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马铃薯早疫病与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怎么防治?最新技术来了
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怎么防治?最新技术来了马铃薯晚疫病和早疫病是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为害最重要两种气流传播的流行性病害。
晚疫病流行强,抗病品种在病害防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降雨与该病发生和流行密切相关,测报预警对指导该病的科学用药极为重要。
早疫病发生主要与后期植株抗病性有关,后期植株健壮抗性强,反之则弱。
下面,就将病害的防治技术给大家介绍如下:1.清除初侵染源清理田边丢弃的薯堆,将其集中深埋;清除田间及周边的自生苗,消灭晚疫病菌的初侵染源。
该项措施仅适用于西南混作区。
2.垄沟施药根据常年病害发生情况,有黑痣病和枯萎病发生的地块播种前沟施25%嘧菌酯悬浮剂60~80毫升/亩。
3.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优选抗性强、品质优的新品种,在主产区进行合理布局。
4.种薯的优选和切块后药剂处理生产田严格使用一级种薯,有条件的地方最好采用原种,倡导生产和使用整薯播种。
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病薯。
在种薯切块过程中,用75%酒精或3%来苏水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不断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
切块后用2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拌种,每100千克使用农用链霉素12~15克,甲基托布津150g~200克。
5.药物防治办法一般来讲,北方一作区一个生长季喷施晚疫病和早疫病药剂5次,典型的施药方案为:第一次施药使用75%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亩用量为100~120克;第二次使用药剂为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亩用量40毫升,第三次是25%嘧菌酯悬浮剂+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亩用量分别为40毫升和90毫升;第四次使用25%氟吗·唑菌酯,亩用量90毫升;第五次使用10%氟噻唑吡乙酮悬浮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亩用量分别为15毫升和165克。
根据气象条件和疫情流行情况,可增加或减少1~2次用药。
主要交替使用化学药剂,以延缓抗性的产生。
马铃薯种植如何防治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种植如何防治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马铃薯早疫病是严重威胁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病害之一。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地防治马铃薯早疫病,以保障马铃薯产量和农民的利益。
一、病害简介马铃薯早疫病是由真菌性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由普通早疫病和晚疫病两种类型构成。
普通早疫病主要在潮湿温暖的条件下发生,而晚疫病则主要在凉爽潮湿的环境中蔓延。
这两种病害均可导致叶片、茎部和块茎受损,进而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
二、预防措施1.选择耐病品种为了降低患病的风险,种植者应选择抗性强的马铃薯品种。
通过购买经过育种改良的耐早疫病的品种来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2.合理轮作马铃薯与其他作物的间隔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传播的风险。
轮作不同的作物可以改变土壤中的病原体种类和数量,从而减少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
3.遵循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也是预防早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栽培管理措施包括适量施肥,合理排水,适时浇水和及时修剪受感染的植株等。
4.及时防治一旦发现早疫病的病征,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化学药剂喷洒、生物防治或其他环境友好型的防治方法。
三、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是常用的防治早疫病的方法之一,但这需要依靠合适的农药来实现。
在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早疫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药剂应选择可靠有效的药剂,并在害虫发生的早期进行防治。
通过参考农药的说明书,了解药剂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确保正确使用。
2.合理施用在施用化学药剂时,应按照建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遵循农药的安全使用规范,避免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3.轮换使用由于马铃薯早疫病的病原体有可能产生抗药性,为了避免防治效果下降,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机制的化学药剂。
四、生物防治措施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是一种更加环境友好且可持续的方法。
通过使用对抗早疫病病原的天敌和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早疫病的发生。
例如,使用孢子杆菌等对抗病原菌的天然微生物可以提供长期的防治效果。
马铃薯土豆十大病害高效防治方案
引言概述: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其种植密度高、气候变化等原因,容易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为了高效防治马铃薯病害,本文将针对十种常见的马铃薯病害,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案,包括预防措施、病害检测和治疗方法等。
正文:1.马铃薯早疫病种植抗早疫病品种合理灌溉和施肥,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平衡定期巡视、病害监测和早期预警系统引入保护性病害防治技术,如草铵盐喷雾等如发现病害,立即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2.马铃薯晚疫病选择抗晚疫病品种进行种植加强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症状采用适当的灌溉方法,避免病害传播注意病害传播途径,如果实等,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如出现病情严重的情况,可以考虑实施土壤消毒等措施3.马铃薯黑斑病剪除黑斑病患部,及时清除病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避免病害扩散使用酒精、氯化钠等消毒工具,减少病害传播使用高效杀菌剂进行防治,如丁硫菌灵、多菌灵等加强农田管理,清除受病菌污染的残茬4.马铃薯炭疽病选择抗炭疽病品种进行种植加强炭疽病病害监测和防控预警控制湿度和通风,避免病害扩散定期剪枝和除草,保持农田整洁如发现病害,及时喷洒炭疽病防治剂,如金龙菌可湿性粉剂等5.马铃薯病毒病选择病毒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加强病毒检测和防控预警设置隔离区和有效隔离措施,避免病毒传播定期清除病叶和病株,减少病毒源如发现病毒病害,采用病毒防治剂,如多玛立匹特等总结:马铃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容易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
为了高效防治马铃薯病害,在种植阶段选择抗病品种,并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
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定期巡视、隔离区设置以及合理使用防治剂等措施也是高效防治马铃薯病害的重要步骤。
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马铃薯种植的顺利进行。
土豆早疫病的防治方法
土豆早疫病的防治方法土豆早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土豆的叶片和茎,严重影响土豆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防治土豆早疫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土豆早疫病的首要措施。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抗早疫病的土豆品种推出,这些品种对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抗性,能够有效地抵御早疫病的感染。
在种植季节选择适宜的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减轻土豆早疫病的发生。
2. 做好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是防治土豆早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利用化学方法或热力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减少土壤传播病害的可能性。
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熏蒸法、热水浸泡法等,具体方法可根据土壤情况和实际需要选择。
3. 合理施肥和管理土壤养分的合理供应和植株的健康管理,对预防土豆早疫病具有重要作用。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质量和农作物需求,科学合理地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持土壤肥力平衡。
同时,要注意及时修剪病叶和杂草,加强通风透光,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控制病害的扩散。
4. 农药防治在土豆早疫病的发病高峰期,可以采取农药防治措施,用于杀灭病原菌,控制病害的扩散。
但是,农药使用需要谨慎,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选择安全、低毒的农药,并注意保护环境和人畜健康。
施药前要进行防护措施,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农药。
5. 轮作和间作轮作和间作是防治土豆早疫病的常用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地轮作和间作,可以打断病害的传播路径,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和传播。
选用与土豆不同的作物进行轮作和间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数量,提高土壤的健康状态。
6. 注意病害监测和防控定期巡查土豆田地,注意观察土豆叶片和茎部的病状,及时发现早期病斑或感染迹象。
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以避免病害扩散和进一步损害土豆产量和品质。
总结起来,土豆早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做好土壤消毒、合理施肥和管理、农药防治、轮作和间作、注意病害监测和防控等。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策略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控策略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受到许多病害的困扰,其中之一便是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
晚疫病是由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马铃薯的减产甚至完全死亡。
因此,为了保护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策略。
1.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研究和育种,现在已经培育出许多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
这些品种拥有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能够减少感染的风险。
2. 种土消毒种土消毒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晚疫病的方法。
通过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可以杀死土壤中存在的病原菌,减少感染的机会。
常用的土壤消毒剂包括甲基溴菌、烟酸甲酯等。
3. 病害监测与预警及时监测和预警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情况对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定期巡视田间,观察马铃薯植株的状况,特别是叶片上是否有褐色斑点或霉斑等病征来判断是否存在晚疫病的危险。
4. 控制病原菌传播晚疫病通过风、水、虫害等途径传播,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病原菌的传播非常重要。
首先,合理安排农田的布局,避免病原菌的跨越传播。
其次,及时清除田间落叶及病残体,防止病原菌长时间滞留在田间。
此外,定期修剪马铃薯植株,保持植株之间的通风,也能有效降低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5. 合理施肥与灌溉管理合理的施肥与灌溉管理可以通过增强马铃薯植株的免疫力来减少晚疫病的发生。
适量的氮、磷、钾元素的供应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并增强其抵抗力。
此外,注意控制灌溉水量,避免因水分过多造成病原菌的滋生。
6. 使用生物防治剂生物防治剂是一种环保的防治晚疫病的方法。
这些防治剂通常由一些有益微生物制成,可以通过竞争或诱导植物免疫系统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常用的生物防治剂包括拮抗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7.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也可以作为一种防治晚疫病的手段,但使用时必须注意谨慎。
在使用化学农药之前,必须了解各种药剂的使用说明,选用适合的农药品种,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
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一、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病害,由疫霉菌引起。
常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棕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会扩大并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晚疫病的主要方法有:
1. 马铃薯品种选择:选择对晚疫病抗性较强的品种种植,如“中晚疫病”、“果洛蓝疫病”等。
2. 硫酸铜喷洒:在病害初期,可使用硫酸铜溶液喷洒叶片表面,每隔7-10天喷洒一次,以抑制病害的发展。
3. 温湿控制:晚疫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较易发生,因此可通过控制温湿度来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温室种植马铃薯时,可通过通风降温、合理浇水等方法来控制温湿度。
二、早疫病
早疫病也是一种常见的马铃薯病害,由疫霉菌引起。
其症状与晚疫病相似,但早疫病的发病速度较快。
防治早疫病的方法包括:
1.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农药防治:在病害初期,可用三唑酮、吡菌酯等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病害的发展。
马铃薯常见病害的防治包括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定期清除病残体、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
要注意病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然而,马铃薯在其生长过程中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危害,造成产量和质量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全面歉收。
因此,科学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介绍。
一、病害防治(一)晚疫病防治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露天栽培的马铃薯植株受到感染。
防治措施如下:1.合理选择品种:选用含有抗晚疫病基因的马铃薯品种。
2.营养管理:尽量不造成马铃薯的休眠刺激和根系受伤,并适度施用化肥和有机肥。
3.药剂防治:铜制剂、三唑酮等药剂可以防治晚疫病,但芳香胺类药剂因副作用大,不宜常用。
4.生物防治:如利用桔黄假单胞菌、麦隆木屑霉等菌类制剂防治晚疫病。
炭疽病是马铃薯肉质部位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后会导致马铃薯质量降低,与此同时还会引起烂果和腐根等二次菌斑的发生。
防治措施如下:1.农田制地:在清除旧茬、翻耕、平整土壤的基础上,开沟排水,保证农田排水良好。
2.选用健壮苗期健康、种子光滑、无气生根的马铃薯种薯。
3.药剂防治:采用一定剂量的多菌灵、甲霜灵、环沙星等药剂。
黑腐病是马铃薯储藏病之一,发病后会产生秸秆腐烂、块茎变软和菌核形成等多种症状。
防治措施如下:1.清除病株和埋掉或集中处理病害部位。
2.较好的通风环境:采用较好的通风环境、温度保持在6-10℃、相对湿度65%-75%等条件进行存放。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以用金果霉素、噻菌灵等药剂进行稻壳湿法处理。
(一)马铃薯蛴螬防治马铃薯蛴螬是马铃薯上的常见害虫,轻度危害可引起马铃薯生长迟钝和产量降低,重度危害则可能导致几乎全面的秧苗和成苗被毁。
防治措施如下:1.农业生态措施:采用土地裸露无遮盖、转粘土栽培、合理轮作、间套作物旋作等综合措施。
2.灭虫剂防治:按照虫害季节及时施用有毒性低、激素功能好、非选别性杀虫剂。
3.生物防治:可利用秦岭透明翅蜂、蚜茧蜂等天敌进行防治。
马铃薯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一、马铃薯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1、晚疫病与早疫病马铃薯感染的晚疫病是一种真菌类的病害,通常会在种植过程中出现此病害,其病害主要是来源于田地周边的杂草或是有机肥等影响。
晚疫病想要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最近要选择抗病强的品种,播种前还要精细的筛选,处理种子。
为了防止晚疫病扩大感染面积,一定要使用有效的药剂进行喷施,喷施药剂会选择18度左右的自然温度下进行,这时的温度种植区域内湿度比较高,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在叶面上均匀地喷洒稀释好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感染此病初期,可以使用甲霜灵或是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按照比例加入水进行稀释后均匀地进行喷施,喷施完药剂后,定期要做好观察,如果防治效果不理想,需要在进行喷施。
一般马铃薯感染早疫病都会从叶片开始慢慢扩散,感染早疫病的叶片会有很多病斑出现,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生长,一般早疫病的病毒会残留在土壤中过冬,到了开春种薯发芽后,早疫病的病菌就会开始侵染植株。
此种病菌在湿度较高的种植区感染速度非常快,所以选种时,最好选择早熟品种,而且还要具有很强耐病性的品种,这样就可以能够在病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时期早点收获马铃薯。
另外,在没有感染早疫病之前,可以使用药剂喷施三次进行防治,如白菌清可湿性粉剂或是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按照比例使用,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2、病毒病与环腐病马铃薯本身就会带有病毒,如病毒病,此病主要是由蚜虫作为传播媒介。
通常马铃薯生长到苗期时会感染病毒病,感染此病的马铃薯植株个头很小,叶片也会卷曲,而且病毒病严重时还会有褐色病斑在叶片上出现。
马铃薯感染环腐病,一般都是在土壤达到了22摄氏度左右时较为严重。
针对这两种病害,可以使用抗蚜威或是氯氰菊酯乳油来防治蚜虫,这样病毒病的传播就能够被防治住;针对环腐病也可以使用农用链霉素或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3、黑胫病马铃薯幼苗期很容易感染黑胫病,一旦感染此病,马铃薯植株就不能够正常的生长,幼苗不健康,其心叶也会发黄并且卷曲,幼苗的根部会慢慢变黑,最终马铃薯幼苗会死亡。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使用无病种薯,防止切刀传播此病 王 星 乳 油 4000倍 液 、2.5%功 夫 乳 油
害。
5000倍液以及 20%灭扫利乳油 200倍
4、疮痂病
液等药剂,它们均可有效地消除粉虱危
在块茎形成和膨大阶段维持较高 害。
的土壤水分以保证马铃薯良好的长势。 四、马铃薯环保型病虫害防治技术
避免种植有疮痂的种薯。避免重复种植
致富经验
Zifujingyan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赵春红
马铃薯是现在人类社会的四大粮 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现在种植量 较多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的快速 发展,不断推出各种新的脱毒中熟产 品,使其在产量和品质上有不少的提 升,但是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中还有一些 问题,这些问题对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于现阶段马铃 薯种植来说,人们在种植中为了降低损 失,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 和处理。
毫升加细土 25~30千克,播种时撒施在
二、马铃薯细菌性病害及防治技术 种薯旁边。
1、青枯病
3、白色蛴螬
轮作是最有效的防治小种 (小种
深耕后日晒和霜冻以及鸟类捕食。
3)的办法,但对小种 1很困难,因为它 不易通过使用杀虫剂来防治。每亩用
可以感染其他作物或杂草 (尤其是茄 40%辛硫磷乳油 200~250毫升加细土
马铃薯病虫害应实施预防为主,综
马铃薯或其他易感疮痂病的作物,如红 合防治的原则,抓住关键时期、关键环
甜菜叶、甜菜、萝卜、甘蓝、胡萝卜、欧洲 节关键措施。主要技术技术有:
萝卜(该病对这些植物影响不大)。采用
1、切断病虫源
抗疮痂品种对防治该病害非常有效。
田间有青枯病应及时拔除,并且使
通过施用酸性肥料或硫,维持土壤 用生石灰消毒,病毒病出现时应主要蚜
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防治技术
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防治技术
马铃薯早疫病在叶片上产生近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病斑,上面有黑色同心轮纹和少量黑霉,病斑外面有黄色晕圈;茎部病斑同叶部病斑基本相像;薯块形成暗褐色圆形病斑或不规章形病斑,稍凹陷,病斑下面组织干腐变褐。
马铃薯晚疫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发生水浸状褪绿斑,天气湿润时,病斑快速扩大到叶的大部甚至所有,并可沿叶缘侵入叶柄及茎部,形成褐色条斑。
叶片背面和茎部沿病斑边缘长出一圈白霉,湿度很大时,叶片正面也长出白霉。
天气干旱时,病斑干涸,变为褐色,没有白霉,叶片变脆,易碎裂。
薯块发病,产生不规章紫色斑,稍凹陷,组织变硬,干腐,将病薯从病斑处切开,可见到皮下有一层较深的薯肉变为红褐色,湿润时软腐、发臭。
怎样控制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的危害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健康种薯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作种,杜绝病害的侵染来源,对控制马铃薯晚疫病作用显著。
拔除中心病株,准时喷药控制发病中心在马铃薯生长久强化病害监测,一旦发觉中心病株,立刻拔除深埋销毁,同时在中心病株周围用药举行喷雾,间隔7~10天喷施*,连喷3~4次。
若雨水频繁,喷药间隔期适当缩短,增强喷药1~2次。
马铃薯晚疫病可用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克、58%甲霜
灵锰锌100克倍液、40%的乙磷铝200克倍液、80%森锰锌干悬浮剂(必得利)100克任选一种兑水50公斤喷雾,间隔7~10天喷药*,共喷2~3次。
马铃薯早疫病挑选硫酸铜1000倍液、或40%多菌灵800倍液、或或50%百菌清600~5800倍液、或25%叶枯灵250~400倍液,7-10天一遍,连喷2~3次。
为避开抗性产生,应交替用药,同一种药剂延续喷施不得超过3次。
为减缓抗药性的产生,应注重轮换用药。
马铃薯早疫病防治
马铃薯早疫病防治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在种植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其中,早疫病作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给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障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和丰收,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早疫病防治措施。
一、病害特点及传播途径早疫病是由疫霉属真菌引起的,其病原菌主要靠风雨传播,并可以通过马铃薯种薯的携带传播,因此在种植和储藏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
早疫病主要发生在马铃薯的叶部和茎部,患病的叶片会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灰褐色斑点,严重的叶片会逐渐萎蔫并枯死。
二、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参考:1.良种选育:选择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能够有效减少早疫病的发生。
对于种植马铃薯的地区,建议选择早熟品种,以缩短病害周期。
2.病害监测:定期巡查和监测上述病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3.病害源控制:定期清理和焚烧病残体、秸秆和感染的植株,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
4.病害防治剂的使用:可使用一些合理安全的农药、杀菌剂进行喷洒,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但使用农药时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注意药剂的选择、比例和使用时间。
5.合理的田间管理:从病株分布、药剂使用、施肥等方面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使作物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长。
三、病害防治的注意事项虽然早疫病的防治方法比较多样化,但是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药剂:根据病情的发展程度和马铃薯的生长季节,选择适应的药剂。
同时,应注意病原菌对药剂的抗药性,以免产生耐药性。
2.掌握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在使用药剂时,按照说明书的规定来进行制剂和浓度的调配,掌握使用时的药剂量和喷洒方式。
在浓度过高或喷洒不均匀时,可能会对马铃薯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加强管理与监测:及时进行病情的监测和观察,随时调整防治措施。
同时,加强对种植环境的管理,保持土壤肥沃和通风良好。
4.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是马铃薯防治早疫病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效防治土豆早疫病
高效防治土豆早疫病土豆早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是一种常见的土豆病害,会给土豆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高效防治土豆早疫病,农户需要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预防土豆早疫病的方法以及早期病害识别和应对措施。
一、预防土豆早疫病1. 土壤处理:在土地选择上,应该尽量避免丘陵和山地,优先选择在平坦的地块种植土豆,以便于土壤排水。
同时,选择既有肥沃土壤又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土地,为土豆提供充足的养分。
2. 品种选择:选用耐病品种进行种植,如引进的抗早疫病品种,它们对土豆早疫病具有较高的抵抗力。
3. 轮作与间断种植:土豆不宜连作,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可以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同时,在平时的种植中,应该选择不同的作物进行间断种植,以减少病害传播。
4. 种薯处理:在种薯选择上,应该选择无病无虫的种薯进行种植,以避免病害的传播。
5. 合理施肥:土壤养分的平衡是预防土豆早疫病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土壤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施肥方案,保持养分的合理供应。
二、早期病害识别和应对措施1. 病害的外观:土豆早疫病初期叶子上出现淡黄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扩大,变为黑褐色。
在湿润的天气条件下,患病叶片上会出现白色霉状物。
2. 及时采取控制措施:一旦发现土豆患上早疫病,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首先,尽快将受病叶片清理干净,避免病害的扩散。
其次,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隔7-10天进行一次农药处理,直至病情得到控制。
3. 病害的防治:为了减少土豆早疫病的发生,可以使用可溶性铜类农药进行土壤消毒或在种植前喷洒。
此外,适当控制水分供应,避免土豆叶面过湿。
在湿润的季节,增加通风换气,减少病害的发生。
4. 病残灭菌处理: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灭菌。
同时,将病死的土豆集中处理,避免病害在田间蔓延。
总结:高效防治土豆早疫病需要综合运用种植技术、病害识别和及时应对措施。
通过合理的土壤处理、种薯选择和施肥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病害。
马铃薯种植如何预防马铃薯早疫病
马铃薯种植如何预防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是全球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然而,马铃薯早疫病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早疫病的病因、症状,并提供一些预防和管理马铃薯早疫病的方法。
一、马铃薯早疫病的病因马铃薯早疫病是由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病害。
真菌主要通过受感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引发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
高湿和高温的气候条件是真菌生长和传播的理想环境,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马铃薯种植者需要加倍警惕。
二、马铃薯早疫病的症状马铃薯早疫病在马铃薯的叶片、茎和块茎上引起病斑和腐烂。
一旦受到感染,叶片上会出现水浸状斑点,有时带有淡绿色的霉菌生长。
受感染的叶片后期会变为褐色,茎上的病斑也会扩大并导致部分或完全腐烂。
受感染的块茎表面也会显示出不规则的褐色病斑,并在贮存期间容易腐烂。
三、预防和管理马铃薯早疫病的方法为了预防和管理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种植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优先选择对马铃薯早疫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可以降低受病害侵袭的风险,提高产量和收益。
2. 良好的田间管理保持田间环境的适宜条件,包括土壤排水良好、通风良好等。
种植前要进行充分的耕作,确保土壤的松散和排水良好。
使用合适的灌溉方式和灌溉水的管理,避免高湿度的环境。
3. 病害监测和早期处理定期巡视和监测田块,及时发现病害早期症状。
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其传播,如剪除受感染的叶片和茎,以及病斑部分的块茎。
4. 种植循环和翻土马铃薯种植者应遵循循环种植的原则,并定期翻土。
这样可以降低真菌在土壤中的残留,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5. 病害防治剂的合理使用在病害高发期,可以适量使用抗病害药剂进行喷洒,来控制和抑制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然而,使用药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示进行,避免过量使用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土豆病虫害防治控制晚疫病的最佳实践
土豆病虫害防治控制晚疫病的最佳实践在土豆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其中,晚疫病是土豆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土豆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晚疫病,农民需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介绍土豆病虫害防治控制晚疫病的最佳实践。
一、选择抗病品种为了有效防治晚疫病,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
目前市场上有多个抗晚疫病的土豆品种可供选择。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能有效抵抗晚疫病的侵害。
在选择品种时,农民可以参考抗病性能评估结果,并根据地方气候、土壤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品种。
二、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田间管理是预防晚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农民应依据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
首先是耕作措施,包括耕翻土壤、松土、平整整地等,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其次是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配合合适的肥料,提供均衡的养分供给。
此外,农民应及时除草,并保持田间通风,减少土壤湿度,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三、定期病害监测定期病害监测是及时发现晚疫病的侵害,以便采取及时措施的重要手段。
农民在种植土豆的过程中,应定期巡视田间,观察土豆植株的生长情况。
特别注意叶面是否有褐斑、黄叶等病害症状,防止病害扩散。
一旦发现晚疫病的病害症状,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避免病害继续传播。
四、药剂防治药剂防治是防治晚疫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病害监测的基础上,农民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防治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叶菌净等。
在使用药剂时,农民需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指导,掌握药剂的使用量、喷雾时间等细节,以免对土壤和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五、合理轮作合理轮作是防治晚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种植轮作作物,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害的滋生,降低晚疫病的发生几率。
农民可以选择一些对晚疫病敏感度较低的作物进行轮作,如大豆、玉米等。
同时,也要注意不同作物之间的合理间隔时间,避免病虫害在作物间传播。
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是我地区高产高效经济作物之一,在蔬菜生产中有重要地位,这种作物适应性强,分布广,用途多,既是蔬菜又是粮食。
在马铃薯生产中,早疫病和晚疫病发生、危害在逐年加重,给生产上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控制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准确有效控制该病的危害,提高识别与防控能力,成为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手段。
一、马铃薯早疫病(一)、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茎、叶柄,块茎也可受侵染。
叶片染病,初见褐色小斑点,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的黑褐色病斑,斑面上有明显的同心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生出黑色霉层。
田间常下部叶片先发病,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大斑,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叶柄和茎秆上的病斑多为椭圆形,凹陷。
块茎受害,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的斑块,病健交界明显。
病部深入皮下0.5厘米左右,薯肉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
至贮藏期,病斑增大,严重时致薯块干腐皱缩。
致病菌为茄链格孢。
病菌菌丝暗褐色,有隔;分生孢子梗1~5根从气孔伸出,筒形或短杆状,多较直,暗褐色,具1~7个隔膜,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手雷形或倒棒状,黄褐色,具纵横隔膜,隔膜处有缢缩,顶端细胞细长、喙状。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菌随病株残体、病薯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
在温湿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侵染马铃薯幼苗,引起田间发病。
在生长季节,马铃薯叶上病斑产生的孢子,可由风、雨、昆虫等分散传播,侵染四周的健康植株。
叶面湿润时,降落在叶片上的孢子萌发,由气孔和伤口侵入,几天后就形成新的病斑,病斑上又产生孢子,分散传播。
在一个生长季节里,可以反复发生多次侵染,以致造成全田发病。
降雨有利于孢子形成,雨后2~3天,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45分钟即萌发,空中飞散的孢子数量明显增多,孢子传播高峰期后10~20天,田间发病数量急剧增多。
生长早期雨水多,有利于早疫病流行。
有差别的防治措施
有差别的防治措施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马铃薯疫病发生、危害也逐渐加重。
但对马铃薯也分早、晚疫病有差别的防治措施。
马铃薯早疫病防治措施一是选用早熟抗(耐)病品种。
种植抗(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能有效减轻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生。
二是轮作与清洁田园。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并及时清洁田园。
三是选择土壤肥沃的排水较好的田(地)块种植,充分施足基肥,实施配方施肥,适时追肥,并在马铃薯植株上喷洒植保素7500倍液,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四是药剂防治。
掌握在发病前看不见病斑就用药预防,发病后用药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理想,因此防治马铃薯早疫病,强调在发病前就应喷药预防。
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1∶1∶200波尔多液、70%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用药液量900kg/hm2,隔7~10d喷1次,交替使用不同药剂,喷2~3次。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措施一是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目前,在纳雍县较为抗病的马铃薯品种有米拉、威芋三号、大西洋、坝薯二号等品种。
二是建立无病留种地。
由于病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建立无病因种地,可以减少初期菌源。
留种地应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治措施。
有条件的地方、留种地应与大田相距2.5km以上。
在2季栽培地区,秋播马铃薯发病轻,更适于作种薯。
三是轮作与清洁田园。
与非茄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严禁与西红柿连作,并及时清洁田园。
四是药剂防治。
种薯处理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锰锌·氟吗啉可湿性粉剂50g,加水2~3kg,均匀喷洒在150kg种薯块上,或用相同药剂加细土或细灰2~3kg混合均匀后拌在150kg种薯块上,拌种后的薯块用塑料布覆盖12~24h后再播种。
在中心病株出现后,田间喷药如果及时,在发病初期开始施药,也可收到良好效果。
加强病情测报,指导药剂防治。
马铃薯早晚疫病怎样防治
马铃薯早晚疫病怎样防治马铃薯的种植需要我们了解一些马铃薯的常见疾病,那马铃薯早晚疫病如何识别与防治呢?那么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学习下马铃薯早晚疫病的防治方法,对你们有所帮助。
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方法马铃薯早疫病斑在田间最先发生在植株下部较老的叶片上。
开始出现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病斑干燥,为圆形或卵形,受叶脉限制,有时有角形边缘。
新老病斑扩展,会使全叶褪绿、坏死和脱水,但一般不落叶。
块茎上的病斑,黑褐色,凹陷,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周围经常出现紫色凸起,边缘明显,腐烂时如水浸状,呈黄色或浅黄色。
防治方法:一是实行轮作倒茬,清理田园,把残株败叶运出地外烧毁,以减少浸染菌源,延缓发病时间。
二是石足肥料,加强管理。
使植株生长健壮旺盛,增加自身抗病能力。
三是选用丰产抗病品种。
四是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施代森锰锌、百菌清等杀菌保护剂,会起到一定的效果。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方法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
它蔓延快,受害茎叶很快腐烂枯死,多发生在开花后,故称“晚疫病”;马铃薯叶、茎、块茎均能受害。
叶片病斑开始多发生在叶尖或叶缘。
潮湿时迅速扩大,腐败发黑,病斑边缘不清。
发出特殊的腐败气味,叶边缘生出一圈白色霉状物,在叶子的背面长有茂密的白霉,形成霉轮。
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呈褐色,叶背无白霉。
田间湿度大,早晚有露,经常阴雨,气温不低于10℃,晚疫病发生重。
防治方法:在马铃薯开花前后,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深埋,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可使用克露100克/亩全田均匀喷洒,进行预防保护性防治,用抑快净每亩40克喷雾施药间隔期为5-10天施药一次;正常天气条件下间隔7~10天用药,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
每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喷药2-3次。
如干旱少雨,喷药间隔天数可适当延长。
土豆马铃薯早疫病虫害防治
土豆马铃薯早疫病虫害防治土豆(马铃薯)早疫病虫害防治1. 简介土豆(马铃薯)是一种广泛种植的重要农作物,但同时也容易受到早疫病和虫害的侵袭。
早疫病是由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一种严重病害,会导致植株叶片枯萎和块茎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虫害主要包括马铃薯甲虫和蚜虫等,它们会破坏植株并传播病害。
因此,合理的土豆早疫病虫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2. 坚持病害防治原则在土豆早疫病虫害防治中,我们应坚持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农田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隐患。
(2)综合防治: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
(3)科学施药:合理选择农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
3. 病害防治措施针对土豆(马铃薯)早疫病和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良种选择:选择抗早疫病品种,并购买健康良种。
良种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受害风险。
(2)田间管理:加强土壤管理,保证土壤肥力充足,提高土壤抗病虫害能力。
合理施肥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减少土壤病原菌的生存和繁殖。
(3)定期病虫害监测: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发现病虫害存在的迹象,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4)化学防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
使用农药时要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并注意药物的剩余期限。
(5)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如引入控制病虫害的大蓟马等天敌。
(6)物理防治: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如利用纱网或网罩覆盖种植区域,防止虫害的侵袭。
(7)轮作休闲:合理进行轮作休闲,避免连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轮作休闲还有益于土壤的恢复和保护。
4. 预防早疫病和虫害的常见错误在防治土豆早疫病和虫害过程中,也经常出现以下错误:(1)不选择抗病虫害的良种,导致植株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2)盲目使用农药,滥用农药或过量使用农药,导致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
土豆早疫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土豆早疫病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土豆早疫病是一种常见的土豆病害,给农民朋友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控制土豆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从病原特点、病害防治和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原特点土豆早疫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型短杆菌引起的,该菌在湿热环境下最为活跃,对土豆植株的叶片和茎部造成严重危害。
该病害的病原菌主要通过种子、残株、风、雨和昆虫等途径传播,对土豆种植产生巨大威胁。
二、病害防治(一)药剂防治1.选择合适的药剂在土豆早疫病的药剂防治中,应选择具有广谱杀菌活性的药剂,并按照指示使用。
常用的药剂有金雷霆、多菌灵等。
2.合理施药施药时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和喷雾量,确保药液能够均匀覆盖到土豆植株的叶片和茎部,提高药效。
同时,应注意药剂的使用时间和次数,避免过量施药,以避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二)种植管理1.合理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土豆品种,对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应性高,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
2.合理调整种植密度适当降低土豆的种植密度,增加植株间距,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传播的机会。
3.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抗病能力。
避免连作,定期更替土壤,防止土壤中病菌和虫害的积累。
(三)综合防治措施1.病虫害监测与预警专业人员应定期对土豆田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朋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害虫防治与病害综合防治相结合,开展害虫的有针对性防治,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3.生物防治引入益生菌、拮抗菌等有益微生物,通过竞争和拮抗,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4.物理防治采取合理的遮阳措施,减少土豆叶片的湿度,为土豆早疫病的发生提供不利条件。
5.机械防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避免病原菌和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三、总结土豆早疫病是严重威胁土豆种植的病虫害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土豆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土豆产量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 , 一年生草本植物 , 别称地蛋 、 洋芋 、 土豆等 , 是 中国五大主食之一 , 其营养价值 高、 适应力强 、 产 量大, 是全球第 二 三 大重 要的粮食作物 , 仅次于小麦和玉米 。 马铃薯是块 茎繁殖 , 可入药 , 性平 味甘 , 主治 胃痛 、 痄肋 、 痈 肿等疾病 。马铃薯在蔬菜生产 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适应性 强, 分布广 , 用途多 , 既是蔬菜又是粮食 。在 马铃薯生产中, 早疫病和晚疫病发生 、 危害在逐年加重 , 给生产上造成很大 的损失 , 所以控制 马铃薯早疫病和晚疫病 的发生流行 , 准确 有效控制该病的危害 , 提高识别与防控能力 , 成 为让农 民增 收、 农业增效的重要手段 。 早疫病
长、 喙状。
( 二)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 随病株残体 、 病薯越冬 , 翌年种薯发芽病菌 即开 始侵染 。在温湿条件适宜 时, 产生分生孢子 , 侵染马铃薯幼 苗, 引起 田间发病 。在生长季节 , 马铃薯叶上病斑产生 的孢 子, 可 由风 、 雨、 昆虫等分散传播 , 侵染四周的健康植株 。叶 面湿润时 , 降落在 叶片上的孢子萌发 , 由气孔和伤 口侵入 , 几天后就形成新的病斑 , 病斑上又产生孢子 , 分散传播 。在 个生长季节里 , 可 以反复发生多次侵染 , 以致造成全 田发 病。降雨有利于孢子形成 , 雨后 2  ̄ 3天 , 湿度 高于 7 0 %, 该 病 易发 生和流行 , 分生孢子萌发适温 2 6 — 2 8 ℃, 当叶上有结 露 或水 滴 , 温度适 宜 , 分生孢 子经 3 5 — 4 5分钟 即萌发 , 空 中 飞散的孢子数量 明显增多 ,孢 子传 播高峰期后 l 0 ~ 2 0 天, 田间发病数量急剧增多。 生长早期雨水 多 , 有利于早疫病流
一
行。 ( 三) 防治方法
1 、 选用早熟耐病品种 , 适当提早收获 。 2 、 常发地块 应加强栽 培管理 , 采 取合理 灌溉 、 清 沟排 渍、 低洼地高畦种植 、 清除杂草 、 合理密植等措施 , 降低 田间 湿 度 ,改善 通风和光 照条件; 选择土壤肥 沃的高燥 田块种 植, 增施有机肥 , 推行 配方施肥 , , 防止植株脱肥早衰提高寄 主抗病 力 ; 清 除田间病 残体 , 搞好邻 近番茄 、 辣椒 等茄科蔬 菜早疫病 的防治 , 减少菌源。 3 、发病前开始喷洒 7 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 0 0倍 液 或 6 4 %杀毒 矾可湿性粉刺 5 0 0倍 液 、 8 0 %喷克可湿性 粉剂 8 0 0倍液 、 8 0 %大生 M一4 5可湿性粉剂 6 0 0倍液 、 7 0 %代 森 锰 锌可湿性粉剂 5 0 0倍液 、 8 0 %新万生可 湿性粉剂 6 0 0倍 液、 1 : 1 : 2 0 0倍 式 波尔 多液 、 7 7 %可 杀得 可 湿性 微粒 粉 剂 5 0 0倍液 , 隔7 一 1 0天 1 次, 连续 防治 2 — 3 次。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源
二、 晚疫 病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凡种植 马铃 薯的地 区都有发生 , 其损失程度 由气候 条件 而定 。在多雨 、 气候冷 湿的地 区和年份适于疫病发生和流行 ,受害马铃薯提前枯
死, 减产可达 2 0 %一 4 O %。 ( 一) 症状
、
( 一) 症 状
晚疫病可危害叶片 、 叶柄 、 茎和块茎。 在叶片上 , 从叶尖 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褪绿斑点 , 空气湿度大时 , 病斑 迅速 扩大 , 甚 至扩展达整个叶片 , 并可沿 叶脉侵入 叶柄 及茎部 , 形成褐色条斑 。 病斑与健部无 明显界限. 在暗褐色病斑边缘 长出一 圈白色霉层 , 叶片背面更为明显。发病严重时 , 使叶 片萎蔫下垂 , 全株变黑呈湿腐状。
( 二) 发 生 规 律
主要为害叶片 , 茎、 叶柄 , 块茎也可受侵染。叶片染病 , 初见褐色小斑点 , 渐扩展成圆形或近圆形 的黑褐色病斑 , 斑 面上有 明显 的同心轮纹。湿度大时 ,病斑背面生 出黑色霉 层。 田间常下部叶片先发病 , 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 大斑 ,导致 叶片干枯 脱落 。叶柄和茎秆上的病斑多为椭 圆 形, 凹陷。块茎受害 , 产生 暗褐色 、 稍 凹陷、 圆形或近 圆形 的 斑块, 病健交界 明显 。病部深入皮下 0 . 5 厘米左右 , 薯 肉呈 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至贮藏期 , 病斑增大 , 严重 时致薯块干 腐皱缩 。 致病菌为茄链格孢 。 病菌菌丝暗褐色 , 有隔 ; 分生 孢 子梗 1 ~ 5根从 气孔伸 出 , 筒 形或 短杆状 , 多较 直 , 暗褐 色, 具1 ~ 7 个 隔膜 , 顶端着 生分 生孢 子 ; 分 生孢 子手雷形或 倒 棒状 , 黄褐色 , 具 纵横 隔膜 , 隔膜处有缢 缩 , 顶端 细胞细
马铃薯晚疫病菌主要 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 ,带菌种 薯是病害侵染 的主要来 源 , 病薯播种后 , 多数病芽失去发芽 能力或 出土前腐烂 ,少数病薯 的越冬菌丝随种薯 发芽而开 始活动、 扩展并 向幼芽蔓延 , 形成病菌 , 即中心病株 。 出现中 心病株后 , 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囊 , 借风雨传播再侵 染。病菌 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叶片 ,而危害块茎时则通过伤 口、 皮孑 L 和芽眼侵入 。 晚疫病在多雨年份易流行成灾 。地势低洼排水不 良的 地块发病重 , 平地较垄地发病重。 过分密植或株型高大可使 小气候增加湿度 , 有利于发病。偏施 氮肥 引起植株徒长 , 或 者土壤瘠薄缺氧或粘重土壤使植株生长衰弱 ,均有利于病 害发生 。 增施钾肥可提 高植株抗病性减轻病 害发生 。 不同的 马铃薯 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差异 ,一般叶片平滑 宽大 , 叶色黄绿匍匐型 的品种容易感 病。叶片小而茸毛多 , 叶肉厚 , 颜色深绿 的直立型 品种 比较抗病 。 叶片表面气孔数 目多的品种也容易感病 。马铃薯 的不 同生育期对晚疫病的 抗病力也不一致 , 一般幼苗抗病力强 , 而开花期前后最容易 感病 。 叶片着生部位也影响发病 , 顶叶最抗病 , 中部 次之 , 底 叶最容易感病 。 ( 三) 防治方法 1 、 选育抗病品种。马铃薯不 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能 力有很大差别 , 因为马铃薯晚疫病菌很容 易发生变异 , 垂直 抗病 品种栽植几年后 、 容易丧失其抗病性 , 所以应选用具有 水平抗病性 的品种 。 2 、 建立无病 留种地和选用无病种薯 。无病 留种 田应与 大 田相距 2 0 0 m 以上 , 以便减少病原 菌传播侵 染的机会 , 并 严格 实行各种防治措施 ,可在发病轻 的地块 ,选择无病植 株, 单收单藏留种 。 3 、 种薯处理。 用 内吸性杀菌刺浸种 , 如5 0 %多菌灵 5 0 0 倍液浸种 , 也可用 2 0 0倍福尔马林溶液浸种 。 然后堆积并覆 盖严 密, 闷种 2 小 时, 再摊开 晾干 。 4 、 加强栽培管理。播种前精选种薯 , 淘汰带菌块茎 , 可 减少 田间中心病株的数量 。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培土可减少 游动孢子囊侵染薯块的机会 。 在病害流行年份 , 适 当提早割 蔓, 2周后再 收取薯块 , 可避 免薯块与病 株接触机会 , 降低 薯块带菌率 。 5 、 药剂防治。 当 田间出现 中心病株时 , 立 即清除 中心病 株, 喷洒 1 %一 2 %硫酸铜液 , 每 7天喷 1 次, 连续喷 2 — 3次。 ( 作 者单位 : 1 5 1 5 0 0黑龙 江省 兰西县农业技 术推 广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