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天线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合集下载

天线下倾角调测[精华]

天线下倾角调测[精华]

下倾角一般指天线向下和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一个合适的下倾角能加强本覆盖区域的信号强度,同时也能减少小区之间的信号盲区或弱区,也不会导致小区与小区之间交叉覆盖、相邻的关系混乱,一个合理的下倾角是保证整个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基本保证,所以目前天线下倾角的调整是我们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般的天线下倾角共分为机械下倾角跟电子下倾角,机械下倾角是通过人工来调整天线物理下倾来实现,电子下倾角就是通过电子仪器来调整天线的阵子来实现。

在这里我再明确一下,就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调整下倾角,机械下倾角和电子下倾角设计是多少度就应该是多少度,包括在我们在验收文档里面,下倾角是不允许有偏差的,就算相差一度也是不行的!根据我们目前的设备,我主要就讲解下京信天线和安德鲁天线的电调仪使用方式。

目前我们使用的安德鲁电调仪仪再联接到天线来调整天线的电子下倾角,联接天线后,打开软件,点击面板上“Find Dcvices”按钮软件开始执行新的搜索任务,进度条显示搜索进程,界面下方状态栏显示伴随进程正在搜索的内容完成搜索后弹出对话框,检查已搜索出的设备,如果正确点击“YES”,反之点击“NO”。

经过搜索发现天线后,界面内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显示目前发现驱动器的数量。

同时,软件界面内会显示出已搜索到的天线驱动器的基本信息,其数据显示结构。

点击选中需要配置的驱动器,在主界面下方找到并点击功能键“Edit Selected”进入编辑选择窗口。

在编辑窗口内填写所有的信息后,点击“Configure”,跳出对话框询问点击“YES”,再次跳出对话框点击’“OK”。

点击选中需要配置的驱动器,在主界面下方找到并点击功能键“Move Selected”进入编辑选择窗口。

在编辑窗口内填写所有的信息后,点击“Activate”,跳出对话框询问是否激活,点击“OK”。

批量修改天线电倾角的操作点击选中需要配置的驱动器,在主界面下方找到并点击功能键“Move Sector”进入编辑修改窗口。

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测试方法

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测试方法

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测试天线方向角测试方法:使用仪器:指南针型号:DQY-1型指南针的工作环境要求:1.在使用指南针时应距离金属物体、金属管道、导线等2米以上,以免指南针自身磁场受其他磁场干扰,无法获取准确数据。

2.应在晴好天气使用,避免空气中过多的带电粒子对指南针造成影响。

3.使用时应在远离强磁场,如变压器、旋转电机、高压走廊等。

4.应避免在太阳黑子活跃期内使用,由于该期间地球磁场会发生偏转及磁暴现象,指南针获取数据与平时要存在较大差距。

5.在测试者使用指南针时,不要在其半径1米内使用手机通话,以免影响测试数据。

第一种测试方法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正后方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

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针放置于三脚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起与天线面板水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测量者手持);2.视线从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3.此时指南针黑针所指的刻度就是该天线的方位角;4.换另一名测试者重复上述步骤;或用另外一块表进行测量。

取得数据的平均值即第二种测试方法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正前方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

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针放置于三脚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起与天线面板水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测量者手持);2.从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3.此时指南针白针所指的刻度就是该天线的方位角;4.换另一名测试者重复上述步骤;或用另外一块表进行测量。

取得数据的平均值即第三种测试方法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板面垂直方向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

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针放置于三脚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起与天线面板侧面水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测量者手持);2.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3.此时指南针黑针所指的刻度加或减90度(在面向天线正面逆时针一侧加90度,顺时针减90度)就是该天线的方位角;4.换另一名测试者重复上述步骤;或用另外一块表进行测量。

基站天线方向性和倾斜角的设置和优化

基站天线方向性和倾斜角的设置和优化

基站天线方向性和倾斜角的设置和优化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基站天线的设置与倾斜角的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设置天线方向性和倾斜角,可以提高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进而提升用户的通信体验。

本文将介绍基站天线方向性和倾斜角的设置和优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1. 基站天线方向性的设置和优化基站天线的方向性是指天线主瓣的辐射方向。

合理设置基站天线方向性可以使信号覆盖更加集中和聚焦,提高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

在设置基站天线方向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1 综合考虑地形和建筑物地形和建筑物会对信号传播产生阻挡和衰减,因此,在设置基站天线方向性时需要结合地形和建筑物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山区、丘陵地区或者高层建筑多的城市区域,可以选择采用高增益和窄波束宽度的天线,以增加覆盖范围。

1.2 考虑用户分布和流量分布根据用户和流量的分布情况,可以调整基站天线的方向性。

例如,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可以将天线的主瓣指向人口聚集区域,以增加信号强度和覆盖范围。

1.3 考虑邻频干扰和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同频干扰会对无线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产生影响,因此,在设置基站天线方向性时需要考虑减小邻频干扰和同频干扰的影响。

可以通过调整基站天线的方向性和波束宽度,实现对干扰源的屏蔽或远离,从而减小干扰。

2. 基站天线倾斜角的设置和优化基站天线倾斜角是指天线挂角的调整,通过调整倾斜角可以改变天线的辐射方向和覆盖范围。

合理的设置和优化基站天线倾斜角可以达到以下目的:2.1 提高边缘区域的覆盖边缘区域的信号质量一般较差,通过调整基站天线的倾斜角可以增加信号到达边缘区域的能量,从而提高边缘区域的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

2.2 避免重叠覆盖和干扰重叠覆盖和干扰会对网络性能产生负面影响,通过优化基站天线的倾斜角可以减小重叠覆盖区域和干扰范围,从而提高网络的容量和质量。

2.3 提高网络容量和信号质量根据用户的分布和流量需求,合理设置和优化基站天线的倾斜角可以增加网络容量和提高信号质量。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

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一、天线类型选择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

由于天线类型的选择与地形、地物,以及话务量分布紧密相关,可以将天线使用环境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城区、密集城区、郊区、农村地区、交通干线等。

1、城区基站天线城区基站密度较高,单站预期覆盖范围较小,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为减少干扰,应选用水平半功率角接近于60度的天线。

这样的天线所构成的辐射方向图接近于理想的三叶草型蜂窝结构,与现网适配性较好,有助于控制越区切换。

如下图所示。

(2)城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覆盖,而更注重覆盖的深度。

由于中等增益天线的有效垂直波束相比于高增益天线较宽,覆盖半径内有效的深度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改善室内覆盖效果,所以选用中等增益天线较好。

(3)由于城区基站天线安装空间往往有限,所以选用双极化天线比较切合实际。

综上所述,城区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0 度左右的中等增益的双极化天线。

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

2、密集城区基站天线密集城区基站天线的选择与一般城区基站类似。

但由于密集城区基站站距往往只有400米到600 米,在使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 双极化天线,且天线有效挂高35 米的情况下,天线下倾角可能设置在14.0 度到11.5 度之间。

此时如果单纯采用机械下倾的方式,倾角过大将引起水平波束变宽,干扰增大,同时上副瓣也会引入较大干扰;而采用电子式倾角天线,则可以较好的解决波形畸变的问题,产生的干扰相对较小。

所以密集城区基站选用电子式倾角的水平半功率角为60 度左右的中等增益双极化天线较为合适。

3、农村地区基站天线在农村地区,鉴于话务量较小,预期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对于CDMA网络而言,为提高定向基站两扇区天线服务交叠区间的通信质量(交叠区内有宏观分集的效果),增大交叠区面积,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

天线下倾角最大允许偏差

天线下倾角最大允许偏差

天线下倾角最大允许偏差天线下倾角是指天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它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天线下倾角的偏差会对通信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确定天线下倾角的最大允许偏差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明确天线下倾角的定义。

天线下倾角是指天线指向地面的角度,一般以水平面为参考。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合理的天线下倾角有助于信号的传播和接收。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天线下倾角的最大允许偏差也会有所不同。

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天线下倾角的最大允许偏差一般由系统设计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在确定最大允许偏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信号覆盖范围:天线下倾角的偏差会直接影响信号的覆盖范围。

如果天线下倾角偏差太大,信号可能无法覆盖到目标区域,导致通信中断或信号弱。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合理的最大允许偏差,以保证信号的覆盖质量。

2. 天线高度:天线下倾角的最大允许偏差还需要考虑天线的安装高度。

天线安装的高度会直接影响信号的传播距离和角度。

一般来说,天线安装的高度越高,天线下倾角的最大允许偏差也可以相应增大,因为高处安装的天线可以更好地覆盖目标区域。

3. 环境影响:天线下倾角的最大允许偏差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对信号传播的影响。

例如,如果通信系统部署在有建筑物或障碍物的城市环境中,天线下倾角的最大允许偏差可能需要比较小,以避免信号被阻挡或反射导致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和系统性能,通常会采用一些调整手段来控制天线下倾角的偏差。

例如,通过调整天线的安装角度、使用下倾角调整器或者使用自动倾斜系统来实现天线下倾角的精确控制。

天线下倾角的最大允许偏差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的重要参数。

合理地确定最大允许偏差可以保证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性能优化。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信号覆盖范围、天线高度和环境因素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最大允许偏差。

通过采用合适的调整手段,可以实现天线下倾角的精确控制,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和覆盖质量。

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1)

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1)

基站天线的下倾角设置建议一、 下倾角概述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承载了电磁波发射与接收的双工功能,即移动通信信号传递的载体,其应用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移动通信网络的优劣。

基站天线的应用效果的好坏,一般受限于基站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天线方位角及天线下倾角四大重要因素,只有四大因素相辅相成,方能实现基站天线的最佳应用效果,本文结合基站的各种电磁环境、天线挂高对基站天线下倾角的设置进行简单的分析介绍。

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频干扰的影响,有效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和整网的软切换比例(对CDMA 网络而言),而且可以加强本基站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

通常天线下倾角的设定有两个侧重方向,即侧重于干扰抑制和侧重于加强覆盖。

这两个侧重方向分别对应不同的下倾角算法。

一般而言,对基站分布密集的地区应侧重于考虑干扰抑制,而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则侧重于考虑加强覆盖。

1.1.考虑干扰抑制时的下倾角在基站天线半功率角范围内,天线增益下降缓慢,超过半功率角后,天线增益(尤其是上波瓣)衰减很快。

因此从控制干扰的角度考虑,可认为半功率角的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 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

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α=actan (H/R )+β/2 公式一倾角θ天线高度同频小区基站天线覆盖示意图覆盖距离服务区异频区图1、 基站天线控制干扰时的下倾角应用图其中α为天线的下倾角,H 为天线有效高度,β为天线的垂直半功率角。

R 为该小区最远的覆盖距离,即覆盖长径R 。

1.2.考虑加强覆盖时的下倾角在基站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天线下倾角设定无需考虑垂直半功率角等因素的影响。

为保证覆盖区边缘有足够强的信号,可认为天线主瓣方向延长线到地面的交点(B点)为该基站的实际覆盖边缘。

在基站周围环境理想情况下,下倾角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α=actan(H/R)公式二公式二含义如下图所示。

图二、基站天线控制信号强度时的下倾角应用图二、下倾角设置的应用分析2.1.下倾角分类目前天线行业内天线的下倾角实现方式有三种: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以及电调下倾角;需要下倾角=机械下倾角+预置电下倾角+电调下倾角。

天线下倾角的定义

天线下倾角的定义

天线下倾角的定义《聊聊天线下倾角那些事儿》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天线下倾角。

这玩意儿啊,你可别小看它,它在通信世界里那可是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呢!想象一下,天线就像是一个神奇的信号发射器,而天线下倾角呢,就是控制这个发射器信号发射方向的小旋钮。

它能决定信号往哪儿跑,能覆盖多大的范围。

比如说,你站在一个广场上,有一个信号塔在那。

如果天线下倾角调得合适,那信号就能像温暖的阳光一样均匀地洒在广场的每个角落,让大家都能顺畅地打电话、上网。

但要是调得不好,那可能就会有的地方信号超强,有的地方却啥都没有,就像一块面包有的地方烤糊了,有的地方还没熟一样。

咱再打个比方,天线下倾角就像是一个会变魔术的小手,能把信号这个“小精灵”指挥得服服帖帖。

让它该去哪儿就去哪儿,不该去的地方就别瞎跑。

这小手轻轻一动,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就都变了。

在实际生活中,调整天线下倾角可是个技术活呢。

就像一个大厨做菜,盐放多了太咸,放少了没味。

天线下倾角调得太大了,信号可能就跑不远了;调得太小了,又覆盖不了足够的范围。

这可得靠那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就像经验丰富的大厨,知道怎么恰到好处地调整这个“小旋钮”。

有时候,为了让信号覆盖得更好,技术人员还得爬上高高的信号塔去调整。

那场面,就像蜘蛛侠在高楼大厦之间穿梭一样,可威风了!他们得小心翼翼地操作,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不然信号可就乱套啦。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手机信号特别差。

打电话老是断断续续的,急得我呀。

后来听说是因为那边的天线下倾角设置得不太合理,技术人员去调整了一下,嘿,信号马上就好起来了,打电话、上网都顺畅得很呢!总之呢,天线下倾角虽然看起来是个小小的东西,但它的作用可大着呢。

它就像通信世界里的一个小魔术棒,能让信号变得听话,让我们的通信生活更加美好。

所以啊,咱可得重视这个小天线下倾角,让它好好为我们服务呀!。

移动通信天线下倾角设置

移动通信天线下倾角设置

比较有用的一点东西,特别是天线下倾角设置参考表一、天线类型选择在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话务量分布、抗干扰要求和网络服务质量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基站天线。

由于天线类型的选择与地形、地物,以及话务量分布紧密相关,可以将天线使用环境大致分为五种类型:城区、密集城区、郊区、农村地区、交通干线等。

1、城区基站天线城区基站密度较高,单站预期覆盖范围较小,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为减少干扰,应选用水平半功率角接近于60度的天线。

这样的天线所构成的辐射方向图接近于理想的三叶草型蜂窝结构,与现网适配性较好,有助于控制越区切换。

如下图所示。

(2)城区基站一般不要求大范围覆盖,而更注重覆盖的深度。

由于中等增益天线的有效垂直波束相比于高增益天线较宽,覆盖半径内有效的深度覆盖范围较大,可以改善室内覆盖效果,所以选用中等增益天线较好。

(3)由于城区基站天线安装空间往往有限,所以选用双极化天线比较切合实际。

综上所述,城区基站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中等增益的双极化天线。

例如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

2、密集城区基站天线密集城区基站天线的选择与一般城区基站类似。

但由于密集城区基站站距往往只有400米到600米,在使用水平半功率角为65度的15dBi双极化天线,且天线有效挂高35米的情况下,天线下倾角可能设置在14.0度到11.5度之间。

此时如果单纯采用机械下倾的方式,倾角过大将引起水平波束变宽,干扰增大,同时上副瓣也会引入较大干扰;而采用电子式倾角天线,则可以较好的解决波形畸变的问题,产生的干扰相对较小。

所以密集城区基站选用电子式倾角的水平半功率角为60度左右的中等增益双极化天线较为合适。

3、农村地区基站天线在农村地区,鉴于话务量较小,预期覆盖面积较大的特点,选择基站天线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对于CDMA网络而言,为提高定向基站两扇区天线服务交叠区间的通信质量(交叠区内有宏观分集的效果),增大交叠区面积,宜选用水平半功率角较大的天线。

常见天线以及调整方法及规范

常见天线以及调整方法及规范

常见天线以及调整方法及规范1、板状天线调整方式板状天线就是定向天线,板状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天线的一种,主要用于室外信号覆盖。

无论是GSM 还是CDMA、LTE,板状天线是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类极为重要的基站天线。

这种天线的优点是:增益高、扇形区方向图好、后瓣小、垂直面方向图俯角控制方便、密封性能可靠以及使用寿命长。

1.1 天线方位角调整使用扳手等工具对锯齿夹码处的螺丝进行松动(上图中红圈位置),然后将天线以安装抱杆为中心转动调节,达到期望方位角后再次将螺丝拧紧固定好。

板状天线方位角调整范围比较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1.2 下倾角的调节1.2.1 机械下倾角的调节使用扳手等工具对连接臂处的螺丝进行松动(图片中红圈位置),然后对天线的机械角度进行调节,达到期望角度后将螺丝拧紧固定好。

电子下倾的调整1.2.2 电子倾角的调节板状天线电调有两种,一种是旋转调节,一种是插拔调节。

上图为旋钮式调节电调。

旋转旋钮(图中蓝色部分),电调滑标会移动,红色指针(图中箭头指示的地方)到达某一刻度电调即为多少度。

上图为插拔式调节电调。

在调节电子下倾的时候直接通过插拔电调滑标(图中红圈标示部分)即可对其进行调节,滑标漏出的刻度即为当前电子下倾值。

电子下倾的可调范围一般在天线标签上都有标示,如下图:2、美化天线的调节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传统基站天线与周边环境的冲突越来越大,很难融入周边的环境,因此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美好环境。

另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大多数市民因为对移动通信基站的不了解而对基站进入其周边大楼具有一种盲目的排斥心理。

这些都极大地加大了移动通信运营商基站物业协调、工程实施和基站维护等工作的难度。

天线美化工程作为一种手段,满足了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的需求,越来越受到有关各方的广泛关注。

美化天线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分类:1、美化排气管2、美化集束3、美化路灯杆4、美化方柱5、美化空调6、其他美化天线2.1 美化天线的调整方式2.1.1 美化排气管河南联通LTE-FDD美化排气管目前已知只有京信和摩比两种天线方位角的测量中心点(上图中红圈内的点)对着的方向为天线的主控方向,也就是方位角,在测量时罗盘方向与主控方向一致,读出示数即为当前方位角。

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测试方法

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测试方法

天线方向角及下倾角测试天线方向角测试方法:使用仪器:指南针型号:DQY-1型指南针的工作环境要求:1.在使用指南针时应距离金属物体、金属管道、导线等2米以上,以免指南针自身磁场受其他磁场干扰,无法获取准确数据。

2.应在晴好天气使用,避免空气中过多的带电粒子对指南针造成影响。

3.使用时应在远离强磁场,如变压器、旋转电机、高压走廊等。

4.应避免在太阳黑子活跃期内使用,由于该期间地球磁场会发生偏转及磁暴现象,指南针获取数据与平时要存在较大差距。

5.在测试者使用指南针时,不要在其半径1米内使用手机通话,以免影响测试数据。

第一种测试方法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正后方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

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针放置于三脚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起与天线面板水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测量者手持);2.视线从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3.此时指南针黑针所指的刻度就是该天线的方位角;4.换另一名测试者重复上述步骤;或用另外一块表进行测量。

取得数据的平均值即第二种测试方法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正前方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

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针放置于三脚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起与天线面板水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测量者手持);2.从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3.此时指南针白针所指的刻度就是该天线的方位角;4.换另一名测试者重复上述步骤;或用另外一块表进行测量。

取得数据的平均值即第三种测试方法1.测量者在待测天线板面垂直方向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尽量远离天线),选择一适当位置。

安装好三脚架并把指南针放置于三脚架托盘上,打开指南针盖并将指南针盖垂直立起与天线面板侧面水平,调节三脚架将指南针调至水平(或测量者手持);2.指南针刻度盘边上的准针通过反光镜中间的观察孔,与前边的校准针再与要测量的天线的支撑杆成直线;3.此时指南针黑针所指的刻度加或减90度(在面向天线正面逆时针一侧加90度,顺时针减90度)就是该天线的方位角;4.换另一名测试者重复上述步骤;或用另外一块表进行测量。

5g的aau 设置的下倾角

5g的aau 设置的下倾角

5g的aau 设置的下倾角5G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备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5G网络中,AAU(Active Antenna Unit)是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而AAU的设置中下倾角的调整更是关键。

下倾角是指天线辐射波束相对于地面的角度,对于5G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5G网络中,由于天线辐射波束更加集中,下倾角的调整能够有效地控制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首先,下倾角的设置对于室内和室外的不同环境有着不同的考虑。

在室内环境中,为了提供更稳定且高质量的通信服务,通常会采用较大的下倾角,以增加信号在室内的覆盖范围,并减少楼房等物体对信号的遮挡。

而在室外环境中,由于信号传播距离较远且目标区域较大,可以适当减小下倾角,以提高信号的传播距离和穿透能力。

其次,下倾角的调整还需要考虑地理环境和传播模型。

对于不同地理环境,如山区、城市、平原等,由于地势和建筑物的影响不同,下倾角的设置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在山区或城市高层建筑密集的区域,下倾角可以较大,以弥补地形和建筑物对信号传播的阻挡;而在平原或郊区等开阔场景中,下倾角可以适当减小,以增加信号的传播范围。

最后,下倾角的调整还需要考虑网络容量和用户需求。

在高密度用户区域,为了提供更稳定和高速的通信服务,可适度增加下倾角,以增加小区间的信号覆盖重叠,提高网络容量。

而在低密度用户区域,则可以适当减小下倾角,以减少小区间的干扰,提高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5G的AAU设置的下倾角是一个关键的技术参数,在5G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下倾角调整能够优化网络覆盖范围和性能,提高通信质量和用户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环境、地理条件和网络需求进行灵活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发挥5G技术的优势,为人们提供更高效、便捷的通信服务。

天线机械下倾角

天线机械下倾角

天线机械下倾角天线机械下倾角,是指天线的指向与地平线的夹角。

下倾角是天线安装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它对天线的性能、信号接收和传输质量具有直接影响。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全面探讨天线机械下倾角的重要性、调整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天线机械下倾角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正确调整天线的下倾角可以提高信号接收的有效性,减少多径衰减,并降低信号的多普勒频移现象。

一个合理的下倾角可以改善天线的频率响应曲线,使其更好地适应所要接收的信号波长。

此外,合适的下倾角还可以减少反射和散射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质量,确保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调整天线的下倾角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需要了解天线的使用场景和目的,确定合适的下倾角范围。

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通信天线、卫星接收天线或者微波天线等,它们对下倾角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其次,需要考虑所要接收或传输的信号的频率和波长。

不同频率的信号对下倾角的要求也有所差异。

最后,还要结合天线安装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例如,避免天线受到遮挡、干扰或者共振等问题。

调整天线下倾角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物理调整天线的方向和角度来实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调整天线的倾角、仰角和方向来达到所需的下倾角。

此外,还可以使用倾斜安装支架或抱杆等辅助工具来实现精确的调整。

在调整过程中,可以借助仪器设备如天线形状测试仪、信号分析仪等来监测和验证调整效果。

然而,在调整天线下倾角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要确保任何调整都符合安全要求,并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其次,要确保天线调整后的角度与所需下倾角相匹配。

如果下倾角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对信号的接收和传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调整过程中要及时进行信号测试和分析,确保调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最后,还要注意天线与其他设备的配合和相互干扰问题,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协同工作。

综上所述,天线机械下倾角在天线安装和调整中具有重要意义。

定向天线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定向天线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定向天线天线下倾角的设置摘要:天线下倾角设置是否合理,将对天线的覆盖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会对相邻小区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正确的理解天线下倾角的设置原理,合理的设置天线下倾角,将对无线基站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基站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为无线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GSM 下倾覆盖1、概述在过去两个月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事无线基站的设计,在勘查和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学习和整理,希望能够为自己和同事在将来的查勘设计过程中提供相关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就是定向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2、天线下倾的方法2.1 天线倾角的作用为了使信号限制在自己的小区覆盖范围内,并且降低对其他同频小区的干扰,使定向天线波束图形向下倾斜一定角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天线下倾技术是利用天线的垂直方向性有效控制干扰和覆盖的重要手段:1)天线下倾可以使小区覆盖范围变小;2)天线下倾安装使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减小,相当于天线在垂直面上去耦增加;3)天线下倾后加强了本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既改善了小区的场强,又增加了抗同频干扰的能力。

2.2 天线下倾的方法有两种使天线方向图向下倾斜的方法:1)机械下倾,通过机械调整改变天线向下倾角。

2)电调下倾。

通过改变天线阵的激励系数来调整波束的倾斜角度。

两种不同的下倾方法将产生不同的辐射情况,在下倾角度较小时,这种区别不明显;但随着角度的加大,它们的区别就非常显著了。

在采用电倾角时,随着下倾角的增加,在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天线方向图仍然保持原有形状,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

但对于机械下倾,随着下倾角的加大,天线主瓣方向信号强度迅速降低,当下倾角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主瓣方向逐渐凹陷下去,同时旁瓣增益随之增大,这就造成旁瓣对其他方向上的同频基站的干扰。

目前GSM网在高话务密度区的呼损较高,干扰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机械下倾角过大,天线方向图严重变形,要解决高话务区的容量不足,必须缩短站距、加大天线下倾角度,因此采用机械天线很难解决用户高密度区呼损高、干扰大的问题,建议在高话务密度区用带电倾角的天线,而把机械倾角天线安装在农村、郊区等低话务密度地区。

天线最佳下倾角度数、天线最佳高度计算方法

天线最佳下倾角度数、天线最佳高度计算方法

天线高度=TAN(下倾角度数*PI()/180)*覆盖业务中心距离度数计算用反正切函数
excel中(PI()/180)为弧度计算公式,所以一般文档里没有出现,导致EXCEL里直接用TAN(角度)×覆盖距离为负数
➢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天线下倾角的预设主要利用几何光学的原理来估计。

我们要考虑到天线的垂直HPBW,天线挂高,天线到服务区的距离,天线附近的地形地貌等。

同时,下倾角对于接收和发射天线必须保持一致。

D A B C
如上图所示,如果天线的下倾角a小于HPBW/2,那么小区的覆盖范围由C点来决定。

下面的公式给出了这几个参数的关系:
DC= H/tan(a-HPBW/2)(最远距离)
转换过来就是:
a=arc tan(H/DC)+HPBW/2;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考虑天线位置D到业务区中心B点的距离,这样一来,我们的下倾角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a=arctan(H/DB); DB=H*ctan(a);
半功率角15度=天线垂直覆盖15°以外信号将会衰减。

广度覆盖:为了达到无缝隙覆盖,正确选择基站天线参数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对于三扇区在话务量密集地区通常选用水平方向图,半功率
波束宽度为65o
的双极化定向天线。

由于基站间距离大约在300 ~
500米,此时天线的俯仰角(波束倾角):(式中是波束倾角,h为基站天线高度,r为站间距离)。

可由此式算出,α大约在10α
o~ 19o之间;对于话务量中密集区,基站间距离大于500米,此时a大约在6o~ 16o之间:。

室外定向天线下倾角计算

室外定向天线下倾角计算

下倾角计算:
计算下倾角要用到4个数据,天线挂高,楼宽,楼高,楼间距,
天线挂高一般取楼高,以6层楼(楼高18米),楼间距为24米,楼宽12米为例,
如图所示:
图中粉红色三角形就是计算下倾角要用到的,1长度为24+6(楼宽的一半)=30米,2=9米(楼高的一半),下倾角=arctan(2/1)=16.7°(适当增减的角度,因为楼高是个估算的值,实际楼高肯定不是18米),(笔记本带的计算机能算arctan,按一下INV就是arctan了)。

一般1的范围在24米(楼间距)至24+12(楼间距+楼宽)之间,只要让3能穿过楼的中间层即可。

实际做的时候都是按照经验值取的!。

5g的aau 设置的下倾角

5g的aau 设置的下倾角

5g的aau 设置的下倾角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5G无疑成为了目前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

在5G通信系统中,AAU(Active Antenna Unit)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置下倾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5G 的AAU设置的下倾角的相关内容。

首先,下倾角是指天线的主辐射方向相对于地面的倾斜角度。

在5G通信系统中,AAU的下倾角设置对于信号的覆盖范围、容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的下倾角设置可以优化天线的辐射能力,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保证用户的通信体验。

其次,AAU的下倾角设置需要结合实际环境和需求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城市中的AAU下倾角设置较小,以增加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而在郊区或农村地区,由于建筑物较少,可以适当增大下倾角,以提高覆盖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AAU在不同频段下的下倾角设置。

由于不同频段的信号特性不同,其传播衰减和穿透能力也不同。

因此,在设置下倾角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频段的信号特点,合理选择下倾角。

另外,AAU的下倾角设置还需要与其他参数相互配合。

例如,天线的波束宽度、天线数量与布局、天线高度、天线功率等因素都会对下倾角的设置产生影响。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最佳的下倾角设置,实现5G通信系统的最佳性能。

总结起来,5G的AAU设置的下倾角对于信号的覆盖范围、容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下倾角设置可以优化天线的辐射能力,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根据实际环境和需求,综合考虑不同频段的信号特点以及其他参数的配合,确定最佳的下倾角设置是保证5G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的AAU下倾角设置,将为用户提供更快、更稳定、更优质的5G通信服务。

本文简要介绍了5G的AAU设置的下倾角的相关内容。

在文档中,我遵循了要求,不写标题,并注意了文章的逻辑连贯性和语气一致,力求简洁明了地表达。

内容准确满足了任务标题,没有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同时综合质量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向天线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摘要:天线下倾角设置是否合理,将对天线的覆盖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会对相邻小区形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正确的理解天线下倾角的设置原理,合理的设置天线下倾角,将对无线基站设计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基站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为无线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GSM 下倾覆盖
1、概述
在过去两个月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事无线基站的设计,在勘查和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收集了一些资料进行学习和整理,希望能够为自己和同事在将来的查勘设计过程中提供相关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就是定向天线下倾角的设置。

2、天线下倾的方法
2.1 天线倾角的作用
为了使信号限制在自己的小区覆盖范围内,并且降低对其他同频小区的干扰,使定向天线波束图形向下倾斜一定角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天线下倾技术是利用天线的垂直方向性有效控制干扰和覆盖的重要手段:
1)天线下倾可以使小区覆盖范围变小;
2)天线下倾安装使天线在干扰方向上的增益减小,相当于天线在垂直面上去耦增加;
3)天线下倾后加强了本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既改善了小区的场强,又增加了抗同频干扰的能力。

2.2 天线下倾的方法
有两种使天线方向图向下倾斜的方法:
1)机械下倾,通过机械调整改变天线向下倾角。

2)电调下倾。

通过改变天线阵的激励系数来调整波束的倾斜角度。

两种不同的下倾方法将产生不同的辐射情况,在下倾角度较小时,这种区别不明显;但随着角度的加大,它们的区别就非常显著了。

在采用电倾角时,随着下倾角的增加,在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天线方向图仍然保持原有形状,能够降低呼损、减小干扰。

但对于机械下倾,随着下倾角的加大,天线主瓣方向信号强度迅速降低,当下倾角增大到一定数值时主瓣方向逐渐凹陷下去,同时旁瓣增益随之增大,这就造成旁瓣对其他方向上的同频基站的干扰。

目前GSM网在高话务密度区的呼损较高,干扰较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机械下倾角过大,天线方向图严重变形,要解决高话务区的容量不足,必须缩短站距、加大天线下倾角度,因此采用机械天线很难解决用户高密度区呼损高、干扰大的问题,建议在高话务密度区用带电倾角的天线,而把机械倾角天线安装
在农村、郊区等低话务密度地区。

3、天线倾角的设计
3.1 天线倾角覆盖的范围
定向天线覆盖的角度受天线出场设置限制,天线扇区在水平覆盖范围内信号一般集中在65度内,在垂直覆盖范围内信号一般集中在13度内。

定向天线下倾角度有2种设置方式:一种是内置角(出厂已设置好)、一种是现场调整
设置的下倾角。

内置角一般控制在5度内,现场调整的下倾角一般在10度内,因此下倾角的总调整范围是15度左右。

3.2 天线下倾角的计算
根据天线覆盖区域的话务量多少,将覆盖区域划分为2种,一种是高话务量区域,主要是城市区域,天线下倾角的计算公式为:
天线下倾角=arctag(H/D)+垂直半功率角/2
一种是低话务量区域,一般包括郊区和农村等区域,天线下倾角的计算公式为:
天线下倾角=arctag(H/D)
其中,H是天线高度,D是小区覆盖半径,垂直半功率角=10度。

由公式可见,影响天线下倾角的重要因素有2个,一是天线与被覆盖区域的垂直相对高度,二是天线与覆盖区域的水平距离,当天线与覆盖区域的水平距离和垂直相对高度都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公式可以计算出天线下倾角的相应数值。

具体角度关系如图:
4、倾角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利用天线下倾来降低同频干扰时,天线下倾角的选择必须根据实际使用天线的垂直方向图具体计算后进行。

既要尽量减少对同频小区的干扰,又要保证满足服务区的覆盖范围,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盲区。

2)天线下倾过大会引发水平方向图的畸变,对C/I及覆盖控制都不利。

3)天线下倾后,原来覆盖区的边缘处由于偏离了天线的主瓣,导致信号强度下降,这可以通过合理增大基站发射功率来补偿,这样即提高了载干比C/I,又不会因天线下倾导致覆盖区边缘信号强度下降过大。

4)天线下倾过大时,必须考虑天线的前后比,避免天线后瓣对背后小区产生干扰或天线旁瓣对相邻小区的干扰。

5)选择下倾角的原则是使天线至本小区边界的射线与天线至受干扰小区边界射线之间处于天线垂直方向图中增益衰落变化最大的部分,这样可使同频干扰减至最小。

5、结束语
天线下倾角设置的原理是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能够理解和运用的技术知识基础,是设计人员不断地深入学习和研究基站覆盖效果的入门砖,同时也能够为更好的做好无线网优工作打好基础,应该认真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