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

合集下载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摘要:针对目前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本文浅谈如何运用艺术创作中的陌生化艺术处理语文教学的有关问题,实现教学课程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陌生化”,避陈去俗,翻新出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认知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陌生化艺术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一、语文教学中运用陌生化艺术的意义(一)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知道学生希望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希望老师有新的教法,热衷于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

在教学中,将熟悉的“陈旧”变为陌生的新鲜,将意料之中变为意料之外,将抽象的认识变为具体的形象,以唤醒学生对“新”的敏感,进而产生欣赏和品味的兴趣(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陌生化的实质就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

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被人们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全非的独特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作品的陌生化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创新意识。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陌生化艺术的原则(一)目的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种艺术但不同于纯艺术,它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美感,它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语文知识的传播。

所以在运用“陌生化”艺术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时刻记住创设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相关的、一致的。

千万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看上去是很新奇,学生很活跃,场面热闹,但实际上与本课的学习目标却相去甚远。

“陌生化”教学必须以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准绳。

(二)适度性原则。

所谓适度,即要避免两个极端,一种是语文课堂只有一种方式传出一种声音,毫无新鲜感可言;别一极端就是过度“陌生化”,只顾追逐奇异,采用完全陌生的甚至是违背学科真实的内容。

所以只有把握“陌生化”的度,尊重科学的“熟悉中的陌生”才能造就真正鲜活的课堂。

备教“陌生化”——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

备教“陌生化”——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

备教“陌生化”——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好方法安庆市第二中学吴坤“陌生化”这一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来,他认为在对文学艺术的欣赏中,那些太司空见惯、太熟悉、毫无新鲜感的事物不能唤起人们的兴趣,只有通过对语言的“陌生化”,如对语言形式进行颠倒、重组、留白、强化等处理,就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功效。

“陌生化”理论对语文教学颇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借用艺术创作“陌生化”原理来避陈去俗、翻新出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改变语文教学低效率状况。

所谓备教“陌生化”,是指备课时,对熟悉的课文、传统的教法进行“陌生化”处理,力求有新颖独到的见解,力求有新的突破。

即人们常说的“素备教材”、“熟课生备”。

教学如同作文章,应当追求“发人所未发”、“新天下耳目”的功效。

而不能人云亦云,当教参等资料的搬运工,丧失自我话语权。

或囿于传统,教法太单一,丧失自我创新力。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案例,说说备教“陌生化”在教学中具体运用。

一、细究物理洒行乐:教材分析“陌生化”(1)颠倒:批判质疑式解读“陌生化”创作理论强调对传统语言形式的颠覆。

同样在解读文本时,我们也可对熟悉的经典文章作出全新的理解。

比如我校某老师对《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别里科夫形象分析,就打破了其是沙俄专制统治卫道士这一传统的单一的见解。

提出应结合作者另一篇小说《一个小公务员之死》来读,指出别里科夫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

他只是一个可鄙可恨又可怜可悲的“小人物”。

他心于心理崩溃,死于那种无处不在的,无法排解的恐惧感。

这样“陌生化”的解读,学生更觉新颖,也就能更深刻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我在备教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时,对其有关“推敲”高下的见解不敢苟同,于是查阅资料,发现朱光潜先生在这里弄错了“僧”指代对象,从而“推”优于“敲”之说也就不一定能站住脚。

授课时,我勇于质疑权威之举,让学生倍感新奇,探究兴趣大增。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在阅读实践中,咱们常常会碰到看似不符合语法标准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标准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咱们把这种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

它要紧出此刻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见到。

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发咱们的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要紧类型1.名词并置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记忆犹新,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

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康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

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刻推移,又包括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恍如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

(吴伯箫《山屋》)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超级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安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例⑤和例⑥别离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

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成心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超级简练。

(莫言《红高粱》)“简练”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制造性地用“简练”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②妄图,仿佛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可不能赔本。

你能够向妄图的银行透支欢乐。

《陌生化,让语言更有味》作文课件 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陌生化,让语言更有味》作文课件 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陌生化,让语言更有味
——中考作文提分技巧
死”了很多次
在校园的篱笆下, 有两个同学在说话—— 一个说: 昨天晚上,爸爸送我一副军棋 ,我高兴死了. 一个说:前天半夜里,有只老鼠爬上床, 把我吓死了. 一个说:今天的算术测验,我别想得到好成绩, 题目难得要死.
一个说:这几道题目,正巧我都复习了,运气好得要死.
冬,你如此的诱人,叫我怎能不迷恋你?
语言美化方法
方法三:善于灵活用词。大词小用、小词大用、 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借用其他学科或专业的 名词术语等。
【方法三】善于灵活用词
情境:给你喜爱的某位老 师或同学画个像。
示例:我敏锐地发现化学老师 的眼中,发出镁燃烧般耀眼 的光芒,瞳仁像高速电子般 移动。望着他那氧原子般的 头,氢原子般的架势,酒精 燃烧般的热情,我们皆陶醉 在无尽的化学溶液中。
她瘦得如秋天的田野上一颗孤零的高梁。 白日害羞地偎进山的怀抱。
妈妈给了我一切。
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妈妈就是温馨的港 湾,让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粒种子, 妈妈就是那一方热土,让我茁壮成长; 如果我是一片白云,妈妈就是那蔚蓝的 天空,让我驰骋翱翔。
原句: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 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段比函数还复杂的关系来。
语言美化方法
方法四:善用“五觉法”。
“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 受外界的信息(光、声、味、嗅、触等)。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 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 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 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 加生动形象。
通感又叫“移觉”,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 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挪移转 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 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陌生化”研究现状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陌生化”研究现状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陌生化”研究现状作者:袁晓芳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语言“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将语言“陌生化”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通过转换视角达到其想要的效果,还可以通过语言风格的改变,或者是叙述文本的叙事结构等不同的形式,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当前,对语言“陌生化”的研究现状为片面化,不够系统,涉及中学教学的成果少且结合不足。

应加强研究,将其优势与中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言“陌生化” 研究现状中学语文教学语言“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什克洛夫斯基的代表性观点。

陌生化,是通过重组艺术作品的形式和结构,打破人们对常规的既定感受,瓦解艺术形式和语言方式运作上的自动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重构读者对世界的感觉,从而走出审美疲劳,给读者增加感觉和欣赏的难度。

2001年颁布实施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上主张“感受性阅读”、“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努力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倡导与学生的对话,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学习。

自此,国内关于探究性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从理论层面的概念界定、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到实践层面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在课程教学上虽然有所涉及,研究现状为很少有专门针对中学语文学科进行的研究,尤其是将语言“陌生化”这个理念融入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对象基本上都是只针对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这两个领域。

1、“陌生化”理论研究与教学结合不足俄国形式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反对传统的文学批评的先锋,为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它的靠文学的“纯形式”来处理复杂的文学问题,过分夸大形式的作用,带有主观的唯心主义色彩,因此,中国在引进西方文论时对俄国形式主义大多也采取的批评态度。

文学作品教学应关注“陌生化”语言

文学作品教学应关注“陌生化”语言

文学作品教学应关注“陌生化”语言作者:徐晓丹来源:《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第06期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不仅表现在主题内容的深刻上,也体现在文学话语的艺术表达上,具有审美性的话语往往能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给读者以无穷的艺术享受。

而要很好地创造出审美性话语,就应使用“陌生化”语言。

它是指作者打破某些语言常规,用可能不合语法,甚至不易被人所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语言来表达作品涵义,从而获得较强审美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段。

作家们竭力把普通话语加工成对人具有阻拒性的“陌生化”语言来吸引读者。

因此语文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时尤其要关注“陌生化”语言,引导学生透过“陌生化”语言理解文意,含英咀华。

笔者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时要关注三类“陌生化”语言。

一、词语“陌生化”这一大类可分为三小类:词类活用陌生化、修辞陌生化、词语搭配陌生化。

例1.结痂的伤口,一支支嫩绿正在旗帜般举起。

(《春天的感觉》王亚林)“嫩绿”一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以植物刚刚生发的特征来指代初生的万物,形象地写出了生命的复苏与活力,是词类活用陌生化。

“结痂的伤口”,比喻经历冬天摧残的大地。

已经“结痂”,说明伤口即将愈合恢复,经历摧残的大地渴望春天的来临以抚平伤口。

比喻独具匠心,并暗示了主题,运用修辞陌生化达到了词语的陌生化。

“旗帜般”举起,赋普通的比喻以新的意义。

“旗帜般”形容万物复苏的不可抗拒、生命力的强大。

“旗帜”也指春天万物复苏的标志。

这个比喻的陌生带动了词语的陌生。

整个句子,作者采用了词类活用陌生化和修辞陌生化两种手段,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觉,即向往春天及喜爱春天的温柔呵护之情。

例2.我们把我们的茅庐结好,一些温柔的诗句便开开落落,村庄的鸟鸣穿透寒烟,拍岸而至。

(《陶潜》丛明)此句表达作者向往陶潜所具备的诗情雅致,向往陶诗中那田园般生活的感情。

在陶潜故居,走入小茅庐中,亲自把茅庐修缮结好,作者那复古的情愫自然地萌发出来。

于是作者头脑中陶潜的诗句便一一浮现于眼前。

试论初中作文中语言陌生化的应用

试论初中作文中语言陌生化的应用

“ 使形式 变得 困难 ,增加感 觉的难度和 时间长度 ,”使 带
有 审美 目的 的感 觉 过程 尽 量 延 长 。 “ 陌 生 化 ”是 传 统 的 、 司 空 见 惯 的 反 面 。 中 学 生 利 用
“ 梦想 ,好 像一张有 奖有 息的奖券 ,买 了至少不会赔
本 。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 乐。”

关于 “ 陌生 化 ”理 论
“ 陌 生 化 ”是 西 方 “ 陌 生 化 ”诗 学 发 展 史 上 的一 座 重 双耳一去 ,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 要里程碑 ,它 的出现标志着 西方 “ 陌 生 化 ” 诗 学 的成 熟 。
“ 简洁 ”一般用于 形容语言 ,这里却用 来形容面 部特 第二,动宾反常搭配 ,举例如下: “ 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2 O l 3 . 是多 么 地 贪 生怕 死 ,可 谓 是生 动 立 体 。 恰 当地 运 用 各 种 手 法 无 疑 可 以实 现 语 言 陌 生化 , 增 强
戴着一簇房子 ,其余 的仅只有树 ……”
在这 两 句 中 , “ 馒 头 包 子 ”与 “ 坐 ” 的 搭 配 , “山
独特 的写作 构思就 像饮料 中的营养 ,而让营养 能够不 拟的修辞方式,运用得 当的话 ,往往能出奇制胜 。例如:
“ 他 旁边 的破 旧桌子上 ,就有二三 十个馒 头包子 ,毫
. “ 并列的五 六个 山峰 ,差 不多 高低 ,就只最 西的一峰
的味道 。在作 文中 ,这 个味道就 是言辞 。言辞 的优 美和别 无生气,冷冷地 坐着。”
何谓 “ 陌 生化 ” ?根 据什 克 洛夫 斯基 在 《 作 为 手法 的艺 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奇特 贴切得让人叫绝。 术》等 多篇文章 中论述 的 “ 陌生化 ”,就是让 人们在认 知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

纵观学生的作文,可以发现很多时候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欠缺和不足,那就是语言过于平淡无味,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基于这样的实际,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使用“世说新词”这一角度入手,让作文语言亮起来在中学教育中,语文教学是一大难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其语文能力的表征。

高考中占据着“半壁江山”的作文,学生却并不擅长。

目前的高考作文,语言表达大多数表现为空疏干瘪、枯燥乏味、呆板僵死、空话套话较多,缺乏活力,更无美感可言。

笔者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以及“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语言的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近十年各省市的高考优秀作文,结合思维训练,得出高考作文语言的建构策略。

要想在高考作文中做到脱颖而出,语言必须在达到“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的前提下,达到发展等级要求的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而这就要求高考作文的语言要求新、求变、求美。

笔者在论文中初步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章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作文语言的要求两方面总结了高考作文语言写作要求;第二章对修辞和思维训练的相关知识...作家或艺术家的全部工作的意义"就在于使所描写事物"迥异于通常我们接受他们的形态"语言陌生化,文章亮丽法2011-07-18标签写作方法一、语言陌生化的艺术魅力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

我们在叙写或陈述我们常见的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的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表现语言——一张“陌生的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的色彩。

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

”“被细雨淋湿的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

浅谈“陌生化”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陌生化”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快 感 和满 足 , 对内容 的感 知呼 应 , 对 主 旨 的理 解 与 共 鸣 , 对
作 者 进 行 创 造 补 充 的动 态 接 受 心 理 。如 果 教 师 总 是 用 同样 的方 法 去 引导 学 生 , 恐 怕最终会酿 成青蛙效 应, 使学 生丧 失
学 习语 文 的兴 趣 。
能 学 习语 文 。
本, 把 握 文 本 的 要 旨 。此 外 , 教 师 还 要 学 会 为 文 本 塑 造 有 个
性 和创 建性 的“ 陌生” 意义。布莱希特说 : “ 把 一 个 事 件 或 者
个人 物性 格 陌 生 化 , 首 先 意 味 着 要 简 单 地 剥 去 这 一 事 件
代 教学 媒 体 的优 越 性 , 两者结 合 , 让 学 生 耳 目一 新 , 从 而 达
教 学方 法 是 指 为 了 完 成 一 定 的 教 学 任 务 , 师 生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所采 用 的 手 段 。它 包 括 以 语 言 传 递 为 主 的 讲 授 法 、 谈话 法; 以直 接 感 知 为 主 的 演 示 法 、 参 观法 ; 以 实 践 为 主 的 练习法; 以引 导 、 探究 为主的发现 法、 探 究 法 等 。然 而 , 多 样 的 教学 方 法 却 构 成 了 语 义 教 学 的 传 统 八 股 模 式 : 课 文 提
的客观材料 , 让 学 生 根据 材 料 , 对 照课 文 , 进 行 陌 生 化 的
探索 。
在教学过程 中 , 学 生 并 不 是 被 动 地 接 受 作 品 所 描 绘 的
方方 面面, 而是积极能动地调动知识 储备 和生活储备 , 去 感
受、 体验 、 补充和 完善作 品 , 从 而 获 得 一 种 对 作 品 再 创 造 的

语言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

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得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得积累”。

纵观学生得作文,可以发现很多时候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明显得欠缺与不足,那就就是语言过于平淡无味,不能引起读者得共鸣。

基于这样得实际,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使用“世说新词”这一角度入手,让作文语言亮起来在中学教育中,语文教学就是一大难题。

作文教学就是语文教学得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写作就是语文教学得出发点与归宿点,学生作文水平得高低就是其语文能力得表征。

高考中占据着“半壁江山”得作文,学生却并不擅长。

目前得高考作文,语言表达大多数表现为空疏干瘪、枯燥乏味、呆板僵死、空话套话较多,缺乏活力,更无美感可言。

笔者依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得要求,以及“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语言得要求,从修辞得角度,分析近十年各省市得高考优秀作文,结合思维训练,得出高考作文语言得建构策略。

要想在高考作文中做到脱颖而出,语言必须在达到“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得基础等级得前提下,达到发展等级要求得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而这就要求高考作文得语言要求新、求变、求美。

笔者在论文中初步进行了以下研究:第一章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得要求、“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作文语言得要求两方面总结了高考作文语言写作要求;第二章对修辞与思维训练得相关知识、、、作家或艺术家得全部工作得意义"就在于使所描写事物"迥异于通常我们接受她们得形态"语言陌生化,文章亮丽法2011-07-18标签写作方法一、语言陌生化得艺术魅力所谓“陌生化”,通俗点讲,就就是“换一种说法”,以陌生表现熟悉。

我们在叙写或陈述我们常见得事物或道理时,不用大多数人习惯采用得说法,而采用一种与众不同得独特得表现语言——一张“陌生得面孔”,会给文章带来一道亮丽得色彩。

有这样两句话:“春天来了。

”“被细雨淋湿得鸟鸣跌落在河面上,江水微涨。

例谈陌生化理论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例谈陌生化理论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的怪象:学生对课文感到“一望而知”,老师却在学生已知的话语上纠缠不休。

虽然多年来教学改革举措五花八门,然而未能改变“语文课上和不上一个样”的普遍抱怨。

从根源上反思,语文教学的弊病主要在于文本阅读的无效与低效。

一、“陌生化”理论的提出“陌生化”一词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该流派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主张艺术应当陌生化,他说:“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陌生化理论所传达出的创作手法以一种新颖、独特的信息,引起人们无意识注意的高度集中,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势,将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变得“奇异”,使读者有“惊奇”之感,产生对周围已司空见惯的事物的新感觉和新发现,人们也正是在这种“惊奇”的“发现”之中,身心得以超越日常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

很多作家在其作品中体现其理念。

什克洛夫斯基在《故事和小说的结构》一文中提到了契诃夫的《记事本》,某人沿着一条胡同,走了不知是十五年,还是三十年,每天都看到一块招牌,但从来没有仔细认真地去读它。

后来,终于不知怎的取下了招牌,把它挂在墙的侧面,于是他才真正看到了招牌的全部内容,才真正读懂了上面的意思。

而二十世纪美国经典作品《老人与海》也是这种手法创作的典范,它打破了审美主体的接受定势,以完美的艺术性和深邃的哲理性征服了世界文坛。

1954年,海明威因为“精通于叙述艺术,其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利用陌生化效应,不仅易激发学生急于探索,弄清究竟的学习欲望,而且能够唤起学生的审美联想,不断产生新的感悟,从而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陌生化”课堂的构建(一)轻拢慢捻抹复挑,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学情境陌生化【例1】特级教师赵谦祥老师执教《唐诗鉴赏——寻隐者不遇》时,让学生欣赏“寻隐者不遇”的插图,通过插图来理解诗歌的内涵。

高中作文语言陌生化技巧

高中作文语言陌生化技巧
高中作文语言陌生化技巧
掌握这些技巧,提升作文水平
作者:xx 汇报时间: 2024/01/11
目录
01 引言:语言陌生化 的定义
06 结论:提高语言陌 生化技巧的建议
02 陌生化技巧的分类 与特点
03 如何运用陌生化技 巧进行写作
04 陌生化技巧在高中 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05 陌生化技巧的优缺 点分析
04 陌生化技巧在高中作 文中的应用实例
陌生化技巧在高中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1 描绘城市夜景
运用陌生化技巧,以独特的视角和词汇来描绘城
刻画自然景色
2
市的夜晚,如“星光洒满繁华的街头,如同繁星
通过陌生化的手法,用新颖的语言和比喻来描绘
点缀在夜空中”。
自然景色,如“绿色的草原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
地毯,铺满大地”。 3 描述人物性格
陌生化技巧的引入
陌生化技巧是一种创新的写 作方法,通过打破常规的语 言表达,使读者产生新的理 解和感受。
运用陌生化技巧进行 写作
在写作中运用陌生化技巧, 可以通过使用新颖、独特的 语言和表达方式,增加文章 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陌生化技巧的效果展 示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运用陌 生化技巧进行写作的效果, 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陌生化 技巧的魅力和价值。
利用陌生化的技巧,用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
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他的笑容如同冬日的
阳光,温暖而明亮”。
05 陌生化技巧的优缺点 分析
陌生化技巧的优缺点分析
语言陌生化技巧的优 点
语言陌生化技巧能增强文章 的新颖性和吸引力,使读者 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
语言陌生化技巧的缺 点
过度使用陌生化技巧可能会 让读者感到困惑,降低文章 的可读性。

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 陌生化角度

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 陌生化角度

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陌生化角度一、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是我国中学阶段的一套教学用书,其内容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这套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而备受关注,然而,我们往往忽视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陌生化角度对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性。

二、陌生化角度的概念及意义陌生化一词最早由俄国文艺理论家织波廖落发提出,指艺术手段逼使观众或读者看到习以为常之事物时,感到它们是新的或在具体情境下出现的。

陌生化不是简单的“生疏感”,而是从日常生活中把某些东西拿出来,使之变得陌生,从而引发对其新的认识。

在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陌生化角度的应用能够让学生产生审美追求和形式表达的兴趣,从而对所学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三、如何运用陌生化角度来分析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我们可以从教材中选取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通过改变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元素,使之变得陌生。

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可以考虑通过古诗词的形式进行现代表达,或者将古诗词的意境搬到现代背景之下去体会,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对古诗词有新的认识。

我们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反复解读和探讨,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对于某个文学作品的解读,可以从人性、社会背景、文学原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实现陌生化。

通过教材内容引发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思考,或者通过对当代社会现象的分析引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些都是陌生化的有效途径。

四、对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陌生化角度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陌生化角度对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并最终形成对文学、历史、哲学等内容的深刻理解。

陌生化角度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不拘泥于表面现象,而是能够从更深层次、更独特的视角去思考。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陌生化角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激活语文课堂从关注陌生化语言开始

激活语文课堂从关注陌生化语言开始
的一部分 。 比如 , 描写春天的片断 。
要求避开 “ 冰雪 融化” “ 丽” “ 艳” “ 开” “ 、美 、鲜 、盛 、芳
香 ”“ 、争艳 ” “ 、 温暖” “ 、 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机” 这类 词 , 而选用 陌生 的
反 比” 。而笔者从历届新生的问卷调查 中发现 , 十年 间 这类语 言出现在诗歌 中 , 这 小说 、 散文 中常可见 到。由于它
学生对语文课 不感 兴趣 的情 况并 未有 多大改观 ,甚 至愈 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 , 因此在教学时关注“ 陌生化 ” 言 , 语 演愈烈 。 会激起学生强烈 的探究欲望 。
说起 语文 教学 , 众多的同行都会感到忧心如焚 , 者 式和各 种组 词手段 ,增加读者感受 的难度 ,使注意力受 笔 也不例外 。 十年前《 教育文摘周报》 曾载“ 近八成中小学生 阻 , 不得不聚精会神 , 延长 了在文字上驻 留的时间 , 进而
对 语 文课 不感 兴 趣 ” 而且 “ 兴 趣 与 年 龄 、 龄 的增 长 成 体 会 到 表 达 形 式 的 意 味 深 长 和 表 达 内容 的 丰 富 多 义 性 。 , 这 学
语言是思维 的物质外 壳 ,当学生习惯于关 注 “ 陌生 化” 语言这一具有创新 品格的语言时 , 他们 自己的思 维也
( 作者 单位 : 河北邯郸 市第二十 六中学)
会 发生根本 改变 。因此 , 在作文教学 中也要专 门进行 “ 陌 生化” 言 的写作 训练 , 语 而且 要反 复训 练 , 心灵一 天天 使 变得敏感 , 陌生” 使“ 这个概 念融入他们 的血液 , 成为思 维
究其原因 ,我 们往往会 首先 归咎 于语 文学科 的先天
潮 中, 学生 自然会进行较为功利化 的选择 。对此 , 笔者也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随着教育的发展,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感。

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目的都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规则,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今天,本文将浅谈关于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分析它的优势和不足,提供实际的教学建议。

一、陌生化艺术的概念和实践陌生化艺术,又叫“异质化艺术”,是一种由俄国文学家维克多·舍伊美诺夫所提出的文艺思想。

它所主张的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打破人们对于事物的套路式认识,达到引发思考、唤醒情感的目的。

以语文教学为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特定形式的艺术表现,比如说电影、音乐、摄影等,让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感受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那么就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陌生化艺术的实践方式有许多,例如在课堂上进行语言游戏、切入奇特生僻的诗文、别开生面地引导学生作文等,就可以达到破除学生对语文课的传统印象,使其更愿意接受和学习语文的目的。

二、陌生化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1、唤起学生的积极性陌生化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理念是刺激学生的感官刺激,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和体验语文。

这样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陌生化艺术通过新颖的方式来呈现语文内容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以新的视角来认识文本,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常常能够产生出许多令人惊喜的想法和观点,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内容,提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陌生化艺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他们在接收信息、认知事物方面更加敏感。

陌生化艺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能动性,进一步提升语文的运用水平。

三、陌生化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不足1、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高陌生化艺术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尤其是掌握不同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和方式的能力。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用“陌生化”艺术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摘要】陌生化艺术是一种通过让人感到陌生和不熟悉的方式来呈现新颖艺术观念的艺术形式。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陌生化艺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陌生化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

结合陌生化艺术与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创造出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陌生化艺术对语文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未来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也是值得期待的。

通过引入陌生化艺术的元素,可以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启发,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陌生化艺术、语文教学、有效性、认知、情感、素养、结合、促进作用、应用前景1. 引言1.1 介绍陌生化艺术概念陌生化艺术,即“defamiliarization”,是苏联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家谢列宁在20世纪初提出的概念。

它指的是通过对日常或熟悉事物进行改变或转换,让人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些事物,从而产生新的感受和体验。

陌生化艺术在艺术领域被广泛运用,可以是文学作品里的异化手法,也可以是视觉艺术中的抽象表现,甚至可以是戏剧表演中的夸张演绎。

在教育领域,陌生化艺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打破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认知,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过将陌生化艺术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文本或语言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陌生化艺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品位,促进跨学科能力的发展。

将陌生化艺术融入语文教学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通过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去理解语言和文学作品,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

1.2 重点阐述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养水平。

语文课堂教学不妨进行“陌生化”尝试

语文课堂教学不妨进行“陌生化”尝试

语文课堂教学不妨进行“陌生化”尝试随着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参考书籍涌入市场,这些书籍打着“帮你学”“课课通”的旗号,使得许多学生及家长如获至宝,拥有的数量之多、种类之广,足以令教师们瞠目结舌。

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把教学参考上的内容“克隆”到课堂上,没有新鲜的知识,没有独到的见解,那么不但得不到学生的尊重,久而久之,还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厌学情绪。

甚至错误地以为,学语文的方法通过看教学参考就可以获得。

现实已经如此,关键是找出应对的措施。

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阵地,使语文学科真正发挥其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的作用,笔者以为不妨在语文课堂中进行“陌生化”尝试。

“陌生化”是来自诗歌创作技巧的一个概念。

特伦斯·霍克斯说过:“诗的目的就是颠倒习惯化的过程,是我们熟悉的东西‘陌生化’。

”这就是打破思维定势,解放创造力,让习惯异化,让熟悉的变得陌生。

从生理学的角度看,陌生的东西容易刺激大脑皮层,引起中枢神经兴奋,血流加速,心跳加快,形成一种积极的良性的生理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陌生的东西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激发兴趣,让人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致,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如果每一位教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形式上多一些创新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新奇与探究中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便可以大大改观。

如何进行“陌生化”尝试呢?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仅供参考。

一、对课堂内容进行“弹性”处理现在学生的教学参考书籍比教师的多而广,针对此特点,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做到既不脱离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

让教学内容能“展”能“收”富有“弹性”。

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而且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只有对学生爱之甚切,知之甚深,才能了解教学的“市场现状”,做到“供需平衡”。

如教学沈复的《童趣》,不能不对沈复其人作些介绍,但如果仅仅是教学参考中的一些内容,不如不介绍,因为这些内容,对学生了解沈复,并萌发对沈复其人的浓厚兴趣是没有什么帮助的。

对语言陌生化创造性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对语言陌生化创造性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对语言陌生化创造性的几点看法和做法山东淄博七中司庆强一、语言陌生化的创造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培养创造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这种人才的规格具有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创造价格和创造个性。

文学语言以其固有的生动性、形象性、精确性和储蓄性,无疑对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塑学生的创造价格和个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文学语言区别于日常语言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陌生化"。

因此,语言的陌生化教学自然就是语文素质教育什得探讨的重要领域。

陌生化,就是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陈出新开,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使丧失了感觉的语言变得生动鹇。

其裨就是把脑中贮存的表象和再造想象,经过情和理的揉合,在联系网中自由驰骋,最后定格的创造过程。

陌生化对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意义重大。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个人的独立性和个性。

人们常说,第一位把花比作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位仿效者是庸才,第三位是蠢才。

陌生化有利于学生脱离固有东西的羁绊,跳出人云亦云的圈子,翅"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自己的"思维角度,用"自己的"头脑来升起属于自己的太阳。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陌生化的表明的动力变化离不开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理性为指导,以激情为动力的想象。

陌生化的内容是否饱满、充实,取决于是否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唤起数量众多的生动的已有表象,从而加工制成丰富多彩瑰丽动人的新表面化象,就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寂然凝虑,思接知载;消焉动容,视通万里……"陌生化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阵地。

陌生化有利于培养学生深邃而敏锐的洞察力。

从外表相同或平凡的事物中看出不同或非凡之处,或从外表不相同和非凡事物中看出相同和平凡之处,这样,学生从对比、联系、辨别、判断中抓住了事物牲,从而创设出颇有份量的陌生化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
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看似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不受习见的语法规范的限制和束缚,给人以新颖、强烈的审美刺激,我们把这类语言称为“陌生化语言”。

它主要出现在诗歌中,小说、散文中也常可见到。

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表意功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语言“陌生化”的主要类型
1.名词并置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诗句由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历历在目,脍炙人口。

2.主谓反常他配
①潮湿的鸟声还沾在睫毛(采莲子)
②晨钟云外湿(杜甫《夑州雨湿不得上岸》)
例①“鸟声”(主语)与“沾在睫毛”(谓语)反常搭配。

例②“晨钟”与“湿”反常搭配。

③蛙声在故乡的田野里/长势良好(黎云智《蛙声》)
④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洛夫)
例③说“蛙声”(主语)“长势良好”(谓语),主谓反常搭配,展现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清新宜人,耐人寻味。

例④诗人别出心裁,“夏”与“荷”、“秋”与“蝉”反常搭配,既点时间推移,又蕴含着“夏荷”与“秋蝉”之形象。

⑤得得的马蹄声又仿佛一路轻的撒到山上去了。

(吴伯箫《山屋》)
⑥可惜的是这张脸填错了性别,竟然长在男子汉马而立的身上,使一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陆文夫《围墙》)
例⑤和例⑥分别出自散文或小说,例⑤用“撒”形容马蹄声,突出了马蹄声细脆轻快的特点。

例⑥说“这张脸填错了性别”,颇有意趣,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⑦罗汉大爷的双耳底根上,只流了几滴血,大爷双耳一去,整个头部都变得非常简洁。

(莫言《红高粱》)
“简洁”通常形容语言,莫言创造性地用“简洁”来形容头部,新奇、贴切,令人叫绝。

3.动宾反常搭配
①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②梦想,好像一张有奖有息的奖券,买了至少也不会赔本。

你可以向梦想的银行透支快乐。

(姜丰《痴人说梦》)
例①“纺”与“疲惫的歌”动宾反常搭配,例②“透支”(动)与“快乐”(宾)反常搭配,都显得新颖别致。

4.附加成分与中心语反常搭配
①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王一飞)
②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王媺《等待》)
③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轻吟/押声声柳韵依依(伊德超《折柳》)
例①用“很瘦很瘦”修饰“虫鸣”,富有质感。

例②用“朵朵”和“鲜绿”修饰“诗词”,与前面的“池畔”“荷塘”协调一致,扩大了诗词的容量,开拓了诗的意境。

例③不以常见的“首”、“阙”而以“枝枝”“叶叶”来量化“唐诗”“宋词”,使之与“柳”浑然一体,自然推出后面的“柳韵依依”。

5.词语交互错位
①云飘在水中/帆飞在天上(冰夫《莲塘月》)
②文人放下锄头/农人放下眼镜(陈黎《在一个被地震所惊吓的城市》)
例①本应为“帆飘在水中/云飞在天上”,“云”与“帆”交互错位,逼真地表现了水天一色的壮阔意境。

例②“文人”与“农人”交互错位,形象地表达了“被连续地震所惊吓”后的人们手忙脚乱的情状。

二、“语言陌生化”的艺术心理学依据
文学是人学。

文学创作的主要目的不是阐述道理或介绍某方面的知识,而是抒发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

人的心理世界异常丰富和复杂。

在内心深处,喜爱与憎恶,欢乐与忧愁,尊敬与轻蔑,希望与失望,意识与无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种种情绪瞬息万变,神奇而瑰丽,在这个“内宇宙”中,朦胧的、迅速嬗变而无以名状的心理情绪和体验,难以用日常的实用性语言表达出来。

因为这样做会显得苍白无力或力不从心。

于是,一种源于实用性语言又与之明显不同的表现性语言——文学语言诞生了。

它凝练含蓄,富于象征性、暗示性和跳跃性,给人以“陌生感”,这种陌生是读者熟悉的陌生。

语言感知力、鉴赏力强的读者一读便知,或能思而得之。

在这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值得重视。

皮氏认为,当主体作用于客观环境时,能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说明或解释环境,把新的刺激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进行过滤、改变或吸收,这就是“同化”。

所谓“顺应”,就是指如果新的外界刺激不能被主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所“同化”,这时,就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或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加以调整,从而适应环境。

这说明,当读者接触到文学作品时,首先会用已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去同化它,如果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所传达出来的情感与阅读者自己的情感相通,那么,作品自然会被读者的审美心理结构所同化,使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得以强化。

受古典诗词熏陶的人,更喜欢和容易接受古诗词,就是由于受原有审美心理结构同化的结果。

但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是独创,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是诗人作家们的追求。

惟有创新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激发审美注意,使审美欣赏得以顺利进行,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要依赖语言这一物质外壳才能最终实现。

因此,“陌生化”语言这一具有创新品格的语言受到人们的重视,说“快艇航行在海面上”、“河水缓缓地流着”,不易引起读者的审美关注;如果改为“快艇犁开了水面”,“河水无力地伸着懒腰”,则能刺激读者,使之兴奋,获得美感享受。

在文学鉴赏中,面对新颖独创的内容和形式,会遇到“陌生”的、不能被已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同化的部分,这时,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就要适当进行调整,即顺应这种“陌生”,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面对“陌生化”语言,同样如此。

有“同化”和“顺应”作心理基础,“陌生化”语言的创造和欣赏成为可能,“陌生化”有其存在的现实可能性和合理性。

三、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言“陌生化”,有利于破除所思维定势,增强语言领悟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一则阅读训练题,要求从括号中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举例说明如下:有名的峨眉山,所谓风景奇特,五步一小变,十步一大变的,我欣赏过一个星期。

虽然多变化,可是气势{磅礴非凡急促局促},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

(《鉴湖风景如画》)语段中的“气势”后应从括号中选取哪一个词与之搭配最佳?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不假思索地选取了“磅礴”,因为“气势磅礴”是人们习见的说法。

教参的答案是“局促”,而作家许钦文用的是“急促”这个词。

孰是孰非,细细斟酌,不难发现。

“急促”和“局促”词义相近,都有时间短促之义,一般不与“气势”搭配。

但“急促”从主观感受的角度渲染了峨眉山景观的特点,对比反衬鉴湖景观的特征。

下句是“岩石峰峦,近近地迫在眼前,往往看得透不过气来的样子”,这是对“急促”的进一步阐释。

由此可见,“气势急促”这一“陌生化”的搭配方式,的确堪称别具匠心。

思维定势化,对“气势急促”一说难以一下子理解和接受,解答阅读训练题时就不可避免地犯错误了。

又如,说到“时间似乎已经睡去,
潭水碧澄无声”,“小松鼠自由自在地啃着阳光”这类句子,如果用习见的语法规范去判断,得出主谓搭配不当的结论,就毫无美感可言。

总之,缺乏“语言陌生化”意识,不利于阅读鉴赏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陌生化”意识同样十分重要。

别林斯基说:“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美丽的形象。

”文学作品要给“不具形象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美丽的形象”,使诗语言“陌生化”不失为重要的手段。

说“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不是比“夏天过去了/秋天过去了”有意味得多、形象得多吗?我们常常感到学生作文语言干瘪无味,于是大讲写作技巧之类的静态知识。

其实,要纠正这种弊病,与其只讲技巧,不如让学生在观察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尝试用“陌生化”语言写作更有效。

当然,“陌生化”语言是可理解的。

信息论美学认为,信息的可理解性与独创性常常成反比例关系,艺术家的创作就是要寻求这个既有独创性,又有可理解性相统一的最佳契合点。

“语言陌生化”同样要找准独创性和可理解性的契合点。

我们不能为追求“陌生化”,而追求离奇甚至猎奇,这是应向学生讲清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