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福利制度改革

合集下载

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瑞典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欧洲诸国家的福利制度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继承与发扬,可谓比较完善。

但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隐藏于旧福利制度中的弊端充分暴露,迫使政府或多或少进行了改革。

以西欧北欧的典型代表英国瑞典为例,比较分析了两国改革的背景及主要措施,并由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

标签:福利国家;改革;比较研究1引言福利国家是指这样一种国家,它有着集全面性国家性、集体性、义务性于一身的社会保障计划以应对工业社会里个人可能遭遇到的不幸与缺憾。

它对全体公民,无论工作与否,无论城乡差别,一律提供保障。

英国瑞典都是典型的福利国家,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福利国家事业在二战后得到迅猛发展并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颠峰,但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使福利国家陷入重重困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两国政府不得不进行了福利制度改革。

分析了它们改革的经验和教训,这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2英国、瑞典改革背景与主要措施2.1英国20世纪初期,在经济学家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指导下,以《贝弗里奇报告》开始了英国创建福利国家的序幕。

以《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等五部法律的通过为标志,英国于1948年宣布正式建成福利国家,其目标是:收入均等化福利普遍化就业充分化等。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繁荣,其福利事业也得到大力发展,于20世纪50、60年代达到巅峰。

但这种高福利模式却存在许多弊病,简言之就是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太强调公平公正均等就会影响效率,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弊端在石油危机后充分暴露,滞胀局面,一方面国家经济停滞不前,无力负担日趋增长的公共福分支出,国家财政严重赤字。

另一方面,通胀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不得不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高福利标准,这又进一步增加政府社会福利支出,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举步难艰,在这样背景下,英国开始了福利制度的改革。

英国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撤切尔政府阶段和布莱尔政府阶段,具体上说两者的改革没有实质区别有一定连续性,只是后者做法更加温和而己。

英国福利政策

英国福利政策

英国福利政策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福利政策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对英国福利政策的一个概述。

一、英国福利政策的背景和历史英国的福利政策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和其他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极度贫困,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种情况。

1948年,英国建立了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这是英国福利政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后,英国政府不断扩大福利服务的范围和规模,覆盖了包括教育、住房、失业、退休等领域。

二、英国福利政策的主要内容1. 卫生保健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NHS)是一个免费的医疗服务体系,覆盖了全体公民。

NHS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等设施,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服务。

此外,英国还设立了私人医疗保险制度,为那些需要特殊医疗服务的人提供额外的保障。

2. 教育英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所有5-16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教育。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高等教育贷款计划,为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学费贷款和助学金。

3. 住房英国政府实行了社会住房制度,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廉租房。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住房补贴制度,为那些需要额外住房支持的人提供帮助。

4. 失业保险英国的失业保险制度为那些失去工作的人提供失业救济金,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为失业者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

5. 退休保险英国的退休保险制度为那些达到退休年龄的人提供养老金,帮助他们维持生活。

此外,政府还设立了职业年金制度,为那些没有私人年金的人提供额外的退休保障。

三、英国福利政策的特点和问题1. 英国福利政策的特点是普遍性、免费性和公平性。

福利服务的覆盖范围广泛,包括所有公民和居民,而且大多数福利服务都是免费的,保证了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福利保障。

此外,英国的福利政策注重公平性,避免贫富差距过大。

2. 英国福利政策的问题主要是财政压力大和社会不公。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是指英国政府为了保障国民福利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帮助那些经济状况较差、生活困难的人群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1.福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英国福利制度起源于19世纪工业化时期,当时社会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和贫民问题。

1834年,英国通过了《贫民法令》,建立了最早的福利制度。

随着时间的推进,福利制度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并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英国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失业救济、住房补贴、医疗福利和养老金等多个方面。

这些福利待遇由政府提供或者通过政府与私人机构合作提供。

这些福利制度的核心原则是根据需要发放福利,而不是根据支付能力。

3.福利制度的问题和挑战英国福利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福利制度覆盖范围广泛,支出大幅增加,导致财政压力加大。

福利申请和发放过程中存在滥用和不公平的情况,需要更好的管理和监督。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变迁,福利制度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以满足不同阶层和年龄群体的需求。

4.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展望为了解决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英国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2010年的福利改革,旨在减少福利支出和提高福利支付的效率。

政府还鼓励私人机构参与福利服务的提供,以减轻财政压力。

展望,英国福利制度需要进一步适应社会变革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政府应加强福利管理和监督,确保福利的公平、有效发放。

加强教育和培训,促使受助群体尽快脱离福利依赖,实现自主发展。

,英国福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为经济困难和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它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改革的需求,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福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概述英国福利制度是指英国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实施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

这些福利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公平和平等的机会,支持贫困人口,改善生活条件,并促进社会福利的可持续发展。

福利体系英国福利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民保险制度(National Insurance)国民保险制度是英国社会福利体系的核心之一。

所有工薪阶层的劳动者必须向国民保险基金缴纳保险费,以获取一系列的社会福利待遇,包括医疗服务、失业救济和退休金等。

养老金制度(Pension System)英国的养老金制度是通过国民保险制度来提供的。

根据个人缴纳的国民保险,退休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养老金待遇。

个人也可以自行进行私人养老金储蓄计划。

医疗保障制度(Healthcare System)英国的医疗保障制度被称为国民保健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

NHS 是一家支持全民医疗健康保障的公共医疗机构。

通过NHS,英国公民可以享受免费或低价的医疗服务,包括就诊、住院治疗和处方药等。

失业保险制度(Unemployment Insurance System)失业保险是英国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业人员可以通过申请失业救济金来获得经济援助,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期间的困难。

低收入家庭补贴(Income Support)低收入家庭补贴是为了帮助收入较低的家庭获得基本生活费用而设立的。

通过申请低收入家庭补贴,符合条件的家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援助。

福利制度的优点英国福利制度具有以下优点:1. 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福利制度确保了每个公民在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住房、医疗和教育等。

2. 促进社会公平和平等:福利政策的实施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帮助贫困人口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增加社会公平和平等。

3. 保障社会稳定:福利制度可以减轻失业和贫困引起的社会不安定,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福利制度的挑战与改革尽管英国福利制度带来了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英国社会文化之福利制度

英国社会文化之福利制度

英国社会文化之福利制度福利制度是指国家或地区为了满足人民基本生存和发展需求,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经济、社会和保障性服务。

在英国,福利制度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管理和执行,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医疗保健、失业救济、退休金和贫困扶助等。

福利制度在英国具有长期和重要的历史,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社会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英国的福利制度起源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量的农民和农业工人进入城市从事工业生产,但由于劳动条件差、收入低,他们很难维持基本生活。

在这种背景下,工人运动和慈善团体呼吁政府为劳动者提供帮助和保障,逐渐形成了英国的福利制度。

英国的福利制度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改革和完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制定了战时经济计划,扩大了福利服务的范围和覆盖面。

1945年,工党政府通过《国民保险法》和《国民健康服务法》,建立了国家健康服务系统和国民保险制度,为全体公民提供了免费的医疗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险。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英国的福利制度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政府推出了失业救济和退休金计划,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经济援助。

此外,英国还实施了住房福利政策,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适当的住房条件。

这些措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贫困和社会不平等。

然而,英国福利制度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和人口结构的改变,福利开支成为了政府的重要负担。

同时,某些人滥用福利系统,依赖政府的援助而不愿意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生活水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更加严格的福利资格审核和提高就业机会等措施。

此外,英国政府还提倡个人责任和社区互助,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社会问题的增加,英国的福利制度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政府加大了对福利系统的监管和改革力度,以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

同时,英国政府还重视社会创新和公民参与,鼓励社区组织和慈善机构参与福利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英国福利体系演变和问题产生

英国福利体系演变和问题产生

改革后的平均水平 5,000
3.缓解了财政压力-----养老金为例,目前只占 GDP的5—6%
福利增长过快,财政不堪重负
1951一1982年社会福利支付增长2.7倍,而国内 生产总值只增长近1倍。
1951一1982年社会福利支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重从14.4%跃升为29.4%。
过分追求公平,影响了经济效率
1976 年的英国加工制造业,税后利润率为 8.5%,比西欧、北美低7个百分点。
以社会保障为主体,包括医 疗保健服务、充分就业、 住房、教育等福利政策的 国家制度。
英国完善的福利制度的意义
1.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稳定社会,缓解贫困 3.推进社会平等
1945年 1970年
最上层的10%的财产情况 56% 33.3%
最上层的10%的收入情况 27.6% 20%
背景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殖民地统治的瓦解 ,经济衰落、失业和人口老龄化等诸多社会经 济问题的困扰,人们对“福利国家”政策产生 了质疑,英国社会保障体系危机四伏,受到了 普遍的批评。
3.改革养老保险体系 1999年2月,英国议会通过《福利制度与 养老金法案》
布莱尔政府对福利制度的改革的评价
1.福利国家 2.普遍性原则
社会投资国家 选择性原则
3.效果显著
4.仍然任重而道远
1.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97年以来,保持2% 2.失业人数下降
时间 人数
改革前的平均水平 350,000
1601年英国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即《旧 济贫法》 区别对待原则
将那些确无劳动能力的人送入“济贫院”,对有劳 动能力的穷人即官方认为懒惰的穷人则进行惩罚
注重效率
1834年《新济贫法》 济贫院内济贫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自1948年起实施,为所有居民提供基本保障和福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福利制度不断改革和调整,为英国居民创造了更加优质的社会福利体系。

以下是该文的具体内容。

第一段:英国福利制度的起源1942年,英国政府推出涵盖医疗保险、退休金、失业保险、死亡保险的白皮书,主张由政府出资为全国居民提供基本福利制度。

1948年7月5日,该福利制度正式实施,为英国社会创造了完备的社会福利体系。

第二段:英国福利制度的组成英国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国民保健制度、国家退休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残疾补偿金制度和家庭补贴金制度等。

其中,国民保健制度是福利制度的核心,为所有英国公民提供医疗保障和药品费用补助。

第三段:福利制度改革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开始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并推出新的工作补贴计划,旨在鼓励失业人士回归工作市场。

20世纪90年代,英国进一步推动福利制度改革,将福利金金额削减,并加强对福利申领者的审核,以防福利制度被滥用。

第四段:英国福利制度的争议近年来,英国福利制度引起了许多争议和争端。

有人认为福利金金额过低,难以应对生活支出,导致贫困居民难以维持生计。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福利制度过于慷慨,使得许多人不愿意工作,依赖政府救济。

这些争议不仅体现了福利制度的缺陷,也突显了政府如何为福利制度的改善而努力。

第五段:对未来福利制度的期望面对福利制度的种种争议和问题,英国政府不断尝试推出新的政策和措施,以使福利制度更加完备和健全。

未来,人们期待英国福利制度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

同时,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加强讨论和交流,为福利制度的改进和完善做出积极贡献。

总结:随着英国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它已经成为英国社会各个层面的基石。

然而,福利制度的改革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只有通过政府与公民各界的共同努力,方能让福利制度更好地服务于英国居民,为社会公益尽一份力量。

英国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两次改革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社会保障存在问题两次改革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是西欧税负最重的国家 之一。
•政府的高额税收除了对人 们工作和投资积极性产生 消极作用外, 还引起大量 的逃税现象
二、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撒切尔夫人政府对社会保障 制度的改革
一方面通过直接降低一些社 会保障项目的津贴标准, 以达到明显降低政府社会 保障支出,减轻国家的责 任与重负的目的;
保障,在风险与保障、国家责任与
个人责任之间建立了新的平衡
三、对中国的启示
首先,社会保障的范围与标准 要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应。要有一定的限度,过度的 无所不包的社会保障制度未必 是件好事,它会带来很多的负
面影响。
其次,既要体现社会福利的 公平,同时也要追求社会经 济效率会保障
开支更是占到了50%。
2、过分追求公平,经济缺乏效率
以“ 均等化” 为目标的福 利分配必然造成劳动市场和资 本市场上的动力不足,行为扭 曲,从而引起经济效率
的损失。
3、政府干预过多经济深受其害
•英国的社会保险费征收较低,其 “ 福利国家” 的维持主要是通 过财政预算增加政府的一般税收 进行的。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存 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
1、福利增长过快,政不堪重负
英国在福利国家建设中增加了 更多的社会保障项目,范围一再 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其结果是社
会福利开支直线上升,国家财
政日益困窘。
1949年英国福利开支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6% , 1966年便达到14.4%,1978 年 进一步提高为27.3%。
另一方面,强调个人在社 会保障中应该承担的义务 和责任,推行
社会保障私有化。
2、布莱尔改革
政府将自由市场同基本 的社会保障制度相结合, 强调在市场经济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是指国家为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和改善公民福利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英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工人阶级生活水平低下,面临着贫困和不公平的待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英国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福利改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福利制度,其中包括社会保险、福利补贴、医疗保险等。

首先,英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其福利制度的核心之一。

社会保险是指雇主和员工每月向国家和私人保险机构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便在失业、疾病、工伤等情况下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劳动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使他们能够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有一定的经济支持。

其次,英国福利制度还包括福利补贴。

英国政府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福利补贴,以帮助他们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这些补贴包括住房补贴、儿童福利、失业救济金等,可以显著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并减少贫困问题。

另外,医疗保险也是英国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实施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每个居民都可以在需要时免费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服务。

这一制度为全体居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和平等的医疗服务。

此外,英国福利制度还包括了老年福利和残疾人福利。

英国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养老金和其他福利,以帮助他们在退休后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对于残疾人来说,英国政府提供了各种福利,包括残疾津贴、康复服务等,以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障碍。

总体来说,英国福利制度在改善公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问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近年来,英国福利制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比如福利滥用、负担加重等问题。

因此,英国政府需要不断加强福利制度的改革和管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需求,确保福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成就与危机:英国福利制度的演变

成就与危机:英国福利制度的演变

2、饲养条件
2、饲养条件
英国宠物动物福利制度对饲养条件也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对于犬类和猫类, 制度规定了它们的饮食、住所、运动等方面的要求。此外,制度还要求宠物主人 要对宠物进行必要的训练和社交化,以确保宠物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环境。
3、动物医疗保障
3、动物医疗保障
英国宠物动物福利制度高度重视宠物医疗保障。制度规定,所有宠物都必须 定期接受兽医检查,以确保它们的健康状况良好。此外,对于需要治疗的宠物, 制度还提供了相应的医疗保障措施,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3、发展专业的宠物医疗机构和 人才培养
3、发展专业的宠物医疗机构和人才培养
专业的宠物医疗机构和人才是提高宠物动物医疗保障水平的关键。我国应该 大力发展专业的宠物医疗机构,同时加强兽医人才培养,提高兽医行业的整体水 平。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可以加强与国际宠物保护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借鉴英国等国家的经验, 不断完善我国的宠物动物福利制度。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推动全球宠物动物福利 事业的发展。
谢谢观看
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转型
面对这些挑战,英国福利国家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其中,政策调整和制度创 新成为转型的关键。政策调整主要包括降低福利水平、提高退休年龄、改革养老 金制度等措施,以减轻财政压力。而制度创新则着眼于提高福利制度的灵活性, 例如推行工作福利制、鼓励社会参与福利体系建设等。
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转型
英国福利国家的危机与转型
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英国福利国家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果。财政负担得到缓 解,社会公平状况得到改善。展望未来,英国福利国家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公 平与可持续性的结合,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灵活的福利体系,以适应国家和社 会的长远发展需要。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社会福利:历史上的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社会福利:历史上的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社会福利:历史上的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化的起点,而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工业革命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形态,也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农业是主要经济活动,社会组成以农村为主,生产方式以家庭手工业为主。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制造业和矿业等新型产业不断兴起,工人们从农村搬到城市,成为工厂的雇佣劳动者。

这种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劳动力过剩、过度拥挤的城市和恶劣的工作条件等。

在早期工业革命中,英国政府对工人的福利保障并不足够,工人们面临着贫困、疾病和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对工人权益的关注,英国开始制定一系列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最早的福利制度之一是《恶法》(Poor Law),于1601年颁布。

该法案规定了穷困和失业者可能获得的最低救济水平,但该救济水平非常低且条件苛刻,以鼓励穷人自负盈亏。

然而,随着城市贫困的迅速增加,1842年通过的《工厂法》开始着手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并规定了一些限制劳动时间的规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政府意识到福利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在1908年通过的《夏威夷报码报福利法案》中,英国开始实施国家养老金制度,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养老金。

这一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福利保障,帮助他们度过晚年。

此外,英国还逐步建立了国民医疗保健制度,以确保人民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

国家医疗保险法案于1911年通过,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健康保险制度。

该制度规定,所有在工薪阶层中的劳动者必须缴纳一定的医疗保险费,以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

这项制度为英国人民提供了重要的健康保障,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的国家医疗保健制度之一。

此外,英国政府还通过了一系列改革,如失业保险法、劳动法和教育改革等,以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高福利损害了人们的就 业动机,并导致福利依赖 现象的产生。在西方国 家,由于政府对失业者有 较好的福利待遇,因此一 些失业者不再积极地寻 求新的就业岗位,而长期 依赖社会福利的救助, 产生了一大批社会寄生 阶层。
英国的保守党和工党为 了在竞选中取得选民的 支持,纷纷向选民许诺 各种社会福利,工党主 张社会福利“普遍化”; 保守党则主张实施“有 选择性的”社会福利。 随着济的严重滞胀,两 党在社会福利问题上的 争吵也会日益激烈。
Company Logo
基本内容

儿童和 孕妇福利 退休福利
伤残和 患病福利
社会 基金 寡妇福利
英国社会福利 制度
失业福利
低收入人 士福利
Company Logo
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
.
.
⒈有助于稳定 社会秩序,保 障人民的生活 水平。
福利制度改革的措施

1
税制改革。高福 利意味着高税收, 在福利改革过程 中,税制改革非 常关键。
3
医疗健康方面的 改革。 通过引进 死人投资来缓解 医疗福利支出的 压力,目标是提 高医疗水平,减 少医疗保障中得 不平等现象。
4
就业政策改革。福 利国家的一个重要 特征就是充分就业, 20世纪90年代初的 经济衰退使失业问 题严重,英国政府 进行了政策调整, 提高就业率,增加 就业机会。
2
5
养老金改革。要 老金改革的目标 社会服务加强对弱势群体的 保护等方面的改革。英国政 府致力于减少由于福利制度 的漏洞而导致的资金浪费, 使享用社会服务的各种条件 更加严格化。同时社会服务 的水平和效率通过改革有所 提高,目的是真正达到对弱 势群体的保护,促进平等
五 英国福利社会制度的改革

1945-1990年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理论基础

1945-1990年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理论基础

030当代思潮1945~1990年英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及理论基础1945~1979年英国社会福利改革及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的盛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的费边社会主义出现,他们强调平等和效率,他们认为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的时候,一定要以社会的利益为出发点,只有使社会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才会在高效率的水平上运行。

他们对待平等的态度则是认为平等不仅要使有才能的人得到上升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使不能上升的人也能过上像样的生活,如果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收入差别过大,将会造成失败者的不满而使社会解体。

据此理论,费边社会主义者提出了由国家制定“最低生活标准”的主张,还提出了在工人工资,住房,工作环境,受教育权利等方面的改革如果说费边社会主义思想只是从理论上确定了英国现代福利制度的若干原则,那么凯恩斯主义则为英国一步步走向福利国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凯恩斯于1936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扩大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消费等若干法则来应对当下的经济危机。

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1945~1979年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二战后工党在大选中的大获全胜使得艾德礼成为新一届英国首相,而他在任期间,为响应人们强烈的社会改革要求,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福利国家的想法,这一系列构想涉及了住房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并且以立法的方式确定下来,他于1946~1948年间通过了《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保险法》《国民补助法》。

工党的立法奠定了战后几十年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基调,这些政策无一不体现了贝弗里奇报告的核心内容,即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强调全民普享型原则的福利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英国在战后复苏时期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公平。

1951年,保守党在选举中击败工党上台执政,也开始接受工党建立一个全方位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他们承袭了大部分工党执政时期的改革措施,保守党在工党国家养老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养老金制度,并在1958年制定出了关于养老金制度的白皮书,提出了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三大目标:(1)把国民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制度建立在一种更加坚实的财政基础上;(2)向没有参加职业养老金制度者提供补贴;(3)保护和鼓励职业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现代政治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现代政治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现代政治英国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发达国家,在世界各地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这个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一直是英国政府所着重宣传和完善的领域之一。

在当代政治中,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已经成为了公民权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综合探讨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与现代政治的关系。

历史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

那时候,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大量人口失业、贫困、医疗困难等问题愈发突出。

1834年,英国政府开始颁布福利改革法案,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进行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和改革。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贫民法》(Poor Law),该法规定了“可怜人的制度”,给贫困人口提供住宿、食品、工作等基本保障,但同时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合理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贫民法》不断改良和改革,到20世纪初期,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根本性的调整和补充。

现状如今,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和全面化的阶段。

英国政府不断完善福利体系,加大对低收入家庭、退休人员、病患和残疾人的救济力度。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英国的医疗保健制度。

英国政府通过国家医疗保健制度来为全体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治疗,都不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

此外,英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也十分完善,政府对低收入家庭或者需要特殊住房的人士提供租金补贴和住房服务。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也缓解了部分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问题。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日趋复杂,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不断上涨的医疗开支、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都让政府的财政预算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社会福利政策的运作效率和公平性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许多人认为福利体系的发放标准不够明确,让一些“不劳而获”的人顺利获得福利金,这就扼杀了公平和正义的基本精神。

未来在未来,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要与现代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继续发展和进步。

英国制度变革的历史事件

英国制度变革的历史事件

英国制度变革的历史事件1. 引言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英国那些翻天覆地的制度变革。

你可能觉得这事儿离咱挺远的,但其实这些历史事件就像是英国历史上的一道道闪电,照亮了他们的政治风云。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变化的背后,看看它们是如何塑造现代英国的。

2. 早期变革:大宪章的诞生2.1 大宪章的背景咱们得从1215年说起,那时英国正闹得不可开交。

国王约翰可真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他的税收高得让人直呼“这也太狠了吧”。

贵族们按耐不住了,决定跟国王“摊牌”,逼他签署一份文件——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大宪章(Magna Carta)。

这份文件就像是古代的“权力制衡”清单,确保了国王不可以随意横行霸道,得对大家负责。

2.2 大宪章的影响你可能会想,“这不就是几百年前的事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大宪章可是奠定了英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它让人民有了声音,也推动了后来的宪政改革。

可以说,这份文件就像是制度改革的“开山祖师”,影响深远。

3. 工业革命与社会改革3.1 工业革命的兴起跳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时代!工厂、铁路、蒸汽机……一大堆新玩意儿让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可是,这场革命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比如工人们的恶劣工作环境,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3.2 社会改革的步伐为了应对这些问题,英国的改革者们可没闲着。

从1832年起,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改革法案。

比如1832年的选举法改革,扩大了选民的范围,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政治。

还有1867年的改革,让更多工人也能投票。

可以说,这些改革就像是给英国社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这个国家逐步迈向现代民主。

4. 20世纪的福利国家建设4.1 福利国家的构建再往后看,20世纪初,英国决定开始建立“福利国家”,这可是个大手笔。

相关部门不仅要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教育,还要为失业和年老的市民提供救助。

这一切都体现在1942年的“贝弗里奇报告”中,报告中提出了“五大恶势力”——贫困、疾病、无知、污秽和懒惰,提出要彻底消灭它们。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福利制度

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历史久,内涵广,对英国社会的发展既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近10多年来,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福利制度的弊端,并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旨在化消极为积极,推动英国经济发展,以助于扭转英国日益下滑的国际地位.一、社会福利制度概况英国于1945年建立起“福利国家”。

之后社会福利制度不断调整和修订,目前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主要有国民保险、国民保健、个人社会福利、住房和教育等5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一)国民保险国民保险法规定了一个由多种津贴和补助金构成的综合性社会保险制度。

津贴和补助分成缴费性的和非缴费性的两类。

领取缴费性津贴的条件是领取人按周缴纳保险费,且须缴足一定期限,部分津贴属于此类。

非缴费性津贴根据特殊需要发放。

国民保险费分四类,即由雇主和雇员分别缴纳、小商人缴纳、有收入但未就业者缴纳及独立职业者缴纳构成.目前各种津贴和补助约有40多种,按领取对象主要分为:母婴(产妇津贴、生育补助、儿童津贴、儿童特别津贴、儿童监护津贴)、寡妇(寡妇津贴、寡母津贴、寡妇抚恤金)、患病者与伤残者(疾病津贴、病残抚恤金、护理及伤残津贴)、失业者、退休者(退休金、养老金和高龄补助)、死亡者、有特殊困难者(战争抚恤金、低收入家庭补助津贴、社会补助金)。

(二)国民保健国民保健法规定:英国人都可享受免费医疗,牙科手术、视力检查和配眼镜除外;病人只付处方费,产妇、哺乳期妇女、儿童、退休者、医疗事故造成的病人、战争或因公伤残津贴领取者及低收入家庭除外.国民保健法的实施由政府卫生部负责。

全国各地分设100多个地区卫生管理局和委员会,负责管理国民保健的具体实施。

每个区设有一个总医院,并设有普通医院、诊所、卫生中心及各类专科医院。

国民保健系统规定由各科医师、护士对老人、伤残及精神病患者提供治疗,免费提供辅助医疗手段、取暖设备.该系统的服务还包括对学校、家庭和环境卫生,食品、药物安全,防疫,戒毒,堕胎及医务人员培训等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国民保健全部费用的88%由政府征税来支付,其余的由国民保险费、处方费及其他收费项目收入支付.(三)个人社会福利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组织针对具有特殊困难的居民所提供的各种福利设施和各类服务,如为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的人提供适合他们生活、活动的住房和服务;对精神病患者登门治疗,处理相应的社会问题;当局对建造儿童设施提供方便和给予支持,国家照管17岁以下、无人赡养或监护的孩子;政府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组织为老人及有困难的家庭提供生活、娱乐服务.(四)住房对低收入家庭,政府发给住房津贴;对于第一次购买住房的低收入家庭,政府给予额外津贴和其他优惠条件.此外,政府重视为老年人和病人提供特殊住房,使其方便和安全。

英国福利制度改革

英国福利制度改革

英国福利制度改革改革福利制度的直接原因1.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支出结构越来越不合理。

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

从1978年到1997年,英国社会保障的实际支出水平平均每年增长4%,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

英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根据经济状况调查支出的福利金,它是为收入和储蓄低于某一最低限度的人提供的救助,主要包括收入补助金和住房福利金。

二是缴费性福利金,主要包括退休养老金和工伤保险金。

三是既不需要接受经济状况调查也不需要缴费就可申请的福利金,主要是残疾福利金和儿童福利金。

到了1990年代末,原有的福利制度使得不需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福利项目的支出比重越来越大,而这显然会使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

不仅如此,由于这种支出结构还在客观上打击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那些人的积极性,同时对公民的储蓄动机产生了负激励,其长期结果将是进一步恶化政府财政状况。

2.“福利陷阱”导致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一种消极的收入补偿制度,而没有起到鼓励公民通过工作和储蓄来实现自立的积极作用。

“福利陷阱”是指由于非工作状态时的福利水平较高,领取的资格条件要求较松以及工作时的收入过低所引起的一种对福利的过度依赖现象。

由于对一部分人来说,他们从领取福利状态转变到工作状态时收入增加幅度很小甚至为负值,因此,这些福利享受者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摆脱对福利的依赖。

福利制度本身缺乏强制性激励也是导致福利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英国福利项目基本上都没有要求适龄福利申请者积极地接触劳动力市场,接受培训或者从事志愿性工作。

另外,英国伤残鉴定制度的不合理也导致一批人落入福利陷阱。

由于伤残鉴定的结果只有全部残疾和无残疾两种,所以只要是通过了全残鉴定,那些即使还能够从事一定工作的劳动者也不用再去寻找任何工作,从而可以心安理得地靠福利度日。

英美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变革分析

英美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变革分析

英美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变革分析在现代史的进程中,英国和美国一直都是领跑者之一。

他们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些列世界级的现代化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制度变革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探讨英美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变革,分析其中的变化和原因。

一、英国的社会制度变革1.福利制度英国现代化的开始是在19世纪末,而19世纪晚期的英国是匪夷所思的恶劣状态。

三分之一的英国人口生活在极度贫困的境况下,而小儿死亡率和农业劳工的工资收入则远低于其他欧洲国家。

这种情况的改善使得英国的社会制度变革成为了一项必要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进,英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福利制度改革,包括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养老金、失业救济还有健康保障等等。

此外,英国还制定了一部长达数百页的《国民医疗服务法》,使每个英国公民都能够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这样一些福利制度的发展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提供劳动力和经济机会,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也使得现代化社会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可能。

最终,英国在20世纪中期实现了完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2.教育制度当代英国的教育制度是通过1760年至1880年间的数次教育改革实现的。

自此以后,英国的教育体系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类,其中公立学校占主导地位。

公立学校一直被视为英国社会爱尔兰人民的养育中心,并为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英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很多变化。

1974年,教育法案被通过,建立了教育详细计划。

这一法案协助了英国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一个良好的教育,而不受其家庭背景的影响。

3.女性地位在英国社会制度变革中,女性地位的改变也是一项重要变化。

19世纪末,英国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以至于女性大多数时候不能拥有自己的资产以及不能参与投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争取自身权益的运动逐渐发展起来。

在20世纪,女性地位在英国得到了提高。

英国福利制度本月修正2023简版

英国福利制度本月修正2023简版

英国福利制度英国福利制度概述英国福利制度(Welfare System)是指由政府确保公民基本生活需求并提供社会保障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英国福利制度是一个相对完善和广泛的福利体系,涵盖了社会救助、医疗保健、失业保险、养老金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英国福利制度的主要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社会救助英国的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政策旨在帮助那些无法自行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人群,包括失业者、残疾人、单亲家庭等。

社会救助的核心是提供经济援助和基本生活保障。

其中,最为重要的社会救助项目是福利金(Welfare Benefits),其涵盖了失业救济金、低收入救济金、残疾人津贴等。

失业救济金是英国福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失业者可以申请一定期限内的经济援助,以帮助他们渡过失业期间。

根据个人的年龄、家庭状况和就业历史等不同情况,失业救济金的数额也有所不同。

低收入救济金则是针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提供援助,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生活。

残疾人津贴则是为残疾人提供经济支持,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医疗保健英国的医疗保健制度(Healthcare System)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完善的之一。

该制度以公共卫生服务国民健康服务(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为核心,提供免费的医疗保健服务。

无论公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如何,他们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医疗保健待遇。

NHS被分为初级保健和二级保健。

初级保健由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负责,通过诊所和医疗中心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级保健则由专科医疗机构负责,提供更为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无论是初级保健还是二级保健,公民都可以享受到免费或低廉的医疗服务。

失业保险英国的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Insurance)旨在为失业者提供一定的收入保障,以帮助他们在失业期间维持基本生活。

参加失业保险的个人需要每月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一旦失业,他们就可以获得失业救济金作为经济援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國福利制度改革關鍵字: 學習時報改革福利制度的直接原因1.政府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財政負擔越來越重,支出結構越來越不合理。

1949年,社會保障支出在英國政府財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僅為13.5,到1997年已經上升到32,成為英國財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項,幾乎等於教育支出的三倍。

從1978年到l997年,英國社會保障的實際支出水準平均每年增長4,其增長速度高於其他任何一項政府支出。

英國的社會保障支出主要分為三種:一是根據經濟狀況調查支出的福利金,它是為收入和儲蓄低於某一最低限度的人提供的救助,主要包括收入補助金和住房福利金。

二是繳費性福利金,主要包括退休養老金和工傷保險金。

三是既不需要接受經濟狀況調查也不需要繳費就可申請的福利金,主要是殘疾福利金和兒童福利金。

到了1990年代末,原有的福利制度使得不需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福利項目的支出比重越來越大,而這顯然會使政府的財政負擔越來越重。

不僅如此,由於這種支出結構還在客觀上打擊了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那些人的積極性,同時對公民的儲蓄動機產生了負激勵,其長期結果將是進一步惡化政府財政狀況。

2.“福利陷阱”導致社會保障制度成為一種消極的收入補償制度,而沒有起到鼓勵公民通過工作和儲蓄來實現自立的積極作用。

“福利陷阱”是指由於非工作狀態時的福利水準較高,領取的資格條件要求較松以及工作時的收入過低所引起的一種對福利的過度依賴現象。

由於對一部分人來說,他們從領取福利狀態轉變到工作狀態時收入增加幅度很小甚至為負值,因此,這些福利享受者就沒有足夠的動力擺脫對福利的依賴。

福利制度本身缺乏強制性激勵也是導致福利陷阱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英國福利專案基本上都沒有要求適齡福利申請者積極地接觸勞動力市場,接受培訓或者從事志願性工作。

另外,英國傷殘鑒定制度的不合理也導致一批人落入福利陷阱。

由於傷殘鑒定的結果只有全部殘疾和無殘疾兩種,所以只要是通過了全殘鑒定,那些即使還能夠從事一定工作的勞動者也不用再去尋找任何工作,從而可以心安理得地靠福利度日。

3.欺詐現象普遍,福利基金損失嚴重。

根據英國政府的估計,英國每年的福利支出中大約有40億英鎊因欺詐而白白損失。

參與福利欺詐活動的不僅有一些福利金領取者,而且還包括一些不誠實的雇主和房東,有時還涉及政府官員,更為嚴重的是存在有組織的犯罪活動。

這種情況無疑既不符合福利制度本身的宗旨,也會對納稅人支援社會福利系統的積極性產生不利的影響。

英國改革福利制度的主要措施1998年3月,英政府正式出版了代表此次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則的綠皮書——《英國的新藍圖:一種新的福利契約》。

1999年2月,英國議會通過了《福利改革與養老金法案》,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英國政府的福利改革計畫。

當前的英國福利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調整工作與福利的關係,使工作成為大多數人進入福利系統的唯一通道。

為此,英政府制訂並推行一項大規模的“從福利到工作”計畫。

這一被稱為英國“新政”的龐大計畫分別為青年人、長期失業者、單身父母、殘疾人或長期患病者以及失業的失業者配偶等五種失業者分別制訂了不同的行動計畫,並且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主要包括:由專業人員為失業者提供靈活、專業化和個人化的諮詢服務,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提供實用的求職和工作幫助,保證他們在就業的頭12周內照領救濟金等;通過工作家庭稅收減免(包括兒童看護稅收減免)、修改社會保險繳費規定、改革所得稅制,以及規定最低工資等手段來提高工作的價值,增加工作對福利領取者的吸引力;政府承諾承擔起改善公民就業機會的責任,同時要求有能力的個人也相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政府要求25歲以下青年失業者必須從事一種與勞動力市場積極接觸的活動,不能再坐等救濟金;第一次無正當理由拒絕安置會導致扣罰兩周救濟金的處罰,第二次拒絕則被扣罰四周的救濟金。

2對整個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徹底改革,努力為人們提供更有保障的退休生活,恢復人們對養老金制度的信任。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這次英國福利制度改革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英國原有的養老體系大致由兩個層次組成:第一層次是金額固定的國家基本養老金,它取決於勞動者的繳費年限,與個人工作時的收入無關,大約等於退休時年平均收入的15左右(1994年)。

第二層次包括三部分,即與個人收入有關的國家第二養老金、職業養老金及個人養老金。

國家允許有條件的勞動者自願選擇以加入後兩種養老金計畫為條件而退出國家第二層次的養老保險,同時提供相應的國家養老保險繳費減免。

但是,這種養老保險制度存在許多的問題。

由於目前經常變換工作者的比例上升和公司規模普遍縮小等原因,職業養老金的擴展受到限制。

此外,再加上職業養老金管理不善等問題,不少人認為職業養老金並不十分可靠。

而且各養老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導致成本過高和銷售誤導等問題,結果造成一部分人中途就因無力繳費而停止投保。

即使是一直繳費,最終也得不到多少養老金。

新的養老保險制度的核心是建立起一個新的養老金結構,除了繼續強調國家基本養老金的基石作用和職業養老金的重要性之外,國家準備對原有的收入關聯型國家養老保險進行改革,通過大幅度提高其受益水準而建立一個新的、主要針對低收入者的國家第二養老金,同時推行個人信託保全養老金計畫。

由於國家對於這種養老保險計畫在成立條件、最高收費標準、服務內容要求以及投保者對基金管理的參與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因此它具有成本低、安全度高且適應面寬的特點,因此非常適合那些沒有參加職業養老保險而又對原有的個人養老保險不信任的中高收入者。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減少低收入者對救助性福利的依賴,同時希望中高收入者通過職業養老保險和個人信託保全養老保險為自己提供水準更高的養老保障,從而退出國家第二養老保險。

此外,為了保護婦女的養老權益,1999年的《福利改革和養老金法案》還明確規定,在夫妻離婚分割財產時,養老金視同財產對待。

3.打擊和防止福利欺詐活動。

減少福利欺詐損失也是英國當前福利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標。

為此,英國政府加大了對福利欺詐活動的調查和偵破力度。

如賦予地方政府在調查欺詐問題上更大的自主權,並提供相應的經濟激勵;建立跨郡市聯合工作小組來調查有組織的跨地區欺詐活動;設立反企業欺詐熱線加強對雇主逃避社會保險繳費的打擊。

其次,英國政府還通過立法對福利欺詐行為進行更有效的懲治。

過去對於欺詐行為,除了要求退還多發福利金並扣發一部分福利金外,只能靠提起訴訟這種成本較高而且費時的手段來對付欺詐者。

1997年頒佈的《社會保障(欺詐)管理法》賦予社會保障部和地方政府以更大的經濟懲罰權,並且規定了一項新的罪名“不誠實誤述罪”。

1998年的《社會保障法》又進一步擴大了對雇主和個人逃避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經濟處罰的範圍。

在其他方面,英國政府努力通過改善電腦聯網來加強對社會保險號碼的管理,通過嚴格的福利享受資格認定程式和對公共福利部門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等手段來減少因管理不善而導致欺詐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同時建立的福利欺詐巡查員制度也為提高社會保障各部門反欺詐活動的效果及加強地區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發達國家社會救助改革趨勢[投稿]歡迎原創作品發達國家社會救助制度改革趨勢楊立雄陳玲玲*(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系長沙410081)[內容摘要]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為了克服社會福利制度中“獎懶罰勤”的缺陷,西方發達國家對獲得社會救助受益者增加工作要求。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許多國家採取了“胡蘿蔔加大棒”政策。

“胡蘿蔔”政策是增加工作回報;“大棒”政策主要包括出臺尋找工作並接受就業機會的法令,並對不服從工作安排者實施制裁。

[關鍵字]社會救助改革,強調工作,發達國家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各項目中出現最早的一種制度,是社會福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為滿足貧困者及其家庭成員基本生活需要而提供社會認可的最低生活保障。

從1601年英國伊莉莎白頒佈《濟貧法》開始,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建立了體系完善、保障水準較高的社會救助制度。

但是高水準的社會救助體系也給社會帶來了不利影響。

其中比較嚴重的是問題是所謂的“福利陷阱”,受益者對社會和政府的依賴越來越嚴重。

從90年代中後期開始,西方學者開始對社會救助進行反思,各國政府把社會救助制度改革作為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擺上議事日程。

一、“無責任即無權利“——對受益者的工作要求90年代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社會救助體系改革的明顯趨勢是對獲社會救助的人們增加工作要求。

在英美產生巨大影響的“第三條道路”揚棄傳統左派“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政策,主張實行“不承擔責任就沒有權利”的積極福利政策,主張福利既是每個人的權利,也要求每個人盡義務,以此鼓勵形成自立而不是依賴性的福利政策氛圍。

在美國,克林頓的福利政策折衷性質明顯,它是不受約束的市場資本主義的右傾觀念與社會平均主義的左傾觀念相結合的產物。

其社會保障主要解決公平與效率的困境,在凱恩斯主義與新自由主義之間尋求平衡,其理念從最初的單純性救濟改為工作性福利(welfare-to-work)、由原先的普遍福利轉為有限救助、由建設福利國家變為發展多元合作。

這種轉向的標誌便是在社會救助中增加對工作的要求。

例如,接受援助的單親父母兩年內需要每週工作至少20小時;2000年進一步增加到每週30小時,核心家庭每週至少要求工作35小時。

美國聯邦政府還制定了社會救助受益家庭的就業目標。

1997年,社會福利受益家庭至少要求實現25%以上的就業,核心家庭則要達到75%;2002年社會救助受益家庭就業率增加到50%,核心家庭則要達到90%。

沒有完成目標則要給予相應處罰,第一年聯邦政府將減少5%的撥款,以後每年的減少量依次增加2%。

雖然原來的“未成年孩子家庭補助”法案(AidtoFamilieswithDependentChildren,簡稱AFDC)對受益人也有一定的工作要求,但執行並不嚴格。

“1996個人責任與工作機會折衷法案”(ThePersonResponsibilityandWorkOpportunityReconciliationAct1996,簡稱PRWORA)通過後,免除工作的條件更加嚴格,並且加強了對受益人的培訓要求(參加假日培訓的人不低於20%),對不服從者有更嚴厲的制裁。

為了便於社會救助受益人能在勞動力市場找到工作,從1997年開始,州和當地社區為那些享受“貧困家庭臨時救助”(TemporaryAssistanceforNeedyFamilies,簡稱TANF)、又很難找到工作的家庭創造額外工作機會,聯邦政府則會提供一定的資金幫助。

資金主要用於下列專案:公共或私人部門的工資補助;在職培訓費用;工作安置和雇傭之後的服務;社區服務;工作支援服務等。

在英國,1998年3月工党政府正式出版了代表布雷爾福利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則的綠皮書——《英國的新藍圖:一種新的福利契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