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德州第二中学

合集下载

有意思的经济学小故事,你真的看懂了吗?

有意思的经济学小故事,你真的看懂了吗?

有意思的经济学小故事,你真的看懂了吗?1、以不变应万变一位经济学家回到他的母校,并对眼下的考试题目很感兴趣。

于是他请曾经教过他的老师拿出考题。

使他大吃一惊的是,现在的考题与他十年前答的题一模一样。

他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

老师回答说:“问题虽然没变,但答案变了。

”2、除去统计数字水分的简便方法关于敌军伤亡人数,可用下列方法统计:我军的公报数除以二点五,加上敌军的公报数乘以四后取一半。

这样差不多接近实际数字。

3、计量经济学的四条黄金定律甲、大胆地思考;乙、不受限制地创造;丙、出奇地幸运;丁、做不到的话,就下决心当一位经济理论家吧。

4、已被证实的两大命题经济学家第一定律:对任何一位经济学家而言,一定存在着一位实力旗鼓相当的同时观点又针锋相对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第二定律:他们都是错的。

5、公私分明问:购买彩票与购买垃圾股的区别在哪里?答:在第一种情况下,你是在帮助社区游泳池融资。

在第二种情况下,你是在帮助股票投机商的家庭游泳池融资。

6、难处理的透明度经济统计数据就象比基尼,暴露出的那部分固然重要,但没暴露出的那部分才更是要命。

7、弹无虚发问:你应该到哪里发表论文?答:如果你能理解并能证明,那么就寄给数学杂志;如果你能理解但无法证明,那么就寄给物理学杂志;如果你不能理解但能证明,那么就寄给经济学杂志;如果你既不能理解也无法证明,那么就寄给心理学杂志;8、另一种“柠檬”商品精心设计的模型从根本上说,是经过审慎挑选的有关现实的一组谎言,或者说是经过审慎挑选的有关现实的部分真理。

更一般地讲,世界上存在着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数字。

9、总统的困惑克林顿和叶利钦在首脑会谈的间歇闲聊。

叶利钦对克林顿说:“你知道吗,我遇到了一个麻烦。

我有一百个卫兵,但其中一个是叛徒而我却无法确认是谁。

”听罢克林顿说:“这算不了什么。

令我苦恼的是我有一百个经济学家,而他们当中只有一人讲的是事实,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个人。

”10、智慧的显现一位经济学家去华盛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

一个关于经济学,但很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关于经济学,但很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关于经济学,但很有趣的小故事一个8岁的中国小女孩,随父母到美国定居,她在中国只上过一年级,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在美国相当于四、五年级的水平。

但是她的父母出于安全考虑,将她安排到了二年级。

小女孩开始在美国上学,但由于语言不通,她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终于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数学计算题:1+5+15=?,小女孩高高的举起了她的小手,老师示意上到前面去写出答案,她走到前面,将问号擦掉,写上了正确答案。

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交给小女孩,小女孩一开始不敢要这枚硬币,但是老师示意她收下,于是她欣然收下。

从此以后,小女孩的父母发现,他们不再需要像在国内那样监督小女孩学习,她已经开始主动学习了。

因为小女孩明白,她现在学习的知识就可以为她创造财富。

老师作为奖励发放的硬币,不是真正的美元,而是只能在校内流通的货币,而且学校有规定,在校内买东西,只能使用这种校内流通的货币,真正的美元在学校里不能流通。

小女孩有一个家里非常富裕的同学,他的父母每天都会给他很多零用钱,但是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并不好,他得不到老师发放的硬币,所以他在学校里买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时小女孩明白了一个道理:“靠父母不如靠自己”。

于是小女孩就用手中的硬币与这个同学交换,一枚硬币换十美元,1:10,这就是汇率。

后来,小女孩儿在学校的超市里看到了一只非常可爱的玩具熊,标价50枚硬币。

小女孩打算攒钱买下它。

于是她每次上课的时候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她发现,老师很少点到她的名字,让她回答问题,小女孩又明白了:赚钱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有的。

经过努力,小女孩终于攒够了50枚硬币,她很高兴的拿着硬币跑到超市,走进超市,她发现,那只玩具熊还摆在原来的位置,但是它的标价变成了80。

小女孩因此懂了什么叫通货膨胀。

故事还在继续,小女孩会不会接着攒钱,那么,如果她攒够80枚硬币的时候,玩具熊的价格又提高了怎么办?她也可以向老师去借钱,或者是去找超市的老板谈,是否可以赊出这个玩具熊,那么,老师会把钱借给小女孩儿吗?超市老板是否会同意赊销这只玩具熊呢?很显然,他们会,因为小女孩是一个小学生,好的信誉很好,而且学习也很好,她有足够的能力偿还自己的债务,小女孩儿就相当于银行积极争取的信誉良好的企业,他们很愿意将钱借出。

10个经典趣味经济学小故事

10个经典趣味经济学小故事

10个经典趣味经济学小故事一谈到经济学,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好高深啊”,似乎这是大家平时不敢望其项背的大咖们才能钻研的哲学,其实我们观念中所理解的经济学,只是这门学问的一部分,而大部分经济学的知识却散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只是大家平时没有把他们归为“学问”罢了。

下面分析10个日常生活中的趣味经济学,谈笑风生间,让我们一窥这门学问的里就!1.【销售定位】男生对女生说:我是最棒的,我保证让你幸福,跟我好吧。

——这是推销。

男生对女生说:我老爹有3处房子,跟我好,以后都是你的。

——这是促销。

男生根本不对女生表白,但女生被男生的气质和风度所迷倒。

——这是营销。

女生不认识男生,但她的所有朋友都对那个男生夸赞不已。

——这是品牌。

2.【复利经济学】给你两个选择,1.今天一次性给你10亿元;2.今天给你1元,接下来连续30天每天都给你前一天2倍的钱。

你选哪个?很多人选了1,可是我告诉你,选2的结果是21.47亿。

这题目告诉我们,不要期望一夜暴富,起点哪怕低到仅有“1元钱”,但只要你每天努力多一点,每天进步一点,就能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

3.【第二杯经济学】对于肯德基而言,一杯饮料的成本包括了店租、水电、人工和原材料,你在买第一杯的时候已经把所有这些费用都分担了,后面半价的第二杯只需要原材料的成本,即为边际成本,而这个很低。

所以也许第二杯肯德基从你身上赚的钱更多。

同样,也可以解释麦当劳的这一现象!4.【奢侈品定义】经济学老师一日讲到奢侈品,为了便于理解,说道:“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奢侈品么,假设你跟你的女朋友逛街,你女朋友盯着一个东西超过30秒,你付钱买了下来,那么这个东西就是奢侈品。

”同学们都会心一笑。

还没完,“继续逛,你的女朋友又盯着一个东西超过30秒,同学们,那你的女朋友就是奢侈品啊!”5.【E时代的经济学】你决定上网聊天,这叫创业;上来一看,MM真多,这叫市场潜力;但GG也不少,这叫竞争激烈;于是你决定吸引MM眼球;这叫定位;你说你又帅又有钱,这叫炒作;你问:“谁想和我聊天”,这叫广告;你又问:“有美女吗?”,这叫市场调查;有20个人同时答:“我是美女”,这叫泡沫经济。

12个趣味经济学小故事

12个趣味经济学小故事

12个趣味经济学小故事1. 教堂拥挤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座古老的教堂。

这个教堂的规模很小,只有一位牧师和一位助理牧师。

每个星期天,村民们都会穿着整洁的衣服,去教堂做礼拜。

有一天,一个经济学家来到这个村庄,发现教堂里只有两个座位,一个是牧师的,一个是助理牧师的。

经济学家问村民:“为什么你们不增加教堂的座位?”村民们回答:“因为只有两个牧师。

”2. 钻石与水有一个经济学教授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说:“如果现在我手上有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而你手上有一杯普普通通的水。

那么,你要用这杯水来交换我的钻石吗?”学生们纷纷摇头。

教授微笑着说:“但是,如果我用这杯水来交换你的笔记本电脑呢?”学生们开始思考起来。

3. 苹果与橙子一个水果摊贩卖苹果和橙子。

一天,一位顾客抱怨说:“你的橙子太小了!”摊贩回答:“但是我的苹果更小。

”虽然这句话有些道理,但是它忽略了顾客可能更看重橙子的口感和质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对同一样事物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价值评估。

4. 黑市与价格在一个小城市里,有一个黑市贩卖走私香烟。

有一天,警察突击检查这个黑市,抓住了所有的香烟走私者。

第二天,走私者开始在街上贩卖香烟,而且价格比以前更高。

这是因为他们现在必须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进行交易,增加了风险和成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价格的变化并不是单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还受到市场结构、法规等因素的影响。

5. 彩票与赌博一个人中了彩票头奖,获得了巨额奖金。

记者采访他时,问道:“你打算怎么花这笔钱?”中奖者回答:“我要去赌博。

”记者惊讶地问:“为什么?”中奖者回答:“因为我只知道一种赚钱的方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赌博并不是一种赚钱的方法,而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

6. 稀缺与价值有一个小岛上的居民们只生产一种珍贵的珍珠。

有一天,一个商人来到这个小岛,发现珍珠的价格非常高。

商人想:“如果我能把这个岛上的珍珠全部买下来,那么我就可以垄断市场,提高价格了。

经济学小故事

经济学小故事

经济学小故事
故事一,砍树的人。

从前有个人去森林砍树,他每天都努力工作,希望能砍伐更多的树木,换取更
多的金钱。

但是他却没有留意到,随着他不断砍伐树木,森林的面积越来越小,树木的数量也在减少。

最终,他砍伐的速度超过了树木的生长速度,导致森林资源的枯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会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

故事二,钱包里的钱。

有一天,小明在街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满了钞票。

他很高兴地把钱包交
给了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找到了失主,失主非常感激地把钱包收了回去。

小明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称赞,因为他的行为体现了诚实守信的美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品质,它能够建立信任,促进交易,推动经济的发展。

故事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农民小王在春天里辛勤耕作,种下了许多瓜籽和豆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他终于收获了丰硕的果实,瓜瓜蔓蔓,豆豆茁壮。

小王高兴地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辛勤劳动终于得到了回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获得丰硕的收获。

以上就是几个经济学小故事,它们或许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望通过这些小故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济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中体会到经济学的魅力。

愿我们在学习经济学的道路上,能够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成为经济学的智者。

经济学的小故事

经济学的小故事

经济学的小故事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它们或许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案例,但却能够生动地展现经济学的魅力和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小故事,感受经济学的魅力吧!故事一,亚当·斯密的蜜蜂和蚂蚁。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理论。

有一天,他在花园里看到了一只蜜蜂和一只蚂蚁。

蜜蜂辛勤地采集花蜜,而蚂蚁则忙着搬运食物。

斯密观察着它们,突然灵感来了,这就是劳动分工和交换的原理!蜜蜂专心致志地采集花蜜,而蚂蚁则专注于搬运食物,二者通过交换,使得彼此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这个小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劳动分工和交换的重要性,也成为了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之一。

故事二,瑞士的巧克力和钟表。

瑞士是一个以巧克力和钟表闻名于世的国家。

这两个产业在瑞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工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然而,有趣的是,瑞士并不生产可可豆和钟表零部件,它们都需要从国外进口。

为什么瑞士能够成为这两个产业的领军者呢?这就是因为瑞士善于利用比较优势。

瑞士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并不适宜种植可可豆,也没有丰富的钟表零部件产业,但它拥有优质的手工艺和高效的生产工艺,因此,瑞士选择专注于巧克力和钟表的加工和制造,而将原材料的生产交给其他国家。

这样一来,瑞士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故事三,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的经济模式也不断涌现。

比如,共享经济、电子商务等,它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让闲置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它们降低了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而电子商务则打破了传统的购物模式,让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购买到全球各地的商品,极大地提高了购物的便利性。

这些新的经济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了当代经济学的新亮点。

经济学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它们或许只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却能够生动地展现经济学的智慧和魅力。

经济学趣味小案例

经济学趣味小案例

尽管对经济学的学科分类不尽相同,但大体上经济学被普遍认为既非文科也非理科,而是被归类为社科类。

究其缘由,正因为经济这门学科,你可以说它还不够成熟不够严谨,但你绝对无法否定它存在的意义。

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和它打交道……下面这N个段子、故事,证明了这一点!理发师与经济学家一天,一位理发师给一位教堂的牧师理发,理完后当牧师要给理发师付费时,理发师拒绝了,他说:“您为上帝工作,我怎能收您钱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多了12部圣经。

一位警察找这位理发师理发,理发师再次拒绝收费,他说:“您保护大众,我怎能收您费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多了12个甜圈圈。

一位经济学家来找这位理发师理发,理发师又一次拒绝收费,他说:“您为大家的福利而工作,我怎能收您钱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有12位经济学家等着他理发。

两只母牛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送一只给邻居,以体现友好。

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把它们送给国家,而国家供应你牛奶。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卖掉一只母牛,以所得收入再购进一只公牛。

他们不是夫妻对外国人长长的姓名,中国人向来头痛。

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十分生气地跟学生说:“我给你们讲了800遍了,你们知道吗,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得里希·恩格斯,他们不是一对夫妻,而是四个不同的经济学家”。

苏联人民的排队哲学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量物资被用于生产重工业产品(如钢铁)和军用物质,因此民生物质的供给十分缺乏。

在没有配给制度下,大家都经常四处打探消息,只要一听到哪里有商品,就赶快排队去买,不管现在是不是有急用。

因此,他们平常都习惯随时携带大笔现金或购物袋,以备不时之需。

卡诺斯基是个家境不错的商人,有一天下班时,看到路边有人在大排长龙,他就立刻加入排队,然后问前面的人说:“今天有什么货可以买?”前面的告诉他:“今天在登记购买小汽车。

”卡诺斯基在问清价格以后,就打电话回去请他太太把钱送过来,他则继续排队。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一)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一)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一)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及相关原理讲解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剖析经济活动的规律,揭示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则和本质。

下面是一些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包含着经济学原理。

小故事1:富人的咖啡有一位富人每天都会购买一杯特别贵的咖啡。

当服务员问他:“您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买一杯咖啡?”他回答:“这杯咖啡的味道很棒,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买到这杯咖啡,可我的别墅只有我一个人可以住。

”相关原理:这个例子凸显了供求关系中供给的稀缺性和需求者的不同需求。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殊物品的价格较高,因为供给有限,需求者领先,创造了稀缺性,从而提高了价格。

小故事2:鸡尾酒与出租车在纽约市,出租车司机通过一项研究发现,当经济好的时候,人们花在鸡尾酒上的钱比例会增加,并且他们将更容易从街上拦到一辆出租车。

换言之,出租车收入增加与鸡尾酒销售增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个例子涉及了经济学中的复合需求和市场调节机制。

复合需求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个例子中,鸡尾酒和出租车就是两种相互作用的产品,当人们花更多的钱买鸡尾酒,就会增加他们乘出租车的机会。

此外,市场调节机制是指市场自动调节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当经济好的时候,人们的收入较高,他们会花更多的钱去买鸡尾酒和乘坐出租车。

小故事3:飞行员访问一个公司邀请了两位飞行员访问他们的公司,他们发现空调系统节能,因为改变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减少飞机的重量,从而减少油耗。

该公司节约了大量的燃料。

相关原理:这个例子说明了生产中的一项原则,即利用最小量的资源来最大限度地生产产品。

企业需要识别和减少无效的资源和成本,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减少生产成本。

小故事4:书店的优惠一家书店推出了一个优惠计划:如果你以任何方式花费30美元在书店里,你将会获得5美元的折扣。

这项促销计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购书者不仅花了更多的钱,而且他们会回来再次购买。

这个例子涉及到了短期和长期需求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

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

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济学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消费、生产、投资和就业等方方面面。

经济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是充满着生动的小故事和深刻的原理。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向大家介绍一些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故事一,亚当·斯密的针头制造。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分工”理论。

有一天,斯密观察到一个针头制造工厂,发现如果一个工人独自完成整个针头制造的过程,效率是非常低的。

但是,如果将制造过程分成若干个环节,每个工人专门负责一个环节,那么整个制造过程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这就是分工原理的核心思想,通过分工,每个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提高整体效率。

故事二,罗宾汉的公平原则。

大家都听说过罗宾汉,他是一个以公平为信念的传奇人物。

在经济学中,公平原则也是一个重要的理念。

假设有一个国家,财富只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生活贫困。

这种情况下,社会就会出现不公平现象,因为少数人拥有绝对的权力和资源,而大多数人却处于弱势地位。

经济学家们提出,为了实现社会公平,需要通过税收、福利等手段来调节财富的分配,让更多的人分享社会的财富和资源。

故事三,供需关系的市场定价。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有一个小镇上的土豆种植者,每年都会种植大量的土豆。

一年,由于天气原因,导致土豆产量减少,但需求量并没有减少。

于是,土豆的价格就会上涨,因为供不应求。

相反,如果土豆产量过剩,需求不足,价格就会下降。

这就是供需关系决定市场价格的原理,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供小于求时价格上涨。

故事四,机会成本的抉择。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做出选择。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它指的是某种选择所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

比如,一个人可以选择去上班赚钱,也可以选择去读书提升自己的知识。

如果他选择了上班,那么他放弃了读书的机会,这个放弃的机会就是他的机会成本。

经济学告诉我们,做出选择时要考虑机会成本,权衡利弊,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经济学趣味小案例

经济学趣味小案例

经济学趣味小案例标题:怪诞的巴比伦草案引子:在巴比伦草案中,有一项非常怪异的措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这项措施是由巴比伦国王提议的,目的是解决国内债务问题。

然而,这个荒诞的方案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疯狂的创新,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种完全不负责任的行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可笑又有趣的巴比伦草案。

一、草案内容:巴比伦草案的核心内容是将农产品价格设定为固定值,以此来支付国内的债务。

国王的设想是,通过控制农产品价格,将其保持在一定水平,以确保贫困人口能够免费获得足够的粮食和谷物,从而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二、财政挑战:然而,这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财政挑战。

首先,巴比伦国王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富来补贴农民,以确保农产品价格保持不变。

其次,巴比伦需要在贸易中保持平衡,以避免失去外国贸易伙伴。

三、副作用:然而,即使草案成功实施,也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首先,农民可能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减少种植粮食的数量,导致粮食供给不足。

其次,由于农产品价格被剥夺了市场调控的机会,可能会导致市场混乱和黑市的出现。

此外,其他部门的生产也可能受到影响,因为农产品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经济学解读:在经济学的观点中,这个草案几乎可以被归类为一场笑话。

首先,它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即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凭借政府的干预,价格无法反映真实的供需状况,从而导致市场失灵。

其次,这个草案没有考虑到预算的可行性,只关注了一时的短期收益,而缺乏长期的可持续性。

最后,草案所追求的目标,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实际上可能会加剧贫富差距,由于缺乏市场的调控,富人可能会趁机垄断资源。

五、启示:尽管巴比伦草案是一个离奇可笑的例子,但它提醒我们经济学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的运行是基于供求规律和自由竞争的,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市场。

经济学家们通过研究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结尾:巴比伦草案是一个令人发笑的案例,它在经济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寓意的经济学小故事

有寓意的经济学小故事

有寓意的经济学小故事从古到今,经济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在生产、交换和分配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种经济学理论和经验。

在这些理论和经验当中,有着不少富有启示性的小故事。

比如说,有一则著名的故事叫做“钻石与水的悖论”。

这个故事说的是,钻石非常昂贵,水却非常便宜,这似乎很难理解。

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钻石的生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钻石在市场上的供应量非常有限,所以价格很高。

而水则不同,几乎是无限制的资源,因此价格非常低廉。

这个悖论的启示是:价值是由稀缺性决定的,而不是从属于商品本身,因此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

另一个故事是“打兔子卖鱼”。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卖鱼和打兔子的小伙子。

他发现,在城市里,卖鱼的人很多,但是打兔子的人很少,所以他就放弃了卖鱼的工作,转而去打兔子。

后来,这个小伙子发现,他的竞争者也放弃了卖鱼的工作,加入了打兔子的行列,所以打兔子的价格随之下降,而卖鱼则由于竞争减少而价格上涨。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人们在市场上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避免盲目跟风,因为市场永远是变化的,只有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还有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叫做“大锅饭”。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群人在一起吃大锅饭时,每个人都吃得很饱,但只有几个人贡献了所有的食材,而其他人却几乎没有贡献什么,这样有些人吃得很爽,而有些人却吃得很不满足。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在社会中,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应该只靠个人的贡献来决定,还应该考虑到公平、平等和经济效益。

否则,社会的不公、不平等和不稳定就很难得到改善。

总之,经济学小故事的寓意和启示是深刻而丰富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我们的经济意识和素质,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经济学的小故事

经济学的小故事

经济学的小故事在经济学的世界里,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并不是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但却能够生动地展现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小故事吧。

故事一,亚当·斯密的钢钉工厂。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理论。

据说,斯密曾经访问过一家钢钉工厂,工厂里的工人们分工明确,每个人负责一道工序,效率非常高。

斯密通过观察这家工厂,得出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结论。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故事二,瓦尔拉斯的面包交换。

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曾经提出了一种假设,假设一个岛上只有两种商品,面包和鱼。

岛上的居民通过互相交换面包和鱼来满足各自的需求。

瓦尔拉斯通过这个简单的假设,引出了供求关系和交换的概念,这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非常重要。

故事三,哈耶克的知识问题。

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提出了“知识问题”的理论。

他认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分散的知识。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组织能够掌握所有的信息,只有通过市场的竞争和协作,才能够充分利用分散的知识。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故事四,马歇尔的市场供求。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了供求曲线的概念,他通过观察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总结出了供求关系的规律。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市场上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通过调节供求关系,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些小故事或许只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缩影,但却能够生动地展现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希望这些小故事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管理资源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从大量数字中得出结论的学科,其中还涉及到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和原理。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经济学故事和原理。

一、“命运之手”原理“命运之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阿德莱·斯蒂文森提出的一种理论,它表明,我们的经济环境有时会呈现出一种“无意识的秩序”。

换句话说,一些看似混乱、不能预测的事情,却可以影响整个市场。

例如,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许多人感到了不安,市场也很动荡,但是不少人利用这种情况做出了正确判断,最终获得了很多财富。

这样看来,个人行为似乎只是抵消了市场混乱的一小部分,但是却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限制需求”原理“限制需求”是一种常见的销售策略,它的核心在于在大量商品供应并超过消费者需求时,通过限制或人工制造供需失衡,从而增加商品需求。

这种策略的意义在于,消费者会认为某种商品是稀缺、限量或者样式有限,从而更愿意购买该商品。

例如,苹果推出的新产品总是有一些“极度限量”的版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这样的产品,但是只有少数人获得了这个机会。

通过这种限制供应的策略,苹果可以轻松地驾驭市场的需求,并达到长期稳定的商品销售。

三、“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是指,在进行一种活动的同时,所放弃的最好的其他选择的成本。

这个原理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投资、机会成本和其他经济决策的潜在成本和收益。

例如,在选购房屋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例如购房价格、交通便利程度、就业机会等,如果我们选择了一个符合这些条件但是价格高昂的房子,那么我们需要放弃购买其他更便宜的房屋的机会。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决策时更加理性。

以上就是经济学中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原理,其中还有许多其他的有趣理论值得研究探讨。

总之,我们需要凭借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

经济学家们所讲的故事

经济学家们所讲的故事

2 0 1 5 年 诺贝尔经 济学奖给 了普林斯顿 大学的安格 斯・ 迪顿 教授 , 以表 彰他在 消费 、 贫 穷和福 利方 面的 研
究 。老 实说 , 我本人对 迪顿研究 的领 域不是很感 兴趣 , 感兴趣的是经济学家们所讲的故事 。实际上 , 自经济学
教授。
迪顿 称 , 这 个故事想要 说明的是 , 人有天 生的追
会 。但即便这样 , 不平等依然是存在的 。 值得注 意的是 , 这个故 事所 引出的推论 , 在迪顿那 里并未予 以模型化 处理 。这恰恰 给经济研究 者劈出了
际上存在一种隐含假定 , 即消费者消费的调整比收入调
整要频 繁得多 。迪顿基于大 量一手数 据的观察与分 析
证明, 现实情 形恰恰相 反 , 现 实情形是 收入变动 比消 费
得有个好故事 , 引起 同行 关注 , 接着理出机理 , 最后借助
数学模型予以刻画推导 。迪顿的故事引人入胜 , 但要 以
模型刻画 , 还 须大量的工作。
求 自由与 幸福的冲 动。但我更看 重这个故事 的另一重
寓意 : 在 追 求幸福和 自由的道路 上 , 各 人的遭 际不 同。
奠基人 亚当 ・ 斯密 以来 , 大经 济学家们 的理论多半是 由

恰恰由于人们的遭遇不同 , 自然就会有不平等 。用他的 话来说 , “ 人类不断向前的故事 , 其实也是一个造就不平

等的故事 ” ; “ 当一部 分人从贫 困、 匮乏 、 疾 病乃至死亡 中
逃脱之时 , 另外 的人则继续被留在这些漩涡 中。 ” 现在 的问题是 , 怎样帮 助那些依然 留在贫 困、 疾病 与死亡威胁的漩} 呙中的不幸的人?是简单地救济援助 。
还是创造机会让他们 自己奋斗 , “ 逃离” 贫 困?无论迪顿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对于经济学这个领域,很多人会觉得高深莫测,但是在看了下面这些小故事以后,相信你对经济学就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甚至你还会觉得,其实经济学就是那么点事儿!泡沫经济我向中国银行贷款100元,开了一个小摊,然后又用这个摊作为担保向建设银行借了500元,扩大了我的小摊面积,再用这个新的店到工商银行贷款1500元,租了一个店面,把小摊改成了小卖部,再用这个小卖部作抵押,再到农业银行贷款5000元,开了一个饭店。

看上去我很有钱,其实都是借的!这就是典型的泡沫经济的例子。

如果我赚了,还了银行的钱,银行就不亏。

但如果我破产了,银行的钱我就还不上了,最终亏的就是银行,也就是国家。

如果所有人都像我这样,看着是一片繁华的景象,其实就是一场空,到最后买单的是国家,如果国家买不起的话,国家就要破产,可能又要增税,缩减公用设施,然后苦的就是国民了。

博弈论与追女生如四个男生都去追一个漂亮女生,那她一定会摆足架子,谁也不搭理。

这时男生再去追别的女孩,别人也不会接受,因为没人愿当次品。

但是,如果他们四个先追其他女生,那个漂亮女孩就会被孤立,这时再追她就简单多了——数学大师纳什关于博弈论最简单表述。

亏损男人和女人,谁更容易在感情上受伤?所谓受伤,应该就是投入太多,收获太少,也就是产生了亏损。

一个企业亏损,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没有竞争力,如果绝对优势不足的话,发掘一下自己的优势。

比如说,中国企业往欧美国家卖纺织品,自然是手到擒来,如果非要往欧美卖汽车,肯定要受伤了。

如果一个人能够不计亏损的话,应该就不会受伤了。

穷人税经济学上有个说法叫“穷人税”,最典型的是买彩票的人大多都是穷人,这是他们承受能力和支付能力范围以内能够实现财富剧增的少有机会,但中奖毕竟是小概率,长期以往,细水长流,出得多,进得少,就权当缴税了。

什么是投行?有一个投行菜鸟问:“什么是投行?”前辈拿了一些烂水果问他:“你打算怎么把这些水果卖出去?”菜鸟想了半天说:“我按照市场价打折处理掉。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

有趣的经济学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苹果的故事欧阳过有一个苹果,杨康想要这个苹果。

对欧阳过来说,苹果值0.5元,这就意味着对她来说,要苹果还是不要苹果而换回0.5元是没有区别的。

对杨康来说,苹果值1元。

结果杨康花了0.75元买到了苹果。

这是一个平常得称不上故事的故事。

我想用它来说明什么叫作效用。

这个苹果对欧阳过来说只值0.5元,这就是这个苹果对欧阳过的效用。

交易的结果是欧阳过得到了0.75元,所以他的效用增加了0.25元。

同理,杨过的效用也增加了0.25元。

通过这次交易,他们两个人的效用都增加了,都有了收益。

这时我们说,这次买卖是有效率的。

而效率,是经济学的首要目标。

但这会有如下问题:为什么同一个苹果对欧阳过就只值0.5元而对杨康就值1元?换而言之,为什么效用是主观的?对马克思太过熟悉的中国读者尤其会问:这不符合马克思说的价值理论啊!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首先说服你接受经济学的那个基本预设:人是理性的。

理性人,是说人会根据一件事情对自己是不是有好处,从而决定是去做还是不做。

这似乎是常识,却也不无疑问:我们似乎经常做不理性的事。

但我还是希望你同意:人一般来说还是理性的。

不可理喻的人和不可理喻的时候毕竟是少数。

况且,对于以人的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来讲,如果我们认为人本质上是非理性的,也即无法进行预测和研究的,那也就意味着全部社会科学都将是对牛弹琴,那我也就没必要在这里讲这个故事了。

好吧,既然人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人能够自己判断某件物品对自己的效用,效用是主观的。

同时理性的人会分析自己的成本与收益,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换言之,他在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认为:就这次买卖而言,欧阳过一定是觉得通过这个交易他得到了好处,所以他才答应这个交易。

而杨康也没有理由不是这么想的。

也就是说,在这个交易中,双方的收益都大于成本,都实现了效用的增加。

这就是效率。

故事中的价格可以没有:我们完全可以假设欧阳过拿苹果跟杨康换了一个梨。

经济学中的几个有趣的现象讲述

经济学中的几个有趣的现象讲述

木桶 效应
• 木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 块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 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 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一只木桶能 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 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任何一个组织, 可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 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 平 。 因此,整个社会与我们每个人都应思考一下自 己的“短板”,并尽早补足它。
• 2003年,美国发现一宗疑似疯牛病案例,马上就给刚刚复苏的 美国经济带来一场破坏性很强的飓风。扇动“蝴蝶翅膀”的,是 那头倒霉的“疯牛”,受到冲击的,首先是总产值高达1750亿 美元的美国牛肉产业和140万个工作岗位;而作为养牛业主要饲 料来源的美国玉米和大豆业,也受到波及,其期货价格呈现下降 趋势。但最终推波助澜,将“疯牛病飓风”损失发挥到最大的, 还是美国消费者对牛肉产品出现的信心下降。在全球化的今天, 这种恐慌情绪不仅造成了美国国内餐饮企业的萧条,甚至扩散到 了全球,至少11个国家宣布紧急禁止美国牛肉进口,连远在大洋 彼岸中国广东等地的居民都对西式餐饮敬而远之。这让人联想到 时下的禽流感,最初在个别国家发现的禽流感,很快波及全球, 就算在没有发现禽流感的地区或国家,人们也会“谈鸡色变”。
青蛙效应
• 青蛙效应(frog effect)是指把一只青蛙扔进开水里,它因感 受到巨大的痛苦便会用力一蹬,跃出水面,从而获得生存的机会。 当把一只青蛙放在一盆温水里并逐渐加热时,由于青蛙已慢慢适 应了那惬意的水温,所以当温度已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青蛙便再 也没有力量跃出水面了。于是,青蛙便在舒适之中被烫死了。 • 企业管理 • “青蛙效应”告诉人们,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大多是渐热式的, 如果管理者与员工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 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一个企业不要满足于眼 前的既得利益,不要沉湎于过去的胜利和美好愿望之中,而忘掉 危机的逐渐形成和看不到失败一步步地逼近,最后像青蛙一般在 安逸中死去。而一个人或企业应居安思危,适时宣扬危机,适度 加压,使处危境而不知危境的人猛醒,使放慢脚步的人加快脚步, 不断超越自己,超越过去。

关于经济学的几个经典故事

关于经济学的几个经典故事

关于经济学的几个经典故事一、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

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

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

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

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

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

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

结果,在地狱里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这个寓言有助于说明什么是经济学。

人类要生存就离不开物质财富的生产。

但是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同的人际关系安排,生产财富的效率是非常不同的。

经济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组织,实现高效地生产财富的一门学问。

二、两个经济学家在一起打赌,甲经济学家对乙经济学家说:如果你能吃掉一滩狗屎,我就给你100万元。

乙经济学家经不起100万元的诱惑,就真的吃了一滩狗屎,甲只好给了乙100万元。

过了一会儿,乙觉得吃了一滩狗屎很恶心,就对甲经济学家说,如果你也吃一滩狗屎,我也给你100万元。

甲很心疼那100万元,就也吃了一滩狗屎,于是乙便把100万元退给了甲。

过了一会儿,乙经济学家觉得不对味,就对甲经济学家说:我们两个人什么也没有得到,却无端一个人吃了一滩狗屎。

甲经济学家想了一会儿说:但是在我们的交换过程中,创造了200万元的GDP呀。

这就是GDP。

三、两辆汽车相撞,一辆需要大修,一辆全毁,需要重买,保险公司也只好理赔。

正当三方都很沮丧的时候,一个经济学家对他们说,感谢你们又为汽车修理业、汽车制造业、汽车销售业创造了几十万元的GDP。

这就是GDP。

四、几个骗子拿着一些写着面值一元的纸片对一群傻瓜说,我们这里有一些神奇的纸片,它们代表一座不断长高的金山,可以不断升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最有趣的经济学故事经济学到底是什么玩意儿?曾经有个笑话说智商在60以下的人都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众所周知,一般人的智商都在90-100之间,智商在70以下的人都属于智障。

那么也就是说,智障的人也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虽说这话稍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正如某个经济学家所说,经济学无非是一门研究人们日常生活事务中活动与思考的学问,一般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经济学真的有这么容易懂吗?为什么当我们接触到GDP、CPI、PPI、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等这样一些词时,我们还是一头雾水呢?为什么我们还是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通货膨胀?不知道人民币是升值好还是不升值好?不知道什么叫积极和紧缩的财政政策?确实,即便是大学毕业,面对这样一些经济学的词汇,我们可能还是不知道这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

其实道理可能很简单,因为我们平时在接触到这样一些词汇时,往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可能只是一个概念的诠释,一堆干巴巴的文字堆砌在一起,读起来似懂非懂的。

但如果我们采取另外一种方式,或许理解起来就不一样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10比9大,但是在经济学中,10却不如9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女人都喜欢自己一直是29岁的年龄,都不想成为30岁的人。

而男人也有这样类似的想法,认为49岁属于壮年,还是一朵盛开的花,而50岁,这朵花可能就已经枯萎了。

这虽然是一种心理上对年龄的抗拒,但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就经常会感觉9比10要珍贵。

所以我们在商场或者超市看到商品的定价,即便是9。

99元的商品,商场也不会把价格定为10元。

在经济学上,之所以会出现10不如9大的理论,其实是因为9比10更稀有,而越稀有的商品,其价值就会越高,也就是说如果钻石跟水一样多了,人们结婚的时候可能就不再稀罕什么钻戒了。

通过上面这个故事我们了解到了商品的价值与供应的关系,也明白了商品稀缺性,也知道了为什么商场及超市的价格会热衷于9的原因。

通过这样一些有趣的故事,我们对于这些经济现象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如果我们能够将之前一头雾水的词汇也都用一个故事来讲述的话,我们可能真的就能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了,即便成不了,至少也能了解一些市场的规律,理性地选择消费,成为一个理性的社会人。

该书就是根据这样一个初衷,为读者呈现最有趣故事,让读者在故事中了解到身边的一些经济学原理。

比如,为什么女人的衣服扣子在左边,而男人的却在右边?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看似斤斤计较,实则是处处吃亏?也能从故事中了解一些经济学原理,明白从房子、股票、黄金……选择我们应该投资的种类,可以明白大蒜、绿豆、萝卜、青菜……你该生产什么?消费什么?从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成为经济学“专家”,做一个聪明、理性的社会人。

“吃狗屎”创造的社会财富——GDP(1)吃狗屎也能创造1亿GDP?来看一个笑话。

经济学研究生甲和乙一同在路上走,这时他们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坨狗屎。

看着狗屎,甲对乙说:你把它吃了吧,我给你5000万。

听了这话,乙琢磨一下,心想:这么容易就赚5000万,臭就臭吧,大不了得到钱就去洗胃。

想着,他便把狗屎吃光了。

两个人继续向前走,虽说是有说有笑,但心里难免都有点不平衡。

甲白白损失了5000万,乙倒是赚了5000万,可一想到吃了坨狗屎心里就不舒服。

这时,他们发现不远处又有一坨狗屎。

为了让自己找到一点心理平衡,乙指着狗屎,对甲说:你把它吃了,我也给你5000万。

甲有点犹豫,但一想到可以把之前损失的5000万赚回来,他也就不在乎了。

乙不是也吃了吗?于是,甲也把狗屎吃了。

这下,两人的心理都平衡了。

然而,继续往前走,他们越发觉得不对劲,两个人的资本一点也没有增加,反而一人吃了一坨狗屎。

最后他们决定去找教授诉说。

听了他们的话,教授慈爱的安慰他们说:同学们,你们应该高兴啊,因为你们仅仅吃了两坨屎,就为咱们国家贡献了1个亿的GDP!虽然是一则笑话,但笑过之后我们可以深刻感到,无论是两名学生还是教授,对于GDP 的不甚了解直接导致了笑话的产生。

为了避免这种笑话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必要对GDP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GDP用公式表示为:GDP=CA+I+CB+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其测算有:生产法: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收入法: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支出法: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对于研究生甲和乙来说,他们既没有为国家提供食品、服装等有形的货物,也没有付出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服务。

在每人吃了一坨狗屎后,他们各自都没有产生更多的价值,他们手中的钱丝毫没有折损,与之前比,既没有赢利也没有利润可言,更没有投资。

所以,他们只是吃了两堆本不能算到GDP里的垃圾,完全没有教授所言的创造价值。

关于GDP,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他将GDP比做描述天气的卫星云图,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帮助领导者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

没有像GDP 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由此可见,GDP犹如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衡量着所有国家与地区的经济表现。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的GDP与该国承担的国际义务、享受的优惠待遇等密切相关。

例如,联合国决定一国的会费时,要根据其“连续6年的GDP和人均GDP”;世界银行决定一国所能享受的贷款等优惠待遇时,也是根据“人均GDP”。

GDP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GDP毕竟只是宏观经济的一个指数,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的所有问题。

GDP数字增长的背后可能存在对资源环境的浪费破坏和人力物力的浪费。

GNP,即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

“吃狗屎”创造的社会财富——GDP(2)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

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

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

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

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产总值。

三个城市人的生活质量——CPI(1)小李、小赵、小张三人在大学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学毕业,因为工作的关系他们分开后,分别在不同的城市里生活、打拼。

转眼又到了放年假的时候,已经有好几年没见过面的三人,为了能重温一下大学时代的美好情谊,决定好好聚在一起吃顿晚饭。

这个饭局非常融洽。

其间,各自有了事业和家庭的三人,似乎又回到了无话不谈的学生时代。

这次凑在一起,他们所聊的话题不外乎工作、家庭以及各自生活在不同城市中,生活的麻烦和牢骚。

小李首先发言了。

他现在是一个一线城市的公司职员,一个月的工资不少,但就是感觉手头的钱很紧,总不够用,他抱怨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很高,出去购物往往要花掉大笔的钱,而自己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根本不成正比。

小赵听到这话也有相同的感慨,他没有去大城市生活,而是留在一个三线城市,这个地方收入水平远没有大城市高,物价虽然比大城市要低但是却还是要占收入的大部分,他附和地笑了笑表示对小李的赞同。

对于这个问题,小张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他现在的生活质量很高,他生活在一个二级城市,城市的发达水平虽然不及大城市,但是比起三线城市要好得多,所以他的工资水平比小赵要高。

而且,所在城市不是很发达,没有那么多的就业竞争压力,所以城市的物价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他觉得自己不用花费很多的钱就能买到自己需求的商品,所以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感到非常的满意。

为什么同样的工作能力,差别不大的工资水平,给人们带来的幸福度却不同呢?相信大家读过了上面的小故事,能够找到其中传递给大家的几点信息。

要想弄明白上面故事里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一个经济学名词——CPI。

那么什么是“CPI”呢?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居民消费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

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八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教育和通讯、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

弄明白了这个名词的含义,我们来具体看下为什么生活在不同城市里的三位同学的生活质量却不尽相同。

首先,小李所在的城市是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城市里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高,但是由于城市人口多、竞争压力大,所需要商品的数目也比较大,所以供城市居民消费的商品也比较多,由于商品比较多就导致了产品的供大于求,在一定程度上有“通货膨胀”的迹象,所以居民手头上的货币就不怎么值钱了,能用100元买到的商品的价值可能也只值九十几元了,居民赚到的钱不少,但是用于支付商品的钱比较多,所以就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小张所在的城市虽然不如大城市发达,但是比三线城市的经济状况要好得多,所以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会很低,跟城市的发达程度呈正比,而这个城市由于没有大城市那种竞争压力极大的情况,所以出现“通货膨胀”的几率比大城市要小得多,居民花少于货币原本价值的钱就可以买到商品,能用更多的钱购买更多的物品,不用为商品支付更多的额外账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居民的幸福感要比其他城市高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