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答谢中书书》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统编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之《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短文二篇之《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学习并掌握文言文的基础词汇和句式。
- 能够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 培养学生对古代散文的欣赏能力,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共同解析文意。
- 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山水之美在文中的描绘,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展示中国山水画,引导学生描述画面,引出《答谢中书书》的主题——山水之美。
2. 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纠正发音,解释标题含义。
- 学生尝试翻译课文,教师引导解决难词难句。
3. 精读理解:- 分段阅读,分析文章结构,理解作者如何描绘山水之美。
- 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引导提炼文章主旨。
4. 深度探究:- 比较阅读,与《小石潭记》等其他描绘山水的古文进行对比,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
-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作者,以第一人称描述所见所感,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5. 拓展延伸:- 分享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尝试用文言文的风格进行描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 阅读其他古代散文,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6.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汇和句式,以及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答谢中书书》全文。
- 写一篇短文,描绘自己心中的山水之美,尝试运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观察和评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无答案)-word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背诵课文。
2、领会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
3、运用所学方法绘景状物。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实词,把握课文大意。
2、运用所学方法绘景状物。
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1、文体常识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2、文学常识(1)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2)谢中书, 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3)康乐, 即谢灵运(385~433)东晋时代的诗人,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
又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客儿”。
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著有《谢康乐集》(系明人辑本)。
导入: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高山大岳,千流百川,一、导预疑学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朝代)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学家,又被称为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陶弘.景______夕日欲颓.______沉鳞._____ 竞跃._._____欲.界之仙都_____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3、个体朗读(不少于三遍),把握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重要字词的理解与识记。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0 答谢中书书教案
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拓展成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注意展开联想和想象,100字左右。
六、教学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倾听着陶弘景为谢征描绘的江南美好山水风光,跟着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所难以感受的纯净和平和让我们为这份无尽的美丽而陶醉、而感动吧。请记住:如果你歌颂美,即使你在沙漠的中心,你也会有听众。
教学重难点
①通过自主、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理解、欣赏
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②发挥学生的语言创造力,表达心中之美。
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讨法、点拨引导法、拓展练习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图片演示)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那神奇如画的风光无不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1、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2、展示教学目标:
二、朗读——感受文章的节奏音韵之美。
1、学生通过视、听觉的角度用心聆听录音范读。(演示)
(要求:感受字音、感受语感、感受节奏)
2、分男女小组竞争式朗读课文,对方加以评价,老师点评。
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聆听。
4、学生齐读课文。
三、自主译文——感受文章的画面之美
【课后反思】
1、小组合作探讨,自主译文。
2、学生独立思考文章的结构特点。
四、品析表达——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
1、学生带着美去寻找美。
2、带着美去升华美。
①、老师引导学生概括文中景色之美,并思考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②、老师引导学Biblioteka 思考文章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怀。五、拓展提升——表达心中之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新人教版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这两篇短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文本内容和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 新人教版》的教材。此外,教师还需要准备一份教学指导用书,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查阅和参考。
2. 辅助材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例如,可以准备一些书法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书法艺术的美。此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关于王羲之和萧统的介绍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六、拓展与延伸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 《兰亭序》: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兰亭序》来深入了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创作背景。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接触并学习了一定量的文言文,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也学习过书法知识,对书法艺术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学生对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和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学案)
10 《短文两篇》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课文。
2.学习文章写景状物的方法。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掌握重点的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课文。
学习难点:学习文章写景状物的方法。
一、自主预习,积累知识1.文学常识积累。
陶弘景(456~536年),字,号,是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又是养生家,他斋戒自摄,修炼诚笃,寿至81岁。
他推重道家养生思想,提倡调神、养性、保精、导引、按摩等方法。
2.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弘.景______ 夕日欲颓.______沉鳞._____竞跃.______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解释加点的词语。
古来共.谈____ 四时..______俱._____备晓雾将歇.______夕日欲颓.______ 沉鳞..______竞.跃______ 与.______其奇者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1.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本文分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第一层(第1句- 第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第句 -第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第句- 第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步体会文章情感。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案(附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答谢中书书>一、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
抒情议论,各类皆备。
可谓尺幅能容千里。
本文的特点首先表现在优美的意境上“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大自然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主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己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另一方面,本文结构缜密、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
另外,这篇小品语言极富特色,以四言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
《答谢中书书》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
虽然没有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然已经到了八年级,但文言文基础较薄弱,阅读能力偏低,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不高,因此在教学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积累重点词语,在理解感知的基础上悬着恰当的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
三、教学目标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欣赏美丽的风景。
(出示风景图),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生:山,水,树……) 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
说得好,老师觉得如果能多运用我们学过的修辞手法,描绘得更具体些,那就更好了。
大家都感受到了眼前这幅画面所展现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山明水秀,绿树成荫。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游山玩水,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描绘山水风光的优秀诗句。
比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自由背诵有关诗句二、解题(首先看文章的题目和背景)1\题解: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
10《答谢中书书》一、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是一篇极为简短、凝练的散文,高度的凝练及其特有的含蓄、蕴藉,为后世读者带来了无穷的精神享受,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高雅又清新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它按照仰视、俯视、平视以及从早到晚的顺序将山水的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幻之美以及动静相称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表达出自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生发出无比的自豪,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这本是一片八年级的文言文,但是由于我们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国学基础,无论是一首诗还是一首词,他们都学得津津有味,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他们的文言知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除了一些个别的虚词的用法不是非常的清楚,大部分的文言常识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我在上这篇八年级的文言文的时候,孩子们只需要通过反复的诵读,就能够对其中的大意掌握准确,而作为老师,我则更加需要去培养他们对大好河山的欣赏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能够将这篇文章上升到一个高度了。
三、教学目标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
4.引导学生体会文中蕴含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欣赏我国河山的壮美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亲近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一看)从一代诗仙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到一代文豪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再到一代边塞诗人曾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无一不表露出对我泱泱中华那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大屏幕来一睹她的风采!(播放山水画卷)二、板书课题,解释题目(认一认)1.题解:陶弘景回复给谢徵的一封书信。
2.作者介绍以及作品背景的展示: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答谢中书书》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答谢中书书一、预习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陶弘景的文学常识,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
2.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3.掌握“颓”“与”字的读音,理解“交辉”“四时”“歇”“颓”“竞跃”“与”等词语的含义。
并疏通文意。
4.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
(二)学法说明及学法指导根据课下注解并查找资料识记重点词。
(三)学习重点认真阅读课文,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
(四)预习导学1.资料链接★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
入梁,隐居句曲山。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文体介绍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
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
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比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的《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
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无答案)
答谢中书书导学案设计: 陈俊安审核:李丽执教:八年级语文组使用时间:2019.9 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字,自号,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
2、给加点字注音:西日欲tuí()沉鳞jìng()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五色交辉..()俱备(3)晓雾将歇.()(4)西..()(2)四时日欲颓.()(5)沉鳞竞跃..()(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西日欲颓,沉鳞竟跃()5、给句中的“与”字注音并解释: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翻译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主问题1.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及句子的停顿。
学法指导:(1)独立自学a.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及句子的停顿。
边听,边用笔圈出生难字,并画出句子的停顿。
b.独立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速、停顿、感情。
(2)组长主持,有序交流。
各小组有序交流生难字的读音、写法、字意,研读重点句子。
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3)展学分工,各组选定代表,朗读课文。
主问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语言美。
学法指导:(1)独立自学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翻译课文,画出有翻译障碍的疑难句子。
(2)组长主持,有序交流。
各小组有序交流疑难句子的翻译。
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教案
提问2: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出?
明确:①“欣然起行”,作者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相迎,表现了作者兴奋喜悦之情。
②“无与为乐者”“寻张怀民”,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是喜悦的,但也流露出寂寞之感。
明确:此句是全篇的精妙所在,寥寥18字,以极精练的文字描画出承天寺庭院中优美的月色,表现出浓郁的诗情。作者将月色当作水描写,将月下的竹柏影当作水中的藻、荇描写,突出月光树影的“交横”之态,创造出一个澄澈透明的世界。
小结
学生梳理本课笔记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描绘——庭中月色
贬官谪居
追求——美好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课后反思
明确:“自康乐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言简而意丰。自从谢灵运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深感自豪,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小结
学生梳理本课笔记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肥乡区常耳寨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备课教师
冯红霞
使用教师
授课时间
2017年9月日
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
难点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
投影仪,课件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复习
背诵有关诚信的名句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郦道元一起畅游三峡,领略了它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其实,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再学习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共同欣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品味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无答案)(
重点
翻译课文,掌握字词,背诵默写课文
学习
难点Biblioteka 文章优美的意境,严密的结构,凝练的语言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检查预习:
1、查找资料,掌握下面的知识
(1)“书”这种文体的有关知识,写下来
(2)陶弘景:
(3)谢中书:
2、朗读课文,达到成诵。
自读课文
1、字词含义
(1)五色交辉()(2)夕日欲颓()(3)沉鳞竞跃() (4)晓雾将歇()(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学后反思
学法指导栏
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习
目标
1、根据注释翻译课文,并能背诵默写课文。
2、了解文章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2、翻译句子: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填空:《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的意思是。本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又像一首流动的,语言凝练且生动。
4、总领全文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名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2、背诵方法指导:
3、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反馈练习
1、《答谢中书书》中“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越”都是写景,从写法上看,有什么不同?
2、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它对前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3、“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段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精品)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10答谢中书书 教案
10答谢中书书教案教材分析:《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征的一封回信,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它“犹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仅用68个字,但在这短短的68个字中蕴涵着清远的意境,突现了山川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表达了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因此在教学中应通过读让学生尽情的欣赏这种美,并发挥自己的想象,置身于情境当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设想: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在欣赏“美”上,而欣赏美的方法则是通过“读”来实现。
读,则包括朗读、研读、诵读等,朗读也形式多样,包括自读、范读、个人读、齐读等。
充分发挥学生自己所特有的个性和能力,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欣赏美,在美的享受中用情去读。
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课文下边注释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
2、能够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优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优美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以读代讲;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配画朗读。
六、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山水美。
(二)初读课文,感知节奏美。
(三)再读课文,欣赏结构美。
(四)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美。
(五)研读课文,体会意境美。
(六)小结,引发共鸣(七)拓展延伸,驰骋想象。
(八)诵读课文,体悟情感美。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美丽的风景。
(播放风景视频),大家从眼前的画面里看到了什么?生:山,水,树……师: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呢?请大家来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的这幅画面。
《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教案(八年级上册)
《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教案(八年级上册) 《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学习内容1、了解有关陶弘景的文学常识。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赏析文中凝练生动的语言。
二、课前自学资料助读㈠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古代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也可以议论等。
㈡历史背景——《答谢中书书》写于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陶弘景就是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而隐居茅山。
这些文人在他们的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1、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陶弘景______夕日欲颓______沉鳞_____竞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2、再读:自读3-4遍,读熟。
一要注意句中停顿,如“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二要注意语气,如“实是欲界之仙都”感叹语气,“晓雾将歇”陈述语气。
3、三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字词(借助课下注释)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___。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______,青林翠竹,四时______俱_____备。
晓雾将歇______,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沉鳞竞______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四读: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本文分三层,写出各层大意。
第一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第三层(-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三、课文研讨与交流本文语言精练,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案新人教版(1)
[推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案新人教版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
课件。
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于繁重的学业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
天的高远,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水的澄澈……无不让你心旌摇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2.文体知识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欲颓(tuí)沉鳞(lín)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ù)4.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晓雾将歇】将:将要;歇:消散。
【沉鳞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5.一词多义欲夕日欲颓(将要)实是欲界之仙都(七情六欲)6.古今异义四时俱备(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消沉,萎靡)7.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8.朗读指导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答谢中书书》导学案(无答案)
答谢中书书导学案设计: 陈俊安审核:李丽执教:八年级语文组使用时间:2017.9 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课文,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炼,布局的匠心所在。
3.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积累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字,自号,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
2、给加点字注音:西日欲tuí()沉鳞jìng()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五色交辉..()俱备(3)晓雾将歇.()(4)西..()(2)四时日欲颓.()(5)沉鳞竞跃..()(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2)西日欲颓,沉鳞竟跃()5、给句中的“与”字注音并解释: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翻译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一部分学习探究主问题1.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语及句子的停顿。
学法指导:(1)独立自学a.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及句子的停顿。
边听,边用笔圈出生难字,并画出句子的停顿。
b.独立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速、停顿、感情。
(2)组长主持,有序交流。
各小组有序交流生难字的读音、写法、字意,研读重点句子。
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3)展学分工,各组选定代表,朗读课文。
主问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感受语言美。
学法指导:(1)独立自学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结合课下注释,独立翻译课文,画出有翻译障碍的疑难句子。
(2)组长主持,有序交流。
各小组有序交流疑难句子的翻译。
4号先讲,3号、2号补充,1号总结归纳,达成共识。
八上《答谢中书书》学案
八年级语文学案答谢中书书主备人:审阅:班级:姓名:教师寄语: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课前热身:1、走进作者:(1)陶弘景时期的家家和家。
又被称为“山中宰相”。
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2)相关背景:(请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勾画出来)陶弘景生活在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浑浊,他遁迹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2、相关资料(1)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2)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3、学法指导:(1)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古人这句至理名言,相信你一定感受很深,请你继续坚持:“四步诵读法”——放声、准确、流畅、传神地去诵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升华。
(2)揣摩赏析法在反复诵读的前提下,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揣摩寓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理解好句子的预期、语调、停顿、轻重等,并通过赏析语言、修辞、领会文章生动、形象的描写效果,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的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
2.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习过程一、熟读课文方法:(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抽生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3)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赛读。
二、疏通文义方法:(1)学生结合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独立完成,将疑难词句进行圈点批注(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词句(3)教师分配任务,小组派代表讲解巩固提升1、给加线字注音弘()夕日欲颓()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解释加点字词答谢中书书古来共谈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欲界之仙都3、翻译下列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谢中书书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陶弘景的文学常识,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感情基调。
2.熟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
3.掌握“颓”“与”字的读音,理解“交辉”“四时”“歇”“颓”“竞跃”“与”等
词语的含义。
并疏通文意。
4.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
(二)学法说明及学法指导
根据课下注解并查找资料识记重点词。
(三)学习重点
认真阅读课文,学习文章凝练的语言,感受优美的意境。
(四)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江宁)人,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梁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
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
入梁,隐居句曲山。
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南史》)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文体介绍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但是,中国的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汉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实用,文人多无意把其写为审美的作品。
唐宋以后,在一些文人的笔下,尺牍的实用功能明显淡化,审美性能日益强化,有些尺牍刻意写成纯粹的文学作品(参考《中国尺牍文学史》序,詹福瑞)。
尺牍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比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比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可以谈论文学,如曹丕的《与吴质书》;谈论政治,如欧阳修的《上杜中丞论举官书》;还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
尺牍和其他文体一样,也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
另外,尺牍不一定都用“书”字标明,如苏轼的《与子由弟》《答秦太虚》就是。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看拼音写汉字。
西日欲tuí()沉鳞jìng()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填空题。
《答谢中书书》作者是,字,自号,
时道教思想家、医学家,时人谓之“”。
4.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4)西日欲颓()
(5)沉鳞竞跃()
(6)未复有能与()
5.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西日欲颓,沉鳞竟跃()
6.解释下列句子: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我的疑问:(你还有什么疑惑或不解就写下来吧)
二、探究案
1.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其中“”字点名全文的中心。
2.作者具体描绘他的隐居之地时,写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绘这令人神往的大自然山川之美的?
3.结尾一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4.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文写景中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堂小结
这篇山水小品廖廖68个字,就概括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使文章清幽隽雅,像诗一般优美动人。
表达作者亲近自然的喜悦。
四、拓展延伸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文,看谁积累多。
例如:《望庐山瀑布》《望岳》《三峡》。
我的收获(相信聪明的你本节课学会了不少东西!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吧)
三、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倾斜的词语。
(4分)(1)答谢中书书()(2)晓雾将歇
()
(3)实是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
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
文: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2.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