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关于农机科技示范园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鄄城县关于农机科技示范园的调研报告
农机科技示范园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引发了农机作业组织方式、资源优化配置、经营服务模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显示出了广阔的前景与巨大的生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鄄城县农机科技示范园已成为新式农机具的推广基地,先进农机技术的试验应用基地,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的粮食高产基地,农机安全生产的样板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促进了全县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农机科技示范园基本情况
鄄城县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小麦、玉米免耕播种、土地深松花生机械化收获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建立起以旧城镇张刘庄、临濮镇楼子庄、引马镇卞寺村为重点的三大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园,全县17处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500亩以上的农机科技示范园,农机科技示范园面积达10万多亩。
在农机科技示范园里,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标准化作业服务,促进了作物连片、统种、统管、农业新技术的配套组合示范,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了100%。
与传统耕作模式相比,保护性耕作粮食亩均增产超过了8%,降低机械作业费支出20%,每亩节本增效约120元。深松作业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深耕作层,能够改善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亩增产10%以上。广大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
二、农机科技示范园取得的成效
1、示范园面积稳步扩大。农机科技示范园功能进一步完善,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县农机科技示范园面积达到6.5万亩。其中17000亩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夏季全部实行了小麦联合机收秸秆还田、玉米免耕播种;秋季全部实行玉米机收秸秆还田。规范提高花生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处,面积1000亩,重点实施机械化覆膜播种及联合收获技术。
2、示范园载体作用明显。在示范园里,今年共召开机具现场会、演示会10场次参加人员2800人,印发宣传材料6000份,媒体宣传4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示范园辐射效果显著。通过指给农民看,帮着农民算,带着专家讲等形式,农机科技示范园真正发挥建立一个点,带动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玉米机播面积60万亩,花生机械化播种面积2000亩,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乡镇、办事处17个,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村200个,辐射人口达15万人。
三、加快农机科技示范园发展的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成立了以农机局长史乃新为组长的农机科技示范园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园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制定示范园区建设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明确任务,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搞好园区建设的规划、指导、管理与协调服务,确保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立足实际,科学选址。按照示范园“乡镇主抓、协同推进”的总体建设要求,坚持
“政府支持、市场引导、项目带动”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农机科技示范园内交通便捷、地势平坦,机耕道、水利设施完善,水源充足、土质肥沃,进行农机作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等因素,分别确定在旧城镇张刘庄、临濮镇楼子庄、引马镇卞寺村为农机科技示范园。以示范园为依托,向农民群众广泛宣传农机作业的优势,推广先进农机具,鼓励农民大力投入农业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3、强化培训,搞好服务。为了普及示范园农民群众的农机操作应用知识,鄄城县农机学校创新教学模式,把农机课堂办到农民家门口。5月份,鄄城县农机部门采取“走下去”的办法,分别在引马镇、凤凰镇、红船镇举办了大蒜收获机械化、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技术培训班。8月份,鄄城县农机部门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对项目区乡镇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农机大户、村干部、农民的技术培训,受训人员共252人,培训班的举办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9月份又在多个乡镇举办了玉米联合机收和小麦免耕播种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机手)人数达到420人。
4、搞好演示,积极带动。通过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的直观方式,让广大机手和农民感受购买和使用新进农机具的优越性。今年在各示范园举办各类机具现场演示会16次,参加人员达1200多人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0000余份。
5、政策倾斜,积极引导。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把玉米收获机械和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列为购机补贴的重点并予以倾斜。通过实施购机补贴,新增各类农业机械4200余台(套)。实行机械作业补贴,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机手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机械和技术,对项目区实行保护性耕作的作业机械给予补贴,从而调动了广大机手和农民群众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
四、农机科技示范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重播种,轻管理。个别乡镇一级的园区,播种以后万事大吉,田间管理措施不到位,增产效果不够明显。甚至把精力和工作重点都花在机械的推广上,对如何利用先进农机设施加强作物的田间管理,给群众创造良好的效益,则想得少,或想不到点子上。
2、示范效果差。基地与农户的关联度不高,包括技术、信息、人才、基础设施、资金等在内的各种资源要素比较匮乏,内涵不广,实力不强,示范、引导、带动作用有待提高。
3、示范项目单一。从已建成的园区看,绝大多数都是推广应用粮食作物的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普遍对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等示范园建设存在畏难情绪,担心投入大、出成绩慢。不能体现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农机服务于农业生产领域的拓展上发展缓慢。
4、资金缺乏。示范区要出成绩和经验,就必须对示范区采取特殊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建议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真正将现有农机化扶持政策和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整合,向示范区倾斜,以便集中力量进行示范区建设。
5、经验总结不到位。每个作业季节结束,乡镇示范园能够按要求报送工作总结,但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没能总结出来,至于效益情况、技术应用及管理措施方面的分析报告过于简单。
五、加快农机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宣传、培训,谋划全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针对园区主管部门合作组织及经营大户及农户开展宣讲和技术培训工作,以提高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总体认识。
2、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强力推进园区机械化。充分发挥了农机合作组织运行管理机制灵活、机械配套率高、服务功能强、作业质量高等优势,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收获,努力实现园区经营上规模,管理上水平。特别是农机合作社,可随时承接大型现场会的演示和展示,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起到了农机推广机构和农民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加快培育示范园区新型经营主体,探索新型的农业经营新体系。重点要扶持农民合作经营组织,科技研发组织和种养大户。从自治区层面创新土地流转的政策机制,包括区划调整、以田换田、土地租赁、返租倒包、股份制等,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建立起上联金融机构,下联农户,横向与农产品加工、收购、销售企业签订购销合同服务的立体式新型农业经营新体系。
4.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质量。按照园区建设和示范推广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示范,充分展示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优越性。
5.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积极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创造条件。在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重视农机农艺融合,制定农机、农艺种植指导方案,要求农艺种植模式要适应机械化作业。同时积极营造农机农艺融合良好氛围,宣传农机农艺融合先进典型,农艺种植模式向着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方向发展。(鄄城县农机局马传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