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
幼儿园大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猴子捞月》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ca4ad06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5.png)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 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 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
头饰、道具等用于角色扮演的物 品。
多媒体资源
PPT课件、动画片或图片等用于 辅助教学。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利用多媒体播放猴子捞月的图片或动 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02
故事中猴子们通过合作与尝试, 最终意识到月亮仍在天上,反映 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需要冷静思 考、明辨是非的道理。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 和寓意,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懂得在 面对问题时需要冷静思考、明辨是非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提问导入,询问幼儿是否看过猴子捞 月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
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情节发展
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幼儿更好地 理解故事情节。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图片或手偶等道具,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 角色和情节。
互动环节: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和表演
。
动作模仿游戏
引导幼儿模仿猴子捞月的动作,配 合相应的词汇和句子进行练习,加 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创意表演游戏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与 故事相关的表演游戏,如改编故事 情节、增加角色等,激发幼儿的学 习兴趣和创造力。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观看动画片
播放与《猴子捞月》相关的动画 片或视频资源,帮助幼儿更直观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类似的故事或情境,鼓励 幼儿进行创意表达和想象,例如让幼儿尝试画出自己的“猴 子捞月”故事场景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3da7c1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7.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含反思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1.让幼儿认识到不同的文化差异,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互动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力;3.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猴子捞月亮》这个寓言故事,包括以下内容:1.故事简介;2.文化背景介绍;3.重点语言的解释和讲解;4.交流互动环节;5.反思环节。
教学过程1. 故事简介老师向幼儿们简单介绍《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让幼儿们知道故事背景和情节。
2. 文化背景介绍介绍故事背景和其中的文化差异。
阐述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幼儿理解“猴子捞月亮”是怎么回事。
3. 重点语言的解释和讲解让幼儿了解并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重点词汇。
并且通过解释和讲解来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 交流互动环节结合故事内容与幼儿进行互动和交流。
可以让幼儿分组,给小组以时间自行讨论,然后互相交流小组成果,开展讨论活动,共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互相借鉴和启发。
5. 反思环节把学习后的感受和经验分享出来,让幼儿自己反思这堂课的收获和不足。
并引导幼儿总结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的巩固,避免知识的遗漏。
同时,也让幼儿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教学反思教学目标应满足幼儿的需要,增加幼儿对“猴子捞月亮”这个文化现象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词汇的理解,同时让幼儿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
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协助引导幼儿的思考、交流和总结,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故事的长度和难度;2.整堂课的交互互动应充分,避免单一的讲解和演示;3.在交流环节中,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4.在反思环节中,要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幼儿的思考和自我评价能力。
5.其中,故事、文化背景介绍、语言的解释及讲解应统筹考虑,以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同时达到教学目的。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通用11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54d2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c.png)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通用11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篇1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及小实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2、知道遇事多动脑筋;3、学习词语"倒影",能清楚完整回答问题。
活动准备1、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录音。
2、每桌一盆水,一只手电筒。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起幼儿对中秋节的回忆。
"昨天是什么节日?""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二、讲故事《猴子捞月亮》三、当讲到"老猴子说:快想办法把月亮捞上来时,停止讲述,提问:"你猜猜他们是怎样捞月亮的?"(想各种办法)"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四、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并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使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五、教师接着把故事讲完,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猴子在井里发现了什么?""它们用什么方法捞月亮?捞到了没有?为什么捞不到?""最后,老猴子一抬头,看见了什么?它对小猴子说了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六、欣赏配乐故事《猴子捞月亮》。
七、布置任务,要求幼儿:1、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记半个月月亮日记,观察月亮圆缺变化。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篇2活动设计背景幼儿都爱听故事,好奇心强、喜欢讨论新问题的年龄特点。
我根据这个时期儿童特有的特质,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而设计的。
活动目标1、通过故事和小实验,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2、培养幼儿勇于尝试的精神,教育幼儿遇事要多动脑筋。
3、学习词组:又圆又亮、蹦蹦跳跳、东瞧瞧、西看看。
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
![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https://img.taocdn.com/s3/m/c3885b48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4.png)
大班语言教案:猴子捞月亮教学目标1.了解并认识故事中的生词和汉字。
2.能够听懂并复述故事情节。
3.掌握谚语“猴子捞月”,并理解其中的道理。
4.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其对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生词认知•猴子•捞•月亮•溪流词语理解•猴子捞月:比喻贪心不足,自取灭亡。
•溪流:小河流。
故事情节从前,有一只猴子,它看到了天上的明月,就想把它捞下来。
于是,它来到溪流边,往水里伸手去抓月亮。
可是,无论它伸多长的手臂,月亮总是遥不可及。
猴子一次次地试着去捞月亮,结果都是失败。
旁边的鱼儿看不下去了,它们告诉猴子:“你不要再试了,你捞不到月亮的。
它只是一个影子,你根本捞不到的。
”但是猴子却固执己见,一直在溪流边试着去捞月亮。
最后,猴子竭尽所能地伸手去抓月亮,结果它摔进了水里,一边狂舞一边拍打水面,最终被淹死了。
教学方法本教学以听说为主,教师通过读故事和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及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教学流程1.教师讲述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生词和汉字。
2.教师提问:“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引导学生思考。
3.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猴子一直在溪流边试着去捞月亮?”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5.教师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解释和补充。
6.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谚语“猴子捞月”,并进行讨论。
7.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8.教师提供相关练习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总结通过本节语言教学,学生能够认识新词汇,复述故事情节,掌握谚语,理解其中的道理,培养听说能力。
同时,教学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积极的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了知识与情感、思维与实践、技能与品德的全面培养的目的。
猴子捞月故事(优选11篇)
![猴子捞月故事(优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596fd6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4.png)
猴子捞月故事(优选11篇)猴子捞月故事(1)今天我读了伊索寓言《猴子捞月亮》这个故事,真有意思。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天,一群猴子在月光下玩。
忽然,乌云遮住了月亮,四周暗了下来,猴子们叽叽喳喳乱叫起来。
老猴子抬头朝天上一看,惊叫起来:“不好了,月亮不见了!”猴子们惊慌起来,四下寻找。
忽然,小猴子指着池塘大喊:“看,月亮掉到池塘里啦!”老猴子果断地说:“我们必须把月亮捞上来,不能让它沉在水里!”猴子们立刻找来竹竿,依次倒挂起来,想把月亮捞上来。
它们拿着竹竿在水里荡来荡去,用尽了力气,结果什么也没捞着。
老猴子抬头朝天上一看,月亮还在天上挂着的。
原来水里只是月亮的倒影。
从这则寓言故事中我知道了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多观察,多调查研究。
不能像猴子那样不切实际,自作聪明,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猴子捞月故事(2)所有的故事,所有的预言都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我读过许许多多的小故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却教会了我许许多多生活中的一些人生哲学。
就像我读过的那一篇文章《猴子捞月》,这是一篇小的寓言故事,故事的大概内容讲的是,在一片丛林当中有许多猴子,这些猴子非常的可爱,也非常的活泼并且这些猴子非常有好奇心,对什么事物都觉得新鲜,有一天晚上这群猴子发现地面上有一口井,里面有很多水,这天晚上天空中有一轮明月,猴子们在树枝上荡来荡去,后来一只猴子发现在井中水面上也有一轮明月,于是引起了猴子们都来围观,其中这只发现月亮的猴子就想把水中的月亮捞出来,因为看着月亮就在眼前,所以这只猴子用尾巴卷住树枝,倒挂在树枝上,然后用手去水中捞月,可是当自己的手触摸到水面的时候,月亮就变得抖动起来,用手用力的话,月亮就会变没有,等过一会儿水平面静了以后,月亮又出现了,这只猴子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为什么,其他的猴子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非常的苦恼。
这个小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意思是说有很多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当你看到面前很接近事实的时候,那这件事不一定是真正的真相,有可能是“虚”化的,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正确面对每一件事情,要能够判断事情的真假,真相,这样我们才不会被虚假的所骗。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https://img.taocdn.com/s3/m/0f2a97a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6.png)
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一、活动简介在介绍本次教学活动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故事情节。
《猴子捞月亮》是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之一,讲述了猴子误认月亮掉落在水中,欲将其捞出,最终不仅没有捞到月亮,反而捞失了自己的影子。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故事学习到寓言的意义和寓意,并引导孩子们思考过程中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故事,领悟到寓言的智慧和寓意;3.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观察和表达能力;4.培养孩子们爱好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 寓言介绍教师首先向孩子们讲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让孩子们了解本次教学活动的基础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加形象地理解寓言的概念。
2. 故事导入教师根据故事情节,将猴子误认月亮掉入水中的情节进行引入,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猴子的行为是否正确,为接下来的探究做好铺垫。
3. 分组讨论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围绕故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包括但不限于:猴子为什么会误认月亮掉入水中?猴子的行为是否正确?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等等。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鼓励孩子们多听取其他组的发言,做到多元互动。
4. 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反思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不足,并让孩子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深化对寓言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寓言的概念和特点,也从故事中领悟到了寓言的智慧和寓意。
在分组讨论的环节,孩子们展现了出色的探究、观察和表达能力,并且丰富多彩的观点和思路令人拍案叫绝。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引导不够充分、孩子们的发言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
五、总结本次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旨在通过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们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
相信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这样的活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孩子们打开更广阔的认知和思维空间。
大班主题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56a6a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e9.png)
大班主题猴子捞月亮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民间故事《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和寓意;2.培养幼儿对动物形象和自然景色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亲手制作猴子捞月亮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4.增强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猴子捞月亮》相关的图片或视频;2.纸张、彩笔,以及金、银色的纸或布条;3.黏合剂、剪刀和其他常规教具。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活动1.复习自然界月亮的相关知识,引起幼儿对月亮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播放《猴子捞月亮》的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的图画,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并了解故事情节。
第二步:分组讨论1.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猴子”,并交流猴子在故事中能完成的任务;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金、银色的纸或布条,用来制作猴子的捞月工具。
第三步:制作猴子捞月亮工具1.每个小组的孩子们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开始制作猴子的捞月工具;2.教师适时跟孩子们交流讨论,引导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出更有特色的捞月工具。
第四步:合理分工合作,完成捞月游戏1.每组的孩子们全体参与捞月游戏,大力合作,相互配合完成任务;2.教师鼓励孩子们在游戏中积极发掘和表现自己的特长,全方位发展幼儿的个性和能力。
第五步:展示活动成果1.全体成员在自己的小组内积极展示所完成的作品,并对创意和团队能力进行表扬;2.班级内优秀成果进行汇总展示,强化幼儿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程,利用《猴子捞月亮》故事寓教于乐,使得幼儿更好地了解月亮、动物和自然景色,并且通过亲手制作捞月工具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值得反思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孩子有些胆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下一步应加强与孩子们的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尝试新的方法。
此外,教师的带领和组织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通用13篇)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f84c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8.png)
猴子捞月亮的故事猴子捞月亮的故事(通用13篇)猴子捞月讲述的是一群滑稽的猴子看到水中月亮的倒影以为月亮掉水了,然后齐心协力“拯救”月亮的故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猴子捞月亮的故事篇1在一座山上,住着一群猴子。
一天晚上,月亮又圆又亮。
猴子们都下山来玩。
它们蹦蹦跳跳,东瞧瞧,西看看,玩得很快乐。
一只小猴子看见一口水井。
他趴在井沿上朝井里一看,咦,井里有一个又圆又亮的月亮。
小猴子吓得撒腿就跑,一边大声叫喊:“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大猴子听见了,连忙跑过来,朝井里一看,真的,井里有一个又圆又亮的月亮。
大猴子也吓得大声叫起来:“不好了!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了!”老猴子听见了,也连忙跑过来,朝井里一看,月亮果然在井里。
老猴子就把猴子都喊了来,对它们说:“不得了!不得了!月亮掉在井里了!我们赶快把月亮捞上来吧。
”小猴子说:“我们爬到大树上去,一个接一个倒挂下来,一直挂到井里,就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
”大家说这个主意不错,都爬上了大树。
老猴子用两只脚紧紧钩住了树枝,倒挂下来。
大猴子从老猴子身上爬下去,用两只脚钩住老猴子的.手。
就这样一个猴子接一个猴子,一直倒挂到井里。
最后一个小猴子,听见它在井里喊:“行了,行了,够得着了。
”小猴子把手但到水里去捞月亮,井水给它一搅,月亮碎成一片一片,在水里飘荡。
小猴吓得喊了起来:“唉哟,不好了!月亮给我抓破了!”老猴子听了,生气地说:“唉,这么点小事都干不好!月亮抓破了,可怎么办呢!”大家都埋怨起小猴子来。
一会儿,井水慢慢平静了,又出现了又圆又亮的月亮。
小猴子高兴地喊:“好了,好了,月亮又圆了!”小猴子又伸手去捞,捞呀,捞呀,捞了半天,还是捞到一把水。
小猴子捞不到月亮,急得吱吱吱直叫唤:“唉哟!累死我了!月亮一碰就破,再也捞不起来啦!”小猴子这么一叫唤,上边的猴子也都叫起来了。
这个说:“我的腿酸了,挂不住啦!”那个说:“我的手疼了,抓不紧啦!”这时候,老猴子忽然抬头一看,又圆又亮的月亮还好好地挂在天上,就对大家说:“你们看,月亮不是好好地挂在天上吗?在井里是月亮的影子。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通用5篇)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bb140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13.png)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寓言故事《猴子捞月》(通用5篇)猴子捞月是什么寓言故事,《猴子捞月》是一则讽刺性寓言故事,讲述了一群贪心的猴子发现月亮想把它占为己有,结果用了各种方式,最后都没弄到月亮的故事。
小编今天就为大家带来猴子捞月亮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篇1一群猴子在林子里玩耍,它们有的在树上蹦蹦跳跳,有的在地上打打闹闹,好不快活。
它们中的一只小猴独自跑到林子旁边的一口井旁玩耍,它趴在井沿,往井里边一伸脖子,忽然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原来,小猴看到井里有个月亮。
一只大猴听到叫声,跑到井边朝井里一看,也吃了一惊,跟着大叫起来:“糟了,糟了,月亮掉到井里去啦!”它们的叫声惊动了猴群,老猴带着一大群猴子都朝井边跑来。
当它们看到井里的月亮时,都一起惊叫起来:“哎呀完了,哎呀完了!月亮真的掉到井里去了!”猴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闹着。
最后,老猴说:“大家别嚷嚷了,我们快想办法把月亮捞起来吧!”众猴都义不容辞地响应老猴的建议,加入捞月的队伍中。
井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猴率先跳到树上,自己头朝下倒挂在树上,其他的猴子就依次一个一个你抱我的腿,我勾你的头,挂成一长条,头朝下一直深入井中。
小猴子体轻,挂在最下边,它的手伸到井水中,都可以抓住月亮了。
众猴想,这下我们总可以把月亮捞上来了。
它们很是高兴。
小猴子将手伸到井水中,对着明晃晃的月亮一把抓起,可是除了抓住几滴水珠外,怎么也抓不到月亮。
小猴这样不停地抓呀、捞呀,折腾了老半天,依然捞不着月亮。
倒挂了半天的猴们觉得很累,都有点支持不住了。
有的开始埋怨说:“快些捞呀,怎么还没捞起来呢?”有的叫着:“妈呀,我挂不住啦!挂不住啦!”老猴子也渐渐腰酸腿疼,它猛一抬头,忽然发现月亮依然在天上,于是它大声说:“不用捞了,不用捞了,月亮还在天上呢!”众猴都抬头朝天上看,月亮果真好端端在天上呢。
由于众猴不了解井中月亮的`真相,以假当真,所以空忙一气,又愚蠢又可笑。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https://img.taocdn.com/s3/m/119f38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8.png)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猴子捞月亮》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说出《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
2.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游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次教案的教学内容是《猴子捞月亮》。
2. 教学方法本次公开课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想象环节:老师首先播放一段关于月亮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2.学习环节:老师讲解使用小游戏的方式讲解《猴子捞月亮》故事情节,并带领学生们一起练习正确的表达和语音语调。
3.达成共识:通过讨论,学生们合作完成表演《猴子捞月亮》的场景,大家共同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3. 课程流程时间教学环节教师行为(黑体字)学生行为(正常字)9:00-9:10 开场自我介绍及导入利用舒适的语气,介绍课程目标,制造学习欲望注意听老师介绍,并投入开心地参与9:10-9:20 想象环节展示与月亮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谈论月亮的颜色、大小、形状等。
观察图片或视频,并个人发表自己对月亮的观察9:20-9:35 学习环节大声朗读《猴子捞月亮》并讲解故事情节听老师讲解,并跟随老师的指示大声朗读故事9:35-9:50 分组研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及合作表演《猴子捞月亮》分组讨论故事情节,并合作完成表演9:50-10:00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点,并提供改进建议反思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三、教学评估1. 评估目标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活动,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以下目标:1.学生能够重复讲述《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情节;2.学生能够与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完成故事的表演;3.学生能够在游戏环节中积极参与,体验故事中的情境。
2. 评估方法本次公开课的评估主要通过以下方式:1.教师观察学生在游戏和讨论中的表现情况,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质量。
2.通过学生合作完成《猴子捞月亮》故事情节的表演,评估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大班语言《猴子捞月亮》教案
![大班语言《猴子捞月亮》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61f382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4.png)
大班语言《猴子捞月亮》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2.能够模仿故事中的动作和表情;
3.能够口头表达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1.《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书;
2.贴有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图片;
3.环境音乐。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老师可以播放一段儿童音乐或氛围音乐,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气氛。
接着,老师可以跟孩子们聊聊,问问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故事,孩子们喜欢的题材等等。
呈现故事
1.老师给孩子们讲故事《猴子捞月亮》,并给孩子们看故事书的图片。
2.老师适当加入一些互动性较强的插图故事情节,如“猴子爬上月亮吃蟠桃”、“猴子双手抓月亮”等等。
3.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注重表现故事人物的情绪和表情,以此激发孩子们对故事的兴趣。
分组活动
1.孩子们分成小组,各自选择一个故事角色模仿其表情和动作,并进行表演。
2.老师可以辅导孩子们发挥表演的儿童天分,想象故事人物的情境与动作,并模仿其表达方式。
3.各组表演完毕后,其他组员可以给予点评和鼓励。
语言表达
1.此时,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总结和口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老师还可以适当提问,引导孩子们动口表达和互动,加深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反馈
分析本次教学活动,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及下次教学的策略。
总结
大班语言教学以启迪引导为主,注重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及其互动与合作,故事活动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
希望老师们能够加强对故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让故事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红颜知己。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3d6d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d.png)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猴子捞月》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情节,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3. 学会分享、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难点:能够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学会分享、合作。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猴子捞月》2. 挂图:故事情节挂图3. 角色头饰:猴子、兔子、大象等4. 教学道具:月亮、水盆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月亮,引导幼儿说出关于月亮的儿歌或故事。
2. 讲述故事:教师运用挂图和角色头饰,生动地讲述《猴子捞月》的故事。
3. 讨论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猴子们的表现,以及他们为什么没有捞到月亮。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故事情节表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幼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学会分享、合作。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作《猴子捞月》的故事情节。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
3. 关注幼儿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故事道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故事接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开展“月亮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月亮。
3. 邀请家长参与故事活动,促进家校共育。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情感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成长。
3. 注意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行为举止,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8809a7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1.png)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的故事《说说幼儿园猴子捞月亮的那些事儿》哎呀呀,咱今儿就来说说那幼儿园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呀!这故事咱小时候都听过吧,那一群小猴子可逗了!看着水里月亮的倒影,嘿,就以为那是真月亮掉水里啦。
还一个个着急忙慌地去捞月亮,这股子天真劲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你说说,这群小猴子咋就这么逗呢?它们咋就不想想,月亮那么大,怎么可能在那么小的水坑里呢?不过这也不能怪它们,它们还小嘛,小孩子的脑袋瓜里就是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
这故事其实让我挺有感触的,从那些小猴子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小时候的影子。
咱小时候不也经常干点傻事嘛,就像那些猴子一样,对啥都好奇,都想去试试。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看到天上的白云,就觉得那肯定是棉花糖,就缠着我妈带我上天去摘,把我妈笑得呀,直不起腰来。
咱不也跟那猴子似的,天真得可爱嘛。
再说回这猴子捞月亮的故事,它还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盲目,得动点脑子想想。
小猴子们要是能先停下来想一想,就不会闹出这么个大笑话啦。
这让我想到我们做事有时候也不能一股脑地往前冲,得先考虑考虑可行性啥的,不然就容易做些无用功。
不过呢,咱们也不能光笑话这些小猴子。
人家虽然傻傻的,但是它们有团队精神呀!一起想办法捞月亮,多团结呀。
这点咱们得向人家学习学习。
在生活中,我们也得和小伙伴们团结起来,大家一起做事儿才更有意思,也更容易成功。
而且,这故事多有趣呀,每次给小朋友讲的时候,看着他们睁大眼睛认真听的样子,就觉得特别可爱。
讲完了,小朋友们还会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那场面可热闹了。
总之呢,幼儿园猴子捞月亮的故事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不少道理呢。
它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的天真,也让我们在欢笑中学会思考。
这样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肯定会一直流传下去的啦!哈哈,咱小时候喜欢听,等咱有了娃,咱也可以讲给娃听,这就是传承呀!。
儿童睡前故事猴子捞月
![儿童睡前故事猴子捞月](https://img.taocdn.com/s3/m/746bd5e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6.png)
儿童睡前故事猴子捞月从前呀,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群活泼可爱的猴子。
猴子们整天在树林间跳跃嬉戏,快乐无比。
有一天晚上,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把森林照得亮堂堂的。
猴子们在树林里玩耍了一整天,都有些累了,于是准备找个地方休息。
其中一只小猴子无意间抬头,看到了天上那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
月亮在清澈的水中倒映着,美丽极了。
小猴子惊讶地指着水中的月亮,大声叫起来:“哎呀,不好啦!月亮掉进水里啦!”其他猴子听到小猴子的呼喊,纷纷围了过来。
它们朝着小猴子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水中有一个大大的月亮。
猴子们着急坏了,它们心想:“月亮掉水里了,那天空中不就没有月亮了吗?这可怎么办呀?”于是,猴子们开始商量怎么把月亮从水里捞出来。
一只聪明的老猴子站出来说:“我们一个接一个倒挂在树上,一直延伸到水面,就能把月亮捞上来了。
”猴子们听了,觉得这个主意太棒了,纷纷点头同意。
它们迅速行动起来,一只猴子紧紧地抱住另一只猴子的脚,就这样一个接一个,像一条长长的链子一样,从树上一直倒挂到了水面。
排在最下面的小猴子伸手去捞月亮,可是,它的手一碰到水面,月亮就碎了。
小猴子赶紧把手缩回来,着急地说:“不好啦,月亮被我弄碎啦!”其他猴子也很着急,可是它们并没有放弃。
小猴子又一次伸手去捞,月亮又碎了。
就这样,猴子们试了一次又一次,始终捞不上月亮。
就在这时,最上面的猴子因为坚持不住,松了手,下面的猴子们全都掉进了水里,成了落汤鸡。
猴子们浑身湿漉漉的,狼狈极了。
它们十分疑惑,为什么捞不上月亮呢?这时候,一只路过的鸟儿看到了这一幕,忍不住笑了起来,说:“你们这群小傻瓜,水里的月亮只是它的倒影,真正的月亮还在天上呢!”猴子们听了,恍然大悟,它们抬头看看天上,月亮果然还好好地挂在那里呢。
猴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猴子们每当想起这次捞月的经历,都会觉得自己当时真是太傻太天真了。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可不能像猴子们一样盲目地去做哦。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全篇概括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全篇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54f3db8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f.png)
寓言故事猴子捞月全篇概括《猴子捞月》这个故事真是经典啊,简直就是大人小孩都爱听的寓言。
话说,有一天,猴子们在河边玩耍,突然就发现水面上倒映着一轮明月。
哇,那个光亮的月亮在水里像个大饼子,吸引得猴子们心痒痒的。
一个猴子心里想,这么漂亮的月亮,咱们得把它捞上来呀!说干就干,猴子们一拍即合,准备行动。
想想看,一群猴子围着水边,兴致勃勃的样子,简直就像小孩看到糖果一样,眼睛都亮了。
于是,它们开始纷纷跳进水里,拼命用爪子去捞月亮。
可是啊,水里根本没有月亮,那只不过是个倒影。
猴子们傻傻的,越捞越深,越捞越急,简直像是在比赛一样,谁也不愿意退缩。
看到这一幕,旁边的动物们都看傻眼了,心里直摇头,这些猴子真是脑袋被门夹了吧,怎么连影子都看不清楚?它们的热情简直把理智抛到九霄云外了。
有个老猴子在旁边看着,心里着急,赶紧上去劝阻。
“嘿,你们这样捞下去可没用啊,月亮根本就不是在水里!”可是猴子们根本听不进去,反而还说:“老家伙,你不懂,我们就是想把月亮带回家,给大家一起欣赏!”这老猴子摇摇头,心里暗想,这可真是个无奈的局面。
越捞越没劲,猴子们的力气也用光了,最后都气喘吁吁地停下来了。
它们呆呆地望着水面,心里肯定有些失落。
明月高挂,却只能看着影子,真是可笑又可悲。
那一刻,大家才明白,这捞月的计划简直就是一场空欢喜,根本就是白费力气。
要说这猴子们真是心大啊,居然连影子和实物都搞混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故事不仅有趣,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追求的东西其实并不真实,像猴子捞月那样,费劲心思却一无所获。
就像在生活中,有些目标看似光鲜亮丽,实则根本够不着。
我们总是希望能得到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却常常忽略了身边更重要的事物。
人生的月亮在高空,影子却在水面,明白了这个道理,咱们才不会白忙一场。
这就像有些人拼命追求名利,却忘了珍惜身边的亲友和生活的美好。
别为了那些虚幻的目标,连自己最在乎的东西都失去了。
猴子们最后是明白了,但希望这道理我们都能在平时就记住。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故事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614a21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3.png)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故事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故事的正文如下:
有一天,猴子们在幼儿园里玩耍。
突然,它们看到了天空中的月亮,感到非常好奇。
于是,它们开始讨论如何得到月亮。
一只猴子提议用绳子把月亮摘下来,但是其他猴子认为这种方法不现实。
后来,它们想到了一个办法:用桶子把月亮捞起来。
于是,它们跑到河边,拿起桶子,准备捞起月亮。
但是,当猴子们捞起月亮时,它们发现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有时,它像一个圆盘,有时,它像一轮明月。
猴子们感到非常兴奋,他们不断地捞起月亮,直到太阳升起。
在幼儿园里,猴子们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他们玩起了捉迷藏,唱着歌曲,同时还捞起了月亮。
最后,当太阳升起时,猴子们结束了他们的游戏,他们带着美好的回忆离开了幼儿园。
拓展:
这个故事展示了猴子们的好奇心和探险精神。
他们对于月亮的好奇,以及尝试捞起月亮的决心,展示了孩子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同时,故事也展示了月亮在不同时刻的变化,这可以启发孩子们对于自然科学的好奇心。
儿童睡前故事猴子捞月
![儿童睡前故事猴子捞月](https://img.taocdn.com/s3/m/9b2b90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0.png)
儿童睡前故事猴子捞月从前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它住在一个大山里。
每天晚上,当夜幕降临时,猴子总是坐在山顶上,凝视着天空中的明月。
有一天,猴子正在山顶上欣赏着明月的美景,突然一阵颠簸的风刮过,引起了它的注意。
它抬头一看,发现明月散发出的银光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它的倒影距离它很近。
猴子看着水中的明月,心生了一个念头,它想要捞起明月。
于是,它跳进水中,试图伸出手去捞取明月的倒影。
然而,随着它接近月亮,水面上的明月也越来越近,而实际上是不可能捞到的。
猴子周围的水花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水溅起来,它在水中扑腾着,竭尽全力地想要捞取到那个看似触手可及的明月。
无论猴子如何努力,明月却始终与它保持着遥不可及的距离。
在猴子精疲力尽之际,它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徒劳的。
它感到失望,同时也感到自己的愚蠢。
猴子从水中爬出来,它望向天空中的明月,心中黯然。
它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无法触碰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
它也明白了自己的聪明并不代表一定能够做到一切。
回到山顶,猴子继续欣赏着明月。
它开始思考有关明月的故事,希望能够带给其他的同伴一些启示。
于是,它决定将自己的故事传给儿童们,作为睡前故事。
从那以后,猴子每天晚上都会到山顶上,给娃娃们讲述关于捞月的故事。
儿童们聚集在猴子的周围,津津有味地听着它的讲述。
猴子告诉孩子们,世界上有很多宝贝是无法触碰的,就像捞月一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欣赏它们的美。
当我们遇到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时,就像猴子误以为可以捞月一样,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并从中获取智慧。
每当猴子讲到这里,儿童们都会陷入思考。
他们慢慢理解了猴子的故事,明白了努力与接受之间的平衡。
猴子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山谷,孩子们纷纷对猴子表示感谢。
他们学会了欣赏明月的美,同时也学会了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勇敢地向前迈进。
在讲述完故事后,猴子总是微笑地望着儿童们,希望他们通过这个小小的故事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获得一些启示。
所以,每当你看到月亮挂在夜空中,不妨想一想猴子的故事。
猴子捞月的故事
![猴子捞月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8f7987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8.png)
猴子捞月的故事从前,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它住在一个美丽的果园里。
每天清晨,猴子都会爬上树梢,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果园里有一条小河,每当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小河上,犹如一轮银盘悬挂在天空中,美丽动人。
有一天晚上,猴子看着小河中倒映的圆月,心生一计。
它想,“如果我能把月亮捞上来,那该多好啊!”于是,猴子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它找来一根长长的竹竿,用力地伸向小河中的月亮。
然而,无论怎么努力,竹竿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够不着月亮。
猴子想了又想,又找来了一根更长的竹竿,再次伸向小河中的月亮。
可是,结果还是一样,竹竿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就够不着月亮。
猴子感到十分沮丧,但它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想找到捞起月亮的办法。
就在这时,一只老乌龟走了过来,它问猴子,“小朋友,你为什么这么着急?”猴子向老乌龟诉说了自己的心愿。
老乌龟笑着说,“猴子啊,你这是在做无用功。
月亮是无法捞上来的,它只是一种美丽的景观,永远悬挂在天空中,我们应该欣赏它的美丽,而不是去捞取它。
”。
猴子听了老乌龟的话,恍然大悟。
它明白了,月亮是无法捞上来的,只能欣赏它的美丽。
于是,猴子放下了手中的竹竿,抬头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敬畏。
从此以后,猴子每当夜幕降临,都会来到小河边,仰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对美丽的景观的敬畏和感慨。
它明白了,人生中并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能够得到,有些美好只能欣赏,不能触摸。
而这种领悟,也让猴子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故事告诉我们,有些美好是无法捞取的,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学会珍惜。
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一些看似美好的事物,却忽略了眼前的幸福。
我们应该学会停下脚步,仔细欣赏身边的美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更加懂得感恩和满足。
猴子捞月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懂得适可而止,要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
生活中,不是所有的美好都能够得到,有些美好只能欣赏,不能触摸。
而这种领悟,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猴子捞月故事
![猴子捞月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cb34954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e.png)
猴子捞月故事从前,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它住在一个美丽的山林里。
每天清晨,猴子都会爬到树上,观赏着美丽的月亮。
它对月亮情有独钟,每当夜幕降临,月亮挂在天空中,猴子便会望着月亮发呆,陶醉其中。
有一天晚上,月亮特别的圆,猴子看得入了迷。
它忽然想起一个传说,传说中有一只猴子捞到了月亮。
猴子心想,如果自己也能捞到月亮,那该有多好啊!于是,猴子便决定要去捞月亮。
第二天,猴子来到了一条小河边,它看到河水中倒映着一轮明亮的月亮,便高兴地跳了下去。
它一边游泳,一边伸手去捞月亮。
可是,无论它怎么努力,月亮总是遥不可及,猴子只是在水中挥舞着空荡荡的手掌。
猴子感到很沮丧,但它并没有放弃。
它想了又想,决定换一个地方捞月亮。
于是,它来到了一个湖边,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一轮明亮的月亮。
猴子高兴地跳了下去,不停地伸手去捞月亮。
可是,月亮依然遥不可及,猴子只是在水中白白地挥舞着手掌。
猴子感到更加沮丧,但它并没有放弃。
它决定再次换一个地方捞月亮。
这一次,它来到了一个小池塘边,池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一轮明亮的月亮。
猴子高兴地跳了下去,不停地伸手去捞月亮。
可是,月亮依然遥不可及,猴子只是在水中白白地挥舞着手掌。
猴子感到非常沮丧,它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捞到月亮。
就在这时,一只老猴走了过来,看到猴子的样子,便问起了猴子的情况。
猴子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老猴,老猴听后笑了笑,说,“傻孩子,月亮怎么可能捞得到呢?月亮是挂在天上的,你怎么可能捞得到呢?”。
猴子听了老猴的话,恍然大悟。
它明白了,原来月亮是捞不到的,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猴子感到有些失落,但它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是无法实现的,而这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从那以后,猴子再也没有去捞月亮了。
它依然喜欢月亮,但它明白了,有些事情是无法实现的,而这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它开始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每一天的快乐和美好。
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无法实现的,而这些事情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故事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887670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7.png)
幼儿园猴子捞月亮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猴子,他每天晚上都站在河边,眺望天空中的那个圆圆的白色球体——月亮,他总是觉得它看起来很好玩,很好奇那究竟是什么。
于是,小猴子便想:如果我能把那个圆圆的东西抓到手里,那一定很好玩!
于是,小猴子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决定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去捞这个白色的东西。
于是,小猴子开始动手了,他用力插进了竹竿,试图把月亮捞起来。
可是,他怎么也够不到那个高高在天空中的圆圆的东西。
于是,小猴子决定再试一次,他一次又一次地伸手去够,可是,他依然无法够到这个圆圆的东西。
接着,小猴子依然没有放弃,他决定尝试一种绝招——跳,他蹲下身,蓄力,然后跳了起来!可再一次无功而返,还差小小
的一点点就把月亮给捞住了。
最后,小猴子深深地叹了口气,心想,“发现自己的学问还是
太浅了,以后要多看多想多做学问,才能把月亮捞下来。
” 于是,小猴子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
导读:本文幼儿园大班故事:猴子捞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猴子捞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观察并了解物体在水中成像的现象。
活动准备:
1.一串布制小猴玩具,每组一盆水,一个手电筒。
2《猴子捞月亮》故事课件或挂图、幼儿用书第一册
教育活动:
1. 教师出示一串布制小猴玩具,引导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 请幼儿欣赏《猴子捞月亮》故事无声课件,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
根据需要可设计以下问题:猴子们在水里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月亮捞上来了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
(2)。
分析猴子们为什么没有捞上月亮,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猴子?(发散幼儿思维:这是一群笨拙的猴子、敢于尝试的猴子、顽皮的猴子、不爱动脑筋的猴子等)
3.请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课件,讨论听了着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
4组织幼儿做小实验,用手电筒当月亮水盆当井,让幼儿观察:水中"月亮"的影子是什么样的?用手去捞,"月亮"变得怎么样了?让幼儿感知水面很平时,"月亮"是圆圆的,用手一抓,水面有了波纹,影子就碎了。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第一册,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