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以江南大学为例
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一个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资源,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意味着他们既有专业深度,又有广泛的知识面。
这样的人才可以应对多领域的挑战,并有能力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进行交叉创新。
二、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方法1. 提供广泛的课程选择:学校应提供广泛的课程选择,允许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自由选择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 强化实践项目:学校可以设置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工作室、实验室等实际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尝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开设跨学科专业和课程,组织跨学科研究项目等,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交互和合作。
三、人才培养规格的挑战和对策1. 学科界限的限制:传统的学科界限可能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越过学科界限,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研究。
2. 教师培养和学科整合:学校需要培养教师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同时,学科间的整合也需要学校提供资源和支持,以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 评估和认可机制:现有的评估和认可机制可能不够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建立更为灵活和全面的评估和认可机制。
四、人才培养规格的潜在影响1. 促进创新和发展: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更容易进行创新和领先,他们能够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带来新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完善社会需求: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从而提高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
3. 促进国际交流与竞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更具国际竞争力,他们能够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进行跨界交流和合作,从而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双创型”设计人才素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为例
设计 教育在 人才 培养模 式 和人才 需求模 式 上 ,更 多地 与实
_、 “ 双创 型” 设 计人 才素质能 力培养 的必要性
践 动手 能 力和 扎实 的 专业 能力 相 结合 , 在 竞赛 、 专业 考 察 、 专业 实践 等平 台的基础 上使 学生 在受 教育 过程 中融入 社会
过程 中对 于学生 的创 新能力提 出了更 高 的要 求 。 同时 , 在各高 校的交流研讨 中, 设计教 育不 断前行 , 国际、 国内不 同级别 的设计 类 比赛 增 进 了高 校设 计专 业 间的学 习
和探讨 ,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设计人才 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 为“ 双 创 型” 设 计人才 的培养 奠定 了基 础。各高校积极探索 , 邀请 各
度, 开拓资 源 , 为“ 双创型 ” 设计 人才培养 提供更 多资源 。
三、 江 南大 学设计学 院“ 双创 型” 人才培养 的实践探 索
学生 的智力 依赖逐 渐 向实用 型转 变 , 同时 , 越来 越 多 的同学
开始 逐渐 萌生 的 自主创 业意识 也对 创业 教育 提 出 了更 高 的 要求 。 当前 形势 下 , 对 实践 能力 、 创 新能 力要 求突 出 的设计 学科 对设计 类大 学生创 新能力 和实 践 能力要 求也 在不 断提
识 为基 础 , 以开发 智 能 为手段 , 以发展 创 新 能力 为 核心 , 以 提高综合 素质 为 目标 的高 校人才 培养 ‘ 范型” ’ [ 2 - 。2 0 1 2 年6
1 2 年 中国大 学生 就业 报告 》 在京 发 布 。蓝 皮 书指 出 , 2 0 1 1 届大 学
。 薹 薯 善 鼍 善 蔓 曩 囊 誊 誊 囊 曩 蠹 曩 誊 曩 蓦 蔓 爱 爱
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
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案例分析作者:林先其,熊鹰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31期摘要: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新时代人才需求的主流,高校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必须积极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结合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的案例分析,对大学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总结与思考。
关键词:本科教育;复合型人才;案例分析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58-02一、引言现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更多取决于多个学科之间的协同攻关;同时,现代科技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之上的高度融合,这种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原有学科间界限逐渐在淡化。
而复合型人才则是通过特殊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拥有更宽厚理论基础和更广博知识面,掌握两门及以上学科的多种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人才,因为其广博的知识、扎实的基础以及在多个领域较强的适应性,已逐渐成为新时期人才需求的主流。
高校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电子科技大学复合培养实验班的实践探索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不断推动面向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迎合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电子科技大学于2008年创办“管理-电子工程复合培养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目的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前瞻、创新、广博以及领导的意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更加协调地发展,并具备到国内外一流大学不断深造的实力,为兼具信息技术专业素质和经济管理才能的复合型高层次領军人才成长奠定基础。
实验班学生主要来源于当年报考工商管理类以及电子通信专业的考生,在其大一大二学年更多的是学习通识类课程、电子信息(大类)学科基础课程以及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大三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兴趣选择在电子工程类专业或者工商管理类专业进行深入学习。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路径探究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路径探究作者:段笑晔毋育新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09期[摘要] 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正式在国家层面教育政策文本中对辅修学位教育进行定义和定位,并设置三年过渡期。
2019年9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第12条中指出:“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逐步推行辅修专业制度。
”所以,在三年的过渡期中急需试用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解决目前辅修专业教学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结合“西安外国语大学”实际,立足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探讨和构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路径,以期助力国家辅修专业改革的推进,为各高校顺利完成三年过渡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跨学科;一流专业建设;辅修专业改革;培养模式;资源共享[基金项目] 2019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专业+外语’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研究)”(19BY083)[作者简介] 段笑晔(1974—),女,山西运城人,文学硕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毋育新(1972—),男,陕西宝鸡人,文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日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9-0083-04 [收稿日期] 2020-12-30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和关注。
1998年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1]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研究型大学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路径创新研究——以江南大学为例
在 建设 研 究型 大学 的发展 过 程 中 , 因此 , 探 讨社 会 工作 专业 的 人才 培养 问题 , 就 必 须要 深入 探 讨社 会 工 作专 业 发 展 的社 会 情境 给 其 带 来 了什 么 影 响 , 具体 如 : 当前 国 内重 点 高校 建 设研 究 型 大 学对 社会 工 作 专 业人 才 培 养提 出 了什 么 要求 ?完 善社 会 工 作专 业 人才 培 养 机制 的相 关政 策 保 障有 哪
表1 所示。
表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样 本 总量 = 3 2 8 ) 项目 性别 选 项 男 女 大 一 年 级 大 二
大三 大 四
样 本 数/ 人 比例/ % 8 8 2 4 0 8 7 7 9
8 4 7 8
项目 生源 地 智 育 成 绩 ( 样 本 总 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9 ・
社 会 工作 2 0 1 5 年 第2 期
进行 的问卷 调 查与深 入 访谈 , 问卷 内容主 要 涵盖 学 生 的背景 资料 、 学 习经验 、 专业 认 同、 学术 参 与 、
发展 规划 、 专 业 期望 六个 方 面 , 并在 问卷 最 后设 置 了一个 开 放 式 问题 , 要 求 学生 对于 完善 社会 工 作 专业 人才 培 养模 式提 出 自己的 意见 与建 议 , 以对 问卷调 查 内容进 行 有效 补 充 。深入 访谈 则 主要 围
跨学科合作工学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跨学科合作工学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跨学科合作:工学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领域对于跨学科合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传统的纵向学科专业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引入跨学科合作的新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跨学科合作工学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背景近年来,大规模工程项目的涌现以及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以往的工科教育主要注重学科的纵向发展,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横向融合。
例如,在设计一座大型桥梁时,仅仅了解结构工程的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土木工程、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有所了解。
因此,传统的学科单一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跨学科合作工学的概念跨学科合作是指不同学科的专家通过合作与交流,通过整合各自的学科知识与技术,以达到共同目标的协同行动。
在工学领域,跨学科合作可将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进行整合,使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例如,在建筑设计方面,仅仅关注建筑结构的稳定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环境影响、能源利用等多个因素。
跨学科合作工学致力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工程人才。
三、跨学科合作工学的重要性1. 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跨学科合作能够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相结合,从而产生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中,需要结合交通工程、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学科的知识,才能够设计出更加安全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
2. 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学科单一培养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而跨学科合作工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
这些综合素质对于工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跨学科合作工学与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措施1. 课程设置的调整工学院可根据实际需求,将相关学科的知识与课程进行整合,设置跨学科合作的课程。
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析——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
2022年1月第4期Jan. 2022No.4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面向特色产业集群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析——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丁剑楠,邹 华,杨桂军,李祎飞(江南大学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摘 要] 研究生教育背负着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的重任,如何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目前高校工科专业的新课题。
以江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当地环保特色产业集群的特点,从完善校企协同培养体系、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和改进利益保障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初步实践表明,创新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符合人才培养中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要求。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环境工程;校企合作;特色产业集群;培养模式[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结合地方特色产业集群的专业硕士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研究——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2019-15)[作者简介] 丁剑楠(1988—),男,安徽淮南人,博士,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型污染物研究;邹 华(1972—),男,江苏无锡人,博士,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研究;杨桂军(1979—),男,广西桂林人,博士,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4-0180-05 [收稿日期] 2021-06-03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
2018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通过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实施,鼓励推动本省产学研深度融合[2]。
复合型人才及培养路径论文
复合型人才及培养路径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教育机构和企业都将其列为发展计划的重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以及他们与社会的关系。
一、什么是复合型人才?复合型人才是指那些具备多项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人。
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并能够不断学习、适应和创新。
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中最能适应各种环境和任务要求的人才。
他们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还具有团队协作、创新思维、领导才能等多种能力。
通过这些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并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1.开放教育平台现代教育需要走向开放、共享的方向。
通过开放平台可以打破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可以透过不同的学习途径,积极探究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
而开放平台的建设需要企业、学校、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推动。
2.创新实践平台实践育人是当今教育的追求方向,创新实践平台提供了一个集创新、实践、研发于一体的全方位培养空间。
在实践平台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兴趣,选择参与不同的项目。
同时,平台集思广益,与行业、企业合作,定期开展实训、赛事等活动。
3.跨界学科培养跨界学科培养是指培养学生跨越不同领域的能力。
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学生可以掌握更广泛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尝试创新、解决问题并产生创新价值。
三、复合型人才与社会的关系复合型人才和社会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在现代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他们是企业、政府和组织中最有价值的人才,可以适应各种职业和活动。
同时,复合型人才也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同时,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合作。
企业、政府和学校应该共同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打造适合本地企业和社会的人才生态环境。
从“教”与“学”的角度谈跨学科人才培养——以江南大学为例
2018年第6期【摘要】对当代中国创新人才匮乏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国人对人才培养的反思,细分化的专业教育早已不能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而需求,而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综合体,却还没有认识到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单一地“生产”着标准化“专才”。
本文以江南大学为例,从“教”与“学”的角度探索江南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细分化;跨学科;“教”与“学”一、高校单学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矛盾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但却依然进行着单学科专门教育,不同专业界限分明。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专门化的人才培养教育弊端显现,原本统一的知识体系被人为细分,碎片化的知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更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矛盾暴露出来。
一方面是学生个性化发展受限与学校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矛盾。
[1]高校对学生的培养,首先是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培养,其次才是“人才”的塑造。
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和健康有趣的生活三者之间的平衡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在我们痛心大学生沉迷手机时为什么不反思我们高校的教育,我们是否考虑到大学生对人文艺术熏陶的需求,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这些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将会对大学生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是千篇一律的专业课无法替代的。
人才的培养,高校不同院系之间的教育资源也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却只对本学院甚至仅限本专业的学生开放,对其他学科感兴趣的学生苦于找不到学习的途径。
另一方面是学校培养的专才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矛盾。
当下大学生就业时所学专业与从事的职业不对口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得到跨学科学习的机会,缺乏其他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现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希望能够招到复合型人才,比如,金融岗位的学生最好懂一点会计和法律;医药行业研究员的必须精通医药和经济;工作中更多的时候是和不同专业的人合作完成项目,这对个人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都是挑战,当前单一专业的教育是远远不能满足的。
高校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南大学为例
统 计 结果 显示 ,多数 至善 生认 为素质 课程 基本 符合 自 身提 高 的要 求 ,但 仍有 五 分之 一 同 学认 为课 程 作用 较 小 。
文 化 论 坛
参 与 调查 的 学 生 中 6 9 % 选 择 了基 本 符 合 ,认 为 一部 分 课 认 为课程 作用 较小 。 以上 数据 在选 招生 、直 招生和 强化 班
有较 高要求 ,且学 生进入 至 善后 为避 免分流 必须 保持 较优 原则 上 需在至 善期 间修 完 5门课 程,且 必须 通过 ,一 旦选
秀 的学业 成绩 , 以达到 学院 对智 育 的硬 性 要求 。硬性 成绩 定但 未通 过 ,则分流 出至善 学院 。所有 课程 中有 两 门为必
要 求在确 保 了优异 成绩 的 同时 ,也带 来 了诸多 弊端 , 比如 部分成 绩并 不拔尖 的可 塑之才 在选 拔过 程中流 失 。 2 . 初 步遴 选过程 的选 拔标 准 经 调 查 ,在 初 步 遴 选 过 程 中, 部分 学 院 没 有 积 极 配
到至 善学 院邀 请函 或通 过 自愿 报名 通过 筛选 的学 生 ,经专
均能基 本体现
9 %
家面试 后确 定 最终 名单 ;而对 于基 地班 学生 , 由教务 处和 生工学 院组 织选拔 。 1 . 进入 至 善学院 的硬 性 门槛
( 二) 培 养体 系 1 . 课程 设置
根据 至善 学院特 色培 养项 目的介 绍,素 质创 新课 程为 至善 学院 在确 定候 试人选 的过程 中对 学生 的智 育成绩 所有 至善 学院学 生 ( 含 基地班 学生 ) 必须 完成 的培养 项 目,
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的论文
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的论文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的论文摘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及时代的发展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趋势,国内外高等学校纷纷构建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
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及中国高校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简述了各种培养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一、引言复合型人才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从事本学科或与本学科相关的邻近专业和边缘学科的人才。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使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的共识。
国内外各综合性大学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主线,纷纷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典型综合性大学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各种培养模式的特点。
二、国外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最早起源于通识教育领域,哈佛大学是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高校。
2004年哈佛大学提出“哈佛学院课程”,主要通过整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精读、写作、口头表达、量化推理等方面的批判性技能。
2006年初,哈佛大学为了加强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成立了教学和研究委员会,并提出建立跨学院、跨系科的专门委员会和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招聘更多的跨学科、跨系科人才,促进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多样化。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仿照哈佛大学成立本科学院,对全校本科教学进行认真研究,设立多学科综合的`本科签名课程等。
麻省理工学院强调在课程设置上文理结合。
理科学生必须修完科学、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同等比例的核心课程。
人文社会科学则要求学生在文学和原著研究,语言、思想和价值,艺术,文化和社会以及历史的研究五类课程中选三类。
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综述摘要: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适应学科综合化发展趋势及时代发展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需求的趋势,国内外高等学校纷纷构建了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
本文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及中国高校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简述了各种培养模式的特点。
关键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07-02一、引言复合型人才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从事本学科或与本学科相关的邻近专业和边缘学科的人才。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面,基本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富有跨学科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趋势使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学校的共识。
国内外各综合性大学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主线,纷纷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典型综合性大学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各种培养模式的特点。
二、国外高校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一)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最早起源于通识教育领域,哈佛大学是最早提出通识教育的高校。
2004年哈佛大学提出“哈佛学院课程”,主要通过整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在精读、写作、口头表达、量化推理等方面的批判性技能。
2006年初,哈佛大学为了加强跨学科教学与研究,成立了教学和研究委员会,并提出建立跨学院、跨系科的专门委员会和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招聘更多的跨学科、跨系科人才,促进科学和工程学科的多样化。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仿照哈佛大学成立本科学院,对全校本科教学进行认真研究,设立多学科综合的本科签名课程等。
麻省理工学院强调在课程设置上文理结合。
理科学生必须修完科学、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同等比例的核心课程。
试论地方高校跨学科教育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TEACHING FORUM 2014年8月第35期Aug.2014NO.35试论地方高校跨学科教育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刘宁芳,张宁辉(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摘要:当下是一个社会问题复杂化、科学技术综合化的时代,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综观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我国地方高校应树立复合性教学的理念;改革校内组织结构,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综合性教学;复合型人才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152-03(如表3.1所示),相伴概率约为0.22,因此在90%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原假设,可以认为该样本来自正态总体。
高考成绩反映基础水平,平时学习时间反映努力程度,健康反映身体基础。
基于以上数据收集,以不及格门数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二元离散模型。
统计结果如表3.2。
从表3.2中我们可以看出,性别和健康状况对挂科影响并不显著,高考成绩对其略有影响,而学习时间直接影响着考试挂科。
从R2看,模型拟合效果并不好。
为了更直观反映学习时间对挂科的影响,我们仍以考试挂科为因变量,以学习时间为自变量,建立模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见表3.3。
从以上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学习时间与考试挂科成负向关系,平时用的学习时间越少,挂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说明,欲减少挂科门数,必须在平时多投入时间,加强课后的学习和巩固。
表3.3中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预测模型为Unpass =1-@CNORM (-(2.257056-0.143409*Stime ))(12)。
从估计结果可以发现,检验拟合优度的R 2检验统计量的值为0.367694,检验总体显著性LR 统计量的值为21.31330,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总体显著性;通过模型3.1可以得知,如果得到一个样本观测值,也就是知道某位学生的平时学习时间(Stime ),代入方程中便可以得出相应的挂科(Unpass )概率,如观测值Stime=30时,代入方程右边,计算括号内的值为2.04,查看标准正态分布表,对应于2.04的累积正态分布为0.979,于是,该学生挂科(Unpass )的概率为0.021。
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职业人才
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职业人才在当今全球化的知识经济体系中,单一领域的专业技能已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创新挑战。
跨学科融合,作为一种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新趋势,正在塑造复合型职业人才,他们能够跨越传统学科界限,综合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以应对复杂问题并推动社会进步。
以下是跨学科融合背景下复合型职业人才发展的重要方面:一、多元知识结构的构建复合型职业人才的核心在于其宽泛且深入的知识体系。
在跨学科的学习与实践中,他们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深度知识,还广泛涉猎其他相关领域的基础与前沿知识,形成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这样的知识背景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发现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为创新解决方案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二、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跨学科融合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复合型人才擅长运用跨领域视角和方法,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他们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将不同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探索新的研究方向和实践路径。
在面对未知挑战时,这种创新思维模式能够开启全新的解决方案空间,推动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三、沟通与协作技能在跨学科项目中,团队成员通常来自不同专业背景,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显得尤为重要。
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成果,还要具备倾听和理解他人专业语言的能力,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和思想碰撞。
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够整合多方面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项目的顺利进行。
四、技术与数字素养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与数字素养成为复合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
这不仅包括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理解技术背后的概念和逻辑,能够灵活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在许多跨学科项目中,技术与数字素养是推动项目创新和实现高效管理的关键。
五、持续学习与适应性跨学科融合背景下的知识更新速度快,要求复合型人才具备持续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断跟进行业动态,掌握新兴技术和理论。
跨专业考研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跨专业考研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考研已经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选择,这一过程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深造的机会。
然而,在传统的本专业考研的基础上,跨专业考研在培养更具综合能力和跨界思维的复合型人才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本文将探讨一些跨专业考研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设置的优化为了培养跨界思维和综合能力,学校应当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
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学生还应该有机会选择其他专业的课程作为选修,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心理学或者管理学的课程,来增进对不同专业领域的了解。
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跨专业考研培养复合型人才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学校可以引入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跨界实践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跨界思维和综合能力。
通过与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中。
三、导师团队的构建跨专业考研需要有有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可以成立跨专业考研导师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
这样的团队能够给予学生更全面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他专业的知识。
同时,导师团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跨专业实习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积累跨界经验和提高综合能力。
四、实践机会的提供除了课堂教学,实践也是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与企业、研究机构等合作,为学生提供跨界实习和项目合作的机会。
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跨界工作的挑战和机遇,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跨界合作的能力和人际关系。
五、学生自身的努力最后,考生自身也需要付出努力。
他们应该主动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积极参与跨界交流和实践活动。
同时,他们也应该保持好奇心和开放心态,不断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视野,才能真正成为跨界复合型人才。
总结起来,跨专业考研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需要学校和考生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导师团队和提供实践机会,为考生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作文范文
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作文范文
现在的社会啊,那种啥都会的复合型人才可吃香了!你知道吗,就是那种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简直就是企业的宝贝疙瘩。
就拿我朋友小明来说吧,他原本是学编程的,结果还自学了市
场营销。
现在他不仅能写出厉害的软件,还能把产品推广得风生水起。
再说说我邻居小红,她可是个艺术家,但你别看她天天画画,
她其实对心理学也有研究。
她画的人物特别传神,就是因为她懂得
怎么观察人的内心。
商业圈里的复合型人才就更厉害了,我有个远房亲戚就是。
他
既是金融高手,又懂得市场趋势。
每次和他聊天,我都能学到好多
新知识。
还有啊,学校里那些能教好多科目的老师,也是复合型人才。
他们啥都能教,学生也都喜欢他们。
所以啊,我觉得咱们都应该多学习点东西,成为那种啥都会的复合型人才。
这样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吃得开!。
跨学科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
跨学科学习:培养复合型人才在知识日益细分与深化的今天,单一领域的深耕已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
跨学科学习因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论,成为了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关键途径。
跨学科学习是指在学习研究中,融合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方法、理念与技术,从而产生新的思考方式、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它打破了传统学科间的壁垒,鼓励学习者从多元角度探索问题,促进了知识的创新与整合。
开展跨学科学习的第一步是确立合适的学习项目和主题,这要求教育者具备前瞻性视角,识别那些涉及多学科交叉的课题。
学生则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跳出专业领域的舒适区,拥抱不同学科的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它帮助学生分辨不同学科知识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促进知识的深层次整合。
跨学科学习强调的是合作与交流。
团队中的成员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有效沟通和协作,这不仅促进了个人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提升了团队整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点,学校和教师应当创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问题情境中运用跨学科知识。
科技的进步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强大支持。
网络平台、远程实验室、在线课程等资源,使得学生能够轻易接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和同学进行交流。
利用这些工具,学生可以更广泛地参与到跨文化、跨国界的项目中去,这对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
跨学科学习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尝试,更是对个体综合能力的提升。
它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未来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复杂问题,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并在未来职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它通过打破学科边界,鼓励合作与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跨系、跨专业选做 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
作者: 李福清
作者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实验室
出版物刊名: 化工高等教育
页码: 43-50页
主题词: 实验教学改革 专业实验教学 跨专业 开放实验 专业设置改革 教育改革 实验设备复合型人才 科研实验室 我国高等学校
摘要: 一.专业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沿袭前苏联的专业设置模式,专业设置过多,专业面偏窄;1983年原教育部高教司曾就工科专业设置改革,开展专题调研,调整了工科专业目录,从1982年的686种调整到143种;近几年来,又在1983年调整基础上再进行归并、压缩,拓宽专业面,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必然。
在这一新形势下,各高等工业院校相应制订了新的教育计划,增加了培养过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校在近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实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7
神州教育
大学本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以江南大学为例
刘爱静 汪昕茹 王瑜 唐幸悦 张思源
江南大学
摘要: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之需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所在。
由于国内近现代教育起步迟,当今教育体制仍无法满足就业市场综合性人才和大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
本次研究通过对江南大学学生目前跨学科学习现状以及对跨学科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我校培养机制中存在的供给不足,探索出具有江南大学特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改革一、背景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知识型社会的到来,人才需求的层次不断提高,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和国家的需要。
鼓励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摒弃人才培养上追求标准、统一和数量的“效率取向”,实现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分科教育”向“跨学科教育“的转变,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①
然而,与国外大学相比,中国大学跨学科教育的改革还是滞后于传统分科大学向跨学科大学转型的实践需求,因而有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
2015年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高等教育进行“供给侧改革”,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二、数据分析
我们以江南大学的在校本科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共213份,剔除了答题不全、明显不合逻辑的问卷,共收集有效答卷200份,有效率为93.9%。
被调查者分布于江南大学2014—2017 年入学的4 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涵盖所有学院。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筛选整合以及归纳,我们主要对江南大学第二专业的现状、需求等进行具体分析,并对选修
课情况做简要分析。
结果如下:
图2-1 江南大学第二专业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6%的同学选了二专,其动机主要为
了充实自己、提高专业能力以及自己的兴趣所在。
其余未选择二专的同学,近半数是出于时间不够,此外,没有兴趣以及没有心仪的专业也是其未选择二专的原因。
然而,就目前我校开展二专课程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同学表示满意,但仍有25%的同学表示并不满意,其主要原因是专业课程设置较少,教学内容比较浅显。
此外,在公选课方面,就目前学校课程开设的情况来看,各有40%左右的同学表示满意或一般,其余同学表示并不太满意;就学生选择公选课的动机来看,过半数同学是由于课程容易通过及自己的兴趣所在;就学生对待公选课的态度来看,仅有20.6%的同学认真对待。
由此可见,我校第二专业开设课程面不广,公选课课程质量不高,且存在客观限制因素,学生及老师的重视程度不高,尽管目前二专课程开设范围已有所扩大,但学生满意度并没有明显随之提高,仍无法满足学生各类需求——如个人兴趣、将来就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结论与建议1、结论
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了解不同专业同学对于跨学科知识的需求和对于学校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看法。
由此折射出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性太强,在日常课程学习中学生难以广泛接触各学科知识;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一位教师贯穿一个学期的课程,使学生局限于一位老师的教学及思维模式,难以形成全方位的扩展性思维。
可见,我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大进步空间。
2、建议
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校已经在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许多高校还未形成自身的特色。
因此,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各大高校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方向舵。
2.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体系包括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培养途径等。
从“知识隔离”走向“知识整合”,从“单学科知识传递”走向“多学科知识构建”,②完善学科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多方面探索培养途径,构建特色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
3.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如实行稳定与流动相结合的跨学科教学研究队伍,加强校级统筹,实现人力资源共享,促进跨学科研究和教学等,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因此,为满足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需求,学校应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更为广泛的教学资源,设计更合理的教学体系,实现学生对“全”的要求。
注释:
①李佳敏.跨界与融合:
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学人才培养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②李佳敏.跨界与融合:基于学科交叉的大学人才培养研究[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
项目基金:江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