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企业管理者从国学中汲取什么
企业管理中的国学智慧
企业管理中的国学智慧企业管理中的国学智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国学中蕴含的哲学智慧与现代管理相结合,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强烈呼声,并且在实践上做出了各种形式的有益探讨。
下面是yjbys店铺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首创置业:文化靠企业来落地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抓住文化复兴大势,实现中国的企业的腾飞。
中华民族五千年屹立于世界之林,是伟大民族之一,很重要的是我们的中华文化,因此实现我们民族复兴,根本是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国学是我们中国的根本,也是我们中国企业的文化的根本。
刘晓光认为,文化靠企业来落地,企业靠文化传承来支撑。
文化不是空的,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的企业也承担了文化落地的功能,我们很多企业靠着企业的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到企业。
也可以依靠企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将文化落到各个方面。
刚才讲了我们有中国文化论坛基金,是靠企业家的力量,来支持文化大师出书,也支持他们研究中国的国学。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企业也是靠文化传承下来的,阿里巴巴的马云的企业文化,实际上我们历史上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包括IBM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百年常青。
刘晓光强调,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着改革开放与人口的弘历我们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创作了GDP,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我们在座各位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物质生活丰富的'时候我们精神上也应该要丰富。
天泵集团的“和”思想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制度建设相当于“礼”,文化建设相当于“乐”。
实践告诉我们,完美把握这二者的相辅相成,是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原理,按此原理操作会使企业受益匪浅。
天泵集团始建于1956年,一直以来是我国螺杆泵业公认的排头兵企业。
2000年前后的六年间,由于重组背上了三个亏损企业的包袱,加之一度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给企业发展和员工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天泵集团于2005年实施了从体制到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仅在企业管理层面,精简机构50%,减少中层干部60%,用人用工分配完全绩效制,修订和完善100多项管理制度,再造管理流程。
心得体会-《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知识讲座心得
心得体会-《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知识讲座心得最近参加了一场关于《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的知识讲座,对于我来说收获颇多。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国学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国学智慧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讲座强调了国学对于培养人的品质和修养的重要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国学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提醒我们在管理中要注重个人品德的提高,并着重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企业管理者才能够更好地影响员工并推动企业的发展。
其次,讲座还介绍了国学智慧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引用了一些古人的经验和故事,讲座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运用国学的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利用孔子的“明明德”和“一言以蔽之”的原则,来引导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承;或者通过引入“仁者能容”的思想,来处理员工间的矛盾和冲突。
这些实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国学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东西,更应该在实际管理中加以运用。
最后,讲座还提出了国学与现代管理的整合方式。
虽然国学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但是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讲座指出,国学与西方管理学的强项可以互相补充,形成一种更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
特别是在培育员工创新能力、提升领导力等方面,国学所强调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给予了现代管理学新的思考与指导。
总的来说,这次知识讲座让我对国学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认识到,国学不仅仅是古代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智慧的传承和传播。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国学的思想和原则,我相信会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成长都带来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将会在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运用国学智慧,不断提升自己在管理中的能力。
国学与企业管理心得
国学与企业管理心得近年来,国学在中国的复兴进程中逐渐受到重视,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管理领域重要的智慧源泉之一。
作为一位企业管理者,我从国学中汲取智慧,发现了许多对企业管理有益的思想和方法。
在实践中,我将这些思想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此,我将分享我在国学与企业管理领域的心得体会。
一、以道德为基础,注重“仁”的管理方式国学中最核心的观念之一便是“仁”。
仁者、仁心和仁善是为人立身之本,也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前提。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我深深理解到只有注重“仁”的管理方法,才能积极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稳定的企业文化。
在我的管理实践中,我不断提醒自己坚持道义和良知,以仁心待人。
我努力传递正能量,引导员工对企业负有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我始终相信,只有真诚、善良的管理者才能得到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员工也更加愿意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投入到工作中。
二、注重“礼”与“敬”,倡导企业文化的秩序和规范在国学中,“礼”与“敬”被视为对待人与人关系和组织运作的重要原则。
在企业管理中,我将“礼”与“敬”运用到企业文化的培养和营造中,使其成为企业内部的一种规范和秩序。
首先,我注重建立企业内部的工作规范,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一套公正、公平的分配机制。
同时,我注重践行“敬”的精神,尊重每一个员工的劳动成果,激励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其次,我还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
通过举办各种活动,使员工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在礼仪礼节方面,我提倡员工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明确对上对下之间的沟通和处事方法,使企业内部形成和谐、有序的工作氛围。
三、“中庸”管理,以平衡为价值追求国学中的“中庸”理念,强调一种平衡和谐的境界。
在企业管理中,“中庸”理念也可以被应用于管理方式的追求和目标的设定。
在我的管理实践中,我始终坚持以平衡为核心的管理思维。
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知识讲座心得
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知识讲座心得
近日,我在一次以“从国学看企业管理知识”为主题的讲座上听到了许多与众不同的观点。
这次讲座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让我看到了企业管理知识和国学之间的联系、共性和互补之处,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国学的深邃和积淀。
首先,从国学的角度看企业管理,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根本性,企业管理需要关注人的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培养,注重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管理最重要的部分不是科学技术、资金和资源,而是人。
人才的培养和激发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管理者需要在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上下大功夫,培养出品德高尚、具有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国学中的“诚信”、“责任”、“诚实守信”等精神,在企业管理中也非常重要。
诚信是企业管理的基石,诚信的建立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责任意识是管理者必备的品格,管理者要为企业的利益着想。
仅有企业利益是狭义的,要发扬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惠及广大消费者、服务社会。
第三,国学中讲求“仁”的道德思想,也可以应用于企业管理中。
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员工身心的健康和个性发展,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让每个员工都能因为企业而成长,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与关爱,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最后,企业管理者需要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需要适时调整企业的思维方式和战略方向,将企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追求和谐发展。
总之,国学对企业管理更具深远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不断吸取国学思想的营养,在企业管理中贯彻国学的精髓,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道路。
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一、前言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郭雪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的用人理念、决策和思维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可以说,国学思想的灵活运用将有助于构建强大的企业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诚然,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不断推进。
现代企业要从国学中汲取营养,继承和发扬有价值的思想,从中获取灵感,提高市场竞争力,改进管理模式,推动管理创新。
在国学思潮中,最耀眼的当属非儒、道、法、兵家思想。
其中,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具有非凡的实用价值。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内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国学寻求创新管理。
事实证明,国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以此为主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有所贡献。
国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2(一)儒家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国学的代表,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儒家的许多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儒家学者明确提出人本和民本思想。
他们指出天地万物中,人最为贵。
个体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现代企业管理员工指出了方向。
进入新世纪之后,人类社会已然从工业化社会跨人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令人叹服,知识信息的增长使人目不暇接。
这就指出现代企业要重视人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在促进企业组织的发展方面能做出巨大贡献。
这就要求现代企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使员工笼罩在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中,感受到企业组织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从而降低人才流失给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其次,儒家的太和学说有助于现代企业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求效率,以获取高额利润。
但是,过分追求效率会导致企业内部出现紧张、多疑的气氛,给员工的身心带来很大压力,不利于他们发挥工作潜力。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1. 儒家思想与企业家精神从古至今,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共同利益与个人尊严之间的平衡,这也与当代企业家精神非常契合。
相比于西方主流管理思想强调的个人利益至上,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团体利益,强调个人和企业在共同发展中的相互促进关系。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处于平等、和谐和道义的基础上,企业不仅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 道德经和现代企业管理道德经中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强调的灵活性、自适应性和创新性符合。
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不仅需要精通相关业务知识,还需要善于发现和开发潜在的商业机会,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因此,道家思想成为了现代企业家管理中重要的智慧源泉,可以帮助管理者正确对待商业竞争,处理好人际关系,打造具有人性化和道德性的企业文化。
3. 中庸之道与企业发展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不断谋求平衡、谦虚、克制的基本精神。
在企业管理中,这种理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庸之道不仅强调企业内部管理的平稳和谐,同时也强调对于企业发展的节制和克制。
只有深思熟虑、谨慎协调地应对各种关键问题,才能创造出稳定、可持续的企业成长环境。
4. 诗词歌赋与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不仅见证了中国艺术和文化的辉煌,也展现了中国人文化传承的博大精深。
在企业文化的打造中,诗词歌赋不仅能够增强企业人文氛围,同时也可以培养员工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一个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企业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美誉度,而且还能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启示和智慧。
企业管理者可以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庸之道和诗词歌赋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借鉴,推进企业管理实践,打造强大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马千里】企业管理者从国学中汲取什么
庄子哲学与佛、禅
以入世的态度出世和以出世的态度入世
庄学:儒家抱负失落的自我慰藉 佛教:寄希望于来生的终极慰藉 禅学:庄、佛之间的聪明态度
修身的误解与愚昧的虔诚
两个重要观点
整体产品观
产品实体 产品形体 产品概念 产品外延 产品背景
00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 由“宇宙和大自然”到“人事” 以“人事”为例的方法论和使 用论 用形象思维阐述抽象逻辑
00
易学是中国哲学的基础
起自卜筮与卜筮的说服力 以“象”解“理”与易学义理 “变”的规律 “变”的应对 善易者不占
00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
共性: 都是对易学理念的人事运用 不同: 结合所处时代给不不同方略 同源、殊途、同归
00
先秦诸子生卒年代示意图
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逻辑
中国哲学体系形成原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 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 业。 ——( 《易经》 )
中国哲学体系组成部分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 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
企业管理者
从国学中汲取什么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是国家管理的哲 学,这些管理智慧如何与企业管理 对接?同时, 对接?同时,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 有糟粕,应该如何区别扬弃? 有糟粕,应该如何区别扬弃?本讲 全面分析国学研究成果, 全面分析国学研究成果,提炼可供 企业管理者借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 方法。 方法。
大处着眼:一个核心和三个管理链条 小处解决:细分、差异化战略与产品分析
“和为贵”的管理手段
从国学智慧中汲取企业文化营养
从国学智慧中汲取企业文化营养国学,简言之就是一国所固有学术。
中华国学是中华民族传承久远、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统称。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很长时期居于先进文化的前列,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中国人区别于其他国家人民的唯一标志。
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世界文化交融交锋的当今时代,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只有不断发掘和传承国学智慧,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创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柱人类没有文化,就不会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不是经济落后和资源短缺,而是文化衰落和信仰缺失。
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固有的文化,就会亡种亡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中华国学绵延数千年,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以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契约、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是确立中华民族精神和信仰的基础,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和独立于世的身份象征。
1997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人不再相信他们祖先的智慧,不再相信他们的传统文化之时,我们就不战而胜了。
”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从民族振兴和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强调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国学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传统国学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传统国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丰富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观。
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主要从儒家、道家及佛教的角度探讨传统国学文化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儒家思想的启示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适用于企业管理。
在企业中,仁者爱人、以德为先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企业领导者应本着仁者爱人的精神,关心员工的成长和福祉,倡导集体主义,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同时,保持企业的道德高尚和社会责任感,履行企业公民的角色,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此外,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企业领导者应以身作则,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
只有真正做到修身,才能推动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道家思想的启示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而治,这对企业管理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企业领导者应学会顺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灵活应对,不过度干预,尊重市场规律,不搞过度的集权管理。
同时,注重内功修炼,培养自身的智慧与洞察力,成为能够适应变化的领导者。
另外,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也强调“非争”与“柔弱”。
企业领导者应以柔性力量来处理各类复杂问题,善于协调各方利益,减少冲突与摩擦,达到和谐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
三、佛教思想的启示佛教强调慈悲、禅修和克己奉公的精神,这对企业管理也有积极的影响。
企业领导者应具备慈悲心和爱心,关怀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积极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机会。
同时,领导者还应注重自身的内心修炼,通过禅修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智慧与内在力量。
佛教中的克己奉公也可启示企业领导者不断超越个人私利,站在整体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
领导者应具备正确的价值观,摒弃功利主义思维,追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并将个人的成功与企业、员工的幸福紧密结合起来。
总结起来,传统国学文化对企业管理有着深远的启示作用。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道德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而治;佛教思想强调慈悲、禅修和克己奉公。
国学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国学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中国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与哲学。
这些经典作品涵盖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包括企业管理。
尽管现代管理理论日新月异,但从国学经典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对企业管理有着深刻启示的智慧。
本文将从诸多经典中选择了几本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展示国学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一、《论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被誉为"东方圣经",内容主要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论语》中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深入的论述,这些也正是企业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在企业管理中,一个领导者首先要修身养性,具备道德、品德修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还需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家庭文化,培养良好的家庭价值观,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只有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才能够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治国的重要性。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需要精准地制定管理规范和制度,合理安排资源,确保企业的运转顺利。
同时,管理者还需要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与员工进行交流,建立信任与合作的关系。
二、《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是《礼记》中的一部分,强调了教育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它也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企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集体,而人的素质和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大学》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即先修齐自己的人格,然后才能治理好家庭,进而治理好国家。
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需要注重培养员工的道德和职业修养。
通过教育与培训,让员工明确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三、《中庸》:守中立志,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庸》强调了守中立志,求得思想、行为和目标的合一。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也需要树立正确的中立思想,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保持稳定的心态。
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企业始终保持目标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国学中探寻现代企业管理之道
从国学中探寻现代企业管理之道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亘古历今,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近年来,在企业管理方面,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学更是因其博大精深,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推崇并运用到管理实践中,成为取之不尽的财富,更有所谓“创业用墨家;立业用法家,守业宣儒家;强业用道家,并用成大家;最终归易家”,可见研习国学,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寻求企业管理之道,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一、国学与管理儒家思想其主要特点是重视人、倡导德。
儒家对“仁”的强调,对“礼”的推崇,以及“和为贵”等主张,都是为了协调、规范和平衡人际关系;在个人修养上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谋事方面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
还有佛家的“经世济众”和“重智尚真”思想以及道家的“无为”思想等,都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很深的启示。
(一)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
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恰恰是中庸之道,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欣欣向荣。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送给儿子的座右铭。
它的意思是说为人处世应该像铜钱,外圆而内有方孔。
外圆内方,不是虚伪圆滑,是中国几千年优良传统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粹,是中国最具有社会良知的人格体现。
“圆”,代表着曲线,圆可以减少阻力,代表着顺畅。
“方”,是人格的独立,是情操的独守,是自我价值的完善实现,更是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
我们在职场工作,同事间常会在一些问题的看法上处理意见不一致,如果无原则地争个你高我低,必然大伤和气;相反,如果我们以圆的智慧为人处世,待人和若春风,时常换位思考面对分歧,反而会赢得同事的尊重信任。
《论语》商道
《论语》商经——《论语·学而第一》中的管理启示2005年11月23日出自:《中国商业评论》2005年6期中国历来不缺少管理思想,缺少的只是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读《论语》,犹如读着一本管理宝典。
■文/马千里作者简介:马千里,企业策划专家,“中国式管理”研究者,马千里企业策划咨询机构首席策划管理书籍浩如烟海,管理大师多如牛毛,但中国企业的管理现状并没有因为林林总总的管理思想,和百花齐放的学术理论,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历来不缺少管理思想,缺少的只是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具体运用。
作为一位思想家,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理论建树高于其实践功绩。
尽管把从政的道理讲得很清楚明白,但却仅有短暂的从政实践。
这样,一般论者攻击孔子为空谈家,是典型“秀才造反型”的。
然而,如果我们认真阅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子提供给社会的多是非常具体可行的举措,即便有理论阐述,也是方法论。
半部《论语》可治天下。
实际上,《论语》蕴涵着众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哲学思想。
《学而第一》是《论语》中的首篇,共16章。
在《学而第一》篇里,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管理启示呢?管理者的心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的一生都在追求从政,但几乎一辈子没有得到大展才学的机会。
所以到了晚年,他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和心境的历程,对孜孜以求的弟子讲了自己的体会,说无论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中国人的人性相通,从孔子说的心态问题上,管理者尤其是职业经理人,应该能从中发现对自己有益的内容。
立志要做职业经理人的人,都会遇到不同的境遇。
有的人有机会,有的人连机会的边都摸不到,总是在感慨怀才不遇。
这是现实,尽管有点残酷。
诚然,一个经理人,满腹才能而且能够得到企业任用,得到施展发挥的机会,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这是一种际遇;接着,即便没有被任用,而能够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赞同我的观点,来和我讨论问题,至少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自身的潜在价值;第三种情况就是才能不被别人认可或了解,那么,立志要做职业经理人的人,也要继续保持自信。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管理的智慧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管理的智慧第一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管理的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企业管理的智慧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谋略,其中的“民本”、“和谐”、“谋略”等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学习运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及时总结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 并将其上升为理论, 将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做出贡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本;和谐;谋略;企业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 管理与文化日益渗透并融合为一体, 从某种意义来说,管理是文化的产物。
中国传统文化是最古老的, 但其中所蕴含的深层智慧却有着永恒的魅力和价值。
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和谋略, 用来指导现代企业管理, 有利于提高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一、“民本”的人力资源思想与企业管理早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就得到日本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他们把孟子“民为贵”的思想结合本名族的思想,形成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资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从管理学的角度考查, 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
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作为管理主体的人的重视, 古代思想家强调管理者的“修己、正身”, 仁、勇、信等各种德才标准, 反复探讨“为君之道”、“为将之道”、“爱民之道”等;二是对作为管理客体人的重视, 在处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相对关系上, 特别强调“民本”、“民心”、“民意”, 把“民”看作成败得失的根本, 高度重视黎民百姓的需求愿望。
“民本”思想同现代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传统文化对人特别是对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的高度重视, 直接体现为后来民主管理的思想萌芽。
从某种意义上讲,重用一个人才,比利用好一项技术成果意义更深远。
在美国的企业管理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192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公司所有工程师会诊了4个月毫无进展,只好邀请移居美国的德国工程师斯特曼斯去帮助。
国学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国学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作者:余锦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4年第10期余锦(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国学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历史的积淀。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人重整体、重混沌、重象形、重道德、重关系、重秩序,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法家、儒家、道家等国学思想影响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管理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需要从中国文化的精髓、根本上去寻找方法。
更好地将国学思想精髓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将有助于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繁荣富强。
关键词:国学思想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企业管理中图分类号:F27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191-03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凝聚了传承久远、历久弥新、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智慧,蕴含着丰富的东方思维,其中的思维观、决策观、用人观和自我观等对企业管理和企业家自我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灵活运用国学,可以打造和谐强大的企业管理模式与文化氛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企业需要从国学中去挖掘、传承和发展有价值的思想,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培养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理念,改进经营模式,促进管理创新。
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必须继承本国的文化遗产,融汇东、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和智慧,走与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谋略,特别是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中庸等儒家思想精髓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非常实用的指导性、借鉴性和启发性作用。
从国学文化中萃取了“孝悌”、“礼仁”、“信义”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倡导员工做人要“孝悌”,做事要符合“礼仁”,做生意要遵守“信义”。
在国学思想中,应用于企业管理的思想的主要有法家、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
一、法家哲学思想:以法治天下法家的管理学说本质上是一种控制理论。
法家治道以道为本,以国之治强为目标,以法为行为标准,以势为运行力量,以术为操控方法,法、势、术亦相结合、三者互补,构成了法家思想的管理观,韩非子的管理控制思想,偏重于控制体系的设计,对于体制因素的重视,超过对人的素质、能力等主观因素的重视。
从国学中汲取管理智慧与领导韬略
从国学中汲取管理智慧与领导韬略
—暨山东开泰集团清华培训班第四期第七次课程开课
2014年2月8-9日,山东开泰集团清华大学卓越领导力高级研修班第四期第七次课程在公司六楼会议室正式开课。
山东开泰集团清华培训班第四期第七次课程开课本次课程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国刚为开泰四期学员带来《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课程。
张教授列举了历史上诸多成功运用国学成就商道的典故,从儒家、法家、兵家、道家和禅宗思想等方面,提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博大胸怀,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山东开泰集团第四期第七次课程开课通过张教授的授课,开泰学员深有感触,纷纷感叹中国国学中蕴藏着诸多现代管理智慧,作为企业领导者应该跳出单纯的经济学和管理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参悟管理智慧和领导之道,使之与现代管理科学的融会贯通,用博大精深的国学智慧铸就企业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企业管理之国学教育
企业管理之国学教育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开展的,故纸堆里找不到现代管理理论。
再说了,人类社会开展至今,就是人类智慧经验的升华、总结、完善、提高。
人是一代又一代的死了,但是人类的思想却从未中断传递。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交到了后人手中。
不管是秦砖汉瓦,还是唐庙宋宇,不管是故宫,还是古城,都一一传承到了今人手中。
人类文化不管是诗经楚辞,还是荷马史诗,不管是山海经,还是古希腊神话,不管是李白杜甫,还是莎士比亚,全人类都在享有,都在传承。
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国学,是因为自五四到文革,中国人数典忘祖,从砸烂孔家店到破四旧,中断了一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历史记忆。
矫枉必须过正,等到文化传承自然延续,国学也就复归平静。
国学一盛,中国式管理也甚嚣尘上。
特别是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一出,国学热者如获至宝,系统思考原来也是出口转内销。
加之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预言:未来的管理可能要向中国人学习。
是的,向中国人学习!难道向中国人学习就一定要从国学中找方向吗?记住,千万别忘了,是“未来的管理”应该向中国人学习。
学习什么?德鲁克未言。
但我的理解是未来中管理经验总结。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德鲁克是在谈到现代社会管理理论的总结提高无不企业实践。
企业实践经验的产生无不出自经济最活泼、社会最开放、探索更大胆的最大经济体。
因为德鲁克总结出人类管理理论的进步无不切合经济开展领头羊转换的轨迹,近代经济开展史告诉我们,先法国、再英国、后美国、再日本,下一个最活泼经济体可能是中国。
因此我认为德鲁克预言的中国人是未来的中国人,也就是人,而绝不会是早已化作灰烬的古人。
一个月前有人著文,提出“最需要培训的人群恰恰是那些培训大师”。
他们的视频在机场大厅反复播放,有个大师居然说“当播送提醒乘客登机的时候,你不要理他,至少要等他喊上二遍三遍你再起身也不迟”。
如果大家都以此种态度对待机场播送,那登机工作不被耽误才怪!这个故事是我太太看了之后转述我听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与“应变”的企业管理观
国学智慧
易学根本
儒家:以“复古”的名义进行变革
法家:彻底打破旧秩序
管理启示
如何看待“成功案例” 如何看到“典型模式” 市场之变与企业之变
“道法自然”的管理终极境界
国学智慧
易学起源
老子的解决方案:“无为”与“为无为”
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韩非《解老》
“失道而后德”的管理逻辑
国学智慧
失道而后德:老子的见底
诸子的尝试与努力
管理启示
解决问题还是防御问题 建立机制还是强调人事 用错误方法解决出现的错误
“仁义礼智信”的管理要 求 国学智慧
仁义礼智信
忠君与忠诚
儒家的欺骗性与法家的“势”
管理启示
性善论与性恶论(X理论与Y理论) 团队为什么忠诚
中国哲学体系组成部分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 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
国学智慧与企业管理运用
“矛盾统一体”的企业认识观
国学智慧
易学的阴阳与乾坤之卦
老子学说观点
孔子的“执其两端”
管理启示
“好”与“坏”的标准 标准本身的悖论 适合:适合自己和适合环境
律”
“变”要“与时偕行”、“应
时而变”
一切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
“天人合一”的基础认识
00
中国哲学的方法论
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
由“宇宙和大自然”到“人事”
以“人事”为例的方法论和使
用论
用形象思维阐述抽象逻辑
00
易学是中国哲学的基础
起自卜筮与卜筮的说服力
以“象”解“理”与易学义理
以 管 理 机 制 和 人 力 资 源 为 保 障 ,
以 科 学 的 战 略 为 导 向 ,
以 深 厚 的 文 化 为 后 盾 ,
以 宏 大 的 理 想 为 主 帅 ,
一 个 完 整 的 企 业 , 应 该 是
谢谢指教!
企业管理者
从国学中汲取什么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是国家管理的哲 学,这些管理智慧如何与企业管理 对接?同时,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 有糟粕,应该如何区别扬弃?本讲 全面分析国学研究成果,提炼可供 企业管理者借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 方法。
当代国学认识的两个极端态度
“国学迷信” “国学迷失”
管理启示
最高管理者的核心任务的打造一个平台 让企业自行运转
“全局观”的管理视野
国学智慧
易学视角
老子的“道”:宇宙起点
由个人到社会:孔子的政见 法家:法术势下的全面运动
管理启示
大处着眼:一个核心和三个管理链条 小处解决:细分、差异化战略与产品分析
“和为贵”的管理手段
国学智慧
易学的平衡境界追求
老子的“和”
“礼之用,和为贵”的儒家思想
管理启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组织管理 人与团队 战略伙伴与战略竞争
“时哉时哉”的管理参照
国学智慧
与时偕行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守株待兔 缘木求鱼
拔苗助长 与时俱进
管理启示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昨天的方法与今天的实际
“变”的规律 “变”的应对 善易者不占
00
先秦诸子百家学说
共性:
都是对易学理念的人事运用
不同: 结合所处时代给不不同方略 同源、殊途、同归
00
先秦诸子生卒年代示意图
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逻辑
中国哲学体系形成原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 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 业。 ——( 《易经》 )
00
丑态百出的“脑残国学”
风水、算卦、养生的江湖术士
断章取义的肤浅大师
片面歪曲的佛禅迷信 牵强附会的“知音体” 夸大其词的“愚昧的虔诚”
00
如何杜绝歪门邪道
立意要“准”
了解要“全”
认识要“常” 应用要“活”
00
中国哲学的内在逻辑
永远不变的是“变”
“变”的规律就是“自然的规
个人道德与企业文化
庄子哲学与佛、禅
以入世的态度出世和以出世的态度入世
庄学:儒家抱负失落的自我慰藉
佛教:寄希望于来生的终极慰藉
禅学:庄、佛之间的聪明态度
修身的误解与愚昧的虔诚
两个重要观点
整体产品观
产品实体 产品形体
产品概念
产品外延
产品背景
整体企业观
以 营 销 突 进 为 先 锋 的 阵 营 。 以 资 本 运 营 和 品 牌 扩 张 为 上 将 , 以 形 象 策 略 和 营 销 策 略 为 谋 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