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追求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笔者就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数学
创新能力培养
一、提倡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发散性思维的充分运用,只有运用多角度的观察和实践,才能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数学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在解决一道数学问题后,可以把所运用的解题思路和应用原理科学地运用到其他问题当中去,提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问题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得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也是灵活的、多样的。提倡多样化的解题思路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数学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对每一个学生提出的见解与学生们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符合规律的,并对合理之处提出表扬,提供学生的积极性,对不符合规律的要及时提出意见与
建议,帮助学生寻求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其次,数学教师要层层设疑。在数学教学中,要多运用一些疑问,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提出不同的见解;在运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后,要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看是否有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思路。
二、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设计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课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首先是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课堂设计,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
1.问题导入。在新课引入中,创设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产生悬念,进入课堂学习,并产生积极的求知情绪。
2.问题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讨论题,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质疑。在师生、生生的交互活动中,讨论方式多样,问题产生不受限制,各种意见受到支持,围绕问题的解决归纳、分析,提高学习效益。
3.讲解知识的应用中,创设具体的、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4.作业设计的创新。教师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文献资料解决自己的观点阐述,让学生课后探讨,等等。如数学作文就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三、化结果为过程教学的课堂设计
数学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注重机械地接受、训练,得到统一化的标准答案,让人产生了只重视结果的倾向。这样培养的学生只能死学数学,照搬照用,这违背了数学教育自身规律。现代数学课堂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提并论,充分揭示了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这也是数学本身的需求。高中阶段的学生,更期望得到的是“知识从哪里来”、“为什么会这样”等更深刻、更理性的理解和认识。也只有这些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创新意识,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比如概念教学中,有必要先讲清楚概念产生的曲折发展史,并整合科学、人文教育,奠定学生理解的基础,然后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分析概念自身的特点,最后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应用判断。
数学课堂教学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功能的统一中,十分重视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更重视学生参与发现、探索、经历、体验、感悟的思维过程,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精心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要创设丰富的数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用中学”,通过各种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是基于数学学习本质的基本要求。
1.社会实践活动
创造能力来源于“实践一一认识一一再实践一一再认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现实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才实学;从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中,开动脑筋想问题;从苦思冥想中,突然闪现出奇思妙想;从失败到成功中,发现科学的真谛—创新。
2.学科研究性学习
学科研究性学习,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基本方式,共同研究小课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通过“选题一一论证一一开题——实施研究一一收集、处理信息一一结题”一一交流、评价,充分体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经历,并运用数学知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精神,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明白了一些科学道理。
3.应用数学,让学生与生活直接对话,感受数学的应用美、内在美
应用,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但它有相当难度,而在高中阶段学生有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设想,甚至是十分大胆的设想。数学建模是很好的载体。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到社会中深入了解、调查,完成应用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