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合集下载

南中医生理题库90学时答案卷六.doc

南中医生理题库90学时答案卷六.doc

试卷(6)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内外环境变化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其本身所呈现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称自身调节。

2、脂溶性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酸等)溶解于细胞膜脂质内顺浓度差的跨膜被动转运称为单纯扩散。

3、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

4、由期前兴奋引起的心肌收缩。

5、呼吸肌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扩大或缩小。

6、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持续的、微弱的收缩状态,因而具有一定的张力,维持了一定的基础压力和位置。

7、由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中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相互制约而又协调的活动,将体温设定于某一恒定水平。

8、当遭受意外刺激时,如缺氧、创伤、手术、电休克及饥饿等,此时下丘脑一腺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加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明显增加,有助于机体应付上述情况。

9、一个神经元释放的递质(氨基丁酸),作用到突触前轴突末梢,使其末梢去极化,动作电位减小,释放的兴奋性递质量减少,而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减小。

10、各种感觉经一定的传导路径到达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按规定的秩序排列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引起某种感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2、D3、C4、D5、C6、B7、A8、C9、C 10、A三、填空题(每空格0.5分,共10分)1、钠钾泵;钾离子2、快;低3、关闭;关闭4、减少5、壁细胞;维生素B126、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7、存在;不存在8、去极化时9、A ch; M 舒张10、颈动脉体;主动脉体11、HCO3;酶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局部兴奋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2、气体分压、溶解度、分子量;温度;呼吸膜面积、厚度;通气 /血流比值3、胃的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了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通过迷走神经抑制纤维,传出冲动至胃壁,使胃壁肌肉舒张,胃腔容量增加,但胃内压增加不多,从而容纳不断入胃的大量食物。

南中医生理题库72学时答案卷一

南中医生理题库72学时答案卷一

生理学课程试卷(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计25分)1、A2、D3、A4、B5、D6、D7、B8、C9、C 10、C11、D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B 19、B 20、C21、D 22、C 23、B 24、D 25、A二、双项选择题(每个1分,计10分)1、AC2、AC3、CD4、BC5、CD6、BD7、DE8、AC9、AD 10、AC三、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1、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2、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的作用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3、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4、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通透性;淋巴回流5、心室全部去极化,心室各部之间没有电位差。

6、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7、迷走神经;加强;收缩;增加8、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肌肉活动9、束状带;网状带;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四、名词解释题(每个2分,计10分)1、触发细胞膜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2、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称为异长自身调节。

3、肺泡气体与肺泡壁毛细血管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所通过的组织结构。

4、当遭受意外刺激时,如缺氧、创伤、手术、电休克及饥饿等,此时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加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明显增加,有助于机体应付上述情况。

5、指位于细胞膜、胞浆内以及细胞核内的大分子物质,它们能识别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并与之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

五、简答题(每个5分,计20分)1、P CO2升高时,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1分)机理:CO2通过两条途径兴奋呼吸:1、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O2分压的升高导致脑脊液或血液H+浓度的升高,进而兴奋呼吸中枢;2、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通过窦神经及迷走神经兴奋上传,进而兴奋呼吸中枢。

在这两条途径中,前者是主要的。

(4分)2、食物已消化成小分子;停留时间长;吸收面积大;绒毛的收缩舒张3、一次性饮清水1000ml,可使尿量在半小时后大量增加,此称为水利尿现象。

(完整版)南方医科大学生理学1000题

(完整版)南方医科大学生理学1000题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A型题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 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 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人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人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4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2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 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3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 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2A.前者大 B.前者小 C.两者相等D.前者约大10% E.前者约大20%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1A. K+ B.Na+ C .Cl-.D.Ca2+ E.Mg2+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3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D.增大E.不变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2A.钠的平衡电位 B.钾的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2A.K+ B.Na+ C.Cl- D.Ca2+ E.Mg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4A.先减小后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5A.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 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外流C.大量Na+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4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5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2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4 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3 A.阈电位B.时值 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阈指的是:3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5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南方医科大学生化习题

南方医科大学生化习题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题1.peptide unit 8.结构域2.motif 9.蛋白质等电点3.protein denature 10.辅基4.glutathione 11.α—螺旋5.β—pleated sheet 12.变构效应6.chaperon 13.蛋白质三级结构7.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14.肽键二、问答题1.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相对量?实验中又是如何依此原理计算蛋白质含量的?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3.何为氨基酸的等电点?如何计算精氨酸的等电点?(精氨酸的α—羧基、α—氨基和胍基的pK值分别为2.17,9.04和12.48)4.何谓肽键和肽链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5.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6.举列说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7.已知核糖核酸酶分子中有4个二硫键,用尿素和β—巯基乙醇使该酶变性后,其4个二硫键全部断裂。

在复性时,该酶4个二硫键由半胱氨酸随机配对产生,理论预期的正确配对率为1%,而实验结果观察到正确配对率为95%—100%,为什么?8.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9.举列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0.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11.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12.测定蛋臼质空间构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题1.核小体6.核酶2.碱基互补7.核酸分子杂交3.脱氧核苷酸8.增色效应4.核糖体9.反密码环5.Tm值10.Z-DNA二、问答题1.细胞内有哪几类主要的RNA?其主要功能是什么?2.用32P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有标记的后代,而用35S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则不能产生有标记的后代,为什么?3.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请问哪一种DNA 的Tm值高?为什么?4.已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大小约30亿bp,试计算一个二倍体细胞中DNA的总长度,这么长的DNA分子是如何装配到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内的?5.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人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D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C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BA.前者大B.前者小C.两者相等D.前者约大10%E.前者约大20%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A.K+ B.Na+ C .Cl-.D.Ca2+ E.Mg2+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C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减小D.增大E.不变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BA.钠的平衡电位B.钾的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BA.K+B.Na+C.Cl-D.Ca2+ E.Mg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BA.先减小后增大B.不变C减小D.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EA.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外流C.大量Na+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D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E 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B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D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CA.阈电位B.时值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阈指的是:C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广中医生理学期末练习考题

广中医生理学期末练习考题

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个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2.机体内环境是指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组织液D.血液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反射B.反应C.负反馈D.正反馈4.维持机体功能相对稳定的调节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负反馈调节D.正反馈调节5.Na+由膜内转运到膜外的转运方式属于A.单纯扩散B.载体扩散C.经通道扩散(相反)D.主动转运6.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A.Na+平衡电位B.K+平衡电位C.Cl-平衡电位D.Ca2+平衡电位7.葡萄糖跨膜转运主要依靠细胞膜上哪些部分来进行A.泵B.通道C.载体D.受体8.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A.静息电位B.动作电位C.阈值D.阈电位9.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膜对下面哪离子的通透性最大A.K+B.Na+C.Ca2+D.Cl-10.Na+-K+泵的转运特点是A.顺浓度差转运B.耗能C.借助载体D.不耗能11.动作电位的产生是A.细胞接受刺激的标志xB.细胞收缩的标志C.细胞兴奋的标志D.腺体分泌的标志12.柠檬酸钠的抗凝血原理是A.加强抗凝血酶的作用B.抑制纤维蛋白原的生成C.使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增多D.去掉血浆中的游离Ca2+13.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小将发生A.叠连加速B.脆性增加C.溶血D.血栓形成14.外源性凝血开始于A.组织损伤释放因子ⅢB.因子Ⅻ接触激活(内源性)C.血小板粘附聚集D.因子Ⅹ激活15.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B.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类型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16.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血红蛋白B.纤维蛋白原C.球蛋白D.白蛋白17.额外刺激落在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哪一期可产生期前收缩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D.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18.正常心脏起搏点是A.窦房结B.房室交界C.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D.心肌传导细胞19.外周阻力主要取决于A.大动脉管壁弹性B.小动脉口径C.心肌收缩力D.循环血量20.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微循环通路是A.直捷通路B.动静脉短路C.迂回通路(营养通路)D.迂回通路和直捷通路21.在心脏射血过程中,心室压力最大是下列哪个期。

(完整版)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完整版)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 .仅在内表面B .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O2.CO2 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A .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 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 .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静息状态下,Na+K +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 +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 ,钠泵运转可使:DA.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人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 +,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 .膜上 ATP 的作用 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 性变化是: D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 .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 Na +移出膜外B .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 K +转入膜内C .阻止水分进入细胞 D .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CA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 .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 .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 .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 .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 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 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BA .前者大B .前者小C .两者相等D .前者约大 10%E .前者约大 20% 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 + - 2+ 2+A . K + B.Na + C .Cl -.D .Ca 2+ E .Mg 2+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B + + - 2+ 2+A .K +B .Na +C .Cl -D .Ca 2+E . Mg 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 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B A .先减小后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增大 E .先增大后减小 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细胞内的 Na +浓度高于膜外B .细胞受刺激兴奋时, Na +通道开放造成 Na +外流C .大量 Na +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A .先减小后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 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B A .钠的平衡电位 B .钾的平衡电位K +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C C .减小 D .增大 E .不变C .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E .锋电位与超射之差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D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E A.阈电位 B .去极相 C 超射时期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BA.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D A.阈电位 B .去极相 C .超射时期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CA.阈电位 B .时值 C .阈强度 D .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阈指的是:C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南中医生理题库90学时答案卷十.doc

南中医生理题库90学时答案卷十.doc

课程试卷(10)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静息电位从最大值(绝对值)降低到将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临界膜电位称为阈电位。

2、根据血细胞表面所具有的凝集原不同,可将血液分成若干类型,称为血型。

3、期前收缩后出现的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时期。

4、气体进出肺泡的过程。

5、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物质的过程称消化。

6、在体温调节机制的控制下,通过一系列的生理调节反应,使体温在正常情况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称自主性体温调节。

7、日常大量饮水引起尿量显著增加的现象称水利尿。

8、某些激素本身对某一器官并不引起明显效应,但能使其他激素的效应大为增强,允许作用09、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多或增少,近球小管重吸收率始终占滤过率的65〜70%左右,这种现象称为球管平衡。

10、由于它的化学结构与递质相似,而与递质竞争受体,使该递质不能发挥作用的这种化学药物称为阻断剂。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D2、A3、A4、D5、B6、A7、D8、D9、A 10、A三、填空题(每空格0.5分,共10分)1、等张2、EPO3、减小4、中枢化学;外周化学5、容受性舒张;蠕动6、产热;散热7、肾小球滤过率8、40; 20;体液9、微动脉;微静脉10、3;负;血浆蛋白11、肌紧张;腱放射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呈周期性变化:经历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相对不应期,兴奋性低于正常;超常期,兴奋性高于正常;低常期,兴奋性低于正常。

2、根据红细胞膜含有Rh抗原的有无,分Rh阳性血型与Rh阴性血型。

临床意义:Rh阴性病人的重复输血问题及Rh阴性妇女妊娠有Rh阳性胎儿。

3、肌肉活动;精神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环境温度4、当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时,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兴奋、致密斑感受器兴奋及交感神经兴奋都可刺激球旁细胞释放肾素。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影响自律性的因素:①舒张期自动除极速度:其速度越快,则自律性越高。

南中医生理题库90学时答案卷七.doc

南中医生理题库90学时答案卷七.doc

课程试卷(7)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肌肉收缩时长度明显缩短,但张力始终不变的收缩方式。

2、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上清液体。

3、由窦房结控制的心脏活动的节律。

4、平静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

5、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的过程。

6、环境温度升高或剧烈运动时,由于温热性刺激引起全身广泛性出汗。

7、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

8、由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

9、神经细胞与神经细胞或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部位。

10、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被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A 2, C 3, B 4, C 5, A 6, D 7, B 8, A 9, C 10, C三、填空题(每空格0.5分,共10分)1、反射;反射孤2、血浆;血细胞3、减慢;下降4、、缩小;降低5、盐酸;胃蛋白酶6、阈下;不能7、期前兴奋;期前收缩8、交感神经;NE; *9、胃肠激素10、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保钠排钾保水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当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接受一个有效刺激后所记录的一系列的膜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

产生的机制主要取决于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和膜的选择通透性。

当细胞受到纤维蛋白(不溶性蛋白)第二心音 心室舒张开始动脉瓣关闭大动脉血流减速 室内降压根动调高、声弱(答)0.08s第二肋间胸骨右缘第二肋间胸骨左缘一个有效刺激时,引起膜上 Na*通道突然完全开放。

Na+向细胞内流动’使膜内电位急剧上升,直至相当于 Na 的平衡电位,即形成动作电位的除极相。

而后膜对Na通透性降低,对K+的通透性又升高,因而 K+外流,使膜内的电位又不断下降,重新达到K+平衡电位,形成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细胞在复极后,通过钠一钾泵,恢复细胞内外的昌子分布状态。

2、血液从液体的流动状态转为不流动的胶冻状态。

大致分为三个主要步骤,这三步骤的相互关系如下: 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I第二步 凝血酶原一凝血酶第三步 纤维蛋白原(可溶性蛋白)-3、第一心音标志 心室收缩开始 成因房室瓣关闭射血入动脉特点 调低、声强(咚)时程 0.14s听区第五肋间左锁中线②外周阻力:血压与外周阻力成正比。

南中医生理题库72学时答案卷二.doc

南中医生理题库72学时答案卷二.doc

生理学课程试卷(2)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分,计25分)1> C2、C3、B4、C5、D6、D7、A8、D9、A40、B11> B 12、B13、C14、C15、A16、D17> C18、B49、D20、C21、B22、A23、C24、C25、A二、双项选择题(每个1分,计10分)1、AD2、CD3、CD4、DE5、DE6、DE7、BE8、AE9、CD 10、DE三、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1、神经细胞;腺体细胞;肌细胞2、结构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抑制3、血红蛋白;120〜160g/L; 110-150 g/L4、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5、心房去极化;心室去极化;心室复极化6、H . K ;血钾-Na -Na7、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集合管分泌排泄& M; N;阿托品;筒箭毒碱9、突触前抑制;突触后抑制10、肺通气;肺换气14、有效不应期长四、名词解释题(每个2分,计10分)1、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或顺电位差的跨膜被动转运称为易化扩散。

2、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

3、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了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通过迷走神经抑制纤维,传岀冲动至胃壁,使胃壁肌肉舒张,胃腔容量增加,但胃内压增加不多,从而容纳不断入胃的大量食物。

4、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5、激素对某些器官并不引起明显效应,但它的存在能使其他激素的效应大为增强。

五、简答题(每个5分,计20分)1、分期兴奋性大小机制绝对不应期0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相对不应期小于正常钠通道部分复活超常期大于正常钠通道大部分复活,膜电位高于RP低常期小于正常钠通道大部分复活,膜电位低于RP2、盐酸由胃腺的壁细胞分泌。

其主要生理功能有: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其提供所需酸性环境。

②使食物中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③杀灭和抑制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④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分泌。

最新南医大生理题库-血液循环

最新南医大生理题库-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2.等容收缩期(period of isovolumic contraction)3.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4.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5.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6.心指数(cardiac index)7.搏功(stroke work)8.心肌收缩能力(cardiac contractility)9.异长调节10.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11.快反应细胞(fast response cell)12.慢反应细胞(slow response cell)13.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14.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15.超常期(supranormal period)16.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17.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18.If19.窦性心律(sinus rhythm)20.异位起搏点(ectopic pacemaker)21.最大复极电位22.心房优势传导通路(atrial perferential pathway)23.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24.血压(blood pressure)25.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mean circulatory filling perssure)26.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27.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28.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29.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30.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31.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32.血管运动(vasomotion)33.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34.交感缩血管紧张(sympathet ic vasomotor tone)35.心血管中枢(cardiovascular center)36.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carotid sinus baroreceptor)37.缓冲神经(buffer nerves)38.心肺感受器(cardiopulmonary receptor)39.滤过(filtration)与重吸收(reabsorption)40.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二、填空题41.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复习题.doc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复习题.doc

1.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A.心跳停止B.脑死亡C.呼吸停止D.瞳孔散大E.脑电波处于零电位2. 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A.红斑性狼疮B.青霉素过敏C.乳腺癌D.艾滋病E.肝炎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4. 有关健康的正确概念是()A.不生病就是健康B.是指体格健全C.精神完全良好状态D.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以好状态E.是指如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5. 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A. Ca 2+B. NaC. Cl -D. K'E. Pr'6. 正常成人每天最低尿量()A. 1000mlB. 800mlC. 500mlD. 300mlE. 100ml7. 代谢性酸中毒中的过度通气可产生()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8. 可导致旧部脑内出血利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水电解质紊乱是()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脑水肿9. 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A. 1. 5mmol/LB. 2. 5mmol/LC. 3. 5mmol/LD. 4. 5mmol/LE. 5. 5mmol/l10. 低钾血症时出现肌肉松驰无力的机制是()A. Em 负值t, Et 不变,Em-Et 距离fB. Em 负值I , Et 不变,Em-Et 距离IC. Em 负值不变,Et t , Em-Et 距离 tD. Em 负值 f , Et I , Em-Et 距离 IE. Em 负值 t , Et t , Em-Et 距离 t11. 反常性碱性尿常见于()A.乳酸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缺钾性碱中毒D.高钾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12.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是由于()A. GFR 降低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C.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D. 醛固酮分泌增多E.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13. 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A. NaHC03/H 2C03B. NaPr/HPrC. N^HPOi/NaHzPO ;D. KHb/HHbE. KHbO 2 / HHbO 214. 血浆[HC (V]原发性降低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5. 某慢阻肺患者,血pH 7.25, PaCO 2 9. 33 kPa (70mmHg ), [HCO 3 ] 34nimol/L,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6. 酸中毒引起心肌收缩力()A.先增强后减弱B.先减弱后增强C.减弱D.增强E.不变17. 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可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在于()A.吸人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部气体交换差C.肺循环血流量少D.血液携氧能力低E.组织血流量少18. 输液反应出现发热的原因多数是()A.药物毒性反应B.外毒素污染C.内毒素污染D.病毒污染E.真菌污染19. 细胞凋亡增强性疾病为()A.原发性肝癌B.系统性红斑狼疮C.前列腺癌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E.老年性痴呆20. 应激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产生的()A.特异性反应B.非特异性反应C.生理性反应D.损害性反应E.代偿性反应21.应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所产生的对机体不利的反应是()A.组织缺血B.血黏度增高C.促进脂质过氧化物生成D.能量消耗过多E.以上都是22.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多灌少流,灌多于流B.少灌少流,灌少于流C.少灌多流,灌少于流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E.多灌多流,灌少于流23.休克早期机体发挥代偿功能的主要表现为()A.神志清醒B.尿量有所恢复C.肛温由下降开始回升D.血压雄•持在正常水平E.以上都不对24.休克早期“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A.容量血管收端,回心血量增加B.抗利尿激素增多,肾重吸收水增加C.醛固酮增多,肾钠水重吸收增加D.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E.动一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25.在休克II期微循环淤血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是()A.乳酸酸中毒B.代谢产物的积聚C.细菌内毒素D.内源性阿片样物质E.血液流变学的改变26 .导致右心室前负荷过度的原因是()A.主动脉瓣狭窄B.高血压病C.室间隔缺损D.肺动脉高压E.冠心病27.心肌肥大不平衡生长引起心衰的诸因素中,哪项涉及胞外钙内流障碍?()A.心肌毛细血管数增加不足B.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下降C.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下降D.心肌线粒体数增加不足E.肌浆网钙释放减少28.呼吸衰竭通常是指:()A.内呼吸功能障碍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C.血液携带氧障碍D.二氧化碳排出功能障碍E.呼吸系统病变造成机体缺氧29.氨中毒患者脑内能量产生减少的主要机制是()A.酵解过程障碍B.三梭酸循环障碍C.磷酸肌酸分解障砖D.脂肪氧化障砖E.酮体利用障码30.急性肾衰少尿期中,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A.水中毒B.少尿C.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E.貌质血症单选(二)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A、Na+B、K+C、有机酸D、蛋白质2、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去•失细胞内液3、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B、口渴明显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D、尿少、尿比重高4、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A、低血钠B、低血钙C、低血磷D、低血钾5、各种利尿剂引起低钾血症的共同机理是A、抑制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B、抑制髓祥升支粗段对NaCl的重吸收C、通过血容量的减少而导致醛固酮增多D、远|11|小管Na+-K+交换增强6、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A、毛细血管内压增加B、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7、高钙血症患者出现低镁血症的机制是A、影响食欲使镁摄入减少B、镁向细胞内转移C、镁吸收障碍D、镁随尿排出增多8、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上腹部不适呕吐急诊入院,血气检测表明PH7. 39, PaCO 25. 9Kpa(43. 8mmHg),HCO 3 _ 26. 2mmol/L, Na+142mmol/L, Cl ~ 96. 5mmol/l,可判定该患者有A、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高血饭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9、血浆【HC。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仅在内表面 B.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 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 E.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单纯扩散 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 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A.2个Na+移出膜外 B.2个K+移人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D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 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 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C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BA.前者大 B.前者小 C.两者相等 D.前者约大10% E.前者约大20%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A. K++ C .Cl-.D.Ca2+ E.Mg2+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C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 D.增大 E.不变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BA.钠的平衡电位 B.钾的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BA.K+ B.Na+ C.Cl- D.Ca2+ E.Mg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BA.先减小后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增大 E.先增大后减小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EA.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外流C.大量Na+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D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E 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B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D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C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阈指的是:C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重点知识讲解及练习题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重点知识讲解及练习题

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重点知识讲解及练习题第一章概论复习提要一、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一〕任务从功能和代谢的角度探讨疾病发生机制的科学,它说明疾病发生开展和转归的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根底。

〔二〕内容讲述疾病过程中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如缺氧、发热、休克、缺血-再灌流损伤、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

讲述各系统疾病的共同发生规律和主要器官的功能衰竭,如心功能衰竭、肺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二、疾病概论〔一〕健康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二〕疾病由于致病原因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受到破坏,引起的损害与抗损害斗争的异常生命过程。

2.内稳调节紊乱使机体出现功能、代谢、形态变化〔三〕病理过程病理过程是指在不同疾病中共同存在的功能、代谢和形态变化的过程。

它们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一种疾病可包括几种病理过程。

〔四〕病理状态是指疾病或病理过程结束后遗留的一种状态。

三、病因学总论〔一〕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性因素机械力、高温、低温、电流、大气压变化、电离辐射等。

2.化学性因素强酸、强碱、化学毒物、生物性毒物等化学性因素。

3.生物性因素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4.营养性因素饮食摄入过多引起肥胖病,营养缺乏带来各种营养缺乏症。

5.精神性因素异常剧烈的情绪变化。

6.遗传性因素遗传物质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1.疾病发生除了致病原因以外,还有某些条件或诱因,它们改变机体的抵抗力和病因的致病力,它们不决定疾病的特异性,也不总是引起疾病所必须的因素,但它们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和病因作用的后果,通常称为条件。

2.一个病因在某一疾病过程中,可以是引起该病的原因,但在另一疾病过程中,那么可能作为条件。

四、发病学总论〔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原始病因作用引起某种损害,这种损害是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这个结果又可作为原因,引起新的变化。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复习(大题+名词解释)

南方医科大学病生考试复习(大题+名词解释)

一、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诱发机制为?答:源性肝性脑病无明显诱因,外源性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1上消化道出血(1)血液进入消化道,血中的蛋白质经肠道细菌作用,生成大量氨。

(2)大出血使循环血量减少,并发肾功能障碍,使尿素肝肠循环增加,尿道产氨增加。

(3)大出血造成低血容量、休克、缺氧,不仅给脑肝肾带来进一步的损伤,而且增强脑对毒物的敏感性,易诱发肝性脑病。

2电解质和酸碱紊乱(1)碱中毒时,血液中的NH4+转变为氨,提高了血氨水平,前者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脑细胞膜,后者易于通过。

(2)碱中毒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氨以NH4+形式排出减少,以氨的形式弥散入血多(3)利尿剂使用不当,降低血容量,损害肾功能,造成低钾性碱中毒,利于氨的生成与吸收。

3某些药物使用不当严重肝疾病患者,使用镇定麻醉药品,增加脑的敏感性或者抑制中枢神经4感染(1)肝功障碍的患者并发重症感染时,会加重肝实质损伤;(2)使分解代增强,氨的产生增多;脑能量消耗,敏感性增加;(3)感染引起的高热过度通气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5便秘(1)肠容物停留时间长,氨和其它含氮物质产生和吸收增加;(2)便秘排便时腹压增加,门脉压力增大,进入体循环的毒性物质增多。

其他摄入过量蛋白质,肠产氨增加;肾衰:排氨和尿素减少;总之凡是能够增加毒性来源,提高脑对毒性物质的敏感度,与毒性物质发生协同作用的,均可构成肝性脑病的诱因。

二、试述假性神经递质是如何产生的,并说明它们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学说容:由于肝功能障碍,使体假性神经递质在网状结构的神经突触部位堆积,使神经突触部位冲动传递障碍,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最后出现昏迷。

(1)产生:蛋白质饮食中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如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它们在肠道细菌脱羧酶的作用下变为苯乙胺和酪胺苯,肝功能受损时,二者未经肝脏处理经血入脑,羟化生成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即为假性神经递质。

(2)机制 1、增多的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竞争性取代正常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但生理效能远较正常神经递质为弱。

南中医生理题库90学时答案卷八.doc

南中医生理题库90学时答案卷八.doc

课程试卷(8)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而兴奋,在除极之后至复极达到一定程度这段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再发生除极(兴奋性消失),称此期为绝对不应期。

2、将抗凝血置于沉降管内,第一小时末红细胞的沉降速度称血沉。

3、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4、血液流经小动脉和微动脉时遇到的阻力称外周阻力。

5、血红蛋白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称血氧饱和度。

6、由食物引起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7、激素特异性作用的器官。

8、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特定的化学物质结合并可引起生物学效应的蛋白质称受体。

9、从肌细胞膜产生兴奋(动作电位),到肌丝滑行而产生的收缩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一收缩耦联。

10、反馈信息(由受控装置送回到控制装置的信息)抑制控制装置的活动称负反馈。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2、B3、D4、C5、C6、B7、D8、A9、C 10、C三、填空题(每空格0.5分,共10分)1、兴奋;抑制2、兴奋3、红细胞;血清4、期前兴奋;期前收缩5、下丘脑6、下丘脑7、胆碱酯酶8、气道阻力;惯性阻力;粘滞阻力9、粘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10、蛋白水解酶;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U11、生长素释放激素;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在低渗溶液中,水分会进入细胞内,使细胞体积变大、膨胀甚至破裂溶血,但细胞有一定的渗透抵抗;在高渗溶液中,水分会从细胞内渗出,使细胞脱水皱缩。

2、心交感神经释放NE (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 &受体结合,引起窦房结自律性?,心率加快,房室交界传导性t心房肌、心室肌收缩力f ;心迷走神经释放ACh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M受体结合,引起窦房结自律性I,心率J ,房室交界传导性J心房肌收缩力| o3、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比值:成人安静时约为0.84,意味着肺泡气体与血液能进行充分气体交换,比值过高、过低都表示肺换气不足。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_百度文库.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_百度文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A型题1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 •仅在内表面B •仅在外表面C •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 • 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 •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 •人体0 2. CO 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入胞作用E •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厲于:CA •主动转运B •单纯扩散C •易化扩散D •入胞作用E •吞饮5 •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 •单纯扩散B •单纯扩散.C •易化扩散D •出胞人用E •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 •以下尖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 •在静息状态下.Na +K +通道都处于尖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幵始去极化时,就有Nd +通道大量开放C •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旦出现较慢D・Na +通道尖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 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A. 2个Na +移出膜外B・2个K+移人膜内C • 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人膜内D • 3个Nd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人膜内E • 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 +移人膜内&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 +和K +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 膜在安静时对K +通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Nn +通透性增加C Na+・K +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 +泵的作用E •膜上ATP的作用9.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4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10 •以下尖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2A •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 •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C •阻止水分进入细胞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17 •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d+的浓度9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4A・先减小后增大B •不变C减小D -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下列尖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5A •细胞内的Na +浓度高于膜外B •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 +通道开放造成Na+外流C •大量Nd +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 •达到Na +的平衡电位时,Na +外流停止E • Na +通道失活,K +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 •阈电位是指:4A •造成膜对K +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 •造成膜对K +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弓I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0 •造成膜对Na +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 •造成膜对Na +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 •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5A阀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 •负后电位E •正后电位21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2A •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 •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9 相当于动作电位的:4A.闻电位B・去极相C •超射时期D •负后电位E •正后电位23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3A. 阖电位B •时值C •阈强度D •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 •刺激闻指的是:3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 •下列有尖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5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A.2个Na+移出膜外 B.2个K+移人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D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 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 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C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BA.前者大 B.前者小 C.两者相等 D.前者约大10% E.前者约大20%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A. K+ B.Na+ C .Cl-.D.Ca2+ E.Mg2+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C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减小 D.增大 E.不变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BA.钠的平衡电位 B.钾的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BA.K+ B.Na+ C.Cl- D.Ca2+ E.Mg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BA.先减小后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增大 E.先增大后减小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EA.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外流C.大量Na+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D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E 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B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D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C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阈指的是:C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26.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B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C.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D.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E.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27.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CA.丸阿托品 B.胆碱酯酶 C.美洲箭毒 D.六烃季铵 E.四乙基铵28.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D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γ—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29.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主要引起接头前膜的:B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 K+通道开放 D.CL-通道开放 E.水通道开放30.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DA.Ca2+的贮存库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D.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E.使Ca2+和肌钙蛋白结合3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必要步骤是:CA.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B.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C.纵管终末池对Ca2+的通透性升高D.纵管终末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肌浆E.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T结合32.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DA.横管 B.肌膜 C.线粒体膜 D.肌质网膜 E.粗面内质网第二章神经系统1.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BA.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B.突触前膜超极化C.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D.潜伏期长,持续时间长E.通过轴突-树突型突触的活动来实现2.当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A A. 钠、钾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B.钠、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C. 钾、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超极化D.钾、钙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E. 钠、氯离子通透性增加,出现去极化3.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其结果是:DA. 直接引起一个动作电位B.先引起E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C.先引起IPSP,经总和达到阈电位,产生一个动作电位D.引起IPSP,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

E.引起一个较大的EPSP4.突触前抑制产生的机制是:C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B.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增多C.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D.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E.突触间隙加宽5.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BA.入泡作用 B.出泡作用 C.易化扩散D.主动运输 E.单纯扩散6.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 A.Ca2+由膜外进入突触前膜内B.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C.突触后膜对Na+、K+,尤其是对K+的通透性升高D.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E. 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7.关于突触传递的下述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C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C.兴奋节律不变 D. 总和 E.易疲劳8.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内哪一部位:DA.脊髓前角 B.中缝核 C.纹状体D.低位脑干 E.黑质和红核9.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侧支与闰绍细胞形成的突触所释放的递质是:D A.5—羟色胺 B.甘氨酸C.Y-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E.去甲肾上腺素10.脊髓的Renshaw细胞,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D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C.GABA D.甘氨酸 E. 牛磺酸11.交互抑制的生理作用是:AA. 保证反射活动的协调性B.及时中断反射活动C. 使反射活动局限化D.使兴奋与不兴奋的界限更加明显E.有利于反射活动的交互进行12.Renshaw细胞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抑制属于:DA.交互抑制 B.传入侧支性抑制C.突触前抑制 D.回返性抑制E.对侧肌抑制13.下列哪种神经元的连接方式是产生反馈性调节作用的结构基础:C A.单线式联系 B.聚合式联系C.环状联系 D.辐散式联系E.链锁状联系14.在动物实验中,当脊休克过去之后,在原来切断面以下再作第2次切断,其结果是:B A. 脊休克再出现 B,不再出现脊休克C.动物立即死亡 D. 脊休克加重E. 出现血压降低15.膝跳反射是属于:AA. 单突触位相性牵张反射B.单突触紧张性牵张反射C.多突触位相性牵张反射D.多突触紧张性牵张反射E. 单突触的牵张反射16.γ—运动神经元的生理功能是:EA.引起梭外肌收缩B.直接兴奋α—神经元C. 引起梭内肌舒张D.直接抑制α-神经元E.调节肌梭的敏感性17.肌梭与梭外肌的关系及其生理功能是:AA. 并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B.并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C. 串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D.串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E. 并联关系,感受压力变化18.腱器官与梭外肌的关系及其生理功能是:DA. 并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B.并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C. 串联关系,感受长度变化D.串联关系,感受张力变化E.并联关系,感受压力变化19. 在对侧伸肌反射中,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取决于:BA. 感受器兴奋及冲动在传人的传导时间B.兴奋经过中枢突触的传递时间C.冲动在传出神经上的传导时间D.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导时间E.感受器兴奋所需的时间20.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是:EA. α纤维 B.γ纤维 C.Ⅰ类纤维D.Ⅱ类纤维 E.Ⅰ和Ⅱ类纤维21.下列关于脊休克的叙述,错误的是:DA.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B.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C.脊髓反射逐渐恢复D.反射恢复后发汗反射减弱E.反射恢复后屈肌反射往往增强22.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可出现:C A.脊休克 B.肢体痉挛性麻痹C. 去大脑僵直 D.去皮质僵直E. 腱反射增强,肌张力降低23.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有:DA.小脑前叶两侧部B.前庭核和纹状体C.小脑前叶蚓部和前庭核D.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和网状结构抑制区E.网状结构抑制区24.大脑皮质运动区的4区,其生理功能是:B A.主要与双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B.主要与对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C.主要与双侧近端关节的运动有关D.主要与对侧近端关节的运动有关E.主要与同侧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有关25.锥体系的生理功能是:CA.抑制肌紧张 B.设计、制定运动指令的程序C. 加强肌紧张 D.增强传人冲动的传递以保证肌群间的运动协调26.执行随意运动“指令”的部位在大脑皮质的:CA.顶叶 B.颞叶 C.中央前回 D.中央后回 E.枕叶27.支配躯干和近端肢体运动的大脑皮质代表区位于:BA.中央后回3—1—2区B.中央前回6区C.中央前回4区D.第二运动区及运动辅助区28.震颤麻痹患者的病变主要部位是:DA.尾核 B.苍白球 C.底丘脑 D. 黑质 E. 红核29.震颤麻痹的主要症状有:CA.全身肌紧张降低 B.腱反射减弱 C.面部表情呆板 D.运动多E.意向性震颤30.小脑绒球小结叶的生理功能是:BA.加强肌紧张 B.维持身体平衡 C.抑制肌紧张 D.协调随意运动E.管理远端肢体的精细运动31.交感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失活主要是;CA.单胺氧化酶破坏 B.弥散人血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CONT破坏E;肝内破坏32.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后,可产生抑制作用的部位是:DA.子宫 B.扩瞳肌 C.支气管 D.小肠 E.括约肌33.自主神经系统神经末梢的化学递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和:DA.GABA B.ATP C.多巴胺 D.乙酰胆碱 E.5—HT34.N l受体的阻断剂是:BA.阿托品 B.六烃季铵 C.十烃季铵 D.育亨宾 E. 普萘洛尔(心得安) 35.注射肾上腺素后,血压:C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E.不变36.支气管平滑肌的受体是:CA.M受体 B.N受体 C.α1受体 D. α2受体 E.β受体37.可被箭毒阻断的受体是:BA.M受体 B.N受体 C.α1受体 D. α2受体 E.β受体38.肾上腺素能纤维包括:BA.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交感神经节前与节后纤维39.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递质是:C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乙酰胆碱或去甲肾上腺素D.5—羟色胺 E.多巴胺40.α受体的阻断剂是:AA.酚妥拉明 B.六烃季铵 C.十烃季铵 D.普萘洛尔(心得安) E.阿托品41.自主神经节的兴奋性递质是:D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 ATP D.乙酰胆碱 E.GABA42.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是:CA.M受体 B.N1受体 C.N2受体 D.α受体 E.β受体43.使瞳孔缩小,心率减慢,胃肠收缩加强的递质是:DA.去甲肾上腺素 B.ATP C.5—HT D.乙酰胆碱 E.P物质44.饱中枢在:DA.弓状核 B.视上核 C.下丘脑外侧区 D.下丘脑腹内侧核 E.下丘脑前部45.浅感觉传导路径传导:CA.痛、温觉和压觉B.痛、温觉和深压觉C.痛、温觉和轻触觉D.本体觉和轻触觉E.痛、温觉和本体觉46.视觉代表区位于:DA.中央后回 B.中央前回 C.颞叶皮质 D.枕叶皮质 E.岛叶皮质47.右侧大脑皮质中央后回损,引起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DA.左侧头面部 B.右侧头面部 C.双侧头面部 D.左半身 E.右半身48.左侧枕叶皮质接受哪侧视网膜的传入纤维投射:EA.左眼鼻侧视网膜 B.左眼颞侧视网膜C.右眼颞侧视网膜 D.右眼鼻侧视网膜E.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视网膜49.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CA.Aα纤维 B.Aβ纤维 C.Aγ纤维 D.C类纤维 E.B类纤维50.胆囊病变时的疼痛可能牵涉到:BA.左肩部 B.右肩部 C.心前区 D.左上臂 E.脐区51.左侧大脑皮质布洛卡三角区受损的病人,会发生:DA.失写症 B.失读症 C.失用症 D.运动失语症 E.感觉失语症52.与海马环路关系密切的是:DA.摄食行为的调节 B.体温调节 C.水平衡调节 D.学习和记忆E.精巧运动的建立53.脑震荡可能导致:EA.近期记忆障碍 B.远期记忆增强C.近期和远期记忆障碍 D.顺行性遗忘症E.逆行性遗忘症54.与慢波睡眠有关的递质是:C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 5—羟色胺 D.多巴胺 E.谷氨酸55.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暂时联系发生在:AA.大脑皮质 B.皮质下中枢 C.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 D.丘脑 E.下丘脑56.第二信号系统是:AA.人类独有的B.高等动物独有的C.低等动物独有的D.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E.高等和低等动物共有的57.人处于清醒闭眼时出现的脑电图波的频率在8—13次/秒,称为:AA.α波 B.β波 C.θ波 D.δ波 E.γ波58.成年人从醒觉状态开始首先进入:DA.快波睡眠 B.异相睡眠 C.异相睡眠和慢波睡眠D.慢波睡眠 E.快波睡眠和异相睡眠59.慢波睡眠可出现:AA.脑电呈同步化慢波D.脑电呈去同步化快波C.眼球快速运动D.躯体抽动E.血压升高第三章感觉器官1.下列关于特殊感官特性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对适宜刺激敏感 B.多具有辅助结构 C.均不易适应 D.均有换能作用E.均有信息编码功能2.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在持续,但传入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的现象,称为:A.疲劳 B.抑制 C.适应 D. 传导阻滞 E.衰减传导3.下列关于感受器适应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刺激未变但传人冲动减少或消失B.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功能特点之一C.有快适应和慢适应感受器D.感受器适应与感觉适应无关E.感受器适应不同于感受器疲劳4.下列对感受器电位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以电紧张方式扩布B.为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上的局部电位C. 为“全或无”式D.可以总和 E.也称发生器电位5.对感受器的刺激强度与传入神经发放冲动的频率之间的关系是:A.呈正比 B.呈反比 C.呈正变D.呈反变 E.无关系6.眼的下列诸结构中,折光系数最大的是: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D.玻璃体 E.脉络膜7.眼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屈光度是:A. 主焦距以米为单位,取其平方根B.主焦距以分米为单位,取其倒数C.主焦距以厘米为单位,取其平方根D.主焦距以毫米为单位,取其倒数E.主焦距以米为单位,取其倒数8.近视眼与正视眼相比,前者的:A.近点变远,远点变近B.近点和远点都变远C.近点变近,远点变远D.近点和远点都变近E. 近点变远,远点不变9.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能力最大的界面是:A. 空气—角膜前表面界面B.角膜后表面—房水界面C.房水—晶状体前表面界面D.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界面E.玻璃体—视网膜界面10.使近处物体发出的辐散光线能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功能,称为:A.瞳孔对光反射B.视轴会聚反射C. 眼的调节D.角膜反射E.眨眼反射11.眼经充分调节能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之点,称为:A.主点 B.节点 C.焦点D.近点 E.远点12.当睫状肌收缩时可使:A.角膜曲度增大 B.角膜曲度减小C. 瞳孔缩小D. 晶状体曲度增大E.晶状体曲度减小13.在水面下视物时,由于光线经水进入角膜故产生水下:A.散光 B.近视 C.远视D.正视 E. 斜视14.散光眼产生的原因多半是由于:A.眼球前后径大B.眼球前后径过短C.晶状表面不呈正球面D.晶状体曲率半径过小E.睫状肌疲劳或萎缩15.视黄醛由下列哪种物质转而来:A. 维生素D B.维生素EC.维生素A D.维生素BE.维生素K16.眼处于静息状态时能够形成清晰视觉的眼前物质最远之点为:A.近点 B.远点 C.焦点D.主点 E.节点17.眼的近点的远近主要决定于:A.瞳孔的直径 B.晶状体的弹性C.房水的折光指数D. 角膜前表面的曲率半径E.玻璃体的折光指数18.下列关于近视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眼球前后径过长B.近点较正常眼更远C.眼的折光力过强D.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前E.可用凹透镜纠正19.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A.枕叶皮质 B.丘脑外膝体C. 中脑 D.脑桥 E.延髓20.视近物时使之聚焦成像在视网膜上的主要调节活动是:A.角膜曲率半径变大B.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半径变小C.晶状体后表面曲率半径增大D.眼球前后径增大E.房水折光指数增高21.当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可使:A.晶状体曲度增大 B.晶状体曲度减小C.角膜曲度增大 D.角膜曲度减小E.瞳孔缩小22.夜盲症发生的原因是:A.视紫红质过多 B.视紫红质缺乏C.视黄醛过多D.视蛋白合成障碍E.视紫蓝质合成过多23.瞳孔近反射和瞳孔对光反期中枢的共同部位是:A.延髓 B.脑桥 C.中脑D.下丘脑 E.大脑皮质24.视网膜中央凹的视敏度最高,原因是:A.视杆细胞多而集中,单线联系B.视杆细胞多而集中,聚合联系C.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小,单线联系D. 视锥细胞多面直径最小,聚合联系E.视锥细胞多而直径最大,单线联系25.感光色素集中在感光细胞的哪上部位:A.外段 B.内段 C. 连结部D.终足 E.突触小泡26.视锥与视杆细胞的本质不同在于:A.外段 B.内段 C.胞体D.连接部 E.终足27,临床上较为多见的色盲是:A.红色盲 B.绿色盲 C. 黄色盲D.红绿色盲 E.黄蓝色盲28.颜色视野范围最小的是:A.红色 B. 黄色 C. 绿色D. 蓝色 E.白色29.颜色视野范围最大的是:A.黄色 B. 红色 C. 绿色D. 白色 E.蓝色30. 鼓膜和听骨链的连结部位是:A. 镫骨底板 B.砧骨长脚C.锤骨小头 D.锤骨柄 E. 砧骨短脚31.听骨链传导声波的作用是使振动:AA.幅度减小,压强增大B.幅度增大,压强增大C.幅度减小,压强减小D.幅度增大,压强减小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32.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D 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调节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E.调节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33.声音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CA.外耳—鼓膜一听骨链一圆窗一内耳B.颅骨一耳蜗内淋巴C. 外耳一鼓膜一听骨链一卵圆窗一内耳D.外耳一鼓膜一鼓室空气一圆窗一内耳E.外耳一鼓膜一听骨链一卵圆窗一圆窗—内耳34.柯蒂氏器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CA.前庭膜 B、盖膜 C. 基底膜D.耳石膜 E、窗膜35.椭图囊与球囊的囊斑的适宜刺激是:DA. 正角加速度运动B. 加速度运动C. 角匀速运动D. 头部和躯干各方向直线正负加速度运动E.各方向的直运动36.当受试者头部前倾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