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
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
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摘要]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与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不仅包含了诸多方面的变革,而且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最终实现了全面接轨,而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纳入到了企业会计实践活动当中。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发展历程、相关理论、应用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理论;透视公允价值的概念是指在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公平交易,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的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因此,公允价值主要倡导的是会计计量要确保交易双方的公平、公正,强调公允性与真实性。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中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其中,公允价值作为市场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主要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市场公认的市场价值,因此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中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的研究与探讨,对明确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目标,健全公允价值计量控制制度与披露程序,以及完善我国会计制度的法律建设与执法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践中发展历程及应用优势1.1 我国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发展历程目前,公允价值在我国的会计实践中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7—2000年,是提倡阶段,这一阶段我国财政部门大力提倡和使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中的属性,并在十项基本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包括了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性交易、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租赁等六项;第二阶段为2001—2006年,是回避阶段,这一阶段财政部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与投资的三项准则,并强调了真实性与谨慎性,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第三阶段为2006年2月至今,也是重新引入阶段,这一阶段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将公允价值作为了五种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18个准则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计量。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会计计量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059-01当前,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会行业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企业财会工作的日益复杂给财会人员带来更高的要求。
财会人员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升计量水平。
公允价值是对市场信息的综合反映,它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出了市场的真实动态,以公允价值为标准来对进财会工作,有利于把握提升计量水平,为企业经营与管理者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经营依据。
一、公允价值概述所谓公允价值主要指的是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双方按照市场中的普遍价格作为成交价格的行为中的普遍价格就是公允价值。
在资产交易过程中双方都能接受的合理价格也叫做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也叫做公允市值,公允价格,从其本质上来看主要指的是一种对于市场信息的综合评价,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的真实状况。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产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前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国际会计行业的认可。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引用开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公允价值这一理念的引入有效地提升了我国会计行业的水平,当前这一概念已经在我国会计行业得到了广泛推广。
二、公允价值理论随着公允价值的提出,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公允价值理论,正是因为公允价值理念的提出才使得公允价值实践逐渐成为可能。
在公允价值理论中有两方面的内容非常重要:一方面是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另一方面是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论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在现代财会行业中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主要是依靠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来进行评判的。
传统的会计计量主要是通过对过去会计信息的评判来了解企业的真实状态,而利用公允价值更有助于让企业者更加容易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
在应用公允价值这个概念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摘要】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重要的会计实践,对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章从概念和发展历程入手,介绍了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以及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
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会计领域的作用和意义。
结论部分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进行总结,并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
这篇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透视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会计原则。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理论透视、概念、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应用、优缺点、未来发展趋势、结论、展望、财务报告1. 引言1.1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本文将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在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透视分析,探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在当今会计领域的重要性和挑战。
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公允价值会计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以及对决策者和投资者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揭示其在现代会计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理论透视分析,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全面理解,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述责编:danika2. 正文2.1 公允价值会计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它基于市场价格或其他公允价值指标来评估资产和负债的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理念是反映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而不是按照成本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美国开始使用市场价格来评估证券投资的价值。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公允价值会计逐渐成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大力推广公允价值会计,提出了一系列涉及公允价值会计的国际会计准则。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竞争压力,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日益受到关注。
从会计学的角度来看,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是一种反映资产和负债权益价值的会计准则,其基本原理是以市场价格或定价模型为基础,反映资产和负债权益的实际价值和现金流量。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源于现代证券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目的是解决会计报告在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上存在的不足。
传统会计方法主要依据成本原则来计量企业资产和负债权益的价值,但此方法无法反映资产和负债权益在市场中的实际价值和现金流量。
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则相对广泛地使用公认的市场价格或定价模型来计算资产和负债权益的公允价值,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
因此,公允价值会计方法广泛应用于证券交易、金融工具衍生品等领域中。
从理论角度来看,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公允价值会计原理具有市场环境依赖性。
其计算和定义方法都取决于资产和负债权益所处市场环境的不同。
因此,公允价值会计方法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深入的金融和市场分析经验,对于资产和负债权益所处的不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第二,公允价值会计原则要求足够的信息披露。
企业资产和负债权益的公允价值计算需要充分透明的信息披露,以便投资人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
因此,公允价值计算需要充分的信息披露,包括公允价值计算的基础、方法和假设等内容,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公允价值会计原则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公允价值方法主要适用于市场开放并且交易活跃的金融工具和资产,而对于其他非市场交易和非流通资产则难以进行应用。
因此,公允价值计算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所处市场环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评估。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是一种反映企业实际财务状况的重要会计准则,旨在更好地反映资产和负债权益的实际价值和现金流量。
然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市场环境依赖性等特点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浅谈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实践应用
浅谈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实践应用财务会计中的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以公平价格交易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财务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一些特定的金融工具和资产负债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和衍生工具等领域,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实践中,正确理解和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文将从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概念、公允价值计量的意义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相关的案例和经验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对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实践应用的理解和认识。
一、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概念公允价值是指在正常市场交易中,买方和卖方在在自愿、无需关联方转让资产或清偿债务的交易中,为了购买或转让资产或清偿债务而付出的价格。
公允价值是市场价格的概念,在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是对某些金融工具和资产负债项目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公允价值计量的核心是通过市场价格或者市场价格的合理估计来进行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以便更准确地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
公允价值计量的实现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首先是市场交易,即资产或负债必须是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的,其次是自愿性,指的是买方和卖方是完全自愿进行交易的,不存在强制买卖的情况,再次是是无需关联方参与转让,表示交易必须是独立于企业内部其他交易的。
公允价值计量是财务会计报告中对金融工具和其他资产负债项目进行计量的重要方法,其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报告透明度。
对于一些复杂的金融工具和资产负债项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其价值,提高了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帮助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2. 提高财务比较的可比性。
通过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以降低企业之间的会计政策差异,提高了不同企业财务报表之间的可比性,帮助用户更加准确地进行财务比较和分析。
3. 降低风险敞口。
新世纪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理论透视
新世纪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理论透视“公允价值”作为一个全新的计量属性概念,主要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与金融界之间,关于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的论争。
但自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打破了80年代的沉默,于1990年以来发布了一系列的涉及确认与计量以及现值技术应用问题的财务会计准则概念公告后,特别是去年2月又正式发表了第7辑概念公告《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在国际国内都掀起了一股“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旋风。
有的学者甚至声称“公允价值会计极可能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成为21世纪的最主要计量模式,并将导致会计计量的一场大革命”。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在新世纪及未来的会计计量中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是一种不争的发展趋向,但是否就成为本世纪中取代历史成本会计模式而成为最主要的计量模式,却很难断定,现试从不同视角进行理论解析。
一、一般原理: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与择用所谓的会计计量,按着名的美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的说法:“会计计量就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数量关系,而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
”按我国葛家澍教授的说法是“根据特定的规则把数额分配给物体或事项”,本质是履行会计基本职能的一种确定价值运动量值的技术手段,一般由三个计量要素构成:(1)计量尺度,即会计计量时所采用的标准量度,有货币、实物、劳动三种量度,但会计计量主要采用的是货币计量尺度;(2)计量单位,即货币自身的度量单位,如我国人民币的元、角、分,其文可分为面值货币单位即流通中的名义货币单位和固定币值单位即按一定时点的货币实际购买力换算后的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3)计量属性,即被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按FASB第5辑概念公告一般又可归结为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五种计量属性。
其中历史成本主要用于初始确认和以后各期的摊销或分配;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主要用于初始确认时的计量和以后各期的新起点计量;现值计量主要是一种对某项资产或负债进行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的计量后被使用的摊销方法。
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实践探析
《经营管理者》2018.01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实践探析社会经济的发展给财务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契机,企业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必须要不断的优化与完善,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准则这样才可以真正地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而在实践中企业财务会计应用公允价值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科学的应用公允价值可以保障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开性以及科学性,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反映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此文章主要对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实践应用践行了简单的探究分析。
王党石河子大学财务管理在整体上来说,我国的财务会计中并没有充分的应用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工作工作开展中还是存在着传统财务会计职能与特色,在新时期要想不断的提升财务会计做会计工作质量,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融合,不断探究公司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发展的逻辑性,充分提升财务会计工作质量,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满足企业发展中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各项要求。
财务会计中公允价值概念公允价值就是其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公认的认为具有一定价值的产品以及相关资产,最主要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以及前瞻性,在实践中合理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对经营风险的控制,全面增强财务预算水平,保证财务信息的以及经营水平的有效性,对于企业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及全球发展的角度来说,各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内容模式也在不断地拓展,资产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也就意味着公允价值在财务会计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凸显,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并没有明确的划分以及定义公允价值,对此再进行财务会计中必须要不断的完善改进优化公允价值。
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中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不对称的信息数据,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企业财务会计面对这些为复杂的竞争以及价格波动,应用公允价值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确认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价格中,企业资产以及负债的实际状况,同时可以为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在财务会计中应用公允价值,不仅仅是在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中应用,同时在实践中会基于不同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结构,应用不同的方式,虽然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无论其差异大小,企业都会基于假设的基础上运用公允价值,在国际认可的角度应用。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作者:郭盛刚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动下,在会计实践中,公允价值属于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在会计实践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并且已经的了企业内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加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分析,可以不断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充分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产价值,并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赋予企业发展全新的生命力。
本文主要针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展开深入研究,以供相关人士的参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理论分析在会计实践中,公允价值是重中之重,对于公允价值来说,主要知识在公允价值计量条件下,资产和负债根据公平原则来进行交易,对交易双方的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金额进行充分了解。
所以对于公允价值,要求要保证交易双方满足公平公正原则,将公允性和真实性充分体现出来。
因此,加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从而将会计实践提升至全新的高度和深度。
一、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分析(一)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通过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可以引导信息使用者提高对公允价值的重视程度。
在新会计准则相关信息披露工作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公允价值的计算模式。
加强企业资产和负债信息披露,做好日常公允价值的报表工作。
而且对于信息量较大的信息,要做好分开列示的可归属期的变化。
此外,还要深入分析和评估公允价值信息,给予信息准确性一定的保障。
(二)公允价值的层次概念不同企业的信息披露要求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将公允价值分成三个环节:第一,公开报价,对于市场现状信息公开市场的资产和负债,要进行适度公开,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上,还要单独开展信息来源的报告工作,确保信息价值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二,可观察信息,其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公开报价、市场数据的可佐证的信息;第三,不可观察信息,对于信息报告主体来说,明确提出了要获取计量日的最佳信息的要求,而且还要保证市场参与者资产和负债信息报告的准确性和合理性【1】,避免出现虚假信息。
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应用中的理论解析
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应用中的理论解析陈三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北武汉 430050)摘 要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大亮点是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和计量,针对这一修改,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出发,剖析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工具的特征,并结合公允价值自身,分析公允价值的优越性以及在会计实务应用中的问题,并阐述了其在我国的应用,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 公允价值;会计实务;解析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8100(2010)06-0038-04收稿日期:2010-09-12作者简介:陈三华,男,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这39项企业会计准则构成了我国当前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对比当前正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现了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这次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计量属性作出了重大调整,?不再强调把历史成本作为基础计量属性,?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现值等计量属性。
新准则规定了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1 公允价值的概念及特征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第四十二条中,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之无甚差别,?都强调了公平交易。
从公允价值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允价值的形成是在公平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是自愿的、熟悉的、自由的、不受各方之间任何关系影响的基础上商定条款而形成的交易。
其交易金额是公平的,是双方共同商定、一致同意的价格。
(2)公允价值是一种动态的价值表现不同的资产,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现行市价、重置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多种形式。
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实践探析
N ., o 将公允价值界定为 : 4 在包含货币价格 的交易中收到资产时所包含的货币金 额 , 以及在不包含货币或货 币 求权 的转 让中的交 要 换价格的近似值 。 随着时问的推移 , 西方各国对公允价值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A C在 19 IS 9 9年发布的 IA 9中指 出, 允价值是在 S3 公
二 、 允 价值 的理 论 基 础 公
( )“ 一 决策有 用论” 会计 目标 会计 目标是会计最基本 的理论概念 。1 世纪末 2 9 0世纪初委托代理关系走 向成熟 , 使得企业会
计目 标表现为控制受托责任 的履行过程 , 过会计报表反映受 托责任履行情况 , 并通 这就是会计 目 的 “ 标 受托责任论 ” 在 “ 。 受托责任 论”的目标下 , 了有效协调委托和受托关 系, 为 客观公正地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 要求会计信息质量方 面强调客观性 , 计确认 会
词 的含义还有 争论 , 但将公允原则认定为会计 的基本原则已成 为不争的事实。 0 2 世纪中期前后 , 会计学理论 中开始出现公允价值概 念。 起初对公允价值概念的阐述零 星散见于国外的期 刊文章 。 而把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进行系统的阐述 , 最早见于 A BSa m n P tt et e
动的变化 , 最终来源 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变迁。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 的变迁 , 人们对经济活动 的认识不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 会计人员 的观念和
行为也会 不断更新 。 2 世纪 5 、 年代 开始, 从 0 06 0 世界范围内发生 了一场新 技术革命 , 其核心是信息技术革命 。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社
上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 的经济事项 。 在会计计量上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 因为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是客观的和可验证的。 但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分析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流行的会计实践方法,它强调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应当以公允价值来计量资产和负债。
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透视分析,涉及到公允价值的定义、会计确认原则、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交易双方在市场合理情况下能够达成的价格。
在理论上,公允价值是一种市场参与者之间基于交易的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果。
公允价值不仅仅是会计的一个概念,更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市场上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企业通常通过市场价格、市场定价模型或者其他可靠的估值方法来确定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会计确认原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在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动时重新估计公允价值,并将变动记入当期损益或其他全面收益中。
这一原则强调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反映市场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也是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企业应当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公允价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以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环境、估值方法、会计政策等多个方面。
市场环境是影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会对公允价值的确定和计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估值方法对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也有重要影响,不同的估值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公允价值计量结果。
会计政策也是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实践中,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的应用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争议。
公允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受到市场波动和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导致公允价值计量结果的不确定性。
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的应用也可能受到会计主体的主观影响,存在操纵财务报告的风险。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将资产和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方法。
在当前全球化和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背景下,公允价值会计在会计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原理、优势和潜在的挑战。
首先,我们将从理论层面看待公允价值会计。
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价值,它是按照买方和卖方交易中的交易价格来计量的。
公允价值会计认为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会计概念,而是与外部市场相联系的。
这种方法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价值。
其次,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践可以带来一些优势。
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可以提高财务报告的可比性。
公允价值作为一个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使得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可以更及时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
与历史成本法相比,公允价值会计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风险和机会,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决策。
此外,公允价值会计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然而,公允价值会计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和争议。
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可能会增加会计师的预测和主观性判断。
市场价值的确定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情绪和信息不对称等,这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存在不确定性。
这种主观性可能导致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质疑。
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盈亏波动。
由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是基于市场价格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可能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动。
这种波动可能导致企业的盈利水平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使投资者难以确定企业的可持续性。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公允价值会计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的有效性。
企业应该加强对市场价格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
同时,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监管,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方法,具有强大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公允价值会计是一种新兴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方法,它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关注。
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理念是将资产和负债以市场交易价格进行计量,以反映其真实价值。
本文将从理论的角度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践进行透视,探讨其优劣势以及应用的可行性。
公允价值会计作为一种相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方法的补充,旨在更好地反映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
公允价值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参与者在充分理性的情况下进行交易,且交易双方没有信息不对称。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可以根据市场上的交易价格进行计量,从而揭示其真实价值。
公允价值会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能够提供关于企业价值的实时信息。
与历史成本会计相比,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更及时地捕捉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变动。
这使得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能够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
然而,公允价值会计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往往需要依赖于市场数据和估计方法。
市场数据的获取和估计方法的选择都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波动性、信息不对称等。
这可能导致公允价值会计的结果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和操作问题。
例如,公允价值的确定往往需要依赖于专业的评估机构,但评估机构的可信度和独立性不容忽视。
此外,公允价值会计还需要考虑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混乱和扭曲。
针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限制和挑战,学术界和实践界一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
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改进公允价值会计的方法,例如引入更全面的信息披露、加强评估机构的监管等。
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替代的会计方法,例如价值链会计和绩效计量会计等。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理论和实践方法,在提供实时信息和反映真实价值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加以解决和改进。
浅析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
新经济 2016年9月(下)20浅析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运用肖 祈摘 要: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公允、更加及时的会计计量模式。
本文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特点以及当前公允价值的现实运用。
相信在未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在会计实物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模式1、背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渐渐难以满足对资产(负债)的计量需要。
而与此同时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尽管目前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无法完全取代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但是它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会计实物中。
会计计量无疑是财务会计中的最核心的问题。
而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会计计量模式为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涌现的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提供了更加合理、更加公允、更加及时的会计计量模式。
本文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特点以及当前公允价值的现实运用。
相信在未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模式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在会计实物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2.1 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不同的会计团体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本文选取了几个权威会计团体的表述。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定义如下:公允价值,指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交易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如下:“公允价值,指在当前交易中,双方自愿买入(承担)所使用的金额,换言之,该项资产(负债)是在非强迫或清算拍卖的情况下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的。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而不是在强迫或清算拍卖交易的中,交换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所使用的金额。
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
分析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摘要】本文对给公允价值中的会计实践带来影响的相关因素展开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且指出历史成本会计在不稳定的一些经营环境下所具有的不适应性成为了公允价值中会计实践最根本的诱因。
对有用观中的财务报告相关目标进行决策,可以给公允价值中的会计实践建设事宜的环境。
而追求经济学中的收益计量,则可以给公允价值中的会计实践创造内在的动力。
权衡其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构成公允价值中会计实践关键性的限制。
所以,制定出明确的标准来权衡相关性与可靠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所具有的质量特征进行不断的反思与重构,是能够推动公允价值中会计实践的最根本的要求与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权衡自从公允价值这一概念被人们正式地提出来之后,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相关会计模式便逐渐地引起了各大国家与地区中会计领域的高度重视。
根据统计显示,FASB组织从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所发布的55份相关的财务会计准则的报告中显示,直接涉及到公允价值的相关报告就有41份,大约占据了所发布的准则总数的四分之三,在2002年,国际的会计准则中使用现值与公允价值的相关比例大约占了四分之三,而在2003年与2004年,由FASB所发布的相关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直接运用的且与资产及负债确认、计量有关的准则所占据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0%。
在其他的国家与地区所指定的相关会计准则也对公允价值有着不同称帝的应用。
在我国,企业中的会计准则自1988年开始就涉及到了公允价值方面,在2006年新颁布的相关会计基本准则中,相关部门明确地把公允价值设定成了一种会计的计量属性,并且在17项具体的相关会计准则中进行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占据了会计要素中计量准则的57%。
也即是说,公允价值中的会计实践已经可以代表会计在全世界中的发展趋势。
一、会计实践中公允价值的诱发因素会计是一项与服务有关的活动,它的功能是可以提供以经济为主体的一些数量信息,且大部分为财务方面的信息,从而用于做出相关的经济决策。
公允价值的经济透视
公允价值的经济透视公允价值的经济透视宛若一道狂流,其势已不可挡。
随着资产定义对“未来经济利益”这一资产特质的捕捉锚定,随着资产计价目的由反映受托责任到针对决策有用的潜移默化,随着收益确定向资产负债观的回归倾斜和全面收益概念的渐入人心,公允价值大有取历史成本而代之并成为主流计量属性之势。
有人称公允价值是面向21世纪的计量属性,当非溢美之辞。
但是当公允价值的脚步越来越近且其气息已昭然可闻时,我们对公允价值却有不少似是而非的片面理解,比如一提公允价值就言必称市价;说起公允价值就拿历史成本当反义参照;公允价值纵有千般好,但就是不如历史成本可靠。
果然如此乎?且容我一一道来。
我国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从定义来看,公允价值并非建立在时态基础之上,因而并不构成与历史成本的截然相反之势。
比如一项资产是按照公平的交易价格入账的,那么账面价值在交易发生当时就是公允价值,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7号SFAC 7就曾指出“若无反证,历史成本也可以是公允价值”。
若存在活跃市场,一般即以市价作为公允价值,考虑投入价值时公允价值体现为重置成本,考虑脱手价值时公允价值则体现为现行市价;若不存在活跃市场且不易找到相似资产或相似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则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将粉墨登场,扮演公允价值。
如是看来,公允价值的概念实际上已嵌入了各种计量属性而成为一种复合计量属性(见图示),这种广义的公允价值概念与其说是计量属性,不若说是计量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质量标准。
公允价值之所以被拿来与历史成本作对比,实在是因为我们常常将公允价值计量理解为按报表日的市价重新计量,如此则公允价值成为公允的现时价值,从而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与历史成本的二元对立。
实际上,狭义的公允价值可以与历史成本相对,但并非现时与历史的相对,而是动态与静态的相对——历史成本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变化只是已知数的摊配,公允价值每期必须进行新起点的计量,静态的历史成本只能量化企业所投入的努力,而预期的资本增值则结晶于动态的公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夏成才邵天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430064)【摘要】本文对影响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历史成本会计对不稳定的经营环境的不适应性,是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诱因;决策有用观的财务报告目标,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对经济学收益计量的追求,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提供了内在的动力;而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则构成了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关键限制。
因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制定明确的标准,并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行反思和重构,是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要求和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历史成本会计决策有用观经济学收益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自公允价值概念正式提出以来,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称为公允价值会计)便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会计界的高度重视。
据统计,F AS B从1990年12月到2006年9月发布的55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 AS,含第123和132号的修订稿)中,直接涉及公允价值的就有41份,约占发布准则总数的75%;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中运用现值和公允价值的比例约占75%(谢诗芬,2003),2003和2004年由I A S B发布的准则中,有关资产、负债确认与计量的准则直接运用公允价值的比例已超过90%。
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的会计准则中也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从1998年起涉及公允价值,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又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并在17项具体会计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占会计要素计量准则(共30个)的比例高达57%。
可以说,公允价值会计实践代表了会计发展的国际趋势。
那么,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依据何在?有什么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以期对深刻理解公允价值会计并推动其在我国的实际运用有所裨益。
一、历史成本会计的环境不适应性: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诱因“会计是一项服务活动,其功能在于提供一个经济主体的数量信息(主要是财务信息),以便用于作出经济决策(AP B,1970)。
”它是“按照规则,在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将数字分配给一个主体的过去、现在或未来的经济现象的过程(AAA,1971)”。
它主要是解决如何对会计要素在记录时和在报表中进行数量描述的问题。
会计计量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个要素所组成,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计量模式。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计量模式(简称历史成本会计)是最基本的一种计量模式。
历史成本会计以其含义简明、易于操作、可靠性强等特点,在现代会计中长期据于重要地位。
它以企业经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为基础,这些假设主要包括相对稳定的技术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币值稳定、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等。
相应地,有关确认、计量的原则与方法,也是这些假设下的产物。
如果企业经营环境相对稳定,历史成本会计就能比较忠实地履行资产计价和收益决定的功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否则,资产计价和收益决定的可靠性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不稳定,会计确认、计量的结果就越不可靠,财务信息的质量就越差。
这是因为,不稳定的经营环境会引起市场价42格的剧烈波动,这极可能导致:(1)相似的资产或负债项目产生不同的确认、计量结果,而不同的项目出现类似的确认、计量结果,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提供的信息只能反映资产取得时预期的经济利益流入,或负债发生时预期的经济利益流出,而不能如实地反映报告日与资产或负债相关的经济利益;(3)提供的信息只能反映资产取得或处置决策以及融资或偿债决策对业绩的影响,而无法反映继续持有决策的影响;(4)即使导致利得或损失发生的事项不是资产的销售或负债的清偿,也只能在实际交易发生时报告价格变动的损益,而不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的期间损益;(5)只能根据过去交易中的市场价格确定报告的金额,而不涉及或参考外部的市场数据,无法反映市场价格变动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6)价格变动的损益只能在实际交易发生时才能确认,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或收益操纵提供了可乘之机;(7)无法简单直观地反映大多数风险管理战略对企业的影响,不利于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风险管理。
此外,历史成本会计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也不符合资本保全尤其是实物资本保全的要求,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历史成本会计在不稳定经营环境中暴露出来的种种矛盾与问题,促使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将目光转向能够反映现在和面向未来的计量属性,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形成了以历史成本为主、兼顾其他计量属性的混合计量模式。
任何一种计量属性,都是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一种度量,而且均以交易价格或市场价格为基础。
不同之处在于。
历史成本是基于实际的交易价格确定的,而其他计量属性则是基于假设的交易及所能够达成的交易价格确定的,不同的计量属性对资产或负债价值反映的准确度不同。
同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更强调假定交易及其价格的市场属性,要求作为公允价值的交易价格必须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客观评价,公开、公平、活跃的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代表了公允价值的最佳度量。
因此,公允价值在本质上是对资产或负债市场价值的一种体现和度量,在完全、有效的市场中,公允价值就是资产或负债的内在价值。
正如佩顿(Pat on,1946)教授所指出的,“成本和价值并不是对立的和相互排斥的术语。
在取得日,至少对于大多数交易而言,成本和价值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在支付中介是财产而非现金的情况下,取得资产的成本是以某一其他财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的。
事实上,成本起初是重要的,因为它近似于取得日的公允市场价值。
成本基本上又是不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支付的数额,作为取得物的价值的一种计量是重要的。
”这里,公允价值就是公允市场价值,它与成本一样,都是市场对资产价值的一种度量。
在美国,金融工具在公开活跃市场上的报价,被公认为是其市场价值的真实反映,是公允价值的最佳证据;公允价值也被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的有序交易中,销售一项资产将会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将要支付的价格”(F AS B,2006);被认为是对资产和负债在计量日市场价值的客观评价,是一种公认的市场价值,是现行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裘宗舜,2001)。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虽然有所不同,但对其本质的理解与上述观点并无实质上的差异。
公允价值的本质属性,使得它在反映现实的诸多计量属性中,最具代表性,也因此备受推崇。
同时,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能更好地克服历史成本会计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
具体体现在下列五个方面:第一,能使相似的资产或负债项目产生相似的确认、计量结果,使不同的项目出现不同的结果,增进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第二,能如实反映现行条件下与资产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入,或与负债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三,既能如实地反映继续持有决策对业绩的影响,又能如实反映取得或处置决策对业绩的影响。
第四,可以比较容易地反映大多数风险管理战略的影响,有助于风险识别与管理。
第五,能够较好地满足资本保全尤其是实物资本保全的要求,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也就是说,在多变的企业经营环境中,公允价值会计能够更好地履行资产计价和收益决定的功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存款储蓄行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52所引起的公允价值会计实践要求与热潮,就是公允价值会计对不稳定经营环境的较强适应能力的典型证据。
当今世界范围内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复杂多变这种高度不稳定经营环境的需要。
二、财务报告目标的决策有用观: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适宜环境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其基本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然而,由于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及其需求相应改变,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也因之而变。
可以说,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促使财务报告的目标由以受托责任观为主转向以决策有用观为主。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具有不同的适用环境,强调不同的信息需求以及与之适应的计量要求。
受托责任观通常适合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的会计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委托方(资源的所有者)侧重于关注资本的保全,以及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而决策有用观主要适宜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并在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会计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财务报告应特别关注信息使用者特别是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与债权人作出投资、信贷和类似资源配置决策有用的信息;这类信息应有助于使用者评估主体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性;这类信息主要是关于主体的经济资源、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主体资源及其要求权变动的信息(F AS B&I A S B,2006)。
换言之,对资源分配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资金流量方面的信息,既包括已完成交易循环的交易的信息,也包括尚未完成交易循环的甚至是将要发生的重大事项和情况的信息,当现行价值与历史成本存在较大差异时,还应包括现行价值的信息(F AS B, 1978)。
这是因为,资产和负债现行价值的信息有助于使用者对主体预期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安排和不确定性做出评价。
决策有用观对会计信息的这种需求,促使会计计量中对有利于反映现实和预测未来的计量属性尤其是公允价值的关注。
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践,有助于提供同企业业绩及未来发展状况更相关从而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更有用的信息。
SEC预言,在转向更加目标导向的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F AS B很可能发布更多依赖于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的准则(SEC,2003)。
当今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许多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不断完善,全球化的资本市场已初见端倪,它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也已初步显现。
面对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决策有用观已得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并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
国际范围内对决策有用观的普遍认同,为公允价值会计实践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纵观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商品、劳务、资本等市场得到迅猛发展并不断完善,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也已得到了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
面对现实,放眼世界,重新定位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已势在必行。
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了决策有用观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导向作用,为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