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和尚》看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三个和尚》看管理

宜宾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ZY

从《三个和尚》看管理

《三个和尚》的故事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在这个简单的故事里却包含着深刻的管理学知识。

生活长期安稳的的小和尚每天从事着挑(两担)水工作,无怨无悔,因为寺庙里只有他一人。然而,不久,来了个长和尚。长和尚觉得自己一个人去挑水太吃亏了,所以要求二人抬(一担)水喝以求心理平衡,二人的生活继续了下去。后来,寺里来了一个胖和尚,自己挑水自己喝。这样以后,谁也不愿意挑水给集体喝。到最后,寺里发生了大火才使三个和尚醒悟了过来。从此三人齐心协力,谁也不再计较谁付出得多,大家和谐地生活了下去。

三人形成的“集体”,没有组织、没有领导、没有分工、没有管理制度、没有凝聚力。这样的“集体”形如散沙,没有“约束力”:领导——权力约束,管理制度——利益约束,凝聚力——社会心理约束,分工——责任约束。

从管理的原理方面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一探究竟:

从系统原理的角度:三人未将自己视作集体中的一员,未能履行集体所赋予的义务,所以未能享受到权力。他们忽视了集体的整体性,单纯的认为只要自己有水喝就行了;而且他们的分工方法早已不适应现在的组织结构,未根据变化了的时局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新的供水分工法。最后,他们认识到了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齐心协力为集体服务。

从人本原理的角度:三人未意识到自己是寺庙的主人,是集体的

一分子,在供水过程中,参与的份额越来越少,以至后来没水喝。集体没有了水,每个人只有自己跑到小溪边喝水,满足自己喝水的欲望,不能使人性得到完美发展。在一场火灾之后,三人各司其职,积极参与挑水工作,不仅使自己更使集体收益,生活和谐。

从责任原理的角度:当只有一个和尚的时候,他担负起了全部供水的责任,当庙里有两个和尚的时候,二人共同承担责任,三个和尚时却因为任务分配不均导致矛盾,三人都逃避了集体赋予的责任。利益不断的缩小、能力未能增加,责任却越来越大,这使大家心存不满。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合理的职位设计、没有奖惩分明的集体纪律,三人难免会懈怠。火灾后醒悟了的他们制定了有效的分工制度,严格按照条列进行,生活又恢复了平静祥和。

从效益原理的角度:三人因为分工不合理的原因,不能够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每个人不能每天获得更多的水资源或者说一次辛苦可以使自己几天不用挑水;在偏僻的山上,他们也没有在意社会看法,承担社会责任。

从伦理原理的角度:因为胖和尚开了个头——自己挑水自己喝,破坏了原来的“公平合作”,以至于三人之间的供水矛盾越演越烈,最后没人再去为集体挑水。

在这个故事里,“组织”不断的壮大,但未强大。三人在挑水、抬水的问题上纠缠不休,生怕自己吃了亏。而组织的顺利运行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分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三人却未将分工分好:挑水吃,挑水的和尚感觉不公道,没人挑;抬水吃,一个和尚闲着,

抬水的和尚有意见。这就使整个组织的供水工作面临着勾心斗角的风险,谁也不愿意多出力,谁也未能合格的履行职责。胖和尚当初鲁莽地将自己抬的水全部喝掉使得小和尚和长和尚心存不满,三人也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以致芥蒂越来越大,三人彻底的断了合作的机会。然而,人是必须要喝水的,寺里没水,个人只好自己去山下小溪处喝水。这样,个人能够照顾好自己,为自己供水,实现了资源的配置,也不必再为寺里挑水了。

以上分析使我们明白了三个和尚为什么不能使管理的运行机制顺利生效。而管理的动力机制能够产生作用吗?

1、三人动力不足。当一个人挑两桶水,用两桶水的时候是因为他

只能依靠自己,而自己享用了100%;当两个人抬一桶水,用一桶水的时候是为了“公平”,每人享用50%。难道他们没有发觉自己享用的水少了吗?当寺里有三个人的时候,每人从集体那享用的为0。自己享用的越来越少,但还是要工作,这就使得三人供水的动力不断下降。资源的配置也出了问题。他们没有想过要“开源”:不管三人用一桶水还是两桶水,每人享用的就少得多了,供水的频率自然就会上升。假如三人每天多挑抬一些水,大家可以享用的水资源就会多起来,每人每天做几乎相同的工作却可以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这样难道不可以吗?然而,他们却不这样想,所以利益未能驱使他们多抬水或挑水;

2、没有来自上级的压力。“鞭子”的挥动可以促使人更加积极向

上,服从上级服从集体,使整个活动规范有效进行。缺了“鞭子”

的三个和尚由于自身惰性和自私致使集体没了水喝;三人的日常生活也不友好和谐;

3、远离社会的他们也不会在意社会心理,缺乏社会心理的监督的

他们过上了自欺欺人的“和谐”生活。

在这样失败的动力机制下,三人都不愿再为集体奉献了,管好自己就足够了。三人的矛盾没有成功的调和,而是将其视而不见,各过个的日子。长久下去,致使寺庙里一片混乱——大家各念各的经,各敲各的木鱼,观音菩萨面前的净水瓶也没人添水,花草枯萎了。夜里老鼠出来偷东西,谁也不管。结果老鼠猖獗,打翻烛台,燃起大火~ 综合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我们明白了三个和尚为什么会过上没水喝的日子——由于人都是自私的,所以当协力从事某种活动时,他们至少会在某些问题上发生利益冲突。由于冲突具有普遍性,人们不是没有看到它,而是将其漠视为一种自然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