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生化习题

合集下载

南方医科大学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

南方医科大学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4、细胞学cytology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二、填空题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为cell;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

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6、人们通常将1838—1839年和确立的;1859年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学的三大基石。

7、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三、选择题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B )。

a、Robert Hookeb、Leeuwen Hoekc、Grewd、Virchow2、细胞学说是由( C )提出来的。

a、Robert Hooke和Leeuwen Hoekb、Crick和Watsonc、Schleiden和Schwannd、Sichold和Virchow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C )。

a、1665年以后的25年b、1838—1858细胞学说的建立c、19世纪的最后25年d、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4、( D )技术为细胞生物学学科早期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_百度文库.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_百度文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A型题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 •仅在内表面B •仅在外表面C •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 •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 •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 •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 •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 •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0 2. CO 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入胞作用E •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厲于:CA •主动转运B •单纯扩散C •易化扩散D •入胞作用E •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 •单纯扩散B •单纯扩散.C •易化扩散D •出胞人用E •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 •在静息状态下.Na +K +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d +通道大量开放C •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 +通道也被激活/旦出现较慢D・Na +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 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A. 2个Na +移出膜外B・2个K+移人膜内C • 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人膜内D • 3个Nd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人膜内E • 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 +移人膜内&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 +和K +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K +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n +通透性增加C Na+・K +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 +泵的作用E •膜上ATP的作用9.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4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2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C .阻止水分进入细胞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3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 •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2A. 前者大B.前者小C•两者相等D•前者约大10% E•前者约大20%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1A. K+B.Na+ C • Cl D ・ Ca 2+ E・ Mg 2+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 +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3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减小D・增大E •不变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2A.钠的平衡电位B钾的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2A. K + B・ Na + C. Cl - D. Ca 2+ E・ Mg 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d+的浓度9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4A・先减小后增大B•不变C减小D・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5A•细胞内的Na +浓度高于膜外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 +通道开放造成Na +外流C •大量Nd +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达到Na +的平衡电位时,Na +外流停止E • Na +通道失活,K +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4A•造成膜对K +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 +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 +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 +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5A阀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2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9相当于动作电位的:4A. 闻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3A.阖电位B •时值C・阈强度D •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闻指的是:3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 •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 •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5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专基)(博士)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专基)(博士)
信号肽问答题共60试从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功能等方面比较蛋白质与核酸这两类生物大分子的异同点并举例说明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及相互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2002年生物化学(专基)(博士)
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内科学、药理学等
考试时间:2002年4月6日下午
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结构域
2.核酸酶
3.底物循环
4.别构调节
5.泛素
6.端粒
7.校正tRNA
8.信号肽பைடு நூலகம்
9.增强体
10. MAPK
二、问答题(共60分)
1.试从化学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功能等方面比较蛋白质与核酸这两类生物大分子的异同点,并举例说明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及相互作用?(18分)
2.简述体内ATP生成的方式及其主要过程与反应。(12分)
3.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后,还需要进行哪些加工修饰?(10分)
4.试述癌基因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机制。(10分)
5.试述重组DNA技术在基因治疗应用中的基本原理与技术流程。(10分)
南方医科大学2004年生物化学(专基)(博士)
考试科目:生物化学类别:(专业基础)
2.简述体内ATP生成的方式及其主要过程与反应。(12分)
3.简述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及意义(10分)
4.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后,还需要进行哪些加工修饰?(10分)
5.试述癌基因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作用机制。(10分)
考试时间:2004年3月15日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结构域
2.核酶
3.底物循环
4.别构调节
5.营养必需氨基酸

第四届生化竞赛大二组竞赛试题

第四届生化竞赛大二组竞赛试题

南方医科大学第四届生化竞赛试题(大二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朱利娜老师审批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及个人信息写到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该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选题(1.5分*40)1.含稀有碱基较多的核酸是( C )A、 mtDNAB、rRNAC、 tRNAD、 mRNA2.谷氨酸的Pk1=2.19(α-COOH)、pk2=9.67(α-NH3)、pk3=4.25(α-COOH) pI=( C )A、1/2(2.19+9.67)B、1/2(9.67+4.25)C、1/2(2.19+4.25)D、1/3(2.17+4.25+9.67)3. 下列叙述中哪项有误( C )A、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在决定它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乃至四级结构中起重要作用B、主肽链的折叠单位~肽平面之间相关一个C 碳原子C、蛋白质变性过程中空间结构和一级结构被破坏,因而丧失了原有生物活性D、维持蛋白质三维结构的次级键有氢键、盐键、二硫键、疏水力和范德华力4.蛋白质变性过程中与下列哪项无关( D )A、理化因素致使氢键破坏B、疏水作用破坏C、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D、蛋白质一级结构破坏,分子量变小5.加入下列试剂不会导致蛋白质变性的是( D )A、尿素(脲)B、盐酸胍C、十二烷基磺酸SDSD、硫酸铵6.蛋白质三级结构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 B )A、范德华力B、疏水作用力C、氢键D、离子键7.有关亚基的描述,哪一项不恰当( D )A、每种亚基都有各自的三维结构B、亚基内除肽键外还可能会有其它共价键存在C、一个亚基(单位)只含有一条多肽链D、亚基单位独立存在时具备原有生物活性8.下列关于DNA二级结构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D )A、双螺旋中碱基组成遵循chargaff规则B、双螺旋内侧碱基之间借氢键相连C、磷酸与脱氧核糖组成双螺旋的骨架D、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方向相同9.下列关于tRNA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 )A、tRNA分子中有一个可变环B、含有密码子环C、 tRNA3’端有连接氨基酸的臂D、tRNA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10. 维生素B2是下列哪种辅基的组成成分?( E )A、NAD+B、NADP+C、吡哆醛D、TPPE、FAD11. 维生素PP是下列哪种辅酶的组成成分?( C )A、乙酰辅酶AB、FMNC、NAD+D、TPPE、吡哆醛基础医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如意快印承印基础医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 如意快印 承印 12. 泛酸是下列那种辅酶的组成成分:( E )A 、FMNB 、NAD +C 、NADP +D 、TPPE 、CoASH13. . CoASH 的生化作用是:( D )A 、递氢体B 、递电子体C 、转移酮基D 、转移酰基E 、脱硫14. 生物素的生化作用是:( B )A 、转移酰基B 、转移CO 2C 、转移COD 、转移氨基E 、转移巯基15.维生素C 的生化作用是:( C )A 、只作供氢体B 、只作受氢体C 、既作供氢体又作受氢体D 、是呼吸链中的递氢体E 、是呼吸链中的递电子体16.人类缺乏维生素C 时可引起:( A )A 、坏血病B 、佝偻病C 、脚气病D 、癞皮病E 、贫血症17. 双缩脲法测定禾谷类作物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时,加入少量的四氯化碳(CCl4)其主要作用是( B )A 、促进双缩脲反应B 、消除色素类对比色的干扰C 、促进难溶性物质沉淀D 、保持反应物颜色的稳定18. 变构效应是多亚基功能蛋白、寡聚酶及多酶复合体的作用特征,下列动力学曲线中哪种一般是别构酶(蛋白质)所表现的:( B )A 、B 、C 、D 、19. DNA 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是15%,则胞嘧啶的含量为:( D )A 、7.5%B 、15%C 、 30%D 、35%20.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 、 核酸链的书写方向为5'→3'方向,其5'-端总是写在左边B 、 多核苷酸链的3’端为磷酸基团C 、多核苷酸链的5’端为磷酸基团D 、核酸分子具有极性21. DNA 变性是指:( )A 、分子中磷酸二酯键断裂B 、DNA 分子中碱基丢失C 、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D 、DNA 分子由超螺旋转变为DNA 双螺旋22. 大部分真核细胞mRNA 的3’-末端都具有:( C )A 、多聚GB 、多聚AC 、 多聚CD 、多聚T23. 哪一种维生素具有可逆的氧化还原特性:( B )A 、硫胺素B 、核黄素C 、生物素D 、泛酸24. 含B 族维生素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是:( A )A 、传递电子、质子和化学基团B 、稳定酶蛋白的构象C 、提高酶的催化性质D 、决定酶的专一性25.有机磷农药作为 酶的抑制剂是作用于酶活性中心的:( B )A 、巯基B 、羟基C 、羧基D 、咪唑基26.胞浆中形成的NADH +、H +经苹果酸穿梭后,每mol 产生的ATP 数是:( C )v s v s v s v sA、1.5B、2C、2.5D、327.α-淀粉酶的特征是:( A )A、耐70℃左右的高温B、不耐70℃左右的高温C、在pH=7.0时失活D、在pH=3.3时活性高28.关于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循环一周可产生4个NADH+、H+B、循环一周可产生2个ATPC、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索酸转变为苹果酸D、琥珀酰CoA是α-酮戊二酸转变为琥珀酸是的中间产物29.TAC中不产生氢的步骤是:( A )A、柠檬酸→异柠檬酸B、柠檬酸→α-酮戊二酸C、α-酮戊二酸→琥珀酸D、琥珀酸→苹果酸30.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D )A、右手α-螺旋比左手α-螺旋稳定,因为左手α-螺旋中L-构型氨基酸残基侧链空间位阻大,不稳定B、一条多肽链或某多肽片断能否形成α-螺旋,以及形成的螺旋是否稳定与它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有极大关系C、多聚的异亮氨基酸R基空间位阻大,因而不能形成α-螺旋D、β-折叠在蛋白质中反平行式较平行式稳定,所以蛋白质中只有反平行式31.真核细胞mRNA帽结构最多见的是:( B )A、m7ApppN m PB、m7GpppN m PC、m7UpppN m PD、m7CpppN m P32.DNA变性后,下列那一项变化是正确的? ( B )A、对260nm紫外吸收减少B、溶液粘度下降C、磷酸二酯键断裂D、核苷键断裂33. 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具有下列哪种动力学效应:( A )A、Vm不变,Km增大B、Vm不变,Km减小C、Vm增大,Km不变D、Vm减小,K m不变34.催化下列反应的酶属于哪一大类:( B )1,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A、水解酶B、裂解酶C、氧化还原酶D、转移酶35. 下列那种维生素衍生出了TPP:( A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5D、生物素36.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B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B、丙酮酸激酶C、醛缩酶D、磷酸丙糖异构酶3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D )A、丙酮酸脱氢酶B、顺乌头酸酶C、琥珀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38. 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C )A、丙酮酸激酶B、丙酮酸羧化酶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D、己糖激酶39. 某一酶的动力学资料如下图,它的Km为:( C )A、2B、3C、0.33D、0.5 6 1/V 4基础医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如意快印承印-3 -2 -1 0 1 2 3 1/[S]40.输血前三项不包括( D )A、HCVB、梅毒C、艾滋D、HAV二、判断题(1分*15)1.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由于葡萄糖被分解为乳酸的结果。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仅在内表面B.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DA.2个Na+移出膜外B.2个K+移人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膜上ATP的作用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D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C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BA.前者大B.前者小C.两者相等D.前者约大10%E.前者约大20%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A.K+ B.Na+ C .Cl-.D.Ca2+ E.Mg2+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C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减小D.增大E.不变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BA.钠的平衡电位B.钾的平衡电位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BA.K+B.Na+C.Cl-D.Ca2+ E.Mg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BA.先减小后增大B.不变C减小D.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EA.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外流C.大量Na+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D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E 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B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DA.阈电位B.去极相C.超射时期D.负后电位E.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CA.阈电位B.时值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阈指的是:C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完整版)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完整版)南方医科大学生理题库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EA .仅在内表面B .仅在外表面C.仅在两层之间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D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3.人体O2.CO2 进出细胞膜是通过:A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CA .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5.安静时细胞膜内K+ 向膜外移动是由于:BA .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作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A.在静息状态下,Na+K +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 +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E.Na+、K+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 ,钠泵运转可使:DA.2个Na+移出膜外 B .2个K+移人膜内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DA .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 .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 Na +,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E .膜上 ATP 的作用 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 性变化是: D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 .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 Na +移出膜外B .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 K +转入膜内C .阻止水分进入细胞 D .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CA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 .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 .一般表现为锋电位D .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E .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 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 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BA .前者大B .前者小C .两者相等D .前者约大 10%E .前者约大 20% 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 + - 2+ 2+A . K + B.Na + C .Cl -.D .Ca 2+ E .Mg 2+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B + + - 2+ 2+A .K +B .Na +C .Cl -D .Ca 2+E . Mg 2+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 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B A .先减小后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增大 E .先增大后减小 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 .细胞内的 Na +浓度高于膜外B .细胞受刺激兴奋时, Na +通道开放造成 Na +外流C .大量 Na +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A .先减小后增大B .先增大后减小 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B A .钠的平衡电位 B .钾的平衡电位K +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C C .减小 D .增大 E .不变C .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E .锋电位与超射之差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19.阈电位是指:D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E A.阈电位 B .去极相 C 超射时期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BA.相对不应期 B .绝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D A.阈电位 B .去极相 C .超射时期 D .负后电位 E .正后电位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CA.阈电位 B .时值 C .阈强度 D .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24.刺激阈指的是:C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C.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考试模拟试题三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考试模拟试题三

生物化学考试模拟试题(三)A型题,(选一个最佳答案)1. 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化学键是:A.离子键B.二硫键C.肽键D.疏水作用E.氢键2. 蛋白质和酶分子中带有巯基的氨基酸是A.蛋氨酸 B. 胱氨酸C. 半胱氨酸D. 谷氨酸E. 赖氨酸3. 混和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分别为4.6、5.0、5.3、7.3,电泳时欲使所有蛋白质泳向正极,缓冲液的pH应该是:A.8.0 B.7.0C.6.0 D.5.0E.4.04. 层析法沉淀(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A.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E. 以上都不是5. 与mRNA中的ACG密码相对应的tRNA反密码子是:A.CGUB.TGCC.GCAD.CGAE.TGC6. DNA的解链温度指的是:A. A260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B. A260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C. DNA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D. DNA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E. A280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7. DNA双螺旋分子稳定作用主要靠:A.大量的氢键 B.双链中碱基对之间的氢键C.G≡C之间的氢键 D.单核苷酸之间的氢键E.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和碱基层之间的堆积力8. DNA分子变性时:A. G+C比例越高,Tm值也越高 B. A+T比例越高,Tm值也越高C. Tm=(A+T)+(G+C)D. DNA分子越长,Tm值也越高E. 双链DNA解链并断裂9. 酶催化效率极高的原因是:A . 降低反应的自由能 B. 升高活化能C. 降低活化能D. 降低产物能量水平E. 升高产物能量水平10. Km值是指:A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B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C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D 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E 以上都不是11. 已知某酶Km值为0.05mol/L,欲知其催化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的80%,底物浓度是多少?A.0.04 mol/L B. 0.05 mol/LC. 0.1mol/LD. 0.2 mol/LE. 0.8mol/L12. 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是:A.反馈抑制 B.非竞争性抑制C.竞争性抑制 D.非特异性抑制E. 反竞争性抑制13. 6-磷酸果糖激酶-1最强的别构激活剂是:A.AMPB.ADPC.1,6-二磷酸果糖D.2,6-二磷酸果糖E.ATP14. 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是因为肝脏有:A、葡萄糖激酶B、磷酸葡萄糖变位酶C、磷酸葡萄糖异构酶D、葡萄糖-6-磷酸酶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15. 糖原的一个葡萄糖基经糖酵解可净生成几个ATPA. 1B. 2C. 3D. 4E. 516. 在下列反应中,经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后能产生ATP最多的步骤是A.苹果酸→草酰乙酸B.琥珀酸→苹果酸C.a-酮戊二酸→琥珀酸D.异柠檬酸→a-酮戊二酸E.柠檬酸→异柠檬酸17. 1分子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CO2及H2O 可生成多少分子ATPA.2 B .4C.12D.15E.1818. 与糖异生无关的酶是A. 醛缩酶B. 烯醇化酶C. 果糖双磷酸酶-1D. 6-磷酸果糖激酶-1E. 丙酮酸羧化酶19. 脂酸β氧化的过程是A.加水脱氢加水再脱氢B.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C.加水硫解脱氢再脱氢D.脱氢再脱氢加水硫解E.加水硫解脱氢再脱氢20. 酮体生成和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A.乙酰CoAB.乙酰乙酰CoAC.琥珀酰CoAD.HMG-CoAE.甲羟戊酸21. 脂酸在肝脏进行脂酸β氧化不生成A. 乙酰CoAB. H2OC. 脂酰CoAD. NADH + H+E. FADH222. 乙酰CoA羧化酶的变构抑制剂为A. 乙酰CoAB. 丙二酰CoAC. 长链脂酰CoAD. ATPE. 柠檬酸23. 参与卵磷脂合成的活化胆碱形式为A. ADP-胆碱B. CDP-胆碱C. GDP-胆碱D. TDP-胆碱E. UDP-胆碱24. 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是A. CMB. VLDLC. IDLD. LDLE. HDL25. 呼吸链各成分排列顺序的依据是:A.各成分的结构B.各化合物的类型C.分子的结构与性质D.分子的大小E.按各成分的氧化还原电位的高低来排列26. 1分子NADH+H+经苹果酸穿梭作用,进入呼吸链氧化,生成的ATP数是:A. 1B. 2C. 3D. 4E. 527. 细胞色素传递电子的顺序是A.c-c1-b-aa3B.a-b-c1-c-aa3C.b-c1-c-aa3D.a-b-c-c1-cE.c1-b-c-aa328. 下列何物质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A. 寡霉素B. 甲状腺激素(T3)C.2,4-二硝基苯酚D. 抗酶素AE. 氰化物29. 体内转运一碳单位的载体是A 叶酸B 四氢叶酸C 维生素B12D 生物素E 辅酶A30. S-腺苷甲硫氨酸(SAM)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A 补充甲硫氨酸B 合成四氢叶酸C 生成嘌呤核苷酸D 生成嘧啶核苷酸E 提供活性甲基31. 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A 嘌呤核苷酸循环B 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C 转氨基作用D 鸟氨酸循环E 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32. 人体合成的尿素分子中一个N来自NH3,另一个来自A脯氨酸 B天冬氨酸C谷氨酸 D苯丙氨酸E赖氨酸33. 体内脱氧核苷酸生成的主要方式是A 直接由核糖还原B 由二磷酸核苷还原C 由核苷还原D 由三磷酸核苷还原E 由一磷酸核苷还原34.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A 甘氨酸B 天冬氨酸C 苯丙氨酸D CO2E 一碳单位35. dTM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A AMPB TDPC dCMPD dUMPE dUDP36. 体内嘌呤碱分解的终产物是A 尿素B 尿胆素C 尿酸D 肌酸E β-氨基酸37. 机体能量利用的主要形式是A ADPB ATPC GTPD GDPE UTP38. 糖、脂及蛋白质分解代谢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共同中间代谢物是A 乙酸B 乙酰CoAC 乙酰乙酸D 琥珀酰CoAE NADH + H+39. 复制产物为5’-TAGC-3’其模板是:A . 5’-ATCG-3’ B.3’-ATCG-5’C. 5’-AUCG-3’D.3’-AUCG-5’E. 3’-TAGC-5’40. DNA复制的原料和最终构建DNA大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分别是连接了几个磷酸基团的脱氧核苷酸A.原料是脱氧核苷三磷酸,组成DNA为其一磷酸B.原料是脱氧核苷三磷酸,组成DNA为其二磷酸C.原料是脱氧核苷三磷酸,组成DNA为其三磷酸D.原料是脱氧核苷二磷酸,组成DNA为其二磷酸E.原料是脱氧核苷一磷酸,组成DNA为其一磷酸41. DNA复制中冈崎片段最终生成随从链依靠的催化酶是A.拓扑异构酶B.单链DNA结合蛋白C.解螺旋酶D. DNA连接酶E.DNA结合酶42. 逆转录酶催化的反应是:A.DNA→DNAB.DNA→RNAC.RNA→蛋白质D.RNA→RNAE.RNA→DNA43. 细胞DNA突变`受损后的主要修复方式是A.光修复B.转甲基修复C.切除修复D.重组修复E.SOS修复44. 关于DNA的半不连续合成,错误的说法是:A 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B 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C 不连续合成的片段为冈崎片段D 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均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E 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45. RNA转录时所需要的底物为:C.NMPD.NDPE.NTP46. 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的核心酶是A. α2ββ’B.α2ββ’σC. α2βD.αβ2E. α2ββ’ρ47. 真核生物的5S-rRNA由哪种酶催化转录生成A. RNA-pol IB. RNA-pol ⅢC. RNA-pol全酶D. RNA-pol核心酶E. 以上都不是48. RNA的生物合成正确的是A. 需要RNA引物B. 都是为了提供翻译模板C. 蛋白质在胞浆中合成,转录也在胞浆中进行D. DNA双链中一股单链作转录模板E. RNA-pol以DNA为辅酶,故称依赖DNA的RNA-pol49. 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ifampicin)能特异性地结合抑制A. RNA-polⅢB.RNA-polⅠC. RNA-pol 全酶D. RNA-pol β 亚基E. RNA-pol σ 亚基50. 狭义上基因表达过程的最终产物是:A. 蛋白质B. tRNAC. mRNAD. rRNAE. DNA51. 蛋白质合成中能终止多肽链延伸的密码是:A. AUG AGU AUUB. GAU GUA GAAC. UAG UGA UAAD. AUG AGU AGGE. UAG UGA UGG52. 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微粒体C. 核蛋白体D. 溶酶体E. 高尔基复合体53. 下列氨基酸中哪种无遗传密码子A. 酪氨酸B. 苯丙氨酸C. 亮氨酸D. 异亮氨酸E. 羟脯氨酸54. 生物体编码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个数是C. 61D. 64E. 6055.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控制点是A.基因结构活化 B. 转录起始C. 转录后加工D. 蛋白质翻译及翻译后加工E. mRNA从细胞核转运到细胞浆56. 乳糖操纵子是类型的调控模式A. 可诱导的正调控B. 可诱导的负调控C. 可阻遏的正调控D. 可阻遏的负调控E. 以上都不是57. 关于“基因表达”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总是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B.某些基因表达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等过程C.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蛋白质分子D.某些基因表达产物不是蛋白质分子E.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RNA分子58. 下列叙述对于管家基因来说是错误的是A.在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表达B.在生物个体的几乎各生长阶段表达C.在生物个体的每个生长阶段持续表达D.在生物个体的某一生长阶段表达E.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几乎所有细胞中表达59. 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拼接的酶是:A. DNA聚合酶B. DNA连接酶C. RNA连接酶D. RNA聚合酶E. 内切酶60. 可识别DNA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酶称为A.限制性外切割核酸酶 B. 限制性内切割核酸酶C. 非限制性外切核酸酶D. 非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 DNA内切酶61. 下列关于质粒DNA的描述中作为克隆载体最基本的原因是A.小型环状双链DNA分子B.携带有某些抗性基因C.在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子代细胞D.独立于染色质具有复制功能的遗传单位E.获得目的基因62. 催化聚合酶链反应的酶是A. DNA连接酶 B. 反转录酶C. 末端转移酶D. DNA聚合酶IE. Taq DNA聚合酶63. 第二信使的化学本质应该是A. 糖蛋白B. 多肽类C. 无机物D. 脂蛋白E. 小分子物质64. G蛋白是指A. cGMP依赖性蛋白激素B. GTP酶C. 鸟苷酸结合蛋白D. GTP酶激活蛋白E. GDP解离抑制蛋白65. 血红素的合成部位是A.线粒体 B. 胞液C. 微粒体D. 内质网E. 线粒体和胞液66. 下列哪种物质是合成血红素的原料A.胱氨酸 B. 乙酰CoAC. 琥珀酰CoAD. 丝氨酸E. 葡萄糖67. 成熟红细胞NADPH主要来源于A.糖的有氧氧化 B. 糖酵解C. 2,3-BPG旁路D. 磷酸戊糖途径E. 糖醛酸循环68. 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A. 7α羟化酶B. 7α羟胆固醇氧化酶C. 胆酰CoA合成酶D. 鹅脱氧胆酰CoA合成酶E. 胆汁酸酶69. 下列哪组物质属于初级胆汁酸:A. 胆酸、脱氧胆酸B. 甘氨胆酸、石胆酸C. 甘氨鹅脱氧胆酸、牛磺鹅脱氧胆酸D. 石胆酸、脱氧胆酸E. 胆酸盐、脱氧胆酸盐70. 生物转化中第一相反应最主要的是:A. 水解反应B. 还原反应C. 氧化反应D. 脱羧反应E. 加成反应71. 最普遍进行的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是代谢物与:A. 乙酰基结合B. 葡萄糖醛酸结合C. 硫酸结合D. 谷胱甘肽结合E. 甲基结合72. 血中胆红素的主要运输形式是:A. 胆红素—清蛋白B. 胆红素—Y蛋白C. 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D. 胆红素—氨基酸E. 胆素原73. 蛋白质SDS-PAGE电泳分离的原理是A 吸附B 分配C 分子筛D 亲和作用E 离心力74. Lowry’s 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所用的试剂由哪些部分组成A. 酒石酸钾+硫酸铜+氢氧化钠B. 双缩脲试剂C. 磷钨酸+磷钼酸D. 双缩脲试剂+Felin-酚试剂E. Felin-酚试剂75. Lambert-Beer定律的公式表述不正确的为:A. A=KLCB. A称为吸光度,表示溶液对光线的吸收程度C. K为定值,在容器宽度一定条件下,随入射光的波长的变化而变化D. L为容器的有效宽度E. C为所测溶液的浓度76. 应用L-B定律,分光光度计法测物质的浓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的浓度与物质的吸光度成正比B. 物质的浓度与物质的吸光度成反比C. 物质的浓度与物质的透光度成正弦比D. 当两种溶液的液层厚度相同,温度相同时,同一物质的溶液浓度与物质的吸光度成正比E. 当两种溶液的液层厚度相同,温度相同时,同一物质的溶液浓度与物质的吸光度成反比7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孔径大小主要是由什么决定的A. 凝胶的分子量B. 凝胶的质量浓度C. 所采用的催化系统D. 凝胶缓冲系统E. 凝胶交联速率78. 可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有:A. 茚三酮反应B. 电泳法C. 双缩脲反应D. 酚试剂反应E. 紫外透射法79. 肉眼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A. 200nm-400nmB. 400nm-760nmC. 200nm-760nmD. 260nm-700nmE. 280nm-760nm80. 关于PCR技术,错误的是:A. 又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B. 是一种酶促的体外DNA扩增技术C. 需要一对DNA引物D. 标准的一个循环含有变性退火延伸三个步骤E. 引物的长度通常在100碱基左右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2. 同工酶3. 糖酵解4. 酮体5. 氧化磷酸化6. one carbon unit7. DNA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8. hnRNA9. S-D sequence10. housekeeping gene三、问答题(共30分)1. 有一条单链DNA分子,请写它复制后的双链结构式?若该单链是有意义链,请写出转录后形成的RNA 结构式?按遗传密码表翻译成相应的氨基酸链?并指出ORF的区间?(8分)5’- ccggatggta aaatccaacc attgatttg -3’复制后的双链结构式为:转录后的单链RNA结构式为由起始密码开始翻译成的氨基酸链为:(用英文三字母缩写表示氨基酸)ORF是:2. 写出体内生成乙酰CoA的代谢反应?以及乙酰CoA的代谢去路(8分)答:生成乙酰CoA的代谢反应有:⑴⑵⑶⑷乙酰CoA的代谢去路有:⑴ ⑵⑶ ⑷3. 请写出体内的三个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不要求写结构式,6分)底物分子产物分子磷酸化的产物(ATP或GTP)4. 什么是受体?受体与配体作用时有什么特点?(8分)受体的概念:作用的特点:⑴ ⑵⑶ ⑷⑸。

南方医科大学生化习题

南方医科大学生化习题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题1.peptide unit 8.结构域2.motif 9.蛋白质等电点3.protein denature 10.辅基4.glutathione 11.α—螺旋5.β—pleated sheet 12.变构效应6.chaperon 13.蛋白质三级结构7.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14.肽键二、问答题1.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相对量?实验中又是如何依此原理计算蛋白质含量的?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3.何为氨基酸的等电点?如何计算精氨酸的等电点?(精氨酸的α—羧基、α—氨基和胍基的pK值分别为2.17,9.04和12.48)4.何谓肽键和肽链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5.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6.举列说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7.已知核糖核酸酶分子中有4个二硫键,用尿素和β—巯基乙醇使该酶变性后,其4个二硫键全部断裂。

在复性时,该酶4个二硫键由半胱氨酸随机配对产生,理论预期的正确配对率为1%,而实验结果观察到正确配对率为95%—100%,为什么?8.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9.举列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0.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11.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12.测定蛋臼质空间构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题1.核小体6.核酶2.碱基互补7.核酸分子杂交3.脱氧核苷酸8.增色效应4.核糖体9.反密码环5.Tm值10.Z-DNA二、问答题1.细胞内有哪几类主要的RNA?其主要功能是什么?2.用32P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有标记的后代,而用35S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则不能产生有标记的后代,为什么?3.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请问哪一种DNA 的Tm值高?为什么?4.已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大小约30亿bp,试计算一个二倍体细胞中DNA的总长度,这么长的DNA分子是如何装配到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内的?5.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题1.peptide unit 8.结构域2.motif 9.蛋白质等电点3.protein denature 10.辅基4.glutathione 11.α—螺旋5.β—pleated sheet 12.变构效应6.chaperon 13.蛋白质三级结构7.protein quaternary structure 14.肽键二、问答题1.为何蛋白质的含氮量能表示蛋白质相对量?实验中又是如何依此原理计算蛋白质含量的?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其结构特征是什么?3.何为氨基酸的等电点?如何计算精氨酸的等电点?(精氨酸的α—羧基、α—氨基和胍基的pK值分别为2.17,9.04和12.48)4.何谓肽键和肽链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5.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结构特征?6.举列说明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7.已知核糖核酸酶分子中有4个二硫键,用尿素和β—巯基乙醇使该酶变性后,其4个二硫键全部断裂。

在复性时,该酶4个二硫键由半胱氨酸随机配对产生,理论预期的正确配对率为1%,而实验结果观察到正确配对率为95%—100%,为什么?8.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变性与沉淀的关系如何?9.举列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空间构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0.举例说明蛋白质的变构效应。

11.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12.测定蛋臼质空间构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其基本原理是什么?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题1.核小体6.核酶2.碱基互补7.核酸分子杂交3.脱氧核苷酸8.增色效应4.核糖体9.反密码环5.Tm值10.Z-DNA二、问答题1.细胞内有哪几类主要的RNA?其主要功能是什么?2.用32P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有标记的后代,而用35S标记的病毒感染细胞则不能产生有标记的后代,为什么?3.一种DNA分子含40%的腺嘌呤核苷酸,另一种DNA分子含30%的胞嘧啶核苷酸,请问哪一种DNA 的Tm值高?为什么?4.已知人类细胞基因组的大小约30亿bp,试计算一个二倍体细胞中DNA的总长度,这么长的DNA分子是如何装配到直径只有几微米的细胞核内的?5.简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式的要点及其与DNA生物学功能的关系。

6.简述RNA与DNA的主要不同点。

7.用四种不同的表示方式写出一段长8bp,含四种碱基成分的DNA序列(任意排列)。

8.为什么说DNA和RNA稳定性不同是与它们的功能相适应的?9.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

10.简述核酶的定义及其在医学发展中的意义。

第三章酶一、名词解释题1.固定化酶9.反竞争性抑制作用2.酶偶联测定法10.酶的特异性3.别构调节11.酶的活性中心.4.结合酶12.最适温度5.Isoenzyme 13.Allosteric cooperation 6.Ligases 14.Abzymes7.Initial velocity 15.Zymogens8.K m 16.Activators二、问答题1.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有何异同?2.举例说明酶的三种特异性。

3.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的作用有哪些?4.酶的必需基团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5.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的相互关系如何?6.简述“诱导契合假说”。

7.简述K m和V max的意义。

8.说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实用价值9.说明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比较三种可逆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11.举例说明竞争性抑制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

12.测定酶活性时应注意些什么?13.说明酶原与酶原激活的意义。

14.什么叫同工酶?有何临床意义?15.简述酶与临床的关系。

第四章糖代谢一、名词解释题1.glycolysis 2. .glycolytic pathway 3.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 4 .citric acid cycle5.pasteur effect 6.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 7.glycogen 8.glycogenesis 9.gluconeogenesis 10.substrate cycle11.1actric acid cycle1 12.blood sugar13.三碳途径14.肝糖原分解15.级联放大系统16.Krebs循环17.糖有氧氧化18.糖异生途径19.糖原累积症20.活性葡萄糖21.Cori循环22.蚕豆病23.高血糖24.低血糖二、问答题1.简述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2.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几个阶段?3.试述乳酸氧化供能的主要反应及其酶。

4.简述三羧酸循环的要点及生理意义。

5.试列表比较糖酵解与有氧氧化进行的部位、反应条件、关键酶、产物、能量生成及生理6.试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7.机体通过哪些因素调节糖的氧化途径与糖异生途径?8.试述丙氨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9.试述乳酸异生为葡萄糖的主要反应过程及其酶。

10.简述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1.糖异生过程是否为糖酵解的逆反应?为什么?12.简述乳酸循环形成的原因及其生理意义。

13.简述肝糖原合成代谢的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

14.机体如何调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使其有条不紊地进行?15.神经冲动如何加速肌糖原的分解?16.简述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17.概述肾上腺素对血糖水平调节的分子机理。

18.简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19.简述草酰乙酸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0.在糖代谢过程中生成的丙酮酸可进人哪些代谢途径?21.概述B族维生素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2.在百米短跑时,肌肉收缩产生大量的乳酸,试述该乳酸的主要代谢去向。

23.试述肝脏在糖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24.试从营养物质代谢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减肥者要减少糖类物质的摄人量? (写出有关的代谢途径及其细胞定位、主要反应、关键酶)第五章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题1.必需脂肪酸11.ACA T2.脂肪动员12.胆固醇逆向转运途径3.激素敏感性脂肪酶13.LDL receptor4.酮体14.HMG-CoA还原酶5.脂解激素15.Chylomicron6.抗脂解激素16.VLDL7.血脂17.磷脂酶A28.Apolipoprotein 18.Lipoprotein lipase9.Lipoprotein 19.Pancreatic lipase10.LCAT 20.ACP二、问答题1.脂类消化吸收有何特点?2.试述甘油三酯在机体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和特点?3.试述人体胆固醇的来源与去路?4.酮体是如何产生和利用的?5.脂肪酸的β-氧化与生物合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试述HMG-CoA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 -7.试述乙酰辅酶A在脂质代谢中的作用?8.试述脂肪酶在人体脂质代谢中的作用?9.什么是载脂蛋白,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试述脂蛋白受体在血浆脂蛋白代谢中的作用?11.什么是血浆脂蛋白,它们的来源及主要功能是什么?12.什么是LDL受体,它在维持细胞游离胆固醇平衡中有什么作用13.参与甘油磷脂降解的主要磷脂酶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4.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基本过程及作用?15.磷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卵磷脂生物合成需要哪些原料?第六章生物氧化一、名词解释题1.Biological oxidation 9.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2.Respiratory chain 10.A TP synthase3.递氢体和递电子体11.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4.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12.解偶联蛋白5.P/O比值13.高能磷酸键6.Chemiosmotie hypothesis 14.Creatine phosphate7.Oligomycin sensitivity conferring protein 15.腺苷酸载体8.解偶联剂二、问答题1.试说明物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有哪些主要异同点?2.当一对电子由琥珀酸转移到Cyt c时,其标准自由能有何变化?(已知物质氧化还原对的标准电极电位分别是:延胡索酸/琥珀酸为-0.03V,cyt c·Fe3+/Cyt c·Fe2+为0.25V)3.在底物充足时(如β-羟丁酸),在呼吸链反应系统中加入抗霉素A,组分辅酶Ⅰ和Cyta的氧化还原状态如何?4.简要小结细胞色素类的主要特点(要求写出5条)?5.给受试大鼠注射DNP可能引起什么现象?其道理何在?6.如何理解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是以A TP为中心的?7.试比较需氧脱氢酶和不需氧脱氢酶有何异同点?8.在体内ALa氧化分解成NH3、C02和H20时,可产生多少ATP?第七章氨基酸代谢一、名词解释题1.必需氨基酸6.ornithine cycle2.食物蛋白质互补作用7.高氨血症3.γ-glutamyl cycle 8.One carbon unit4.glucogenic and ketogenic amino acid 9.methionine cycle5.alanine-glucose cycle 10.苯酮酸尿症二、问答题1.写出下列氨基酸与酮戊二酸转氨基后生成相应酮酸的名称(1)天冬氨酸(2)谷氨酸(3)丙氨酸(4)苯丙氨酸2.简述谷氨酸在体内转变成尿素、C02与水的主要代谢过程。

3.简述天冬氨酸在体内转变成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

4.讨论鸟氨酸循环、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甲硫氨酸循环的基本过程与生理意义5.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产生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生化机理。

6.说明高氨血症导致昏迷的生化基础。

7.举例说明肝是尿素合成主要器官的实验依据。

8.苯酮酸尿症与白化病发生的生化基础。

9.为什么对高氨血症患者禁用碱性肥皂水灌肠和不宜用碱性利尿剂。

10.概述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和主要代谢去路。

11.为什么测定血清中转氨酶活性可以作为肝、心组织损伤的参考指标?12.体内氨基酸除了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外,还可转变成其它多种含氮的生理活性物质。

试列举氨基酸与下列含氮物质的关系。

(1)嘌呤核苷酸(2)儿茶酚胺(3)精胺、精脒第八章核苷酸代谢一、名词解释题1.de novo synthesis of purine nucleotide 3.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2.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4.feed-back regulation of nucleotide synthesis二、问答题1.讨论核苷酸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

2.讨论PRPP(磷酸核糖焦磷酸)在核苷酸代谢中的重要性。

3.试从合成原料、合成程序、反馈调节等方面比较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异同点。

4.试讨论各类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