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原文译文鉴赏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原文|译文|鉴赏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本文介绍的就是他《从军行》系列的第四首诗。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及注释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⑻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⑼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⑽表:上表,上书。
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掩,埋。
⑾龙荒:荒原。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⒂前军:指唐军的先头部队。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
⒃吐谷浑: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称,晋时鲜卑慕容氏的后裔。
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吐谷浑居甘松山之阳,洮水之西,南抵白兰,地数千里。
”唐高宗时吐谷浑曾经被唐朝与吐蕃的联军所击败。
⒄胡瓶:唐代西域地区制作的一种工艺品,可用来储水。
⒅敕:专指皇帝的诏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古诗、翻译及赏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从军行》古诗、翻译及赏析《从军行》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写的描写戍边战士边塞生活的组诗,其中第四首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九课《古诗三首》。
下边整理分享这首诗的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王昌龄,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从军行七首·其四》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地解读这首诗,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深情感。
我们先来看一下诗的内容:“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景象的诗,通过四个画面,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形象和坚毅决心。
“青海长云暗雪山”,这一句以宏大的自然景色为开篇,给人以震撼之感。
这里的“长云”,象征着战争的阴霾,而“暗雪山”则寓意着战争的严峻和残酷。
这样的开头,既揭示了主题,又为后面的描绘打下了基调。
“孤城遥望玉门关”,这句诗描绘了边塞孤城的凄凉景象。
这里的“孤城”,既是实指边塞的军事要塞,又是象征边塞将士孤独的处境。
而“玉门关”,则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象征着国家的边疆。
这一句,通过对边塞孤城和玉门关的描绘,展现了边塞将士孤独而坚定的形象。
“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以黄沙和金甲为对比,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这里的“黄沙”,象征着战争的艰难和困苦,而“金甲”,则是士兵们保护自己的装备。
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士兵们在战争中坚韧不屈的精神。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表达了士兵们的决心和信念。
“不破楼兰”,意味着他们不会放弃战斗,直到取得最后的胜利。
“终不还”,则表达了他们的决心,即使牺牲生命,也要保卫国家,绝不后退。
诗词鉴赏:《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词鉴赏:《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指青海湖,位居于青海省。
雪山:是指祁连山。
楼兰:西域国民,位于今新疆鄯善县。
诗人王昌龄身居边塞要关,长年的戎边生活,擅长七言绝句,写边塞征战诗最多,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
其诗风雄
厚悲壮,王昌龄对战事的了解,认为其出征即悲壮,诗的意境有“白骨掩蓬蒿”的苍凉之感。
这首《从军行》是他一部系列之作,全篇共有七首,此诗为第四篇,在这一篇诗里,描写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长年征战,且环境异常艰苦。
抒发了作者渴盼安定但绝不回避战争的激昂心态,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表达了诗人高度爱国的情怀,将国家安危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层面上来看待,其情感之悲壮,其意境之开阔,其内涵之丰富便跃然而现了。
这首诗一直被后人视为王昌龄绝句突出之作,是典型的环境与个人情感高度统一的佳作。
高中语文文言文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原文和译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原文和译文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
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
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
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赏析
战士们有思家之绪,这很自然,因为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但战士的根本价值却在于他们是祖国安全的捍卫者。
现在是这样,古代也是这样。
王昌龄的边塞诗有不少篇章就是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的。
上面这首便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
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
次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
第三句写战斗的紧张激烈,语言概括而形象鲜明如见。
末句代战士们立誓,正面地讴歌他们的忠勇。
有了前三句的铺垫,战士们的誓词分量才显得更重。
应该指出,这并不是一首写实之作。
从所涉及的地名看,相距不下千百里。
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而唐朝的西域根本没有一个楼兰国,汉代的楼兰国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南。
但是诗人为了表现守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爱国热忱,却把它们写到了一首诗里。
这在诗歌创作中不但允许,而且是常见的,人们感兴趣的是诗中表现的思想和情趣,倘若非要胶柱鼓瑟地进行考证,那就未免多事了。
第四节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四节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什么是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二、边塞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1.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 4.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总的来说是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三、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从军行 其四》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从军行七首其四体裁:诗题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名字:王昌龄年代:唐代描述: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翻译: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原文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从军行》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
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首诗是唐代边塞大诗人王昌龄的名作古从军行七首中的一首。
其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堪称是名篇中的名句,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的气概。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的前两句,展现出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意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诗意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还的意思是:返回,回来。
《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
“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艰苦,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砺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这两句共同表达了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以及戍边将士誓死杀敌的壮烈情怀。
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翻译: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侵犯的敌人,誓不返回家乡。
原文:《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孤城:即边塞古城。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第四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面绵延着的雪山隐约可见,翻过雪山,就是河西走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玉门关。
【爱国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全诗赏析
【爱国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全诗赏析出自唐代诗人的《参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唐代边塞的读者,往往由于诗中所波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觉得迷惑。
猜忌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况。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涌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讲解。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纵目,下句是回望家乡。
这很奇异。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曲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会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假想成次序展示的广阔地区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洋溢;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超出雪山,是耸立在河西走廊荒凉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绝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货色数千里辽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境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至于特殊提及青海与玉关的起因,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绝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统筹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备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域,恰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合;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权势范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写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气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情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呈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显现出来的画面。
黄沙穿金甲的诗句
黄沙穿金甲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出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全诗如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
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唐代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
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烽烟不绝、激战连年。
“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括。
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其中,“黄沙”二字既是实景,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百战”二字,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边塞战斗之频繁;而“穿金甲”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乃至牺牲。
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不会减。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
这里化用了楼兰的典故。
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
公元前77年,大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
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者。
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
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
“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第四节 黄沙百战穿金甲
第四节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什么是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二、边塞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1.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 4.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总的来说是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三、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全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全诗导语:黄沙百战穿金甲全诗《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1、青海:青海湖2、穿:磨穿3、楼兰:汉西域国家。
元封三年归汉,位于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
这里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
诗意: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短,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赏析: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
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
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
这很奇怪。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至于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的原因,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什么“黄沙百战穿金甲”的下一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第四首。
1.原文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1),孤城遥望玉门关(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
2.注释(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2)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3)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3.译文其四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4.赏析第四首诗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
前两句以“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等塞外相距遥远的地名和壮阔意象,勾画出气势恢宏的边塞场景。
其中再以“暗”“孤城”“遥望”等词语,点出苍茫荒寒的塞外地理特征,使人不难体会到一股悲慨之气已扑面而来。
第三句以“黄沙百战穿金甲”写征战,语言极为精练、刚健。
大漠风沙的恶劣环境,身经“百战”的惨烈经历,“金甲”磨穿的艰苦卓绝,不仅未使主人公斗志颓丧,而是历练得更为坚强,斗志更加高昂,故第四句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誓言作结,就显得水到渠成,满篇生辉。
此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昂扬豪迈之情,珠联壁合,情景照人,不愧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之一。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诗意
黄沙百战穿金甲的诗意
“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的诗意是: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异常艰苦,战士们的铠甲已经被磨穿。
这句话描写了战士们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奋斗、英勇杀敌的场景,歌颂了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全诗描绘了边塞军旅生活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歌颂了将士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首诗的原文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话,用短小精悍的语句,描绘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
它也提醒我们,在战争中,每一个士兵都是英雄,他们为了保卫家园、守护和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战场的第一线。
除了表达战士们的英勇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句诗也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在战争中,没有任何一种情感可以替代死亡和分离的痛苦,而战士们必须面对这种残酷的现实。
然而,正是这种坚韧不拔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得人类能够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毅力。
这种精神不仅在战争中
得到体现,也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
因此,“黄沙百战穿金甲”这句诗,不仅表达了战士们的英勇和精神,也提醒我们珍惜和平、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气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唐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
1、如火的激情——边塞健儿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情怀的袒露边塞诗多刻画边塞健儿的英雄形象,颂扬从军报国和建功立业,从而抒写自己的壮志2、旷世的孤独——对戍边将士思乡情怀的关注边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
3、深沉的思索——对人类不休争战的冷竣而理性的思考诗中或写战争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破坏,或写对和平的向往,或写对军中某些现象4、描写边塞的奇特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做为背景。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城池眺望着玉门关。
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前两句提及三个地名。
雪山即为河西走廊南面坐落廷晃的祁连山脉。
青海与玉关东西距离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发生,于是对这两句就存有种种相同的解说员。
有的说道,上句就是向前极目,下句就是回首故乡。
这很怪异。
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首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便成璋了。
另一说,次句即为“孤城玉门关眺望”之好像文,而眺望的对象则就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有两种误会:一就是把“眺望”意指“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归纳描绘误会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到,而前一种误会即因后一种误会而生。
一、二两句,何不设想成次第展现出的宽广地域的画面:青海湖飞过,长云弥漫着;湖的北面,坐落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就是耸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堡垒——玉门关。
这幅分散了东西数千里宽广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就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俯瞰,一个归纳。
至于特别提到青海与玉关的原因,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劲敌,一就是吐蕃,一就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就是天棚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具西方、北方两个劲敌,主要就是防卫吐蕃,守护者河西走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四)》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四)》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从军行(其四)王昌龄名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导读】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也有人认为是太原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作品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情意隽永,语言精练生动,音律铿锵悠扬,擅长七绝。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多写军队征战之事。
王昌龄共写了七首《从军行》,这里选的是第四首。
【原诗】青海长云暗雪山①,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③,不破楼兰终不还④。
【注释】①青海:指青海湖,在现在的青海省西宁市西。
长云:多云,漫天皆云。
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此处指祁连山,在今甘肃省。
②孤城:指玉门关,故址在今天的甘肃省敦煌县西北,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
这句词序倒装,意思是“遥望孤城玉门关”。
③黄沙:西北塞外的沙漠,沙呈黄色。
穿:磨破。
金甲:战衣,是金属制成的盔甲。
④破楼兰:借指彻底消灭敌人。
楼兰:汉时对西域鄯善的称呼,诗中泛指当时侵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译诗】青海上空的浮云遮暗积雪高山,远远地眺望一座孤城玉门边关。
将士们磨破了铁甲在沙场奋战,不攻破楼兰消灭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作者借雪山孤城为背景,有力地表现了戍边将士们誓扫楼兰消灭敌人的决心,热烈赞颂了前线将士舍身为国的英雄气概。
诗的前两句展示了祖国西北边陲广袤的自然景色,境界阔大。
通过“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有代表性的景物,点出了西北边境的典型环境,也渲染了战争的气氛。
第三句“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叙事,叙述了戍边将士在极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战斗的情景。
这里“穿”字用得很好,生动地体现“百战”的特点。
结尾“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是直抒胸臆,是全诗的主旨,表达了将士们不击退敌人誓不回还的共同信念和保家卫国的共同心声。
边塞诗——《从军行七首之四》
边塞诗——《从军行七首之四》
《从军行七首之四》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之四》译文青海湖上绵延的云彩暗淡了雪山,一座孤城遥对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绝不回还。
《从军行七首之四》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0—约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歌鉴赏一、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什么是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二、边塞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1.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诗风: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
) 4.宋代之诗风: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怅。
)总的来说是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三、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李益的《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借边塞人欢马叫的壮丽景象,赞美将士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必胜信念。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题苜蓿峰寄家人》“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思想,不见沙场愁杀人。
”以家人的思念来反衬征人思乡的愁苦。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如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色入金疮。
”借—个饥、寒、疲、病、伤的退伍军人形象控诉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
王维的《老将行》、《陇头行》贝反映了将军有功不赏的不平。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
高适的《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皮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描写了营州少年习惯原野生活环境,表现边地少数民族的骑射生活。
《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总体归纳如下: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家乡——思乡念亲将士——艰苦私生活、报国豪情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当然,很多边塞诗的内容往往不是单一的,有些诗歌是兼有以上思想内容四、艺术风格有的豪迈旷达——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五、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六、赏析方法1.词句分析法2.形象分析法附:常用词语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七、方法点拔:边塞诗的鉴赏,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把握时代特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因而,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
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时代特征。
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
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
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
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虽小,情意深厚。
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3.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一样,有的豪迈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八、考题链接(2007年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1)更喜欢本诗。
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
“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九、实战演练(一)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边塞景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风吹一夜满关山”指的是什么?此句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一、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
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
那大地解冻的春的信息,牧马晚归的情景还意味着,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境战火平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
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答二、风吹一夜满天山是“梅花落”歌声(音乐),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
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师也难以画出的。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意味。
(二)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j。
羌笛何须怨杨柳k,春风不度玉门关l。
[注释] 孤城,指凉州,一说指玉门关;万仞(仞,古代长度单位),形容山极高。
k杨柳:指《折杨柳》曲(北朝乐府中有此曲),另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唐时最盛。
l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汉武帝置。
[解说]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郡(今山西新绛)人,其诗以边塞诗享有盛名,今存诗仅六首。
这首诗中写边塞景色辽阔苍茫,引人遐想征人出玉门关外的愁怨。
后二句以“春风不度”不仅写出了边地的荒寒,且有借喻朝廷不关心戍卒之意,构思新颖,意境含蓄。
后人评此诗说:“神韵格力,具臻绝顶。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鉴赏练习]1、前人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两句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阔苍凉的“画卷”,那么属于这幅画的主体部分是,背景分别是(远)、(近)。
(答:孤城,黄河远上白云间,万仞山)2、中以羌笛所奏《折杨柳》曲调表达征夫的离愁,却为何又说“何须怨”?(答:这是自我宽解之语,“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