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道家术语“八卦”为何成为传播小道消息代名词?《易经》说,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不知何时,“八卦”这一道家术语成了山南海北神聊、传播各种小道消息的代名词。
比较多的一种说法是,以前香港娱乐杂志会在明星照片上加贴八卦图,有点类似现在的马赛克,慢慢地八卦这个词就衍生出来了。
有研究表明,人们65%的日常谈话时间都奉献于八卦。
即便你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每天也总能找到一两个你感兴趣的八卦话题。
在著名的天涯社区,娱乐八卦板块的点击量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是互联网上最热门的娱乐论坛之一,充分说明了八卦的吸引力。
人们热衷八卦,首先源于态度表达的自然需要:小道消息是八卦的主要内容,但人们一般不会对普通人今天晚上吃了什么菜、见了什么人感兴趣。
真正令人想八卦的,主要源于人们的态度或者说是对那些八卦消息的看法。
当获得的小道消息并非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加入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猜想,就容易引起互动,形成八卦。
如果只呈现事实或现象,缺少人们的主观推测、发挥,八卦就很难形成。
八卦,使人们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谈资,大家在有意无意间成了八卦的参与者或推动者。
有人认为,人类与生俱来带着八卦基因。
在物竞天择的进化过程中,有八卦兴趣的人语言表达能力更出众,生存能力更强,可能会胜过甚至淘汰那些没有八卦兴趣的人。
美国诺克斯学院心理学教授弗兰克·麦克安德鲁认为,八卦是维系群体交流和稳定的工具,能促进群体繁荣。
因为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保证生存和发展的手段之一就是对同伴和敌人信息的掌握,以获取资源。
从人们的心理需求角度来看,八卦有不少作用,最重要的作用是能让人很轻松地制造话题,增添亲切感。
人类学家克里斯托弗·贝姆提出,“闲聊”是促进群体团结的一种方法,互相分享消息,说明大家在同一个“圈子”里。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传奇小说始于唐代,它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古典小说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
“小说”一词始见于《庄子》:“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这里的小说,指的是琐碎的言论,内容如何,不得而知。
西汉刘歆在《七略》中提及“小说家”的名称,但所记之书后世不传。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给“小说家”下了定义:“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两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文言传说故事或名人轶事的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葛洪的《神仙传》、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到了唐代,出现了记述奇闻异事的文言短篇小说,名唐传奇。
传奇小说产量丰富,除了《聂隐娘》外,代表作品还有《虬髯客传》《莺莺传》《南柯太守传》《柳毅传》《李娃传》《红线传》《章台柳传》《长恨歌传》《霍小玉传》《梅妃传》《枕中记》等。
这些小说中的一些情节和典故,常为后世文人所用,宋元明三代不少戏剧故事,都是在唐传奇的基础上继续演绎创作出来的。
传奇小说的主人公不尽是鬼神,而多是人。
或是才子佳人,或是英雄侠客,总之,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性格的人。
比如《聂隐娘》和《红线传》,主角是参与到地方官吏斗争之中的刺客侠士,反映了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各股地方势力之间相互斗争仇杀的社会现实;再如《李娃传》和《霍小玉传》,主角是情路坎坷的世族子弟和妓女,反映了唐代士人以迎娶大家闺秀为荣的等级森严的婚姻状况。
大唐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为传奇小说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创作空间,使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浓的现实和时代气息。
虽然传奇小说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但加入了很多纯粹想象的元素。
比如《聂隐娘》中描述隐娘与精精儿打斗,说是有红白两面旗帜在床的四周击打旋转,后有一人从空中掉下来。
又描述空空儿的神术,说是人不能看见他的变化,鬼不能跟随他的踪影,他能从虎穴进入阴间,能用无形攻击有形。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有答案)
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半期考语文学科联考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
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国家的发展史也就是这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
鉴于官员在国家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他们对于读书和从政二者关系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官场风气,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社会风尚。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是持续性的普遍性的历史现象,也是官场的显性规则。
中国封建社会官本位色彩非常浓郁,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入仕为官。
因此,读书成为古代文人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二选择。
这些文人士子秉承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价值理想,经过儒师的悉心调教和官场的耳濡目染,入仕时大都谙熟治乱兴衰之道,知晓为人处世之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朝廷命官。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文人士子们通过经年累月的读书,不仅蓄积了丰赡学养,而且提升了高迈人格,换言之,读书造就了称职的官员,而官员继续读书则成就了更大事业。
众所周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漫长苦读且深入传统文化肌理的人,才能通过严苛的科举考试,才能在官场里登堂入室。
因而,但凡具有读书天赋、家境又允许的学子,大都养成了读书习惯,为官之后依然读经诵史,赋诗作文,以此颐养性情、陶冶操守、净化心际、提升境界。
另外,凡是国盛民阜、天下太平的朝代必然是推崇文化和学术的朝代,此时考核检验官吏的准绳,不仅要看其政绩大小,也要看其文化修养的高低。
中国古代官员把读书和从政合二为一,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有一定关系。
秦汉统治者将偃武修文、重用儒生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到了隋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选人用人的主要途径,它把考查文人学子对古典文化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作为公开选拔官员的基本依据,所以不读书者不能入仕为官。
士子们一旦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目标,在读书为文方面更加勤勉笃毅,成为为官和为文两方面的典范,他们既是垂范后世的出色政治家,又是名留青史的杰出文学家。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朔风(shuò)骷(gū)髅名媛(yuàn)自怨自艾(yì)B.端倪(nì)拔擢(zhuó)绿(lǜ)林风流倜傥(tǎng)C.跛(bó)脚庇(pì)佑祛(qū)除胜券在握(quàn)D.剽(piāo)窃憎恶(zēng)嫉(jí)妒屡见不鲜(xiān)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付梓墨守陈规一筹莫展得鱼忘荃B.渲泄唇枪舌剑病入膏肓锱铢必校C.熟稔察颜观色茕茕孑立心无旁鹜D.蓬蒿真知灼见鞠躬尽瘁两全其美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无数莘莘学子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毕业时却遭遇“最难毕业季”,这种现实困境使“就业”成为当今社会一大热门话题。
B.庞龙等人的一夜成名刺激了网络歌手。
歌坛顿时泥沙俱下,有的网络歌曲低俗不堪,有的废话连篇,有的语无伦次,有的淫言秽语。
C.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秘的力量,能使人们的烦恼涣然冰释。
D.陶渊明厌弃了黑暗的官场,毅然归隐后过着瓜田李下、悠闲自得的生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B.如果公司实力雄厚,拿出资金在社会的监督下做些慈善,那是高尚;如果公司打着慈善的名义做生意或把慈善作为捞钱的挡箭牌,那是邪恶。
C.对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当前,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和美国经济困境的出现,世界经济前景低迷。
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经济增速逐季回落。
二、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孤不自成,两不相背”(谢榛)。
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成融合无间的状态,于是美妙的诗歌意境便产生了。
情因景而物态化,景因情而意象化,这便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内容。
而触景生情--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便成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基本途径之一。
虽则,胡应麟曾称道王勃五言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诗,“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张戒也说:对景言情,“此乃众人之所同耳”,杜甫则“对景亦可,不对景亦可”。
这是说,诗歌以言情为主,诗中不著景物,也未始不能写出好诗。
被称做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即是如此。
然而,从我国的古典诗歌民族传统看,情景交融标志着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古典诗歌往往通过借景言情,寓情于景,而使诗情画意高度融合,从而在艺术上表现为含蓄蕴藉,诗味浓郁,使人读之,悠然神远。
诚然,以情景二者而言,情为主,而景为从。
因此,徒自描摹,为写景而写景,纵使声、光、色、态俱全,日月迭璧,山川焕绮,也不会产生感人的力量,不足与诗歌意境的创造。
大谢(灵运)、小谢(眺),有时不免为后人所诟病,就因为他们的诗作往往景多而情少。
更不必说有些摹拟之作,描绘景物,尽成堆垛,其中缺少真情实感,而窒息着诗的生命。
深情是诗歌生命之所系,诗人必得“以情会景”。
否则,“本自无意,不能融景”。
费经虞说得好:“……青山、绿水、白云、红树无诗不有,而必知所以用之,非遂以此为诗也。
情景交融,关键在融。
有些诗,情景并同,然而妍媸各别。
谢榛曾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怯弱(qiè)脊髓(suí)赴汤蹈火缪种B.拓片(tuò)负疚(jiù)惴惴不安寒喧C.吞噬(shì)榫头(sǔn)韬光养晦翠幄D.石栈(zhàn)錾银(zhàn)司马青衫抚赝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年龄、学识技能、品德三者同时成长,免得马齿徒增,光阴空过。
B.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C.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D.潜入毒犯内部抓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C.“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卢洪洲为南航赴墨西哥包机任务指导制定了一整套防疫防控方案,包括:客机的座位怎么排?工作人员是不是要戴N95口罩?如何保护20位机组人员健康?一旦机上有人发热怎么处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必须在建设民族文化和引领世界文化上有所建树,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感染力和竞争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天下心悦诚服”。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
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
两千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
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
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天、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
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
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
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
《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
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
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2024届高二(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今年以来,随着ChatGPT的爆火,人工智能(AI)开始更多地走入人们的视野。
人工智能不仅复杂且综合性极强,它研究的是如何构造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
可以说,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伟大的学科之一。
尽管有专家表示,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在场景理解上还不一定能赢过两岁小孩,但机器不知疲倦和迅速的学习正在缩小与人类的差距。
例如,战胜围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系统“阿尔法狗”在短短几年内自我对弈了数千万盘棋局,这远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优秀棋手对弈的总和。
而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ChatGPT更是在不断“教导”和“训练”下变得越来越具有近似于人的思考和表达。
人工智能使得机器正在变得更快更强,同时也在变得更加聪明和智慧。
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等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进步,因为都是在替代人的劳动,但人工智能又与以往任何一次技术进步不同,因为其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替代人的劳动。
人工智能对脑力劳动岗位的影响大于对体力劳动岗位的影响,这引发了一些人的巨大的担忧。
我们看到,ChatGPT能够顺利完成复杂和专业性极强的文字工作,例如文秘写作、文学创作、论文加工等,而从事这些文字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未来将受到冲击。
当然,人总会在新的产业和岗位上找到更好的工作,这在以前的技术进步中不断发生,与其担忧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加快劳动者的知识更新和能力更新,以适应更多新的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人工智能的生产力主要由算力决定,需要投入的养料是海量的数据资源。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吴冠中《笔墨等于零》)
〖备 注〗①屋漏痕,书法术语。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故名。
屋漏痕①因缓慢前进中不断遇到阻力,其线之轨迹显得苍劲坚挺,用这种线表现老梅干枝、悬崖石壁、孤松矮屋之类别有风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云山湿漉漉的点或倪云林的细瘦俏巧的轻盈之线。若优若劣?对这些早有定评的手法大概大家都承认是好笔墨。但笔墨只是奴才,它绝对奴役于作者思想情绪的表达,情思在发展,作为奴才的笔墨手法永远跟着变换形态,无从考虑将呈现何种体态面貌。也许将被咒骂失去了笔墨,其实失去的只是笔墨的旧时形式,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及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
B.墨以笔为筋骨,笔以墨为精英。(笪重光《画签》)
C.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石涛《画语录》)
D.使墨之从笔,如云涛之从风,斯无施不可矣。(刘熙载《艺概》)
4.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笔墨”与“中国画”的关系。
5.请结合材料,你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画应该如何创新?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画在全世界的艺术中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经过几千年的积累与沉淀,集思维模式、哲学理念和美学思想于一身。而它最为鲜明的体现就是笔墨,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和生命,是它区别于所有其他画种的重要形式,笔墨具有其他画种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和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脱离了笔墨,任何堂皇恢宏的表现,任何华丽绝妙的色彩,都不能被定义在中国画的范畴之中,只能将其作为“综合艺术”等来看待。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城市的起源距今有3000多年了。
我国很早就将水利工程的环境美学引入宫城建设。
一个环境优美、市政功能完备的城市,往往有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的城市水利工程体系。
例如,北京自金代至明代终于演化出流动的湖泊水体与规则宫域和市坊街道整合的城市格局,既体现了帝国都城的威严,又以湖光山色赋予城市以灵气和美感。
其实,水资源条件作为重要的自然因素在城市出现的初期已被重视,古代典籍中早已提出关于城镇规划的水利原则。
《管子》蕴涵着丰富的水利规划内容,既从纲领上明确了城池建设是国之要务,又从细节上强调城址高程选择须取水之利、避水之害,城址位置选择应水源丰沛,引蓄得宜,城市整体规划宜遵循供排水综合功能具备的制度等。
这些理论体现了因地制宜、顺势利导的主要原则,成为至今所知最早的自然城市理论。
水利工程的兴建给一些都城留下了宛若银链的城市水道和碧波盈盈的园林陂池。
这些水道和陂池互相贯通,可调节供排水量,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
如今,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对传统城市水利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在满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之后,城市市民的愿望就是有整洁优美的市容、良好的秩序,能够享受蓝天、碧水、绿树、花丛,看到更多的能代表城市精神和文化品位的东西。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对功能至上的城市规划观念进行了反思,重新研究旧城市,研究古代“自然城市”的风味,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以“创造优美城市环境”为宗旨的城市规划理论。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重庆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熨(yùn)烫稍(shào)息混(hùn)沌怙(gū)恶不悛(quān)B.赏赉(lài)孱(càn)头狡黠(xié)力能扛(gāng)鼎C.庇荫(yìn)连累(lěi)肄(yì)业数(shuò)见不鲜D.抹(mā)布攒(cuán)射噱(xué)头自怨自艾(aì)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B.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C.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大批农民安土重迁,告别家乡,外出打工。
D.10月,浙江余姚水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B.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的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变得紊乱,从而促人早衰和引发某些疾病。
C.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D.“留守儿童”在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热烈响应、积极行动,将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重点。
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
好在她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
——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2021-2022学年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重庆市渝东九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唐诗何以成为经典?从数量上来看,据专家估计,唐诗(包含五代诗)存世数量约53000首,作者约3000人。
这组数字,远远超过了从《诗经》以来到隋朝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全部诗歌的总和。
在作者方面,写诗几乎成为当时唐朝全民性的文艺活动,各行各业都有诗作传世,甚至不乏无名氏的精彩诗作留了下来。
因此,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之所以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
那个伟大的时代不仅诞生了李、杜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而且还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名家,比如初唐四杰、王孟、高岑、晚唐的小李杜等。
不仅如此,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
既有像杜甫这样描写现实的伟大诗人,也有像李白这样风格比较浪漫的诗人,同时还有一些深受禅宗思想濡染的诗人。
而且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的发展,在唐代都达到一个全盛时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被做完。
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的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我搞摩鲁迅先生此话之意,大约是如今的我们如果想写诗抒发胸中之意的时候,不妨直接引用一首唐朝诗人的诗即可,不必亲自操刀了。
唐诗之所以经典,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经典是要经过长时间检验的,而唐诗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
经典在流传过程之中,会得到不断的阐释和接受,会融入很多时代因素,成为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公共空间,作者在写的时候就会留下空白,等着读者去填充。
读者在读一首诗的时候,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忽然之间豁然开朗,领悟到诗歌的真谛,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和作者发生了共鸣,这就是接受文学传播过程中的时间穿越性。
《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片段,黛玉给香菱推荐“诗歌教科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
”也就是先把王维的诗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诗”,因为杜甫的七言律诗在盛唐以后是出类拔萃的;“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李白的七绝是黛玉给香菱指定的第三本教科书。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显明民族特色之学。“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故欲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当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很多个而不是一个。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日本学者山国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数,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全部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行须爽高也。”
(选自《通信世界》杂志2024年第12期)
4.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前我国电子科技产品中最核心的芯片CPU元件几乎都由欧美国家研发,令人担忧,格力、华为等公司起先进军芯片产业。
B. 中国有显著的自身优势,因而半导体高端人才和部分芯片企业均向国内聚集,但要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还须要时间。
(摘编自《2024中国互联网发展十大动向》,人民网2024年12月27日)
材料二
将来中国能否硬解“缺芯”之痛?专家指出,既不能自暴自弃,也不能夜郎自大、掉以轻心。
2022-2023学年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三峡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
“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
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此亦文章病也。
”沈括生得太早了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
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
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
”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
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到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烈,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
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观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鱼、鸭的眼眍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第9课、第10课。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几乎文学史上的每一部经典作品都会涉及方言的运用。
那么,方言在文学作品中有什么主要功用呢?第一,方言是不同地域文化的承载体。
在欧美文学史上,英国在9世纪时就出现了方言诗。
接着到14至16世纪,骑士传奇故事和戏剧盛行,部分作家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方言。
如“英国文学之父”乔叟在他的小说《坎特伯雷故事集》里使用了伦敦方言,使得书中的语言生动幽默,给读者呈现出了一幅当时英国社会的生动画面。
著名诗人彭斯从地方生活和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运用苏格兰方言创作了大量诗歌和歌谣,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转观中国文学,也不乏将地方方言运用于文学创作中的大家。
如老舍,他于1925年在伦敦写的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几乎就是20世纪20年代最好的北京口语教本,直至今天,那些纯粹的京腔韵致,依然会从许多老北京人的嘴里不经意地飘出来。
老舍在创作上强调保持口语化方言的原汁原味,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看作是用文字的构筑展现了北京世俗风物和历史文化的全景,表现了纯粹的“京味”和北京的精神文化意蕴。
综上所述,社会语言学家认为,应该把语言看作一种符号现象,对它进行解释的时候不可脱离它的社会环境。
而作为一种语言的变体,地域方言承载的是特定地区的人们对社会、文化、人生的经验和感受,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独特的世界认知方式。
方言中蕴含着古朴的民俗风情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通过方言可以了解不同的人文特征和其中独特的文化意境。
第二,方言的使用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地位和社会关系。
仔细阅读文学作品就能发现,一般上层社会和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是不讲方言的。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 语文及答案
高2025届拔尖强基联盟高二下三月联合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学校:2024年3月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行保管,以备评讲)。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无远弗届的现实空间再广阔,也是有限的存在;而艺术的想象空间却是无限的。
有人说,描绘现实是有中生有,艺术想象是无中生有。
当然,“无”之花,也需要植根于“有”之土。
②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一种“留白”技法,为了给观赏者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艺术家把“虚实相生”“计白当黑”“以无胜有”灌注到艺术作品里去,从而在一种简约的几至于“无”的状态中,呈现出境界高远、意象空灵的“有”的意蕴。
当代西方有所谓“在场”与“不在场”的哲学阐述,凭借想象力的支撑,让不在场的东西通过在场的东西显现于直观之中。
二者相依互动,从而充分调动、激发受众的想象力,使有限文本具备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米洛的维纳斯③且以雕像《米洛的维纳斯》为例。
在卢浮宫看到了维纳斯的断臂,一些艺术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争.议.不断,便筹划着为她复原双臂,并给出了多种整修方案。
可是,双臂原来的姿态是怎样的?谁也没有见过。
这样,就只能靠凭空想象,从而做出种种设计、种种猜想:一种是,原来的维纳斯左手拿着苹果,搭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一种设想是,维纳斯两手托着胜利的花环;有一种推测,维纳斯右手擎着鸽子,左手拿着苹果,像是要把它放在台座上,让鸽子啄食;有的设想更加离奇,认为维纳斯正要进入内室沐浴,由于不愿以裸体现身,右手紧紧抓住正在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把头发;还有一种猜测,维纳斯的情人战神马尔斯凯旋,两人并肩站着,维纳斯右手握着情人的右腕,左手轻轻地搁在他的肩上……④当然,最后的结局是:由于争议不休,哪一种方案也未获采纳,人们公认现有的断臂状态最美。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
重庆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所谓“皮革奶”,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B . 该记者没有按照报社领导的要求,如实报道地方政府治理污染不力、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受到了停职处分。
C . 巴以新冲突将成为奥巴马上任后遭遇的首个重大国际危机,这个危机将直接考验奥巴马的外交智慧和危机处理能力。
D . 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护别人的精神和良好习惯。
2. (2分) (2017高二上·常熟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古已有之的偶像崇拜现象,自近些年引进了“fans”的英文趣译,并用“粉丝”代之之后,便成为一个愈演愈烈的社会性现象。
,。
,,,,都应有尽有。
粉丝现象,已以其迅猛而强势的发展,成为当下文化领城里最引人注目的新动向。
①从影视界到娱乐界,从体育界到文化界,从时尚界到读书界②一经正式应用,就遍地生根开花③好像“粉丝”这个词本身具有一种超强的魔力一般。
④从演艺明星到秀场新人,从著名作家到青春写手,从文化名嘴到网络红人。
⑤而粉丝们追捧的偶像,也是五花八门。
⑥几乎都有层出不穷的粉丝群体A . ③⑥②④⑤①B . ③②①⑥⑤④C . ⑤①④⑥②③D . ⑤⑥②④③①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3. (6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①网络文学的诞生,加速了文学大众化的进程;晋升为作家的路途大为缩短。
过去的文学爱好者,须长期被文学期刊“折磨”,经历多次退稿和修改,才逐渐由学习写短中篇发展为写长篇。
今日青年写手,将编辑抛在一旁,出手便是长篇,在网上直接面对读者,一经受众认可,便可迅速成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名校联盟下学期高2016级联考语文试题命题:重庆市名校联盟命题组语文试题卷共9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东方数学的使命吴文俊①所谓东方数学,主要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
东西方数学的异同,也就是东方数学(主要是古代的中国数学)跟现代欧美数学的异同。
我们学现代数学(也就是西方数学),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而中国的古代数学根本不考虑定理不定理,它的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着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
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所谓算法。
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学大师说,计算机数学是算法的数学。
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
进入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的数学或者是算法的数学,刚巧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最古老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②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就是从问题出发,和西方的从公理出发完全不一样。
从问题出发,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带动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学科的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总的面貌。
③为什么解决问题要解方程呢?原因很简单:一个问题有原始的数据,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这个答案也应是以某种数据的形式来表示的。
在原始数据和要求数据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关系,这种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是一种方程。
为了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就要解决形形色色的方程。
因此,解方程变成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目标。
④我们经常跟外国人的脚步走。
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推进一步。
可是不管你对这个猜测证明也好,推进也好,你还是比提出猜测的人低一等。
我们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⑤我们正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的问题,所以相应的数学应该是一种处理有限事物的数学,在数学上叫“组合数学”。
历史上,组合数学创始于中国,以贾宪为首,一系列的成就不断涌现。
我们在数学方面得到许多这样的成就绝不是偶然的。
东方的数学有一定的思考方法,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思想地进行的。
具体地讲,它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一些新的方法,再提高到理论上,建立一般的原理(就像牛顿有关的定理),用这样的原理解决形形色色更复杂、更重要、更艰深的实际问题,这样数学就不断地上升和发展。
⑥我们现在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学。
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1.以下各项中西数学对比,最符合...文意的是( )A.中国古代数学以算法为主,而西方数学则不重视算法。
B.中国古代数学根本不考虑证明定理,而西方数学则只考虑证明定理。
C.中国古代数学是与计算机结合得最紧密的数学,而西方数学则不是。
D.中国古代数学的内容以解方程为主,而西方数学则以证明定理为主。
2.下列各项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数学,主要指的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东西方数学的异同,集中表现为中国数学与欧美数学的异同。
B.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解方程,解方程成为以解决问题为精神实质的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的目标。
C.西方数学的理论体系是由问题、概念、方法和原理建立起来的。
D.中国古代数学所注重的计算方法、步骤,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算法,可见,现代计算机数学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数学。
3.下列各项根据本文做出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数学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理解和把握不同的原始数据和要求数据之间的关系。
B.中国古代数学不从公理出发,但不排除本身理论体系的建立。
C.中国古代数学和计算机数学都是算法数学,可以说明中国数学是最成熟和最先进的数学。
D.中国古代数学从问题出发,通过不断解决问题来推动自身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苗,字子宣,叔父畎。
畎为梁州刺史,大著威名。
王足之伐蜀,梁武命畎拒足于涪,许其益州。
及足退,梁武遂改授。
畎怒,将有异图,事发被害。
苗年十五,有报雪志。
延昌中归魏,仍陈图蜀计。
大将军高肇西伐,诏苗假.龙骧将军向导,次晋寿。
宣武宴驾①,班师。
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
乃上书陈.平定江南之计,其文理甚切于时。
明帝幼冲,无远略之意,竟.不能纳。
正光末,三秦反叛,侵及三辅。
时承平既久,人不习战。
苗以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乃上书以为:“食少兵精,利于速战;粮多卒众,事宜持久。
今陇贼猖狂,非有素蓄,虽据两城,本无德义,其势在于疾攻,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
今且宜勒大将,深沟高垒,坚守勿战。
别命偏师,精卒数千,出麦积崖以袭兵后,群妖自救。
”于是诏苗为统军,隶.行台魏子建。
子建以苗为郎中,仍领统军,深见知待。
孝昌中,兼尚书左丞,为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汾、绛、蜀贼,平之。
及杀尔朱荣,荣竺弟世隆粤部曲还逼都邑。
孝庄幸大夏门,集群臣博议,百僚计无所出。
苗独奋衣起日:“今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时,请以一旅之众,为陛下径断河梁。
”庄帝壮而许焉。
苗乃募人于马渚上流,以师夜下。
去桥数里,放火烧船,俄然桥绝,贼没水死者甚众。
官军不至,贼乃涉水与苗死斗,众寡不敌,苗浮河而没。
帝闻,哀伤久之,谥忠烈。
苗少有节操志尚功名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葛不许叹息谓亮无奇计及览《周瑜传》未曾不嗟咨绝倒。
解鼓琴,善属文咏,工尺牍之敏,当世罕及。
死之日,朝野悲壮之。
(节选自《北史·李苗传》) 注:①宴驾:对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诏苗假.龙骧将军向导假:假借B.乃上书陈.平定江南之计陈:陈述,陈说C.明帝幼冲,无远略之意,竟.不能纳。
竟:最终D.于是诏苗为统军,隶.行台魏子建隶:隶属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苗少有节操志/ 尚功名/ 每读《蜀书》/ 见魏延请出长安/ 诸葛不许叹息/ 谓亮无奇计/及览《周瑜传》/ 未曾不嗟咨绝倒。
B. 苗少/ 有节操志/ 尚功名/ 每读《蜀书》/ 见魏延/ 请出长安/ 诸葛不许/ 叹息谓亮无奇计/及览《周瑜传》/ 未曾不嗟咨绝倒。
C. 苗少有节操/ 志尚功名/ 每读《蜀书》/ 见魏延/ 请出长安/ 诸葛不许/ 叹息谓亮无奇计/ 及览《周瑜传》/ 未曾不嗟咨绝倒。
D. 苗少有节操/ 志尚功名/ 每读《蜀书》/ 见魏延请出长安/ 诸葛不许/ 叹息谓亮无奇计/及览《周瑜传》/ 未曾不嗟咨绝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苗对叔父李畎被害一事耿耿于怀,归魏后仍陈说伐蜀之计,后朝廷曾出师西伐,但因皇帝驾崩而不得不班师回朝。
B.李苗在众大臣对尔朱荣的堂弟率部下逼近都邑束手无策时,主动请缨,招募兵员与敌作战,后因寡不敌众而死。
C.李苗在三秦反叛时,根据敌情提出正面坚守不战,选派精兵偷袭敌后的方略,一举击溃了叛军。
D.李苗崇尚功名,读《蜀书》时,会因诸葛亮不同意魏延请求出兵长安而叹息;读《周瑜传》时,总是深深感叹折服。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其势在于疾攻,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
(5分)(2)子建以苗为郎中,仍领统军,深见知待。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田舍夜舂(明)高启新妇舂粮独睡迟,夜寒茅屋雨来时。
灯前每嘱儿休哭,明日行人要早炊。
8. 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画面?此画面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现实?(6分)9. 有人说此诗是对古代劳动妇女的一曲赞歌,你同意吗?简述理由。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1)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一篇描写音乐的佳作。
其中“,”。
两句直接描写音乐的音色和表情。
写音乐时而清脆,时而哀婉;写乐声从悲戚转为欢快,表情富于变化。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追求个性自由、维护人格尊严的千古名句是,。
(3)杜牧在《阿房宫赋》里用夸张手法写出阿房宫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道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庞白①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在城市中穿行,我很容易想起这样一句话:这是别人的城市。
每每审视自己与城市的关系的时候,这个句子总不由自主地跳入我的脑海。
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在内心深处把自己融进城市,把城市看成是自己的。
事实上我也曾这样努力过。
脚下这座城市,我也生活了将近二十年,比在老家生活的时间还长,但至今对这座城市却常感陌生。
真有点莫名其妙。
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一种人。
那种人有这样的本事:好像处处都是他们熟悉的自小长大的地方,每处地方他们都能迅速融入其中,在其中交朋结友,郊游,逛街,工作,生活,如鱼得水。
只是偶尔因语言的差别才会突然记起他们不是本地人,除此之外,他们甚至比本地人还本地人。
③在城市中生活却没有融入城市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我常百思不得其解。
每每夜深人静或在别人的城市里行走时,儿时那些残旧的老屋、清澈的小溪、坎坷的青草坡、淳朴的笑容、温热而熟悉的乡音扑面而来。
为什么入梦的不是暖昧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辆、焦虑和激动的人群呢?④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难道城市也因熟悉而让自己漠然了?可能是吧,但也不尽然,否则又如何解释颤动内心那根柔软相思之弦的,常是老家那些景物,而非这个城市或那个城市的灯红酒绿呢?也许用“距离产生美”来解释更能让自己满意,也更合情合理一点。
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就像人不可能有两次生命一样有两个故乡吧。
而故乡正是给了我们生命的地方,那是来自血源的、无法忘怀的记忆。
这样的记忆,会让我们的灵魂一生都散发着与生俱来的那种甜甜的、忧伤的、淡淡的味道,总在不经意之间告诉我们:你从何而来!这样的感觉就像一根线牵着飘飞的风筝,无论飞得多远,总与捏线的手息息相连,一刻不离。
⑤在城市中生活,其实早已把家放置在别人的城市里,成为别人城市里的故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