA==.html导入新课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藏谜》是一台涵盖了中国各个藏族地区不同风格,丰富多彩的纯藏族大型歌舞乐,是国内首部全景式的展现藏民族文化的歌舞乐诗篇。
学生边看视频边思考:这样的一个表演有什么独特之处,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1:新在整体创意上,把整个生活搬到观众面前。
学生2:新在科技手段上,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表演过程中。
教师总结:正是这种创新性表演,使节目给人以震撼,这也就充分说明文化发展的需要创新。
讲授新课(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多媒体展示百度图片:/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t=12&word=杨丽萍材料:为了编排《藏谜》,杨丽萍曾花了四年时间去学藏语,深入到四川地区了解藏民的生活。
高中政治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五课《文化创新》教学设计-必修3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3〕文化创新的作用〔4〕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5〕文化创新的途径〔6〕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1〕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2〕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3〕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二、教学重难点2.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3课时五、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文化的发展本质上又是一种怎样的过程呢?这就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正文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一〕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学生活动:“忆一忆〞文化是如何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的?〔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正确的态度+一律平等的原那么+尊重培育发展本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形成新的文化。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
Why: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学生活动:听三首不同时代的歌曲,结合教材,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意义。
〔《南泥湾》反映的是战后重建家园发展生产的实践活动,《年轻的朋友》反映的是80年代的幸福生活,《走进新时代》那么反映的是当今社会变革的实践要求〕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学生活动:阅读P49的材料或是举出一个身边的文化事例,分析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创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第五课文化创新一、@本课设计意图(一)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〇@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〇@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〇@文化创新的作用。
〇@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〇@文化创新的途径。
〇@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〇@结合文化的交流、传播和继承、发展,感悟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的能力。
〇@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
〇@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〇@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〇@具有善于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二、@教材分析(一) @本课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由引言和“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文化创新的途径”两个框的内容构成。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共设三个目。
@第一目“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通过活动导入,引出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开启下文。
接着阐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解决新矛盾、新问题。
无论是思想理论、73科学技术还是文学艺术,如果不能反映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不能回答社会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它们的生命力也就衰竭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永葆美妙之青春,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能与时俱进,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
同时,社会实践不断发展,也为文化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更好的资源、条件。
@第二目“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主要阐述文化创新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文化创新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采风活动,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比较鲁迅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创新的意义,使学生更加认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2、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
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学难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教学方法】
采用学案教学和课堂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无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
本课就专门讲述有关文化创新的内容,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文化创新有什么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这些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填空《第二教材》P29 1)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但说到底,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处理:P48探究1,体会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⑴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把握这个概念注意以下两点:
①客观世界指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实践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
⑵作用:
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 活动一:
讨论朱熹的观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点拨:这里比喻读书时,一要注意知识更新,不可抱残守缺;二要从生活中吸取新的养料,不断补充自己。
用于“文化创新”则强调要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就必
须要深入社会实践。
活动二:
处理P49探究2
归纳:两位文学大师,鲁迅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挣扎;高尔基的作品则反映了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精神和人们对社会变革的期待。
之所以不同,就在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这正说明了丰富的
社会实践是其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从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来看: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B.从实践为创新提供的条件来看: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活动一:讨论P49相关链接——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
活动二:处理P49探究2
归纳:鲁迅和高尔基的作品描绘的内容的变化正体现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这一理论,我们在读他们的作品时,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更要引
发我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过渡):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理解了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那么,基于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又有什么反作用呢?
3、文化创新的作用
(填空《第二教材》P29 2)
⑴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从根本目的的角度)
①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思维提升:怎样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⑵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
活动一:处理P50探究3
归纳:书法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无疑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我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活动二:举例徽班进京→京剧产生;杂技《天鹅湖》
归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
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重证。
情感教育:要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过渡):
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个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创新主体呢?
4、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上的原料和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对此再进行加工、整理,才形成了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总之,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过渡):
这里要特别注意,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呢?
5、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⑴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⑶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⑷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⑸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⑹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处理:P51探究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学习,我们明白了四个道理,那就是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因此,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特别是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历史的重任和神圣的使命,这就是本课时我们所学的全部内容。
【课堂练习】
1、“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
得其中之真谛。
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或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倘复仅凭耳食,随意占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理解的是( C )
①艺术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来源
③只在参加实践就能进行文艺创新④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
例如,他吞服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
这说明( B )
A.只有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D.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D )
①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被动地反映环境的变化
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④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④
【书面作业】
《第二教材》P316
【教学反思】
本课时从整体上来讲,难度不大,关键在于对“源泉”和“动力”的不同角度分析运用,建议这一部分还是要多通过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最后一个知识点记忆量较大,建议还是让学生先自我体验一下文化工作者的角色,感知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需要具备的条件。
总之,本框教学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若有可能可以尝试一下让学生来组织、探究、整理、分析、提炼这一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