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改革开放教学课件设计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 9课改革开放教课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议,家庭联产承包制 ,乡镇公司快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国有公司改革。
教法及学法:教法:教师主要采纳启迪式发现法教课。
学法:学生主要运用自主研究式学习、合作学习。
教课重难点:要点:乡村和城市的经济体系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 .难点:生产关系必定要适应生产力需要的基来源则。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方向作用和影响 .教具:课本插图教材剖析:本课主要叙述的是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要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推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议后,我国经济体系改革全面睁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渐形成的状况。
本课的难点是生产关系必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来源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b5E2RGbCAP教课过程:(一)诊疗赔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经过了哪些主要内容?(二)导入新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拥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初步。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期间。
引入新课。
p1EanqFDPw(三)出示教案:学生看书,教师引生找出本课的主要线索。
一、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立三、国有公司的改革(四)依案自学,研究怀疑:学生仔细看书,初步认识本课主要知识,教师对学生学法作巡回指导。
(五)反应信息,合作释疑:以小组为单位,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作研究学习,培育学生合作意识和参加意识,教师参加到议论中去,以便实时发现广泛存在的问题,精讲点拨时有的放矢。
DXDiTa9E3d (六)教师精讲,概括总结:(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教师指导学生看书,思虑和回答以下问题:我国的改革第一是从什么领域开始的?那个地方最初进行改革?改革采纳了如何的形式?获得如何的成效?2、教师总结概括学生的回答,请学生上讲台沟通接见和采集在乡村的亲友挚友那边认识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的有关状况资料。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的思维特点:初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具体、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兴趣,但对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理论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史论结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2.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3.通过学习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理解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社会矛盾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经过上半学期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改革开放这一历史主题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具体史实、历史背景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示一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内容: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讲解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改革开放的必然性、重要性和深远影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改革开放的成就与不足。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2)运用问题导向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精品初中历史 第9课《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课程标准】知道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以深圳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知道国有企业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民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学习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42页内容,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内改革在农村如何进行的?起了什么作用。
2.阅读教材43页内容,结合44页《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如何。
3.阅读教材45页,说出对内改革在城市改革的情况。
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开始:的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制,随后农村逐步实行。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
首先在广东的、珠海和福建的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现在,对外开放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内地,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国有企业的改革1.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的改革。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教案
初级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及二次备课记录
课题第9课改革开放计划课时 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课型:新授课方法:讲述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五、板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
对内——改革乡镇企业
国有企业改革 1985年
城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外——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经济开发区——内地
五、教学程序设计
十、教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历史改革开放教案总汇
人教版初中历史改革开放教案总汇第一章:改革开放的背景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使学生明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听讲解,了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章:改革开放的政策与措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实施过程。
2.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改革开放的实施过程。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听讲解,了解改革开放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改革开放的实施过程。
第三章:改革开放的经济成就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使学生明白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听讲解,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四章:改革开放的社会变迁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使学生明白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听讲解,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改革开放的启示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使学生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5.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听讲解,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望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影响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实际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含义,知道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认识改革对农村经济振兴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分析的能力。
知道国企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说出国企改革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教材信息,材料分析能力。
知道深圳等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培养学生识图、表述图表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播放视频,感受家乡的活力,引入学习情境。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获取信息,掌握农村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视频和材料创设情境,解读海尔的发展,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企的改革。
以漫画创设情境,通过对漫画的解读,对教材的阅读,了解深圳等特区的作用与影响。
以图片、视频剪辑、歌曲等展现改革开放给国家、国人带来的变化,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改革开放给家乡、社会带来的变化的感受,体会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自信与从容,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潜移默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整理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导学案;学生预习,完成学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附:《改革开放》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了解国企的改革【教材导读】1.阅读教材关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对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后,农民积极性的变化,说一说各自的原因,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2.阅读教材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概括特区的特殊之处;说一说特区的作用,根据《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3.阅读国有企业的改革,了解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什么没有活力的弊端,知道国企改革的进程。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观念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史-班会课教案公开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手机的前世今生——七年级改革开放史学习主题班会课一、学情分析: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从落后闭塞发展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十二三岁的七年级学生成长在高速发展的新世纪,感受着中国的强大与自信。
但他们不知曾经的落后与艰难,不知道中国是如何发展壮大。
本节课的设计主题是改革开放史的学习,以国产手机的发展为例,从通讯工具的变化看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国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目标:1、认识与理解:通过探究通讯工具的变化,感受国家从落后到富强的发展过程,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巨变。
2、情感与体验:通过探究国产手机从低质到优质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改革开放的巨大价值。
3、意愿与行动:分析改革开放所面临的挑战,进一步理解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激发学生为国奋斗的信念。
三、前期准备:排练情景剧,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四、实施过程:环节一回望过去,知来路核心问题:国产手机如何发展强大的?具体过程:1、通讯工具的发展历程出示手机,提问:如今,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小小的手机,那你知道在手机出现之前,人们是怎样沟通信息的呢?(学生表演迷你情景剧《手机发明之前》,分别展现书信时代,传呼机时代,大哥大时代的生活场景。
)提问: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观感)小结: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通讯工具也在不断变化……2、探究通讯设备发展的原因出示通讯设备使用率图表,引导学生发现1978年之后移动通讯设备从无到有,并迅速发展。
而1978年正是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一年。
3、初步认识改革开放出示关于改革开放的资料,说明改革开放是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后实行的发展政策。
对内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开放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
4、国产机的发展历程出示老师曾经用过的手机品牌: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苹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例《九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坚持改革开放》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优点:本框主要帮助学生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 课例研究综
背景、伟大进程及所取得的成就,体会改革开放对我国 述
案例分析:小岗村改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后经 济变化。
展示: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 开放的历史征程。仅仅 5 年后,一位大学毕业生带着知 识回到小岗村的他,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在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氛围下,一步一步、 教学过程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实现了 自己梦想。
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策”。
1、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伟大进程及成就;
体会改革开放对中国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
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经济 教学目标
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提高搜集资料、解读资料和解决
现实问题的能力。3、自觉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和支持
者。
本课题主要介绍改革开放对中国发展的深远意义,
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已做了详细了解。大部分学生 学生学习能
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这一重点能够掌握,但少部分同学 力分析
对改革开放的决定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策这一难
点则难也理解,教师须着重讲清讲细。
教学策略选
教学策略:教师展示课件案例→学生体验分享→学
择与设计 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学方法由观察法、讨论法、情 景体验法等,具体为: 1、课前调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观察本 课相关案例。 2、课堂上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学生体验分享并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改革开放与民族振兴》优秀教学案例
2.改革开放中的榜样人物:分组讨论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了解他们的贡献和精神品质。
3.改革开放对国家发展的意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改革开放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影响。
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改革开放的背景、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和民族振兴的深远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实社会,提高历史思维素养。
3.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史料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客观评价。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让他们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5.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视野,了解世界发展趋势,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融入世界、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实物模型等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真实的历史情境。通过情境的营造,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4.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他们总结学习收获,发现自身不足,不断提高学习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掌握、思考深度、合作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5.跨学科整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本案例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感悟时代变迁。同时,通过跨学科整合,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全球视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3.1伟大的改革开放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按照教材内容,系统讲授改革开放的政策体系,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的主要政策。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如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变化等。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3.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改革开放的心得体会。
2.学生完成作业,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1.教师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及其贡献。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总结归纳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
5.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政策体系和成就。
2.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现实生活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开放的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种情境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人文素养。
初中历史教案清朝的改革与开放政策
初中历史教案清朝的改革与开放政策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清朝在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进行的一些经济和开放政策;(2)了解这些和政策对清朝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运用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探讨清朝与开放政策的意义。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题材教材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课本意识;(2)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清朝统治时期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图片,带领学生回顾清朝晚期社会经济局势和国家发展面临的困境。
2.探究(30分钟):(1)分析清朝与开放政策的背景。
清朝晚期,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闭和专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受到了很大制约。
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
为了挽救危局,清朝开始进行一系列的与开放政策。
(2)讲解清朝与开放政策的内容。
①乾隆时期的:着力于增强中央集权和改善农田灌溉,提高农业生产力;②嘉庆时期的:推行“庚寅维新”,提倡工商业发展,改善民生;③道光时期的:实行洋务,引进外资,推动科技进步。
(3)分析这些和政策的意义。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学生分析这些与政策对清朝的影响,例如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工商业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等。
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教材外延拓展,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和政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拓展(1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从现代开放的角度思考,与清朝与开放政策进行对比,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与开放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4.总结(5分钟):总结清朝与开放政策的内容和意义,强调这些政策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课件或背景图片;2.学生参考资料。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问题解答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形式评价,评估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通过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改革开放历史教学设计
篇一: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改革开放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含义,知道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认识改革对农村经济振兴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分析的能力。
知道国企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说出国企改革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教材信息,材料分析能力。
知道深圳等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培养学生识图、表述图表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改革开放给家乡、社会带来的变化的感受,体会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自信与从容,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潜移默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整理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导学案;学生预习,完成学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附:《改革开放》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了解国企的改革【教材导读】1.阅读教材关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对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后,农民积极性的变化,说一说各自的原因,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2.阅读教材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概括特区的特殊之处;说一说特区的作用,根据《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3.阅读国有企业的改革,了解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什么没有活力的弊端,知道国企改革的进程。
【问题探究】 1.材料分析材料一:“1977年6月,党中央派我到安徽当第一书记。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又是‘左’倾错误的重灾区。
农村问题特别严重,农民生活特别困难??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样,门窗都是泥土坯(做)的,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我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这能算是社会主义吗?人民公社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了?”——万里(时任安徽省委书记)(1)阅读教材,为什么人民公社使农民的积极性没有了?(2)这种情况是怎样改变的?材料二: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土地政策,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2019年度】精编人教部编本初中道法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优质教案
【2019年度】精编人教部编本初中道法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优质教案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坚持改革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参观校史展览或者走访老教师,你发现校园面貌有哪些变化?想一想:为什么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学校面貌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意义有哪些呢?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改革开放促发展(一)改革开放的缘起“大包干”塑像1.材料呈现: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些农民按下手印后不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峻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小岗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2.想一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历史抉择?总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1.材料呈现:2018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调研本市改革开放工作,主持召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座谈会并讲话。
李强强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发扬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实现了一系列“零”的突破,实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思考:“上海有今天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开放,下一步发展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初中历史《改革开放0(2)》优质教学课件
状 态。 --- 《人民网》
第一篇章
“ 春回大地说改 革”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课本 P42 第一目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
( 1 )改革首先从哪开始?首先开启农村经济体 制改革的地点在哪里?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尝试?
( 2 )他们的这种尝试促使国家在农村采取了什 么政策?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中国
德国
3.6 万亿美元 排名
4
12.2 万亿美元 排名 2
日本
未进 2017 年 世界经济十强排名
4.8 万亿美 元
排名 3
第三篇章
“ 春满神州谈感 悟”
思考:你对改革开放有什么认识和感悟 ?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知识梳理
对内改革
改革 开 放
对外开放
农村改革 城市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 国企改革
“ 时代的潮流 ”
《春天的 故 事》
“ 时代的潮流 ”
《春天的 故 事》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 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 般的聚起座座金山……”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②为什么要画这个圈? ③这个圈后来 是
怎样扩大的?
“ 改革突破口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哪些影响?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 极性农 业 得 到 大 发 展 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 改革突破口 合作探究 ”
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 参参照照示示意意图图,,请请说说明明建建国国以以来来,,我我国国的的农农村村政政策策经经历历了 哪了几 次 调 整 ? 哪几次调整? 2 . 哪 几 次 调 整 产 Th 了 积 极 影 响 ? 哪 次 调 整 产 Th 了 消 极 影 响 3. 为什么会产Th不同的影响?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 示
《改革开放》教学课件
第九课 改革开放
你知道吗?
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实行集体制, 大家生产积极性高,缺少自主权。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有18户农民私 定一份生产契约,但没想到这却 改变了中国的农业生产面貌。那 么这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呢?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首发地:安徽凤阳小岗村 2、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④前者属于外国的侵略行为,后者则属于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后者开放促进中国经 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综合 国力。
三、国有企业改革
1、时间:1985年开始;1992年加快 改革步伐。 2、内容: ①多种所有制代替单一所有制 ②政企分开,实行经营责任制 ③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3、开放原因:为了引进和吸收外资 、侨资;引进新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 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上海浦东金融贸易区
近现代中国的开放和改革 开放有何不同?
本质不同:
①前者严重地践踏了我国的主权,后者体现 了平等互利的原则;
②前者“开放”中国是被动的,后者“开放” 中国是主动的;
③前者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时期,后者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份合同
上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沿海 四个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 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 汕头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厦门经济特区全景
2、开放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 么作用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4、设立经济特区的意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 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扩大过程:
①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 ﹍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②1985年, 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开辟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 ﹍半﹍岛﹍、﹍山﹍东﹍半﹍岛﹍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④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⑤1990年,建立 ﹍上﹍海﹍浦﹍东开发区。⑥1992年,相继开放﹍重﹍庆﹍、﹍武﹍汉﹍ 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昆﹍明﹍、﹍乌﹍鲁﹍ ﹍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州首府。⑦随后几年,又陆续 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课堂小结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地域 时间
格局
加入 WTO
经济特区 沿海开 放城市 沿海经济 开放区 内地
时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对
意义
外
开
放
当堂达标
独立完成导学案 “当堂达标”
1—5 A B B A B 6—10 D C A C A
4、认识:改革开放是 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
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基本原理。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时间: 1980年 2、第一批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经济特区的特点: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 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 供优惠条件。
2、时间: 2001年12月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 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开拓 了新空间。有利 于中国商品进入 国际市场,但也 给中国的经济体 制带来挑战。
我国建立的最早的经济特区 是哪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有何 意义?
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 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 极为重要的作用。
1979年 决定对 粤闽两 省实行 特殊优 惠政策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海 海南
浦东
厦门 汕 头
深圳
第一步 经济特区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浦东
第四步 内地
海南
深圳
“一夜崛起之城” 对外开放的“窗口”
东方 明珠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2、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这样一个﹍全 ﹍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 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 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知识回顾
1、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 制定的?其目的是什么? 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目的: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中共十四大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指出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什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导入新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 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 策。改革指对内改革,包括农村和 城市;开放指对外开放。上节课我 们学习了对内改革,这节课我们来 学习 第9课 对外开放。
人教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 下册
工作单位: 主讲教师:
知识树导航
知识 梳理
展示 目标
合作 探究
学习 流程
对 外 开 放
课堂 小结
当堂 达标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时间、设立的经济 特区、经济特区的特点和作用。
2、知道我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外开放的 区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3、掌握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时 间和意义。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 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①背景不同: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
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下被动开放。
②基础不同: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
础上;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③影响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的现代
化建设;旧中国的开放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 的侵略与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