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通辽科尔沁区实验初中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范本八年级文言文训练及答案(四篇)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范本八年级文言文训练及答案(四篇)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范本八年级文言文训练及答案(四篇)如何写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练习及答案范本一在本期中,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初一.七班,其中有十多名彝族学生。

从他们入学考试的状况来看,七班60名学生成绩相对较差,而且多数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力量都不是很高,特殊是拼音和朗读更差,这给我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所以,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依据部编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主要是尽力弥补根底,培育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方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是培育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采纳的是部编教材人教版20xx版,20xx年印制的新版教材,和以前的人教版教材相比,篇目做了较大的改动,删除了一半,新增了一半。

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淡化了以前根据文体来划分单元的形式,更加注意学生的人文体验,特殊是对于阅读的编排表达了“三位一体”的理念,也就是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阅读三者既有区分,又有联系,互为补充,力求构建完整的阅读体系,同时培育的阅读力量,表达语文的“工具性”。

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共计22课,各种文体混合编排,注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而且表达了梯度。

比方:每个单元要求学生把握的学习目标都有明确规定,既有练习,呈螺旋式上升,又有侧重。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育,赐予必要的入学教育,明确学习要求,进展方法指导,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学语文,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2、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学问,在生活中学道理,开头漂亮语文的欢乐之旅。

3、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准时发觉教学中的问题,并进展反思。

4、指导学生进展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竞赛或者是演讲竞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

2013年八年级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八年级文言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一)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

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①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②也。

”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每一醉,则大适③四融然④。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环堵:四壁。

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③适:满足。

④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⑤畜:同“蓄”。

⑥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渔人甚异之异: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3)颖脱不羁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辍: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1分)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

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面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①天子且至________ ②军霸上 ________ ③改容式车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最后一句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列精子高窥井列精子高①听行②乎齐湣王③,列精子高著束布④衣,白缟冠,颡推之履⑤,特会朝⑥而袪步⑦堂下,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

”列精子高因步而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

喟然叹曰:“侍者为吾听行于齐王也,夫何阿哉?又况于所听行乎?万乘之主,人之阿之亦甚矣,而无所镜,其残亡无日矣!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已也而恶士之明己也。

镜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也功大。

得其细,失其大,不知类卫。

——《吕氏春秋》【注释】①列精子高:战国时贤人。

②听行:听信。

③齐湣(mǐn)王:齐国国君。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文言文阅读测试练习

人教版初二上学期文言文阅读测试练习

八上文言阅读测试——zmczlhqing一、阅读?桃花源记?,答复以下问题。

(28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1分)2.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分)①芳草鲜美..( ) ③便扶.向路( ) ..( ) ②屋舍俨然④寻.病终( ) ○5便要.还家( ) ○6皆叹惋.〔〕3.从选段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2分〕发现桃花源——〔〕——〔〕4.在选段中找出与以下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

〔2分〕⑴悉.如外人〔〕⑵便要.还家〔〕5.第一段中表现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4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语句。

(6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缺乏为外人道也。

7.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2分) 8.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①戮其仆②。

晋侯怒,谓羊舌赤③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

士鲂、张老止之。

公④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

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

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

不能致训,至于用钺。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

吾子之讨,军礼也。

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

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⑤,使佐新军。

(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

②仆:指驾车的人。

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

④公:指晋侯。

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共断3处。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介胄之士不拜/予无重寡人之过B.天子为动/臣闻师众以顺为武C.何辱命焉/且焉置土石D.寡人之过也/人恒过然后能改(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④,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注释)①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阳:水的北面。

②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③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

④龂(yín 银)龂然:争辩的样子。

(1)下列句子划线字释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姓是溪为冉溪。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实是欲界之仙都C.日暮相关何处是D.同是天涯沦落人(2)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3)愚溪在作者给它命名之前有两个不同的名字,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得名的原因写在下面。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②委而去之________③亲戚畔之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需即提出论点,并将“天时”“地利”“人和”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没有被攻下,是因为攻城者没有占据有利作战的天时。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绠不可竭________ ②三日而后汲视________ ③悦人襟灵________(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南宋)王十朋钱清地古思刘宠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

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2.文言文阅读(甲)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语文初二下学期文言文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二下学期文言文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二下学期文言文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②而捐③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①涓(juā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

官名,俗称太监。

担任宫廷内洒扫的人。

②安事死马:要死马有何用?③捐:白白费掉。

(1)“反”,《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有以下几种,文中“反以报君”中的“反”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背叛,违反B.反而C.对立D.同“返”,返回(2)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与《马说》中的千里马命运截然不同,请简述其不同。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乙】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

师襄子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

”有间②,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木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③也。

”有间,有所默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离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④也。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①进:继续学(新内容)。

②有间:过了一段时间。

③为人:作曲的人。

④《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③可以益矣________(2)下列各组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志也B.丘得其为人,黑而长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C.不知其善也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D.有所默然深思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是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通辽市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通辽市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

通辽市语文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文言文阅读【甲】自渴①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②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

逾石而往,有石泓,吕蒲被之,青鲜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

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

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③,可列坐而庥④焉。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

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⑤而盈。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选自柳宗元《石渠记》)【乙】钴鉧潭在西山西。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

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⑥门来告曰:“不胜⑦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⑧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⑨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

则崇⑩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11 。

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款?(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记》)【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桥:建桥、架桥。

③箭:小竹。

④麻:同“休”,休息。

⑤酾(shī):疏导,分流。

⑥款:叩,敲。

⑦胜:承受。

⑧芟(shān):割草。

⑨贸财:以物变卖换钱。

⑩崇:加高。

11 潀(có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

⑩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上述文章均为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时所作)(1)参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的解释,谈谈“亟”字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亟”的义项:①jí急,赶快。

②qì(气),屡次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4)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上承郦道元《水经注》,而又有所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小测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小测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小测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小测卷班级姓名学号(一)(10分)永之氓①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六氓, 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②之甚身且死何以货③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注释]①氓:百姓②蔽:蒙蔽, 不明白。

③货:这里指钱财。

1.用“/”给下面阅读材料断句。

(2分)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永之氓咸善游()②乘小船绝湘水()③吾腰千钱, 重()④重, 是以后()3.翻译句子: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2分)译文: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二)(10分)大宗曾罢朝①, 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 每廷争辱我, 使我常不自得③。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

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太宗罢朝》)[注释]:①太宗曾罢朝:太宗, 指李世民。

罢朝, 指因生气而散朝。

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 李世民之妻, 死后谥文德, 故称。

③不自得:不痛快。

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5.用“/”给下面阅读材料断句。

(2分)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谁触忤陛下( ) (2)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3)皇后何为若是( ) (4)安敢不贺()7.翻译句子:岂过魏徵, 每廷争辱我, 使我常不自得。

(2分)译文:8.读完本文后, 你有何感想, 请你谈一谈。

(2分)(三)(10分)田子为相, 三年归休, 得金百镒奉其母。

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 非吾所欲也。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试卷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试卷含答案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古有愚公谷③,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④,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注释)①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

阳:水的北面。

②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

③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

④龂(yín 银)龂然:争辩的样子。

(1)下列句子划线字释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姓是溪为冉溪。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实是欲界之仙都C.日暮相关何处是D.同是天涯沦落人(2)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3)愚溪在作者给它命名之前有两个不同的名字,请你用自己的话把它们得名的原因写在下面。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张仪岂不诚大丈夫乎②父命之③以顺为正者(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语言流畅,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对于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的影响。

B. 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所以他们是大丈夫。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试题全册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试题全册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试题全册人教版八年级〔上〕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一、《桃花源记》语段检测阅读以下语段,答复以下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假设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给画线处填上适宜的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普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落英缤纷 4.选出以下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项( ) A、悉如外人咸来问讯 B、屋舍俨然便舍船,从口入 C、武陵人捕魚为业一一为具言所闻D、问今是何世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5、选出加线字的意义有错的一项( )A.便要还家(要:邀请) B、鸡犬相闻(闻:听见)C.土地平旷(旷:空阔,宽阔)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属于) 6、以下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四个 7、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4)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缺乏为外人道也!? 译文: 8、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A 比喻B 夸张C 借代D 比照 9.第2段中,作者是从、和等三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表现了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的社会环境、的生活状况和的精神状况,这段描写表现了作者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3 (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3 (2)

初二上学期课内文言文能力测试(一)阅读《桃花源记》第二段、第三段,回答问题⒈解释加点字⑴具.答之()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⑶屋舍俨然..()⑷各复延.至其家()⑸乃.不知有汉()⑹便要.还家()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分歧的是()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两个、⒋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分歧的是()A、阡陌交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无论..魏晋 D、设酒杀鸡..作食⒌翻译句子(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⒍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像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二)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⒈《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采用了的写法。

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 (4)无案牍之劳.形( )⒊“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多助之至,天下顺之.D.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⒋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⒌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A.本身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居住在陋室中。

B.本身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D.表白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

C.以古代名贤自况,表白本身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三)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⒈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可爱者甚蕃.()⑵濯清涟而不妖.()⑶香远益.清()⑷可远观而弗成亵.玩焉()⒉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⒊选文第1节从、、三个方面对莲花进行了描写。

⒋短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文言文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张仪岂不诚大丈夫乎②父命之③以顺为正者(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孟子》语言流畅,善于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富有文采和感染力,对于后代的散文有较大的的影响。

B. 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所以他们是大丈夫。

C. 做大丈夫,首先要是个仁者,要有以天下为家的博大胸怀,要有以天下人为亲的伟大情怀,居住在天下最大的居所--“仁”里。

D.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与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相近。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列精子高窥井列精子高①听行②乎齐湣王③,列精子高著束布④衣,白缟冠,颡推之履⑤,特会朝⑥而袪步⑦堂下,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

”列精子高因步而窥于井,粲然恶丈夫之状也。

喟然叹曰:“侍者为吾听行于齐王也,夫何阿哉?又况于所听行乎?万乘之主,人之阿之亦甚矣,而无所镜,其残亡无日矣!孰当可而镜其唯士乎人皆知说镜之明已也而恶士之明己也。

镜之明己也功细,士之明己也功大。

得其细,失其大,不知类卫。

——《吕氏春秋》【注释】①列精子高:战国时贤人。

②听行:听信。

③齐湣(mǐn)王:齐国国君。

④束布:练帛。

通辽市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通辽市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通辽市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乙】惠子相①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②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③,非练实④不食,非醴泉⑤不饮。

于是鸱⑥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⑦!’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惠子相梁》)【注】①相:做宰相。

②鹓鶵(yuān chú):传说像凤凰一类的鸟。

③止:栖息。

④练实:竹子所结的子⑤醴(lǐ)泉:甜美的泉水。

⑥鸱(chī):猫头鹰。

⑦吓:模仿猫头鹰发怒的声音。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鱼之乐也是:________②子固非鱼也固:________③或谓惠子曰或:________④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________(2)请用“/”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画两处)。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4)【甲】文庄子与惠子的辩论是因惠子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而挑起的。

【乙】文庄子用“鹓鶵”比喻________。

(5)【甲】【乙】两文分别体现了庄子怎样的特点?请概括。

2.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如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古之君人,有以干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面练习。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曰:'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①天子且至________ ②军霸上 ________ ③改容式车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最后一句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②,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

②属文:写文章。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________②比冠,博通经史 ________(2)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通辽市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通辽市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

通辽市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本文选自________(时期)的大儒孟子写的《孟子》。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空乏其身(财资缺乏)B.而后作(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C.而后喻(表达)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3)本文开篇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六位圣君贤相的出身。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这样写意在说明什么道理?(4)文中作者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列举了承载“天降大任”的人所遇到的磨难。

在作者看来,这些“磨难”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回答)(5)对于治理国家,孟子认为“内”要有“拂士”,“外”要有“敌国”,只有这样,国家才不至灭亡。

你同意孟子的这个观点吗?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景公之时景公之时,雨雪①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②。

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③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令所睹于途者,无闻其乡;所睹于里④者,无闻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

士既者兼月⑤,疾者兼岁。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②陛:宫殿的台阶。

③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④里:小于乡的行政单位,周代以二十五家为里。

初二下学期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二下学期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

初二下学期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是,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选自《孟涂文集》)【注】①奚:怎么。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________②然后能自反也________③君子之学必好问________④舍问,其奚决焉________(2)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B.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C.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D.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4)选文【甲】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后,对这两篇短文的感受。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________②《齐谐》者,志怪者也________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④鹏之背________⑤怒而飞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填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欲穷其林土地平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处处志之诣太守便扶向路寻向所志欣然规往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开朗:阡陌:交通:俨然:怡然:妻子:邑人:绝境:外人:间隔:无论:不足:未果:问津:垂髫: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有什么作用?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在句中的位置不限)。

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13、用原文回答:(1)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2)、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3)、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

(4)、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5)、《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6)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7)、《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14、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15、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1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桃花源记参考答案:1、东晋陶渊明2、顺着、沿着遇到花瓣走尽开阔同“邀”邀请摆、邀请告诉作标记到顺着从前计划不久渡口3、繁多的样子开阔明亮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整齐的样子愉快的样子妻子儿女乡邻与世隔绝的地方桃花源以外的人隔断不用说,更不必说不值得没有实现访求,探求指小孩4、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5、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生活的恬适。

或:美丽富饶,安宁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6、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

7、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8、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9、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10、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虽民风淳朴,但生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

11、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12、桃花林芳草鲜美,桃花源土地平旷。

13、(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往来种作”和“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或: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

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豁然开朗。

(6)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落英缤纷。

14、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15、景物描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铭()馨()牍()儒()淤()涟()蔓()蕃()逸()噫()2.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3.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A.无/案牍之劳形 B.无案牍/之劳形 C.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2)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A.应当 B.适宜 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A.新鲜 B.少 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A.否则 B.却 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 A.助词、的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 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 B.可以用来 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 A.美丽而不端庄 B.妖气 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 A.赞成 B.同意 C.和……一样(8)亭亭净植() A.植物 B.栽种 C.立5.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6.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7.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8.填空。

(1)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我们学过唐代(人名)的(书名),这篇文章押韵的韵脚有、、、、、、、。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也可以,我们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时代)的(人名),选自《》。

(3)《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

《爱莲说》用“莲”自况,婉曲批判了当时、的世风。

9.把握两篇短文的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各题。

(1)《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文大意?(2)《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3)《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4)《爱莲说》以菊、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二、阅读(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

2.解释下列词语(1)斯:(2)馨:(3)案牍:(4)劳形:13.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孔子云:何陋之有?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5.指出“龙”、“仙”比喻什么?(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下列字注音:蕃()濯()亵()鲜()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A.省略句B.判断句C.被动句4.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可爱者甚蕃(多)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③亭亭净植(种植)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5.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6.《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

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牡丹”比喻“莲花”比喻看法: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

8.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咏莲的有,咏牡丹的有。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最喜爱的花:喜爱的原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器皿()罔不()贻()有奇()黍()箬篷()糁()峨冠()髯()衣褶()诎()楫()椎髻()壬戌()虞山()篆章()二、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3.尝贻余核舟一()()()4.盖大苏泛赤壁云()5.高可二黍许(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石青糁之()()11.中峨冠而多髯者()()()12.如有所语()13.其两膝相比者()()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19.其人视端容寂()()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便要还家()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诎右臂支船( )4.左手倚一衡木(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选贤与能( ) 8.矜、寡、孤、独、废疾者( )9.荡胸生曾云( ) 10.混黄华叶衰( )四、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①木:能以径寸之木()②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以至鸟兽、木石()文曰“初平山人”()③奇:明有奇巧人()④有:明有奇巧人()长约八分有奇()长约八分有奇()⑤为:为宫室、器皿、人物()⑥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启窗而观()为人五;为窗八()而计其长曾不盈寸()⑦可:高可二黍许()⑧云:盖大苏泛赤壁云()珠可历历数也()此中人语云()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