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过云楼家书》

合集下载

中小学优选作文曾国潘家书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精选两篇

中小学优选作文曾国潘家书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精选两篇

曾国潘家书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精选两篇曾国潘短文地信读书笔记摘抄感悟,所谓大格局、高智慧,无非就是一种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真正有大格局的人会,非常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先贤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

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秘籍却成为后世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下面是曾国潘短文地信读书笔记摘抄感悟的汇总,快来学习下!曾国潘家书读书笔记摘抄感悟一读完了《曾国藩家书》,感触深刻,这本书信体的剧作,了曾国藩从道光年间到同治朝大约30年的人生经历,其中有关于治学、治家、治政的诸多见解和认真思考,值得我们静下心来阅读和思考,可以对我们的人生和研读产生帮助,有助于我们少走很多人生的弯路,更加平顺。

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笔记好词:全副精神、首尾不懈、见异思迁、一无所成、家勤则兴、人勤则俭、胸襟广大、襟怀豁达、扶危救难、功不独居,过不推诿、骄奢倦怠、另起炉灶、高山流水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好句及感悟赏析: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赏析:这段话给我感悟的感触是非常深刻的,有点儿类似于清末学术巨子王国维关于问学治学和做事业的思考,立志、守心、求得,可见大学问者的境界都是殊途同归的。

读后感·读了这段话,我们从小就学会立志,然后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来打磨自己,让自己变得坚韧,然后构建量变到质变的蜕变,成就自己的学问和事业。

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这样可以让被人推心置腹的成为自己整成的朋友,须要同时也能够让公诸于众一些人的虚伪面目。

而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只要做到大巧不工,便是藏锋守拙。

拓晓堂:不为人知的过云楼明清名贤书札“秘事”

拓晓堂:不为人知的过云楼明清名贤书札“秘事”

拓晓堂:不为人知的过云楼明清名贤书札“秘事”“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过云楼藏书画和古籍善本对于收藏书画和古籍的行内人来讲,不知道过云楼,恐怕就是“连门都没进”。

江南著名私家藏书楼“过云楼”而在艺术市场,只要提起“过云楼”,它就像一个不灭的神话,不断给人以惊艳。

如2005年,中国嘉德春拍过云楼藏书曾拍出2310万的历史新高;在2012年,北京匡时2012年春拍“过云楼”藏古籍善本专场上,以宋刻《锦绣万花谷》为代表的“过云楼”藏书落槌价为1.88亿元,加上佣金为2.162亿元,创造出中国古籍拍卖的新记录。

但如果将时间线拉回更早,在1998年春至1999年秋,有一批过云楼所藏的明清名贤书札,分四次委托,在中国嘉德连续四季进行了拍卖。

虽然当年拍卖也曾引起过轰动,不过,相较于过云楼书画和古籍善本的广为人知,过云楼所藏明清名贤书札却较少人知,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尘封二十多年的往事,借由当年经手人的回忆,历史一点点的变得清晰起来:相较于书画的收藏名气,首先令人好奇的是这批顾家明清名人书札的收藏就显得太过低调,如此少为人知是什么原因?直播一开始,拓晓堂分析说,因为过云楼藏书在顾家就一直视为秘藏,以至于外界长时间对过云楼藏书并不很了解,而书札恰恰属于藏书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一直不为外人所知。

对于过云楼书札的收藏情况,拓晓堂说,甚至连顾家人都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名家书札,而从现在已知的过云楼的第一代主人顾文彬所著的《过云楼书画记》和《续记》记载,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在编撰《过云楼书画记》序言中,就曾讲道:“他们家的收藏到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

”但《过云楼书画记》所记载的,究竟是哪些他收藏的?哪些是先人收藏的?这个问题至今还是个谜,拓晓堂说:“当时顾文彬没有说清楚,他的后人就更无法说清楚了。

”依据《过云楼书画记》和《续记》所记载,顾氏旧藏历代名人书札在其中份量很重,其中最珍贵的有《范文正手札卷》《苏文忠致谢民师札卷》《朱晦翁上时宰二手札》,收藏宋人范仲淹、苏轼、朱熹书札者,世无几人。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前言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表述方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而他的情书更是其文学代表作之一,代表了他在情感上的丰富和深厚。

本文将着重介绍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探究其中充满情感的细节和内涵,一起来领略这份真挚而深情的情书吧。

正文内容概述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共计三封,分别是《涵芬楼杏花》、《横塘路》和《无题》。

这三封情书书信风格和内容各有不同,但均表达了沈从文对张兆和深厚的情感和爱意。

《涵芬楼杏花》《涵芬楼杏花》写于1928年4月,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第一封情书。

这封情书中,沈从文以破旧的小镇和冷门的文学作品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他对张兆和的思念和爱意。

尤其是其中“小五,你知道吗?我粉身碎骨,也要做一件事,在未来的某一天,倚在第一个认得我文艺的人身旁,慢慢说出我想法,任他冷笑,我只微笑,等到看到他的眼里有了同情的神色,我就可以去死了。

”这段话尤为震撼人心,表达了沈从文内心深处对张兆和的爱和追求。

《横塘路》《横塘路》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第二封情书,写于1928年底至1929年初。

这封情书中,沈从文表达了对张兆和的思念,希望她能早日同他团聚。

尤其是其中“你别忘了,我的四平之歌,是又一个孙子兵法。

你在分别时对我的痴痴告别,借这一首给我甚是有情趣。

我至今仍明白,那是你的无奈。

小五啊,你到了上海,你总该天天上一天公文树坐会吧!别忘了,若非众志成城,你刚刚的胜利,马上就会变成失利。

此刻,胜利还在眼前,你——你分明就是不走罢!走你去死罢!也许要死得平静些,一半的人心满足了。

”这段话,表达了沈从文不舍离别之情,表现出他内心深处对张兆和的重要性和承诺。

《无题》《无题》写于1930年春,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第三封情书。

这封情书表现了沈从文对张兆和的深刻理解和真挚爱意。

尤其是其中“这些东西,我看来,或者尚可谓政治,或者尚可谓职业。

然而,我最向往的,是彼岸光影之中的你。

你有生命之源,我只有死亡之垢,你有未来,而我却只有过去。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家世考略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家世考略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家世考略作者:沈慧瑛来源:《档案与建设》2018年第01期顾文彬在《亡三儿承行略》中说:“顾氏为吴中大族,家谱久失,系出黄梁门侍郎野王公后。

”家谱、宗谱之类可以追溯一个家族、家庭的发展变迁及其人物关系,由于顾氏家谱的缺失,以致顾文彬很难再往上追溯先祖们的情况。

笔者现据顾文彬日记、家书、手订年谱、祖辈父辈妻儿行略及顾春江墓志铭等档案文献,大致梳理出顾氏家族发展演变的过程。

顾文彬的先祖们世居苏州桃花坞,属于普通的自食其力的城市平民阶层。

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特别是到顾文彬这代通过“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方式,才改变顾氏家族的走向,使过云楼成为藏品甲江南的著名书画楼,更使顾氏后人浸淫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使顾氏成为显贵的文化世家。

一顾文彬的高祖顾圣昭,先后娶沈氏、陈氏为妻。

曾祖顾广居,号粹安,娶唐氏为妻,生四子,即星洲公、东齐公、镜溪公、晓岺公,其中镜溪公即顾文彬的祖父。

顾鑑(1762—1822),号镜溪,是顾广居的三子,生于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卒于道光二年五月十七日。

顾广居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却“性好施,族戚告贷无弗予”,他的这种乐善好施的性格还遗传给子孙们。

顾鑑兄弟四人皆“出佐会计”,收入所得供养家人,昆季同居一起,仅“老屋九椽”,但大家和谐共处。

乾隆五十年(1785),顾鑑娶许氏为妻,第二年生一子,可惜五日后即夭折。

直至乾隆五十四年顾鑑夫妇再得一子,即顾文彬的父亲顾大澜(1789—1860)。

顾大澜,字学川,号春江。

生死永无定数,继儿子顾大澜出生,顾鑑的祖母陈氏、父亲粹安公、母亲唐氏先后过世。

虽然行三,但在操办丧事时顾鑑出力最多,安葬亡者,以尽孝道,这可能与顾鑑“行运渐丰”有关。

顾鑑经营一家油行,生活不断好转,而家族繁衍,人口增多,老屋人满为患,他决定在南濠街盛家巷买屋另过。

考虑到长兄星洲公早逝,两个侄子尚幼,他就将侄儿映千、素泉带在身边一起生活,抚育成人。

顾文彬印象中的祖父为人性格温和,平生没有不良嗜好,朝出晚归,风雨无阻,勤俭起家,对己极其节俭,而待人十分宽厚,经常接济贫困亲友,看到有的人实在还不出债务,干脆“焚其券,数以万计”。

顾文彬的家庭生活研究——以《过云楼家书》为中心

顾文彬的家庭生活研究——以《过云楼家书》为中心

施林霞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顾文彬,清元和人,过云楼第一位主人,道光二十一(1841)年进士,是苏州地区晚清士绅的
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眉绿楼词》《过云楼书画记》《宦游鸿雪》等。顾文彬作为顾氏家族的大家长,对夫
人嘘寒问暖,对晚辈细致呵护,对孩童教育严格,体现了他为夫体贴、为长慈爱、为父严厉的多面特点,故
第 39 卷 第 4 期 Vo1.39 No.4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4.001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顾文彬的家庭生活研究
——以《过云楼家书》为中心
2019 年 4 月 20 日 Apr.20 2019
苏州档案馆将之整理出版为《过云楼家书》,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晚清士绅顾文彬的家庭生活, 他与家人的细腻温情是书中最大的亮点之一。书信 尽显顾文彬对夫人嘘寒问暖、对晚辈细致呵护、对 孩童教育严格,体现了他为夫体贴、为长慈爱、为 父严厉的多面特点。
一、家庭成员 早年顾家迫于生计先后搬过数次家,后顾文彬之父 顾大澜将家搬到铁瓶巷,此后顾家一直定居于此。同治 三年(1864),顾文彬从上海迁回苏州铁瓶巷旧居,并 整饬旧宅,安顿族人。光绪元年(1875),顾文彬辞官 归隐,建过云楼于宅内,为收藏书画之所,复于宅后构 筑怡园。这遂使顾氏一举成为清晚期苏州地区举足轻重 的文化世家,为后世过云楼顾氏的发展确立了方向。 顾文彬是顾氏家庭的大家长,负责家中大小事 务。顾氏家庭成员构成如下:浦夫人是顾文彬的第 一任妻子,与顾文彬育有四子二女。其中,四子、 六女早夭,成人的有长子廷薰、次子廷熙、三子廷 烈及五女。咸丰十年(1860),廷薰、廷熙与浦夫 人相继去世,后顾文彬于同治元年(1862)纳蒋氏 为妾,第二年育有一子,名廷廉,早夭。同治六年 (1867),蒋氏病故。同治五年(1866)、六年(1867),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家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名人们对家人、朋友或后人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重要方式。

这些家书不仅是文化、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

中国历代名人家书的内容涉及广泛,既有对家人的关心和期望,也有对社会时事的思考和评论。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世说新语》中的家书篇章。

《世说新语》是东晋时期阮籍编写的一部记述了晋代社会风俗、名士风采的笔记集,其中收录了许多名人的家书,展现了他们对亲朋好友的关怀和劝诫。

孔子的《论语》中也包含了一些家书的内容,如其子孔鲤给孔子写的家书中寄托了孔鲤对孔子为人师表的愿望和对他道德修养的期待。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家书》是一部以家书为题材的散文集,收录了他和亲友的家书往来。

这些家书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诗意的叙述,展现了杨慎对家人和友人的关爱之情。

除了个别名人的家书被收录在各种文集中外,还有一些名人的家书得以保存至今。

例如,清代袁枚的家书被整理成《袁忠介宝笈》一书,保存了他与家人、朋友的通信,展现了袁枚家族的风采和他的思想境界。

这些家书在形式上多为书信形式,内容上常常包含了名人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家人的期望和教诲。

这些家书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引发了后人的思考和借鉴,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历史和名人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阅读中国历代名人家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名人的思想和情感,感受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

这些家书不仅是名人们与亲友之间的交流和记录,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二(7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二(7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二(7篇)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二(一)父母是我们身边最贴近的人们,他们时刻关怀着我们,在身边教导着我们。

同样是父母,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沟通。

正是这一封封的书信,感动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傅雷是我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

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

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

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

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

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

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

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二(二)与其把世界上的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倒不如分为熟人与陌生人。

根据最新的统计,截止2022年,全球共有73.47亿人,并且持不断快速增长的趋势,全球每天有38万人出生,平均每年增长7757万人。

世界这么大,陌生人总是无法忽视的存在。

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两个陌生人仅有的,也是的默契,便是修养。

《傅雷家书》很久以前便有耳闻,母亲也是近乎狂热地崇拜了好久。

它是由次子傅敏将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编纂而成,在文坛中也是轰动一时并且畅销不衰,拥有极高的地位。

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傅雷夫妇“_”中不堪凌辱,双双自尽。

《家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家书课外阅读答案

《家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家书课外阅读答案

《家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第一篇1.点题:作者用“家书”作为标题的目的是什么?解析:通过这个标题,作者想要引导读者对于家庭、亲情和家庭教育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反思。

2.阅读理解题:家书在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解析:家书在生活中起到了联系亲人的作用,让亲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思想和生活情况。

家书还可以传递家庭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3.解释题:家书对于家庭教育有何影响?解析:家书是家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书信的方式传递家庭的期望、关怀和教育目标,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推理题:阅读家书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发?解析:阅读家书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同时,家书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于家庭和亲情的思考,促使我们更加关注和珍惜家庭的重要性。

第二篇1.点题:家书的写作技巧有哪些?解析:家书的写作技巧包括情感表达、真实感受的描述、对于家庭成员的鼓励和引导等。

通过这些技巧,家书可以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图,达到与家人的心灵沟通。

2.阅读理解题:家书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解析:家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与家人交流、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鼓励家人。

通过家书的写作,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近和理解,帮助家人更好地面对生活和困难。

3.解释题:为什么家书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重要?解析:家书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情感的纽带。

通过写信的方式,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亲密度。

4.推理题:家书的写作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有何影响?解析:家书的写作可以激发家庭成员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同时,家书也可以传递家庭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对于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篇1.点题:家书的时代意义是什么?解析:家书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我们有现代科技的便利,但家书作为一种传统的沟通方式,仍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家庭成员的内心世界,加强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亲密度。

明代诗人杨衍嗣所作的《超然楼》解析

明代诗人杨衍嗣所作的《超然楼》解析

明代诗人杨衍嗣所作的《超然楼》解析首先,需要澄清一点:根据我目前的知识库,明代并没有名为杨衍嗣的知名诗人,同时也没有明确记录他创作过名为《超然楼》的诗篇。

可能这里存在一些误解或信息不准确的情况。

然而,超然楼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学史上确实占有一席之地。

它经常作为文人墨客登临远眺、寄托情怀的地点。

如果我们假设存在这样一首诗,并尝试对其进行解析,那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楼的象征意义超然楼通常象征着超越世俗的高远与清雅。

诗人登楼远望,往往能触发对人生、爱情、友情或家国天下的深思。

在诗中,超然楼可能是一个理想的观望点,让诗人得以暂时抽离现实的纷扰,以更超然的视角审视世界。

二、诗人的情感表达假设杨衍嗣在《超然楼》一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那么这些情感很可能包括对世事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对时光的流逝的无奈等。

诗人可能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远山、流水、夕阳等,来隐喻或象征自己内心的情感状态。

三、诗的艺术手法在解析一首并不存在的诗时,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可能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比如,对仗、排比、夸张、借景抒情等,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通过这些手法,诗人能够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文化与历史背景最后,解析诗歌还需要考虑其所处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这个背景下,诗人可能受到了前代诗人的影响,也可能在诗中融入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思想潮流。

综上所述,尽管杨衍嗣的《超然楼》并不存在,但通过对假设的诗歌进行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诗歌创作可能涉及的多个方面。

这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内涵。

史料汇编类作品著作权归属之辨

史料汇编类作品著作权归属之辨

史料汇编类作品著作权归属之辨作者:侯笑宇来源:《出版参考》2023年第10期摘要:我国《著作权法》以保护创作和建立利益平衡关系为立法目的,旨在促进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将以苏州过云楼藏书楼相关史料题材汇编作品著作权纠纷为例,试论以相同的历史题材创作的不同文体的作品,如何在《著作权法》合理的保护范围内再创作,为公开历史事实资料的使用划出了清晰的界限,即不因先行使用而被独占,仍属于他人可以创作利用的公有素材。

本文还进一步对史料汇编类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加以分析解读,以期在图书编辑出版中遵循著作权的合法边界,保护好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历史文化遗存的合理利用和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历史资料汇编作品著作权研究史料汇编类作品著作权的归属问题,首先要明确汇编类作品的准确概念。

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15条之规定,汇编作品是指汇编若干作品或作品的片段,以及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其他材料,对其内容的选择或编排,都体现了独创性的作品。

[1]那么,对于运用相同公开历史资料进行汇编的作品,其著作权意义上的保护边界在哪里?在图书编辑出版中,如何避免此类书籍出现著作权侵权之诉?有学者指出:“因为低独创性作品的表达具有一定有限性,而高度独创性作品的表达相对多样化,对处于独创性要求边缘的作品,那些仅仅是对不受保护的元素进行独创性选择或编排而形成的作品,构成侵权所需要的实质性相似可能要达到或接近完全相同的程度。

”[2]通俗地说,就是用所谓“高度实质性相似”来界定作品是否侵权。

下面,本文将通过对《过云楼梦》一书出版后的著作权纠纷进行阐述,并做出详尽的解读与分析。

一、古文来源作品因著作权纷争对簿公堂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私人藏书在家族内传承的文化传统。

富庶的江南地区商贾云集,名门望族纷纷修建豪门大宅,一些著名的私人藏书楼阁收藏的名人书画、古籍善本不计其数,令人叹为观止。

顾氏过云楼就是苏州颇为著名的私家藏书楼,素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

玉莲楼明清读本

玉莲楼明清读本

玉莲楼明清读本人们都在追求自己的一生,而每个人都不同。

就像“玉莲楼明清读本”中的主人公那样——他们聪明,能干,渴望成功。

打开《玉莲楼明清读本》,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吸引了我,使我如痴如醉地看着,不知不觉地被里面的情节深深地感动着。

现在我先说说我最喜欢的文章吧!《生活窍门》告诉我:生活小窍门其实就在身边,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它。

只要用心去观察,仔细寻找就可以找到生活小窍门。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你做事之前,应该先想想,想好了,再做也不迟。

千万别盲目的做。

像我,就是因为有时候缺乏耐心,所以才没有好好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

如果我再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那么我就会提前把作业完成,从而节约出更多的时间学习。

让我最欣赏的是《古代交通指南》这一篇。

《皇家驿站》讲述了在遥远的古代有许多的驿站,驿站里不仅有军营、仓库、医院,还有可供客人休息的房间。

当然,不管怎么说,驿站里都会有一个负责人和专门的士兵来照顾驿站的。

你要问:那些士兵们是做什么的呢?驿站是国家信息的中转站,他们一方面把国家发来的急件送往各地,另一方面又把四面八方送来的书信及时的传递给来人。

当然,他们除了把书信送往各地外,有时候还会传达朝廷发出的圣旨。

《新型住宅与园林》告诉了我们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住宅是“平房式”的。

现在的房子很漂亮,但是却很少有人喜欢那种老旧的屋子。

我也是这样。

爸爸也希望我住那种老旧的房子,说那样很古典。

可是妈妈说:“现在房价太贵了,只好买一套小点儿的。

等到我们赚钱了,再买大房子。

”对于我来说,老旧的房子很不错。

但我还是喜欢新型住宅。

那里面不仅有电梯,还有防盗报警器,所以很安全。

在我看来,最好的住宅是什么呢?我认为,最好的住宅就是城市公园里的亭子。

这里面不仅有遮风挡雨的屋顶,还有各种各样的树木,景色很美丽,也很幽静。

早晨,亭子里的鸟叫声,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仿佛都在歌颂大自然。

从亭子里眺望远方,可以看见远处的高山和蓝天,心情格外舒畅。

清代中晚期苏州顾文彬家族的社会融入与身份重塑

清代中晚期苏州顾文彬家族的社会融入与身份重塑
众生活起居之用ꎮ 因此ꎬ这一带虽然是靠近阊门的富庶之地ꎬ但与中市街沿途街市的繁华程度不可同日
而语ꎮ 由此可见ꎬ顾氏先祖之所以选择桃花坞作为世居之地ꎬ一来是顾氏先祖没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商贸
活动中ꎬ仅靠“ 会计” 职业身份以获取酬资来维持生计ꎬ在“ 遇有不给” 之时ꎬ尚需“ 先祖妣以针黹之资益
之ꎬ深得堂上欢” ② ꎻ二来是桃花坞和阊门之间的有效行为距离在 0.6 ~ 1.5 公里之间ꎬ步行可在 9 ~ 20 分钟
作者简介:王晗ꎬ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历史系副教授ꎬ主要从事区域历史地理、近代社会史研究ꎮ
基金项目: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交叉研究团队“京杭大运河环境变迁与重建”( 项目编号:NH33714022)
的阶段性成果ꎮ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22)06-0186-12
从图 1 所标识的内容来看ꎬ受明清之际战乱和清初“ 封民居以驻防” 的影响ꎬ直至乾隆中期ꎬ桃花坞及
其周边多为苏州城区内相对荒僻之地ꎬ其中ꎬ基地、高墩、水池等无主荒地多有标识ꎮ 此外ꎬ尽管乾隆« 姑
苏图» 中桃花坞附近也有钱江会馆、北街、新善桥巷、桃花巷、宝城桥、桃花桥、新桥和新善桥等地标ꎬ但除
却钱江会馆为杭州丝绸商贾新设货物屯集之地外 ① ꎬ其他地面标识皆为古城旧有街巷、桥梁ꎬ仅作当地民
云楼主人顾文彬与秦缃业的书画交易» ꎬ« 档案与建设» 2018 年第 6 期ꎬ第 65- 69 页ꎻ施林霞:« 顾文彬的日常生活研究———以‹ 过云楼日
记› 、‹ 过云楼家书› 为中心» ꎬ苏州大学 2020 年硕士论文ꎻ曹化芝:« 旅游胜地与公共场域———以近代苏州怡园为考察中心» ꎬ« 美与时代»
等级中还是在‘ 自然’ 的手工业和贸易体系的等级中都是最重要的城市ꎮ” ② 苏州区位优势的凸显ꎬ在很大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登岳阳楼记的叙事技巧与意境渲染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登岳阳楼记的叙事技巧与意境渲染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登岳阳楼记的叙事技巧与意境渲染登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承前启后的伟大作品,上下五千文字,流畅而又优美,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巅峰之作。

作为一篇叙事性的文章,登岳阳楼记凝聚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真挚情感,展现了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意境渲染。

本文将重点预习登岳阳楼记的叙事技巧与意境渲染,帮助五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经典之作。

一、叙事技巧1. 描写细腻生动登岳阳楼记以写景为主线,通过对楼、山、水等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与美妙。

例如,作者用“英雄所见略同”的方式描绘了登上楼顶后的美景:“酒盈钟脸胜红妆,人比黄花瘦几许。

试问岳阳楼上楼,倚天凭栏意似狗。

”这样的描写带给读者全身心的感触,使人情不自禁地被吸引进去。

2. 渲染细节登岳阳楼记通过对人物、事物、情感等细节的描写,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例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登楼时妻子的情感变化:“妻子忍着泪水,轻轻地剪去我的胡须,然后向着楼下的山水深深地鞠躬一礼。

”通过这样的细节描写,使故事更具有感情共鸣和代入感。

3. 对比烘托作者在登岳阳楼记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来烘托楼上楼下的景色与情感。

例如,作者在描写楼上的江山时写道:“四顾云山不辨,烟锁汉江横渡。

”这种对比手法使楼上的景色更加雄伟壮丽,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二、意境渲染1. 自然之美登岳阳楼记以自然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妙,传递给读者一种敬畏自然、赞美自然的情感。

作者在文中写道:“盖含古今,在文化地理勾通之余,更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以自然为依托的文化心理。

”2. 人性情感登岳阳楼记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人类情感的丰富多样。

无论是楼上的诗人还是楼下的百姓,他们内心都充满了自豪、感慨、无奈和思考。

这种对人性情感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历史沧桑登岳阳楼记背后蕴含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沧桑。

文章中一直强调岳阳楼的历史意义、地理位置以及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这些细节的渲染,使读者更加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以苏州市档案馆为例

新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以苏州市档案馆为例

新时代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播——以苏州市档案馆为例沈慧瑛(苏州市档案馆,江苏苏州,21500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工作逐渐走上法治化、现代化道路,档案开放的力度日渐增强,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档案部门的重视。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开展档案编研、陈列展览、宣传教育,树立档案馆的文化品牌,提升档案馆的社会地位。

一、 档案资源开发的先决条件回眸档案工作70余年的历史,它经历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程,社会对档案的知晓度与认同感逐年提升。

档案馆从单一的提供查阅服务走向多形式的开发利用,从被动服务走向主动利用,从为党政机构服务为主走向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档案馆必须有开放的心态、健全的法律法规、丰富的档案资源,档案资源及其开发成果才能广为传播,档案的文化功能、价值与作用才能凸显。

1. 档案开放是档案资源开发的前提各级地方综合档案馆大多筹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主要收集党政机关档案,承担收集、保管、借阅工作。

其时由于档案借阅控制不严、利用手续不全,出现档案外借散失、泄密等现象,故国家档案局于1965年3月发文,要求各省级档案馆除了省(市、自治区)委机关“因工作需要并经秘书长批准可提供利用外”,停止对外提供利用档案。

“文革”结束后,档案工作逐渐恢复整顿,各级档案馆着重进行档案的整理编目工作。

1980年3月,鉴于历史科学研究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记编写均需要查阅档案资料,国家档案局出台了《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几点意见》。

同年9月,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在伦敦召开,此次会议主题是档案的学术利用、实际利用和普遍利用等,中国代表首次参加国际档案大会。

国际档案界开放利用的理念与做法触动了中国代表,因此我国加快了开放历史档案的步伐。

1982年,国家档案局出台《关于开放历史档案问题的报告》,对历史档案(含革命历史档案)的开放利用、编研出版提出具体规定。

档案开放是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是档案馆与社会各界联系的纽带。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家世考略

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家世考略

顾文彬的高祖顾圣昭,先后娶沈氏、陈氏为妻。曾 塾师有事,则由她监督功课,直到晚年许氏“目渐花”,仍
祖顾广居,号粹安,娶唐氏为妻,生四子,即星洲公、东 手不释卷。由于她文化修养高,为人极聪明,妯娌之间
齐公、镜溪公、晓岺公,其中镜溪公即顾文彬的祖父。 遇到疑难杂事,都喜欢听取她的意见,而每次处理事情
顾鑑(1762—1822),号镜溪,是顾广居的三子,生于乾 都十分妥帖,所以家族上下都非常推重她。一般父子。眼看顾文彬一天天长大,成家在即,
按理说有这样一位知书达理母亲的教诲,当年顾 一家人仅靠田产为生显然行不通。道光五年,他们从
大澜也是一门心思奔着科举考试的道路,以求“学成文 由斯弄搬到闻德桥,顾大澜再次从商,与朋友合伙开设
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历朝历代读书人的愿景。他 布号,经营布匹买卖。而顾文彬则娶妻生子,专心学
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卒于道光二年五月十七 良,她与顾鑑一样勤奋而节约,持家有方,在顾鑑没发达
日。顾广居虽然家庭并不富裕,却“性好施,族戚告贷 之时经常以针线活所得贴补家用。许氏一生没有片刻
无弗予”,他的这种乐善好施的性格还遗传给子孙们。 空闲“,一丝半粟未尝妄费,而周恤贫乏曾不少”,儿媳张
顾鑑兄弟四人皆“出佐会计”,收入所得供养家人,昆季 氏、孙媳浦氏均以她为楷模,连佣人们也“无敢偷惰”。
档建与案 设 2018.1
人物志
Records of Personages
栏目主持:徐立刚
病,“医药罔效,彬手书疏纸,焚于城隍神前,乞借寿十 岁时即歌咏桃花“几枝斜竹外,依旧笑春风”。也是因
年。”顾文彬既焚香问神,又割股肉煎汤伺候,纵然祖孙 顾文彬咏桃花,老师发现他颇有吟诗填词的天赋,遂开
情深,也无法挽救许氏的生命。

过云楼旧闻新韵——访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玄孙顾笃璜

过云楼旧闻新韵——访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玄孙顾笃璜

过云楼旧闻新韵——访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玄孙顾笃璜
沈慧瑛
【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顾姓是苏州名门望族,虽有不同支系,但支支有名人,代代有良才。

其中怡园顾氏不仅以修筑私家园林怡园而闻名,更以“过云楼”著称于世。

我曾在苏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中看到这样一封信:“迳启者:敝姓所有人民路怡园一所,经共有人会商议决,自愿将所有权无条件捐献政府,以供人民游览。

兹特随函奉该园所有证件,请政府即日派员接收为荷。

此致苏州人民政府”。

这是1953年12月顾公硕与其侄辈们写给苏州市人民政府的信,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沈慧瑛
【作者单位】苏州市档案局,江苏苏州,215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0
【相关文献】
1.过云楼顾文彬艺文社交初探 [J], 陶莉
2.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家世考略 [J], 沈慧瑛
3.过云楼主人顾文彬与秦缃业的书画交易 [J], 沈慧瑛
4.顾文彬的家庭生活研究\r——以《过云楼家书》为中心 [J], 施林霞
5.过云楼主人顾文彬与秦缃业的书画交易 [J], 沈慧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云楼书画鉴考——以《真草〈千字文〉》《七君子图》《四梅花图》《湘君湘夫人图》《梦境图》为例

过云楼书画鉴考——以《真草〈千字文〉》《七君子图》《四梅花图》《湘君湘夫人图》《梦境图》为例

苏州城内干将西路与人民路交叉口西北,有一小楼,名曰过云楼,为初代楼主顾文彬与其子顾承(顾廷烈)共建而成。

过云楼之名源于顾文彬自述:“书画之于人,子瞻氏目为烟云过眼者也。

余既韪其论以名藏秘之楼,则罗而储焉,记而存焉,适然之遇己耳,殆无容心。

”[1]1据此可知顾文彬收藏书画皆随心意,并无强求,不然在筠青阁见罗两峰《鬼趣图》时定另还价而得之。

[2]36知书画为过眼云烟,亦难舍聚藏之痴情,此二句可尽意也。

过云楼以其庋藏大量名贵书画、古籍版本以及青铜彝鼎而闻名于世。

观清代江南藏家,除顾氏外,潘祖荫多收青铜器与古图1 南朝 智永 真草《千字文》(残本)苏州过云楼旧藏文_熊晓慧 张恨无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过云楼书画鉴考—以《真草〈千字文〉》《七君子图》《四梅花图》《湘君湘夫人图》《梦境图》为例内容提要:自古以来,书画便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聊以自娱以及娱他的产物,因其具有的历史、审美、文化等价值而收藏者众多。

过云楼就是晚清时期的收藏重镇,其第一代主人顾文彬收藏了数量庞大的古籍、书画、碑帖、印谱等。

本文考证并说明了过云楼书画收藏中的《真草〈千字文〉》《四梅花图》《七君子图》《湘君湘夫人图》《梦境图》的前世今生,剖析了过云楼书画数量之多、质量之精的原因以及顾氏对藏品的鉴赏与保护。

关键词:书画;收藏;鉴赏;考证;过云楼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12020/01 No.215籍,翁同龢多集书画与碑帖,吴大澂多藏汉瓦与碑拓,然不能盖过云楼之名,何也?因鲜有若顾氏收集类别之多、数量之巨、质量之精者。

仅《过云楼书画记》《过云楼书画记・续记》便收录历代书画作品359件,古籍善本、各类古玩还不在其内。

且非经顾氏收藏、主人亲自审定者,一概不录。

可见“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非虚名。

本文试以《真草〈千字文〉》《四梅花图》《七君子图》《湘君湘夫人图》《梦境图》为例,考核、证实和说明过云楼书画的历史脉络及掌故逸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市档案局和苏州市过云楼文化研究会点校
月出版。

此书收录了顾文彬北上京城候缺及出任宁绍台道期间写给儿子
三月至光
四月。

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生活在
的方式传达有关教育儿孙和买卖书画的情感与信息。

顾文
处理
过云楼家书》
民风习俗和过
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晚清的政治、
古籍善本而闻名海
亿余元的
再次引起社会轰动。

过云楼收藏并非而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要研究过云楼
《过云楼家书》
更是
名人手札等精品的全
正是过云楼藏品日渐丰
价值和鉴赏以及买卖
重要行当来做,那么掌握书画市场的行情对藏家来说非常重要,以便用最合算的价格在最适当的时机买进卖出。

顾文彬在京城候缺等待复起的十个月里,经常光顾博古斋、松竹斋、论古斋、德宝斋、润鉴斋等古玩店铺,及时将京城的书画价目、流行情况等告知顾承,以便作好买卖的准备。

除北京、杭州、宁波等地方外,上海也是他特别关注的重点,同治十年(1871)八月的家信中罗列了上海金莲生、金兰生、郑朗亭、齐玉溪、楼氏等处书画的情况,要求顾承一一寻访。

当时顾氏收藏书画的名声已传播在外,因此那些做古董生意的商人和朋友们经常会主动向他们父子兜售或介绍书画,以致顾文彬在信中骄傲地对儿子说:“我与汝既具空群之目,复为登高之呼,各处尤物不胫而走。

”同样一件书画,一旦卖家得知过云楼有意收藏,其价格必然上涨,故而顾文彬在书信中经常关照顾承购买书画要“以速为妙”先抢到手,省得与人竞争”。

当他得知上海齐玉溪要出售书画时,立即致函顾承,说齐家佳物必多,“山樵、石谷两册,世间稀有,切勿交臂失之,更恐为捷足者得去,如肯脱手,亟须取归。

”顾文彬求物心切,但又怕别人得知他的想法后居奇待沽,便要求顾承想方设法,“先将物取归,以杜他人夺取之路”。

顾文彬先用自身的艺术修养来判断书画的优劣、真伪及其价值,又用商人的精明手段来获得心爱之物。

纵观过云楼书画买卖过程,实为斗智斗勇的过程。

当然在确保真品的情况下才能如此行事。

来之不易的藏品自然需要妥善保存,但又不能拒
伤了感情,故顾文彬明确一般的
成追忆。

《国民政府主席暨宋夫人莅锡游览》
蒋主席游湖杂记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家风的倡导也值得今人学习与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