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套备课精选 公开课获奖教案: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三维)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三维)
1.理解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等主要结构。
2.掌握运动的形成过程,包括神经系统的调节、骨骼的杠杆作用、肌肉的收缩和关节的支点作用。
3.能够解释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形成原理,如奔跑、跳跃、游泳等。
4.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不同动物的运动适应性和运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来自励他们勇于提问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对团队合作和交流的重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动物的运动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运动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2.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动物,亲身体验不同运动方式的适应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对于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运动形成的过程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将运动简单地理解为肌肉的收缩,而忽视了骨骼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物运动的形成,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3.提醒学生运动系统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运动的原理和作用。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动物,撰写一篇关于该动物运动方式及其适应性的小论文。
2.鼓励学生在撰写作业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学术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教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与学生进行交流,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知道人体骨的不同形态。

3、识图说出长骨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阐明与运动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通过有序地观察长骨的结构,分析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提高观察及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骨的结构及功能的学习,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

2、长骨结构与运动相适应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四、教学小结长骨的结构使它既坚固又轻便,非常适于运动,那么骨还有没有其它特点与运动相适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讨论。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2)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15章  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2)

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教学重点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难点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阅读教学过程一、认识骨骼通过课本图示15-15、挂图、实物标本,了解人体骨骼数量、组成和作用。

1、数量:206块2、组成:中轴骨、附肢骨3、作用:支持、保护二、认识骨骼肌通过课本图示15-17、挂图,了解人体骨骼肌数量、组成、分类和作用。

1、数量:600多块2、组成:肌腱和肌腹3、分类: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4、作用:参与运动、维持人体形态、保护内脏器官、参与呼吸和排便、表达情感、维持体温三、躯体运动的形成1、形成: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共同完成,骨骼肌收缩时,牵引骨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

2、控制:神经调节3、原理: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4、能量: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活动:做伸肘和屈肘运动参照图例和挂图,了解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一起做伸肘和屈肘运动。

思考:在伸肘和屈肘的运动形成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而肱三头肌收缩;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

思考与演示:教师示范原地踏步运动,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这一运动有哪些骨骼肌参与了?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胸大肌、斜方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腹直肌、臀大肌本节课小结布置作业课本第20页“思考与练习”第1、2、3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物运动现象,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增强学生对动物运动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克服难点。
2.利用多媒体、实物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动物运动的结构与功能,降低学习难度。例如,通过动画演示肌肉收缩与松弛的过程,使学生更易于理解。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选取一种动物运动方式,分析其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并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2.设计一份关于动物运动知识的手抄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动物运动的基本结构、肌肉收缩与松弛的生理机制、不同动物运动类型的适应性等。手抄报要求图文并茂,突出重点,体现创意。
3.教师批改练习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基本类型、适应性等。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教师解答学生疑问,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强调动物运动在生物进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运动方式,分析其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总结所选动物运动方式的特点、优势以及在生存竞争中的意义。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 课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 课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9至19页第五单元第15章第2节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学习了一年生物课,多数学生初步具备使用生物学基本实验仪器、器具进行探究实验的技能,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及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能力。

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以学生熟悉的人为例,主要阐述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以及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材主要通过学习骨、骨连结、骨骼肌三个方面的知识点,从而理解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是通过实验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了解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实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本节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发挥学生的好奇心理,巧用实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

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长骨的结构与功能,骨的成分与特性。

3、教学难点: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

教学目标:1、描述骨的形态,辨认骨的结构、掌握骨的功能。

2、探究骨的成分组成、分析骨的特性。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依据所学骨的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培养尊敬老人、关爱他人的思想。

教学策略:1、本节内容丰富,知识点的连贯性强,一环扣一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骨、关节、骨骼肌的知识点时,各个知识点要连贯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解人体运动形成的基本特点。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主要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会观察与思考,教师尽可能多地使用直观材料,如新鲜的动物长骨、脊椎骨和骨骼标本、模型或挂图等。

使学生更好地认识骨的结构、成分和特性。

2、本节知识对学生的要求层次较高,教师要注意抓住最核心的东西,揭示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3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3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骨围绕关节产生活动。
(骨骼肌——动力;骨——杠杆;关节——支点)
三、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
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学生自学、讨论
三、运动中骨骼肌的协调
在一个简单运动中,至少有多少骨?多少关节?多少骨骼肌的参与呢?引出运动过程中的骨骼肌的协调。
自此利用屈肘伸肘的例子,结合简单模型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运动中骨骼肌的协调作用,归纳总结。
拓展
除了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在运动中还需要哪些结构参与?
引导学生思考:消化系统负责获得有机物,呼吸系统负责提供氧气,循环系统负责运输……,感受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
重点
人体运动的形成
难点
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
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
引入
活动:完成屈肘、伸肘动作,体会一个动作的完成,除了骨、关节,还有什么结构参与了?
学生回忆
学生思考
复习:骨骼肌的结构及特性
骨骼肌在我们初一学习人体基本组织的时候曾经设计过,组成它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出示图片,介绍骨骼肌的结构组成——肌腹和肌腱。结合生活中学生吃鸡腿的感受,归纳总结。强调骨骼肌的着生位置。
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的骨骼肌的功能特性是什么?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是什么?在运动形成中的起动力作用。
学生复习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听老师介绍、补充
二、运动的形成
出示屈肘伸肘图片,讨论屈肘、伸肘动作中,骨、关节,骨骼肌的作用分别是什么?运动时如何实现的?
结合杠杆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着骨围绕关节活动,明确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杠杆、支点、动力)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精彩动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骨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2.提问:“你们知道骨和关节是如何支持人体运动,并保持运动姿势的吗?”激发学生对骨和关节的兴趣;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展示骨的成分和特性的PPT,讲解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作用和含量;
三、教学策略
(一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骨和关节的结构;
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运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骨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骨的成分和特性与运动的关系;
4.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过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骨的成分、物理特性和功能;
4.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验到生物学的魅力。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验到生物学的魅力。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我将采用以下情景创设策略: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产生探究欲望。
2.创设生活情境,如引用学生熟悉的运动员、舞蹈演员等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互动游戏,如“动物运动会”,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以下是具体策略: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探讨其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研究报告,包括搜集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举办小组汇报活动,让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针对问题进行解答,消除学生的困惑。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选取一种动物,描述其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并分析其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2.作业要求: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准确,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
案例中强调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研究动物运动系统。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通过小组汇报和交流分享,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4.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结合
本案例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动物运动系统模型、观察动物运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这种紧密结合实践与理论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础,掌握骨骼、肌肉、关节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作用,了解运动产生的过程。
2.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的方式,能通过实例解释不同动物运动的特点和适应的环境。
3.掌握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途径获取与动物运动相关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来导入新课。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到讲台前,模仿不同的动物运动,如青蛙的跳跃、鸟类的飞翔、猫的行走等,其他学生猜测他们模仿的是哪种动物。这个游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之后,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及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
为了巩固学生对动物运动形成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种动物,详细描述其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结构以及适应的环境。要求用生物学术语进行准确描述,不少于300字。
2.设计一项实验,探究肌肉收缩对动物运动的影响。要求列出实验目的、材料、步骤、预测结果和结论,并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数据。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好处,并提出几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说明原因。
4.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宠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其运动原理,并撰写观察报告。
5. �搜索与动物运动相关的新闻或科普文章,了解当前科研领域关于动物运动的研究动态,与同学分享收获。
6.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关于动物运动的宣传海报,内容包括:动物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结构、健康意义等,要求图文并茂,富有创意。

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第3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第3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本节课中,我灵活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这些策略的有效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此外,我还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支持,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给予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提高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解动物运动对个体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第3课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这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的教学内容。动物运动是生物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一种方式,它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了解动物运动的形式、机制和适应性,以及运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等特点,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需要共同完成任务,如观察实验、讨论问题等。
(四)反思与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首先,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堂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其次,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让他们相互反馈,共同提高。最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生物:第15章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生物:第15章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学目标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4、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教学重点1、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性;3、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2、躯体运动的形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探索、讨论、阅读板书设计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一、骨1、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2、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二、骨连结——关节活动“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三、骨骼1、中轴骨2、四肢骨四、骨骼肌五、躯体运动的形成学生学校情况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没办法每个人拥有一套,只能几人共用,这正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学生来自农村,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多,特别是对家禽家畜,更是不陌生。

第一课时以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则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起动手来认识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为主,认识骨的成分。

因此,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骨教学的基本保证。

此外,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特别是要保护骨膜。

要重视联系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

标题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10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讨论[来源:]1、长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重要功能是什么?[来源:][来源:]三部分。

骨膜——骨的形成和骨折后的愈合;骨质,骨密质——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身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来源:]2、为什么说长骨既坚固又轻便?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

标题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11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讨论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等,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八年级生物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2.作业反馈: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在批改作业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a.检查学生对动物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纠正错误观念。
b.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提出改进意见。
c.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能,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和观察。
目标:让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动物运动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动物运动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动物运动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动物运动案例进行分析。
5.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6.增强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7.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能够运用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8.提高信息素养,能够利用网络资源和生物学教学资源库,自主学习和探究。
9.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生命的意识,关注动物运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积极参与保护动物的行动。
4.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以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需求。
5.动物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如捕食、逃避敌害、繁殖等。
在板书设计中,注意将重点知识点、关键词、词组和句式表达清晰、简洁地呈现给学生,以帮助其理解和记忆。同时,板书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使用生动的图片、图示和颜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通过有趣的案例和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板书设计,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节教学中,我将运用生动、具体的情景创设,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运动的奇妙世界。通过展示大自然的实景图片、播放动物运动的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产生共鸣,激发他们对动物运动的兴趣。同时,结合学生熟悉的动物运动实例,如奔跑的猎豹、游泳的鱼等,引导他们关注动物运动的特点,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生物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第15章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动物运动的生理机制及其进化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动物运动的形成过程。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好地认识到动物运动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为后续学习生物进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问题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本节课中,我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动物需要运动?”“动物运动是如何形成的?”“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促使他们在思考中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2.动物运动在生物进化中有哪些意义?
3.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动物运动对生存和繁衍的影响。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生物学思维。在此过程中,我会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和启发。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

北师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运动的方式》教案

专利名称:一种应用于高粉尘密度环境中的配电柜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常博闻
申请号:CN201821034465.9
申请日:20180702
公开号:CN208272469U
公开日:
201812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应用于高粉尘密度环境中的配电柜,涉及电力应用设备领域。

为了解决高温、高粉尘密度环境下的配电柜很难满足既密封又通风的问题。

一种用于高粉尘密度环境中的配电柜,柜体为后开口结构,吸水海绵层将柜体内腔分隔为前、后腔,隔尘部和支撑板均位于后腔内,支撑板将后腔分隔为上腔和下腔,支撑板的支撑面呈栅格状,隔尘架坐落在支撑板上表面的过滤棉上,隔板上开有透水孔,下置物腔的前后侧壁上均开有通风孔,隔尘件位于下置物腔内,2根撑杆分别与纱布的两条长边重合并固定,每排透水孔下方均正对有一个隔尘件,且透水孔排布方向与隔尘件的顶边设置方向相同,水泵位于水箱内,水泵能够通过水管将水箱内的水泵入上储水腔内。

申请人:常博闻
地址: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延兴路2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岳昕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2《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第15章第二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人体关节、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能力目标:运用生活中常见材料,尝试制作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

情感目标: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1.运动系统的组成;2.躯体运动的形成。

难点:躯体运动的形成。

教法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推理法、启发引导式教学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观察分析法等。

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模型等。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预设学生行为一、情景导入【创设情景】由一组动物生活行为的视频引入动物的运动。

【提问】1.视频中有哪些动物?2.它们在进行怎样的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从视频影像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回答后得出视频中的动物和动物运动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请全体学生起立活动筋骨,探究思考“哪些结构参与了动作的完成?”。

学生结合预习说出运动系统的组成,然后请学生坐下。

2.骨连结的三种形式:【展示】人体骨骼结构图介绍人体的骨骼,根据学生预习情况举例说明骨连结的三种形式(不活动的连结、半活动的连结、活动的连结)。

【活动】【学生活动】1.学生说出: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2.学生回答:不活动的骨连结,如脑颅骨各骨之间的连结;半活动的骨连结,如椎骨前方椎体间的连结;活动的骨连结即一般所说的关节,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等。

3.学生参与活动并思考和回答问题。

(1)观察抚摸:颅骨连结的紧密性,体会其作用;(2)体验思考:进行深吸气和深呼气,体会胸骨和肋骨的活动情况,并思考其意义。

(3)知识拓展:活动一下全身的关节,回想一下足球运动员容易损伤的是那个关节?体会这些关节中哪个是最灵活的,活动范围最广的?【提问】“关节为什么具有灵活性”,引出关节的结构。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1《动物运动的方式》公开课获奖【一等奖教案】2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151《动物运动的方式》公开课获奖【一等奖教案】2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教学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环境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1课时。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思考、练习板书设计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动物的运动方式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二、动物运动的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三、动物运动的意义1.有利于个体生存2.有利于种族繁衍教学过程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教学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

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

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做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

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

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2.“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先鼓励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活动问题展开讨论。

有条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学习。

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完成运动的器官、运动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相的适应。

3.“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以列举鸟类、昆虫和蝙蝠等实例为主,引导学生将有关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尤其是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适应。

4.课堂作业:(P9思考与练习1、2、3题)(1)①×②√③×④×(2)裁判员用眼观察,如果运动员的两腿出现腾空现象,就判其为犯规。

第15章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

第15章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教案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一、设计思路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本节教学中,以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交流和讨论以为主,以教师适时的启发和点拨为辅,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在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探讨动物运动的形成,为后面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骨骼、骨骼肌组成的。

人体的每块骨都是一个器官。

教材中以长骨为例阐述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适应性。

通过实验探究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物质组成的,这两大类物质的比例决定着骨的硬度和韧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1)观察辨认长骨的主要结构(2)解释骨的结构如何与功能相适应(3)说明骨的特性与骨成分之间的关系2.能力(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3)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交流合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和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2)关注骨健康,预防骨疾病四、教学重点1.长骨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2.骨的成分和特性五、教学难点1.骨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2.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探究活动六、教学准备1.准备新鲜的羊长骨、鱼肋骨、鸡的下肢骨以及其他形状的骨。

2.准备实验中可能用到的药品和器材。

七、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学生观察、探究、交流和讨论与教师的启发点拨相结合2.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前瞻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作为组织者,教师应该有效地创设丰富的问题串,引发学生的质疑,进而进行主动的思考;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寻求实验的结果,而是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创造的空间。

九、教学过程十、问题探讨1.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骼呈现中空疏松、脆弱易骨折等。

骨质疏松是一个缓慢而持续多年的过程,大夫或患者本人对它尚未察觉时,可能发生意外的骨折。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第1课时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运动的结构基础——运动系统
(一).骨
1.骨的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长骨的结构
骨膜
结缔组织膜(保护)
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营养、接受刺激)有成骨细胞(长粗、再生)
骨质骨密质:致密坚硬
骨松质:疏松,排列有规律骨髓红骨髓:造血
黄骨髓:贮存营养
***既轻便又坚固,适于完成运动
3.骨的成分与特性
无机物(2/3)——使骨脆硬
有机物(1/3)——使骨柔韧
(二).骨连结
1.骨连结的类型
不活动的骨连结
半活动的骨连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套备课精选教案:第15章 第2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5章动物的运动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一、教学目标:一、观看长骨的结构,识别骨的大体结构;二、探讨骨的成份,说明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4、依照骨的成份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骨的成份和特性;躯体运动的形成。

难点:骨的结构和成份与其功能的关系;躯体运动的形成。

三、课时安排 3课时四、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五、教学主备依照自己的教学打算搜集有关的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检测题六、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就生活体会聊聊平常吃鸡腿时看到的骨头样、煲汤的骨头样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

二、新课教学第一课时以活动“解剖观看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那么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路动手来熟悉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讨骨的成份和特性”为主,熟悉骨的成份。

因此,组织勤学生的观看实验和探讨实验,是骨教学的大体保证。

另外,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专门是要爱惜骨膜。

要重视联系青青年和老年人的运动保健知识。

标题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 10目的要求材料器具方法步骤讨论1、长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重要功能是什么?三部分。

骨膜——骨的形成和骨折后的愈合;骨质,骨密质——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当身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可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2、为什么说长骨既坚固又轻便?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弹性强。

标题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 1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讨论1、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无机物,主要是钙盐等,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

2、在稀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特性?有机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基本结构;
2、探究骨的成分,解释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说出人体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描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4、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骨结构与功能的适应;骨的成分和特性;躯体运动的形成。

难点:骨的结构和成分与其功能的关系;躯体运动的形成。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五、教学主备
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收集有关的图片、录像、电影等资料、检测题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学生就生活经验聊聊平时吃鸡腿时看到的骨头样、煲汤的骨头样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新课教学
第一课时以活动“解剖观察哺乳动物的长骨”为主,则由学生自带动物的长骨,通过课堂实验,一起动手来认识骨的结构;再以活动“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为主,
认识骨的成分。

因此,组织好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实验,是骨教学的基本保证。

此外,
应教会学生运动骨折后的急救,特别是要保护骨膜。

要重视联系青少年和老年人的运动

—抗压和抗扭曲力强,骨松质——坚固性;骨髓,红骨髓——
大量失血或贫血
长骨的骨干主要由骨密质构成,形成管状结构,轻而结实
、骨燃烧后的剩余物质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
科学探究的结果,展示
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
第二课时关节——结合关节的剖面模式图和演示材料的观察,学生容易辨认关节的结构,活动“体验关节转动方向”有助于学生领会关节结构的牢固性和灵活性。

骨骼——借助于有关的图解和模型,帮助学生识别部分骨的名称。

骨骼肌——借助于有关的图解和模型,力争让学生观察到各部分的形态和部位,理解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然后,利用有关挂图引导学生识别人体骨骼肌的三大肌群。

体验人体关节的运动方向
讨论
的运动功能有什么关系?
不同。

大腿运动依靠髋关节,小腿运动关节依靠膝关节。

这是
、思考关节有哪些结构与其灵活性及牢固性相
三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制作伸肘和屈肘模型,教学时动员学生表演:右臂裸露而自然下垂;手中抓握石块;开始缓慢屈肘时,手掌将石块托起,直至屈肘90度。

同学注意观察和记录完成每一步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收缩变化,进而引导屈肘运动的原理,再将物理杠杆的工作原理与屈肘运动的原理加以比较。

材料器具
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而肱三头肌收缩;屈肘
3、本课小结
在屏幕上展示本节知识点,再次帮助学生强化对本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记忆。

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到疑惑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

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4、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堂上练习题,激励学生以竞答的形式完成,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5、5分钟检测题
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
反馈练习
1、某同学在运动时不小心发生了骨折,你认为医生在给他做手术时,需要特别保护的是()
A.软骨层
B.骨膜
C.骨松质内的红骨髓
D.骨质
2、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位应在
下列结构中的()
A.关节面
B.关节软骨
C.关节囊
D.关节腔
3、少年儿童的造血机能比成年人强的原因是()
A.脾中有大量的造血组织
B.骨松质中有大量的红骨髓
C.骨膜中有大量的造血细胞
D.骨髓腔中有大量的红骨髓
4、人体肱三头肌受到刺激以后能收缩,它所受的刺激来自()
A.肱三头肌血管里的血液
B.肱三头肌周围环境的组织液
C.支配肱三头肌的神经传来的兴奋
D.以上三项均是
5、骨的硬度和弹性取决于()
A.骨密质的厚度
B.骨内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之比
C.骨髓腔的大小
D.骨松质的排列是否有规律
6、称取重量为9g的人体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至呈灰白色为止,再称此骨的重量是6.5g,则该骨可能是()
A.老年人的骨
B.成年人的骨
B. C.少年儿童的骨 D.婴幼儿的骨
7、用镊子夹住一小段鱼肋骨放在酒精灯上煅烧,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有臭味产生
B.骨变软
C.骨变灰白色
D.骨变硬脆
8、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但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依靠()
A.关节的变化
B.关节的牵拉
C.骨骼肌的牵拉
D.躯体位置的变化
9、关节活动起来非常灵活,与之有关的结构特点是关节结构里有()
A.关节软骨和韧带
B.关节头和关节窝
C.关节软骨和滑液
D.关节腔和滑液
10、从玉树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某男孩不能完成伸肘和屈肘动作,其原因不会是()
A.肘关节脱臼
B.肱骨骨折
C.皮肤破损
D.肱二头肌拉伤
5分钟检测
1、一块猪骨头可以看成是()
A.一个细胞
B.一种组织
C.一种器官
D.一个系统
2、骨骼是指由骨连结构成的骨。

下列各项属于骨骼的是()
A.肋骨
B.锁骨
C.颅骨
D.肱骨
4、下列属于不规则骨的是()
A.肱骨
B.腕骨
C.肋骨
D.椎骨
4、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
A.骨松质
B.骨密质
C.骨膜
D.骨干
5、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原因是青少年的骨()
A.无机物较多,弹性大,易变形
B.无机物较多,弹性小,不易变形
C.有机物较多,弹性小,不易变形
D.有机物较多,弹性大,易变形
6、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A.同时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同时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7、关节在运动中起着什么作用()
A.杠杆
B.支点
C.固定
D.连接
8、下列关节中,灵活性最大的是()
A.踝关节
B.肘关节
C.肩关节
D.膝关节
9、骨的长长和长粗分别是靠()
A.骨质和骨髓
B.软骨层和骨膜
C.红骨髓和黄骨髓
D.骨膜和骨质
10、将一根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风干,骨将()
A.变重、变硬
B.变重、变软
C.变轻、变硬
D.变轻、变软
11、有人大笑时,上下颌突然不能合拢,这是因为()
A.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B.关节头从关节囊中脱出
C.关节囊受损伤
D.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12、解剖某动物一块新鲜的长骨,发现骨髓腔内的骨髓全部是红色的,这表明该动物处于()
A.幼年期
B.成年期
C.老年期
D.可能是幼年期或成年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