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多功能价值评估研究现状综述
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土地评价研究综述引言:土地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对土地的性状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的过程;是查清、掌握土地动态变化信息和发展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国土管理的重要内容[1]。
一.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进展国外土地评价体系的产生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比我国要晚得多。
国外出现的最早的土地评价是土壤地理学家13.13道库恰耶夫提出的,他在俄罗斯黑钙土地11区和尼日格勒自治州考察时,对该地区土地进行了自然的和历史的鉴定[2]。
在希腊、埃及、罗马古国的文献史料中,曾有关于土地划分成各种等级的记载。
1834年,英国成立了土地测量师协会,主要从事土地评价和测量。
其后,土地研究发展大致可分为土地分类定级阶段、土地潜力评价阶段、土地适宜性评价阶段、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阶段。
国际上,以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的土地评价研究是随着资源调查与土地合理利用规划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其后,美国进行了大范围详细的土壤调查,绘制了一系列土壤图,为完善土地评价系统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土地对于某种单项技术目的的适宜性。
20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以合理利用土地、发展农业为目的的土地评价。
这一时期,土地评价研究以美国的土地潜力分类系统为代表,表现为一般目的的土地评价,评价考虑的是土地自然属性的变化,未涉及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因素的变化[3]。
20世纪60年代后期,土地利用理论开始吸收生态学中的不可逆性和匹配性等理论,强调土地生态利用。
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进行土地评价和调查过程中,借鉴生态学思想提出了土地生态单元、土地生态分类等概念[4][5]。
70年代对土地资源的研究更广泛、更深入,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及土地利用规划的广泛开展标志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入真正的实质性阶段[6]。
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了土地评价纲要,这是目前国际上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的土地评价方案,它使各国的土地评价在形式上得以标准化,为进行土地资源分析及优化配置奠定了基础。
农村经济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农村经济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土地利用问题备受关注。
土地是农村经济的重要资源,优化土地利用可以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增收。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的现状、问题原因、解决途径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土地利用的现状目前,农村土地利用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农村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大量土地被用于低效的农作物种植和自给自足的家庭农场,而高效经济作物如果园等的种植面积有限。
其次,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不科学,在许多地方农田与村庄的空间过于分散,土地流转不畅。
再次,资源浪费严重,废弃农田和农用土地闲置现象屡见不鲜。
最后,土地资源的持续压力不容忽视,农村人口多、用地需求大,土地资源局限导致土地利用难度增加。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产生与多重因素相关。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思路传统而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土地利用规划只着眼于农业生产,忽视了多元化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
其次,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成熟。
由于土地所有权分散、审批流程繁琐,农村土地流转难度大,致使很多土地空置或低效利用。
此外,贫富差距加剧也是问题的原因之一。
富裕家庭拥有较多土地,而贫困家庭缺乏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因此,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产生与土地所有权不均衡、土地流转市场不畅等因素密不可分。
三、解决农村土地利用问题的途径要解决农村土地利用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土地用途和功能。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对高效经济作物的培育,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和集约利用。
为了减少土地浪费,应加强对废弃农田和闲置农用土地的利用,鼓励农民参与绿色生态农业等新业态的发展。
此外,还应推动土地所有权改革,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四、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改善土地利用环境是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首先,保护农田环境。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防止农药、化肥等污染物对土地环境的破坏。
农村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总结农田开发和资源利用评估
农村农业综合开发计划总结农田开发和资源利用评估在农村农业综合开发计划中,农田开发和资源利用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农田的开发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农田开发和资源利用进行总结评估,以期为未来的农村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我们对农田开发的情况进行了评估。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共开发了2000亩荒地,新建了300座水窖和50座水泵站,修建了100公里的排灌渠道。
这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荒地的开发力度,提高农田的利用率。
其次,我们对农田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估。
我们鼓励农民种植优质高产的作物,引进了优质种子和肥料,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成功推广了优质稻种和玉米种植,增加了粮食产量。
同时,我们加强了农田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广了农田鱼塘养殖、沼气工程等项目,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综合评估来看,农田开发和资源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也要看到,农田开发仍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资源利用存在单一化、浪费现象严重等挑战。
因此,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农田开发和资源利用的投入,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动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农田开发布局,加强农田资源整合利用,推广适宜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同时,我们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动农村农业的改革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稳定。
总之,农村农业综合开发计划中的农田开发和资源利用评估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
我们将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强的责任感,为农村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实现乡村振兴的中国梦。
谢谢!。
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分析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土地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农田的利用情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但农田的利用效率在提高。
其次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用于建设农家乐、农产品加工厂等农村产业,继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再次是农村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农村土地除了用于农业生产外,还可以用于建设农村新村庄、发展乡村旅游等,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二、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尽管农村土地利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田减少和农村土地流失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农田被征用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农田面积减少。
同时,土地交易市场的不规范和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不到位,也导致了农村土地流失问题的存在。
其次是农村土地利用的低效率问题。
由于农村土地利用方式过于单一,农田的利用效率并不高,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
再次是农村土地利用的不合理问题。
在农村土地利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没有实现土地的最佳利用。
三、农村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随着农村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利用将出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是农村土地多功能利用趋势。
农村土地将不仅用于农业生产,还将用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旅游等多个方面,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
其次是农村土地集约利用趋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土地将更多地用于现代农业生产,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
再次是农村土地保护与管理趋势。
政府将加强对农村土地的保护与管理,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最后是农村土地规划与调控趋势。
政府将加强对农村土地的规划和调控,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土地利用的对策与措施为了解决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与措施。
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低,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这使得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效率成为了重要议题。
其次,现有的土地利用规划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不同层次的行政区划有着不同的土地利用要求,从国家到省级层面主要体现战略性和指导性,地市级层面则更注重政策性,而县乡级层面则更强调实施性,需要确定不同的土地用途管制规则。
最后,土地利用研究的发展态势正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尺度的研究工作,以期提出更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区划方案。
总的来说,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呈现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寻求平衡的特点,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
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研究综述
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研究综述作者:刘亮亮来源:《中国农资》2013年第07期摘要: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是现代土地科学发展的新方向,本文详细阐述了土地多功能利用的相关概念、特性、内涵及相关功能辨析等方面,夯实了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而为相关实证研究做出方法论指导,对于解决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种种问题也具有指引作用。
关键词:土地利用;多功能;综述1 相关概念土地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空间,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物质来源基地,是人类生产、生活劳动的主要对象;人类与土地的关系,总是在利用、改造和反作用中不断前进,人地关系已然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1];土地包含土壤,土地是一个立体空间,有地下层、地表层、地上层;就整体而言,土地具有多功能性,主要包括生态(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经济(生产)功能;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取决于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作用,各种组分的不同组合呈现出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同样,土地利用的多功能性也反作用于人类、动物的活动之中。
资源就是指现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能够为人类利用、为人类服务的生产和生活资料[2];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在一定的期限内,土地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现在还不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但未来可能会为人类所利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土地都是有价值的;同样,土地资源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比如,现在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由于人为原因、自然原因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等而使得土地资源成为不毛之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土地与土地资源等同。
功能是任何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具备的,如我们通常所讲的绿地功能、水域功能、方法论功能等,其在不同的系统环境中发挥不同的作用;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功能,大多是看得见、感觉得到的,实际上还有许多功能未被人类所感知,功能的发挥受限于系统环境条件,一般来说,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或精神,即具有功能,其可以满足某方面的需求属性,可以是现实需求,也可以是潜在需求。
农村耕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农村耕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资源的利用方式也发生了较大转变,表现为耕地面积的减少和耕地资源向建设用地等其他用地的转变,这严重影响到了粮食安全问题。
研究耕地利用状况不仅对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的基本态势极具意义,而且也能给政府对耕地保护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经过问卷调查和对部分村干部和居住在村里的部分农民的走访,发现在农村土地利用主要存在着被闲置荒芜的问题,而且这一现象还很严重。
__市包括浏阳市、__县、望城县、宁乡县,现有耕地面积24.68万hm2,其中水田22.43万hm2,旱土2.25万公顷。
据调查统计,__年全市耕地抛荒面积有2.3138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37%,其中季节性抛荒2.28万hm2,常年性抛荒338 hm2。
季节性抛荒主要集中在冬、春季。
常年性抛荒中,因外出务工无劳动力耕种抛荒面积为43hm2,承包户不愿转包造成抛荒面积1 hm2,土地整理未完工和被征用未开发99 hm2,因干旱缺水不能耕种面积为61 hm2,望天田67 hm2,煤田渗漏33 hm2,水系破坏34hm2。
调查中发现,__市农民弃耕抛荒主要有以下原因。
1、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短缺。
__地处省会,第二、三产业较发达,农民工工资上涨,一般人员每个工作日为50元,技术工80元,而水稻生产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加之农资价格上涨,农民普遍认为“在家种田,不如外出挣钱”。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宁可抛荒,也不耕种生产。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差。
农业受自然制约程度大,当前__市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用于农村灌溉的山塘水坝年久失修,有的排灌机械缺乏必要的维护,难以抵抗旱、涝等自然灾害。
农业投入成本高,风险大,收入没保障,农户就干脆不种,任其荒芜。
国内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
传播与版权―3―C HUANB O YU B ANQUAN国内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舒银燕摘要:通过梳理归纳国内有关农业多功能性研究的文献可知,已有文献多侧重于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与特点、发展模式及政策支持的研究。
在影响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因素、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成本与收益、农业多功能性价值评估以及约束农业负外部性的约束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显得不足。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综述作者:舒银燕,广西财经学院经贸学院讲师。
有关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起源于日本,日本为了保护其“稻米文化”,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农业多功能性”这一概念。
此后,“农业多功能性”理念在韩国、欧盟等国家引起重视。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基于农业多功能个性考虑上的农业政策、规划和综合计划”,此后,1996年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1998年联合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 EC D )、199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对农业的多功能性进行关注,并提倡农业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中国对多功能农业的研究较晚,我国从2000年开始,才陆续有学者对多功能农业进行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1号文件提出“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指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健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此后,多功能农业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一、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及特点研究国内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不同学者对其定义有一定的差异。
吕耀(2004)认为农业具有食物安全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
尹成杰(2007)认为,多功能性是农业的客观属性,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包括食品保障功能、原料供给功能、市场功能、就业增收功能和劳动力输出功能等五大功能。
同时,他还指出,农业功能的内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其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不断扩展。
农村土地整治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土地整治现状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整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方式和农民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农村土地整治的现状,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农村土地整治的定义农村土地整治是指通过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的评估和规划,利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种因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农田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村土地持续增值的一系列措施。
三、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成为热门话题。
调查发现,不少地区农民在城市工作,土地闲置成为普遍现象。
同时,一些地区存在土地流转乱象,违规转让和虚假登记等问题屡禁不止。
土地流转的合理性和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
四、土地扶贫的情况农村土地扶贫是官方的重要政策,旨在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增值,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调查发现在一些贫困地区,土地扶贫政策并未真正落地。
农民缺乏土地流转的意识和能力,制约着土地扶贫工作的推进。
五、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农村土地利用是整治的重要环节。
调查显示,在部分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效益不高。
一方面,土地集约利用的意识和技术还不普及,一些地区存在大面积荒地和低效果农田。
另一方面,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不够科学,缺乏多方面参与和长期规划的支撑。
六、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挑战农村土地整治需要注重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
然而,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地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部分地区存在土地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
土地整治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七、农村土地改革的机制创新土地整治需要创新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的持续发展。
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地区存在管理硬件设施不足,对土地资源利用和流转缺乏有效监管。
应建立健全土地整治的制度创新,加强农村土地权属保护,完善流转和交易体系,提高土地整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农村土地利用的调查报告
01 Chapter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010203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包括农村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范围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村地区。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整理和分析等多种方法。
实地访谈对象选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实地访谈,与农民和基层干部进行深入交流。
数据整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和GIS技术等进行分析和处理。
研究范围和方法02 Chapter调查内容和方法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等。
土地利用类型农村土地总面积约为XX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最大,占XX%左右;林地面积次之,占XX%左右;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较少。
土地面积和分布农村土地权属以集体所有为主,占XX%左右;个人所有占XX%左右;其他权属如国家所有、合作所有等占XX%左右。
土地权属农村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产出效益有待提高。
其中,耕地复种指数较高,但单产水平不高;林地和草地的生态保护和景观效益较为突出;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和产出效益还有提升空间。
土地利用程度和产出效益调查结果概述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升级土地利用现状分析03 Chapter土地利用类型单一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均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村宅基地空置农业设施落后粗放式农业经营030201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土地退化土地质量下降明显04 Chapter多样化土地利用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应制定合理的农业用地规划,包括种植结构、养殖用地和设施农业用地等。
合理规划农业用地统筹城乡用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1 2 3严格保护耕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措施水源保护与改善加强水源保护,改善水质,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促进土地质量的提升。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毕业论文及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毕业论文及文献综述范文格式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一、引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有限性及稀缺性,客观地要求人们经济地使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创造的效益。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变化可能比耕地面积缩小更加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更多的专家学者呼吁加强农用地内部利用方式与利用程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目前,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引起的许多问题已经对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要缓解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控制农用地过快减少势头,必须尽早改变土地资源低效、粗放利用状况,切实转变用地观念。
统筹安排农用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进一步加深农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是出于保护农地的需要,也是引导农用地利用从粗放走向集约,实现可持续利用,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的需要,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因此,我通过阅读整理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把握了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评价方法,了解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与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等,结合的实际情况,查阅柯城区历年统计年鉴数据,分析现今衢州市乡镇农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关途径和建议。
二、国外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一)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土地集约利用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古典经济学家在地租理论中对农业用地的研究。
他认为农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土地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土地上获得高额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地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片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
从上述关于土地集约利用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国外最早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农业用地而言的。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毕业论文及文献综述范文格式及论文下载请浏览)。
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最大的价值,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就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二、概述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是指利用农业土地资源,通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功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价值和资源效益,以保障人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具有多元化经营、区域协调、生态恢复与保护等特点,是一种可行的土地利用方式。
三、研究内容1. 多功能土地利用类型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包括物质生产、生态维护、文化遗产保护、景观绿化、生态旅游等多种类型。
其中,物质生产是农业最显著的功能之一,包括灌溉农业、优质农产品生产以及畜牧业。
生态维护是指通过种植阔叶树、速生林、草原、水田等,达到修复营造生态系统、改善环境等目的。
文化遗产保护是利用农业文化资源,通过对传统农业技术、种植制度等的传承、发扬,实现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景观绿化是通过种植花草树木,布置景观体验区等方式,打造美丽宜居的农业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等。
生态旅游则是通过利用自然美景和农业文化资源,吸引旅游者体验自然之美,了解当地文化和传统。
2. 多功能土地利用的特点和优势(1)多功能性。
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多种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可持续性。
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保障土地资源是长久可持续的。
(3)资源高效利用。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多功能土地利用能够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最大价值。
(4)地域适应性。
不同地理环境下,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可以择优选择适应的种植方式和利用模式。
(5)生态保护与修复。
农业多功能土地利用通过植被的保护、修复和更新,保障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应用案例1. 中国西南山地生态旅游区。
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
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焦点。
农村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在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多功能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发展的现状、农业多功能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农业多功能研究的展望,为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目前,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然而,农村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人口流失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农业多功能研究,以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多功能研究旨在探索农业的多重功能,包括生产优质农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等。
农业多功能研究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强农业多功能研究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多功能研究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农业多功能研究有利于传承乡村文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目前,我国农业多功能开发利用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例如,在一些地区,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了乡村旅游产业。
这些乡村旅游项目不仅提供了优质的农产品,还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旅游环境,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双赢。
一些生态环保项目也在农村地区展开,通过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发展有机农业等措施,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展望未来,农业多功能研究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发挥农业的生产功能,提高农产品质量与产量,将成为农业多功能研究的重要方向。
如何将农业与旅游业更深层次地结合,发挥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也将是农业多功能研究的重要领域。
农业多功能研究对于推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业多功能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还可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乡村文化,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镇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总结
镇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总结农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民的生命线。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基本农田资源,各级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镇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与利用现状调查工作。
下面我将对该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该调查旨在全面了解镇级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和利用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依据。
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勘察和数据收集等方法,对镇级基本农田面积、功能分区、管理制度、利用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制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镇已建立了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制度,包括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防止耕地占用指标、耕地保护和利用评价指标等。
然而,对于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和保护措施的具体落实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2. 基本农田占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镇的基本农田面积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少,主要是受到城镇建设、工业用地扩展和农民自发建房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城市周边地区。
3. 基本农田利用现状调查显示,部分镇的基本农田存在着利用不合理、浪费和过度使用等问题。
其中,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农药和化肥过量施用、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比较突出。
另外,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的了解不足,导致产出效益较低。
三、存在问题分析1. 保护指标制度不完善部分镇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制度还不够严格和明确,导致基本农田容易受到侵蚀和占用。
应该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部门的保护意识和法规执行力度。
2. 基本农田占用问题突出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是因为相关法规和制度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对土地保护意识的缺乏。
应该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基本农田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土地保护教育。
3. 基本农田利用方式不合理部分镇的基本农田存在着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市场信息不畅、农民素质较低等问题,导致农田的利用效益不高。
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动态评价
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动态评价陕西是中国大陆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陕西省境内,土地利用多功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动态评价方面进行探讨。
一、陕西省土地利用现状陕西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占据了全省土地资源的大部分。
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工业的发展,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利用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陕西省的土地利用结构主要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林地、草地等。
农用地占据了大部分,但农业用地的高质量利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农业用地的多种功能性发挥还不够充分。
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增长迅速,而林地和草地的面积正在不断受到威胁。
二、土地利用多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对土地利用多功能进行动态评价,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利用多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土地资源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保障功能和文化功能等。
在具体的评价指标中,可以包括粮食产量、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土地资源的安全利用率、土地资源的文化历史遗产保护等。
在进行土地利用多功能的评价时,我们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可以通过采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数据,应用GIS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评价模型。
通过对不同功能的区域进行评估和分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发展规划。
在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现状评价显示出一些特点。
农业用地的高质量利用率不高,粮食产量增长缓慢,农业用地的多功能性发挥还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地区的工矿用地增长迅速,对土地资源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
林地和草地面积不断受到侵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五、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发展对策为了提高陕西省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加强农业用地的管理,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业用地的多功能性。
调整工矿用地的比例,鼓励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农村土地利用状况评估
农村土地利用状况评估一、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农村土地利用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土地资源的现状农村土地资源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村建设用地过多等。
农村土地长期以来受到随意占用、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三、农村土地利用评估的意义农村土地利用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农村土地利用评估的内容农村土地利用评估主要包括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评估、土地质量评估、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评估等。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评估是对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面积进行调查统计,以了解资源利用状况。
土地质量评估是对土地肥力、水土保持能力、土壤退化等进行评价。
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评估是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和评估。
五、农村土地利用评估的方法农村土地利用评估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土地利用的信息,从而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定量方法则是通过各种指标和模型,对土地利用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具体评估结果。
六、农村土地利用评估的实施过程农村土地利用评估一般包括信息收集、数据处理、评估方法选择、评估指标确定、评估模型建立、评估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知识,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七、农村土地利用评估的成果应用农村土地利用评估的成果主要用于制定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等方面。
通过评估成果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村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
八、农村土地利用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农村土地利用评估存在着数据不完备、评估方法不统一、评估结果的科学性等问题。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农村土地资源一直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计和农村的经济发展。
如何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对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分析。
土地流转情况目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流转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通过流转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规模化经营。
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土地流转,吸引城市资金和技术进入农村。
但是在流转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地租过高、农民权益受损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管,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
土地承包情况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础,它保障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和经营权。
但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人口外出打工等原因,土地承包面临一些挑战。
一些农村土地被荒废或者非农化,土地流向不明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地承包制度的保护和监管,确保农民合法权益。
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多样,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种养结合等。
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村主要的经济产业,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农药化肥过度使用等,导致土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
因此,需要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保护土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土地资源对于农村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资源保护政策,如实施耕地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和保护,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开发农村土地资源开发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土地资源开发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升级。
但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违法建设、土地污染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土地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开发的可持续性。
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农村经济高效运转的前提,通过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文献综述
科目:项目投资评估题目: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文献综述专业:资产评估*****学号:S1514W0885指导老师:戴子礼、周泓农村土地价值评估文献综述摘要随着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中国城镇国有土地市场已初步形成,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国有土地质量和价值评估体系。
但是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目前尚未出台价值评估的技术规程,流转价值存在较大随意性。
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集体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目前,我国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地调整,但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评估的技术规程尚未出台,缺乏完整的集体建设用地价格体系,大量的集体建设用地私下流转扰乱了土地市场,损害了农民利益。
因此,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评估,健全集体建设用地地价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集体建设土地;价格评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第一章、前言土地为复杂的区域生态综合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关于土地的价值,如果只是根据经济学所提出的有关价值等概念来判定的话,未免显得过于不足。
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土壤结构等因素,土地的价值差异也是巨大的。
即便是同一地块,也会因为不同的用途产生了价值上的变化。
例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发展就会使得同一地块的自身价值差异有所变化。
我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而城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因此在进行价值评估时不可套用城镇土地评估办法,而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加速,进行集体土地流转价值评估体系的探索也迫在眉睫。
国家已在积极探索,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的改革方向,2014年底中央确定了33个试点县,进行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人市、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
学术界也在积极研究,并且得出大量研究成果。
第二章、文献综述2.1国外文献国外学者很早就在土地流转所产生的价值变化问题上曾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分析,并形成了以卡尔·马克思(Karl·Marx)的地租理论、罗纳德·科斯(RonaldH·Coase)的产权理论和道格拉斯·C·诺斯(Douglass·C·North)的制度变迁理论等理论为核心的基础理论体系。
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作者:陈秋珍 John Sumelius 来源:《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3期内容提要:综阅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可知,国外研究着重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量化分析,与农业环境计划比较分析,对农业商品产出和非商品产出从联合生产角度分析,运用环境经济学评估方法估算农业多功能性价值以及对农业多功能性目标政策的讨论等五个方面。
国内研究包含四个主要方面:从经济学角度对农业多功能性进行理论分析,从不同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不同立场进行实质分析,从农业多功能性问题与非贸易关注之间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和撇开农产品国际贸易利益,对我国农业各功能的价值现状分析。
国内与国外研究主要区别在于后者〉b较集中于农业多功能性的模型量化分析。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文献综述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涵义是农业除了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这些非商品产出也被定义为农业多功能性所包含的因素。
农业多功能性概念已经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在各国间国际贸易谈判以及欧盟农业共同政策(CAP)制定中。
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农业多功能性概念较早的出现,到随后的GATT 或WTO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以及世界粮农组织FAO于1996年峰会上的争议性讨论,目前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政治团体,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在快速升温.一、国外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研究(一)对农业多功能性单个因素采用模型来量化分析通常认为农业多功能性包含的因素有环境保护、农村景观保留、生物多样性、农村生存与发展、粮食安全、食品质量卫生、农村农业历史文化遗传以及动物福利等。
这也是欧洲农业的新范式,认为它所包含的每个因素都构成对农业需求的驱动力.欧盟成员国以及挪威等支持该理念的国家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单个因素的分析研究较为具体和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 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贵 州大学经济学院
1 . 引 言
5 5 0 0 2 5 )
目前 贵州省正处 于 由工业化初期 向工业化 中期转型 的关 键阶 段, 从一般经验看 , 工业化 中期 , 处 于 城 镇 化 高 速 发 展 阶 段 。 随 着 贵 州省工业 化和城镇化 的不断深 入 , 势 必需要大量 的土地 资源进 行支撑 。而贵州面临山高 、 坡陡 、 谷深 、 土 地 支 离 破 碎 的 自然 环 境 , 土 地 利 用 短 缺 问 题 和 土 地 的 供 需 矛 盾 将 日益 突 出 。土 地 资 源 的 紧 缺将 成为制 约贵州经济 社会发展最 主要 的障碍 , 在 发展过程 中可 能会 出现盲 目开发 、 不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 的现象 , 造成土地 资源浪 费 和土 地 结 构深 刻 变 化 。 因此 , 对 农 用 地 价 值 进 行 评 估 的 工 作 显 得 日益 重 要 。本 文 旨在 对 农 用 地 价 值 评 估 的研 究 现 状 进 行 梳 理 , 以期 对 今 后 的相 关 研 究 提 供 帮 助 。
2 . 2土 地 价值 的 构 成
场价值 以外 , 还具 有非常巨大的非市场价值 , 国内许多学者对非 市 场价值进 行 过 评估 , 如: 纳伍罗德 ( N a v r u d , 1 9 8 8 ) 估计 B r o k e r 及 S t o l l 地 区农地保护 在水 资源质量 改善 L 的 { } : 市场价值 为总价值 的 6 3 %; 蔡银莺等 ( 2 0 0 7 ) 对 湖北省农 地 资源价值进 行研究, 得出湖北 省耕地 、 园地 、 林地及水域用地在 内的农地资源 的非市场价值 现值 2 5 1 4 . 8 8 X 1 0 8 元, 相 当 于全 省 2 0 0 4 年生产总值 的 3 9 . 8 6 %。 二是使用 价 值 与非 使 用 价值 论 。英 国经 济学 家 皮 尔斯 ( D. P e a r c e ) 将环境 资源价值分为使用 价值 和非使用价 值两部分 , 使用 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 、 间接使 用价值和选 择价值, 价值 是介 于使 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者之间的一种价值, 并 在皮尔斯 ( D . P e a r c e ) 分类系统 的基础上, 将选择价值和遗 赠价值 、 存在价值一 同归入非 使用价值 中; 联合 国环境 规 划 署( U N E P ) 根 据生 物 多样性 特 点, 在 《 生物多样性 国情 指南 》 中将生物多样性价值划分为具有显著实物 形式的直接价值 、 无显 著实物形 式 的直 接价值 、 间接价 值 、 选择价 值 和 消 极 价 值 5个 方 面 。 在 国 内 , 王 瑞雪 ( 2 0 0 5 ) 、 高魏 等 ( 2 0 0 7 ) 认 为耕地资源的非市场价 值包 括其 间接使 用价值 和非使 用价 值, 而 使用价值又包括直接使用价 值 和间接 使用价 值 ; 景莉娜 等 ( 2 0 0 8 ) 认 为, 农地 的价值 由市场价值和非市场 价值组成 , 而非市场 价值仅 指它的非使用价值 , 它 由生态 功能和社 会功能 两部分决 定。非使 用价值 包括遗赠价值和存在价值 ; 经济合作 与发展组织( OE C D )  ̄ J - k
2 . 农 用 地 价 值 评 估 国 内外 研 究 现 状
2 . 1 土 地 价 值 的基 础
土地价值理论是 土地 价格 评估 的基 本理论 , 经济 学 家们从 不 同理论 角度研究 了土地 的价 值 , 同时也 为农 用地价值 评估奠定 了 坚实 的基础 。一 是基 于劳动 价值 理论 。威 廉. 配第 O v i U i a r n P e t t y ) 认为 , 土地的价值取决于投入土地的劳动量 , 而劳动量则只取决 于 劳动时 间; 亚当. 斯 密( A d ma S mi t h ) 指 出劳动是 衡量 一切 商 品交 换 价值 的真实尺度 , 一种 物品 的交换 价值必然 等于这种 物品对其 所 有者所提供 的劳动支 配权 。即认 为土地 的价值 必等于土地 的权 利 主 体 所 能 支 配 的社 会 劳动 量 ; 卡 尔. 马 克 思 a r l Ma r x ) 、 周诚 教授 、 李 百冠教授 、 刘 书楷 教授认 为土地 物质无 价值 , 土地资 本有价 值 , 土地是 自然物 和价值物 的复 合体 , 土地物质 价值 在土地 利用 中体 现 的是 其固有 的 自然资源价值 和产权价 值 , 因此土地价值 除 了地 租之外 , 还 包括 土 地 资 本 的 利 息 。 二 是 基 于 效 用 价 值 论 。让 . 巴蒂斯特. 萨伊 ( J e a n —B a t i s t e S a y ) 认 为 土 地 价 值 的大 小 取 决 于土 地 为人 类 所 提 供 的 效用 高 低 ; 弗. 冯. 维 塞 尔 . V . Wi e s e r )  ̄ ) , 为 效 用 是 价 值 的来 源 , 而 土 地 价 值 由 土 地 的 有效用和土地资源 的稀少性共 同决 定 ; 美 国环 境经济学 家 A. 迈里 克. 弗里曼( A . My r i e k F r e e ma n )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角 度 提 出 具 有 外 部 性 的环境一一 经济系统 的价值 是所 有服务 的价值 的贴现 , 也 即土 地资源 的价值是 由土地所提供 服务 的价值 的综合 ; 曲福 田教授提 出土地价值 等于 土地 的边际机 会成本 , 而边 际机 会成本则 是边 际 生产成本 、 边 际使 用 者 成 本 与 边 际 外 部 成 本 三 者 之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