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通信业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通信业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通信业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通信业体制的历史沿革

1.改革前我国通信业的体制状况

(1)邮电部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明确指出:新中国要努力“改善并发展邮政和电信事业”。《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设邮电部。邮电部的成亢,使中国邮电事业走向了新的历史阶段。根据中国历史上七十多年来邮政和电信分营的现实,当时采取了“统一领导,分别经营,垂直系统”的体制。即邮政和电信由邮电部统一领导,部内设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分别经营邮政和电信业务。

根据邮电部直接组织通信和经营管理的原则,确定了邮电部的5项基本任务是:①对全国国营邮电事业之企划、经营与督导;②对国家法律许可范围之内之私营电信、业余无线电信与学术研究性的电信实行管制;③组织、经营与管理对国外的邮政、电信通信;④统一管理航务电信网;⑤举办邮电业务的各种事业及附属事业。

(2)第一次“邮电合一”

邮政和电信经过短暂的分管阶段以后,根据前苏联专家的建议,政务院决定对邮政和电信企业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1950年7月,邮电部决定实行邮政、电信企业行政管理领导的合一,即在邮电部集中领导下,部内实行专业分工,区管理局以下实行“邮电台一”。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不再成为一级领导机关,电信总局分为长途电信总局、无线电总局、市内电话总局。至此,形成了邮政总局、长途电信总局、无线电总局、市内电话总局 4个业务职能局,改变邮政、电信分别经营的体制。凡属邮电重大决策以及人事、财务、综合计划、国际邮电事务等都集中于邮电部。部属各专业总局只按专业分工对各级邮电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同时,按照国家行政区划,设立大行政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

实行“邮电合一”体制以后,全国各邮电企业除大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由于业务种类较多、业务量较大,仍然分设邮政局和电信局外,其余各级邮政局、电信局均陆续合并为邮电局,其管理机构合署办公,营业局所按实际情况合营或分营邮政和电信业务。至此,在全国形成了四级管理的邮电体制,即邮电部一各大行政区邮电管理局(华北各省邮电管理局和北京、上海、天津市的通信企业直属邮电部领导)一省、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及各大区邮电管理局直属的邮政局和电信局一各一、二、三、四等邮电局。

(3)邮电管理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形成三级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各级地方政府对邮电工作的领导,从1953年开始,改变邮电部门垂直体制为实行邮电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业务管理以邮电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1954年,大区邮电管理局随着大行政区建制的改变,改为大区办事处。当时,县邮电局的地位和责任还不够明确,绝大部分还没有成为一级核算单位,这就影响丁计划经济的实施。针对存在的问题,邮电部在1955年5月,再次对邮电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并作了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县邮电局作为一级企业,负责县内的全部邮电工作,是指令性计划的执行单位。直辖市或比较大的省辖市邮电企业,可以根据邮电业务量和通信设备状况等标准,分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以专门经营邮政、报刊发行、市内电话、电报、长途电话等业务。至此,形成了以邮电部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县邮电局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

(4)“大跃进”中的邮电企业下放

1958年,声势浩大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邮电部门也泛滥起来,给邮电事业造成了损失。

1958年4月,邮电部召开了第L次全国邮电: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部署邮电部门的“大跃进”。在会议上,以“左”倾的错误观点,将以中央为主的邮电管理体制和通信性质所决定的指挥调度制度,当成过分集中的弊端加以摒弃;提出了“全党办邮电,网络大发展,服务赶先进,质量创纪录,‘):作大跃进”的行动口号。1958年6月,邮电部比照工业企业下放的办法,把邮电企业下放给地方政府。除北京通信企业和国家一级干线仍由邮电部为主领导外,所有省、市、自治区的邮电企业全部下放给地方政府,实行以地方政府为主的领导体制。邮电部负责国家一级通信干线的建设和指挥调度,省、市、自治区的通信网络建设则列入地方计划。

(5)调整邮电管理体制,纠正“左”倾错误

“大跃进”期间的实践证明,把通信管理权层层下放,造成了建设无计划、通信无秩序、调度失灵的严重混乱局面。为了加强全国邮电工作的统‘领导,恢复全程全网的正常秩序,首先需要调整邮电管理体制。邮电部经过调查研究后,于1961年5月向中央提出了《关于调整邮电体制的请示报告》。1961年 12月,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从1962年1月开始实行新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的调整,加强了邮电部对邮电通信的集中领导,统一了一级干线建设计划和全程全网的指挥调度,恢复了正常的通信秩序;同时还加强了业务管理、经济管理、干部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使邮电事业的继续发展有了人才和物质保证。

(6)第二次“邮电分营”及邮电部的撤销

1966年5月,邮电事业发展的进程不得不被推迟。1967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邮电部实行军管,由邮电部军管会领导全国邮电工作。1969年6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通知撤销邮电部,分别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总局,从上到下实行邮电分设。邮政总局属国务院领导,由铁道、交通、邮政合并后的交通部管理;电信总局由军委总参谋部通信兵部管理。北京长途电信局直属电信总局领导,北京市内电话局改称北京市电信局,实行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卫戍区为主与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各省、市、自治区邮电部门下放地方,撤销邮电管理局和邮电局,分别设立省、地、市、县邮政局和电信局。上述领导体制的重大改变,由邮电部军管会、铁道部军管会、交通部军管会、军委通信兵部于1969年12月1日交接完毕。12月31日,邮电部军管会结束工作,邮电部正式撤销,邮政、电信正式分开。

邮政划归交通部,按原来部署要把邮政的计划、财务、基建和物资的管理层层下放到县,1970年3月10日被周恩来总理制止,周总理指出:“邮政是全国统一的,不能下放到县。”因此,全国邮政工作实行了由邮政总局统一领导的体制,邮政通信的指挥调度保持了集中统一。

电信划归军队领导以后,省、市、自治区电信局和地、市、县的电信局分别划归省军区和军分区、市县人民武装部领导,参照军队的建制和管理办法,把原来统一的通信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指挥调度等全部打乱了,造成了通信上的很大困难,留下严重后果。

(7)第二次“邮电合一”

邮电部撤销后,电信工作由军事部门领导,对开展业务工作和对外交往都带来许多不便,邮电为经济建设的服务丁作有所削弱。邮政、电信分开,增加了机构人员,也不方便群众。因此中央重新考虑将邮政部分从交通部划出来,电信与邮政合并,恢复邮电部。1973年5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子《关于调整邮电体制问题的通知》。5月31日,军队停止对电信总局的领导关系,邮政总局从交通部划出。6月1日,邮电部恢复。

邮电部的恢复,在全国广大邮电干部职工中引起热烈的反响。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到各地、市、县邮电局,都比较顺利地得到了恢复。同时,邮电科学研究院、邮电部设计院等单位也相继恢复。

1973年邮电再次合一后,虽然全国恢复了以邮电部为主的邮电管理体制,但同时规定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由省、区、市革命委员会领导,地、市、县邮电局由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和地、市、县革命委员会双重领导,邮电各项计划实行中央和省、区、市两级管理。

(8)邮电管理体制的调整

为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根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邮电部于1979年4月向国务院写了《关于调整邮电管理体制问题的请示报告》。国务院批准了这个请示报告,明确规定:“邮电通信是党和国家的神经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先行部门,它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点。为了有利于国家通信网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有利于通信的统一指挥调度,有必要对邮电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实行邮电部和省、市、自治区双重领导,以邮电部为主。”

经国务院批准的邮电部《关于调整邮电管理体制问题的请示报告》,在调整邮电管理体制方面,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①邮电部对全国邮电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实行以邮电部为主和省、市、自治区双重领导;地、市、县邮电局实行以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为主和地、市、县双重领导;县、市以下邮电分支机构由县、市邮电局直接领导。

②邮电部门党的工作由地方党委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以地方为主;干部管理以邮电系统为主。对邮电系统的干部、工人,邮电部可根据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配;省级邮电管理局可在所辖范围内进行调配。

③国家通信网发展规划,通信指挥调度、业务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资费标准和邮资凭证印制发行,以及国际通信等邮电业务工作,由邮电部统一管理,自上而下地建立通信指挥系统,加强全国邮电通信的统一指挥调度。

④邮电业务、基本建设、劳动工资、财务收支、工业生产、物资供应、科技发展、院校招生等计划,以及邮电各项资金,均由邮电部统一管理。

⑤县至公社的地方国营农村电话的各项计划,纳入省、市、自治区计划,由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设置专门机构,加强管理,实行独立核算。公社以下集体所有制农村电话,由公社自建自用,自负盈亏;邮电部门在通信技术、业务管理上,予以指导和帮助。

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既符合邮电通信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国家邮电主管部门对全国邮电网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技术业务管理,统一指挥调度和经济上的统一核算,又符合邮电机构遍布城乡、点多面广、服务地方的要求,有利于地方党政部门对当地邮电事业的领导和支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就把必要的集中统一和因地制宜结合起来,促进了邮电事业的发展。

2.改革以来我国通信业的体制状况

1980年之前,我国电信业基本体制是政府部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但由于国家对电话资费实施严格管制,电信业基本不赢利甚至亏损,电信基础设施及服务短缺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此后,政府开始实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并放松价格管制,采取对邮电业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允许邮电部门征收电话初装费等措施。优惠政策带来电信业的迅速发展。 1979-1995年,全国邮电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达2 700亿元,其中约1/3来自电话初装费。1993年全国电话主线数迅速达到1 733万线。在此过程中,电信业政企合一体制下的行政垄断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电信服务质低价高很不满意。

1994年,中国联通公司成立。邮电部独家垄断国内电信市场的局面开始改变,双头垄断寡头的竞争使基本电信服务市场效率得到改进,在联通公司进人的移动通信市场,邮电部门大幅降低了入网费和资费。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并没有形成。1998年,联通公司的资产只有中国电信的1/112,资产仅为原中国电信的1/260。

1998年3月,政府机构改革,在原电子部和邮电部的基础上组建信息产业部,随后电信业实现了政企分开。

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决定对中国电信拆分重组,将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出去。原中国电信拆分成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讯公司等三家公司,寻呼业务并人中国联通公司。此外,为强化竞争,政府又给网通公司、吉通公司和铁通公司颁发了电信运营许可证。于是国内电信市场初步形成电信市场分层格局。但由于分层市场上垄断力量依然较强,新运营商进入时间较短,电信业的有效竞争局面仍未形成。

2001年12月11日,信息产业部再次对现有电信企业进行重组。将中国电信按照资源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河南、山东等共10个省的电信公司归属中国电信北方部分,其余归属中国电信南方部分。北方部分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吉通通信有限责任公司重组为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南方部分保留“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名称,继续拥有“中国电信”的商誉和无形资产。重组后的两大集团仍拥有中国电信已有的业务经营范围,允许两大集团公司各自在对方区域内建设本地电话网和经营本地固定电话等业务,双方相互提供平等接人等互惠服务。南北两部分按光纤数和信道容量分别拥有中国电信全国干线传输网70%和30%的产权,以及所属辖区内的全部本地电话网。

经过前两次以引入竞争为目标,以拆分为特征的重组,我国电信业形成了以6家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主体(见表8-1),1万多家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为补充,每种业务均有两家以上竞争者的全方位竞争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电信业的发展。

3.近几年来我国通信体制改革的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开放电信市场是大势所趋。 1994年7月中国联通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拉开了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序幕。我国电信市场上多个电信运营企业参与竞争的局面在2000年已基本形成,并在其后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2001年11月10日我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电信市场将融人国际市场,逐步对外开放。经过近10年的电信改革和重组,如今我国电信业已形成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多家公司竞争的格局,在所有业务领域都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经营,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第5年,全面实现对外承诺,取消地域限制,国外跨国电信公司将会进入中国市场,电信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尤其是增值业务市场的竞争更趋门热化。

中国电信业在完成分拆式改革后,面对日趋多元化的竞争环境和迫在眉睫的市场监管,中国电信运营体制的改革正在由以往的政府行政化主导向企业市场化主导转变,即:改革正在由“政府牵着企业改革”的自上而下的被动状态转为“企业主动寻求体制创新”的自下而上格局。

回顾中国近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诸多成功的改革或体制创新,多源于“自下而上”的模式。比较而言,中国电信业的体制创新之所以未能如其他产业那样选择“自下而上”,是因其更多地受制于电信业特有的垄断地位和国有资产一股独大的资本配置方式。由此,使体制创新与行政化的干预交汇一体,国有电信运营商谋求独立面对市场的意愿难以找到可以落脚的平台。以此判定,2005年以前中国电信业体制创新,只能选择“自上而下”的模式。

中国电信业仅用8年多时间就走过了由垄断到开放、由政企合一到企业自主经营加政府有效监管的改革历程,改革的力度与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经历了几轮深层改革的中国电信业已经向市场化运营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电信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应该说,口前的电信改革在方向选择和政策引导方面的正确性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且将继续引导电信业的下一轮改革。

经过几年改革,中国电信业对外开放与市场化改造正在形成自身特有的模式,由此,我国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实现电信业体制创新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的经验与教

训;另一方面,更要客观地判断中国电信业市场化演进与国际的差异,准确地把握中国电信体制转换特有的制度背景和产业背景,以此探讨适合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有效对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信业的市场化进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中国电信业在向市场化演进中,将构造出自身特有的模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在电信体制改革的市场准备上,中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组织机构沿革

1976年10月打倒“四人邦”以后镇(公社)党委任职人员。 书记: 王岐山 1976.10—1979.04 张生佑 1979.04—1980.11 路万才 1980.11—1985.12 郑友纯 1985.02—1987.05 韩有林(回) 1987.05—1987.10 李进春 1991.04—1993.06 徐有良 1993.06—1994.03 赵生盛 1994.03—2000.03 任国顺 2000.03—2002.04 汪自学 2002.04—2003.12 房建平 2004.01—2006.04 景文德 2006.05—2008.04 宋生魁 2008.05—2011.06 蔡守春 2011.06—至今 副书记:

王克敦 1976.10—1980.01 张生佑 1976.10—1979.04 刘成顺 1977.07—1979.06 马进奎(回) 1979.04—1982.01 杨占彪(藏) 1980.10—1980.11 丁茂荣(回) 1980.01—1981.05 马如虎(回) 1982.01—1984.01 郑友纯 1983.10—1985.02 李富山 1983.10—1984.08 宋文 1984.08—1987.10 王生文 1987.05—1978.10 赵生盛 1989—1993 赵彦章 1996.03—1998.01 王占魁 1997.03—2000 李生昊 2001.04—2001.10 张启彪 2001.04—2005.10 刘妍(女) 2005.11—2009.04 张立新 2009.05—2011.06

刘红鹏 2011.06—至今 1959年8月根据撤区并方得精神成立了鲁沙尔镇人民政府 镇长: 马洪德 1956.08—1958.08 副镇长: 吴秀敏 1956.08—1958.08 李文启 1956.11—1958.08 1958年8月撤区乡建制成立鲁沙尔人民公社(东方红)社长: 孙增荣 1958.08—1960.03 曹生华(兼) 1961.04—1962.06 王希贤 1965.07—1965.09 关林 1965.09—1966.05、 副社长: 张永峰 1958.08—1960.03 马洪德 1958.08—1960.03 普胜德 1958.08—1960.03

怎样编写组织沿革

怎样编写组织沿革? 组织沿革,是系统记载一个单位(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以、人员编制、体制变革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1、组织沿革的内容。组织沿革的内容包括: 行政区划、建制变更情况; 机关成立、合并撤销和复建情况; 机关名称变更、办公地点迁移情况; 机关性质、职权范围、主要任务及其变化情况; 机关主要领导人的任免情况; 机关领导体制及其变化情况; 机关人员编制及其变化情况; 机关内部组织机构的职能及其负责人的任免情况; 其它有关的情况。 上述内容,并非在所有组织沿革中都缺一不可。在具体编写中,要视组织沿革的种类、用途以及记述对象本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是,所有的组织沿革,必须具备“五要素”:一是机关性质和主要职能;二是隶属关系;三是人员编制;四是内部机构设置;五是领导成员的组成。 2、组织沿革的体例。主要有: 一是编年法。它是以年度为单位,以年度先后为顺序,逐年编列机关自身机构沿革各方面情况的一种编写方法。通常是在年下再分问题或设项来记述有关情况,即采取年度——问题的形式。 二是系列法。它以机关内部的组织机构为主线,将每一

个组织机构的人员编制,主要负责人的沿袭、变化等情况,分别作为一个系列来加以记述或编写。机关有多少内部组织机构,就要编列多少个系列。每个系列下,通常再按年度顺序记述或编写,形成组织机构——年度的形式。 三是阶段法。它是根据机关历年来自身变化的特点,将其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再于每个阶段中,分别记述和反映机关自身机关沿革各方面的情况及其变化。 3、组织沿革的编写方法 一是文章法。用文章形式记述组织机构人员情况,分章节作文字叙述。 二是表格法。用表格列出组织机构序列、名称、负责人姓名。 三是图示法。用示意图反映组织机构设置及演变情况。 四是图文表并用法。历史沿革、主要职能和任务、隶属关系变化情况等,通常可以用文字叙述,而内部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的变化情况等可以用图表,包括各种图示和表格等。

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沿革

58 21世纪中国与全球健康 一个国家的健康状况以及其为国民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体制取决于互相关联的生态、经济、政 治和社会文化因素。这些背景因素的变化支配着一个社会的健康水平以及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沿革。本文将简单介绍中国自1949年以来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几次重要转变,并为《柳叶刀—中国卫生系列》的读者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本文分成五个阶段来描述。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分法[1],而且由于各地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每个阶段的特点和时间长度在中国不同地区都有所不同。解放后(1949-1965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抗日战争和内战已大大地削弱了中国国内的医疗卫生服务。 新中国政府接管医疗卫生服务,并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建立了三级卫生服务网,并 将所有的卫生工作者纳入国家公务员体系。当时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卫生防疫、中西医结合以及群众动员运动(如消灭血吸虫运动)。 城市和农村卫生服务的组织以及资金的募集方式在根本上是不同的:城市医疗主要由政府支持的医院提供,而农村医疗则由基于合作医疗体制的村镇诊所提供[2]。在此期间新建了许多医学院校和护理学校,这些院校的大多数毕业生都在城市工作。除了大跃进(1958-1960年)期间的几年大饥荒,整个国家的健康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主要原因是卫生条件的改善、水质以及营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沿革 Evolution of China’s Health-care System 董哲1, 费立鹏2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个派别争权夺势,所有机构都深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各大学及医学院被关闭近5年,师生全部下放至农村[3]。医疗服务是对全民进行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一段时间里在许多精神病院,医生不用药物治疗患者,而是使用《毛主席语录》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此外,毛泽东发起了“赤脚医生”运动,成千上万的农民和知青参与了该运动,他们接受3 ~ 6个月的 医疗培训,之后为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 卫生服务[5]。当时的卫生数据因政治原因进行了处 理,所以关于当时国家健康状况的数据很多都不可靠。 改革开放初期(1977-1989年)邓小平重新掌权后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中央的政治和经济权力下放,中国与全球经济接轨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共卫生工作的良好协调,大多数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婴儿死亡率降低,而且相应的期望寿命也增加了。慢性疾病(主要为心脏病、癌症、中风和心理性疾病)成为主要的致死、致残因素。计划生育中的独生子女政策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速度,而且公众开始更多地关注儿童健康问题。许多农村居民移居到城市打工,形成了农民工群体,但他们却不能很好地获得传统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 费用责任下放到各个省份,因而扩大了各地区间 的贫富差距。医疗卫生服务仍然是公营机构的责 任,但医疗服务的资金募集逐渐私人化[1, 2]。由于 对基本药品和医疗服务的价格控制,昂贵的药品和高科技医疗服务被大量滥用。医疗费用迅速增加,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比例也大大增加。乡村医1. 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球卫生研究所2.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与培训合作中心,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预防中心,北京回龙观医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 与流行病学系通信作者:董哲 , dougzhe@https://www.360docs.net/doc/3f4603193.html,

单位大事记、组织沿革、全宗介绍编写及全宗卷整理

大事记 大事记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一定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参考资料。机关大事记,记载了一个机关在一定时期内的重要活动,如同一个机关的履历表,简洁地勾勒出了一个机关在这范围发展的历史轨迹,它对于实际工作和历史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帮助各机关领导人和业务人员回顾以往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查核事实经过;也可以为历史研究人员和史志编修人员提供系统的参考素材。 一、大事记的编写要求 (一)观点正确,用材真实。 大事记中遣词之褒贬,用句之正反必然表现出编写者对历史事实的不同认识、不同立场或不同倾向,必须仔细推敲。用材要真实可靠,有根有据。内容不实,根据不详者一般不予采用。 (二)大事突出,要事不漏,小事不要。 所谓大事,即事件涉及的范围极广,影响较大,不仅在当时属重大事件,而且在事后影响较久、较深的事情或事件。所谓要事,即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时间有较大影响,事后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同时,大事、要事是受一定时间和空间制约相对而言的概念。 一个机关,每年有成百甚至更多的事件发生,大事是少数,多数是要事和小事。编写大事记时,应坚持小事不要,如不区分大事和小事,凡事都记,材料罗列,大事记就成了明细账,就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了。只记大事,不记要事,就会使大事记内容孤单。记载要事,是对大事的补充、衬托,使其内容丰富充实。 (三)系统条理,简明扼要。 大事记按时间顺序记述,一事一条,不要数事一条,但事与事之间前后照应,首尾关联,脉络清楚,给人以条理清晰之感。记述大事提纲挈领,文字简明,切忌冗长,但必须把大事的始末因果交待清楚。 二、大事记的内容 大事记的内容,主要由大事记述和大事时间两部分组成。还可以根据大事记的编写目的、对象、篇幅大小、年限长短等因素,设置前言、目录、注释、附录等。 大事记述是对史实的记述,是大事记中最重要的部分。大事记述一般包括史实内容和概括评述。在具体选择和确定大事与要事时,要从实际出发,并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要立足于本机关,突出本身活动。属于全国、全省的大事,只在与本机关密切相关的大事才记,否则,不予记述。记述的目的在于说明大事的背景和由来。 (二)要根据本机关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职能活动选择大事和要事,一般情况下,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的重要事件,才能列入大事记的范围。 (三)要突出本机关的特点,记载反映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与重大事件的大事和要事。 三、大事记的时间 大事记的时间,也是大事记的主要组成部分。大事时间应力求记载准确的时期,即写明某年、某月、某日,有些特殊事件还应写明确切的时、分、秒。尽量不用或少用“最近、近日、月初、月底、上旬、中旬、下旬”等不确切的日期表述。正式文件应选用落款日期;会议选用召开会议的日期,会议天数写明起迄日期。对原材料来源中没有注明时间或者时间不准确的事件,应尽力进行考证。 大事记的条目,严格按照大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年、月、日)排列,先排有确切日期的大事,后排接近准确日期的大事。日期不清者附在月末,称为“是月”或“本月”;月不清者附于年末,称为“是年”或“本年”;年不清者一般不记。

我国通信业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通信业体制的历史沿革 1.改革前我国通信业的体制状况 (1)邮电部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明确指出:新中国要努力“改善并发展邮政和电信事业”。《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政务院设邮电部。邮电部的成亢,使中国邮电事业走向了新的历史阶段。根据中国历史上七十多年来邮政和电信分营的现实,当时采取了“统一领导,分别经营,垂直系统”的体制。即邮政和电信由邮电部统一领导,部内设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分别经营邮政和电信业务。 根据邮电部直接组织通信和经营管理的原则,确定了邮电部的5项基本任务是:①对全国国营邮电事业之企划、经营与督导;②对国家法律许可范围之内之私营电信、业余无线电信与学术研究性的电信实行管制;③组织、经营与管理对国外的邮政、电信通信;④统一管理航务电信网;⑤举办邮电业务的各种事业及附属事业。 (2)第一次“邮电合一” 邮政和电信经过短暂的分管阶段以后,根据前苏联专家的建议,政务院决定对邮政和电信企业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体制。1950年7月,邮电部决定实行邮政、电信企业行政管理领导的合一,即在邮电部集中领导下,部内实行专业分工,区管理局以下实行“邮电台一”。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不再成为一级领导机关,电信总局分为长途电信总局、无线电总局、市内电话总局。至此,形成了邮政总局、长途电信总局、无线电总局、市内电话总局 4个业务职能局,改变邮政、电信分别经营的体制。凡属邮电重大决策以及人事、财务、综合计划、国际邮电事务等都集中于邮电部。部属各专业总局只按专业分工对各级邮电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同时,按照国家行政区划,设立大行政区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 实行“邮电合一”体制以后,全国各邮电企业除大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由于业务种类较多、业务量较大,仍然分设邮政局和电信局外,其余各级邮政局、电信局均陆续合并为邮电局,其管理机构合署办公,营业局所按实际情况合营或分营邮政和电信业务。至此,在全国形成了四级管理的邮电体制,即邮电部一各大行政区邮电管理局(华北各省邮电管理局和北京、上海、天津市的通信企业直属邮电部领导)一省、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及各大区邮电管理局直属的邮政局和电信局一各一、二、三、四等邮电局。 (3)邮电管理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形成三级管理体制 为了加强各级地方政府对邮电工作的领导,从1953年开始,改变邮电部门垂直体制为实行邮电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业务管理以邮电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1954年,大区邮电管理局随着大行政区建制的改变,改为大区办事处。当时,县邮电局的地位和责任还不够明确,绝大部分还没有成为一级核算单位,这就影响丁计划经济的实施。针对存在的问题,邮电部在1955年5月,再次对邮电企业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并作了相应调整。经过调整,县邮电局作为一级企业,负责县内的全部邮电工作,是指令性计划的执行单位。直辖市或比较大的省辖市邮电企业,可以根据邮电业务量和通信设备状况等标准,分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以专门经营邮政、报刊发行、市内电话、电报、长途电话等业务。至此,形成了以邮电部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邮电管理局—县邮电局为主体的三级管理体制。 (4)“大跃进”中的邮电企业下放 1958年,声势浩大的“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邮电部门也泛滥起来,给邮电事业造成了损失。

组织沿革

组织机构沿革 组织沿革是记载特定单位、地区、专业系统的机构、人员变化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组织沿革的内容包括:单位、地区、专业系统的历史概况、行政区划、建制变更情况;单位名称的改变、地址迁移、成立、合并以及撤销时间;权范围、隶属关系、领导人的任免、编制发展情职况、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变化情况。 组织沿革的分类:单位组织沿革、地区组织沿革、系统组织沿革。 组织沿革的体例:按系列分述、按编年分述、按阶段分述。 组织机构沿革的结构 组织沿革包括封面和正文两部分 一、封面: ××市××区××局组织沿革 ××市××××年至××××年 ××市××区××局 二、正文: ××市××区××局组织沿革 ㈠机关成立、合并、更改名称的时间

××市××区××局成立于1979年2月2日,1981年3月7日与××市××区××局合并,改称为××市××区××局,2012年3月1日,改称为××市××区××局。 ㈡机关办公地址的迁移 ××市××区××局成立之初在××路×号办公,2012年8月迁至××路办公至今。 ㈢机关的隶属关系、性质、职权范围 ××市××区××局是××市政府领导下的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行政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能:……。 ㈣机关领导人的任免 自2000年建局以来,历任机关领导人是: 局长:××(1991年1月1日-1995年1月1日) 副局长:××(1996年1月1日-2000年1月1日) ㈤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变化、负责人姓名 1、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变化 办公室(2000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 2、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设置、变化 办公室××主任(2000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 办公室××副主任(200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 ㈥直属单位设置、变化情况、负责人姓名 1、直属单位设置、变化情况:××市××区××办公室(200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

工资制度沿革与历年工资调整

工资制度沿革与历年工资调整 一、1951~1955年由供给制、津贴制到全部实行货币工资制的演变 建国初期,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这一时期,我国职工的工资情况非常复杂, 没有统一的工资制度。国家机关及其直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人民解放军 指战员,实行供给制。只是对建国后参加工作的一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了工资 制。形成了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的状况。 1950年,政务院规定,中央直属机关凡在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 继续实行供给制或薪金制,一般不再变动;1949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 除自愿享受供给制外,其余按规定发给薪金即工资。同年,政务院统一规定了 各级人民政府供给制人员伙食待遇标准,根据工作人员的职务及工作经历分别 享受大、中、小灶待遇的范围和条件,除服装、技术津贴、保健费、老年优待金、 住房等仍供给外,其余实行包干,即“小包干”。1952年政

务院两次提高了全国 实行供给制人员的津贴标准,后又修订了各级人民政府供给制工作人员的津贴 标准, 确定以“工资分”作为全国统一的工资计算单位,并统一了“工资分”的实物 品种 和数量。“工资分”是以一定种类和数量为计算基础,以货币进行支付的工资 计算单位。每一“工资分”,按照当时一般职工基本生活的实际需要,可以折 合成粮食、布匹、食油、食盐和煤炭等5种实物。当时全国有350个“工资分” 区。同时,对供给制人员,扩大了包干范围,除子女保育费外,一律实行包干, 即“大包干”。 1952年7月,政务院颁布了《各级人民政府机关技术人员暂行工资标准表》 等9种工资标准表。共分29级,最高的一级2200个“工资分”,最低的一级85个 “工资分”。 1955年1月,人民解放军干部全部改行了工资制。同年

建置沿革

建置沿革 从宋代说起的乡寨团局 北海市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同步,载籍较晚而简略。民国时期,政区多变,且与合浦县隶属关系分合不一,辖境久暂不定;又因村名地名嬗变加上档案资料不全等原因,域界难以分期确指。今按舍暂留长,宁缺勿滥和详今略古的原则记述,故只能从宋朝的乡寨团局说起。 宋初太平兴国时期(176—983年)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廉州更臵太平军,治海门(廉州镇)。”撤合浦县并入石康县,县境“东南至宁海珠池极海涯。”宁海是北宋时期乡都建制的基层行政单位中的一个乡名,在今银海区福成镇以南。稍后成书的《元丰九域志》说“合浦(有)六乡,鹿井,三村二寨。”考“三村”亦是乡都中的一个地名,可能由三个自然村而起由乡更臵为寨建制。在今廉州之南的廉南乡,三村之名虽泯,但村址则有县志可稽。据此推考,宁海和三村的管辖范围,即今银海区东北至靖海镇与合浦县分界处;西南至福成镇的白龙港为界的广大区划。咸平六年(998年),更臵合浦郡和合浦县。直到元朝,区划相对稳定少变。 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东起广东廉江县西界,西南至今北海辖境海岸区,设“寨”八所,最初专为监守珠池而设,后因倭寇为患,便以防倭为主兼监守珠池。寨的建制是兼军事与行政职能的基层单位,统归驻在珠场(今南康镇)的巡检统辖,史称“珠场八寨”或“防倭八寨”。辖境是沿海岸线东起今婆围,西止今北海城区。其中有营盘、牛矢港、白龙、南康、白沙、西村、龙潭、古城岭等建制村镇和自然村乡。成化八年(1473年),合浦复设乡都建制,今北海市境划部分属“三村乡”和“清和乡三图”。三村乡境划:北至禁山村与合浦县廉南乡分界;东连中站区片;西南至冠头岭大海;东南至龙潭西村港与原合浦县西村分界。清和乡三图区划,据民国版《合浦县志》载,在清和乡一图。(注:“县治东二十里领白沙都,清和乡二图在一图东,三图在二图西。”)查白沙地名有五个,惟有福成镇的白沙头村与“县志”所说在“县治东二十里领白沙都”的说法相符,由此得知“清和乡三图”处在一、二图中间偏北,与一、二图形成“品”字的第一个“口”字位臵即福成镇管区北部,石湾乡南部的范围。 清朝康熙初年(1662年),“设北海镇标城守营”军事建制.“北海”地名首见载籍。时因台湾郑成功抗清军事活动远及大陆东南沿海,清廷将东南沿海边民内迁五十华里,形成东北自浙江,西南至广西沿海数千公里的真空地带,用以隔绝人民与郑军接触。故将合浦沿海原珠场八寨改为“水师营”,移驻乾体,原八寨辖区弃臵不管,故沿海行政区划康熙朝而无纪录。乾隆朝(1736—1795年),沿承并强化乡都建制,复设“珠场巡检”,改寨为图。今北海市境划有部分属珠场巡检辖区的安宁图,东及横路山和大坑村;北至平阳村;西南至龙潭村和冠头岭附今北海城区。另一部分则属县典史直辖的“十

(原创)中国律师制度及历史沿革

(三)中国律师制度及历史沿革 律师制度作为西方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法律近现代化过程中被引进,经过百年洗礼,已经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律师制度。做为执业律师,应当对中国律师制度的起源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如果一个执业律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律师职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具有什么样的发展历史都不够了解,那就很难掌握这个制度的内涵。 中国律师制度是清末变法改制效仿西方典章制度的产物 中国律师制度是清末变法改制效仿西方法律制度的产物,当时统治者推行法律改良的直接动因是为了消除列强在中国的治外法权以重整治权。从大量的资料显示,清末我国律师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律师制度的建立也正式列入立法议程。民国时期是中国律师制度建立、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废除封建专制制度、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的基础上,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性质的国家政治制度。同时,也仿照西方国家的法治原则,确定了全面建立新型法律制度的蓝图。其中包括改革司法审判体制,建立律师辩护制度。 外国律师的进入刺激了中国律师业的产生

在清朝时期,外国律师的进入刺激了中国律师业的产生,拉开了中国引入现代律师制度的序幕。这一过程最初是从租界开始的。1843年上海开埠,标志着中国近代租界史的开端。1845年,英国首任驻沪领事巴尔福依据《中英南京条约》,胁迫上海道台宫慕久签订了《上海土地章程》,在华设立了第一个租界。随后英、美等国殖民主义者在租界内逐步建立几乎具有国家机器全部职能的统治机构,甚至还设有监狱、法院。法院建立后采用租界国的审判方式审理案件,这为外国律师进入租界创造了条件,外国律师也因此进入了中国。 外国律师通过租界进入所在城市其他地区,其影响的扩大则是借助“会审公廨”。会审公廨形式上是租界内由中外双方共同管理的领事法庭(实际完全由租界国管理),其前身是1864年设立的“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起初它只审理发生在租界内的本国侨民的民刑事案件,后来发展为对发生在租界内的他国侨民和中国公民的案件也享有管辖权,也就是先是对属人管辖,后来发展为属地管辖。据悉1866年已经就有了外国律师在“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出庭的记载。1869年4月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对于会审案件的审理,更是明确规定要逐渐引进律师辩护制度。这就是律师辩护制度在我国领土的开始。 会审公廨在名义上属中国衙门,但实际运行中却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完全由外国领事主审的针对租界内中国居民的“领事法

中国法制史历代沿革

★夏:指导思想奉天罚罪/《禹刑》/《政典》/《甘誓》//奴隶制五刑:墨刑、劓刑、膑刑、宫刑、大辟//三罪名:昏、墨、贼 //大理最高司法官,士地方司法官,蒙士基层司法官//夏台监狱.。 ★商:《汤刑》//炮烙、剖心、醢、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国有制/“父死兄继、兄终弟及”//行政法制“内服”“外服”//中央司法机构“司寇”,司寇设有“正”“史”等审判官//基层司法官“士”“蒙士”//“圜”“羑里”“牖里”监狱。 ★西周:指导思想“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亲亲、尊尊;“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主要法制:“周礼”;《九刑》墨刑、劓刑、膑刑、宫刑、大辟、流、赎、鞭、扑;《吕刑》//法律形式:礼、刑、誓、诰、命//罪名:违抗王命罪、不孝不友罪、杀人罪、寇攘奸宄罪、失农时罪、群饮罪//行政法制:“宗法制”:天子(王畿)、诸侯(诸侯国)、卿大夫(采邑)、士(禄田);“小宗”服从“大宗”。官员选任“任人唯亲”“世卿世禄”//“质”“剂”“傅别”/“一夫一妻多妾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同姓不婚”“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宗祧继承、爵位继承、财产继承(嫡长子继承)//中央设司寇“大司寇”“小司寇”,地方“国”“乡”“遂”//“狱”刑事“讼”民事;“束矢”“钧金”“两造具备”;五听: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读鞫”“乞鞫”/“圜土”“囹圄”监狱// ★春秋:楚:1、前689年至前677年楚文王《扑区法》2前613年至前591年楚庄王《茆门法》 晋:1前633年晋文公“被庐之法”2前621年赵盾“常法”3前593年“范武子之法”4前513年赵鞅、荀寅铸鼎//郑:1、前536年子产“铸刑于鼎”2驷颛杀邓析而用其《竹刑》。 ★战国:指导思想:厉行法治、法律公开、轻罪重罚//《法经》李悝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商鞅变法:1、前359年秦孝公三年 2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内容:1、改法为律,明法重刑2、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战3、置县迁都,实行郡县制4、焚毁诗书,禁止游宦。 ★秦:指导思想:事皆决于法、法令由一统、轻罪重刑//法律形式:律、制、诏、式、法律答问、廷行事、程、课//定罪量刑原则: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能力、区分有无犯罪意识、区分故意与过失、共犯加重处罚、自首减刑、诬告反坐、犯罪连坐//死刑:具五刑、族诛、腰斩、车裂、磔刑、弃市、枭首/肉刑/劳役刑: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隶妾、司寇、侯/耻辱刑:髡刑、耐刑/身份刑:废刑、夺爵/财产刑:赀刑、赎刑、没刑/流放刑:迁、徙、谪等//“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郡:郡守、郡尉;县:县令、县丞、县尉;乡(秩、三老、啬夫、游徼)、亭、里(里正)//察举、征召、任子// ★汉:指导思想:1、黄老“无为而治”:轻徭薄赋、约法省刑2、以儒为主、礼法并用:独尊儒术(董仲舒)、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汉律六十篇:《九章律》9篇萧何:盗、贼、囚、捕、杂、具、户、厩、兴律;《越宫律》27篇;《朝律》6篇;《傍章》18篇//主要法律形式:律、令、科、比//定罪量刑原则:1、矜老恤幼原则2、上请制度3、“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主要罪名:1、维护皇帝专制权力:不敬.大不敬、矫制.矫诏、僭越、诽谤.非所宜言.腹非、犯跸2、巩固中央集权政治:首匿、通行饮食、见知故纵、左官、酎金不如法、阿党附益、沈命法//“券书”“质”“赘”//“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身份继承:嫡长子继承制“非正”“非子”/财产继承诸子均分制/遗嘱继承//“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州、郡、县/察举、避举/“御史九法”“六条问事”/人头税(口赋、算赋)、田税、工商税/郡“决曹掾史”县“狱掾”/“告”“劾/“鞠狱”:辩告、讯、读鞫/乞鞫、、报、奏谳/录囚、大赦/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三国两晋南北朝:指导思想:三国: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229年魏明帝《魏律》《州郡令》《尚书令》《军中令》等共一百八十余篇/《蜀科》//两晋:纳礼入律//晋武帝泰始三年267年《泰始律》共二十篇/《刑名》《法例》//南北朝:礼律进一步融合/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北齐律》十二篇/《名例律》/太和九年495年《北魏律》/大统十年544年西魏《大统式》//“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准五服以制罪”/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服制越近,以尊犯卑,处罚越轻;以卑犯尊,处罚越重;//“重罪十条”: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官当”/新封建制五刑:死、流、徙、杖、鞭//“士族”“庶族”“九品中正制”“士庶有别、良贱不婚” //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均田制”//直诉制度/南梁“测囚之法”、南陈“立测法”/ ★隋:《开皇律》开皇三年583年十二篇: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500条/“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死(绞、斩)、流、徙、杖、笞/////《大业律》大业三年607年18篇// ★唐:指导思想:1礼法并用治国2法律内容要统一、简约和稳定3慎重行刑//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典/《武德律》武德七年 624年 12篇500条/《贞观律》贞观十一年637年/《永徽律》/永徽四年653年《永徽律疏》30卷/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开元律》12卷《开元律疏》30卷//笞、杖、徙、流、死//议、请、减、赎、官当/“六杀”:谋杀、故杀、斗杀、误杀、过失杀、戏杀//“六脏”: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保辜”/中央司法机构:大理寺(最高审判机关){ 卿、少卿、正、丞、主簿、录事、府、史}、刑部(中央审判复核机关){ 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御史台(中央监察机关){ 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主簿、录事、令史、书令史}:台院、殿院、察院//“同居相为隐” ★宋:指导思想:1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割据2崇文抑武,儒道兼用;3强调慎法,法贵力行4、义利并用,通商惠工。//建隆四年963年《宋刑统》12篇,30卷,502条 1、以刑律为统,律敇合编;2篇下设门3立“起请”条/新敇四卷 106条 /编例/条法事类//《洗冤集录》宋瓷 5卷53目//《名公书判清明集》/盗贼重法及重法地;“折杖法”;刺配;凌迟;/义庄/“市易法”/禁榷:茶、盐、酒、矾、铁、石炭/《市舶条法》/“枢密院”/“三司”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路、州(府、军、监)、县/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台院、殿院、察院;监司;“月课”审刑院;登闻鼓院、登闻检院、理检院/“糊名考校法”“誊录试卷法”;制举、恩荫/差遣制/考课:“磨勘”“历纸”/审判制度:大案奏裁制;鞫谳分司制,审问“狱司”“鞫司”判决“法司”“谳司”;翻异别勘制;务限制;理雪制度;

1建制沿革

1建制沿革编辑 蠡县风光(23张)蠡县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和古文化遗址考证,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黄帝、颛顼划野分州时就有地名建制,唐尧时属冀州,虞舜时属幽州。西汉置陆成县。东汉改博陵县,以汉桓帝父蠡吾侯陵为名。北魏景明元年(500年)移今蠡县治,改为博野县。唐武德五年(622年)置蠡州。元博野县入蠡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蠡县。隶属保定府。1958年10月与高阳县合并。1962年1日,恢复蠡县建制。1994年属保定市至今。 2行政区划编辑 蠡县2000年,蠡县辖8个镇、5个乡:蠡吾镇、留史镇、大百尺镇、辛兴镇、北郭丹镇、万安镇、桑元镇、南庄镇、北埝头乡、鲍墟乡、小陈乡、林堡乡、大曲堤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5110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蠡吾镇93224、留史镇56544、大百尺镇63200 、辛兴镇59372、北郭丹镇22518、万安镇29143、桑园镇26459、南庄镇36896、小陈乡22617、林堡乡19170、北埝头乡22231、鲍墟乡37137、大曲堤乡22575。2002年底,蠡县面积666.07平方千米,人口48.24万。辖8个镇、5个乡,6个社区居委会、232个村委会。 3地理环境编辑地形地貌地处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西部构造带平原中部,地形地貌均系第四纪洪积、冲积物沉积而成的平原,总的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高度15.6米,坡度在为0.3--0.1‰,缓缓倾斜,无明显起伏变化。气候特点蠡县属东部季风区暖温带半干旱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春多风干燥,夏多雨炎热,秋天高气爽,冬干燥寒冷,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年主导风向为南南西风,达到8级以上标准大风以北北西风或西北风居多,分别占总数的50%、30%以上。境内沃野广袤,土壤、植被和水利资源丰富,地下矿藏石油,地表平原,槽形洼地,河流相间。土地资源蠡县是平原县,拥有耕地6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3%,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粮、棉、油、林果等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这就为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矿产资源石油资源是蠡县唯一的矿产资源。经华北石油物探局勘测,在蠡县的大百尺镇、桑园镇、郭丹镇、万安镇等乡镇有石油资源。出油的油井40多眼,每年可开采石油5万吨。 4经济概况编辑 蠡县改革开放初期,蠡县民营经济异军突起,被誉为“开创了中国北方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南有温州,北有蠡县”。经过三十年的生聚发展,全县形成了以纺织、皮毛服装两大产业为主,羊绒、橡胶、化工、制药、造纸等多业并举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全县共有民营企业952家,注册资本16亿元,从业人员13.8万人。其中,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86家,超亿元企业12家,11家企业被评为“国家大中型乡镇企业”,28家企业跻身“河北省1000家骨干乡镇企业”行列,4家企业进入“全国最大规模私营企业500强”,创省级以上名牌15个。2007年,民营企业产值134亿元,增加值30亿元,占全县GDP的56.6%;实现利税1.88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7.7%。全县经济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在经济结构上以工业为主,一、二、三产比例为1:6.5:2.5;二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经济总产值占全县经济总量的70%以上;三是产业结构上以纺织、皮毛服装两大特色产业为主,两大产业入统工业企业占全县入统工业企业总数的80%以上;四是在产业布局上以一城三镇为主,区域内经济总量占全县经济总量的70%。特色农业按照“一业主导,项目兴农”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大洋集团为龙头、曲堤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为基地的麻山药特色产业,种植面积发展到8.5万亩,产量20多万吨,居全国第二,辐射11个乡镇、195个村。麻山药深加工企业5家,其中大洋食品是河北省重点扶植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佼佼”、“绿参”等知名品牌,曾先后被评为“河北山药之乡”、“中国山药之乡”、“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蠡县皮毛产业主要集中在留史东口一带,拥有各类经济组织1500家,其中入统企

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摘要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与调整呈现出以下几条规律:围绕皇权的行使而形成的双轨辅政机制;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之间具有明显的因袭、继承性;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促使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体制外的因素介入行政运作等。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与探讨,得出以下几点启示:权利互相制约是保证国家政治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前提;加强监察权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防止私权公权化的重要手段;机构设置应适应于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需要;参谋职权的界定应明确规范。

目录 摘要 (1) 目录 (1) 正文 (2)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2) (一)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3) (二)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4) (三) 五代十国和北宋时期的二府三司制 (5) (四) 金、元和明初时期的一省六部制 (5) (五) 明清时期的内阁六部制 (6) 二、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发展规律 (6) (一) 围绕皇权的行使而形成的双轨辅政机制 (6) (二) 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之间具有明显的因袭、继承性 (7) (三) 皇权与相权博弈促使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变化 (7) (四) 体制外的因素介入 (8) 参考文献 (8)

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中国素来以历史悠久着称于世,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各类优秀的管理人才,出现了汉、唐、宋、明、清等走在世界历史前列的强大王朝。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又有一些落后的制度。而对中国行政制度史的研究,不仅是学术上的重要课题,而且还在于以史为鉴。鉴往知来,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明了时代的趋势。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秦朝至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给以规律性认识,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并作一定的探讨。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一)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公元前221 年,秦朝统一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首创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 多年的皇帝制度。为了巩固封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等,建立了第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皇帝处于这一系统的顶端,拥有最高的行政、司法、军事、财政、人事等各方面的权力“,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且这些权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其次是“三公”,为秦代国家的中央中枢决策机构,协调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三公”即指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府。丞相府是秦代中央最高的中枢决策机构,其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府为秦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大夫为秦代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九卿”作为秦代中央的行政执行管理机构,则位于第三层次,分别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宗正、少府等,分别掌管皇室、警卫、礼仪、农业、司法、民族和外交事务等。九卿也各有其属吏,上与三公府对口,下与郡县连接,将皇帝及中枢机构的决策,传达到具体的执行部门,并负责指导监督执行。可见皇帝的私人事务机构与国家行政事务机构互相混杂、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早期国家机构设置的一种特色。西汉中央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是承袭秦制而略有变化,仍以“三公”、“九卿”各府为主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较秦代而言,西汉机构组织更为健全,职能更加完善,分工亦更细致。东汉时期的国家机构,仍大体承制西汉原则,但也作了一些调整。如东汉初“三公”各府机构名称已演变为:司徒府、太尉府和司空府(即西汉时的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府) 。其中,太尉府作为东汉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位于“三公”之首,不仅掌管武事,同时也分管诸多行政管理事务,是东汉“三公”机构职权发生变

西咸研究增刊第九期:国家级新区体制沿革与现状

西咸研究 (增刊·第9期) 西咸研究院 2015年7月21日 本期导读: 1、浦东新区体制沿革与现状 2、滨海新区体制沿革与现状 3、两江新区体制沿革与现状 4、兰州新区体制沿革与现状 5、贵安新区体制沿革与现状

浦东、滨海等新区体制沿革与现状 国家级新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以其独特的体制优势和政策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新区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和排头兵。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继续保持其发展优势,是当下新区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浦东、滨海、两江、兰州、贵安等新区行政体制沿革与现状进行梳理,供参考。 一、浦东新区 1、历史沿革。浦东新区行政体制大致经历“开发办--管委会--新区政府”过程。一是1990年-1992年,浦东开发开放办公室阶段。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199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浦东新区。二是1993年-2000年7月,浦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阶段。1993年1月浦东新区成立党工委和管委会。三是2000年8月-2009年4月,浦东新区建政阶段。2000年8月成立浦东新区政府,2005年国务院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四是2009年5月-至今,新浦东规划建设阶段。2009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2013年8月国务院批准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现行体制。浦东新区现行行政体制是一级政府架构,设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大班子,下辖36个街镇和国际医学园区、临港海洋高新基地、陆家嘴金融城等8个经济功能区。其中,区委书记为市委常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正职均为正局级。区委机关内设7个职能部门,

怎样编写组织沿革

单位在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一并移交的还有单位的《组织机构沿革》。《组织机构沿革》写什么?怎么写?小编整理了一篇《怎样编写组织机构沿革》,在这里略陈一二。 怎样编写组织沿革? 组织沿革,是系统记载一个单位(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人员编制、体制变革情况的一种档案参考资料。 一、组织沿革的内容 行政区划、建制变更情况; 机关成立、合并撤销和复建情况; 机关名称变更、办公地点迁移情况; 机关性质、职权范围、主要任务及其变化情况; 机关主要领导人的任免情况; 机关领导体制及其变化情况; 机关人员编制及其变化情况; 机关内部组织机构的职能及其负责人的任免情况; 其它有关的情况。 上述内容,并非在所有组织沿革中都缺一不可。在具体编写中,要视组织沿革的种类、用途以及记述对象本身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是,所有的组织沿革,必须具备“五要素”:一是机关性质和主要职能;二是隶属关系;三是人员编制;四是内部机构设置;五是领导成员的组成。 二、组织沿革的体例 (一)编年法。它是以年度为单位,以年度先后为顺序,逐年编列机关自身机构沿革各方面情况的一种编写方法。通常是在年下再分问题或设项来记述有关情况,即采取年度——问题的形式。 (二)系列法。它以机关内部的组织机构为主线,将每一个组织机构的人员编制,主要负责人的沿袭、变化等情况,分别作为一个系列来加以记述或编写。机关有多少内部组织机构,就要编列多少个系列。每个系列下,通常再按年度顺序记述或编写,形成组织机构——

年度的形式。 (三)阶段法。它是根据机关历年来自身变化的特点,将其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再于每个阶段中,分别记述和反映机关自身机关沿革各方面的情况及其变化。 三、组织沿革的编写方法 (一)文章法。用文章形式记述组织机构人员情况,分章节作文字叙述。 (二)表格法。用表格列出组织机构序列、名称、负责人姓名。 (三)图示法。用示意图反映组织机构设置及演变情况。 (四)图文表并用法。历史沿革、主要职能和任务、隶属关系变化情况等,通常可以用文字叙述,而内部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的变化情况等可以用图表,包括各种图示和表格等。 四、编写要求 (一)要真实可靠。所记载的情况与客观事实相一致,要实事求是地记录单位(内设机构)各个时期的名称变化情况,每一个领导人姓名、职务和主管工作。领导人姓名要用常用名,机构名称要用全称,如出现个别机构名称或领导人姓名等考证不准时,要在说明栏里注明。 (二)要全面完整。要全面完整地反映出整个组织沿革的全貌。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原因而漏记或不记应该记述的内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历经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1992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2000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0年至今),至今已走过28年的历程。 改革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由计划决定,是指令性计划在维系着国民经济运转。在所有制方面,追求的是“一大二公”。在分配领域,强调要实行按劳分配,推行的却是平均主义“大锅饭”。3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扣除物价因素)增长了近14倍。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密不可分。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对外开放也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我国已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格局。从1978年到2007年,对外贸易额从109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增长约200倍。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也由第27位逐步攀升到第3位(2006年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国际贸易组织规则来协调、解决贸易争端,还可以通过参与制订世界贸易规则,更好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今后五年经济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阐述和总体部署。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一步要积极推进如下一些方面的改革: 第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政府职责范围,加强各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同时,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完善政府管理方式。二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加强和完善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机构,减少或撤并那些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权责,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三是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行综合执法,推行政府问责制。四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逐步缩小政府对投资项目的核准范围。改进和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制和完善投资调控体系。 第二,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一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着力完善股本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大国有独资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力度,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样化。推进集体企业制度创新,发展各种形式集体经济。二是继续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金融、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一是完善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二是完善税收制度。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改革,调整和完善资源税,研究统一各类企业税收制度。 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一是深化金融企业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合理确定政策性银行职能定位,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中小金融企业,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步伐,深化保险资金运用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积极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多层的资本次市场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