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 苏教版必修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中学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苏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祖国山川颂》。

(2)分析并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了解作者吴伯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齐读、分组读等多种方式,熟读并理解《祖国山川颂》。

(2)运用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3)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熟读并理解《祖国山川颂》。

2. 分析并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难点:1. 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 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谈谈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祖国山川颂》,理解诗歌内容。

(2)让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分析作者吴伯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2)提醒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提高审美能力。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祖国山川颂》。

2. 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的短文,表达出对美景的欣赏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祖国山川颂》,分析并欣赏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祖国山川颂》,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川地貌特点,并培养对祖国美丽山川的热爱之情;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明白应该对祖国山川保持敬畏之心。

二、教学内容:1. 《祖国山川颂》的背景和意义;2. 《祖国山川颂》的基本知识和诗意。

三、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导入:通过展示祖国山川的图片和短视频,引发学生们对祖国美丽山川的热爱之情,并提问:“祖国的山川有哪些特点?你们最喜欢哪座山?为什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阅读与理解:2. 让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祖国山川颂》,并要求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并找出最能代表祖国山川的词语和句子。

探究与讨论:3. 进行课文讨论,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理解的诗歌内容,并推荐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情节。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与发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山川的感悟。

表达与表演:4. 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将诗歌进行分段,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诵或创作表演,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美好祝福和爱意。

总结与收获:5. 让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向学生强调对祖国山川应该保持敬畏之心,珍惜祖国的山川资源。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和感悟是否表达到位;2.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准确性;3. 学生在小组表达与表演环节的合作与沟通能力;4.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积极参与程度与表现。

继续写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更多关于祖国山川的知识,并与同学分享;2. 安排学生组织参观与探索祖国山川的活动,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前往附近的山区或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可以让学生写一篇以祖国山川为题材的散文或诗歌,展示对祖国山川的理解与热爱;4. 开展绘画或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摄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祖国山川的感悟和美丽。

六、教学资源:1. 《祖国山川颂》课文、图片和短视频;2. 计算机或平板电脑,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祖国山川颂语文教案

祖国山川颂语文教案

祖国山川颂语文教案1.1 设计理念1.1.1 通过祖国山川的颂扬,培养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

1.1.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1.1.3 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分析2.1.1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1.2 解析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1.3 解读课文主题,领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篇目3.1.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祖国山川颂诗歌进行教学。

3.1.2 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相关山川地理知识的介绍。

3.1.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表达对祖国山川的热爱。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选定的祖国山川颂诗歌。

4.1.2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基本分析方法。

4.1.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诗歌创作。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诗歌中的生僻字词理解。

5.1.2 诗歌表达手法的分析。

5.1.3 诗歌创作的指导。

5.2 教学重点5.2.1 课文内容的深入学习。

5.2.2 诗歌情感的体会。

5.2.3 学生诗歌创作能力的培养。

以上为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进行编写。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课件6.1.1 制作包含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相关山川图片的课件。

6.1.2 设计动画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6.1.3 准备诗歌朗诵音频文件,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6.2 学习资料6.2.1 收集有关祖国山川的诗歌、散文等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

6.2.2 提供诗歌鉴赏指南,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特色。

6.2.3 准备诗歌创作模板,为学生提供创作参考。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7.1.1 通过展示课件,引导学生关注祖国山川之美。

7.1.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祖国山川的感受。

7.1.3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7.2 课堂讲解7.2.1 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

《祖国山川颂》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祖国山川颂》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材纲要《祖国山川颂》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阅读材料,作者是元稹。

这篇文章笔调高昂,讴歌了祖国各地的山川风景,表现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的美好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元稹的生平与文学成就,掌握《祖国山川颂》这篇古文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各单元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式。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并进行分析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山川河流,感受祖国的美好之处,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元稹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把握《祖国山川颂》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方式;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加深对文学鉴赏的认识;3.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情感。

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中的抒情手法和诗意美学,提高对古代文学鉴赏水平;2. 了解文章中的文学典故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文学史观念。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小组讨论法、问答式教学法、抒情朗诵法。

教学活动活动一:课前导学(10分钟)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环境,先播放一段介绍元稹和《祖国山川颂》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和《祖国山川颂》的背景,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活动二:呈现图片(15分钟)教师分组分别展示祖国各地的山川风景图片,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山水之美,唤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阅读分析(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读《祖国山川颂》一文,让学生自读、合读、朗读,并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一起发现文中的诗意、抒情和修辞手法。

《祖国山川颂》教案

《祖国山川颂》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祖国山川颂》2. 学科领域:语文3. 年级:五年级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祖国山川颂》。

(2)理解诗歌中描绘的山川景象,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3)学会通过诗歌欣赏,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诗歌的意境。

(2)学会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祖国山川颂》的朗读与背诵。

(2)理解诗歌内容,描绘诗歌中的山川景象。

(3)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认读与理解。

(2)如何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山川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4. 写作教学法: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尝试写作类似的诗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祖国山川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教师简介诗歌《祖国山川颂》的背景。

2. 朗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

3. 理解诗歌内容(1)学生讲述诗歌中描绘的山川景象。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诗歌意境。

4. 欣赏修辞手法(1)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教师讲解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5. 写作练习(1)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诗歌。

(2)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1)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3)推荐相关的诗歌作品,供学生课后阅读。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

《祖国山川颂》教案

《祖国山川颂》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祖国山川颂》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认识并掌握一些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

难点: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教师出示我国著名山川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名称。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这些山川的故事或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祖国山川颂》,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山川地理位置、特点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分析课文的表达方式,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4. 合作探讨(2)每组选取代表性句子,进行朗读和分享。

5. 实践活动(1)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山川的描写。

(2)学生互相交流,评选出最佳作品。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 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祖国山川景色画,并附上简要文字描述。

3. 写一篇关于我国山川美景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写出关于自己家乡山川的优美段落。

《祖国山川颂》教学案

《祖国山川颂》教学案

《祖国山川颂》教学案《祖国山川颂》教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颂”这种文体的特点2,体会“祖国”的人文内涵3,感悟作品写景状物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来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2,了解作者生平,在此基础上去体会“知人论世”的研读文本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作者在文中倾注的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热爱之情 2,思考:我将用怎样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爱?重点与难点:1,“知人论世”的文本研读方法2,本文写景状物的特点教学方法:问题探讨授课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读及练习(一)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1.字词积累——抄写、查字典(1)注音冰雹轻俏露珠咆哮湖泊烧灼盎然堆垛涟漪汀泗桥(2)字形层峦叠嶂翠锦斑斓晨羲丘壑雷鸣青葱轻俏云蒸霞蔚茫若无涯震耳欲聋(3)词义 [见(2)]2.语感积累――填空(1)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来[ ]过它,冰雹曾来[ ]过它,霜雪曾来[ ]过它,大火曾来[ ]过它,大雨曾来[ ]过它,异族奴隶主的铁骑曾来[ ]过它,帝国主义的炮弹曾来[ ]过它。

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

一到了春天,它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然的生意和万卉争荣的景色。

(2)我爱祖国的文化。

有时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 ]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 ]到其中耐人寻味的思想,[ ]到其中优美的图景,[ ]到其中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 ]到其中言外的神韵。

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不觉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当它触动到我心灵的深处时,我就不觉流下了眼泪。

(3)下面四组词语依次填入给定语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是[&nbsp[1][2][3]下一页。

祖国山川颂语文教案

祖国山川颂语文教案

一、教案主题:祖国山川颂语文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祖国山川的诗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祖国山川的诗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诗歌材料,包括诗歌文本、译文和解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祖国山川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祖国山川的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 诗歌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

3.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和评价。

4. 写作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与祖国山川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祖国山川的感受和热爱之情。

学生可以参考课堂上学习的诗歌进行创作。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诗歌朗读、讨论分享和写作练习。

2. 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讨论分享和写作作品进行评价。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鼓励积极学习和主动参与。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祖国山川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 邀请一位诗人或作家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创作和文学欣赏。

3. 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表达能力和才华。

八、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收集一些描述祖国山川的诗歌,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作品。

2. 图片资料:准备一些祖国山川的图片,用于导入和辅助教学。

3. 写作材料:提供一些写作纸张和笔,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祖国山川颂》教案3

《祖国山川颂》教案3

《祖国山川颂》教案3祖国山川颂黄药眠教学目标:1,了解“颂”的文体特点,了解全角度写景铺陈的写法,体会排比在颂中的作用;2,思考,什么是祖国,人和祖国是什么关系,人对祖国应该是怎样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和“颂”:1,今天我们一起研习的文本是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

2,黄药眠是谁?请看注释①。

先看生卒年,想想,黄药眠的一生,他所赖以生存的大地上发生过哪些大事?(1903——1987)封建王朝没落,皇帝退位,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国共两党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可以想见,黄药眠的一生,跟着时局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随之起起伏伏。

作为现代作家,黄药眠不是一流的,不能和鲁迅等人比肩。

作为文艺理论家,黄药眠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地位。

2003年,黄药眠诞生100周年,北师大专门举办了黄药眠学术研讨会。

3,“颂”是一种怎样的文体?问:你了解的最早的“颂”是什么样的?复习:诗经六义。

《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雅》是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今天的颂,带有颂扬、赞美之意,适宜歌功颂德的文章。

注意:在殷商周朝,中国人的心中是没有鬼神的。

他们敬畏的是祖先。

祭祀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诵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1,看过全文,你觉得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带有什么样的语气?(面带微笑,深情赞美)2,诵读全文,在书上划出作者赞颂的对象。

3,正音:吟哦(é)盎(áng)然汀(tīng)辨析: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广阔壮大。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基本朗诵技巧, 了解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 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和多媒体展示 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诗歌内涵,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与美 丽。
交流。
课堂展示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 祖国山川颂》进行课堂展示,可 以是PPT、海报、视频等形式, 展示对诗歌的研究和探讨成果。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有效的评价策略
明确评价标准
制定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 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 、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 方面的指标。
多样化评价方式
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 、小组讨论、个人报告等 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 学生的学习成果。
个人表达
鼓励学生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可以是对诗歌的解 读、评论或创作相关的文学作品。
课堂互动与展示活动规划
朗诵表演
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可以是 个人或小组形式,通过朗诵展示
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问答环节
在课堂上设置问答环节,鼓励学 生提出问题或发表看法,教师进 行解答和引导,促进课堂互动和
深入解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 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 等。
通过配乐朗诵、学生自读等方式,引 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 大意。
结合课文内容,适当拓展相关知识, 如祖国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巩固练习: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知识点
修辞手法、文本结构、主题思想等。
拓展内容

祖国山川颂高二语文教案一等奖

祖国山川颂高二语文教案一等奖

祖国山川颂高二语文教案一等奖1、祖国山川颂高二语文教案一等奖【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专题内涵解说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

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

扞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

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扞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案5篇

苏教版必修三《祖国山川颂》教案5篇

《祖国山川颂》教案溧阳市竹箦中学洪超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全景式描写的铺陈手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文本研习法、讨论法、点评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布置预习: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语:字音:湖泊莽苍广阔无垠盎然铿锵汲水涟漪龙湫字形:层峦叠嶂斑斓蹒跚林阴道冈峦涯岸词语:企盼云蒸霞蔚震耳欲聋2、思考问题:1、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2、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3、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的?一、导入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爱国是无地域限制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就象一支风筝,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飞多远,总有一根线紧紧的攥在手中,祖国永远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黄药眠,他又是如何在《祖国山川颂》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二、释题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陈“颂”是一种古代问题,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

”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

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

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

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长等。

祖国山川颂优秀教案共33页

祖国山川颂优秀教案共33页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祖国山川颂优秀教案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祖国山川颂》教案13优秀教案

《祖国山川颂》教案13优秀教案

《祖国山川颂》教案13(优秀教案)祖国山川颂设计理念一、通过诵读交流.帮助学生走近文本.感知文本.避免因教师的一味讲读而破坏了文本的整体美感。

二、从结构、意象、修辞和思想感情四个方面人手,了解“颂”的文体特征,指导“颂”的写作。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教会学生如何灵活机动地使用已有的优美语占。

教学目标一、学会诵读优美的”颂”体散文。

二、理解《祖国山川颂》的写作特征.尝试写作简单的“颂”。

三、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优美词句的习惯。

重点与难点总结“颂”的文体特征.学习写作“颂”体散文。

教学过程一、诵读课文.感知文本。

《祖国山川颂》是一篇优美的“颂”体散文,而鉴赏散文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

(一)请学生朗读文章第一部分(第1 2节)以及第二部分的“自然历史图”(第3 --5节)。

朗读指导]这两个部分以抒情为主,因此我们要多以高亢的赞美性语气来读.读出气势来,然后再根据抒情内容的特征,或热烈,或深沉。

当然,诵读最主要的还是要读出感情.要声情并茂。

(二)请学生朗读文章第二部分的“四季晨昏图”(第11~24节)和“祖国山川图”(第25一35节)。

[朗读指导]这两个部分以写景为主.因此我们总体上可以用较为平缓的叙述性语气去朗诵.再根据景物的特征作出轻重缓急方面的调整。

(三)请学生朗读文章第三部分(第36~37节)。

[朗读指导]文章更多的是一种情景交融式的描写,它们的抒情写景同样出色,难分主次。

网此我们诵读时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法.根据具体的情境,该高亢时高亢,该平缓时平缓.做到应文而变,游刃有余。

[小结]总之,不管文章如何,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诵读者首先要调和心境.努力将自己融人到作者所设的情境中去,去体味作者的感情.读出哪怕是最细微的感情变化。

2.在此基础上,诵读者还要能做到抑扬顿挫.根据描写与抒情的不同.灵活地处理好诵读的语气。

二、“颂”的写作指导。

“颂”是一种文体,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电。

祖国山川颂说课稿及教案

祖国山川颂说课稿及教案

祖国山川颂说课稿及教案一、说课稿:《祖国山川颂》是一首赞美我国壮丽山河的诗歌。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诗歌,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河山,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祖国山川颂》;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了解祖国的地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祖国山川颂》;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祖国的美丽河山。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课件。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课件。

3. 学生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课件,展示祖国山川的美景,引导学生欣赏。

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山川美景?对哪一幅画面印象最深刻?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意境。

3. 讨论交流:提问:课文中的诗歌是如何赞美祖国山川的?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观点。

4. 朗读背诵: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鼓励,提高朗读水平。

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5. 拓展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与课文相关的山川画面,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

6. 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祖国的美丽河山,培养爱国情怀。

7.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写一篇关于祖国山川的短文。

六、教学评价:1. 朗读背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祖国山川颂》。

2. 短文写作:评估学生关于祖国山川的短文写作水平,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讨论、展示等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估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祖国山川颂说课稿及教案

祖国山川颂说课稿及教案

一、说课稿:(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川地貌,提高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我国的主要山川地貌,包括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华山等。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山川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山河之美。

2. 讲解:详细讲解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华山等主要山川地貌的特点和重要性。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山川地貌对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4. 总结:强调我国山川地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以及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我国山川地貌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二、教案:(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川地貌,提高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我国的主要山川地貌,包括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华山等。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山川地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山河之美。

2. 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华山等主要山川地貌的特点和重要性。

3. 讨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山川地貌对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4. 总结(5分钟):强调我国山川地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要求学生绘制一幅我国山川地貌的画作,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

三、说课稿:(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山川地貌,提高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我国的主要山川地貌,包括长江、黄河、喜马拉雅山脉、华山等。

(3)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祖国山川颂》教案(最新)

1《祖国山川颂》教案(最新)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专题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

”法国大作者雨果说:“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我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以“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倾诉了拳拳报国之情。

爱国是无地域限制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就象一支风筝,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飞多远,总有一根线紧紧的攥在手中,祖国永远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黄药眠,他又是如何在《祖国山川颂》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二、了解作者:黄药眠(1903——1987)中国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

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

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

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长等。

作品有《面向生活的海洋》、《沉思集》等。

黄药眠的一生,经历了封建王朝没落、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八年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一些大事,他的一生,跟着时局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随之起起伏伏,这就使他对祖国的理解比别人更加深刻。

《祖国山川颂》教案

《祖国山川颂》教案

教学目标二、了解“颂”的文体特点,学习片断式的表现形式。

三、能够通过朗读深入品味作品隽永的散文语言。

教学重点二、领略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建议二、教材就本文所提出的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立足文本,仔细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努力发掘其巾的深层含义。

三、本文是一篇”颂”.不仅感情热烈,而且语言优美,节奏感强,教学时还应该重视发挥诵读的效用,要在反复的吟哦中走近文本.领会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

播放汤灿的歌曲《祝福祖国》。

祝福祖国都说你的花朵真红火,都说你的果实真丰硕;都说你的土地真肥沃,都说你的道路真宽。

我把壮丽的青春献给你,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都说你的信念不会变.都说你的旗帜不褪色;都说你的苦乐不曾忘,都说你的歌声永不落。

祖国.我的祖国!祝福你,我的祖国!我把满腔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是的.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祖国.祖国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灵魂的寄托,在每个人的心里.祖国永远是最关的.最值得深情祝福的。

今天.我们就米共同欣赏黄药眠先生的《祖国山川颂》.共同米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并深情地为之祝福。

二、一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

1直抒胸臆。

2景语情语。

3.情感象征。

除了上述两种情况以外.文章还通过一些富含哲理的象征,抒发崇高圣洁的爱国之情。

如涓涓细流汇成浩荡长江的过程.象征了祖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如黄果树瀑布的雄壮宏伟.象征』,祖国巍峨气魄的一面:如群山目送小溪汇人大海、流水化作雨云回首故乡的山水情谊.更象征了游子与祖国间的依依深情等等。

苏教版语文高一《祖国山川颂》教案(3)

苏教版语文高一《祖国山川颂》教案(3)

《祖国山川颂》教案教学内容:《祖国山川颂》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教学方法: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专题内涵解说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

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

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

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但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陈独秀在谈到爱国主义时说道:“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专题从两个方面对祖国这一人文主题进行梳理:第一板块重在阐释祖国对个体的文化滋养,表达了人们对其祖国的热烈赞颂;第二板块则要复杂得多,重在探讨个体面对国家贫穷、腐败或自身遭受厄运时的种种情怀与对祖国繁荣进步的热切期望。

《祖国山川颂》教案

《祖国山川颂》教案

《祖国山川颂》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祖国山川颂》教案,欢迎来参考!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词语积累:字音:湖泊莽苍广阔无垠烧灼盎然铿锵苍苔汲水涟漪澄澈飞流急湍混浊龙湫字形:层峦叠嶂翠锦斑斓林阴道蹒跚晨曦冈峦万卉争荣词义:企盼云蒸霞蔚震耳欲聋(辨析:振聋发聩)课前思考: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教授新课:一、导入专题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

”法国大作者雨果说:“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我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以“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倾诉了拳拳报国之情。

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

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

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

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指导思想】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学生情况分析】爱国主义教育是国民教育永恒的主题。

高一学生正处在情感的可塑期,同时也正处于情感的饥渴期。

对于爱国主义,现在的学生不可说不知,却知之于狭隘,对于爱国的理解仅停留在表象上,如爱国歌、爱国旗等等。

对于祖国的理解有同学也仅停留在对国名的印象上,而对其真正的内涵却知之不多或知之不深。

同时,对爱国思想的看法上,学生容易走向政治化理解的极端,甚至把他看成是空洞的教化。

学生不是不懂得爱国而是在教育中缺少爱国的载体。

一个抽象的命题,如用抽象的词语来阐释,是苍白无力的。

其实学生拒绝说教。

自然是美好情感的来源。

沉重的学业压力让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远离自然。

学生很难从文字中寻找对自然的认同与共鸣,许多诗文中的情景表达也让让学生似懂非懂,解释起来也只是一些空洞的术语,缺少真挚与交流。

我们发现学生最喜欢的其实是一些低俗的,或是软绵绵抒情文字,在这样的文字当中接受精神的抚摸,所以学生的欣赏有低俗化倾向。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普遍兴趣不高,在烦重的课业压力之中,很多学生也是应付了事。

所以对语文的学习习惯不甚重视。

预习的要求不能到位,课文的理解不会也不能能深入,导致课堂教学陷入被动;作业巩固也不容乐观,课堂所学不能很好的得到消化。

【教学目标任务】1、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祖国这一主题思想在一个民族文化内涵中的重要意义与核心地位,挖掘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理解祖国这一概念的人文内涵。

2、“颂”的文体特点,理解铺陈叙述的表达方式。

3、与《肖邦故园》的写景艺术比较阅读。

理解两文在写景中的修辞运用原载技艺,进行仿句训练。

4、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掌握“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与阐释“祖国”这一人文概念的内涵,把握文章思想内容与情感。

2、学习全景式铺陈和片断式的结构特点。

3、学习利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写景抒情。

【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与任务】1、理解“祖国”这一概念的人文内涵;2、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全景式铺陈与片断式结构3、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预习与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阅读全文,提倡高声朗读文章,体会文字蕴含的作者情感,品味文字的意蕴;2、利用教辅用书或相关的书籍与网络,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影音等),做到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以及这一情感的原因。

3、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爱国主题的名言名句,收集并筛选以备用【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检查学生预习,导入教学1、展示学生查找的关于爱国主题的名言名句(投影一)①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②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与人民。

——邓小平③国家是靠大家的。

爱国是每个人的本份。

我觉得凡是脚站国中土地,嘴吃中国五谷,身穿中国衣服的,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应当爱中国。

——陶行知④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闻一多⑤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美德。

——徐特立2、师生共同品味这些名句,教师总结导入:不管是对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祖国都是一种运魂,是擎天世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能焕发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将魂萦梦绕,日牵夜挂的精神召唤;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更是一支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赞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当代散文家黄药眠先生的《祖国山川颂》。

二、知人论世,解题释题1、关于黄药眠(投影二)黄药眠,广东梅县人。

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奉命派到莫斯科担任青年共产国际英文翻译;他曾带着共产国际建立抗日统一民族战线的指示回国,却遭到怀疑与误解;他曾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出狱后又受到审查与猜疑……此后,他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黄药眠先生是诗人、教授和文艺理论家,他临终前完成了《黄药眠口述自传》,向我们展示了他生命的另一面——追求与投身革命的经历。

此书由黄药眠口述,夫人蔡彻整理。

书中详细记录了先生坎坷、传奇的一生,尤其是他鲜为人知的追求与参加革命的经历。

2、了解文章背景(投影三)《祖国山川颂》发表于1980年,此时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

黄药眠这位历经新旧中国的老知识分子,从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中走出来,对此激动万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了伟大祖国的多个侧面,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大好河山,表现了祖国广袤大地壮阔伟大的自然风光,赞美了创造祖国一切的劳动者,表达了质朴而崇高的爱国热情,激发起人们以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决心。

3、解题释题(投影四)①关于“颂”:“颂”,是一种文体。

最早见于《诗经》,是一种诗歌形式,主要用于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歌,舞歌,以颂扬功业仁德为主。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

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强调颂的写作应“敬慎”“典雅”,描写虽近似赋,但不流于过分华靡之境。

《艺文类聚》中也说道:“颂,诗之美者也。

”可见,颂的文体特征在内容上多为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作为文体,后世界定更为宽泛,凡是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为“颂”。

②解题义:题目中的“颂”字,表示这是一则散文,“祖国山川”表明了本文颂的内容与对象。

三、速读课文,结合预习,共同完成以下任务1、本文是一篇“颂”,请学生找出文中表达歌颂与赞美的句子,体味作家的情感。

(通过该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文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这是文章的抒情主线)①我爱祖国,爱祖国大自然的风景。

②我爱祖国的山河大地。

③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

④我爱我们祖国的人民。

⑤我爱我们祖国的文化。

⑥我们祖国的语言是多么神奇⑦这是多么淳朴的劳动者之美啊!⑧我对祖国真的有说不出的怀念学生反复吟咏,大声朗读上述文字,体会作者蕴于其中的情感。

【明确】作者用高亢的语气唱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热爱,或热烈或深沉,表达出作者无尽的爱国之情。

(投影五)2、文章以热烈的笔触来歌颂祖国山川,那么作者写了哪些祖国的山川美景?(通过此环节让学生理解本文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方式)①珠穆朗玛峰、黄土高原、西双版纳、华北平原、黄河、扬子江、大兴安岭、海南岛等大自然的山河大地;②经受风霜雨袭、异族入侵、弹雨轰击、人民改造的祖国大地;③四季美景、晨曦落日④扬子江、高山、黄果树瀑布、门前小溪【明确】本文以祖国为歌颂对象,以祖国的山河的壮丽秀美为赞美内容,采取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它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对心中的祖国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既有对传统的秉承与借鉴,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与思考,整个文章读起来大气磅礴,深情动人。

【补充】所谓全景式就是全方位,从整体的角度去进行描写;所谓铺陈就是类似于古代诗文中“赋”的手法,对同一对象进行反复的多种手法的描写。

3、文章是否仅仅赞美山川风物,除此还写了什么呢?(通过此环节,结合先前内容,概括理解“祖国”这一概念的人文内涵)【明确】祖国人民、祖国的古典诗歌、祖国的语言4、文章在描写祖国山川美景的同时,又赞美“人民、文化与语言”,是为了什么?(通过此问的讨论,使学生能理解作者眼里的祖国概念,把握祖国的人文内涵)【明确】(投影六):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等。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

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更是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

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了每一个国民的责任。

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至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祖国是个非常人文的概念。

热爱祖国不仅体现在热爱祖国的山川美景,也体现在热爱祖国的“人民、文化与语言”。

5、与以往学过的写景抒情散文相比较,本文在行文之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明确】片断式的结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以及思维的限制,任思绪结盟自由地飞翔,让情感尽情的抒发。

(投影七)6、片断式的结构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请思考文章是怎样把这些片断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请梳理文章作者的情感脉络。

(通过此环节来把握文章的结构,让学生了解神散形不散的散文特点)【明确】①我爱祖国大地的种种的优美景致,我爱祖国的人民、文化与语言,我爱春夏秋冬和晨光落日的美景,也爱家乡的小溪、扬子江与黄果树瀑布。

这些内容运用片断式的表现手法予以示显,看似散乱,但形散而神不散,每个部分既有侧重又有内在的联系,有一条清晰的情感之线。

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的热爱之情。

②作者的情感线索:(投影八)总领:表达对祖国山河之爱主题具体化:爱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爱人民文化与语言、爱祖国四季与晨光落日、爱家乡的小溪与黄果树瀑布主题升华:小溪汇入大海、流水化作羽云四、作业布置1、选择文中的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写景片断,品味其语言特点,写一点评析文字;2、预习《肖邦故园》,了解肖邦,重点朗读文中关于四季景物的描写文字,试着将其与本文之中写四季的文字作比较。

五、板书示例颂大地之美,文化语言之美——劳动者创造之美颂四季之美,晨昏落日之美——如诗如画颂家乡之美,江河瀑布之美——祖国的美好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与任务】1、品味课文的语言特色,感受文章写景抒情的特点2、就课文写四季风光的文字与《肖邦故园》作比较阅读【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学生交流自己的点评作业,并把相关课文的内容大声朗读出来(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品评文章的语言特点)№1【文段示例】(投影一)生平到过不少的名山大川,胆在我脑海参里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门前的小溪。

春天,秀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

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

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一阵一阵的风,吹来断续的笛声……【评点示例】(投影二)①生动的比喻,将桥孔比成微笑的眼睛,细雨如烟,生动形象而充满情感;②抓住细节画面,写雨中打伞过桥,燕子飞来又飞去,风吹笛声,情韵绵长;③动静相衬,写桥孔以动写静,行人飞燕富有动态,以静态来写红棉花开,№2【教师补充】这篇文章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非常丰富与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