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脾胃病治疗
中医治疗脾胃病 可根据辩证分型法进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治疗脾胃病可根据辩证分型法进行治疗
导语:中医在对脾胃病的方法上,常常是通过辨证分型的方式来进行的。
一般来讲,其具体的辩证分型方法,大家可从下文内容中进行了解。
脾气虚损:
中医在对脾胃病的方法上,常常是通过辨证分型的方式来进行的。
一般来讲,其具体的辩证分型方法,大家可从下文内容中进行了解。
脾气虚损:
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外感寒邪,内伤生冷,中阳不振,虚寒内生而致。
症见胃脘隐痛,呕吐清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甚则呕血,大便色黑。
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
治宜健脾益气,摄血宁神。
方选归脾汤化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白芍,当归,茯神,酸枣仁,砂仁,伏龙肝,焦地榆,槐花,甘草等。
肝火犯胃:
因恚怒伤肝,疏泄不畅,气机阻滞,日久化火,逆犯胃气,失于和降而致。
症见吐血鲜红,或呈褐色,便如柏油,嗳气恶心,脘胁胀闷,烦躁易怒。
舌质红,少苔,脉象弦数。
治宜清肝泻火,和胃止血。
方选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香附,川楝子,郁金,黄芩,山栀,川楝子,龙胆草,吴茱萸,仙鹤草,甘草等。
瘀血阻络:
因久病胃痛,反复发作,气机不利,伤及胃络,血瘀阻滞,不通则病而致。
症见胃痛拒按,痛处不移,宛如针刺,夜间尤著,或彻胸背,呕血便血。
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选金铃子散加味,药用川楝子,元胡索,丹参,五灵脂,生蒲黄,赤芍,广木香,佛手,制没药,制乳香,甘草等。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不好,就会出现食欲不佳、胃胀、腹泻等情况。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调理脾胃
中医强调脾胃是人体的中心,治疗脾胃病必须从调理脾胃开始。
常用的药物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2. 补益脾胃
脾胃虚弱需要补益,中医认为补品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枸杞等可以补益脾胃。
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八珍汤、归脾丸等。
3. 清热化湿
湿热内蕴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使用清热化湿的药物来治疗。
常用的方剂有苓桂术甘汤、二陈汤、消渴丸等。
4. 改善饮食
脾胃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饥饿、过度冷饮和过度辛辣食物等。
中医认为,应该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
5. 心理调整
中医认为,情志与脾胃有关,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脾胃失调。
因此,治疗脾胃病还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
总之,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补益脾胃、清热化湿、改善饮食和进行心理调整。
对于脾胃病的患者,需要在中医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中医调理脾胃的方法
中医调理脾胃的方法脾胃是中医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被认为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对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现代生活中,由于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等因素,很多人都面临着脾胃不适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中医提供了一些调理脾胃的方法,下面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做法。
1. 饮食调理中医重视调整饮食结构来保证脾胃的健康。
首先,要保持规律的饮食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的禁食或暴饮暴食。
其次,要注意食物的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腻和过冷或过热的食物。
同时,要注重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在吃饭时分心或匆忙进食。
此外,适量添加一些有益于脾胃消化的食材,如山药、薏米等,也有助于促进脾胃功能的调理。
2. 调养生活方式除了饮食调理外,中医还强调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脾胃状况。
首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前避免过度劳累或过度消耗脾胃的活动。
其次,要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或抑郁,因为情绪不稳定会对脾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要适度运动,但要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控制好运动时的饮食摄入。
3. 使用中药调理中医药对于调理脾胃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症状的中药来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山楂、陈皮、白术、茯苓等,它们具有健脾、健胃、消食的作用。
中药的使用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在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上要注意合理。
4.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也是一种常见的调理脾胃的方法。
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穴位来促进脾胃的运转,提高其消化吸收功能。
常用的按摩方法包括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脐部,以及轻柔揉捏腹部的方法。
按摩时间可以选择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进行,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中医提供了多种调理脾胃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调养生活方式、使用中药以及中医按摩等。
在进行调理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通过合理的调理,可以改善脾胃的功能,维护身体的健康。
脾病的辨证论治
脾病的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具有转运水液、运化物质、
提供能量和维持血液的重要作用。
但是,脾脏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以及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病变。
本文将介绍中医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
一、辨证
脾虚证: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气虚弱影响了这些功能,出现口淡、乏力、饮食不香、大便稀薄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在调补脾气的基础上配合运用其他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如大枣、山药、黄芪等。
潮热汗出证:脾肾阳气不足,手脚冰凉,出现潮热和出汗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当调补脾肾阳气,使用温补的药物,如干姜、桂枝、黄精等。
湿热痰饮证:由于长时间不当的饮食、环境、情绪的刺激导致体内湿气、痰饮、火毒的聚积,引起胸闷、胸痛、咳痰等症状。
治疗方案应用清热解毒、化湿祛痰的药物,如白术、茯苓、车前草等。
二、论治
中医治疗脾病主要从调养脾气、益气和滋阴等方面入手。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其他药物治疗。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脾病的中医药方:
健脾汤:治疗元气不足,脾虚拒食、便泄的病症,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
四君子汤:用于脾气不足,脾虚肢体倦怠、食欲不佳,由人参、白术、大枣、陈皮组成。
三峡消积散:治疗脾胃气滞,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由荷叶、茯苓、车前草、草果组成。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现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2润燥互济,脾胃兼顾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3攻补得当,勿伤脾胃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4重视调肝,以济中州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5寒热得当,温凉互协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6行气导滞,详辨病因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7重视脾胃,统观五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摘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一.和法:1.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2.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二.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1.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2.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3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3.1调和脾胃法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3.2调和肝胃法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失和降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3.3调和肝脾法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3.4调和胆胃法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3.5调和胃肠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4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4.1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4.2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4.3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体会我们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对其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规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症候特点及表现,同时阐释其治疗原则、组方及用药特点,以供同仁临床借鉴.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大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仔细辨证,颇有疗效.脾胃病多由脏腑功能虚衰,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原因引起,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脾,为本,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纳化,胃脾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海,亦是元气升化之本,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养脾,和胃降浊为本,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功能是其关键.1益气活血,扶脾助运本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病,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喜按,脘腹胀,嗳气不扬,食饮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薄,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到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溃疡或炎症.炎症也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虚是本,在脾;瘀在肠胃,是标.李东垣明确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证实,使用甘温益气的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能增强细胞活化,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药应时时处处顾护胃气,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甘草等甘温之品为主药,佐以半夏、陈皮、木香、山楂,白芍、枳实等消积和胃化瘀之品为辅药,常用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时方和经方加减,不但收到补脾而不壅滞,和胃消积而不伤正之功,而且亦与“脾健则升,胃降则和”的理论相符合.2益气健中,以调升降本法多用于脾胃气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症.脾胃乃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健胃和,纳化有常,升降有序,共同完成运化水谷,生化气血,输布全身的功能.“诸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阴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浊失养,达颠顶可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泛酸,呃逆,下行则见餮泄、便秘、腹满、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对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疾,以调升降,大气一转,其病乃解.二0一三年一月。
中医养生之道调理脾虚的七个方法
中医养生之道调理脾虚的七个方法在中医养生中,脾虚是指人体脾胃功能的减退或失调。
脾虚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溏、乏力等。
针对脾虚的问题,中医提供了一些调理方法,下面将介绍七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方法一:合理饮食脾主运化,主要功能是消化吸收食物。
因此,合理饮食对于调理脾虚至关重要。
中医建议脾虚体质的人要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粥类、煮熟的蔬菜和水果等。
避免食用油腻、生冷、过于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方法二:调理作息脾胃喜欢有规律的生活,良好的作息可以调理脾虚。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尤其是早睡早起,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
晚餐要提前两三个小时吃完,避免睡前进食。
方法三: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脾胃的功能。
中医建议每天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促进气血循环,提高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四:保持情绪稳定情绪不稳定会影响脾胃功能,易导致脾虚。
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可以通过冥想、读书、听音乐等方式进行放松,缓解压力,提高脾胃的功能。
方法五:适当补益脾虚的人可适当进行补益。
中医推荐的补益方法包括食补和药补。
食补方面,可选择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如山药、红枣、糯米等;药补方面,可根据脾虚的具体症状选用适当的中药,如党参、黄芪等。
方法六:穴位按摩按摩适当的穴位可以刺激脾胃功能,有助于调理脾虚。
中医经络学认为,足三里、关元、中脘等穴位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可以通过指压、按摩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方法七:中医药膳疗法中医药膳疗法是一种通过食物疗法来调理脾虚的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药膳食材,如黄精、山药、糯米等,搭配烹饪方法制作成具有调理脾虚功效的药膳。
例如,可以炖制脾补汤、蜜枣粥等,运用这些药膳来调理脾虚。
综上所述,脾虚是中医养生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作息、适度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补益、穴位按摩和中医药膳疗法,我们可以有效地调理脾虚。
通过这七个方法的结合应用,我们可以改善脾虚症状,提升整体的身体健康水平。
调治脾胃用药特点与治疗方法
调治脾胃用药特点与治疗方法脾胃是中医学中的重要脏腑,它们的调养和治疗在中医药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脾胃不好的人来说,药物是常用的调治方式之一、下面将对脾胃疾病的用药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脾胃疾病的常用药物分类中医药学中,治疗脾胃疾病的药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健脾药、健胃药、消食药和和胃药等。
(1)健脾药:健脾药主要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纳差、腹胀等症状。
常用的健脾药包括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
(2)健胃药:健胃药用于治疗胃功能低下、食欲不振、饱胀等症状。
常用的健胃药有生姜、香附、砂仁、香蜂草等。
(3)消食药:消食药主要用于治疗食积、消化不良等症状。
常用的消食药有山楂、陈皮、半夏、鸡内金等。
(4)和胃药:和胃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胃痛和胃炎等胃病。
常用的和胃药有黄连、黄柏、连翘、秦艽等。
2.脾胃疾病的用药特点脾胃疾病的用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性温和:脾胃病属于虚证类型疾病,因此用药时需要选择药性温和的药物,以免刺激脾胃,加重病情。
常用的温和药物有党参、黄芪、白术等。
(2)味甘偏好:脾胃虚弱的人常有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症状,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应注意选择味甘的药物,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
常用的甘草、砂仁等。
(3)配伍运用:在治疗脾胃疾病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配伍药物。
比如,脾胃虚弱导致食欲不振的人可配伍党参和砂仁;饮食积滞引起的胃胀腹痛可配伍山楂和陈皮等。
(4)注重调理:治疗脾胃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药物的治疗作用,还要注重脾胃的调理,包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调整。
药物只是辅助作用,调理脾胃是治愈脾胃疾病的根本。
3.常见脾胃疾病的治疗方法针对常见的脾胃疾病(1)消化不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食物和过多刺激性食品;可服用一些消食药,如山楂和陈皮;餐后适当运动促进消化。
(2)胃炎:忌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吃软和清淡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煮熟的蔬菜等;可服用一些和胃药,如黄连和秦艽;避免吃饱饭前和饭后马上喝水。
中医调理脾胃方法
中医调理脾胃方法
1. 饮食调理:中医注重调节五脏六腑,其中脾胃是关键。
日常饮食要注意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多吃饱和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2. 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对于调理脾胃非常有帮助。
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等轻度运动,增加脾胃功能。
3. 心理调理:情绪波动会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尤其是情绪抑郁、过度焦虑、压力大等会促进肠胃功能失调。
可以通过温馨的家庭、朋友的陪伴和开心的兴趣爱好来舒缓情绪,调节脾胃。
4. 中药调理:中药调理脾胃,可以选择茯苓、炙甘草、白术、山药等具有健脾消食功效的中草药来调理。
5. 针灸调理: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可以调理脾胃,促进身体的自然愈合。
可以选择经穴、腧穴、络穴进行调理。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如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便秘等。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与西医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调理脾胃功能,使其恢复正常运转。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食物,养护脾胃。
应少食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饥过饱,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2. 药物治疗
中药对脾胃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例如,香砂六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病症;苓桂术甘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湿热型的胃痛、腹胀等病症;大建中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的恶心、呕吐等病症。
3.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
通过针灸调理经络,调整脾胃功能,起到治疗脾胃病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仲景等。
4.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之一。
可通过按摩腹部、足三里、大椎等穴位,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整体调理,养护身体,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脾胃病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
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
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
现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
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
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
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
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
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
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
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
“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
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
”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
”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
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
中医调治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和方案
中医调治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和方案一、中医调治脾胃病有奇效!中医经常讲这么一句话,“诸有病者求助于脾胃”,意思就是说当我们有些病我们拿不准,看不稳的时候,我们往往就可以使用一个中药调补脾胃的手段达到一个防病,治病的一个效果。
中医的预防观点主要强调其知道者,了解自然规则,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意思就是说我们要调畅一个饮食情志,劳逸又相结合,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保证一个身体的健康,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传统的养生观点;但是中医还有另外一句话,我们经常讲食补和药补,包括动补,它是这样说的这个药补不如食补,也就是说你吃药不如吃东西,这其实就是很多中药是药食同源。
例如:大家经常吃的淮山,淮山实际上也是一个蔬菜,在中医治疗角度上,淮山就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健脾的一个作用。
二、中医调治脾胃病的用药特点2.1以调畅气机为基本治疗法则脾与胃以系膜相连,为气机升降之枢纽,互为表里。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健则升,胃和则降,清升浊降,气机调畅。
气机依靠肝之疏泄条达,才能升降有序。
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有“土得木而达”的文字记载,这说明若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因而脘腹饱胀、嗳气等胃气上逆诸证并见。
故调畅气机是其基本治疗法则。
根据胃肠属于腑的范畴,泻而不藏,以通为用,以泻为补的理论,为食积伤胃、气滞填中等而致胃脘胀痛、纳差厌食、嗳腐吞酸,或积而化热、热则消谷而食欲亢进、口中异味的患者主要采用消食开胃、清热化积,令积消热除、腑气畅通。
2.2注重活血化瘀药的运用根据脾胃病病史长、多有疼痛的特点,久病必瘀、久痛入络,往往导致气滞血瘀。
同时,也有因脾气虚导致气虚血瘀者,均能使胃肠黏膜微循环产生障碍。
胃脘疼痛患者,痛有定处、拒按,具有舌质紫暗、瘀斑脉象细弦涩等特点。
从胃镜检查可观察到患者的胃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病理检查结果证实有血栓形成。
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需要加益气活血、化瘀止痛之品,以改善黏膜微循环。
常用三七、甘松、乳香、没药、三棱等来治疗此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脾胃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对于脾虚胃弱型,可以给予益气健脾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等;对于湿热胃病型,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柏等。
二、调节饮食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脾胃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
四、生活调节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还应该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胃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浅谈中医脾胃病的治疗对策
浅谈中医脾胃病的治疗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于中医脾胃病的治疗已经有了有效的对策。
故本文先从脾胃病的理论进行论述,然后对脾胃病病因病机的加以认识,最后就具体的脾胃病治疗进行阐述。
标签:脾胃病;治疗对策对于中医脾胃病通常指的是在食道、脾、胃、胰、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的一类内科病证,现代医学的急性胃炎、食道炎、胃神经官能症、胃黏膜脱垂症、消化道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病变也属于中医脾胃病。
这些病例都是医学上发病率较高的病例。
因为本文就具体的脾胃病例的治疗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给中医治疗提供借鉴之道。
一、脾胃病理论源远与发展中医脾胃病理论源远流长,简言之,理论基础奠基于《黄帝内经》,系统辨证论治始于《伤寒杂病论》,成熟、独立分科于金元时期《脾胃论》,大发展于后世诸医家。
如张景岳提出“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
吴澄重视养脾阴法,钱乙提出小儿“脾常不足”,使儿科脾胃病治法方药更为完善。
叶天士重视养胃阴,提倡脾胃分治,他的学说观点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使脾胃病辨治之理论趋于完整,且更适合于临床实用[1]。
21世纪的学者继承发展了前贤理论,从宏观、微观辨证,丰富、发展了脾胃病理论及实践。
二、脾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一)外感时邪,内传脾胃外感六淫之中,寒暑湿邪皆可内客脾胃,胃失和降,脾亦不运,日久气滞、血瘀、湿阻、食积、痰结、火郁诸证生矣,可成痞证、胃痛、呕吐、呃逆、嗳气等病证。
(二)饮食所伤,脾胃受累肠胃为市,无所不受。
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可致食积、疳积、胃痛、嗳、呕、呃等证;饮食不洁或进食毒物可引起吐泻、胃痛、腹痛;饮食偏嗜,过食肥甘厚味,嗜辛辣、醇酒无度则助湿、生痰、化热,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日久变生胃痛、食积、呕吐、嘈杂等脾胃病证。
过食生冷,可致泄泻。
(三)情志失调,气血瘀滞忧思恼怒,气郁而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发生疼痛,乃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四)脾胃虚弱若饥饱时常,或劳逸过度,劳欲久病,或禀赋不足,皆致脾胃虚弱,或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阴受损,失其濡养,而发为胃痛等证。
浅述脾胃病辨治体会
浅述脾胃病辨治体会
脾胃病是指脾胃两脏气血双乏津液不足和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一类总称症状,它通常是由于饮食不节,情志激动,劳累过度,积劳成疾等等原因所致。
辨治脾胃病,首先要补脾滋阴,其次,要改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的食物,不吃闷热、油腻的食物,多吃海鲜等滋补的食物,还要加强身体锻炼,睡眠充足,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防止情志激动;此外,针对特殊情况,可以服用中药,以改善脾胃功能,调节机体气血,改善疾病症状,达到治疗脾胃病的效果。
总之,治疗脾胃病,应多抓住因病原而分析治疗,根据具体症状调整治疗计划,使病人可以达到足够的改善,摆脱病痛的窘境,恢复健康。
姜良铎教授应用疏通三焦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姜良铎教授应用疏通三焦法治疗脾胃病的临
床经验
姜良铎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他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着丰
富的临床经验。
他常常应用中医的疏通三焦法来治疗这种疾病,效果
显著。
下面是他的一些经验分享。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消化吸收、运化营养
液的重要器官。
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口苦、
口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而中医的疏通三焦法可以改善脾胃
功能,帮助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
疏通三焦法包括三个方面:消食调胃、疏肝理气、补脾益气。
消
食调胃是指通过药物或食疗来帮助胃肠消化,以达到消食养肝的目的。
疏肝理气是指通过调理情绪、减轻压力来帮助内脏器官运行正常。
补
脾益气则是指用中药来强化脾脏功能,增强体质。
姜良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疏通三焦法对于脾胃虚弱、胃肠
功能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都有一定疗效。
当然,针对不同
病情也可能使用不同的草药组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除了中药治疗,姜良铎教授还强调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他建议
患者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些有
益消化的食物,如糙米、麦片、芋头、山药等。
此外,饮食习惯上应
避免冰凉、过烫、过甜和过咸的食物。
总之,疏通三焦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希望更多的
患者能够了解并尝试。
当然,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或中医科室进行
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或偏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优势探讨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优势探讨摘要:脾胃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对于人们的身体和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
中医理论中以脾为后天之本,对于脾胃病的治疗十分重视。
本文通过对部分脾胃病进行分析,对中医药在脾胃病方面的治疗优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医药;脾胃病;优势引言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饮食变得不规律,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升高。
消化系统疾病在中医上大多属于脾胃病的范畴,在中医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医药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对脾胃病进行病因病机分析,辩证治疗,在治疗方案上有着方剂中、药灌肠、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方式。
1.中医药可以明显缓解脾胃病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消化系统没有出现器质性病变,因其他因素而导致的消化不良,症状多见:腹胀、嗳气、呃逆、食欲不振、纳呆等。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消化不良的病人逐渐增多,该病在临床上也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西药在治疗消化不良时没有特效药,多是根据经验进行对症治疗。
包括: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抗抑郁治疗。
这些治疗方案具有定的疗效,但是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在中医学理论中认为,消化不良的基本病机是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郁气滞。
多由于情志、饮食内伤,过劳损伤脾气造成,其病在胃,与肝脾有关。
证型上主要有脾胃虚寒、饮食积滞、痰浊中阻、肝郁气滞等,在治疗上和胃健脾、疏肝行气、攻补兼施,以促进脾胃恢复和降。
用药上主要以消食药与理气药为主,常用方剂有: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保和丸、健脾丸、枳实导滞丸、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小承气汤、四逆散等。
中医在消化不良的治疗上,整体审查、辩证施治,大部分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与西药治疗该病相比具有副作用小、经济、复发率低的优点。
2.中医药可以有效缓解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者间歇性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以及大便性状改变等症候群,但该病在胃肠道的形态机构和生化上并没有发生异常改变。
脾胃病的中医治疗原理
脾胃病的中医治疗原理
中医对于脾胃病的治疗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理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脾胃功能强弱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
治疗脾胃病首先需要调理脾胃功能,通过药物、针灸、艾灸等手段刺激和调节脾胃功能,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
2. 调整饮食习惯:中医认为饮食对脾胃功能的影响极大,因此调整饮食习惯也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建议脾胃病患者多食糙米、小米、绿豆等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脂肪、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是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中药包括健脾消食、理气和胃、和中止痛等药物,具有促进消化吸收、调节脾胃功能、缓解胃肠症状等作用。
4. 针灸、艾灸治疗:针灸和艾灸是中医常用的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或经络,调节脾胃功能,改善脾胃病的症状。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等。
总体来说,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调整饮食习惯,并结合草药、针灸等手段,综合治疗。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整体调理,强调防患于
未然,维护人体的健康。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10个经验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10个经验脾胃病常表现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且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
现将临床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化湿和胃法用于脾胃湿热型,症见脘腹不适,纳呆少食,口淡无味,或口渴而不欲饮,倦怠身重,大便溏薄,苔黄腻,脉濡数。
常见于西医学的慢性胃炎。
治当清热化湿、和胃醒脾。
以三仁汤加减。
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砂仁、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半夏、川朴花行气散满,除湿消痞;竹茹、黄芩、浙贝、郁金以清热和胃降逆;炒谷芽、鸡内金化湿积,助运化;木蝴蝶疏肝和胃,其性为升,在众多降药中加之,取其升降有序之意,以符合脾胃升降的特性。
加减:胃痛甚加白芍、甘草;大便不畅加枳壳、生白术;口苦口臭加石斛、石菖蒲、佩兰。
二、利胆和胃法用于胆胃郁热型,症见胃脘不适,灼热吞酸,口苦呕恶,咽喉不适或咽部梅核气,嗳气便干,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数。
常见于西医学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合并胆囊炎或胆石症。
治当利胆和胃、清热降逆,以蒿芩清胆汤加减。
方中青蒿、黄芩、郁金、蒲公英清少阳胆热;竹茹、半夏清胃降逆;碧玉散导胆热下行,又利湿和中;木蝴蝶、川朴花、大腹皮理气和胃运中;生谷芽养阴疏肝利胆。
加减:苔白、热邪不甚去碧玉散,改海金沙;大便干加生白术、枳壳;寐差加青龙齿、首乌藤、合欢皮;泛酸加浙贝、乌贼骨、煅瓦楞子;胆石症加穿山甲、路路通。
三、清热和胃法用于肝胃蕴热型,症见脘腹不适,泛酸嘈杂,嗳气时作,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治当清热和胃,以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
方中吴茱萸疏肝解郁、降逆止呕,黄连泻心火,两药合用,辛开苦降,一寒一热,共奏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之效;浙贝、乌贼骨、瓦楞子止酸降逆。
加减:胸胁胀痛加延胡索、香附;口干加制玉竹、川石斛;嗳气甚加旋覆花、沉香、代赭石。
四、疏肝和胃法用于肝气犯胃型,症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嗳气频作,每因情志刺激痛作或加重,或伴大便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或弦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 中 、 陷 、 气 、 阴 ; 实 者 宜 消 导 、 腑 、 热 、 湿 。在 举 益 养 胃 通 清 化
脾 胃病 的发 病 因 素 和 病理 机 制 , 不 外 乎 内伤 因 素 、 感 补 益 脾 胃时 , 药 宜取 昧甘 性 温 之 品 , 用 苦 寒 由于 胃 以通 亦 外 用 慎 因 素 和其 他 有 关 因 素 。六 淫 是 一 切 外 感 病 邪 的 总 称 , 疾 病 将 为 用 , 在 以通 为 补 , 在 治 疗 时 多 用 通 法 。如 属 胃寒 者 , 用 故 法 发 病 中 占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如 感 受 风 寒 或 风 湿 之 邪 , 致 温 散 则 属 温之 以通 ; 于 食 积 者 , 用 消 导 则 属 消 之 以通 ; 导 属 法 属
调 而 发 生疾 病 , 就 是通 常所 说 的 情 志 致 病 。七 情 之 中 , 忧 的诱 因接 触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既 病 之 后 , 强 病 变 及 心 理 情 志 这 以 加 与 思 对 脾 胃影 响较 大 , 则 气 郁 , 则 气 结 , 致 脾 胃气 机 逆 的调 理 不 仅 可 以 减 轻 疾 病 的 病 变 程 度 , 且 可 以 提 高 机 体 的 忧 思 可 而
水 谷 之 海 。 ( 灵 枢 ・ 论 》 人 之 所 受 者 谷 也 , 之 所 注 者 致 五 脏六 腑 发 生 各 种病 变 。 因此 , 理 气 机 升 降 , 消 化 病 证 ”《 海 )“ 谷 调 是 胃也 , 胃者 水 谷 气 血 之 海 也 。 ( 灵 枢 ・玉 版 》 又 说 :脾 胃者 , 的 基 本 治则 。如 脾 虚 生 化 乏 源 的 气 血 两 虚 证 , 宜 健 脾 益 气 ”《 ) “ 治 脾 治 脾 仓 察 之 官 , 味 出焉 。 ( 素 问 ・灵 兰 秘 典 论 篇 》 谷 气 通 于 以 补 气 生血 ; 失 运 化 水 湿 之 痰 饮 内停 证 , 宜 健 脾 渗 湿 ; 五 ”《 )“ 脾 。( 素 问 ・阴 阳 应 象 大 论 篇 》 脾 为 之 使 , 为 之 市 。 气 不 升 , ”《 )“ 胃 ” 胃气上 逆 之 中气 下 陷 证 , 宜 升 阳举 陷 , 中益 气 ; 治 补 肝 ( 素 问 ・刺禁 论 篇 》 《 )上 述 经 文 说 明 , 主运 化 , 司 受 纳 , 脾 胃 饮 气 阻 滞 , 逆 范 胃之 肝 胃不 和 证 , 宜 疏 肝 和 胃 , 气 降 逆 。 横 治 理 食 人 胃 , 过 腐 熟 消 化 而转 输 于 脾 , 经 脾 的运 化 输 布 , 水 可见 调理 气 机 升 降 , 治疗 脾 胃病 的 治疗 大 法 。 经 再 将 是 谷 精 微 送 到 全身 , 营 养 全 身 脏 腑 及 四肢 。脾 胃乃 人 体 内 共 以 2 3 辩 虚 实 : 则 补 之 , 则 泻 之 , 脾 胃病 中应 予 重 . 虚 实 在 同担 负 受 纳运 化 水 谷 的 重 要 器 官 , 维 持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的 重 视 。脏 易 致 虚 , 易 致 实 , 此 应 采 用 补 虚 泻 实 。如 脾 虚 者 宜 是 腑 因
乱 或 升 降失 调 。若 情 志 抑 郁 , 怒 伤 肝 , 气 犯 胃 , 致 脾 失 抗 病 、 病 能力 。从 饮 食 起 居 角 度 分 析 , 变 之 初 辛 辣 、 、 恼 肝 以 愈 病 炙 油 健 运 。 因此 在 脾 胃病 的辩 证 中应 重 视 以上 因 素 , 证 脾 胃功 腻 、 羊 牛 肉 等 肥 甘 厚 腻 则 当 所 忌 以 免 加 重 局 部 病 理 损 害 。 保 鱼
【 键 词】 胃病 ; 医 ; 关 脾 中 治疗 1 脾 胃 病 的 生理 病 理
2 2 调 升 降 : 胃居 于 中 焦 , 气 机 升 降 的枢 纽 。脾 主 . 脾 是
胃 共 只有 相 互 有 关 脾 胃 的 理 论 , 早 见 于 《 经 》 其 对 生 理 病 理 之 论 升 , 主降 , 同完 成 其 生 理 升 降 功 能 。气 机 升 降 , 最 内 , 述, 已颇 详尽 , 而 节 , 能 升 降 正 常 。脾 胃气 机 升 降失 常 , 可 导 从 内 云 “ 互 才 则
浅 谈 中 医脾 胃病 治 疗
石 苗
【 图分 类 号1 2 6 3 中 R 5 . 【 献标识gl 文 A 【 章 编 号 1 6 2 3 8 ( 0 0 1 —0 2 —0 文 1 7 — 7 32 1 )1 1 9 1 【 要 】 文 首 先 介 绍 了脾 胃病 的生 理 病 理 , 用 了许 多 中 医的 论 著 , 摘 本 引 然后 介 绍 了脾 胃病 的 中 医治 疗 思路 。
易耗 伤 胃肠 阴 津 , 其 运 化 传 导 失 常 ; 饮 食 、 倦 、 情 所 使 由 劳 七
2 4 调 理饮 食 起 居 : 中 医“ 未病 ” 要 求 则 当 追 求 未 . 从 治 的
伤, 引起 脾 胃疾 病 , 为 多 见 。 饮 食 贵 在 有 节 , 失 节 则 导 致 病 时 杜绝 复作 、 亦 若 已病 时尽 早 痊 愈 。 因 此 , 了 药 物 治 疗 之 外 , 除 疾 病 的 发 生 。饥 饱 失 宜 、 食 不 洁 、 食 偏 嗜 , 可 不 同程 度 预 防 护理 及 饮 食 起 居 的 调理 就 显 得 十分 重 要 和 必 须 。从 预 防 饮 饮 均 损 伤 脾 胃 。人 的精 神 情 志 活 动 过 度 , 必 影 响 脏 腑 的 功 能 失 护理 的角 度 来 看 , 病 时 减 少 不 良因 素 刺 激 , 免 与 引起 复 发 势 未 避
脾 胃升 降失 调 , 血 运 行 逆 乱 ; 邪 直 中 脾 胃, 致 脾 胃功 能 于气 滞 者 , 疏 理 气机 属 疏 之 以通 。虽 然 治 法 多端 , 离 不 开 气 寒 以 则 总 衰弱, 阳气 不 振 , 阴寒 内盛 , 四肢 逆 冷 ; 燥 化 太 过 , 从 热 化 , 虚 则 补 之 , 则 泻 之两 大 法 则 。 若 多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