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
鱼塘养殖中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
鱼塘养殖中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一、努力改善养殖环境1.鱼塘清整与消毒。
在上一季收鱼后将池塘水尽量排干,清除杂物和过多的淤泥后充分暴晒塘底,对出现垮塌的塘基进行修整,堵塞漏洞,整平塘底。
然后使用消毒药物对鱼塘消毒,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其中以生石灰较为理想且操作简单。
消毒方法:每亩用生石灰5075kg全塘泼洒。
这样不仅能杀灭塘中细菌、寄生虫、有害鱼类等,同时也能改良池底和水质。
2.选择优质鱼种,适时投放鱼苗。
鱼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抗病能力。
春放鱼种应选择规格齐整、鱼体有光泽、游动活泼、溯水性强、身躯肥满、鳞片与鳍条完整无损、无畸形的健康鱼种。
适当的放养时机应是春季水温达812℃时,此时鱼的鳞片紧密,活力弱,不易受伤、感染。
放养时应选择晴好天气,切忌雨雪刮风天气放养。
地点应选择在池塘避风向阳处,将盛鱼容器放入水中稍倾斜,让鱼自行游入池中,减小对鱼种的应激。
3.鱼种、养殖工具消毒。
在放养前应进行鱼体消毒处理,以防止把病原体带入鱼塘。
消毒采用药浴法,常用3%5%食盐水浸泡515分钟或高锰酸钾、二氧化氯1520ppm浸泡1015分钟。
实际操作中,具体浸浴时间可根据鱼种的忍耐程度而灵活掌握。
一般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常常是注意了鱼种的消毒,却没有对需使用的渔具进行消毒。
因此建议:渔网、鱼桶、筛网等工具在使用前应经阳光暴晒12天,也可用高浓度的漂白粉、氯制剂等溶液浸泡消毒,防止鱼病的传播。
4.合理放养密度及混养比例。
放养密度和混养比例与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养殖户都习惯采取高密度、高投入、高产量的养殖模式,使养殖水体的负载过大,溶氧过低,有机物耗氧超量,从而诱发各种病害。
科学的放养密度对调节水质、预防鱼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要适当混养不同摄食习性和生活水层的鱼类,充分利用水中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在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水质。
如精养鲤鱼池,一般鲤鱼亩放15002500尾,占80%左右,混养鲢鳙鱼300500尾,占20%左右。
鱼类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鱼类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鱼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之一,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深受人们喜爱。
然而,鱼类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常见的疾病。
为了保护鱼类的健康,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我们需了解鱼类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介绍鱼类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鱼类健康管理。
一、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鱼类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常见的寄生虫包括扁虫、线虫、鳃蚨虫等。
这些寄生虫会危害鱼类的健康,导致生长迟缓、食欲不振等症状。
为了预防寄生虫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换水:定期换水可以减少寄生虫在水体中的繁殖和传播,建议每周换水一次。
2. 检疫新进鱼类:购买新鱼类时,要进行检疫,确保鱼类没有受到寄生虫感染。
3. 采用药物防治:如果发现鱼类受到了寄生虫感染,可以采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防治。
但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控制用药剂量和药物残留。
二、水质问题水质是鱼类健康的基础,合适的水质条件有助于鱼类减少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水质问题包括高氨氮、高亚硝酸盐等。
这些问题会导致鱼类免疫力下降,易受病原体侵袭。
为了保证良好的水质条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测量水质指标:定期测试水质指标,包括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确保水质处于安全范围。
2. 注意饲料搭配:合理搭配饲料,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投喂。
过度投喂会导致过多的饲料残留,加重水质负担。
3. 定期清洗水族箱:定期清洗水族箱和过滤设备,保持水质清洁。
三、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是鱼类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的细菌包括青霉菌、弧菌等。
细菌感染会导致鱼类出现溃疡、腹胀等症状。
为了预防细菌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体。
避免过度喂养和过度密度,减少鱼类间的搏斗和伤口感染的机会。
2. 专业消毒:使用专门的消毒剂对养殖设备和鱼缸进行定期消毒,杀灭细菌病原体。
3. 食品安全:选用合格的饲料和鱼苗,确保鱼类摄入的食物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鱼病防治常用给药方法
鱼病防治常用给药方法
防治鱼病,用药方法得当与否,对于防治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防治鱼病的给药方法有内服给药法、全池泼洒法、机体浸浴法、挂篓挂袋法、注射给药法、局部涂抹法和间接投药法等。
但最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全池泼洒法。
此法给药其药效不受养殖动物食欲的影响,只要做到药物溶解均匀和泼洒均匀,所有塘内个体都可接触到药物即可。
二、机体浸浴法。
此法常用于预防鱼类疾病,是提高苗种的成活率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方法是将鱼苗集中在较小容器的水体中,短时间使用高浓度的药物,强迫养殖动物机体受药,对体表进行消毒处理。
机体浸浴法用药量少,防治效果好,可以大大降低防治成本,但较为麻烦。
三、内服给药法。
该法又称药饵法。
该法是根据养殖鱼类的病情,把相应的药物拌于饲料中,药物随饲料摄入鱼类机体,从而鱼类体内发挥防治作用。
此法对于预防鱼类体内寄生虫和细菌感染有较好的效果。
但使用此法时要注意防止滥用药物和盲目增大用药剂量和增加用药次数以及延长用药时间。
- 1 -。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病的防治措施水产养殖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鱼病的防治。
鱼病对养殖业的影响非常大,不仅可能导致鱼苗大量死亡,还会影响养殖效益和品质。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水产养殖,必须加强鱼病防治工作。
本文将介绍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鱼病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1.细菌病细菌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病原菌如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弧菌等引起。
鱼只会出现体表溃疡、腹水肿胀、白泡病等症状。
细菌病的防治措施如下:(1)主动防治保持水质清洁,减少养殖密度,加强饲养管理,定时更换水源。
同时对于水产疾病进行常规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2)治疗鱼病针对细菌病情况,可采用国家批准的鱼用药物进行治疗。
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用药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用药,避免对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2.真菌病保持水质清洁、饲料卫生,减少养殖密度,加强饲养管理,定时更换水源和饵料等,降低病原体感染鱼只的机会。
(2)加强消毒对鱼池、养殖设备、网箱、运输设备等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杀灭寄生在设备表面和水体中的病原体,减少疾病的传播。
(3)严密监测对于可能感染真菌病的鱼苗和病鱼,要及时分离隔离,并进行特殊饲料喂养,防止病情扩散。
3.寄生虫病(1)保持水质清洁保持鱼塘水质清洁,适度增加氧气含量,降低水温,增加水深,增强鱼类耐虫能力,降低寄生虫的感染概率。
(3)使用药物治疗4.病毒病(1)加强养殖管理保持水箱清洁,营养充足,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加强生态养殖,避免疾病的传播。
(2)不同种类的鱼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种类的鱼,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和防治措施。
例如对于与其他鱼类共同养殖的大鳞鲤,应加强消毒管理和筛选鱼苗;而对于独立养殖的草鱼,应定期检查、消毒和更换水源等措施。
(3)从源头上预防病毒病的发生源头预防主要是针对病毒来源环节进行疾病管制,防止携带病毒的鱼苗、病毒污染的卵、污染的饲料和源水等造成疫情。
养殖技术-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方法
养殖技术-八种最常见鱼病防治方法鱼病的预防做好消毒工作(1)鱼体消毒。
水温15℃以上可用15毫克~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20分钟;水温15℃以下时,可考虑用聚维酮碘等刺激性小的药物消毒,具体要根据对鱼体的镜检结果和病原体类型来决定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对鱼体进行消毒。
(2)饲料消毒。
从野外采集的鲜活饵料一般都带有病原体,用3%的食盐水消毒3分钟~5分钟。
(3)工具消毒。
所有工具用完后放入工具消毒槽中消毒。
消毒液用600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溶液,使用前用清水将工具冲洗干净。
严格检疫制度经常对鱼体进行抽样检查,了解和控制病原体的数量,发现鱼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及时隔离观察和治疗,防止疾病扩散;新进的鱼种要确认鱼体健康后才能与原池鱼类混养。
科学管理投喂适量,注意饲料的品质。
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以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为主的微生物添加剂,可改善鱼体肠道环境;根据养殖鱼类的生态位,适时使用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改底微生态制剂改良底质;水质改良可用EM菌、光合细菌、粪肠球菌等为主的微生态制剂;避免操作和运输不慎造成鱼体外伤并感染,如果鱼体有外伤及时治疗;不要在鱼池附近喷洒杀虫剂和其他有毒物质,避免伤及鱼体;放养密度要适当;经常巡池,仔细观察鱼体的表现,以掌握鱼池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药物预防在鱼病季节,可以定期向水中泼洒药物和在饲料中添加药物来预防鱼类疾病的发生。
鱼病的诊断现场调查鱼生病或发生了死亡,要了解病鱼的体表和体内及鱼池各种异常现象;有无违章操作造成鱼病或死亡;了解发病的快慢,死亡的品种和一次死亡的总数量,死亡发生的时间,病鱼的症状,有无上跳、下蹿急剧狂游,鱼群是浮于水面或是沉于水底,体表的颜色有何变化;检测水质是否正常,是否被污染等进行全面调查。
目检找出患病部位的各种特征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生物,为诊断鱼病提供依据。
(1)看体表,将刚死不久或未死的病鱼置于解剖盘上,对鱼体的头部、嘴、眼睛、鳃盖及鳍条等仔细观察,检查皮肤有无充血、发炎、有无溃烂、体表粘液多少,鳍基部是否充血,边缘是否正常,看是否有大型的病原生物或特殊的症状表现。
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鱼类常见寄生虫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寄生虫疾病是鱼类养殖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养殖效益,还可能传播给人类,引发疾病。
因此,预防与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是养殖者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并探讨预防与治疗方法。
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1. 蚴虫病蚴虫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疾病。
它主要通过脏水、食物和感染鱼类的直接接触传播。
蚴虫病的患鱼在感染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活动减少、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蚴虫病可能导致鱼类死亡。
2. 吸虫病吸虫病是一种由吸虫寄生虫引起的鱼类寄生虫疾病。
这种寄生虫生活在鱼类的肠道、鳃和皮肤上,会吸取鱼体内的养分,导致鱼类的生长迟缓和消瘦。
吸虫病的患鱼常常会出现鳃呼吸困难、腹部肿胀和暗淡无光的体色等症状。
3. 雅罗鱼病雅罗鱼病是由雅罗鱼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
这种寄生虫感染范围广泛,可以感染多种鱼类。
患鱼常常会出现体表溃烂、食欲不振和活动减少等症状。
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雅罗鱼病可能导致患鱼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二、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方法1. 维护水质清洁水质是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首要因素。
保持鱼池或鱼缸的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更换水源,控制好水温和PH值,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滋生,有助于预防鱼类寄生虫疾病的发生。
2. 选择健康鱼苗在养殖鱼类时,选择健康的鱼苗是预防寄生虫疾病的关键。
养殖者应该选择来自正规饲养场的鱼苗,确保其没有感染任何寄生虫。
同时,在购买时仔细观察鱼苗的体表,如果发现异常,应立即放弃购买。
3. 定期检查鱼类定期检查鱼类的体表和行为是预防寄生虫疾病的重要手段。
养殖者应该密切注意鱼类的体色、体形以及食欲和活动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寄生虫疾病的扩散。
三、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的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鱼类寄生虫疾病的常用方法。
养殖者可以选择市售的鱼类寄生虫疾病药物,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给患鱼进行治疗。
鱼类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措施
浅谈鱼类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措施摘要:随着人们对鱼类食品需求的增加,鱼类养殖业迅速发展。
而鱼类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制约着鱼类养殖的发展。
对此文章主要通过对养殖鱼类疾病的预防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鱼类养殖;疾病预防;鱼塘消毒;鱼体消毒1 引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鱼类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鱼类养殖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而近十多年来,制约鱼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便是在养殖鱼类中爆发的各种疾病,且鱼类生活在水中,生病后人们不易察觉,诊断和治疗也非常困难,就会造成鱼类减产甚至鱼类养殖毁灭性的损失。
目前,对于鱼发病的治疗,主要有内服药与外用药。
内服药是通过鱼类自主吞服的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但对于病情较重的鱼来说,基本失去食欲,且由于病情较重,药物所能发挥的作用很低,仍旧会造成鱼类的死亡。
体外用药一般采用全塘泼洒或浸洗的方式,对于面积较大的养殖区域,这种方法便不适用了。
因而,从人类自身健康及养殖具体实际情况出发,鱼类疾病的预防工作更重于疾病的治疗,是养殖鱼类成败的关键。
2 鱼类养殖过程中疾病的综合防治2.1 鱼场选址及建造时的注意事项从饲养鱼生物学特性及习性上来看,良好的水域环境不仅有利于其成长,也对增强鱼体免疫力是有利的,因而鱼塘的面积、水深、底质及周围环境、排灌等都必须进行改造以利于鱼类生长,并使鱼类少生病或不生病,从而增加产量。
鱼场应选在水源充足的地点。
且水源要清洁、没有病原,并且不会受到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污染。
若水源不适合,则要另寻水源或利用科技手段将水源中的有毒物质、病原等消除后进行使用。
为了避免水流把病原从一个池塘传递到另一个池塘,鱼池在建造时要设独立的进水口及排水口。
同时,还要建造独立的蓄水池,水引入蓄水池后,要进行净化,净化消毒后的水再引到各个鱼池,防止病原随着水流进入到鱼池中,从而使鱼体致病。
2.2 养殖鱼类鱼塘的消毒处理2.2.1 彻底清塘由于鱼类存活在水中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改变,池底往往滋生出一些病原菌及杂菌。
鱼苗鱼种常见病的防治
鱼苗鱼种常见病的防治概述鱼类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而鱼苗是鱼类养殖的基础,然而在鱼苗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疾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苗鱼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帮助养殖者提高鱼苗存活率和生产效益。
1. 传染性疾病1.1 细菌性感染细菌性感染是鱼类饲养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包括红皱热、溶藻菌病、黏液病等。
防治方法如下:•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提高水质条件:维持适宜的温度、PH值和溶氧量,增强鱼体免疫力。
•合理饲养管理:定期清理饲养池,减少鱼体受伤口和溃疡的机会。
•使用抗生素:在养殖者的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隔离患病鱼类:将患病鱼类隔离并进行单独处理,防止病情蔓延。
1.2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是鱼苗养殖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常见的病毒性病害包括水霉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水生动物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等。
防治方法如下:•保持鱼苗健康: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增强鱼苗的免疫力。
•定期检查:定期对鱼苗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隔离措施:发现病症的鱼苗应及时隔离,避免病毒扩散。
•疫苗接种:根据病毒类型和鱼种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增强鱼体抵抗力。
1.3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鱼苗饲养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常见的真菌病害包括白粉病、魚狐病等。
防治方法如下:•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质,减少真菌生长的环境。
•增加溶氧量:提高水中溶氧量,抑制真菌滋生。
•合理饲养管理:定期清理饲养池,减少鱼体受伤口和感染的机会。
•使用药物:使用合适的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提高养殖技术:加强鱼苗的管理和培养技术,降低真菌感染的风险。
2. 寄生虫感染2.1 钩虫感染钩虫感染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主要表现为鱼体虚弱、贫血等症状。
防治方法如下:•定期控制寄生虫数量:定期对鱼苗进行寄生虫检查,一旦发现寄生虫感染,及时进行治疗。
•合理饲养管理:增加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鱼体免疫力。
鱼类常见的肠道疾病及预防措施
鱼类常见的肠道疾病及预防措施鱼类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也是人们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肠道疾病给鱼类养殖和渔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鱼类常见的肠道疾病,并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
1. 脂鳍病脂鳍病是一种常见的鱼类肠道感染疾病,主要由黏附细菌引起。
受感染的鱼类会出现肠道炎症、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等症状。
为预防脂鳍病,饲养管理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鱼缸或鱼池,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
- 营养均衡的饲料:给鱼类提供营养丰富的饲料,增强其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 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证鱼类有足够的生活空间。
- 逆行性水流:采用逆行性水流系统可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2. 肠炎肠炎是一种常见的鱼类肠道疾病,主要由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感染引起。
鱼类患有肠炎时会出现腹泻、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症状。
为预防肠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饮食搭配合理:根据鱼类的需求给予适宜的饲料,并定期更换饲料品种,防止细菌寄生虫的滋生。
- 水质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清洁稳定,可减少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的繁殖。
- 定期检查和隔离:定期检查鱼类的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进行治疗。
- 免疫接种:可考虑对鱼类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增强其免疫力。
3. 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是鱼类肠道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些寄生虫包括虫卵和幼虫,会引发疾病并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
为预防肠道寄生虫感染,我们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饲料消毒:采用适当的消毒剂处理饲料,杀灭其中的寄生虫卵和幼虫。
- 断奶治疗:在鱼苗饲养的早期,及时采取合适的药物进行断奶治疗,预防和控制肠道寄生虫的感染。
- 强化饲养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鱼池,减少寄生虫的滋生及传播。
总结饲养管理者需要重视鱼类的肠道疾病预防工作,通过保持水质清洁、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定期监测和调整水质,以及适时接种疫苗等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鱼类肠道疾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浅析草鱼常见“四病”的防治方法
浅析草鱼常见“四病”的防治方法草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在中国的江河湖泊中。
由于环境污染和不良养殖习惯,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常见的“四病”包括白点病、细菌性病害、寄生虫病和真菌性病害。
本文将从这四种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进行浅析,希望对草鱼养殖者有所帮助。
一、白点病白点病是草鱼常见的寄生虫病,由一种寄生虫导致。
该病的症状为鱼体表面出现白色斑点,鱼体活动减少,食欲下降。
白点病一旦发生,会造成鱼群感染,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1. 加强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加强水质检测,及时清理鱼塘底泥,减少寄生虫滋生的环境。
2. 采用化学药物。
如甲硝唑、洒杀死等药物,能够有效杀灭寄生虫,但需慎重使用,避免对水质和鱼体造成损害。
3. 饲料添加药物。
可在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抗寄生虫药物,预防白点病的发生。
二、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草鱼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多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
其主要症状包括鱼体表面出现圆形溃疡、鱼鳃呈现红色等。
细菌性病害容易在水温较高、饲料质量不佳、水质污染等条件下发生。
防治方法:1. 加强饲料管理。
避免过度投喂,选择优质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
2. 维持水质稳定。
定期清理鱼塘中的杂草和废弃物,保持水质清澈。
3. 使用抗生素。
一旦发现细菌性病害,可使用适量的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氟哌酸、头孢唑等,但需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来进行。
三、寄生虫病除白点病外,草鱼还容易感染其他寄生虫病,如鳃腔寄生虫病、寄生虫鳃下囊果虫病等。
这些寄生虫会导致鱼体退色、鱼鳃出现病变、呼吸困难等症状。
防治方法:1. 定期消毒。
定期对鱼塘进行较大规模的消毒,杀灭水中悬浮的寄生虫卵,减少鱼群的寄生虫感染。
2. 选择免疫力强的鱼种。
在养殖草鱼时,应尽量选择身体健康、免疫力强的鱼苗,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3. 使用抗寄生虫药物。
一旦发现寄生虫病,可以添加适当剂量的杀虫药物,如驱虫酮、枯叶松酮等,杀灭寄生虫。
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 ppm: 甲壳类死亡;斑节对虾: ≤0.05 ppm
转化:H2S HS- + H +、 HS- S2- + H + 来源:
a. 环境严重缺氧:含S底泥无氧分解产生H2S; b. 水体或底泥中硫酸盐或含S有机质丰富,还原产生 c. 水体偏酸:HS-和S2-等硫化物转化产生
内脏检查
将鱼的腹部剪开,检查腹腔内是否有腹水, 然后剪去一侧体壁,用肉眼观察体腔内有无大型 寄生虫(如舌状绦虫等)及胞囊,腹膜、肠系膜、 脂肪组织等是否充血,各内脏有无异状,如肠某 一段特别膨大,肝脏肿大、淤血、有坏死病灶等, 然后将各内脏分开。一般作为鱼病诊断,如肉眼 看不出有异状,就主要检查肠。将肠剖开,先用 肉眼检查肠内有无食物,粘液多否,肠壁是否充 血、发炎,有无白色小点,有无大型寄生虫等;
预防措施:清淤、鱼种下塘前药浴:10ppm漂白粉20—30分钟;
15—20ppm高锰酸钾20—30分钟 ;2 –4%食盐5—20分钟; (温度!)
发病季节药物预防:食场周围3—6篓,每篓100—150g;每 月1—2次生石灰,池水15—20ppm;每周食场周围漂白粉1—2 次,每次250—500g
细菌性烂鳃病:柱状黄杆菌(好气、最适温度28、PH6.8、菌落黄色树根状)
草鱼烂鳃病:鱼体发黑尤其头部,名“乌头瘟”,鳍条边缘组织坏 死,称“镶边”,鳃盖中间形成透明鳃盖骨头,称“开天窗” 流行情况:温度15—30,季节4—10月,常与病毒性出血病、 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 诊断方法:根据症状初步判断,镜检确诊:取鳃上黄色粘液 或剪取少量病灶处鳃丝,静置20分钟,观察大量细长滑行杆菌。
鱼类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的预防与治疗
鱼苗鱼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鱼苗鱼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在养殖过程中,鱼苗鱼种经常会遇到各种疾病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便为养殖户提供帮助。
1.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是鱼苗鱼种常见的疾病之一,可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
防治方法包括:饵料投放:合理投放饵料,避免过量喂食,以减少寄生虫的感染机会。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使用过滤器等设备,以减少寄生虫的滋生。
药物治疗: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硫酸铜、硫酸亚铁等,根据病情按需投放。
2.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是鱼苗鱼种常见的疾病之一,可能会引发各种炎症和疾病。
防治方法包括:饵料投放:合理投放饵料,避免过量喂食,以减少细菌的感染机会。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使用过滤器等设备,以减少细菌的滋生。
药物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等,根据病情按需投放。
3.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可能会使鱼苗鱼种出现各种疾病,如病毒性肠炎、病毒性神经坏死等。
防治方法包括:饵料投放:合理投放饵料,避免过量喂食,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使用过滤器等设备,以减少病毒的滋生。
药物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病毒唑等,根据病情按需投放。
4.水质污染水质污染可能会导致鱼苗鱼种生长缓慢、出现疾病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净水处理:使用活性炭、过滤棉等净水设备,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
余氯检测:使用余氯检测试纸或仪器,定期检测水质余氯含量,保持余氯在适宜范围内。
5.营养不足营养不足可能会导致鱼苗鱼种生长缓慢、抗病能力下降。
防治方法包括:饲料搭配:合理搭配饲料,保证鱼类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摄入。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以确保鱼苗鱼种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6.缺氧缺氧可能会导致鱼苗鱼种生长受限、抗病能力下降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包括: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使用增氧设备等,以提高水体中的溶氧量。
氧气补充:在养殖过程中适当补充氧气,可使用氧气泵或气石等设备。
鱼类常见免疫系统疾病的预防与管理
鱼类常见免疫系统疾病的预防与管理鱼类在水中生活,面临着各种免疫系统疾病的威胁。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鱼类的养殖和健康发展。
因此,预防和管理鱼类免疫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鱼类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方法。
一、鱼类常见免疫系统疾病概述鱼类免疫系统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和真菌感染。
这些疾病会引起鱼类各种不同的症状,如食欲减退、体色变化、呼吸困难等。
同时,这些疾病也会导致鱼类死亡率的增加,给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鱼类免疫系统疾病的预防1. 保持水质清洁良好水质是预防鱼类免疫系统疾病的关键。
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控制水体的温度、PH值和溶解氧等参数。
此外,饲养密度应适中,避免造成过度排泄物积累和氨氮超标。
2. 强化饲料营养均衡营养的饲料对于增强鱼类免疫力至关重要。
合理配置饲料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成分的比例,以提高鱼类的抵抗力。
同时,鱼类饲料中添加益生菌,能够增强肠道功能,平衡肠道菌群,提高免疫系统的免疫效应。
3. 排除疫源鱼种合理选择繁育种苗,避免引入疫源鱼种。
在购买新的种苗时,要选择健康、活跃的鱼苗,对其进行健康检疫,确保没有携带病原体。
此外,要注意隔离管理,将新购买的鱼苗隔离至少两周,观察是否出现疾病症状,以防止疫源蔓延。
4. 合理药物使用在疫情爆发或疫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了防治免疫系统疾病,可以使用一些适宜的药物。
但是,应该遵循药物使用的原则,合理选择药物,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此外,药物使用后需要观察鱼类的反应和病情,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
三、鱼类免疫系统疾病的管理1. 前期管理在鱼类养殖的前期,应该做好养殖环境的准备工作。
确保养殖水域没有污染源,并进行合理的水土调查,了解水体情况。
同时,消毒鱼池、过滤设备和器具,排出原有的水质等,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2. 病害监测与早期预警定期对鱼类进行健康检查,进行病原体监测和鱼类病害早期预警。
养鱼场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控方法
养鱼场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控方法养鱼场是一个重要的鱼类养殖基地,但同时也面临着寄生虫病的威胁。
寄生虫病是一类常见的鱼类疾病,它会给养殖户带来直接经济损失。
因此,对于养鱼场来说,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养鱼场常见的寄生虫病防控方法。
一、环境管理1. 定期清理池塘底泥:定期清除池塘底泥是防止寄生虫的重要措施。
池塘底泥是寄生虫的滋生地,通过清理底泥可以减少寄生虫的数量和传播途径。
2. 使用合适的滤网:在鱼池的进水口和废水排放口设置合适的滤网,以防止寄生虫进入养殖池。
滤网具有过滤水体的作用,能够阻止寄生虫传播。
3. 控制养殖密度:适当控制养殖密度也是防止寄生虫病发生的重要方法。
养殖密度过高容易导致寄生虫传播更加迅速,因此要根据鱼类的种类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养殖密度调控。
二、病害预防1. 检疫入池鱼苗:养殖场在购买新的鱼苗时,应该进行严格的检疫,以防止寄生虫的传播。
可以采取隔离鱼苗一段时间,并观察其健康状况,以确保入池的鱼苗没有携带任何寄生虫。
2. 常规疫苗接种:养殖场可以根据鱼类的品种和寄生虫的种类,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常规疫苗接种,以增强鱼类的抵抗力,降低寄生虫的侵袭率。
3. 注意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预防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
养殖场可以定期对鱼类进行检查,保证鱼类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疾病的鱼类,以防止寄生虫的传播。
三、药物防治1. 温和药物的使用:在养鱼场中,可以通过添加药物来防治寄生虫病。
选择温和的药物,避免过度使用或使用高剂量的药物,以免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
2. 药物的循环使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合理使用,减少滥用的情况。
药物的循环使用可以减少药残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养殖成本。
四、饲料管理1. 合理饲养方式:合理的饲养方式可以减少鱼类间的争斗和捕食行为,降低寄生虫传播的风险。
具体措施包括控制鱼类的投喂量,避免浪费和过度饲养,确保每只鱼类都能获得充足的食物。
预防鱼病消毒五招
消毒剂的用量要适当 ,过量的消毒剂会对 鱼苗造成伤害。
03
第三招:水质调节
使用微生物制剂
01
02
03
微生物制剂种类
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 ,可帮助改善水质,减少 鱼病发生。
作用机制
微生物制剂可促进有机物 的分解和吸收,同时抑制 有害菌的生长,改善水质 。
使用方法
将微生物制剂直接加入鱼 缸或池塘中,根据水质情 况适量增减。
将饲料放入锅中,加水浸泡,然后加热至沸腾,持续10-15分钟,可有效杀死细 菌和病毒。
烘烤消毒
总结词
烘烤消毒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饲料消毒方法。
详细描述
将饲料平铺在烤盘上,放入烤箱中,在高温下烘烤10-15分钟,可有效杀死细菌 和病毒。
紫外线消毒
总结词
紫外线消毒具有高效、快速、无污染等优点。
详细描述
将饲料平铺在紫外线灯下,开启紫外线灯照射一定时间,可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注意事项
做好记录
每次观察和检测水质时,都要做好详细的记 录,包括时间、水温、pH值、氨氮和亚硝 酸盐含量等信息。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鱼群 的健康状况和水质变化趋势。
及时处理问题
如果发现鱼群有异常情况或者水质检测结果 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比如,可 以更换一部分水来改善水质,或者将出现问 题的鱼隔离治疗。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鱼病 的发生。
02
第二招:鱼苗消毒
浸泡法
福尔马林浸泡法
将鱼苗浸泡在15-30分钟的福尔马林 池中,然后将其迅速转移到不含药物 的池子中。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杀死鱼 苗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
高锰酸钾浸泡法
将鱼苗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一般 时间为10-20分钟。高锰酸钾具有强 氧化性,可以杀死鱼苗体表和鳃上的 细菌和寄生虫。
养鱼鱼苗管理制度内容
养鱼鱼苗管理制度内容一、鱼苗的采购与选择1. 鱼苗的采购应选择正规渔场或者渔业公司供应,确保鱼苗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2. 在购买鱼苗时,应选择体形完整、活跃、色泽鲜艳的鱼苗,避免购买有明显生病症状或畸形的鱼苗。
二、鱼苗的调养1. 购买回来的鱼苗应进行适应生活环境的过程,逐渐将其放入原养殖水体中,避免对其造成过大的压力。
2. 鱼苗在调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温、水质、饲料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其良好的生长环境。
3. 饲料方面要选择适合鱼苗生长需要的饲料,避免过度喂食或者缺乏营养造成鱼苗生长不良。
三、鱼苗的养殖环境管理1. 水质管理:鱼苗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清洁清澈、无毒害物质。
2. 温度管理:不同的鱼种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据鱼苗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来调节水温,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3. 氧气管理:保证水体中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通过增加曝气设备或者定期更换水体来改善氧气供应。
四、鱼苗的饲养管理1. 饲料管理:根据鱼苗的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食或者缺乏营养。
2. 饲养频率:饲养频率根据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整,避免造成鱼苗消化不良或者浪费饲料。
3. 饲养量:根据鱼苗的生长状况和水质情况进行调节饲养量,避免造成饥饿或者过度喂食。
五、鱼苗的疾病防治管理1. 疫苗注射:对一些容易出现传染病的鱼种,可以进行疫苗注射预防。
2. 疾病预防:定期检查鱼苗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传播。
3. 疾病治疗:一旦发现鱼苗患病,应立即进行治疗,避免疾病蔓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六、鱼苗的生长记录管理1. 建立鱼苗生长记录表,记录鱼苗的生长情况、饲养管理措施等信息。
2. 定期对鱼苗进行测量、称重,记录生长数据,分析鱼苗的生长趋势。
3. 根据记录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效益。
七、鱼苗的交接管理1. 在鱼苗的销售环节,应注意保护鱼苗的生长环境,避免因运输不当或者包装不当造成鱼苗死亡或者受伤。
鲟鱼养殖户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鲟鱼养殖户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鲟鱼以其高贵的身份,极受人们喜爱。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鲟鱼的养殖,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疫病的困扰。
因此,作为鲟鱼养殖户,必须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一、建立健康档案建立鱼的健康档案,每到一个新的鱼苗,生长过程中都要记录下来,并且及时更新。
档案里面记录鱼的信息,例如鱼的品种、数量、生长状况等。
同时,还应在上面注明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因为这可以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有一定帮助,如果出现某个鱼的病情复发,还要注意重新进行治疗。
这样做可以及时了解鱼的健康状况,提前预防和控制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二、饲养清洁卫生保持养殖场的卫生条件是控制鱼的疫病蔓延的关键。
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首要条件。
必须时刻记得饲养清洁卫生场内外,饲料,饮用水以及水源的管理。
1. 加强饲料管理饲料是鱼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因此受到许多养殖户的关注。
但是,如果饲料质量低劣,意外的情况下给鱼造成敏感反应,就可能导致感染疾病。
因此,养殖户在选择饲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饲料的质量。
在存放和灌装饲料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持干净卫生。
每天按时喂养,喂养饲料量要适量,不要过量或者不足。
2. 管理饮用水为了防止疫病的发生,水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比如,如果饮用水污染严重,就可能导致病原体感染鱼类,造成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因此,养殖户要对饮用水进行鉴别、管理和筛选。
同时,当发现鱼类生长环境有杂草杂物等,需要及时清理,以避免影响水质。
鼓励使用曝气、循环等技术,促进水体流通。
3. 环境卫生鲟鱼养殖需要定期检查鱼塘、水栽植物和生长环境。
特别是要定期对鱼塘换水、消毒等,以便及时消除内生感染和交互感染的病原体,避免疫病的传播。
三、防止疫病的传播防止鲟鱼疫病传播的主要方法是保持健康和强有力的防疫体系。
当疫病发生后,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隔离病鱼和病株等。
1. 做好鱼类分类管理在鱼类养殖业中,各种不同品种鱼是不得不一起生长的。
如果把不同种类的鱼混在一起,一旦有疫病爆发后,便会传染到贪嘴,抢食,身体美观或者比较长命的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
作者:艾尼瓦尔·依布拉音
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22期
【摘 ;要】新疆地区的地理环境主要以高海拔山地为主,能够大量发展畜牧业和葡萄种植业,由于日照时间充足,因此对动植物的成长具有快速催化的作用。
除此之外,新疆是我国传统的水流发源地,充足的水资源,环境保留生态化,对鱼苗养殖极之有利,因此,越来越多人进入新疆进行鱼苗培育工作。
但是,进行鱼苗养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疾病问题,鱼苗的抵抗力低,所以疾病会对鱼苗造成致命打击,有必要对鱼苗养殖中的疾病进行预防。
【关键词】鱼苗;养殖;疾病;预防控制
新疆地区的鱼苗养殖问题需要得到有效重视,目前,我国水质污染严重,鱼苗的孕育呈现出向河流源头迁移的趋势,例如新疆地区,就是传统的河流发源地,水质清澈无污染,能够保证鱼苗可以健康成长。
以新疆的传统鱼苗大头鱼为例,虽然大头鱼的生命力顽强,但是鱼苗在成长过程中,依然出现诸多疾病问题,困扰大头鱼鱼苗的发育成长。
可见,对鱼苗的培育工作仍然存在诸多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
有效对鱼苗养殖中疾病进行预防控制,对国家第一产业的经济发展和改善新疆的产业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一.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意义分析。
(1)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能降低传染病死亡率。
鱼苗的养殖,常见于传染病问题,而传染病一般会令到鱼苗出现大面积的死亡,损失惨重。
进行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传染病问题,防治因为鱼苗大面积死亡而让经济蒙受损失。
同时,可以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杜绝病毒源头的产生,当病毒出现时,及时的疾病控制,可以防止出现过度传染。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及时对传染病进行控制,实质上是提升了饲养的效率,降低传统饲养行业的管理风险,侧面上可以提升经济效益,对渔民的生存和发展给予保障。
(2)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促进新疆养殖业多元化。
新疆是传统的养殖业发展区域,由于落后的技术因素,当地人普遍采用旧式养殖方式,对养殖物的安全健康成长造成威胁。
在新疆当地进行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不但可以提升传统养殖产业的发展,还能够让鱼苗养殖成为新疆新的养殖产业,改变以畜牧业养殖为主导的现状,将新疆养殖产业向多元化发展,提升第一产业的发展和稳定性,保障饲养者的切身利益。
对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可以将鱼苗养殖快速培养成一门成熟的产业,加快普及程度,及时让大众所掌握。
(3)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促进民生经济发展。
虽然现阶段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但是绝大部分地区依然以农业为主,特别是地处西边的新疆地区,其发展主要依赖农业,但传统农业具有极高脆弱性,对当地的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开展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通过预防自然疾病灾害来保护当地的农业经济。
养殖业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获得收成,而过程中,疾病问题会越发突出,为了社会稳定发展和实现可持续经济,开展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历史性意义。
[1]
二.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问题突出。
(1)渔民重视意识低,缺乏专业知识作饲养指导
一般来说,渔民大多素质水平低,缺少专业知识作指导,因此不了解对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的方式,甚至缺乏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的基本意识。
同时,社会对新疆渔业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对当地的渔业状况也没有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同时指导性方案资源也严重紧缺,由此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十分严峻,出现想执行却不知如何执行的状况。
(2)新疆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跨度大制约鱼苗成长
新疆虽然保留原生态环境,但是地处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跨度大,鱼苗由于身体发育未健全,缺乏必要的抵抗能力,温差突变必然增加鱼苗的患病几率。
据发现,水体含氧量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氧分越少。
水温骤变会连带水中含氧量出现升降变化,增加鱼苗的适应难度。
每年6-8月份是新疆地区的高温季节,气温问题对鱼苗的影响尤其突出。
(3)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成本高,赌博式饲养普遍存在
针对高风险农业,成本问题是首要的制约因素。
在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过程中,必然会用到大量的科学设备,例如氧气泵,也需要定期进行药物的投放。
大量的成本投入,让农村地区渔民难以承受,因而预防控制出现漏洞,加大饲养的风险。
同时,市场导向的饲养方式,会让渔民着重追求经济效益,经济盲目之下的赌博饲养心态,无疑对鱼苗的健康孕育带来沉重的打击。
(4)盲目经营行为增加环境压力,污染水体资源
新疆是我国水流重要的起源之一,下流之所以出现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经济生活而造成,倘若上游开展鱼苗养殖经营,必然也会应当到水体环境,并且由于地处上游,影响更加深。
进行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必然需要用药,而上游增加化学药物,会直接污染下游,甚至对下游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2]
三.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的具体措施
(1)政府作辅导,提高渔民的饲养意识
政府必须要承担起其责任,对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进行辅导工作,并出台可行性的文件,将操作具体到各个步骤环节,让渔民可以自主操作。
同时,政府必须指派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参与下乡指导工作,通过清晰的指示,增加渔民的实践经验,解决渔民的难题。
特别是,政府必须对渔民进行思想教育提升其环境保护意识和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意识,努力做好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工作。
(2)通过开设培育基地来改善环境问题
可以在当地打造鱼苗培育基地,通过进行科学的集约化经营,解决当地对鱼苗养殖中疾病预防控制的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例如为防止昼夜温差大,可建立温室育苗场等。
同时,培育基地的管理更具有制度化和流程化,能够对预防工作进行统一的施行,较少人工管理成本,提升渔民的经济效益。
(3)政府需要进行有效补贴,较少渔民负担
政府需要对渔民进行减负减压,对其器材和药物进行有效补贴,辅助渔民发展。
同时需要教导渔民对器材进行操作,对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并且对药物的分量有效监控,防止药物过量和过少问题。
(4)選择合理的地点开展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参与区与经济区分割
鱼苗养殖场的选择需要慎重,经济区与保育区进行有效区分。
经济区的用水排放,需要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且禁止直接排放到保育区。
同时,需要加强周边的参与工作,对水体进行合理检测,出现重大环境问题,需要马上排查,严重的要立即停止鱼苗养育。
对当地的鱼苗经济区的孕育场进行全面的排查登记,无质量许可的情况下马上进行关停。
(5)采用集约化的经营方式,提升经济效益
农业的经营需要注重经济效益,所以在养殖的时候,需要采用集约化方式进行管理,通过科学的手段,缩减经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成果,才能让渔民有动力经营。
这需要政府帮助渔民寻找销售渠道,通过品牌式经营,让新疆鱼成为口碑产品。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控制是传统农业的新发展模式,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工作,能够增强鱼苗的风险抵抗能力。
同时,让渔民有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可以直接影响渔民在当地的鱼类经营养殖的发展。
[3]
参考文献:
[1]幸奠权.鱼苗的培育技术及注意事项[J].新农村.2018(02).:33-34.
[2]张君,余戈.鱼苗的培育技术及培育期间常见病害的处理[J].渔业致富指南.2017(04).:33-35.
[3]王文彬.鱼苗的培育管理与注意事项[J].新农村.2018(11)
作者简介:
艾尼瓦尔·依布拉音,男,维吾尔族,1968年9月,新疆阿克苏市,新疆阿克苏地区水利局(阿克苏市),大学本科,淡水养殖,新疆大头鱼的养殖及繁殖,农艺师(9级)。
(作者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水利局(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