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目标分析
2023最新-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优秀教案模板【最新5篇】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优秀教案模板【最新5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是中国被侵略的开端。
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5篇初中历史鸦片战争优秀教案模板,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篇一教师首先提问学生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教师提问:①19世纪5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迅速提高的生产力驱使资产阶级向全球扩张,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
英国侵略者满以为中国广阔的市场为他们敞开了。
但是结果非常的却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讲授鸦片贸易的背景时教师有所交代,所以学生回答此问题比较容易。
②既然结果不理想,英国采取了什么补救办法呢?其结果又是如何呢?学生回答此问题比较容易。
教师此时简单介绍一下“修约”的内容,以强化学生的感情。
③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请你们概括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与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比较,是否一样呢?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得出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教师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还可以从战争的手段上来比较。
引发学生思考。
由此导出“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阅读教材中《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下面三个思考题:①有否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相似的内容?②有哪些新增加的内容?③与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对比分析,《天津条约》使列强得到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学生经过分析思考,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关于战争再起,教师首先提醒学生关于世界历的两个值得注意的事件:一个是1857年,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一个就是英国于1859年刚镇压了它的殖民地--印度的反英大起义。
以使学生对战争再起有较清醒的认识。
关于《北京条约》的签订,由学生看书,掌握《北京条约》内容既可。
学案3:第1课 鸦片战争
第1课鸦片战争【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
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通过分析材料,概括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记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目标一】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外形式自主学习:1.国外:19世纪上半期,(国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国内: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小组合作:中国与英国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激烈冲突并走向战争呢?【目标二】林则徐禁烟自主学习:1.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直接原因:2.鸦片输入的危害:(1)(2)3.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目标三】鸦片战争自主学习:1.原因(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2.过程(1)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英军占领(3)1842年,英舰到达,清政府被迫求和。
3.结果:,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割给英国;赔款;开放、、福州、、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小组合作: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及其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
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1.下面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判断,该物品是(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2.林则徐在上书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的影响》教案
《鸦片战争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2.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回顾鸦片战争的背景和经过。
(2)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2.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1)政治影响: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丧失了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和司法主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市场,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进入中国,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使中国逐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道路。
(3)思想文化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讲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1)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
(3)鸦片战争后,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化,清政府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变化,新思想开始萌发,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林则徐禁烟运动。
(2)引导学生分析:林则徐禁烟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1)回顾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6.作业布置(1)结合本节课内容,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否具有双重性?(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了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史料分析能力。
八年级历史上册《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运用史料对比分析法,深入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视。
(2)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其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南京条约》的内容。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鸦片战争原因、过程和影响的看法。
3. 史料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深入剖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鸦片战争的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兴趣。
(2)简要介绍鸦片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分享讨论成果:各组代表发言,总结鸦片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4. 讲解《南京条约》:(1)讲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史料对比分析:(1)展示不同史料,让学生对比分析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
7.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鸦片战争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的起因及背景。
2.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辩证法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国地图,引发学生的思考,询问学生是否知道鸦片战争的起因。
第二步:学习鸦片战争的起因及背景(20分钟)1.讲述鸦片战争的起因,包括鸦片的流入、禁烟令的颁布以及英国和中国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
2.分析鸦片战争背后的社会背景,包括中国的封闭政策导致的内外交困。
第三步:学习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30分钟)1.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包括南京条约的签订和中国的战败。
2.分析鸦片战争的结果,包括切割中国、丧失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以及国际地位的下降等。
第四步:学习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30分钟)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国家尊严和独立意识的觉醒、经济开放与西方文化的冲击等。
2.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意义,包括开放政策的制度基础和中国现代化的起点等。
第五步:学习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分钟)1.分析鸦片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中国的凋落和西方列强的崛起。
2.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合作的影响。
第六步:总结与提问(10分钟)回顾鸦片战争的教学内容,提问学生鸦片战争对中国和国际关系有什么深远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分析学生的课堂笔记和作业,评价学生对鸦片战争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
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学教案大全一【教学内容】《鸦片战争》(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第四单元第10课,需1课时【教材分析】《鸦片战争》这一课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影响等内容,其中两个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为重点,正确理解“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关系”和“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难点。
教材以19世纪初英国的对外侵略扩张讲起,作为一个导入,由此帮助学生进行一个回顾性的知识连接,帮助学生为本课的学习提供背景材料,并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疑问:英国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侵略扩张后,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为什么还要把中国作为他的下一个目标?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由此进入这堂课的重点问题: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简单讲述经过,对于结果《南京条约》的签订,要引导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
影响是另一个重点,要使学生明确,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接着在以列强侵略的不可满足性导入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简单的一笔带过,重点讲结果即《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并比较两者的内容和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什么变化?接着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最后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总结:1、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2、学完本课你有什么启示?请学生回答后教师做总结,点明“落后挨打”“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进而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1、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鸦片战争》这一课,对鸦片战争已经有深刻感性认识。
2、鸦片战争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又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学生在平时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也接触的比较多。
3、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和素质都比较好,接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英《南京条约》,英、法、美三国提出的“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教案3篇。
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1.归纳法。
像鸦片的危害《南京条约》的影响等内容,都需用到此法。
2.讲述法。
对鸦片战争的过程等内容,可以用讲述法来解决。
3.分析法。
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及原因鸦片战争的影响等,可用此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一]《炮子谣》(节选)清陈澧“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_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呜呼!太平无事吃鸦片,有事何必怕炮怕火箭?”同学们,这首《炮子谣》里讲的是鸦片输入中国后,民众吸食,造成体质下降倾家荡产社会风气败坏等恶劣影响,一个主题便是鸦片之害甚于_的武器炮和火箭。
那么,鸦片又是如何进入中国的?是谁把鸦片输入进来的?其目的是什么?鸦片进入中国后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中国政府态度如何?等等。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板书]第一节鸦片战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19世纪上半期的中英贸易[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2.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学生看书][学生回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鸦片战争教案八年级上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历史背景。
2.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和国家主权的影响。
3.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4.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二、教学内容1.鸦片战争的背景及起因。
2.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3.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4.鸦片战争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1.鸦片战争的起因和背景。
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2.掌握鸦片战争的影响与启示。
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现代历史教学参考书籍、教具。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鸦片战争的背景及起因(3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社会的动荡和不平等的历史背景。
2.导入:提问学生对鸦片战争的了解。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背景和起因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多媒体展示:使用地图和图片展示鸦片战争的经过和战役。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进行总结。
第三课时: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多媒体展示:使用图片和文献资料展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4.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5.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总结。
第四课时:鸦片战争的启示(40分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分组讨论:请学生就鸦片战争带来的启示进行讨论,总结归纳。
3.展示和讨论:各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集体讨论。
4.小结:教师对鸦片战争的启示进行总结。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5篇高一历史鸦片战争教案1教学目标1.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及争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目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2.⑴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⑵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⑴通过对洋务派和顽固派争论的分析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从而对学生进行发展地看待事物的教育。
⑵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使学生科学地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的积极与消极作用,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地看待历史事物的教育。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没有从根本是变革封建制度,而且存在着各种消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洋人的控制,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虽然这次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因它而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受过近代西方教育的人才为接下来的中国革命奠定了基础。
重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要正确地评价洋务运动和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必须较全面地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本课重点。
重点突破方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阅读课文中有关“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内容,经小组讨论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
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6.鼓励学生进行史料阅读,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寻找答案,提高史料解读能力。
7.结合时事,让学生关注当前国际形势,理解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8.设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或论文,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次原因,如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科技不发达等。
2.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影响。
3.深入剖析清朝政府战败的内外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长远影响。
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深远影响。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等,旨在检验学生对两次鸦片战争知识点的掌握。
-选择题: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主要战役等。
-简答题:如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分析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4.讲解清朝政府在战争中的应对策略及失败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转变的影响。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话题进行讨论,要求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
初中历史教案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代知识的回顾作为导入方法,让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对比,激发兴趣;通过学生自己编演的反映当时历史史实的短剧,让学生得出“落后挨打”,明白论从史出的道理;最后让学生通过填写选项,自己小结,达到理清线索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的情感;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使命感。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才学习完中国古代史,今天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回想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历史进程中,我们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同学们知道的都有哪些?(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地动仪、秦始皇陵兵马俑、祖冲之圆周率、长城等),当历史演进到清朝时,当时的政府在对外交往中推行了什么政策?(闭关锁国)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那么,逐渐落后的中国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近代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文明冲突又是什么?我们今天来学习这节课:鸦片战争。
(二)讲授新课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那么,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呢?我们有请同学上来给我们表演几段场景剧,其他同学在观看的同时,想想,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什么样的情况?当时的中国1、闭关自守,愚昧无知,“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2、吏治腐败3、军队腐化(甚至出现骑兵无马,水兵不习水现象)4、生产方式落后,当中国仍然依靠人力为主时候,我们看到这幅图片,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力迅速发展,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在1820年,其工业产量占据世界一半,号称“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不断的在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侵略的矛头对准了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案第一章:鸦片战争与晚清社会变革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意义。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理解历史发展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晚清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
4. 晚清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和晚清社会变革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第二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让学生掌握中华民国建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理解历史发展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背景、原因和过程。
2.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中华民国的建立过程及其政治制度。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第三章: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与社会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理解历史发展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状况。
2. 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特点。
3. 北洋政府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核心素养目标】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
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中国近代史》中关于鸦片战争及其后续影响的章节,以及《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起点》等相关文章。
-视频资源:观看历史纪录片《鸦片战争》或相关历史讲座,加深对鸦片战争的理解。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以及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课程平台,发布关于鸦片战争背景的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鸦片战争的起因,设计问题如“鸦片对清朝社会的影响是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统计数据,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电子课本相关内容,了解鸦片战争背景。
板书设计将结合图表、图像和文字,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课程重点,同时通过艺术性和趣味性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本节课中,我尝试通过历史纪录片和漫画的形式,将鸦片战争的历史场景生动地呈现给学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3.在教学评价上,我计划引入课堂展示、历史角色扮演、小论文撰写等多种评价方式,使评价更加全面,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反思过程,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通过反思,提升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近代史》相关章节,深入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迁。
-《鸦片战争史》专著,全面了解鸦片战争的详细经过及其影响。
《两次鸦 片战 争》 说课稿
《两次鸦片战争》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两次鸦片战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两次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
而两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材内容上,本课主要介绍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结果以及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等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直接原因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同时,学生还能够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灾难,如领土的丧失、主权的破坏、社会性质的变化等。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两次鸦片战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在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2)理解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史料分析、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引导学生反思中国在近代落后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历史思辨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
思辨能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评价等思维活动,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形成独立见解的能力。
历史思辨教学实践案例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案例概述本案例以高中历史课程《鸦片战争》为例,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进行思辨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见解、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鸦片战争时期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2. 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例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1)政治角度: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政治腐败,国力衰弱,无法抵御外来侵略。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经济角度: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内经济落后,无法与西方国家竞争。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二是英国为了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3)文化角度: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封建思想浓厚,民众缺乏民主意识,导致国家无法实现现代化。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三是清朝封建思想的束缚。
3. 课堂讨论,形成共识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结合小组讨论的结果,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总结。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多方面因素,形成全面的认识。
2024年九年级历史教案部编版
2024年九年级历史教案部编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事件。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第一课:鸦片战争一、导入1.通过讲述林觉民《与妻书》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鸦片战争吗?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三、课堂讲解1.讲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
2.讲解鸦片战争的过程: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
3.讲解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课堂讨论1.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五、课后作业1.摘录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战争背后的故事。
2.写一篇关于鸦片战争的影响的短文。
第二课:甲午中日战争一、导入1.通过讲述邓世昌英勇抗击日寇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甲午中日战争吗?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三、课堂讲解1.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日本侵略中国,争夺朝鲜半岛。
2.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清政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3.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四、课堂讨论1.提问: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五、课后作业1.摘录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战争背后的故事。
2.写一篇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的短文。
第三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导入1.通过讲述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吗?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三、课堂讲解1.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起因: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引发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_鸦片战争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一、课标要求与课标分析(一)课标要求列举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课标分析“列举”作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记忆两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这一节内容必须落实在基本的史实上,因此这一节内容对“列强的侵华史实”要求比较简单;“概述”两字表明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能对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一定认识。
要求比较高。
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鸦片战争是必修一四单元第一课,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巨大,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的地位和作用。
2、知识结构特点:本课照旧版教材在知识结构和体系编排上有重大变化。
本课第一目“虎门销烟”,讲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第二目“《南京条约》及战后中国”,略讲经过,主要谈结果。
第三目“第二次鸦片战争”概述了战争起因、经过和结果及影响。
从整体史观的角度而言,战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情况和两次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两部分的相关内容需要补充说明。
《鸦片战争》对于鸦片战争的经过做了淡化处理,重点在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3、重点、难点分析及依据重点: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后果,理解中国战败的原因。
(只有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如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的形势和虎门销烟,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
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难点:如何认识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政局的影响。
(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呢?学生会感到迷惑,因此分析战争对政局的影响是难点)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的必然性;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的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鸦片战争的结束。
2.能力方面:
(1)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当清朝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腐败不堪的时候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即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2)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通过介绍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培养学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唤起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社会——个人”的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观。
4.学法指导方面:
(1)引导学生把鸦片战争的爆发和近代中国遭遇放到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让学生会运用“现象与本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信息与辨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是重点。
它实际上是在介绍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前夕,统治中国近200年的清王朝已经腐朽没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对外关系及文化领域,都呈现出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
而此时的世界发生了最重要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起来,并处于上升时期。
其中英国已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到19世纪上半期,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的兴衰局势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通过对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对比,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从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是重点。
英国是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充当了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可见鸦片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
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为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于1640年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通过学习这一内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因此揭示其战争的性质。
这部分应是学生把握本节教材的关键。
2.难点分析:(1)鸦片战争的原因是难点。
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对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还应进一步明确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结合鸦片战争前夕的时代背景,从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辩证观点入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需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辟海外市场
和殖民地,而古老的东方大国——中国依旧在封建主义道路上徘徊并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和极其广阔的市场自然成为英国觊觎的目标和“猎物”。
所以,英国率先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不是偶然的,它是欧美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必然产物。
(2)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难点。
由于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及军事指挥失当,中国战败。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通过对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清朝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虚骄无能。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并对学生认识当今的国情具有启示作用。
此外还想通过中西的对比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