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孔子思想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孔子君子观对当代青少年人格养成的启示
孔子君子观对当代青少年人格养成的启示
孔子观认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名言,让当代青少年们受到积极的启发,可以以此为榜样去坚定不移地学习、成长,养成三个要素:知行合一、礼以和为贵、诚实守信,来成就自身人格。
第一,要培养知行合一,也就是说要结合自身的行动来学习新知识,形成实际的行动及知识累积。
学习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核心,但知识要落实到行动之中,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的确,只会锢炼脑力,而不涉及实践操作,是无法形成真正的能力的。
因此,知行合一是青少年养成良好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要培养礼以和为贵的态度。
好的文明,主要关乎礼仪,个人的气质,以及谦虚的态度。
好的文明,要求人们学会尊老爱幼、以礼待人。
即使有些时候意见不同,也要学会尊重、包容。
乡里长把路上的石块移到路中央,就可以看出礼让的精神。
礼以和为贵,是养成良好人格的第二要素。
第三,要培养诚实守信的信用感。
言行要一致,说话要守信,不能一言而决,不管是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都要信守承诺,不能随时违约。
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也才能赢得最高的人格荣誉。
因此,信誉感也是养成良好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孔子君子观,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青少年养成良好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成就自身人格,我们必须知行合一,养成礼以和为贵、诚实守信的信用感,把孔子的启示当作榜样,用心去实践。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启示-4页文档资料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启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了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质量。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来实施这种素质教育方针呢?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以孔子教育思想作为核心指导理论,充分发挥出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并据此来获得一些有效的启示,从中吸取有益的思想元素。
一、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一)教育内容方面的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涵就是仁、礼思想,它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可以说,我们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此作为内容的借鉴。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仁、礼思想内涵是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这与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不谋而合。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孔子教育思想的仁礼思想出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教育活动。
(二)教育途径方面的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道德教育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途径借鉴。
孔子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得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学生道德教育方法,比如说,中庸、内省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品德修养和修身励志。
具体来说,立志有恒为学生成人成才导航定向,身体力行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克己内省是学生修身自律的有效方法,诚实守信是当代学生取信于人的必备品质,处事有度体现学生立足社会的应有素质,改过迁善是学生不断进步的成功法宝。
(三)教育原则方面的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的原则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逐渐积累和总结出来的,而且孔子本人也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能够以自己的威信来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了较大的教育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那么,孔子教育思想原则一般包含了以身作则,教书育人,因材施教,诲人不倦,宽严有度,关心爱护。
《论语》中孔子的礼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作用
《论语》中孔子的礼学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作用
《论语》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格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引导、构建、完善、提升和
保障的作用。
《论语》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人格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引导、构建、完善、提升和保障的作用。
"礼"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论语》
中孔子的礼学思想与仁、人伦道德和人的情感都有密切联系,而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礼仪
教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修养自身、与他人相处和在具体环境应用中都发挥了不可替
代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孔子礼学思想的分析,提取其中对当代大学生有益的部分,在大学生礼仪交往方面给以指导。
"礼"做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日常生活当中存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论语》中孔子的礼学思想与仁、人伦道德和人的情感都存有密切联系,而这对于当代大
学生的礼仪教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学识自身、与他人相处和在具体内容环境应用领
域中都充分发挥了不容替代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论语》中孔子礼学思想的分析,抽
取其中对当代大学生有益的部分,在大学生礼仪相处方面给以指导。
论孔子思想对人格培养的化育作用
论孔子思想对人格培养的化育作用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人格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道德、仁爱和正直的重要性,帮助个体培养出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自我修养和正直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从内心开始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孔子主张从内心做起,要对自己保持诚实和正直,要有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认为正直是一个人的核心品质,只有具备正直的品质,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完善。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仁爱的重要性。
他主张人们应该关心他人,并对他们表现出温和、宽容和善良。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认为通过仁爱可以达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各种社会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仁爱还要求个体对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保持敏感,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帮助他人。
这种仁爱的精神培养了人们的同理心和善良行为,使人们对社会问题产生责任感。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道德自律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应该自律并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有自律的品质可以使个体抵制诱惑和错误的行为,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是个体内心的力量,个人必须要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负责。
这样的思想教育人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有原则、有纪律的人。
孔子的思想强调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塑造人格和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
孔子主张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实践和经验的培养。
他认为学习和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通过不断修行和学习,个体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孔子的思想对人格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他的思想强调了个体的自我修养和正直,仁爱的精神,道德自律和学习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思想的指导,个体可以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原则、有同情心和宽容心的人。
孔子的思想还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了大量的学生和追随者,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高校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高校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作者:刘杰常国良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20年第09期内容摘要:君子文化是民族伦理的基本要素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孔子所培养的君子有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生命意义感,可以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规律,将个体的自我人格融入到社会发展中,对于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发展和个体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对于当今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仍存在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基本内涵和君子人格的修养路径两方面阐述和分析,进而说明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于当代高校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高校大学生人格塑造一.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内涵在孔子时期,君子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统治者,二是有品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人。
对孔子来说,君子重要的不是社会身份,而是能否自觉承担道义,因此孔子将原来的身份君子转变为道德君子,不但强调了君子人格现实性的品格,还注重君子人格的德性特征。
孔子提出的“君子之德”归于道德伦理范畴。
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内涵大致包括10种,即仁、义、礼、智、忠信、勇、中庸、和而不同、文质彬彬与自强不息。
[1](一)仁“仁”是君子人格的基础,在孔子道德谱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是成就君子的根本所在,是人以博大之心爱人的理念、行为和境界。
[2]仁爱是孔子君子人格的最高道德准则,主要强调“己”与“他人”关系的和谐,其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爱人和忠恕。
“爱人”讲求孝悌,其中“孝”是指尊敬父母,“悌”是尊敬兄长。
“忠恕”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具体行为准则,所谓“忠”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从而达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融洽。
(二)义“义”注重的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讲求人们的价值取向必须与正义和道德规范相符,它是提高君子修养的重要途径,要求君子以“义”为内在品质。
孔子提出“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认为“义”是君子第一位的价值准绳,一个人的一生应将道义放在第一位,主张物质利益的取舍应以义作为准则。
孔子德育思想及其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孔子德育思想及其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丰富而深邃的德育思想,对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孔子强调以“仁”为核心的人格修养。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先培养自身的德行,提高人格素质。
在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个体的人格培养,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懂得如何与他人友善相处,秉持公正、勇敢、诚实等美德。
孔子主张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他认为,只有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对于现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我们应该注重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感知、理解和践行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
孔子强调家庭和社会的互动作用。
他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合作,共同育人。
在新时代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家庭和社会的互动,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衔接,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
孔子还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他强调教育应该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
在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道德教育中来,让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仅是被教育的对象,更要成为主体参与者,从中获得成长与发展。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认为,个人的修身以及家庭、国家和世界的和谐是相互关联的。
在新时代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激发他们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积极性。
孔子的德育思想对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修养,强调知行合一的实践教育,加强家庭和社会的互动作用,实施“教学相长”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只有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才能培养出品德优秀、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
孔子的君子论论文:孔子的君子论与大学生人格培养
孔子的君子论论文:孔子的君子论与大学生人格培养摘要:在孔子眼里,理想的君子应当有仁、有知、有勇、有艺、有乐。
其中,“仁、知、勇”是君子内在品质的基本要素,而“艺与乐”则表现为外在的文采。
孔子认为,内在的“质”与外现的“文”要比例协调,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对君子理想人格的要求为大学生人格的培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孔子的君子论;大学生人格培养一、“君子”的概念分析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君子”的概念由来已久。
“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原指社会上居高位者或贵族男子。
“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经·谷风之什·大东》);“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春秋·左传·襄公九年》)。
此处的“君子”,主要是从政治角度立论的,指国家的管理者而并非指道德高尚、品性优秀、具有崇高境界的人。
对“君子”一词赋予道德品质属性,并具体加以说明的人是孔子。
为了规范社会大众行为并树立道德修养的目标。
孔子塑造了重德懂礼的君子形象,“君子”由原来意义上的有位之人,演变为孔子心目中的具有理想人格之人。
二、君子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形象,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
在孔子看来,要成为君子,首先必须具有高尚品德。
孔子将仁、知、勇当做君子之德。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中庸》曰:“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但作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只有内在的品德还不够,还要有外在的文采进行修饰,这就是“艺”和“乐”,它是君子人格最后完成、最终完善的途径。
因此,理想的君子应当有仁、有知、有勇、有艺、有乐。
1 有仁。
在孔子眼里,君子首先应当是一位仁者。
“仁”是君子人生最根本的追求,是君子理想人格中首要的品质。
何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即爱亲人、爱他人、直至爱天地万物。
爱是一种情感,是君子践行“仁”的源泉和动力;更是一种境界,是君子对自己内在的仁性的自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仁者。
孔子思想对个人的影响有哪些
孔子思想对个人的影响有哪些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那孔子思想对个人的影响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思想对个人的影响,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思想的影响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儒家思想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对社会,对政治,对文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孔子的儒家思想规范着人们的生活准则,为品德树立标杆,可谓是深深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一:诚信做人孔子曾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话就是告诉人们如果没有信誉,那么还能干什么呢。
孔子在教育的时候注重4面,文行忠信,就是文献,品行,忠诚与诚信。
孔子在教学的时候以身作则,认真教学,从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有教无类在那个时代,孔子开创私人讲学,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在教育上打破传统教育,认为人人都有学习的机会,教育无阶层,无论贫富贵贱都能接受教育。
这种早在千年的教育理念与现世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被称为是“万世师表”。
三:仁爱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仁政仁德,要学会爱人,人人之间多点爱,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的和谐,这种爱可以涵盖到社会中,爱老人爱小孩,为世人树立一个道德的标杆。
在政治上施行仁政,爱百姓,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
在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的甲申时,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
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
孔子是殷遗贵族的后裔,早前,他的祖先从宋国出逃,因此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夏邑县。
春秋时期,西周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瓦解,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争。
在这艰苦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下,孔子曾担任官职,与鲁国、贵族势力进行斗争角逐,以缓和阶级之间的矛盾;体恤百姓,爱民如子,主张以德仁治国,希望恢复西周的秩序。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启示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
格塑造的启示
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启示:
1、尊重“仁”的价值观。
孔子强调要“仁而不佞”,即要把仁义心理作为行为的准则,而不能装作仁义,只能真诚地去做好事情。
大学生应当学会尊重仁义,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仁”的道德标准,并将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以此来维护仁义,增加自己道德人格的高度。
2、注重“礼”的社会风俗。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社会风俗,是表明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大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坚持礼貌,在日常交往中注重礼节,把他人的尊重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以此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
3、注重“义”的品行准则。
孔子认为义是一种道德准则,是一种表明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大学生应当学会尊重他人,在日常交往中注重义,把他人的尊重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以此来提升自己道德人格的高度。
孔孟的人格修养观对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的借鉴
孔孟的人格修养观对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的借
鉴
孔孟之学被誉为“诸子百家”当首.他们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似海洋的精神胸襟,为历史硬质的经典例证,受到世人的普遍称赞。
他们的学问及其品行无时不影响着人们,他们的人格修养,也是经过数个世纪仍然受到很多人的借鉴,其影响力仍将延续下去。
孔孟思想教育品格培养,强调立身处世平衡,谨守格局,有礼貌有教养,坚持道德伦理,有责任有度过,始终把让人民有安静,使社会顺利生存的责任放在心头。
孔孟的人格修养是他们教育观念的核心,也是他们以身作则的展示,学者不仅以德服人,而且以德服己,坚持“严以内,宽以外”的境界,从古到今深受人的喜爱。
孔孟的人格修养,对当代大学生品格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
要求大学生以圆融有礼、朴实恪守诚信、正直廉洁自律、宽容智慧忠孝爱国,加强文化涵养,提升科学素养,提高道德水准,磨练自身品格,以把握时代,担当未来,为社会、国家、民族尽有所作。
孔子德育思想及其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孔子德育思想及其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德育思想贯穿于儒家文化之中,被视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代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孔子的德育思想仍然对现代社会和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启示。
首先,孔子强调个人道德修养。
他认为,个人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自我管理,如守约、节制、自律等。
这种德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建设提供了启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让他们明白自律、自救和自强的重要性。
其次,孔子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家庭是一个人品格的重要基石,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照顾。
这种德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同样提供了启示,学校和家庭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承担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任务,让学生明白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撑。
第三,孔子注重诚信、忠诚和大公无私的精神。
他认为,真正的仁者应该遵守诚信,讲求忠诚,以及尊重大公无私的价值观。
这种德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同样提供了启示,要求学生在行为上具有真正的诚信、忠诚和大公无私的精神,让他们明白道德行为和精神是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
最后,孔子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他认为,中庸之道是一个高尚的道德标准,表现为平衡和谐的态度。
这种德育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建设同样提供了启示,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表现出稳重、平衡、和谐的态度,远离极端行为,避免一切形式的极端行为和思维。
总之,孔子德育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有重要影响,也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启示,启示人们应该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多个角度,来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格修养,让他们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道德素质和自微天人之达,领袖新时代的新姿态。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
以《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
中国儒家文化深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实践之中,在像《老子》、《庄子》等哲学经典中给予了我们无尽启示,其中,儒家理想人格一直都被以不同方式介入到当今社会中。
许多当今大学生也从儒家思想中获取灵感,朝着更高层次的理想人格塑造不断追求着。
首先,让我们来从儒家理想人格来看一下,以至于引发当代大学生理想化塑造的启示。
在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是一个受传统文化灌输,尊重礼义,崇尚知识的人。
他们追求完善自身,不断努力地学习去实现目标,走在精神文明的前沿,对社会有积极的作用。
受着儒家理想人格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也在汲取精神力量,以更高的目标塑造自我。
他们以超越自身,以及追求理想为概念,充实自身,不断求知识和经验,获取梦想,以自我把握自己的人生。
其次,让我们来观察当代大学生对儒家理想人格对自己的认知,以引发其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都认为儒家思想以极高准则促使他们朝着理想澈底塑造自身,他们把理想人格作为一种自我实现和完善的目标,致力于通过追求智慧、自律、志向高远来实现。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从儒家文化获得了灵感和启发,不断求知识,以更高的目标实现理想。
每个人都应将儒家理想人格作为参考,作为自己理想人格塑造的一种准则,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追求精神文明,完善自身。
孔子人格教育思想对大学生人格构建的影响略论
子 , 塑造 出 “ 内圣外 王 ” 的理 想人 格 。孔 子认 为 ,理 想 人格 的实 现 关键 在 于个 体 主观 的努 力 。我 国传统 的 人格 教 育大 都 限于 思想 说 教 和 灌 输 ,效 果 往 往 不 好 。若 能 借 鉴 孔 子 的 强 调加 强 自我 修 养 , 发挥 人 的能 动性 作 用 ,把 人作 为 教育 的主 体 , 以人 已有 素质 为基础 ,激 发人 的主 体 意识 的 人格 教 育思 想 ,对 当代 人 的主 体性 的弘扬 和 塑造 具有 重要 意义 。 ( )全 面发 展 的思想 观 点 二 刘 向 《 范 ・ 物 》记 载 孔 子 和颜 渊 的一 段 对话 : “ 日 : 说 辨 子 ‘ 人之 行 ,达 乎情 性 之 理 ,通 乎物 类之 变 ,知 幽 明之 故 ,睹游 成 气 之 源 ,若 此 而 可 谓 成 人 。 既知 无 道 ,行 躬 以仁 义 ,饬 身 以 礼 乐 ,成人 之 行 也 ’。 ”这 就是 说 ,完 善 的人 格 ,是 真 、善 、美相 统一 的人 格 , 是知 天道 、行仁 义 ,并 且文 之 以礼乐 , 即要 培养 全 面 发 展 的 理想 人格 。此 外 , 孔子 对 “ ” 的解 释 也 是 十 分 丰 富 仁 的 。在孔 子 那里 , “ ”是理 想 人格 的核 心 内容 。他 几 乎把 一 切 仁 好 的品行 都 归 结 到 “ ”中去 ,是一 切好 的品行 的 总概 括 ,囊 括 仁 了他 所 说 的多 方面 内容 ,这些 品行互 相 联系 、 互相 渗透 ,共 同构 成真 、善 、美 高度 统 一 的全面 发 展 的理 想人 格 。儒 家追 求 人格 完 善 的观 点 ,今天 仍不 失其 魅 力。 ( ) “ 者爱 人 ”的人 文精 神 三 仁 人文 精 神 的核 心 是 “ ” ,而孔 子 的儒 家 人格 学 说正 体现 了 人 以人 为 本 ,关 心 人 ,爱护 人 ,尊 重 人 的思想 。孔子 说 : “ 仁者 , 人 也 ” ,给 人 下 了 一 个 明 确 的 定 义 , 即 具 备 了仁 的本 性 者 才 是 人 ,这 从 理论 上 回答 了什 么 是人 以及如 何 做人 的 问题 。关 于后 者 即如何 使 人 的本 质变 成 品德 ,形成 信念 和 外化 为行 为 ,孔 子更 是 作 了 系统 的论 述 ,这 就 是他 提 出 的著 名 的 “ 者 爱人 ”的命题 。 仁 孔 子 认为 仁 与爱 人有 着 不可 分 离 的 内在联 系 ,只 要具 有仁 的本性 的人 ,毫 无例 外 地 自觉地 爱人 。只 要有 人 与人 群存 在 的地 方 ,就 有 爱 的存 在 ,人 与人 之 间就 存 在着 相 爱 的关系 。今天 我们 要 高度 重 视 教育 在 人格 塑造 中作用 ,就是 要 重视 科 学教 育 的人 文精 神 , 传 授 科学 理 性 与人 道主 义 精神 来影 响 我们 下 一代 的人 格 , 因此孔 子所提 倡 的 “ 仁者 爱人 ”的人 文精神 在今 天 仍应 积极 发扬 。
孔子道德教育对于当今大学思想教育的启发
孔子道德教育对于当今大学思想教育的启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的道德教育理念对当今大学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在当今世界,大学思想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而孔子的道德教育理念在这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孔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理念对大学思想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
孔子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然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再者才能治理好国家,最终实现天下太平。
这种思想与当今大学思想教育的目标非常契合,即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能够担当社会责任和建设国家的重任。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三纲五常”,即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长幼之道、朋友之道五种常道。
这种道德规范要求了人们在不同角色和不同关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亲和力有着深远的启发作用。
现代社会注重个人价值的提升与实现,但同时也需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以及社会责任感,孔子的这种规范即为大学思想教育提供了很好的道德指引。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强调“以德教人”,即通过道德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人。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他人的楷模和表率。
这与当今大学思想教育强调的“育人为本”理念密切相关,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人才的培养,更是要求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
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即通过德行来治理政权。
这种思想对当今大学思想教育提出了重要的挑战,即培养优秀的政治领袖和社会精英。
现代社会对于政治领袖和社会精英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道德和公共服务精神,而这正是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的内涵所在。
孔子的教育思想还强调“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久”,即强调心灵的宁静和安定。
这种思想对当今大学思想教育提出了对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的要求。
论孔子思想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与继承对策
论孔子思想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与继承对策作者:张敬萱,赵瑞杰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7年第8期摘要: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其主张的儒学思想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启蒙与品德修养。
本文通过介绍孔子主张的思想,旨在分析和探讨孔子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继承孔子思想的对策。
关键词:孔子思想;大学生;影响;继承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8.046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8—0162—03时代的进步带来了科技的日新月异,在互联网发达且又充满诱惑的社会中,新时代诞生的大学生也在多元化的人生观中失去自我、迷失本心。
而孔子思想所蕴含的人文素养、仁爱思想无疑是大学生坚定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剂良方,对大学生人格素养、道德情操的形成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孔子主张的思想(一)政治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
他认为人所具有的全部美德都源于仁,而“仁”即爱人。
因为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你若轻慢、恼怒、欺侮他人,就不要奢望他人对你尊重、关心、爱护。
大学生应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要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强加给他人,而这也是仁爱原则在政治中的详细体现。
(二)经济思想“见义思利”是孔子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而对待“义”、“利”的态度也成为孔子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方法。
因为君子不会被利益蒙蔽双眼,会先想到道义,而小人则恰恰相反。
尽管如此,他觉得“义”、“利”却不相矛盾,因为只要一个人诚信忠厚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可见“义”同样可以带来“利”。
此外孔子还主张为人简朴,做人应当脚踏实地,节约朴素,不应铺张浪费,追求奢侈。
(三)教育思想在当时封建传统的社会中,孔子提出了突破性的见解“有教无类”,他认为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正因如此,他创办私学,广收学生,才有门下弟子三千,贤才七十二人。
论孔子思想对人格培养的化育作用
论孔子思想对人格培养的化育作用孔子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对人格培养有着深刻影响的思想体系。
孔子在其著述《论语》等文献中,阐述了许多有关人格修养和道德规范的思想,例如“仁者爱人”、“礼尚往来”、“忠恕之间”等。
这些思想不仅在古代受到广泛关注和推崇,而且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实现自我完善,丰富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孔子思想还注重细节,提倡人们重视细节,从小处着眼。
孔子认为了解礼仪规矩,从小方面做起,可以使人更加的容易得体地地处事,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公正正义的人。
在孔子的思想中,礼仪规矩的含义不仅仅是简单的礼节,更是一种道德规范,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所以孔子会强调斯文、涵容、举止、言语等微小而必要的举动,无论是面对长者、师长还是普通人,都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喜好和习惯,不去伤害他人的感情。
这种尊重和礼仪的实现是基于互惠互利的原则,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
因此通过这样的细节注意强化,可以帮助人们不断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和维护自己的人格,为社会更好地贡献个人的力量。
最后,孔子思想注重团队意识和公共意识。
孔子认为任何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在传统中国的伦理观里,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所以,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亲兄弟的情感,以及与同龄人相互帮助的积极态度,更应该抱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并为此不断努力和奋斗。
在孔子看来,个人的道德成长应当要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紧密相连。
因此,他积极推崇了集体主义精神,重视团队合作、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鼓励人们通过团结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尽其所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更好地实现自身追求和价值。
总而言之,孔子思想对于人格培养的化育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他的思想强调个人的修养和自我反省、注重细节及对团队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这些思想不仅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人类思想库,更为现代价值观的提炼和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引导。
论孔子“修己”思想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论孔子“修己”思想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摘要:孔子是儒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的“仁”“礼”思想深入人心,对人们的修身起着重要作用。
在当今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物欲横流的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代大学生如果想要很好的立足于社会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身,修身齐家才能治天下。
关键字:大学生;修己;修身本文系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名校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思政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探索”课题阶段性成果。
孔子之所以强调“修己”的重要性,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实行的制度是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制度,就是政治与伦理相统一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统治者的政治地位,是由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取决于他们之间的伦理关系。
孔子认为,政治上的问题,实际上是伦理上的问题;伦理上的问题实际上是道德上的问题。
由于统治者没有道德,所以他们就会违背伦理;由于他们违背了伦理,所以也就破坏了政治秩序。
孔子不说当时的形势是天下大乱,而是说“礼崩乐坏”,其原因就在这里。
1.孔子“克己复礼”与修身克己复礼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思想,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由此看来,“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
历代学者都认为,这是孔门传授的“切要之言”,是一种紧要的、切实的修养方法,然而对于“克己复礼”的含义却有着不同的阐释——这里的“克”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克制”的意思,也有“战胜”的意思。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礼节,而且也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
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的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也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浅谈孔子的中庸之道与大学生人格养成
浅谈孔⼦的中庸之道与⼤学⽣⼈格养成孔⼦的中庸之道对⼤学⽣⼈格养成的影响孔⼦追求中庸的理想⼈格。
中庸⼈格具有执两⽤中、和⽽不同、权变时中的特点。
我们⼤学⽣正处于个⼈世界观、⼈⽣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孔⼦的中庸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学⽣的⼈格培养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
其中蕴含的折中主义和调和主义在孔⼦的阐述下有特殊的⽤意,对我们有重要启⽰。
什么是孔⼦的中庸之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来⾃《中庸》,是对“中庸之道”的经典描述。
所谓“中”是指“喜怒哀乐之未发”,内⼼平正⽆偏⽆易。
所谓“和”是指喜怒哀乐已发,但能合乎法度。
“中”是天下的根本状态,“和”是天下最终的归宿,达到“中和”是⼀切运动变化的根本⽬的,天地各得其所,万物顺利成长。
但构成“和”的各种不同因素必须保持⼀定的量和度。
所以“和”与“中”是⼀回事,可⽤“中”的标准去把握“和”,⽤“和”的精神去理解“中”。
中庸之道实质是预防冲突之道、化解⽭盾之道、维持凝聚之道、实现平衡之道。
把中庸这种执中、防偏、追求公正的⼈⽂思想⽅法扩展到个⼈的⼈格发展,便有了中庸的修⾝之道。
中庸之道如何修⾝?孔⼦是⼀个处世⼤师,他不如颜回仁德,但可以教他通权达变;他不及⼦贡有辩才,但可以教他收敛锋芒;他不如⼦路勇敢,但可以教他畏惧。
孔⼦在教导他⼈“中庸”思想时,同样,也要求⾃⼰的⾔⾏合乎“中庸之道”的标准,“师也过,商也不及” ,是他评价⼈物的中庸;“乐⽽不淫,哀⽽不伤” ,是他审美的中庸;“敬⿁神⽽远之” ,是他对待⿁神的中庸;“周⽽不⽐” 、“和⽽不同” ,是他交友之道的中庸。
孔⼦避免了弟⼦们的短处,⼜以⾃⼰的长处教育他们,可见,孔夫⼦之所以胜于他⼈,就在于他善于利⽤“中庸之道”。
“中庸”可以说是儒家所持有的⼀种积极⽽不激进、执着⽽不偏执的思维⽅式,是⼀种折中调和的思想,调和与均衡⽆论在⼈类社会还是⾃然界,都可以说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个最为稳定和谐的状态,由此⽽形成了著名的“中庸之道”。
论孔子思想对人格培养的化育作用
论孔子思想对人格培养的化育作用论孔子思想对人格培养的化育作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日益多元,学校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想要学生在当前节奏极快的时代背景下拥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得有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系统,不仅需要在教育阶段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学培训力度,还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升对学生的人格培育水平,促使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在今后的人生发展道路上能产生和传达正面的社会效益,避免发生损害社会利益及他人利益、伤害他人人身安全以及贬低他人自尊等行为。
孔子思想具有十分深义的内涵,包括仁爱、内省、君子人格等多项内容,对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具有内在涵养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就孔子思想对人格化育作用做出解析,以期对学生的人格完善找到一种相对合理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孔子思想人格培养化育作用时代发展进步,变革迅速,从世界整体来看,各国政治与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日益多元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各国竞争更加激烈。
所以目前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人格的培养,帮助存有人格缺陷的学生回归正确的人生道路,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人格的正确认识程度,明确意识到拥有正确人格对个人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对于人格培育来说,需要了解什么是人格、人格分为哪些类别、人格存在缺陷的表现、目前现有的人格培养方法等,才能体现人格培育的实效。
我国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已经缺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正在适应着西方的话语体系和价值观念,但是,这种观念的冲击与我国基础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很不匹配,亟须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找寻在特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适合中国人本身的独特人格特点。
孔子思想是最早出现并具备系统化人格思想,具有丰富的人格思想内涵,如重义轻利、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人格教育内容,而这些丰富的人格思想内容对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具备重要借鉴作用与研究价值。
一、人格的一般性认识无论是在受教育阶段,还是社会工作阶段,人都不离开日常的人际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识社 会 一 认
正确的认识 自然 , 认识 我们所 处 的社 会是我 们思考 、 处
与学校多方 面的关注 。西南师 范大学 的黄希庭 教授通 过对 全国西北 、 、 东北 华北 、 华南 、 中、 南七 个行 政 区 2 华 西 1个城 市2 6所高校 4 1 8 1名学生进行的“ 中国大学 生人 格障碍的现 状调查” 证明了当代 我国大学生 中的确存在 着较严重 的人 , 格异常和人格障碍问题 。
20 0 9年第 7期
- .
辽 宁 行 政 学 院 学 报
J un lo a nn miitainColg o ra fLio igAd nsrt lee o
No 7, 0 9 . 2 0
.
t ‘ ‘ ~ .’
(第 1 1卷第 7期 )
( o 1 . o7 V1 1N.) .
人类创造 了自己的文化 , 又将 自己置身于一定 的文化类 型当 中 J 。社会文化塑造 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 , 使其成员 的人
格结构朝着相似 性 的方 向发 展 , 而 维系 住整个 社会 的稳 从 定 。作为一个被儒家文化影响了几千年 的国家 , 中国人 的 人格中不可避免 的带有着儒家思想 的烙 印。因而 , 要帮助大 学生塑造稳定的、 健全 的、 有利于 自身发展 的人格 , 我们就需 要 解 读儒 家 思想 , 中寻 求 可 行 的解 决 之 道 。 从 孑 子是中国儒家思想 的创始人 , L 同时也 是 中国历史上一 位杰出的教育家 。他 的许 多教育 思想时 至今 日对我 们依 旧 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在塑造学生理想人格这一 问题 上 , 孔
人无完人 , 每个 人都 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 的过错 。有些 大学生过于完美 主义 , 不愿也 不能 承认 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
因而出现心理偏 差 , 甚至产 生偏 执型 的人格 。事实上 , 当 恰 的认识 自我 , 实事求是 的评价 自我 , 也是 自我调节 和人格 完 善的重要前提之一 。 孔子对于这一问题同样相 当重视。他说 : 丘有幸 , “ 苟有
过, 人必知之。 ( 论语 ・ ”《 述而第七》 他 承认 自己的错误 , ) 并
乐意见 到 自己的错误被别人指 出来 。同时 , 孔子反对有些人 逃避错误 , 愿 承 认 的 做 法 。提 出 : 小 人 之 过也 必文 。 不 “ ”
[ 关键词 ] 人格教育 ; 理想人格 ; 孔子思想 [ 中图分类号]G 4 [ 6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5 (09)7_ 18 _ 2 0 8- 0 3 20 0 _ o l- 0 - 4
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因人 际关 系 、 就业压力 、 轻视
浅 议孔 子思 想对大学 生人 格 的影 响
武 艺文
( 阳师 范 大学 , 宁 沈 阳 10 3 ) 沈 辽 104
[ 摘 要]
本文从 当代 大学生在人格 方面存在的问题 出发 , 以健全的人格为标准。联 系文化 环境在塑造人 格方面的作 用,
讨论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在完善 当代 大学生人格方 面的重大影响 。
与立 ; 与 立 , 可 与 权 。 我 则 异 于 是 , 可 无 不 可 。 ( 论 语 可 未 无 ”《
・
具有一定倾 向性 的、 较稳定 的心 理特征 的总 和, 它反 映着一 个人 的整体精神面貌 。当代 大学生 大多是成 年不久 的青年
人, 其人格正处在形成 、 发展 到稳 定 的过渡时期 。这 一时期 的人格发展很容易受 到社 会 、 校 、 学 家庭等 一系列外 部因素 的影响。尤其在世 界 日益 全球 化 的今天 , 来文 化不 断 涌 外
度, 是我们塑造理想人格 不可或缺的基础。
( ) 识 自我 二 认
人, 传统观念受到极大 的挑战 , 这些风格迥异 的文 化观 , 价值
观对大学生的思 想和人格 的发展产生 了极大 的影响 。使得
学生的人生观、 世界观 、 价值观等 基本认识 产生 了一定程度
的动摇 , 甚至有些大 学生 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的 消极人格甚至病态人格 , 影响了同学们 的健康发展。 在人格发展 的过程 中 , 社会 文化的影 响是 至关重要 的 。
人格是一种心理 现象 , 是个体与社会相 互作 用所形成 的
理 问题 的基础。很多大学生虽然怀有很好 的理想和愿望 , 但
是由于不能够很好的认清形势 , 缺乏 深思熟虑的情况下 贸 在
然 行 动 , 而 一 再 遭 遇 失 败 。久 而 久 之 , 会 变 得 意 志 消沉 , 因 就
怨 天尤人 。在这 一问题上 , 孔子用 自己作为例子很好的教育 了他 的学生 。他说 : 可与共 学 , “ 未可与适道 ; 可与适道 , 未可
子罕》 孑 子十分景仰古代 的圣贤 , )L 也曾为 自己没有与那些
往哲先贤生于同一个时代而惋惜哀 叹过 。但是 , 孔子没有盲
目的崇拜这些先哲。在他看来 , 古代 的圣人虽然在道德的层 面上达到 了很 高的成 就 , 是很 少 有善 于变通 的。在这 点 但
上 ,L 孑 子认为 自己与 这些先 哲 的做 法是 不 同的。的确 , 主 他 张说 :笃信好学 , “ 守死 善道 。危 邦不入 , 乱邦 不居。天下有 道则见 , 无道则隐…… ” 《 ( 论语 ・ 伯第八》 , 泰 ) 又说 : 君子 “ 之于天下也 , 无适 也 , 无莫 也 , 义之 与 比。 ( 论语 ・ 仁第 ”《 里 四》 从孔子教育学生的话 中我们可以看 出 , ) 孔子是 主张审时 度势 , 认清时势发展 的趋 向 , 并依照形势 随时变通 ,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解决 的。这种理性地认识社会 环境 , 面对现实的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