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相看两不厌_王国斌_转变的中国_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_评介
转变的中国
斯密型动力
பைடு நூலகம்
斯密型动力在欧洲
1348-1350 15-16世纪
金融机构逐
17世 纪
19世 纪
城市工厂工 业化
人口剧增 步完善 黑死病大大减少了从黑海到地中海,再到北欧的人口,并摧毁了近代手 工业,对城市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银行和交易机构的产生,是以劳动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可这些发 展的背后是脆弱的农业经济。近代早期欧洲经济成长面临着极限。 17世纪的人口危机加深了马尔萨斯主义者的恐惧。 亚当斯密所处的18世纪摆脱了饥荒的威胁,但其根本上还是农业经济, 经济成长有限度。
A 15世纪后期-16世纪前期 城市手工时期
城市工业由行会控制
B
16世纪中期-18世纪中期 农村家庭工业时期
突破“封建控制”的一 个标志
迈隆.古特曼
把工业的变化看做一系列 互为因果、互有关联的阶 段
C
18世纪后期-19世纪后期 城市工厂机械化工业时 期
工业革命的巨大胜利
西欧的农村工业与人口变化
欧洲中世纪的人口资源模式
下篇 社会抗争
前言:政治与抗争 第七章 食物骚乱 第八章 抗税运动 第九章 革命 第十章 比较史学与社会理论
中篇 国家形成
前言:欧亚国家的形成 第四章 近代国家形成的方向
导论
背景:西方国家的全球性政 治扩张,起源于欧洲的资本 主义制度所导致的经济变革 观点1:“本地对西方挑战 的回应”是非西方地区近代 史主流 观点2:非西方社会的文化、 历史不受欧洲影响
大卫.勒旺
彼得.克里 尔德特
原始工业化为工业化 提供了条件,但仍需 要一种“大环境”。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书单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阅读书目•课程考核:平时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每三人为一组,写读书体会,并进行专题报告。
一名同学总体报告,另外两位同学各自写一篇读书报告提交。
•了解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生成的历史场景及其内在逻辑第一组•第一组:选阅书目•(1)[美]R. 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与《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二组选阅书目•1、杨凤春,《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政府与政治问题研究的方法论•第三组选阅书目•1、[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16-18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对欧洲的影响再研究
2014年第6期(总第137期)/十一月号现代哲学MODERNPHILOSOPHYNo 62014/GeneralNo 137/November启蒙思想与中国文化———16-18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对欧洲的影响再研究张西平【摘要】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的第一次真实相遇是16-18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由此,开启了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中国文化成为启蒙思想家重要的思想来源。
但当下中国学术界在理解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关系时,要么从后现代主义出发,否认中国文化对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把西方近代思想的形成说成一个自我成圣的过程;要么将启蒙思想与中国跟传统思想对立起来,无法揭示二者之间的历史和思想的联系,从而赋予儒家思想以现代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历史与思想的角度说清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启蒙运动;中国热;中国文化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4)06-0057-10一、全球史观下新的思考在19世纪后由西方所主导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西方文化是人类思想的中心,它代表着人类的未来。
其根据是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思想都是由西方人所确立的。
西方所以取得现代化的显著成就,获得这样的地位,那是因为西方有一整套的思想文化传统。
文化的优越导致了发展的优越,文化的先进导致了社会的先进。
这样,西方文化的这种地域性的经验就成为全球性的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西方文化的自我表述就成为全球各类文化的统一表述。
西方成为所有非西方国家的榜样:希腊、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西方的道路应是全球各个国家的发展道路;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应成为全球所有国家的制度和的理念。
于是就有了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东西之分”、“现代与传统之别”的二元对峙的模式。
东方是落后的,西方是先进的;西方代表着现代,东方或者非西方代表着传统。
这样东方或者非西方国家如果希望走上现代之路,就一定要和传统决裂,就一定要学习西方。
中国近代史读书书单
读书小组读书单第一堂《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约翰·托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历史学十二讲》,安托万•普罗斯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堂《新史学:自白与对话:九位当代最著名新史学家的访谈录》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新文化史》,林·亨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碎片化的历史学:从《年鉴》到“新史学”》,弗朗索瓦·多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堂《马丁·盖尔归来》,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档案中的虚构》,娜塔莉·泽蒙·戴维斯,麦田,2001年《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勒华拉杜里,商务印书馆,2007年《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罗伯特•达恩顿,新星出版社,2006年《巫术的兴衰》,基思·托马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四堂《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雷蒙·威廉斯,三联书店,2005年.《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昆廷·斯金纳,商务印书馆,2002年《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E.P. 汤普森,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五堂《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罗荣渠,商务印书馆,2004年《新史学之路》,杜正胜,三民,2004年《新学术之路》,杜正勝、王汎森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柯文,中华书局,2002年《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柯文,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六堂《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余英时,三联书店,2011年《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从新文化运动到北伐》,罗志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王汎森,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权力的毛细管作用》,王汎森,联经,2013年《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许纪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七堂《梦醒子:一位华北乡居者的人生》,沈艾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八堂《中国的城市生活》,李孝悌,新星出版社,2006年《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王笛,商务印书馆,2013年《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施坚雅,中华书局,2000年第九堂《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王奇生,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新史学(第七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王奇生,中华书局,2013年第十堂《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科大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赵世瑜,三联书店,2002年《乡族与国家:多元视野中的闽台传统社会》,郑振满,三联书店,2009年第十一堂《天朝的崩溃 : 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三联书店,2005年《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二集),茅海建,三联书店,2006年第十二堂《晚清州县诉讼中的审断问题:侧重四川南部县的实践》,里赞,法律出版社,2010年《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滋贺秀三等,法律出版社,1998年《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黄宗智,上海书店,2007年第十三堂《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彭慕兰,江苏人民出版社《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彭慕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王国斌,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十四堂《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马敏,华中师大,2003年《近代中国商会、行会及商团新论》,朱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十五堂《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桑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十六堂《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冯筱才,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林志宏,中华书局,2013年《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四川大学国立化进程(1925-1939)》,王东杰,三联书店,2005年第十七堂《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和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杨念群,三联书店,2010年《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江勇振,新星出版社,2011年。
中国古代历史学家
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史记》班彪(3年~54年),中国东汉史学家班固(32年~92年),《汉书》陈寿(233年~297年),《三国志》范晔(398年~445年),《后汉书》刘知几(661年~721年),《史通》杜佑(735年~812年),《通典》司马光(1019年~1086年),《资治通鉴》郑樵(1104年~1162年),《通志》洪迈(1123年~1202年),《容斋随笔》周去非(1135年~1189年),《岭外代答》赵汝适(Zhao Rukuò 1170年~1228年,《诸蕃志》马端临(1254年~1324年),《文献通考》汪大渊(1311年~ 1350年),《岛夷志略》李贽(1527~1602),《史纲评要》张燮(1574年~1640年),《东西洋考》顾炎武(1613年~1682年)《日知录》、《肇域志》王夫之(1619年~1692年)读通鉴论王鸣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赵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札记》钱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异》章学诚(1738年~1801年),《文史通义》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王韬(1828~1897年),《法国志略》、《普法战纪》、《法兰西志》、《美利坚志》、《日本通中国考》、《琉球朝贡考》、《法越交兵记》、《西古史》、《西事凡》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国古代史》梁启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学》《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王国维(1877年~1927年)柳诒徵(1880年~1956年)《国史要义》陈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温考》《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通鉴胡注表微》顾颉刚(1893年~1980年),《古史辨》,“层累地造就古史”学说提出者陶希圣(1899~1988),《八十自序》《中国社会现象拾零》黄现璠(1899年~1982年)《广西壮族简史》《唐代社会概略》《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壮族通史》冯承钧(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传》《中国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镇与唐代蒲昌》《景教碑考》陈寅恪(1890年~1969年)《柳如是别传》《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胡适(1891年~1962年)郭沫若(1892年~1978年)吕思勉(1884年-1957年),钱穆之师。
CONTENTS
Nov.2023㊀㊀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㊀㊀Vol.24㊀No.6CONTENTSReview of Translation Studies on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since the18th CPCNational Congress YANG Anwen㊀ZHANG Wenli㊀TAN Yao(1) Multiple Case Study of Deepening Excellent Reg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Yousheng㊀CHEN Lijing(19) 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Poverty on the Language Competenc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the Post-PovertyAlleviation Period LYU Junwei㊀YU Jian㊀ZHANG Fengjuan(33) Magician and Master:Taoist Lin Lingsu in the Biographies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LI Kejing(50)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on the Fertility Desire of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from the Perspectiveof Cost-Utility SUN Shiguang㊀QIU Menghua㊀ZHAO Feng(67)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come Uncertainty on Subjective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 in Ethn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Also on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 in DifferentAge Groups ZHAO Pengfei㊀Hou Yanmei㊀Wang Hongjian(84) The Urban Heritage Protection Strategy of SeekingSpace from Underground in Central CityTaking X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HUANG Chao㊀QIU Jian㊀TAN Xiaohong(99) Qian-Gu Shifa :The Zong and Evolvement of Grammar Theory ofHistory and Literature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With a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Pros andCons of Ban Gu and Sima Qian XIE Wenhui(118) A Study of the Birth Year and Death Year ofLI Changhe and His Family and Life YANG Yanhui㊀LüBin(130)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2023年11月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Nov.2023第24卷㊀第6期(Social Sciences)Vol.24㊀No.6‘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2023)总目次第1期(总第133期)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性地位 笔谈何㊀宪㊀李志刚㊀吴㊀江㊀等(1)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批判及中国方案史小宁㊀郝相赟(22)基于图形网格转译的城轨列车外观设计研究支锦亦㊀苏㊀星(36)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法律障碍与应对杨㊀珊㊀张莎莎(49)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考察基于五个教育类国际非政府组织的调研闫月勤㊀郑㊀淳㊀王海超(62)青藏铁路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陈㊀晨(78)基于官方新闻报道的地方政府公信力文本分析王益君㊀魏美云(90)公众参与㊁资源能力与政务微博信息发布基于新浪微博平台大数据及统计年鉴小数据的实证研究苏㊀慧㊀冯小东㊀王㊀瑶㊀等(104)五四运动中唐山‘救国“报述略田㊀丹(121)李斐英教授早年在美求学经历补遗基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和雪城大学等原始档案的考察郑博仁(132)第2期(总第134期)营创理论:构造创新人才生态的一个新框架赵永乐㊀吴㊀江(1)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笔谈(16)‘摆脱贫困“蕴涵的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及对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马改艳(33)从巡检司到汛塘:清代道路安全管理系统中的角色嬗替贾㊀强(50)三线铁路建设中的支农工作研究以湘黔㊁枝柳铁路湖南段为中心岳小川㊀宋银桂(60)24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的历史演进和国际经验兼论绩效杠杆在 双一流 建设中的必然性局限邱延峻(75)去理想化 :对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类型的再审视郑㊀淳㊀刘长军(91)庄延龄‘离骚“英译本中的神话术语翻译策略探析俞森林㊀雷佳豪(109)以翻译为名的文化传播与文化反拨辜鸿铭‘中庸“英译文化解读熊建闽(119)动词及物性和句子及物性的区隔和关联胡月月㊀杨㊀玲(130)第3期(总第135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考察㊁基本经验及实践指向王永凤㊀杨忠林(1)以共享发展促共同富裕:共产主义理想的发展逻辑林宇晖㊀傅红冬(18)谁是持摄影机的人?众包纪录片初探刘广宇㊀王成莉(32)移动数据流量运营策略对数字鸿沟的影响研究华㊀波㊀江燕伶(47)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业发展协同推进研究王婷伟㊀张㊀慧(73)旅游凝视下三河古镇典型旅游意象元素分析基于隐喻抽取技术陈㊀前㊀韩光明(89)革命化的仪式运作:基于中央苏区时期纪念活动的考察吴承望(104)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新秧歌与乡村群众的思想改造徐桂裕(119)从部落首领到中华民族共祖:晚清民国时期黄帝形象重塑及影响赵晨韵(134)341第6期2023年总目次第4期(总第136期)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交叉研究笔谈田永鸿㊀韩冬雪㊀吴满意㊀王伯鲁㊀闫坤如㊀谢㊀瑜㊀杨一帆(1)国内主流媒体 双碳 话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基于语料库的积极话语分析周晓春(12)论段玉裁认定诗韵 古合韵 的原则与方法刘忠华(26)道器之间:近代思想视野下的铁路㊁中国与世界(1875 1936)叶㊀舒㊀宋桂杰(45)路地纠葛:光绪前中期的筑路争议与洋务派的因应陈明亮(59)我国灾难心理学学科建设发展路径研究宁维卫㊀侯牧天㊀薛亦菲㊀等(73)我国农村老龄政策演进研究 基于1982 2021年农村老龄政策的文本分析陈松林㊀余㊀雨㊀刘㊀婷(92)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发展现状研究孙京昊㊀赵普光(107)新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体育暴力研究陈㊀卓㊀李丽芬(122)批判法益论的另一种可能一个刑罚哲学的视角刘继烨(139)第5期(总第137期)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人民性研究王秋怡(1)共同富裕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的建构逻辑师嘉唯㊀成㊀龙(17)新疆资源型城市系统演化分析及发展路径探索于㊀洋㊀吴冰瑕㊀吴茸茸㊀等(34)基于单条线路的城乡一体化公交补贴效率研究卓高鸿㊀詹朝曦㊀高悦尔(52)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姜夔词研究邱美琼㊀杨㊀操(65)译者前见,时间距离与翻译胡作友㊀钟莎莉(76)厨房㊁闺阁与职场:论徐小斌小说中的女性空间李燕妮(88)44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 游戏三昧 的禅学内涵与诗学意义王㊀悦㊀张㊀勇(100)张载 性二元论 的思想渊源及其当代启示吴喜双㊀张培高(113)从黑格尔到阿甘本:辩证法的虚无主义问题及其解决路径陈㊀琦(128)第6期(总第138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研究综述杨安文㊀张文莉㊀谭㊀瑶(1)高校深化优秀地域文化育人的多案例研究刘有升㊀陈丽静(19)后脱贫时期相对贫困对儿童青少年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吕军伟㊀俞㊀健㊀张凤娟(33) 妖道 与 高道南宋传记文中的林灵素形象李珂菁(50)社会分层与育龄女性多孩生育意愿基于 成本 效用 的分析孙士光㊀邱梦华㊀赵㊀凤(67)收入不确定性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分析赵朋飞㊀侯艳梅㊀王宏健(84)中心城区 向地下要空间 的城市遗产保护策略以徐州市为例黄㊀超㊀邱㊀建㊀谭晓红(99) 迁固史法 :宋元史笔文法理论之宗及其流衍兼谈班马优劣论谢文惠(118)理鬯和生卒年及家世生平考杨颜珲㊀吕㊀斌(130)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2023年11月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Nov.2023第24卷㊀第6期(Social Sciences)Vol.24㊀No.6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3㊀2022CONTENTSNo.1(Sum133)Ideological Criticism of Ecologic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andChina s Solutions SHI Xiaoning㊀HAO Xiangyun(22) A Research on Urban Rail Train Appearance Design Based OnGraphic Grid Translation ZHI Jinyi㊀SU Xing(36)Legal Barrier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Connected Vehicles YANG Shan㊀ZHANG Shasha(49) The Research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of Educational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 Governance:A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EducationalInternational NGOs YAN Yueqin㊀ZHENG Chun㊀WANG Haichao(62) The Value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Integrating the Spirit of Qinghai-Tibet Railway into 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HEN Chen(78) Text Analysis of Local Government Credibility Based onOfficial News Reports WANG Yijun㊀WEI Meiyun(90) Public Participation,Resource Capacity and Government Microblog Information Publish: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Big Data of Sina Weibo and Small Data fromStatistical Yearbook FENG Xiaodong㊀SU Hui㊀WANG Yao㊀ZHANG Yipei㊀CHEN Xi(104) A Brief Research on National Salvation Weekly fromTangshan Engineering College During the May4th Movement TIAN Dan(121) A New Supplement to Professor Fei Ing Li s Study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Original Archives Mainly from theUniversity of Rochester and Syracuse University ZHENG Boren(132)No.2(Sum134)Innovation-fostering Theory:A New Framework for ConstructingInnovative Talent Ecology ZHAO Yongle㊀WU Jiang(1) The Important Discourse of Development-orien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64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 Up and Out of Poverty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New Era MA Gaiyan(33) From Xunjiansi to Xuntang:The Role Substitution of Road Safety ManagementSystem in Qing Dynasty JIA Qiang(50)A Study on Supporting Rural in the Tier-3Railroad Construction:Centered on the Hunan Section of Hunan-Guizhou andZhicheng-Liuzhou Railways YUE Xiaochuan㊀SONG Yingui(60)Historical Review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of University Faculty Salary System:With Discussion on Limitation of Faculty Rewarding Policy inDouble Excellence Project QIU Yan-jun(75)De-idealization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ractice Typ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of Higher Education Among Western Countries ZHENG Chun㊀LIU Changjun(91)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Mythological Terms inEdward H.Parker 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i Sao YU Senlin㊀LEI Jiahao(109)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Counteraction in the Name of Translation: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EnglishTranslation of Zhongyong by Ku Hung-ming XIONG Jianmin(119)Distinctions and Interaction BetweenVerb Transitivity and Sentence Transitivity HU Yueyue㊀YANG Ling(130)No.3(Sum135)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Basic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Ori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ANG Yongfeng㊀YANG Zhonglin(1)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Through Shared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Communist Ideals LIN Yuhui㊀FU Hongdong(18)Who is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A Preliminary Study ofCrowdsourced Documentary LIU Guangyu㊀WANG Chengli(32)A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Mobile DataTraffic Operation Strategy on the Digital Divide HUA Bo㊀JIANG Yanling(47) Research on Coordinated Promo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d Tourism Development WANG Tingwei㊀ZHANG Hui(73)Typical Tourism Image Elements of Sanhe Ancient Town Analyzed from theTourist Gaze Perspective:Based on the Zaltman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CHEN Qian㊀HAN Guangming(89)Revolutionary Ritual Operation:Based on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Central Soviet Period WU Chengwang(104)741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㊀Vol.24(2023)The New Yangko and the Ideological Remolding of the RuralMasses in Border Areas of Shanxi Gansu-Ningxia in Yan a n Period XU Guiyu(119) From Ancient Fribal Leader to The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The Image Reconstruc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YellowEmpero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ZHAO Chenyun(134)No.4(Sum136)A Corpus-based 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 of China s ImageConstructed by the Domestic Mainstream Media in theContext of Carbon Peak and Carbon Neutrality ZHOU Xiaochun(12)O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uan Yucai s Recognition ofAncient Gathering Rhyme in The Book of Songs Rhyme LIU Zhonghua(26) Between Dao and Qi:Railways,China and the World from thePerspective of Modern Thoughts(1875 1936)YE Shu㊀SONG Guijie(45) Disputes over Railway and Land:The Controversy of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the Response of WesternizationGroup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Guangxu Period CHEN Mingliang(59)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isaster Psycholog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China NING Weiwei㊀HOU Mutian㊀XUE Yifei㊀SHEN Yu㊀LI Zhongyi(73)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a s Rural Aging Policy:Text Analysis Based on Rural Aging Policiesfrom1982to2021CHEN Songlin㊀YU Yu㊀LIU Ting(92)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Behavior of Civil Servants SUN Jinghao㊀ZHAO Puguang(107)Research on Sports Violence from the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CHEN Zhuo㊀LI Lifen(122) Another Possibility of Criticizing the Theory of Rechtgut:A Perspective of Penalty Philosophy LIU Jiye(139)No.5(Sum137)The Study on the People s Character inXi Jinping s Thoughts on Diplomacy WANG Qiuyi(1)The Constructive Logic of People s Better Life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Prosperity SHI Jiawei㊀CHENG Long(17)Analysis of Urban System Evolution and Exploration ofDevelopment Paths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Xinjiang YU Yang㊀WU Bingxia㊀WU Rongrong㊀et al(34)84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Research on Subsidy Efficiency of Urban-rural Integrated Public Transport Based onSingle Line ZHUO Gaohong㊀ZHAN Chaoxi㊀GAO Yue e r(52)The Study of Jiang Kui Ci by Japanese ScholarTetsumi Murakami QIU Meiqiong㊀YANG Cao(65) Translator s Prejudice,Time Distance and Translation HU Zuoyou㊀ZHONG Shali(76)Kitchen,Boudoir and Workplace:On the Women s Spaces in Xu Xiao-bin s Fiction LI Yanni(88)The Zen Connotation and Poetic Significanceof Playing in the Joyous Samadhi WANG Yue㊀ZHANG Yong(100)The Origin of Zhang Zai s Idea on the Dualism of Human Nature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WU Xishuang㊀ZHANG Peigao(113) From Hegel to Agamben:The Problem of Nihilism in Dialectics and Its Solving Route CHEN Qi(128)No.6(Sum138)Review of Translation Studies on Xi Jinping:The Governance of China since the18th CPCNational Congress YANG Anwen㊀ZHANG Wenli㊀TAN Yao(1)Multiple Case Study of Deepening Excellent Reg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Yousheng㊀CHEN Lijing(19)The Influence of Relative Poverty on the Language Competenc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Adolescents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Period LYU Junwei㊀YU Jian㊀ZHANG Fengjuan(33) Magician and Master:Taoist Lin Lingsu in the Biographies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LI Kejing(50)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on the Fertility Desire of Women ofChildbearing 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st-Utility SUN Shiguang㊀QIU Menghua㊀ZHAO Feng(67)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come Uncertainty on Subjective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 in Ethn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Also on The Heterogeneous Effec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ZHAO Pengfei㊀Hou Yanmei㊀Wang Hongjian(84) The Urban Heritage Protection Strategy of SeekingSpace from Underground in Central CityTaking X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HUANG Chao㊀QIU Jian㊀TAN Xiaohong(99)Qian-Gu Shifa :The Zong and Evolvement of Grammar Theory ofHistory and Literature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With a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Pros andCons of Ban Gu and Sima Qian XIE Wenhui(118)A Study of the Birth Year and Death Year of LI Changhe and His Family and Life YANG Yanhui㊀LüBin(130)。
醉人的田园牧歌——赏阎次平《四季牧牛图》
TSflM-经典|古代作品CHINESEPAINTING&CALLIGRAPHY I醉人的田园牧歌——赏阎次平《四季牧牛图》◊郑奇中华民族素以农耕为重。
中国文化的一切特征,归根究底,无不系结在农耕这一背景之上。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人民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崇尚那种与天地同参,与自然为伍,安宁无忧,自闲自适的田园牧歌式的理想生活。
这种追求导致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山水诗、田园诗,绘画史上则产生了作为中国画主体的山水画和田园风俗画。
南宋阎次平的《四季牧牛图》,便是一幅典型的田园风俗画。
阎次平为北宋末年画家阎仲之子,南宋孝宗隆兴初年进画图称旨,补将仕郎,任画院祗候。
善画山水人物,尤工于画牛。
画史记载他“仿怫李唐而迹不逮意”o李唐为“南宋四大家"之首,是一位具有堂堂正气的爱国画家。
他于北宋沦陷、南宋偏安之际,画过许多复国题材的人物画,也画过大量山水和不少《牧牛图》。
总的说来,李唐的画有一股刚正之气。
因他是由北宋入南宋的画家,心灵的伤口正在流血,亡国的痛楚记忆犹新。
然而,南宋的统治者满足于苟安江南,宫廷画院也变成粉饰太平的机构,加之江南一隅确也是够迷人的,尽管偏安,但是歌舞升平。
繁华的景象与民族爱好和平的深层心理有某种契合,因此出现了南宋特有的所谓“马一角”"夏半边”的世外桃源式的山水画。
这些绘画,用李泽厚的话说,一是注重细节的忠实,二是注重诗意。
它还不同于六朝门阀士族的开拓进取型的政治性质的“退避”,而是一种“社会性的退避”,“一种满足于既得利益,希望长久保持和固定,从而将整个封建农村理想化、牧歌化的生活、心情、思绪和观念”(《美的历程》)。
这种观念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意义。
阎次平的画“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便在于阎次平的时代已失去了李唐的血气转向了一种暗合民族深层心理的纯然审美追求了。
但是,若抛开政治背景,从纯审美角度欣赏f《四季牧牛图》,它的确是无比醉人的。
如同上好的佳酿,令人闻香下马,饮之不感刺激,不知不觉中,已经舒舒服服地醉倒了。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全文书目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全文书目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些书目,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特点、挑战和发展方向,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话题。
1. 《中国现代化的困境与出路》李银河。
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的困境和发展路径,探讨了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2. 《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与选择》陈平。
作者通过对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选择,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3.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未来》王小东。
这本书回顾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探讨了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
4.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钱穆。
作者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逻辑和特点,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和塑造。
5. 《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哲学》李泽厚。
这本书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的政治问题,探讨了政治体制改革、权力制衡、民主建设等方面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6. 《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逻辑》胡鞍钢。
作者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逻辑和特点,探讨了市场经济、产业升级、创新驱动等方面的问题。
7. 《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变迁与转型》汪晖。
这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变迁和转型过程,探讨了城乡差距、社会结构变化、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这些书籍涵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不同方面,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阅读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化的特点、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思考和借鉴。
中国近现代史-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慈安皇太后徽号册
第三节 北京政变
二、政变的过程
董元醇折与“搁车” 僧格林沁、胜保等部 倾向奕訢集团。慈禧采 取计谋剥夺八大臣的部 分兵权。两宫太后返京, 发起政变。 八大臣集团败亡。 咸丰死前决定的中国政 治格局改观。 僧格林沁
第三节 北京政变
奕訢集团:
卓秉恬、杜受田 “示才见长”与“示孝藏拙” 道光谕: “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 “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
文祥,桂良,宝鋆。
奕訢(1833-1898)
第三节 北京政变
一、三大集团皇 太后、皇上钤用图 章发下,上系御赏 二字,下系同道堂 三字,以为符信”。
第三章 宗教与政变
第一节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广州外交体制 第三节 北京政变
第一节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
一、洪秀全和拜上帝会
基督新教来华第一人-马礼逊
《劝世良言》。《十款天条》与《摩 西十诫》。
《太平天日》与《天王本纪》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 训》、《原道觉世训》
梁发
第一节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
金 田 起 义 , 建 号 太 平 天 国
二 、 金 田 起 义 与 定 都 天 京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第一节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
三、基督教对运动的影响
拜上帝教,救世主(savior) 三位一体、“亚妈” 代天父传言与代天兄传言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 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 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高老山山令遵正,十字有一 笔祈祈
第一节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
三、基督教对运动的 影响
“印书” “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 也,《旧遗诏圣书》(旧 约),《新遗诏圣书》 (新约),《真天命诏书》 (真约)也”。
第五讲 2000年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分析
第五讲2000年的中国社会发展分析第一部分走向近代社会的基点: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及其运行机制中国社会的分期,过去总是按马克思的五个社会形态说,马克思自己认为是根据西欧的历史总结出来的。
中国的历史有其独特性,用这套概念解释中国,有削足适履的嫌疑。
田昌武先生在《中国历史体系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洪荒时代(氏族社会时代)、族邦时代(夏商周至春秋)、封建帝制时代战国至辛亥革命)。
王家范先生在《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部族时代、封建时代、大一统帝国时代。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根据陈旭麓、姜义华主编:《中国革命史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经济特征: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以地主经济为统治力量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
大国有制、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下的小农经济。
政治特征:中央集权的君主官僚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社会关系:以家族血亲宗法制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以父亲血统为中轴展开,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为标准分等级亲疏。
每个人在网里,家为核心,老人为长,个人没有个性和独立人格,尤其是青年人。
每个人都是家庭里的一个零件。
结婚是传宗接代,人生在于光宗耀祖,一个得道,鸡犬升天。
讲亲情。
思想文化特征:以传统的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农业文化3、墨家。
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节用。
在墨子思想中,兼爱学说是一种医治世上弊端的良药。
人世间只要充满了兼爱精神,一切社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这在阶级社会只能是一种空想。
因为在阶级社会里,各阶级间始终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政治上的对立,等级制是阶级社会的必然,而在墨子的学说中,并没有取消等级制,像天子、诸侯、士君子、百姓这些带有等级制特色的名称在其构筑政治理想蓝图时仍然存在,墨子只不过是在承认等级制的前提下,通过尚贤、尚同等学说来追求政治上的平等,通过兼爱学说来追求伦理上的平等,这样就使其学说本身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
在等级制的条件下去谋平等,这只不过是到与虎谋皮。
评王国斌:《转变的中国》
简评王国斌著:《转变的中国》中国在过去的两千年文明中,虽然其间也经历过外族入侵,国家动荡不安,但整体而言,一直处于世界文明的前列。
但步入近代后,中国在资本主义的浪潮中落后于世界发达文明。
为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时期内的技术也丝毫不弱于其它国家的文明没有自发的产生资本主义、发生工业革命乃至走向现代社会,一直是国外汉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明清后中国受到外来侵略,社会发生变革,帝国崩溃而又产生民族国家,并且逐步走向现代社会,对于这一阶段的分析,是解读前一问题的重要工具,因而在汉学界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对于这一阶段的社会演变分析中,早期的汉学界比较多的支持“西方冲击—中国回应”论,这一派以费正清教授为代表,他们认为这段社会变革中,西方—中国关系是该社会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西方所起到的是一种积极的角色,而中国是一种消极的角色。
换而言之,他们所坚持的是一种所谓的西方中心论,即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是被动的对西方的经济、思想、文化乃至军事入侵的回应,不得不发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变革个,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其隐含的一个观点也就是西方的这一套发展思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较好的模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必须得走上这条道路,代表着一种强烈的文化霸权。
对于这种文化霸权与西方中心的论调在其后不断被强调,表现得更为强烈的,这也就是是后来的“传统—近代”论。
他们认为近代社会是一个更为优越的社会,而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缓慢并与近代格格不入,缺乏社会发展的动力。
因而中国的社会演变主要依赖于国外的思想介入,而中国自身的社会结构作为一个稳定甚至停滞的社会,不可能自发的产生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
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西方作为老师,传授给中国这个学生各种各样的现代知识与文化,以帮助其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而在国内,学者研究的思路大多遵循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框架,即认为中国沿着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的社会发展脉络,走向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中国在宋明两代末期均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因为异族入侵导致这个阶段被非自然中断。
王国斌 用历史学解读经济学 用欧洲史解读中国史
王国斌:用历史学解读经济学用欧洲史解读中国史文/潘聪平王国斌,美籍华裔,现任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亚洲研究所所长,本科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经济学系,进入哈佛大学后,师从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学派”费正清先生和孔飞力先生,在欧洲史和中国史的研究领域都颇有建树。
他辗转于经济学和历史学之间,用历史学解读经济学,用欧洲史解读中国史,是崛起的“加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没有见到王国斌教授之前,所有的资料给记者的感觉是——复杂。
身份学派的复杂,人生履历的复杂,跨学科研究对象的复杂……对王国斌教授的采访是在北京饭店的一个会议室进行的,几张纸、一支笔、一杯茶,最简单的布置,最朴素的语言……王国斌教授讲述了他辗转于经济学和历史学、欧洲史和中国史之间的故事。
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视野经济和历史,欧洲史和中国史,说起这两对都曾经让自己痴迷过的研究对象,王教授更倾向于在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来,用历史学解读经济学,用欧洲史解读中国史,或者说就是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借助中国经验来评价欧洲历史。
“我所从事的研究,清代粮食储运制度的研究,中国和西欧历史的比较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经济学,可以说,经济学是我学术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虽然现在主攻方向已经从欧洲史转到了中国史,但我还是继续对欧洲史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一直都还在读欧洲史。
”很多学者都只能对某一研究领域情有独钟,但王国斌教授却是在经济和历史、欧洲史和中国史几个领域游刃有余。
当记者惊叹于这种博学时,王教授连连摇头,很谦虚地说自己现在在欧洲史方面搜集第一手材料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不能说是真正地“熟悉”欧洲史了。
但记者获悉,王教授现在正在和一位法国的经济学博士合作写一本关于“中欧经济史比较”方面的书。
在北京论坛的史学分论坛上,他就是以一篇《750——1850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现代意义》的发言博得满堂彩的。
独特的比较史学研究方法“从中国的角度了解中国,并非是认识‘中国特色’的最佳途径。
读《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有感
读《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有感作者:冯贺喜匡阳阳席肖晓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6期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冯贺喜(1991-),男,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外关系方向;第二作者匡阳阳(1991.3-),女,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中國近现代方向;第三作者席肖晓(1994.12-),女,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先秦史方向。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1长久以来,中国学术界对明清中国没有走上所谓的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一直在苦苦探索,至今仍没有令人信服的说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的萌芽,政治上也产生了类似西方君主立宪的内阁制,但是由于满清王朝入主中原,中国历史又重新回到农业帝国的轨道上。
但是学术界不乏否定资本主义萌芽的声音,有学者甚至认为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根本不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以工场生产和雇佣现象的出现,来证明中国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牵强附会。
当我们在苦苦探索中国为什么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王国斌教授在《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一书中告诉我们:欧洲在超越中国之前在经济上发展上与中国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在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后才与中国显出不同来。
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劳动生产力最大的进步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的运用中体现的大部分的技能、熟练度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的论断。
他认为各国应该生产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交换获取最大的经济的利益。
因此,亚当斯密提倡各国应该进行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的这一理论在书中被称为“斯密型动力”,即贸易和市场的扩大,通过交换中的绝对优势,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而后者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源泉。
历史学论文-变动中的中国历史研究视角
历史学论文-变动中的中国历史研究视角最近,应英国出版社RoutledgeCurzon的邀请,我在我过去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发表的文章里,挑选出一部分,准备出版一部论文集。
这是一次很奇妙的经验。
首先,我重新阅读我某些尘封已久的文章,他们提醒我在治学的历程中,曾经走过怎样的路,身处过什么地方,如今回想起来,有些文章让我感到快慰,有些却不然。
其次,这次经验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当我自己的历史家,在自己的写作生涯中,找出一些一开始便存在的主题,也找到一些在半路中途才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想法。
换句话说,这次选辑的工作帮助我了解自己的思想经历了什么转变,同时也明白自己始终保持不变的想法是什么。
本文是这部选集的导言。
尽管我大部分的学术研究都集中在十九、二十世纪的历史,因此也无可避免地探讨着中国与西方的互动(或者是中国与一个备受西方影响的日本的互动),但我始终坚持的,是我探究中国内部的决心。
也就是说,我始终认为,根据中国人自己的经验而非西方人的想法去重构中国历史,是至为重要的。
简言之,我希望摆脱欧洲或西方中心先入为主的假设来审视中国的过去。
我的第一部著作《中国与基督教:传教运动与中国排外主义的发展》(China and Christianity:The Missionary Movement and the Growth of Ch inese Antiforeignism),便是体现这种想法一个早期的尝试。
在该书的前言中,我开宗明义地说,我不会走过去研究中国传教团的路子。
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实际上研究的是"传教团的历史,而非中国的历史"。
随着二次大战后中国研究在美国兴起,西方中心观的缺失越觉明显,人们开始提倡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我的导师费正清(John K.Fairbank)是倡导这种方法的先锋之一--也就是说,应该"更注意理解和评价基督传教团在中国历史所扮演的角色"。
我在《中国与基督教》一书中采取的正是这种方法。
国家、区域与全球视野下的近代早期中国海洋历史
海洋史研究(第十五辑)2020年8月第31~36页国家、区域与全球视野下的近代早期中国海洋历史王国斌*近代早期的中国海洋经济既可被视为明清政治经济的固有部分,也可看作亚洲区域海洋贸易网络的关键部分,更是全球贸易的重要部分。
作为一个庞大的农耕商业帝国,近代早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涵括了多样的经济与环境。
以经济而言,江南人口甲天下,种植稻米、棉花,生产手工制品;这些农产品经由高度发达的区域市场进入商业流通,并通过“富而有礼”的儒商等商人网络贩卖到各地。
中国西北和西南较为贫瘠,远逊于江南、珠江三角洲及其他灌溉便利、能够种植稻米和沿河转运的地区。
18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兴盛,政府在国内经济中表现活跃。
不过,这种市场经济并非由官员自上而下,相反是由百姓自下而上组织和管理的。
也就是说,18世纪中国的海洋经济实际是一种民间贸易主导的市场经济。
政府对海洋的关注,较少聚焦于经济繁荣,而是聚焦于其作为边界的地缘政治安全。
因此,从政治 经济视野来看,18世纪的中国海洋是一个商贸带来经济繁荣的地缘政治边界。
近代早期的中国海洋历史也是更大的亚洲海洋贸易历史的组成部分。
这*作者王国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
译者方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周鑫,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校者陈博翼,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英文原稿China's Maritime History in Domestic,Region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s,初稿曾提交2019年3月29日至4月1日厦门大学召开的“海洋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32海洋史研究(第十五辑)一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很多贡献来自中国以外的学者。
如安东尼•瑞德(Anthony Reid)呈现了中国参与的15~17世纪中叶繁盛的东南亚海洋贸易①。
滨下武志(Hamashita Takeshi)则勾画了自“东南亚的贸易时代”开始,18~20世纪亚洲海洋自东北亚至东南亚的多元商业路线;这一多元商业路线塑造了亚洲海洋内部特有的商业流通模式,二者互动创造出极具活力的海洋贸易经济。
执着的背包客
执着的背包客作者:***来源:《书画世界》2020年第03期王国斌Wang Guobin王国斌,201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与教学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师从王珂教授。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主体、第二届全国青年中国画家推荐工程课题组成员。
现为《中国美术人物志》学术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曾出版《意象王国斌——当代中国画新语境》。
作品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生态龙岩红色闽西”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最高奖)、“神圣長白”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翰墨齐鲁”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高洁品性·兰蕙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写意中国”首届中国画水墨大展、“古蜀文脉-墨韵天赋”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等。
王国斌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守规矩的人。
他做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兢兢业业,非常执着,甚至有点执拗。
本科毕业后,他申请到京郊支教,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他的作品多表现身边的学生及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充满着对孩子们的关爱,充满着正能量,获得了很多的成绩和荣誉。
但就作品本身来讲,总觉得还是有他人的影子,缺少个性,缺少点趣味,缺少那么点灵动之气和创造力。
一个画家通过学习他人延伸自己是一种捷径,但因此把自己隐藏在他人的影子里则是一种不幸,说过点就是一个还不错的模仿秀。
这就是我过去对王国斌的整体印象。
这几年,王国斌跟背包客较上了劲儿,画了一系列背包客远足的作品,引起广泛关注,也让我改变了曾经对他的印象。
背包客也称驴友,他们通过自助的旅行方式,花最少的钱,看最多的风景。
背包客要机智处理随时遇到的状况,比如突然的天气变化。
这正是王国斌所欠缺的。
王国斌出生在山东潍坊安丘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虽算不上富裕,但家人给予他百般疼爱,养成了王国斌温顺的性格,从中学、大学到攻读硕士学位,一路顺风顺水。
他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此,一有闲暇便背上行囊,徒步荒郊,翻越了一道道岭,也跨越了一道道坎,以磨砺自己的意志,弥补从前的不足。
_相看两不厌_王国斌_转变的中国_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_评介
书评“相看两不厌”———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评介李伯重一、一部代表中、西比较史学最新成就的著作本书英文原名为《China Transformed: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2 perience》。
作者王国斌(R.Bin Wong),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2 nia at Irvine)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史(主要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和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是当今美国中国史坛上有影响的中年学者。
本书英文版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Cornell University Press)于1997年刊出,中文版则由李伯重、连玲玲译出,江苏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
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在翻译过程中,作者对原文作了一些调整和改动(包括删除了原来的第八章,新写了第九、十两章),因此中文版在若干地方与英文版有所不同。
本书中文版分为三编,共十章。
上编《经济变化》,中编《国家形成》,下编《集体行动》(每编各有三章),分别对本书的三大主题进行讨论。
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三个主题,乃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不仅是近代欧洲历史最重要的两大过程,而且由于西方国家的全球性扩张,使得这两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世界性的了。
此外,在1960年代兴起的欧洲社会史研究中,民众反抗研究处于中心的地位。
以集体行动为契机,分析民众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来说,上编主要探讨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其中第一章指出了19世纪以前中国与欧洲在经济上的主要相似点;第二章集中讨论农村手工业的作用;第三章则从经济史转到经济发展。
作者强调:经济学的原则,尽管已证明不足以解释欧亚经济史与经济发展的多种道路,但却能够把不同国家的经验理出头绪。
中编把欧洲武力威胁到中国统一之前和之后,对中国及欧洲政治变化的历史环境加以对比。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王国斌教授访谈录
周武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 编者按:王国斌系尔湾加州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他关于中国与欧洲历史比较研究的一系列见解突破了长期盛行的各种欧洲中心主义研究框架,展现了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变迁的总体脉络和各自特点,他本人因此而被公认为正在崛起的"加州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访谈是2002年5月下旬在他的办公室进行的,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但核心是关于历史变迁中的中国与欧洲,他的看法别具一格,有助于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
【总页数】10页(P89-98)
【作者】周武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061;F129
【相关文献】
1.什么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圣加仑大学迪尔特·欧拉教授访谈录 [J], 王宝玺;迪尔特·欧拉
2.欧洲人的休闲体育状况及其与中国休闲理念的差异——德国科隆体育大学
Jürgen Mittag教授学术访谈录 [J], 叶小瑜;熊前莉
3.什么是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瑞士圣加仑大学迪尔特·欧拉教授访谈录 [J], 迪尔
特·欧拉;
4.王国斌教授临证医案选讲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J], 车志英; 张鹏炜; 何磊; 樊尊峰
5.黄惇教授访谈录——二十一卷本《中国历代印风》系列丛书总主编黄惇教授访谈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变的中国》讲了什么内容
《转变的中国》——读书笔记《转变的中国》是王国斌所著的一篇关于欧洲与中国历史比较研究的书籍,主要比较欧洲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同与异、民族国家形成的方式的同与异、抗税活动即社会动荡三个方面。
作者在导论中主要表达了本书比较欧洲与中国的历史不是基于抽象的理论研究而是基于历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摈弃“欧洲中心论”,主张从欧洲看中国,从中国看欧洲的研究方法论,认为历史变革是由多元因素影响而成,变量越大影响因素越大。
本书分三章进行叙述,我就依照作者的思路,整理归纳我的理解。
一、经济变化第一章明清及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本章中作者强调中国明清及近代时期的经济变化动力与欧洲早期的经济变化动力均属于斯密型经济发展动力,即劳动的区域分工和市场的绝对优势。
作者对中国学者否认斯密型经济动力是中国明清及近代中国经济变化进行了反驳,认为斯密型经济动力是在欧洲城市工厂工业化出现之前存在的,虽然中国未出现由商业发展到资本主义发展的现象,没有突破性经济变化,但仍然不可否认的是斯密型经济动力存在于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发展。
中国与欧洲也同样落入马尔萨斯人口陷阱的可能性,即人口压力带来的资源匮乏的经济危机。
斯密型动力引起的欧亚经济的明显扩展,并未逃脱马尔萨斯主义的限制。
古典经济学家所划定的世界经济的限制,仍然存在与19世纪以前的中国和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第二章近代早期欧洲与明清时期中国工业扩展的动力本章主要强调近代欧洲工业化与明清时期的工业化有相似性,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关键性的差异是亚欧两端未出现相同经济发展制度的原因所在。
欧洲工业化经历了城市手工业时期——农村家庭工业时期——城市工厂机械化工业时期。
欧洲早期工业出现在城市和城镇周围地区,这些区域附近存在着农村工业。
欧洲农村工业发展因素主要为良好的市场机会(稳定的村社)、土地可分割继承、有季节性非农业工作可做,而同样的因素中国也存在。
有学者(孟德尔斯)将农村工业化称为“原始工业化”,在欧洲原始工业化发展为工业化,但是中国却未出现原始工业化发展为工业化的现象,即中国未发展资本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评“相看两不厌”———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评介李伯重一、一部代表中、西比较史学最新成就的著作本书英文原名为《China Transformed: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2 perience》。
作者王国斌(R.Bin Wong),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2 nia at Irvine)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史(主要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和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是当今美国中国史坛上有影响的中年学者。
本书英文版由康奈尔大学出版社(Cornell University Press)于1997年刊出,中文版则由李伯重、连玲玲译出,江苏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
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在翻译过程中,作者对原文作了一些调整和改动(包括删除了原来的第八章,新写了第九、十两章),因此中文版在若干地方与英文版有所不同。
本书中文版分为三编,共十章。
上编《经济变化》,中编《国家形成》,下编《集体行动》(每编各有三章),分别对本书的三大主题进行讨论。
作者之所以选择这三个主题,乃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不仅是近代欧洲历史最重要的两大过程,而且由于西方国家的全球性扩张,使得这两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世界性的了。
此外,在1960年代兴起的欧洲社会史研究中,民众反抗研究处于中心的地位。
以集体行动为契机,分析民众在社会转型时期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来说,上编主要探讨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其中第一章指出了19世纪以前中国与欧洲在经济上的主要相似点;第二章集中讨论农村手工业的作用;第三章则从经济史转到经济发展。
作者强调:经济学的原则,尽管已证明不足以解释欧亚经济史与经济发展的多种道路,但却能够把不同国家的经验理出头绪。
中编把欧洲武力威胁到中国统一之前和之后,对中国及欧洲政治变化的历史环境加以对比。
其中第四章为中国与欧洲国家形成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个分析的构架;第五章深入探讨国内统治的有关问题,以说明中国的统治方略产生了一个农业帝国,与欧洲经济很少有相似之处;第六章则从欧亚的观点,来对帝制时代以后中国的国家形成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力求把中国和欧洲的国家形成情况,都放到一个平等的分析构架中来看待,既看到二者的共同之处,也看到它们的各自特点。
下编则以政治与民众反抗为主要讨论对象,第七、八、九三章分别对食物骚乱、抗税运动、叛乱和革命的内在逻辑与环境进行分析。
在全书结论即第十章《比较史学与社会理论》中,作者将其对中西比较史研究中的方法论与社会理论的看法作了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对中国与欧洲历史变化的诸种动力,提出一种新的观点;同时也想借此表明比较史学能够有助于修正社会理论。
由以上简介可见,本书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含了经济史、政治史和社会史研究中许多最为重要、也最有争议的问题。
由于本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藩蓠,把社会史、经济史和政治史融为一体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人们对于中西社会、经济、政治历史变化的总脉络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
因此我们可以说,本书是学界不多见的一部涵盖面宽广、但讨论问题又颇为专门的中西历史比较研究之作。
谁都知道要有比较、有鉴别,才能看出特点。
要真正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总是离不开与其他国家的历史发展特点进行的比较。
无论在海内外,学者们对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历史变化的认识,一直都以西欧经验作为参照(或者说是依照西欧的历史变化规律来观察中国的有关变化),由此意义上来说都是比较研究。
因此比较史学并非一门新近才出现的学问。
由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并不始于今日,所以也不是本书的特别之处。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这种比较置于一个更为科学的基础之上,同时在比较的内容上也更为全面和深入。
比较史观对于中国史研究至为重要。
它把中国历史纳入世界历史的范围之中,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
因为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因此只有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史,才能真正认识中国。
又,研究一个具体对象,总要以另外的对象作为参照物,才能更清楚地发现所研究对象的特点。
由于学界对欧洲经济的研究比较充分,所以以之作为中国研究的参照物,无疑也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
然而,在以往的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中,确实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其中最严重者,是欧洲中论(或西方中心主义)的盛行。
不论中国学者还是西方学者,都把欧洲的经验视为普遍模式,然后以此为出发点来看中国。
所以尽管双方学者政治观点常常有所不同,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却往往得出相似的结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这种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中国史研究提出了质疑。
保尔・柯文(Paul Cohen )在其1984年出版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①一书中,对此作了一个阶段性总结。
比较激进的学者,甚至号召在中国研究中抛弃西方学术规范,以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学②。
但是,许多学者虽然努力试图摆脱过去偏见的束缚,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所以当他们提出新见解时,往往在许多方面仍然未能941“相看两不厌”———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评介①②黄宗智(Philip Huang ):“The Paradigmatic Crisis in Chinese Studies ———Paradox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刊于Modern Chi na (Los Angeles ),vol.17,no.3.中文版收于黄氏《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其出路》,中华书局,1992。
Paul Cohen :Discoveri ng History i n Chi na :A merican Historical W riti ng on the Recent Chi nese Past ,Columbia Uni 2versity Press ,1984.中文版于198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051史 学 理 论 研 究如其主观希望那样彻底摆脱西方中心主义。
而导致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仅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缺失,而且也在于中国史研究和欧洲史研究两大领域之间的隔膜。
一方面,大多数研究欧洲史的学者,对中国史的了解十分有限,所以他们在进行比较时,其对中国历“明清停滞论”等)。
另一方面,史认识常常还是五六十年代的研究结论(例如“宋代革命论”、许多研究中国史的学者,对于西欧历史的认识也往往还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水平上。
他们不仅对西欧历史了解过于狭窄(如人口、家庭、区域经济、农村工业等重要主题都未被重视),而且对许多重大历史变化的理论认识也十分局限(如工业革命以前和以后的经济成长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罕有学者加以注意)。
在此意义上而言,以往中西比较研究中所使用的“欧洲模式”,是建立在一种对西欧历史的不充分或者甚至是错误的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要进行正确的中西历史比较,必须有两个前提:(一)必须破除欧洲中心论;(二)对西欧与中国双方历史变化的认识必须正确。
本书就是代表了西方新一代学者在中西历史比较研究方面最新成就的一部重要著作。
由于作者是一位对中西历史均有深入研究的学者,因此在本书的讨论中,他不仅广泛采纳了西方学界关于西欧与中国历史研究的最新成就,对西方史学理论及方法论的最新发展作了具体的评介,而且对中国与西欧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历史变化特点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新见。
二、本书“新”在何处?在本书的导论和结论中,作者指出:本世纪的西方史学是以19世纪的社会理论为基础的。
由于历史认识论的变化,近年来史学家们对欧洲历史的看法发生了很大改变。
对于从19世纪社会理论中得到的认识规律(例如用宿命论的进程来解释过去和预见未来、认为物质的因素胜于信念的因素及客观的因素胜于主观的因素,等等),今天的史学家已感到不满意。
这种不满迫使学者们去创造对欧洲历史的另一种认识。
然而,尽管19世纪的社会理论在许多方面已不再可信,但若要作出修正,则又将面临着“如何解释历史”这样一个挑战,而且这一挑战将还一直延续至21世纪。
作者写作本书,目标就是希望为那些对此挑战进行认真思考的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很明显,要达到这个目标,本书就不能因循成说;而要提出新说,就不能用老眼光来看问题。
因此力求眼光新,就成为本书的特色。
那么,本书作者的眼光之新究竟“新”在何处呢?如前所言,本书是反映近年来国际学坛新潮流的学术著作中的一部。
与其他许多同道一样,本书作者在此书中也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力求发现中国历史的真正特点。
他在对中国史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所作的批判,不但深入具体,而且也颇具理论深度。
与其他许多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学者不同的是,本书作者承认中西历史发展确实各具个性,同时又有若干共性。
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研究中,不论是全盘套用或是全盘否定依据西欧经验得出的规律和认识规范,都失之于偏颇。
因此,反对西方中心主义而又不拒绝欧洲经验,这是本书的一大“新”处。
作者指出:西方国家的全球性政治扩张,以及起源于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导致的经济变革,是推动近二百年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最强大的力量。
在今天,如果离开民族国家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两大进程,就很难去想象欧洲历史。
但在西方之外的地区,由于原先不存在欧洲式的民族国家与资本主义,所以以往学者们都认为只是到了欧洲影响所及之时,这些地区才进入世界历史洪流。
因此,“本地对西方挑战的回应”,通常被认为是这些地区近代历史的主轴。
然而事实是,各个非西方的社会都具有其文化与历史的完整性;它们的文化与历史,都与欧洲影响无关。
这种排开欧洲影响的重要作法,破除了上述以“本地-西方”为主轴的单元论的局限,主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社会均具多元特性,从而创造了“差异”的多种含义(通常主要在文化方面)。
本书特选取一个最主要的非西方文明———中国———为对象,探讨其政治与经济变化的轨迹,就是为了证实上述观点。
进行中西比较,自然要确定中国与欧洲的差异,但仅只是差异,并不能创立可比性。
只有相似与差异都得到承认,才可能为比较确立标准。
不仅如此,只有先对相似与差异进行比较,才能从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两个方面,更好地评判西方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联系。
否则,就只能从西方优越论出发看这种联系了。
在本书中,作者仍从欧洲研究入手进行比较。
这样做是因为:尽管学者们在关于非西方地区的研究中,大多力求摆脱欧洲,但是要超越欧洲中心论,首先应当回到欧洲。
应当将欧洲民族国家形成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发生情况,作为历史过程而非抽象的理论模式认真进行讨论。
不应因为反对欧洲中心论,就断言以欧洲为标准来进行比较不对;相反,应当扩大这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