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_省略__以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_李德福

合集下载

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措施

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措施

208 /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2023年8月第26卷第15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Aug.,2023Vol.26,No.15第一,探索商务策划职业能力素养模型,通过社会调查,分析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并据此完善课程大纲和教案。

培养具备职业应岗能力、知识全面、能适应商务策划工作岗位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自学成长能力”四位一体的职业综合能力,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商务策划人才的需求,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合格的商务策划人才。

第二,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的重点有两个。

一是紧盯人才培养,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必须紧紧围绕市场所需,确保学生掌握的技能和毕业后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相匹配,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需求的零距离衔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选派专业教师去企业学习实践,企业专家进校园对教师进行培训[3]。

通过全息式考教方式对商务策划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商务策划课程已经完成了校级新课程建设项目,被纳入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和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

商务策划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得到了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以及参与课堂教学的频度和深度显著提高,学习态度和积极性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1]赖霞红.基于“六项任务”的《商务策划实务》课程设计[J ].才智,2019(36):79.[2]沈渊.基于行动教学法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训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以《商务策划》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78):35-36,74. [3]刘兆民,李新,任远.基于校企合作构建商务策划“多元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商贸人才,2021(23):166-169. 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措施李丹凤1,陈 歌2,许微娜3(1.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2.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3.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摘 要]本文对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报告中提到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研究重点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方面。

《煤炭高等教育》杂志

《煤炭高等教育》杂志

《煤炭高等教育》杂志煤炭高等教育Meitan Higher Education基本信息主办单位: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出版周期:双月ISSN:1004-8154CN:32-1365/G4出版地:江苏省徐州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创刊时间:1983出版信息专辑名称:工程科技I;社会科学II专题名称:高等教育;矿业工程出版文献量:6421 篇总下载次数:692382 次总被引次数:17094 次评价信息(2016版)复合影响因子:0.215(2016版)综合影响因子:0.134《煤炭高等教育》期刊简介:本刊是教育部主管、中国煤炭教育协会主办的教育科研研究学术刊物,1992年公开发行。

刊物致力于从中国实际出发,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研究和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问题,为繁荣教育科技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方式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论文发表绿色通道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董老师Q/微信993383282或Q1366273999;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95第2卷 第10期产业科技创新 2020,2(10):95~96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研究*梅宏涛(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主要是“校内管理型”,已不适应现代大学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更不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管理制度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管理、学生奖励与处分管理等几方面的制度,从根本上破解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管理上的困境,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学生管理;制度创新中图分类号:F84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10-0095-02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主动转型发展,积极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学生作为办学治校的主体,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影响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

但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管理模式固化等原因,特别是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造成学生管理矛盾凸显。

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从“三全育人”体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规范的学籍管理方式、安定团结的校园秩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创新制度。

1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个别大学生在网上发表的不当言论,启示高校在加强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新时代创新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一是明确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二是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等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四是加强新时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教育;五是加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探析应用型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工作也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

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应用型本科学生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析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一)生源结构复杂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共有在校生2693人,分为单招生、委培生、二学位学生三类。

其中,单招生1235人,占总人数的45.9%,单招生又包括三校生,即来自技校、中专或职高的学生967人,占总人数的35.9%,以及来自煤炭行业的青年骨干268人,占总人数的10%;委培生共786人,即单位委托学校培养,毕业后回原单位就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二学位学生672人,即按照招生计划,经统一考试后录取进校学习两年,学习合格后可获得第二个学士学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4.9%。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成分复杂多样。

(二)年龄差异较大年龄跨度大是应用技术学院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据统计,根据年龄大小来分,处于18~24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1689人,占总人数的62.7%;处于25~30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852人,占总人数的31.6%;处于30~40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152人,占总人数的5.7%。

根据婚姻状况来分,未婚的学生共有2174人,占总人数的80.7%;已婚的学生共有519人,占总人数的19.3%。

年龄、阅历的差异导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

(三)生源地较偏远调研发现,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偏远地区,大部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的落后决定了教育水平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培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四)学习年限不同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分为单招生、委培生、二学位学生三类。

针对不同的培养类型,其学制也不尽相同。

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日益重要,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转变。

以往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要求和需求。

本文将探讨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转变。

一、学生管理理念的变革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注重纪律,过分强调学校对学生的管控。

虽然这种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学校秩序,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性。

随着高校兴趣爱好课程和实习课程的不断增加,学生的自主发展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

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将学生管理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

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学生视为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这种管理理念要求学校建立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学生应该被视作高校教育中独特、不可替代的活力和财富,学校管理者应该注重为学生创造学习、实践、交流和发展的平台和环境。

二、学生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群体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也应该更加灵活多样化。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规章制度和强制措施来维护秩序,而新的管理模式则更加注重人本化、和谐化和自我激励。

1、高校应该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学生自治组织是高校管理模式的重要创新,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和参与学校活动,可以有效地发掘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自治组织可以起到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作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才能。

2、高校应该注重个性化辅导和指导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个性化辅导和指导机制,协助学生解决学业和心理上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个性差异的深入了解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发挥个人特长,提高学习、创新和实践能力。

3、高校应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高校应该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考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考虑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跟踪毕业生的经济收入、职业成长和社会评价等指标,可以反映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教育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是聚焦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本文将从学生管理的目标、手段和策略等方面,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的具体思路。

一、学生管理的目标1.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能让他们具备合法、良好、热爱人民、忠于祖国的家国情怀,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更好地为未来的事业打好基础。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出具备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应促进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的发掘和培养,开展课余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未来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1.学业指导。

学科辅导员和教师应当认真负责的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学业辅导,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学习跟踪和管理,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业问题和疑问。

2.职业规划。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大部分为第一次接触就业市场的应届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至关重要。

学校要通过宣传员工、企业讲座等渠道,加强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和培训,注重为学生提供求职技巧和面试技巧等服务。

3.心理辅导。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强度大,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容易对学生产生心理压力。

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正确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4.安全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安全教育,制定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每一次机会,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减少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正在逐渐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注重实践能力和实用性教育,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因此,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与此同时,思政教育作为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思政教育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更要与学生管理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协同发展,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2 问题提出在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可能存在着管理不规范、服务意识不强以及制度不健全的情况。

而思政教育工作也可能存在着内容教育不到位、方法不得当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制约学校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实现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协同发展,已成为当前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管理模式,创新思政教育方式,以及搭建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 正文2.1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作为这类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一种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的思路。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首先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这种思想不仅要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更要在实践中得到落地。

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是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顾及学生的需求、利益和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权。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决策和实施。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推动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构建多元化的学生管理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管理体系。

这一思路的核心是推动学生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并在学生管理的各个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

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学生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才,负责学生的招生、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还可以加强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优化办公流程,改进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可以积极开展学生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学生活动中心、学生社区等功能性平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在这些方面上,需要探索各种可行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拓展学生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强化学术教育与生涯规划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发展成为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在管理中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学术方面,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科创竞赛、研究生培养等方面的工作,建立学业指导机制,提供辅导和支持。

对于职业方面,我们需要着力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积极开拓职业发展道路。

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型治理结构的思考和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型治理结构的思考和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型治理结构的思考和策略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的快速扩张,针对高校治理结构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治理结构的改革与创新中,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从自身特点出发,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治理模式和策略。

本文旨在就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型治理结构的思考和策略进行探讨,为高校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高校是以专业应用技术为主导,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

不同于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应用技术的教学和学科研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

在治理结构上也存在一些独特的特点。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相对单一,更加注重专业化教学和培养,因此学校内部管理相对集中。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社会联系紧密,产学研结合程度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对外交流和合作方面有其独特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注重应用技术的教学和研究,需要更加注重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因此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也有其特殊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治理结构上需要更加注重教学和实践的结合,更加注重专业技术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在制定新型治理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性和实际需求。

1. 以教学为中心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因此在新型治理结构中应该以教学为中心,建立起以学生学习为核心的机制。

要突出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态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建立起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 加强产学研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产业结合紧密,因此在新型治理结构中应该加强与企业和产业的联系,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产业研究和实践,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双向沟通和协作机制,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大学生的学习与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更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具体措施。

本文将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思路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做好需求分析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受益者,他们的需求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效果。

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做好需求分析。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学生了解他们对学校教育、活动组织、课程设置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通过定期与学生交流的形式,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真实需求。

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建议: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学生需求调查小组,定期开展学生需求调查活动,并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制定相关措施。

二、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层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支持,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加强管理层次。

在组织结构上,可以设立学生工作办公室或者学生工作部,作为学校学生管理的具体执行机构;在管理层次上,可以设立院级、系级、班级等多级管理层次,分别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建议:建立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备专业的学生管理人员,明确各级管理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和有效执行机制。

三、注重学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更加注重学生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议:学校可以加大对学生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建立健全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管理问题逐渐凸显,特别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方法,需要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方法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解决管理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成长。

一、引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群体特点明显,他们通常更加偏向实践和应用,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是他们的特色。

但与此因为他们相对传统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具有实践性,管理和引导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精心设计。

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管理方法,对于解决管理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现状1. 学生自主性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实践和应用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上也有一定的自主性,善于独立完成任务和项目。

这种自主性特点也为学生管理带来了某些挑战,需要更加灵活的管理方式。

2. 实践需求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加关注实践和应用,因此他们对于实践课程和实践机会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对于这类学生的管理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实际应用,注重实践教学。

3. 对专业技能的重视学生更加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这也需要在学生管理方面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1. 建立及时沟通渠道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自主性强的特点,学校应建立及时的沟通渠道,与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有效指导和帮助。

可以通过搭建在线平台、班级会议等形式开展沟通交流。

3. 灵活的评价机制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更加关注实际应用和实践能力,所以学校应该设计更加灵活的评价机制,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和发展空间。

4. 导师制度建立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都有一个导师,负责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学生管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探讨。

一、开展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是学生管理的基础。

学校应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明确学生的权益和义务,并对学生进行宣导和培训,使他们了解并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学生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统筹和执行。

二、强化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

学校应注重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可以通过召开班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

三、提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注重开展素质教育,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还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学科专长和实践能力。

四、加强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学生管理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情况,共同关心学生的发展。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政策,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

五、建立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是学校的一项重要特征。

学校应倡导学风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成绩的管理。

可以通过评选优秀学生、表彰先进学习集体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学校还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压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型治理结构的思考和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型治理结构的思考和策略

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型治理结构的思考和策略【摘要】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管理机制单一,参与度不够,决策效率低等。

建立新型治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本文从构建多元化参与机制、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推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促进教师参与和自治、强化学生参与和意见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思考和策略。

通过建设具有灵活性和高效性的新型治理结构,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治理水平,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旨在为各应用型本科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高校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创新,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型治理结构、多元化参与机制、科学决策机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教师参与、学生参与、治理水平、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结构的现状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治理结构主要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决策权集中在少数高层领导手中,缺乏多元参与机制,导致治理过程不够民主和透明。

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学校各部门之间信息传递不畅,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有限,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师和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在学校事务决策中发挥作用有限,学生对学校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也没有足够的渠道反馈,导致治理结构与实际需求脱节。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治理结构存在着集中化、信息化不足、参与度低等问题,亟需进行创新和改革,构建更具灵活性和高效性的新型治理结构。

1.2 新型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

传统的治理结构在面对当前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和社会需求时已经显得滞后和不适应,因此建立新型治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新型治理结构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校内部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协调。

在传统的治理结构下,往往存在着权力集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部门之间合作不畅、管理效率低下。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1. 制定明确的学生管理目标:学生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在制定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时,首先要明确这个目标。

2. 建立科学的教师学生管控机制:制定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包括学分制度、学业考核制度、学生奖励和处分制度等,以保证学生在学术上的表现和行为规范得到有效的管控。

3. 设立学生工作部门和相应的岗位:学生工作部门应该与教学管理部门相互独立但又有密切联系,确立学生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和相关岗位,例如学生指导员、心理辅导员、就业咨询师等。

4. 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包括学生的学籍档案、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等,对学生的学术发展和实践能力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5. 加强学生培训和指导:提供针对性的学生培训和指导,包括学习方法、时间管理、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6.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实践项目,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社会环境和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7. 建立学生互助与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交和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8.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服务机制,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9.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合作,开展实践实习、毕业就业指导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实践机会。

10. 不断改进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建立反馈机制,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案和措施。

以上思路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支持和协作,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思路探讨
学生管理工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学风
建设和学生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思路来探讨学生管理工作。

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教育特色的集中体现,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学科竞赛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
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强学风建设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鼓励学生主
动参与课堂学习,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各类培训班、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
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使学生能够做到道德自觉、文明修养,为社会做出贡献。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中之重。

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政治教育讲座、开展主题班会和政治学习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

还需要注重学生思想引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有效维护
学校的安全稳定。

加强学生服务工作。

学生服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学生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建立学生心理咨
询机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开设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相
关的咨询和培训。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

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学生管理的方式和方法需要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相适应。

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往往以纪律管理为主,忽视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

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学生管理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管理方法。

现有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及时解决。

学生违纪现象频发、学生学习压力大等问题都需要学校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解决。

学生管理的角色分工也需要更加清晰,各个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形成有机的管理体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为提高学校学生管理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方法的研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的特点,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为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2. 研究现有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出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改进学生管理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3. 探讨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包括教育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就学生管理的角色分工进行研究,明确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协作配合,实现学生管理的有效运行。

5. 提出具体的学生管理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互动、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等,以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问题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形象。

有效的学生管理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良好的学生管理可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氛围,增强学校凝聚力和吸引力,提升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培养已成为各高等教育院校的重中之重。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新兴的高等教育形态,其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1. 项目驱动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通过参与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到实际应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2. 实习实训实习实训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习实训的方式,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实习实训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情况,从而更好地为将来的职业规划做准备。

3. 跨学科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和交叉,通过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形成全面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1. 教学管理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评估等方面的管理,确保教学设计符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能够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养,鼓励教师开展项目驱动式教学和跨学科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2. 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学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政府部门等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提供给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

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目标相结合,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的项目,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探析

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探析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探析应用型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工作也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

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应用型本科学生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析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一)生源结构复杂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共有在校生2693人,分为单招生、委培生、二学位学生三类。

其中,单招生1235人,占总人数的%,单招生又包括“三校生”,即来自技校、中专或职高的学生967人,占总人数的%,以及来自煤炭行业的青年骨干268人,占总人数的10%;委培生共786人,即单位委托学校培养,毕业后回原单位就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二学位学生672人,即按照招生计划,经统一考试后录取进校学习两年,学习合格后可获得第二个学士学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成分复杂多样。

(二)年龄差异较大年龄跨度大是应用技术学院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据统计,根据年龄大小来分,处于18~24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1689人,占总人数的%;处于25~30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852人,占总人数的%;处于30~40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152人,占总人数的%。

根据婚姻状况来分,未婚的学生共有2174人,占总人数的%;已婚的学生共有519人,占总人数的%。

年龄、阅历的差异导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

(三)生源地较偏远调研发现,应用技术学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院的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偏远地区,大部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的落后决定了教育水平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培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四)学习年限不同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分为单招生、委培生、二学位学生三类。

针对不同的培养类型,其学制也不尽相同。

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

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摘要】随着应用型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改变。

本文从传统学生管理理念与挑战、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需求分析、探索基于学生发展的管理模式、构建个性化管理体系以及引入现代科技手段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剖析,探索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提高管理效率。

本文旨在为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促进学生发展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学生管理也将迎来更多创新和发展机遇,为构建更加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不断努力。

【关键词】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个性化管理、现代科技、学生发展、挑战、未来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在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和日益增长的需求时已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和不足之处。

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如何转变管理理念,探索出更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管理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

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需求的变化,需要进行转变和创新。

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机构,更需要探索和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成长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路径和方法,希望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的需要。

探索和转变学生管理理念和模式对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在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必须协同发展,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

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只有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才能有效地培养出优秀人才。

一、加强学生管理,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学生管理是保证思政教育有效实施的根本性保障。

针对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学生管理要以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成才和保障学生成劲为目标,为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1.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

学生管理工作要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学生档案、学生考勤、学生奖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管理系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加强学生教育和指导。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等。

同时,学校要设计好教育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个人成长辅导、职业规划和创新创业等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思政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新时代,加强思政教育,促进学生管理的全面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1.建设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校要在选聘思政课教师时高尚师德、高超教学技艺和扎实学术功底为入学标准,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的思政教育专家和学者搭建与业界深度合作平台,推动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和进步。

2.推进思政课程体系全面健康发展。

学校要尊重学科特点,加强学科交叉,完善思政课程设置。

推行课堂教学、个别辅导、线上互动等多种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益和实际应用效果。

三、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需要不断创新思维、形成学校的特色。

首先,学校要加强内外融合。

在学业管理、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方面,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机制,加强外滩服务,发挥校内外资源的综合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探析——以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李德福(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江苏徐州221116)摘要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在生源结构等方面有其特殊性,中国矿业大学根据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形成了学生教育管理的“教育—管理—引导—服务”四级工作模式,通过反思这一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构建个性化校园文化,贯彻教学化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管理,人面加强监督管理职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13)14-0062-04No.14,2013Vol.34General No.7202013年第14期第34卷总720期职业技术教育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收稿日期:2013-04-26作者简介:李德福(1979-),男,山东日照人,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编号:10JDSZ2046),主持人:黄军利。

应用型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工作也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

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应用型本科学生特点,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析普通高校内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有效管理模式。

一、应用型本科学生的特点(一)生源结构复杂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共有在校生2693人,分为单招生、委培生、二学位学生三类。

其中,单招生1235人,占总人数的45.9%,单招生又包括“三校生”,即来自技校、中专或职高的学生967人,占总人数的35.9%,以及来自煤炭行业的青年骨干268人,占总人数的10%;委培生共786人,即单位委托学校培养,毕业后回原单位就业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9.2%;二学位学生672人,即按照招生计划,经统一考试后录取进校学习两年,学习合格后可获得第二个学士学位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4.9%。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成分复杂多样。

(二)年龄差异较大年龄跨度大是应用技术学院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据统计,根据年龄大小来分,处于18~24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1689人,占总人数的62.7%;处于25~30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852人,占总人数的31.6%;处于30~40岁年龄段的学生共有152人,占总人数的5.7%。

根据婚姻状况来分,未婚的学生共有2174人,占总人数的80.7%;已婚的学生共有519人,占总人数的19.3%。

年龄、阅历的差异导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

(三)生源地较偏远调研发现,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偏远地区,大部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的落后决定了教育水平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培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四)学习年限不同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分为单招生、委培生、二学位学生三类。

针对不同的培养类型,其学制也不尽相同。

单招生是国家为发展高等教育,满足普通职校生的大学梦,针对三校生或普通高中毕业生设置的招生类型,其学制为四年。

委培生是由有关部门或单位委托学校培养,培养费由委托部门或单位向学校支付,学生毕业后严格按合同就业,其学制为三年。

二学位学生是国家为尽快培养出一批知识面宽、跨学科的高层专门人才,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置的招生类型,其学制为两年。

二、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面临的困境(一)文化基础薄弱与普通本科生相比,文化基础薄弱是“三校生”的显著特点。

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应用型本科学生大部分未曾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对文化课学习缺乏正确认识,平时上课不认真、作业不用心、课后不看书,考试抱有侥幸心理,学生缺乏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适应合乎正规教学要求的课堂环境[1]。

但学校往往容易忽视“三校生”的这一特点,仍按照与本科生统一的标准安排教学,这种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模式往往事倍功半。

(二)心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遍的自卑心理。

他们与普通本科生同处一校,但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又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易使学生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发展为自卑。

二是偏激的认知心理。

这些学生通常以个人主观意愿为认知视角,以绝对化的观点评判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如“我必定会成功”、“没有人可以这样对我”等,使自己陷入无尽的困扰之中。

(三)纪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纪律意识淡薄。

应用型本科学生就业压力较小,导致他们精神上逐渐松懈,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无视学校规章制度。

学生行为较为散漫,不服管教,迟到、早退、旷课、喝酒、抽烟等违规现象经常出现[2]。

而应用技术学院以普通本科生的标准为参照制定“三校生”管理制度,盲目采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

(四)管理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认知事物的能力不同,不便统一管理。

应用技术学院学生社会经历各不相同,有的经受职场历练,具备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有的尚未步入职场,社会经验不足,进而导致不同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有所差别,不适用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

二是学生间存在代际冲突,不利于统一管理。

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其在解决问题方式、评价问题标准等方面易产生分歧和矛盾,“代际冲突”现象显著,进一步加大了应用型本科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

三、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根据应用型本科学生特点,在实践中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服务与引导先行”的基本工作思路,逐渐形成“教育—管理—服务—引导”四级管理模式。

(一)丰富校园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校园活动的育人作用,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兴趣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是开展自强教育活动。

成立学生社团,充分发挥社团群众基础广、创新意识强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自强系列活动,如每年定期举办“校园自强之星”评选和巡回报告会活动、“关注贫困,自立自强”的现场咨询活动、“自强——我的旋律”主题演讲比赛等,对在校生进行自立自强教育,提高学生的独立意识。

二是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社团举办“以诚待人,以信立人”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开展“征信知识和诚实还贷”报告会,并且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开展“诚信回归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和学生家中,宣传诚信,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诚信教育。

三是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成立大学生义务服务总队,开展以“感恩社会,传递爱心”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福利院、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强化学生的感恩教育。

(二)转变工作理念,实现管理制度科学化1.树立“管育结合”的新理念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只有将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有机结合,以管理推动教育,以教育促进管理,才能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长足发展。

应用技术学院从学生的特殊性出发,建立学生意见表达和反馈机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创造性举措,探索出松紧相宜、宽严适中,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管理制度。

(三)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双向互动机制树立“服务学生”的工作意识。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高校的服务特性越来越突出[3],应用技术学院在全院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化需求,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树立“辅助学生管理”的工作意识。

鼓励学生参与管理工作,大力倡导和支持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如学校成立大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学生是社团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教师则充当辅助角色,适时给出一定的指导意见,学生的积极参与也使学校能够更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树立“高效服务”的工作意识。

为实现学生服务的高效便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的技术,建立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和学工系统教师工作群,收集和整理各种学生工作数据资料,建构信息齐全、准确的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学生服务的“数据化、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统一化”。

(四)加强多方引导,确保学生成长成才1.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的激励引导机制高效的激励引导机制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行以综合素质测评为基础的评奖评优制度。

各类学生奖助学金、荣誉称号的评定、毕业生的就业推荐等都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分数为参考,并把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归入档案,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的宣传引导机制宣传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日益发达的信息化技术是宣传手段多元化的有力保障。

一方面利用网络、微博、QQ群等多种途径宣传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政策和应用型人才发展的广阔前景,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认同感。

另一方面,宣传国家鼓励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到基层艰苦行业和中西部地区去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的心理引导机制针对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问题的特点,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入学伊始就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建立健全心理问题应急反应机制,确保能够及时、高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四、应用型本科学生管理模式的反思与建议(一)打破形式主义,积极构建个性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价值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

深层校园文化是将学校长期发展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价值体系,通过多种活动形式传递给全校师生。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增强创新能力,打破形式主义,避免盲目模仿,同时结合学校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个性校园文化。

(二)提升管理队伍素质,切实贯彻科学化管理制度一是健全严格的人员选用机制。

在管理人员的选用过程中,不仅重视个人素养、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更注重业务素质和对学生的热爱,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完善管理人员评定机制,把学生意见纳入工作考核标准中,为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奠定基础。

二是健全工作人员进修机制。

定期组织学生管理人员参与相关业务培训、理论研讨活动,走访外校实地考察,相互交流经验,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专业化程度。

三是健全学生管理人员的考核奖励机制。

在学生管理人员内部贯彻“高效管理”的工作思想,设立“公平考核”“奖励典型”的工作体制,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三)秉承“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第一,发挥学生社团的组织职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