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习题1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 (2)“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之“固”:按, 固,保障。 • 固,四塞也。(《说文·囗部》)(固:防御设 施。) • 若造都邑,则治其固。(《周礼·夏官·掌固》)郑 注:“固,国所依阻者也。国曰固,野曰险。” • 忠,社稷之固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固:屏障,保障。) • (3)“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之“宦”:按, 宦,宦游。宦游是一种游学,见习做官义。宦,学 也。(杜注)宦学事师。(《礼记·曲礼》)孔疏: “(‘宦’‘学’)二者俱是学也,但宦者学仕宦, 学者寻经艺,以此为异耳。”
•晋 灵 公 不 君
• (《左传·宣公二年》) • 一、解题 • 此取文中之句为题,该题为编者所加。灵, 谥号,据谥法,“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 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 灵”“好祭鬼怪曰灵”“极知鬼神曰灵”, 这里当指灵公“乱而不损”。君,名词用如 动词。与“父不父,子不子”(《论语·颜 渊》)中后一“父”“子”用法同。
• 二、文章讲读 • 1 文章大意 • 晋灵公不君,正卿赵宣子骤谏。屡谏不入,且欲更 害之,宣子以其右提弥明、饿人灵辄得免于难。遂 亡,未越境。后宣子族弟赵穿弑君,盾返。然太史 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盾 “为法受恶”, 惜乎! • 2 文章疑义 • (1)“使妇人载以过朝”之“载”:按,“载” 当通“戴”。 • 丝衣其紑,载弁俅俅。(《诗经·周颂·丝衣》)郑 笺:“载,犹戴也。” • 蚍蜉载盆,不能上山。(《易林·震之否》)西汉 焦延寿注:“载,当作戴。” • 有人荷畚自闺而出者……赵盾就而视之,则赫然死 人也。(《公羊传·宣公六年》)
• • • • • • • • •
补充知识 《左传》鲁十二公谥号 隐拂不成曰隐 辟土服远曰桓 胜敌志强曰庄 在国遭忧曰愍 小心畏忌曰僖 经纬天地曰文 圣善周闻曰宣 安民立政曰成 辟地有德曰襄 昭德有劳曰昭 安民大虑曰定 恭仁短折曰哀 愍,《字诂》:“古文愍,今作 闵。”“鲁愍公,《史记》《汉书》并作 ‘闵’。”
《晋灵公不君》练习题
《晋灵公不君》练习: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A、公患之,使锄(chú)麑(ní)贼之贼:刺杀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强烈的意思。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纳。
D、秋九月,晋候钦赵盾酒……饮:给……喝解析:多次。
2、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B. 明搏而.杀之。
坐而.假寐。
C.使妇载以.过朝。
遂扶以.下。
D .其.右提弥明知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解析:A.代词;消独。
B.顺承;修饰。
C.修饰。
D.代词;大概。
3、、下列内容可以反映赵盾是“古之良大夫”项是(A )(1)盛服将朝(2)宣子骤谏(3)见灵辄饿,问其病(4)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A、(1)(2)(3) B.(2)(3)(4)C、(1)(2)(3)(4) D(1)(2)(4)《修齐治平》练习:1.下列格言和警句,不是出自《大学》或《中庸》的一项是( B )A、莫见乎隐,故君子慎其独也。
B、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C、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D、人一之,己百之;人十之,己千之2、读下文,选出画线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A、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
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B、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
小朋友,(因为无知)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
C、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
如果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长不成人。
D、君子的心里,应当是平坦的。
晋灵公不君 学习卷
《晋灵公不君》学习卷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课文结合注释能解释文中重点实虚词、句子的含义并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谈一谈对“春秋笔法”的初步认识。
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关于《春秋》、《左传》和“春秋笔法”。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儒家经典之一。
原为中国古代各国史书的通称。
现在流传的《春秋》相传是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
该书极其简括地记载了上自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共242年的历史事件。
因为《春秋》文字过于简约,犹如大事年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人们撰写了一些专门诠释《春秋》内涵,阐述圣人思想的著作。
《左传》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著作。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记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
它与《谷梁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用来解释和阐明《春秋》的,都被列为儒家经典十三经。
《左传》继承和发扬了春秋笔法。
关于“春秋笔法”孔子修订《春秋》的原因:“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修订《春秋》的目的:“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史记·太史公自序》)为了实现匡救时弊,拨乱反正,宣扬王道,维护礼法的政治理想,孔子在编修《春秋》时,或直书善恶,或暗寓褒贬,后人称这种笔法为“春秋笔法”。
二、结合注释诵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注意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晋灵公不君②晋侯饮赵盾酒③提弥明死之④食之,舍其半⑤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⑥赵盾弑其君2、翻译下列句子①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③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④其我之谓矣。
⑤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课时作业3:3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一、基础训练(20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A .三进及溜B .而观其辟丸也C .既而与为公介D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解析 A 项,“溜”通“罶”,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B 项,“辟”同“避”,躲避;D 项,“阙”通“缺”,过失。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人谁无过.轻舟已过.万重山 B.⎩⎪⎨⎪⎧食之,舍.其半驽马十驾,功在不舍.C.⎩⎪⎨⎪⎧问其故,而患.之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D.⎩⎪⎨⎪⎧遂自亡.也大道以多歧亡.羊 解析 C 项均为动词,担忧。
A 项,名词,过错/动词,经过;B 项,动词,留下/动词,舍弃;D 项,动词,逃跑/动词,丢失。
答案 C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而为之箪食与.肉 A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B .孰与.君少长 C .蜩与.学鸠笑之 D .咸与.维新 解析 例句和C 项均为连词,和,跟。
A 项,动词,给予;B 项,介词,和,跟;D 项,动词,参与。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晋灵公不君.B.晨.往,寝门辟矣C.使钅且麑贼.之D.舍.于翳桑解析B项,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3分)A.书法..不隐B.弃君之命,不信..C.不忘恭敬..也..,民之主也D.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解析A项,古义:记事的原则。
今义: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B项,古义:不守信用。
今义:不相信;D项,古义:不合礼法。
今义:①不礼貌,②调戏(妇女)。
答案 C6.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则莫之继也A.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B.尚早,坐而假寐C.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D.其我之谓矣解析D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是判断句;B项是省略句;C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晋灵公不君习题
《晋灵公不君》习题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字音蹯()翳()食之()箪()橐()自诒()2、通假字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辟——)②宣子田于首山(田——)③子为正卿,亡不越竟(竟——)④反不讨贼(反——)⑤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阙——)⑥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诒——- )3、解释下列词句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不君:厚敛:2.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宰夫,过朝,3.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4.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补过,衮,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6.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患:贼之:7.晋侯饮(yìn)赵盾酒:饮:8.公嗾夫獒焉:嗾(sǒu):獒(áo):9.斗且出:且,10.提弥明死之:死之:111.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免之,13.赵盾弑其君:弑,14.古今异义词:宣子骤谏()、鉏麑贼之()、见灵辄饿()、书法不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音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晋灵公不君》习题1
《晋灵公不君》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通“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鲜:很少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B.①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速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C.①弃君之命,不信信:诚信②晋候饮赵盾酒饮:给……喝D.①今近焉,请以遗之遗:留下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亡:逃跑解析:A项,入:被采纳;B项,骤:多次,假:非正式的;D项,遗:送给。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C.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解析:A项,“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B项,“贼”,名词活用为动词,刺杀;C 项,“朝”,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朝;D项,“饮”是动词,读“yìn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厚敛以雕墙 ②使妇人载以过朝 ③遂扶以下 ④今近焉,请以遗之 ⑤寘诸橐以与之 ⑥倒戟以御公徒 ⑦以示于朝A .①⑥/②③/④⑦/⑤B .①②⑥/③⑤/④⑦C .①⑥/②③⑤/④⑦D .①⑥/②④/③⑦/⑤解析:①⑥连词,表目的,用来;②③连词,表修饰;④⑦介词,把;⑤连词,顺承。
答案:A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高中语文 3.3《晋灵公不君》课时训练 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课时训练·达标巩固区一、基础巩固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君之命,不信.信:相信B。
臣侍君宴,过.三爵过:超过C。
不食.三日矣食:吃饭D。
使麑贼.之贼:刺杀【解析】选A。
信:守信用。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使妇人载以.过朝厚敛以.雕墙B.谏而.不入问其名居,不告而.退C.公嗾夫獒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子为.正卿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解析】选D。
D项,均为“是”。
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B项,连词,表假设,如果/连词,表顺承,就;C 项,助词,无实义/兼词,于此,从这里。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
提弥明死.之C.项伯杀人,臣活.之D。
使使以闻.大王【解析】选B。
B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其余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知识延伸】文言文中动词活用的三种类型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
如: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伏”原本是动词,“埋伏”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名词,意思是指“埋伏的兵",充当宾语。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如:忿恚尉。
(《陈涉世家》)“忿恚”为“愤怒"的意思,这里是使动用法,即“使尉愤怒”。
3.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这种用法就是动词的为动用法。
如: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死”在这里是“为……而死”的意思,为动用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B.则社稷..之固也 C.书法..不隐 D 。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解析】选C 。
“书法”古义:记事的原则;今义: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晋灵公不君练习题
晋灵公不君练习题(共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五課晉靈公不君一、填空題:1、中國古代最早一部敘事詳盡的編年史。
2、“春秋三傳”分別是:。
3、《左傳》以為本,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魯隱西元年至魯悼公有四年264年間的史實。
4、後人對《左傳》的注釋包括:孔穎達的和楊伯峻的。
5、,晉國的正卿(相當於首相),諡號宣子。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7、董孤,古之良史也,。
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
二、判斷題:1、“晉靈公不君”的“君”是名詞活用作動詞,行君道的意思。
()2、“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中的“莫”是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誰”的意思()3、“忿懥”中的“懥”的讀音是“zhì”。
()4、“殺之,置諸畚”中的“諸”是介詞,相當於“於”的意思。
()5、“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中的“辟”是通假字,通“避”,逃避的意思。
()6、“我之懷矣,自詒伊戚”中“詒”是古今字。
後作“貽”。
()三、單項選擇題:1、下列各組中加點詞語的讀音無誤的一組是()A、曲肱.(gōng)社稷.(jì)稽.首(jī)B、熊蹯.(fán)弑.君(shì)上下相蒙.(mēng)C、袞.職(gǔn)嗾.使(sǒu)觀其辟.丸(pì)D、孝悌.(dì)舟輿.(yú)布橐.(tuó)2、下列各句沒有通假字的一項()A、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己B、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C、殺之,寘諸畚D、然則鄉之所謂知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乎3、下列重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患之,使鋤麑賊之賊:刺殺B、宣子驟諫,公患之。
驟:急驟,強烈C、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入:納,指被接納D、秋九月,晉候飲趙盾酒飲:給……喝4、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晉靈公不君.君:做君主B、宣子驟.諫驟:多次C、使鋤麑賊.之賊:殺害D、趨.登曰趨:快步5、下列四組句子,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①宣子田於首山,舍.於翳桑②食之,舍.其半B、①使婦人載以.過朝②遂扶以.下C、①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②過而.能改,善莫大焉D、①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②問其故,而患之.6、下列劃線字用法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則社稷之固也恣君之所使之B、歎而言曰過而能改C、有一於此長安君何以自托於趙D、鬥且出且君嘗為晉君賜矣7、指出下列“之”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項的是()A、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同步练习《晋灵公不君》
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哪些事情体现?二、合作探究:试从人物形象出发分析文章如何体现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观念的?三、课堂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克:能够B.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阙:空缺C.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多次D.使鉏麑贼.之贼:刺杀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而观其辟丸也B、杀之,寘诸畚C、请以遗之D、宣之田于首山3.下列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君能补过,衮不废矣②君知所过矣,将改之B.①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②夫轻诺必寡信C.①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②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D.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②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4.下列各句中与“其我之谓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不忘恭敬,民之主也B.今近焉,请以遗之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D.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厚敛以雕墙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②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C.①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②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D.①赵循弑其君②望之俨然,即之也愠,听其言也厉6.以下六句话,全部与赵盾忠于职守、为人正直有关的一组是()①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②三进及溜,而后视之③宣子骤谏,公患之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⑤斗且出,提弥明死之⑥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④7.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晋灵公在杀害宰夫之后,能够接受大臣进谏,明确表态,“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但未能有终,又先后企图谋杀忠臣宣子和士季。
B.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后的根本目的是要攻杀赵盾。
提弥明发现情况及时施救,最后提弥明为赵盾殉难。
C.赵盾对君主尽忠,对他人行善。
在首阳山打猎,曾救过一个叫灵辄的人。
《晋灵公不君》巩固练习
《晋灵公不君》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基础积累1、以下句中加红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曲肱〔gōng〕社稷〔jì〕稽首〔jī〕鲜克有终〔xi ǎn〕B、熊蹯〔fán〕弑君〔shì〕信禀〔bǐng〕上下相蒙〔m éng〕C、衮职〔gǔn〕嗾使〔sǒu〕忿懥〔zhì〕观其辟丸〔p ì〕D、孝悌〔dì〕舟舆〔yú〕布橐〔tuó〕靡不有初〔m ǐ〕2、以下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B、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C、杀之,寘诸畚D、然那么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几乎者3、以下各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曰:〝何以利吾国?〞B、天下未之有也C、柔以胜刚,天下莫不知D、何适而无有道也4、对以下各句中加红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A、公患之,使鉏麑贼之贼:刺杀B、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骤,强烈C、谏而不入,那么莫之继也入:纳,指被接纳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饮:给……喝5、以下四组句子,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赵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食之,舍其半B、使妇人载以过朝遂扶以下C、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过而能改,善莫大焉D、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问其故,而患之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
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测控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3.1 晋灵公不君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晋灵公不君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伏甲.,将攻之甲:士兵。
C.宣子田.于首山田:打猎。
D.我之怀矣,自诒.伊戚诒:此。
解析:诒,遗留。
答案:D2.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A.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古之.良大夫也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伏甲,将攻之.解析:A项,代词,所犯的过错;B项,助词,的;C项,助词,的;D项,和例句一样,代词,代指赵盾。
答案:D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三进及溜B.而观其辟丸也C.既而与为公介D.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解析:A项,“溜”通“罶”,屋檐下滴水处,这里指屋檐下;B项,“辟”同“避”,躲避;D项,“阙”通“缺”,过失。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书法..不隐B.弃君之命,不信..C.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解析:A项,古义:记事的原则。
今义: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B项,古义:不守信用。
今义:不相信。
D项,古义:不合礼法。
今义:①不礼貌,②调戏(妇女)。
答案:C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脄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高中文言文阅读】《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附译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
( 19 分)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 ① 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①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会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会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②,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
”犹不改。
宣子(赵盾)骤谏,公患之,使锄?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宣公二》,略有删改)【注】①?: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灵公不君》习题一、基础巩固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C.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D.三进及溜,而后视之解析:A项,“辟”通“避”;C项,“阙”通“缺”;D项,“溜”通“罶”。
答案:B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鲜:很少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B.①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速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C.①弃君之命,不信信:诚信②晋候饮赵盾酒饮:给……喝D.①今近焉,请以遗之遗:留下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亡:逃跑解析:A项,入:被采纳;B项,骤:多次,假:非正式的;D项,遗:送给。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C.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D.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解析:A项,“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B项,“贼”,名词活用为动词,刺杀;C 项,“朝”,名词活用为动词,上朝;D项,“饮”是动词,读“yìn答案:D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厚敛以雕墙 ②使妇人载以过朝 ③遂扶以下 ④今近焉,请以遗之 ⑤寘诸橐以与之 ⑥倒戟以御公徒 ⑦以示于朝A .①⑥/②③/④⑦/⑤B .①②⑥/③⑤/④⑦C .①⑥/②③⑤/④⑦D .①⑥/②④/③⑦/⑤解析:①⑥连词,表目的,用来;②③连词,表修饰;④⑦介词,把;⑤连词,顺承。
答案:A二、文本研探阅读文本选段,完成5~9题。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5.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厚敛以雕墙 雕:刻画,绘制B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这里指被采纳C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克:克制D .晨往,寝门辟矣 辟:打开解析:克:能,能够。
答案:C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而观其辟丸也②则社稷之固也B.⎩⎪⎨⎪⎧ 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 ①不入,则子继之②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D.⎩⎪⎨⎪⎧ ①宣子骤谏,公患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解析:A 项,“也”,都是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
B 项,“而”,都是连词,表假设关系。
C 项,“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D 项,“之”,①代词,指这件事;②助词,的。
答案:D7.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 )A.⎩⎪⎨⎪⎧ 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②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B.⎩⎪⎨⎪⎧ ①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②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C.⎩⎪⎨⎪⎧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D.⎩⎪⎨⎪⎧ ①公患之,使麑贼之②寝门辟矣,盛服将朝解析:A 项,②不能体现赵盾“恭敬”;B 项,②是士季的话;C 项,①不能表现灵公“不君”。
排除这三项即可。
答案:D8.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B .晋灵公厚敛雕墙,违反薄赋敛,轻徭役,藏富于民的思想。
以弹子射人以为乐,杀宰夫,不敬大臣。
可见其“不君”。
C .赵盾因晋灵公荒淫无道,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再苦谏其勤政爱民,触怒灵公,因而险遭灵公谋害。
D .为了上朝,赵盾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何等“恭敬”。
这种精神连杀手麑都被感化。
解析:C 项,“先委婉曲折地表扬灵公能知错改错”的不是赵盾,是士季。
答案:C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麑贼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第(1)句中“终”“赖”的含义。
第(2)句中“患”“贼”的含义。
第(3)句注意翻译出判断句的语气来。
答案:(1)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只是臣子们有了依靠。
(2)赵盾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麑去刺杀赵盾。
(3)杀害百姓的当家人,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不信。
三、深化扩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①,国之害也。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子封曰:“可矣。
厚将得众。
”公曰:“不义,不昵②,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公闻其期,曰:“可矣。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
不言出奔,难之也。
(选自《左传》)注:(1)雉(zhi ):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
(2)不义、不昵(ni ):对君不义,对兄不亲1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制也,君将不堪 堪:承受B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所:处所C .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D .大叔完聚,缮甲兵 缮:包裹解析:D 项,缮:修整。
答案:D11.下列语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②不如早为之所B.⎩⎪⎨⎪⎧ ①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②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C.⎩⎪⎨⎪⎧ ①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②姜氏何厌之有D.⎩⎪⎨⎪⎧ ①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②段入于鄢解析:A 项,“为”,介词,替、给。
B 项, “以”,①介词,把;②连词,用来。
C 项,“之”,①助词,的;②宾语前置的标志。
D 项,“于”,①介词,表对象;②介词,表处所。
答案:A12.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庄公对共叔段“欲擒故纵”的一项是(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②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④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⑤公曰:“无庸,将自及。
”⑥不义,不昵,厚将崩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解析:②是祭仲对国事的担忧,不是庄公的言行。
④是共叔段的做法,也不是庄公的行为。
排除这两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D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
制邑形势险要,姜氏居心何在,庄公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没有得到允许。
B.当祭仲提出京邑的城市规模不合规定时,庄公却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
等到祭仲再次提醒他时,他才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话。
C.庄公设下的陷阱,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到自我毁灭。
可见庄公既狠毒又狡猾。
D.庄公等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得知姜氏开城做内应的时间之后,才万不得已下令让子封讨伐共叔段。
解析:D项“万不得已”错误,从上文可以看出,庄公一直知道共叔段的行为,只是时机不成熟才没有攻打他,并非“万不得已”。
答案:D1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意“度”“制”“毙”“姑”“弟”等词的含义。
答案:(1)现在京邑的城市规模不合乎规定,违反了制度,恐怕对您将有所不利。
(2)不道德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栽跟斗,你姑且等着瞧吧。
(3)共叔段没有恪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称他为弟弟;兄弟间如同两个国家的国君争斗,所以用“克”字。
参考译文:当初,郑武公娶了申国的女子,名叫武姜,武姜生了庄公与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倒生,使姜氏受到惊吓,所以取名寤生,姜氏因此不喜欢他。
姜氏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
她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没有同意。
等到庄公即位后,姜氏请求把制邑作为共叔段的封地。
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儿。
你要其他地方我都照办。
”姜氏就要了京邑,庄公就让共叔段住在那儿,人们称他为京城太叔。
祭仲对庄公说:“一般的城市,城墙超过三百丈,那就要成为国家的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