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秋季班第1课融入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4806b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6.png)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亲近大自然》。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学会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亲近大自然》的内容简介:本文通过描述作者亲近大自然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生字词:森林、瀑布、清澈、鱼儿、蝴蝶、花朵、小溪、鸟儿、草地、野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亲近大自然》。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经历。
(2)简介课文《亲近大自然》的内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朗读与讨论:(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述。
(2)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美有哪些感受。
4. 观察与实践:(1)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大自然,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景物和生物。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美文。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30f2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c.png)
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通过观察和体验大自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介绍大自然的景色、动植物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的魅力。
2. 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3. 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2. 体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图片,以便进行教学讲解和展示。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体验活动,需要准备相关的户外用品和工具。
3. 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题目和活动方案,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和体验大自然。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观察和体验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观察结果。
3. 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的重要性。
3.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如亲近植物、观察昆虫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丰富。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心得,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六年级】亲近自然
![【六年级】亲近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0e00b3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d.png)
【六年级】亲近自然亲近自然亲近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也是我们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
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她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食物、水和空气。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与自然疏远,忽视了自然的存在。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们需要亲近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亲近自然可以使我们放松身心,摆脱生活的压力。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扰,而与大自然亲近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这些烦恼。
当我们走进森林、山脉、湖泊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无尽的宁静和平静。
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呼吸到大自然纯净的气息,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的舒服和放松。
亲近自然还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大自然是一个宝藏,她孕育了无数的生物和物种。
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行为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大自然也是一个实验室,我们可以进行很多实验和观察,探索科学的奥秘。
亲近自然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当我们亲近自然时,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之美和宝贵之处。
我们会意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进而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我们可以节约水和电,减少废物的产生,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等。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要想亲近自然,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实现。
我们可以去郊外或者乡村游玩,远离城市的喧嚣,呼吸新鲜的空气。
我们可以去公园散步或者野餐,欣赏美丽的风景。
我们可以种植花草树木,打造我们自己的小花园。
我们也可以阅读有关自然的书籍和杂志,丰富自己的知识。
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通用7篇)
![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9ddee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0.png)
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通用7篇)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
2.初步认识自然灾害既是客观存在的,又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危害,体会人类的行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爱护、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并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又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
教具准备:课件、卡纸、地球(图片)教学过程:课前活动。
师生共同唱歌《娃哈哈》一、谈话导入。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像一个大花园。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花园,走进地球。
1.课件演示几张图片。
2.生谈感受。
二、揭题板书。
师:这美好的一切,也许会在顷刻间被摧毁,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另一面:自然灾害三、初步认识几种自然灾害。
1.课件播放四川汶川县发生的大地震。
2.师补充说明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情况。
3.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受。
4.翻开书,了解唐山大地震。
5.生说说此时的心情。
6.除了地震,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呢?生汇报,师报书。
7.具体了解雪灾相关情况。
①学生说雪灾给我们带来的不便;②课件演示雪灾有关情况。
四、环保大看台。
1.学生说说人类哪些行为影响了环境?2.小组活动:讨论我们可以做什么?①教师出示活动要求②生讨论③生反馈交流五、发出倡议、共同呼1.生设计召号语(指名展示)2.师出示:“爱护地球,这是我们共有的家园! 爱护地球,这是我们共有的母亲!”(师生共同说出心声)六、情感熏陶,体会意境。
师:一首诗特别能表达我们现在的心情!全体朗诵:我爱大自然,它让世界变得绚烂。
阳光、空气、水,给我们滋养和沐浴。
珍惜我们共有的家园吧,让世界充满平安!七、板书设计:自然灾害地球图片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2目标1、了解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发生烧烫伤2、学会一些预防和处理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随时随地保护自己重点学会一些预防和处理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难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随时随地保护自己教学过程活动一:心灵交流会通过互相交流自己曾经受到过的烧烫伤的伤害,提醒同学们平时多注意,避免受到同样的伤害其他同学发言谈谈对这些情况的看法和想法集体讨论我们做这些事情时该注意些什么活动二:收集能预防烧烫伤的办法(1)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相互交流‘(2)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预防烧烫伤活动三:我最聪明看谁了解最多关于烧烫伤的急救技巧‘评出本环节中表现最好的学生活动四:现场大练兵师生一同布置演练现场。
融入大自然:开学第一课户外教育
![融入大自然:开学第一课户外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ad0a38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3.png)
融入大自然:开学第一课户外教育随着新学年的开始,学生们纷纷踏上回归校园的旅程。
而在这个新学年里,我想提议一个新的学习方式——户外教育。
户外教育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体验。
在户外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自然环境来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首先,户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受力。
走出教室,置身于大自然中,学生们可以亲自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四季交替的变化,体验自然界中的美妙景色。
这样的观察和体验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
其次,户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自然环境中,学生们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比如如何搭建一个稳固的帐篷、如何有效使用有限的资源等等。
这些挑战需要学生们进行思考、组织和合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不断尝试和改进,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户外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户外活动中,学生们通常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将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协商一致。
同时,户外活动也需要学生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协调行动。
这样的经历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户外教育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户外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们进行体力活动,比如徒步、攀岩、划船等等。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和改善各种健康问题。
与此同时,大自然中的景色和气息也能够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提升身心健康。
然而,要实现户外教育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选择适宜的户外活动、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和保护,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等等。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 (2)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 (2)](https://img.taocdn.com/s3/m/b98fb364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c.png)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一、课文介绍本节课的课文是《我的祖国》。
这是一篇描写祖国美好景色和优秀人物的散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将了解到祖国的壮丽景色以及伟大的人物,增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课文内容分析1. 第一段课文开头介绍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通过描绘海边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和广阔。
2. 第二段第二段主要描述了祖国的伟大人物,如红军战士、科学家、工人等。
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第三段最后一段强调了祖国的团结和富强。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当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堂讲解在上课时,老师将逐段讲解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文字的意义和韵味。
通过讲解,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四、课文解读1. 描述大自然的美丽课文开头通过描写海边的景色,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这种描写让我们对祖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增强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强调伟大的人物课文中介绍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如红军战士、科学家和工人。
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祖国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强调团结和富强课文最后强调了祖国的团结和富强。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当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团结一致,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富强。
五、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对祖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我们的热爱和自豪感。
我们应当珍惜祖国的资源,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总结《我的祖国》这篇课文通过对祖国美丽景色和伟大人物的描述,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祖国。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祖国的美丽景色和伟大人物,还从中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希望我们在将来能够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更加富强和美丽。
以上是对六年级语文第一课《我的祖国》的简要介绍和解读。
1.走进大自然
![1.走进大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3926d4b3d1f34693daef3ee4.png)
走进大自然──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山中访友》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独特而新奇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之美,亲切之感。
作者以访问山中的老朋友为线索表达出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山雨》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用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美妙的世界。
在这里小甲虫是整个故事的主角,富有生命、美丽和智慧。
《索溪峪的“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纯天然,不加任何雕饰的自然美景图,作者生动的语言,独具匠心的构思,令人叫绝的文笔让索溪峪的“野”性之美流于人们眼前。
教学目标1.会写19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用心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体会境界的自然美。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多种修辞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阅读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丰富情感的体验,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自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4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dad8d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6.png)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大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概念,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大自然的定义和特点。
2. 讨论大自然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3. 分享保护大自然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观看大自然风光视频,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小组讨论,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3. 制定保护大自然行动计划。
第二章:季节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认识到四季之美。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讲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2. 欣赏四季之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讨论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记录季节变化的特点。
2. 分享观察到的季节变化,讨论对生活的影响。
3. 创作季节变化的绘画或写作作品。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植物、保护植被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欣赏植物的繁殖方式。
3. 讨论植物对大自然和人类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参观植物园或校园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小组讨论,分享对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认识。
3. 制作植物生长过程的手工作品。
第四章:动物的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点,认识到动物在大自然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2. 欣赏动物世界的奇妙之处。
3. 讨论动物在大自然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观看动物世界视频,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3. 制作动物的手工作品或绘画作品。
第五章: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认识到水资源对大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六年级秋季班第1课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含答案)
![六年级秋季班第1课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db8d31f5335a8103d2204e.png)
第1课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语言的基本材料,准确而迅速地“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
有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不同,我们要根据语境和文章的具体内容来理解词境中的意思。
一、技巧小结。
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先理解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然后综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词语所在句子要表达的具体意思,最后联系上下文,根据全文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
2.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在句子中因其感情色彩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可能不同,有时候是褒义词,有时候是贬义词,也有时候是中性词。
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很重要,必须仔细分辨之后再进行理解。
如:①瞧,那个小鬼调皮的样子,真的很惹人喜爱。
②他浑身脏兮兮的,简直让人讨厌死了,像一个小鬼似的。
第一个句子中的“小鬼”是褒义词,表示小孩子的意思,表达了一种对小孩子的喜爱之情;第二个句子中的“小鬼”是贬义词,表示很脏的样子,表达特别厌恶的情绪。
3.对于多义词要弄清它的本意,再根据语境分析它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很多词语在句子中不是它本来的意思,而是表达了一种引申义或者是比喻义。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词语的本意好好地去揣摩。
如:那条蜿蜒在草原上的明亮的带子,时明时暗,忽隐忽现,给人一种安全感,同时又让人感到一种神秘的气息。
本句中的“带子”,本意是指用布或绳做成的用来绑东西的长形物体,但在这里要选择它的比喻义,“蜿蜒在草原上的明亮的带子”,指的就是河。
二、练习提升。
(一)春雨春天的花是美丽迷人的春天的云是变幻莫测的春天的风是柔和温暖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那淅淅沥沥的春雨。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那丝丝点点的牛毛细雨,无声无息地蹦到地面上,钻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滋润着干裂的泥土,给泥土注入了新的活力。
俗(shú sú)话说:春雨贵如油。
植物贪婪地吮(shǔn sǔn)吸着大地母亲甘甜的乳(rǔ lǔ)汁,吐出嫩绿的叶子,绽开艳丽的花朵,装扮着春天的大地。
融入自然自然模板完整版
![融入自然自然模板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7781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8.png)
融入自然自然模板完整版融入自然是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并建立联系的方式。
通过与自然界的互动和沉浸,我们可以获得身心放松、心灵愉悦和灵感激发的益处。
本文将介绍如何融入自然,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自然模板来创造美学和和谐。
一、亲近自然的重要性亲近自然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中,与自然相联系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缓解压力、提升注意力和增强免疫力。
此外,自然与人类有着深厚的历史纽带,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有责任保护它并与之和谐共存。
二、融入自然的方法1.徒步探索徒步是一种简单却非常有效的亲近自然的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在森林、山脉或海滩上远足,享受新鲜空气和大自然的美景。
长时间的散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放松心情,重新与大自然接触。
2.园艺种植园艺是一种与自然互动的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连接土地和植物。
我们可以在家中养花种菜、打理花园或参与社区的园艺项目。
通过亲自动手,我们能够感受植物与自然的生命力,并欣赏到成果的芬芳和美丽。
运动是融入自然的另一种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在户外进行各种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划船或者尝试冲浪和攀岩等。
这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体能,还可以让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和挑战自我的乐趣。
4.冥想冥想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通过冥想,我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宁静和平衡,提高专注力和自我意识。
我们可以选择在自然环境中冥想,如公园、海滩或山脉,让自然中的声音和气息帮助我们放松身心,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三、自然模板的应用1.建筑设计自然模板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更加和谐和可持续的环境。
我们可以借鉴自然的形状、颜色和材料,使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
例如,在设计房屋时使用自然材料,如木材和石头,以营造温馨自然的居住体验。
2.艺术创作自然是艺术的灵感之源。
我们可以通过绘画、摄影、音乐等形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通过观察自然中的种种景象,并将其转化为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把自然的美妙呈现给观众,让他们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2d6f4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e.png)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使学生能够运用绘画、摄影等手段,表现大自然的美丽。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体验,深入了解大自然。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习惯。
教授学生运用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的美表现出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概念与特征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如自然界的生物、非生物部分。
分析大自然的特征,如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
2. 大自然的美丽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如山水、花草、动物等。
让学生学会用诗歌、绘画等方式表达大自然的美。
3. 保护大自然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教授学生具体的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大自然的美丽及其表现手法。
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及具体行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体验大自然的美丽。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现大自然的美。
如何让学生将环保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深入了解其特征和美丽。
2.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环保行动,提高环保意识。
3. 体验法: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大自然的美丽。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收集大自然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准备绘画、摄影等工具,方便学生表现大自然的美丽。
2. 学生准备:按时完成预习任务,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
准备好笔记本、绘画工具等学习用品。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3c1de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e.png)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第一章:大自然的美丽1.1 教学目标: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观察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自然体验活动,增强学生与自然的联系。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包括山水、花草、动物等。
分析自然景观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和自然体验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辅助教学。
分组讨论,分享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的图片或实地考察,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完成相关的思考题和写作任务。
第二章:自然景观的分类与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景观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分类和特点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2.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景观的分类,包括山地、水域、草原、森林等。
分析不同类型自然景观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探讨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和变化。
2.3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教学。
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辅助教学。
分组讨论,分享对不同类型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受。
2.4 教学评估: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的图片或实地考察,记录下不同类型自然景观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表达自己对不同类型自然景观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完成相关的思考题和写作任务。
第三章:保护自然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保护自然的意识和重要性认识。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保护自然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行动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探讨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包括生态平衡、资源可持续利用等。
学习保护自然的方法和措施,如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37a48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5.png)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美丽:天空、大地、山川、河流、动植物等。
2. 大自然的变化:四季变化、白天黑夜、风雨雷电等。
3. 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视频播放:观看大自然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美丽和环保的看法。
4. 实践活动: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和视频。
2. 准备户外活动的相关材料。
3. 准备讨论交流的问题和指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
2. 教学新课:讲解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化,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基本知识。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美丽和环保的看法。
4. 实践活动: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5.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并提出保护大自然的措施。
第二章:教学评价一、评价目的:1. 检查学生对大自然美丽的认识和理解。
2. 评估学生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和行动。
3.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二、评价方法: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相互学习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
三、评价内容:1. 学生对大自然美丽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和行动。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97676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1.png)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观,提高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摄影等表现手法记录和表现自然之美。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观察、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生命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欣赏大自然的美丽1. 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观,如山水、花草、动物等。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第二课时:绘画表现自然之美1. 学习绘画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等。
2. 运用所学技巧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画。
第三课时:摄影表现自然之美1. 学习摄影基本技巧,如构图、光线运用等。
2. 运用所学技巧拍摄一幅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照片。
第四课时:手工制作自然之美1. 学习手工制作基本技巧,如剪纸、泥塑等。
2. 运用所学技巧制作一件表现自然之美的手工制品。
第五课时:综合展示与评价1. 展示学生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作品。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观图片。
2. 绘画材料:画纸、画笔、水彩等。
3. 摄影器材:相机、三脚架等。
4. 手工制作材料:剪刀、胶水、纸张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欣赏和表现自然之美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感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2. 在绘画、摄影、手工制作等环节,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现个性。
3. 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4. 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创作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自然之美。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ffc8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8.png)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第一章:大自然的美丽1.1 教学目标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1.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山水、花草、动物等探讨大自然美丽的原因: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大自然的美丽之处,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1.4 教学评估小组分享:评估学生对大自然美丽的理解和感受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行动第二章:大自然的呵护2.1 教学目标了解大自然的呵护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2.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呵护方式:水循环、氧气、碳循环等探讨人类对大自然的呵护: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动等2.3 教学方法视频播放:播放大自然的呵护方式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角色扮演:分组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环保行动的模拟表演2.4 教学评估小组表演:评估学生对大自然呵护的理解和行动知识测试:了解学生对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第三章:大自然的体验3.1 教学目标体验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3.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体验活动:徒步、露营、观察动植物等探讨大自然体验的收获:观察力、创造力、心灵成长等3.3 教学方法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大自然考察,观察自然景观和动植物创作展示: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大自然体验3.4 教学评估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对大自然体验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大自然体验的感受和收获第四章:大自然的保护4.1 教学目标了解大自然的保护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力4.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保护意义:生态平衡、人类生存等探讨大自然保护的行动:环保组织、环保活动、个人行动等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分析大自然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行动计划:分组制定环保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环保活动4.4 教学评估行动计划:评估学生对大自然保护的理解和行动力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环保行动的参与度和感受第五章:大自然的感恩5.1 教学目标培养对大自然的感恩之心引导学生珍惜和保护大自然5.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恩赐:空气、水、食物等探讨对大自然的感恩:感恩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5.3 教学方法故事分享:分享大自然感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反思写作: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对大自然感恩的反思文章5.4 教学评估反思文章:评估学生对大自然感恩的理解和感受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珍惜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行动第六章:大自然的艺术灵感6.1 教学目标探索大自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6.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作为艺术灵感的来源:自然景观、动植物等探讨自然艺术创作的方式:绘画、摄影、雕塑等6.3 教学方法艺术作品欣赏:展示自然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实地创作: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进行艺术创作实践6.4 教学评估创作展示:评估学生对自然艺术创作的理解和想象力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艺术作品,促进交流和提高第七章:大自然的智慧7.1 教学目标了解大自然中的智慧培养学生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启示7.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中的智慧:生态系统的平衡、生物的适应性等探讨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的方式:观察、思考、创新等7.3 教学方法案例研究:分析大自然中的智慧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组合作:分组进行大自然智慧的项目研究,分享研究成果7.4 教学评估研究成果:评估学生对大自然智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的启示和体会第八章:大自然的疗愈力量8.1 教学目标了解大自然的疗愈作用培养学生利用大自然进行自我疗愈的能力8.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的疗愈力量:自然景观、植物、声音等探讨利用大自然进行疗愈的方式:冥想、瑜伽、呼吸等8.3 教学方法放松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深呼吸等自然疗愈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自然疗愈实践,如户外瑜伽8.4 教学评估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大自然疗愈力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自然疗愈的体验和效果第九章:大自然的可持续生活9.1 教学目标了解可持续生活的概念培养学生实践可持续生活的意识和行动9.2 教学内容介绍可持续生活的原则:减少浪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可持续生活:环保购物、节能减排等9.3 教学方法生活实例分析:分析可持续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行动计划制定:让学生制定个人的可持续生活行动计划9.4 教学评估行动计划:评估学生对可持续生活理解和实践能力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实践可持续生活的体验和效果第十章:大自然的整体观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整体性的认识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看待和保护大自然10.2 教学内容介绍大自然整体观的概念:生态系统、生物圈等探讨如何从整体的角度保护大自然: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10.3 教学方法生态系统模拟: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系统模拟活动,理解生态平衡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从整体的角度保护大自然10.4 教学评估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大自然整体观的理解和保护意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从整体角度保护大自然的认识和体会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大自然的美丽重点:大自然的美丽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668e3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94.png)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第一章:自然美的概念与内涵1.1 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美的定义与内涵;2. 认识自然美的表现形式;3. 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自然美的定义与内涵;2. 自然美的表现形式:山水、花草、动物等;3. 欣赏自然美的方法与技巧。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美的定义与内涵;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自然美的表现形式;3. 欣赏引导法: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
1.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自然美的理解;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方面的能力。
第二章:大自然的魅力2.1 教学目标1. 了解大自然的魅力所在;2. 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丽元素;3.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魅力所在;2. 大自然中的美丽元素:阳光、空气、水、花草、动物等;3. 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大自然的魅力所在;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美丽元素;3. 讨论法:探讨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2.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2. 观察报告:评估学生对大自然美丽元素的观察能力;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保护大自然方面的意识。
第三章:自然景观的欣赏3.1 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景观的分类与特点;2. 掌握自然景观的欣赏方法;3. 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1. 自然景观的分类与特点;2. 自然景观的欣赏方法:观察、体验、摄影等;3. 保护自然景观的重要性。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然景观的分类与特点;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景观的欣赏;3. 讨论法:探讨保护自然景观的重要性。
3.4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认识;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自然景观欣赏的能力;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保护自然景观方面的意识。
第四章:季节变化的美丽4.1 教学目标1. 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2. 认识不同季节的美丽特点;3. 培养对季节变化的欣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走进大自然,感受环境美景》
![《小学语文教案——走进大自然,感受环境美景》](https://img.taocdn.com/s3/m/1e28918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7.png)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便捷,但是也由此面临着环境问题的挑战,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引导孩子们关注自然环境,认识和感受自然之美,小学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环境教育课程。
本篇文章将介绍《小学语文教案——走进大自然,感受环境美景》这一教案的内容、教学方式及其实施效果等,以期为小学教育教师提供参考。
一、教案内容这份小学语文教案是关于环境美景的一次探索,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与阅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
有以下几个内容:1.走进自然,以图中风景阅读课文,了解环境美景的构成要素。
教师将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环境中,观察天空、森林、湖泊等自然风景,引导学生发现环境美景的构成要素,如“峭壁险峰、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等。
老师会以此为内容,让学生代入环境,并以图中风景为主要来源进行阅读理解。
2.描绘环境美景,写出环境美景的语言表达。
在曾经对环境美景的阅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将会让学生进行环境美景的绘画和写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和创造,表达对大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从而开发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3.模拟观察环境美景,感受自然的灵动表演。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会使用一些技巧和辅助教具,让学生模拟在自然环境中观察环境美景的过程。
比如,观察树叶的形态、水面的涟漪等,让学生体验到自然之美的灵动表演。
4.自由创作环境美景,发现自己大自然中的创造性才华。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天赋,自由创作一幅自认为最美的环境画,以此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理解和感受。
以上4个主题构成了这份小学语文教案的核心内容。
通过出现这些主题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从多个角度和体验中理解大自然之美,如何实施这个教程呢?二、教学方式这份小学语文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其中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经过步骤性教学的方法进行,由简化到复杂、由表面到深入的方式对小学生展开环境教育,涵盖了经验性、参与性教学、问题解决性、规划见解性等教学方式,使得孩子们能够深度理解和参与到环境教育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园地一《走进大自然》
![语文园地一《走进大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055a6d170722192e4536f67b.png)
4.小组活动。
5.被评为“最佳小导游”的同学请骄傲的站起来,到前面来,授予你们“导游旗”。
(练说阶段3)
1.相信刚才你们小组游客对你们的表现一定非常满意。现在,下面在座的是来自各地的朋友,有老人、青年人、小孩,还有来自国外的朋友,如果再让你去做小导游,你的表现还会让大家满意吗?那好,现在请你们每人再自由选一个团。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就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大胆的提问,也可以对他的介绍作补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法
预设教学过程
补充与修改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最近到过什么地方?那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二、情境导入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处处鸟语花香、处处山清水秀,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山山水水,去领略它们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好吗?
(师扮演导游)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要带领大家去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课件出示祖国各地风光片,作介绍),首先我们来到庐山脚下,这就是著名的庐山瀑布,看到它你一定会想起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神奇美丽的九寨沟;这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把它称作一条蜿蜒起伏的长龙真是再恰当不过了;现在,我们又来到了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群群游鱼带给我们愉悦的感觉;这是上海的世博园,这里是花的海洋,美的世界……
3.你觉得这位小导游介绍得怎么样?引导生围绕板书进行评价。
4.谁还原意试试?你觉得他介绍得怎样?
(练说阶段2)
1.有了优秀的小导游,我们的旅游就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秋季班第1课融入大自然一、趣味语文捎来的奇怪的信有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她的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她非常想念丈夫。
她想给自己的丈夫写封信但是又不会写字,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
这个农妇写了一封奇怪的信,托人捎给了她的丈夫。
她丈夫拆开信一看,满页纸都画着排列整齐的乌龟,最后还画了一只竖着的大乌龟。
当时,她的丈夫很不理解,还以为妻子骂他是乌龟呢。
过了几天,他才恍然大悟,于是卷起铺盖回老家去了。
你知道这个农妇画了满纸的乌龟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参考答案:归归归……(龟的谐音)速归!(竖龟的谐音)二、本课知识点拔这一单元,我们要学习《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作文选题】1、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2、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3、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思路示例】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员,内容是多方面的。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风雨雷电,想象成云雾霜雪,想象成江河湖海……你还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花草树木,想象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如小燕子、小鸟、小狗、小猫、小老鼠……只要是你熟悉的,你都可以想象。
1、如果我把自已想象成一种小动物,应该怎样来白述呢?如果你把自已想象成一种小动物,你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动物,写“自己眼里的一个故事”。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写童话,也可以写寓言。
由于是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描述的,所以文章就有一种亲切之感。
读起来的感觉就真实自然,富有童趣。
这类文章比简单的童话、寓言等,在内容上更丰富,有时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来表达,在写作技巧上更娴熟,艺术性更强。
2、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种植物,应该怎样来自述呢?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种植物,你就应该把所要介绍的植物当作人来写,运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让植物自己来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或生长过程等。
介绍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也可以是自己从阅读的资料中得来的。
但不管资料是怎样得来的,都要进行再思考加工,充分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描述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力求把文章的语言叙述得生动有趣。
3、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种自然景物,应该怎样来自述呢?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种自然景物,你应该具体描述某一自然景物眼中的世界。
你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让你所想象的自然景物来说话。
比如你把自己想象成小水珠、白云、风、雾、露珠等,可从它的形态、颜色、静态或动态、变化过程等方面来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生动的故事情节,写出有趣的生活细节,可以写它们的对话、活动等,使所描述的物品或景物具有人的一切特征。
当然,如果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介绍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使文章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有知识性,那就更好了。
三、美文阅读与赏析我是一只小蝌蚪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身子,披着一身黑色的长袍,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
这就是我,一只小蝌蚪,只渴望自由的小蝌蚪。
我原来住在一条清澈的小河里,和伙伴们成群结队地在河里游来游去,欢乐无比。
啊,春天到了,和煦的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我们可高兴啦!甩着长尾巴来到美丽的浅滩上,生命的乐章在向我们奏响。
我们躺在浅滩上,柔软的河水就如同母亲暖暖的胸怀,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我们在浅滩上尽情地嬉戏、玩耍,是多么自由,多么欢畅呀!不知什么时候,河边来了一群淘气的孩子。
这时,我有着不祥的预感,厄运将要降临在我们身边。
无知而又自私的孩子们一个劲儿地扔着塑料袋、易拉罐……突然,一块沉重而巨大的石头扔在我们中间,顿时水花四溅,不知道有多少同伴命丧黄泉。
天啊,人类真是太残忍了!从这以后,经常有孩子拿着塑料袋或口袋来捕捉我们。
每当看到我们的伙伴被他们捉走,我的心都碎了。
一天,我被一个小孩子捉住了,关在那冰冷闷气的玻璃瓶里,没有鲜美的水藻,没有要好的伙伴,也没有宽阔美丽的小河。
我只能沿着玻璃瓶边缘慢慢地游动,在小河里生活习惯了的我,怎么能适应这窄小阴暗的小瓶子呢?我就像一只被囚禁于笼子里的小鸟,没有了自由,失去了希望。
后来,我只能每天躺在冰冷的瓶子里,回忆着过去的自由,思念着伙伴的情谊。
渴望自由生活的我,伴着泪入睡,是多么的悲哀。
我已知道,我再也无法拥有以往的幸福,以往的欢乐,以往的自由了。
我已坚持不了几天了,在我奄奄一息的时候,我想:人类啊,你们会后悔的,你们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绝望了,我多么希望生命的乐章再次向我奏响,我多么希望回到那美丽的小河中,和伙伴们尽情地玩耍。
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将成为过去,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
这时,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的草香,看到了绿绿的草地,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河里,清清的河水如同一条蓝绸带,飘向遥远的天边,迎接着新一轮阳光,我和伙伴们生活在自由的乐土里。
我是一棵树春天来得早,风徐徐吹,雨细细下,四周绿意满目,到处是明丽的色彩。
即使是一些在冬天近乎枯槁的枝端,也探出了鹅黄色的嫩芽。
在这时,我会慢慢地舒展枝叶,慢慢地应和着阳光雨露的滋润,给自己的生命抹上一笔浓重的色彩。
看天的蔚蓝,听风的吟唱,欣赏山的曲线,玩味鸟儿的歌唱,我活得自在又舒适。
夏天来了,我能感觉到我的幸运。
我有许许多多的伙伴,风雨来侵袭我们共同承担;狂沙肆虑大地,我们并肩抗击。
根,深深地扎入地下;枝,高高地伸向蓝天。
秋天,金黄的落叶漫天飞舞,那是一种怎样美丽的舞蹈!我们不需要香味诱人的果实,也不需要四季常青的叶片,光是这落叶斑驳的色彩已经足够让人迷醉。
寒冬降临大地,我们一点都不担心。
我们学会沉默地站立,在沉默中积蓄春天的力量。
下大雪了,远近一片白茫茫,枝上的积雪是我们共同开出的花朵。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意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郊外。
这里地势空旷,野草丛生,各种小动物都有自己自由的活动空间,有它们的陪伴,我不会觉得孤单。
在这里,我可以尽情享受郊外的宁静,慢慢地欣赏郊外的美丽风景。
中午,懒洋洋的太阳光没有一点阻碍地照在我身上,我可以舒展枝叶,畅快地呼吸。
傍晚,落日的余晖中,有归巢的鸟儿美妙的歌唱,蜜蜂嗡嗡地忙碌,甲壳虫胡乱哼哼,蛙声与蝉鸣交替进行,那是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意做一棵平凡的树,做一棵快乐的树!四、文史知织拓展(一)知识概述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前后共计98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
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朝等国。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
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
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世称元世祖。
蒙古尊号“薛禅汗”。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
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
(二)趣味阅读涮羊肉的起源相传,当年忽必烈统率大军南下。
一日,人困马乏肠辘辘,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立即吩咐部下杀羊烧火。
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发现有敌情。
厨师知道他正想吃羊肉,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撤下细盐。
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迎敌,获得胜利。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
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作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
厨师赶忙迎上前说:“此莱尚无名称,请赐名。
”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三)习题巩固1、元朝都城大都在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开封D、洛阳2、元朝的前身为( )A、西夏B、辽国C、大蒙古国D、金国3、元朝在哪一场战役消灭了南宋( )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崖山海战4、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 )A、高祖B、太祖C、太宗D、高宗5、1271年,忽必烈取( )“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
A、《诗经》B、《楚辞》C、《易经》D、《春秋》6、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止,前后共计98年。
7、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意为8、忽必烈,大蒙古国末代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世称元世祖。
蒙古尊号“”。
9、元朝的前身为建立的大蒙古国。
10、成吉思汗与忽必烈之间的关系是祖子。
五、基础巩固与强化1、用“勤”组词并填空勤()()()(1)姥姥是我们乡唯一的百岁寿星,她的长寿秘诀是:不离劳动,手脚( )。
(2)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 )奔忙呢?(3)我的妈妈是一个温柔善良,( )朴实的人。
2、用画线词语的反义词填空。
(1)远处,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一扫先前的( )情绪。
(2)雨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来了,给( )的大山带来了玉露琼浆,带来了生机。
(3)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不再是之前那()的样子。
3、先补充词语,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德高( )重 ( )然大物大街小()熙熙()()()味深长()色匆匆不()一格年过()()上面的词语中, 、两个词常用来形容老人;常用来形容人多: 常用来形容人的劳碌。
4、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甲:①居第一位②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③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
(1)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
()(2)寒光闪烁的古代盔甲不仅能防身,还给人以沉重和威严的感觉。
()(3)秦淮灯会源远流长,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
()5、用“√”选出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索溪峪( gù yù)磅礴( páng bàng) 窈窕(tiáo tiào )蹚过去(tāng táng)调皮( diào tiáo) 平膝(xī qī)(1)他屏( bǐng píng)住了呼吸,静静地听着屏(bǐng píng)风里几个人的谈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