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科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合集下载

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总则
本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我们医院影像科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二、重点工作
1.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

制定各项质控标准和流程规范,划分医疗质量责任人员。

2. 建立影像检查质量监控机制。

定期执行影像质量评估和回顾,确保检查质量合格率。

3. 建立影像诊断质量监测机制。

定期进行会诊与随机抽查,规范化医学影像诊断工作。

4. 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制定医技人员培训计划,定期进行考核并给予。

5. 加强患者管理与服务质量。

规范患者指导流程,定期调研患者满意度并进行分析评价。

6. 建立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制度。

规范装置使用与保养流程,定期检测设备性能。

7.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监测临床风险全面防控
工作。

8. 开展医疗事故分析与防控。

建立医疗事故报告与管理流程,分析原因预防重大风险事件。

三、责任部门
影像科负责本计划的具体实施。

各相关部门协同落实相应工作任务。

四、评估与完善
每年底对本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完善本计划。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1.岗位责任明确:明确医学影像科各岗位的职责和义务,建立科室内部的工作分工和学术负责人制度,确保岗位职责的落实和责任追究。

2.质量指标制定: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行业标准和科内工作特点,制定医学影像科的质量指标,包括设备质量指标、工作流程质量指标、图像质量指标等,用于评估和监控医学影像工作的质量。

3.质量控制措施: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包括患者信息登记、设备操作、影像采集、图像处理和报告撰写等环节,确保每个环节操作规范,减少人为失误和技术差异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4.设备维护保养:建立医学影像设备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制度,包括设备的周检、月检、年检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的稳定性。

5.质量监控与评估:建立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正常工作质量的日常监控,包括日常对影像工作的质量进行抽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6.培训与素质提升:定期组织医学影像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医学影像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医学影像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7.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学影像工作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包括辐射防护措施、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图像信息保密等。

8.教育宣传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教育宣传和质量意识培养工作,包括向患者传达医学影像工作的安全性和重要性,向医护人员宣传医学影像科的服务能力和质量保障措施。

以上是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的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的内容,通过有效地执行和监控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医学影像工作的质量水平,保障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范文(3篇)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范文(3篇)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范文一、任务和职责1. 影像科质量管理的任务是确保医学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和治疗效果。

2. 影像科质量管理的职责包括负责影像设备的维护和校准,质量控制的实施和监督,以及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改进。

二、设备维护和校准1. 影像科应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影像科负责设备的定期校准和检验工作,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质量控制的实施和监督1. 影像科应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对影像设备、设备操作和影像质量的监控和控制。

2. 影像科应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方案,明确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和控制方法。

3. 影像科应实施日常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设备的性能测试、图像质量评估和工作流程的监控等。

4. 影像科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评审,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改进措施并跟踪执行情况。

5. 影像科应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外部审核和评估,接受第三方的质量认证和监督。

四、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改进1. 影像科应建立健全的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记录质量问题的信息。

2. 影像科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根源。

3. 影像科应制定详细的改进方案,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

4. 影像科应建立质量问题的回顾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五、培训和发展1. 影像科应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提高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2. 影像科应建立培训记录和档案,跟踪员工培训的实施和效果。

3. 影像科应定期进行技术交流和学术研讨,促进员工的专业发展和学术进步。

六、文件管理1. 影像科应建立文件管理制度,对重要的质量管理文件和数据进行管理和保存。

2. 影像科应进行文件的版本控制和更新,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影像科应建立文件的索引和归档系统,方便查阅和检索相关文件和数据。

七、制度遵守和违纪处理1. 影像科的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保证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制定《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一.建立质量管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佳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一危害一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行质量管理;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4.通过代价一危害一利益分析,以经营的观点管理医学影像科。

二.医学影像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管理小组” (下称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和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

三.管理小组以下列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则,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儿童X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 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

四.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和减少差错的重要环节。

卫生部医政司编撰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严格认真执行。

管理小组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并经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五.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医学影像科分为普放、CT MR介入四个个组。

MR CT室由从事多年工作的医师和技师为固定技术骨干,其他医师技师采取定期轮换,以保证质量和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各专业组每天各由一名医师值班。

六.CT及MR扫描方案和是否增强由医师进行确定,原则上由原扫描医师书写诊断报告。

在扫描中凡遇到疑难或不能确定的病例,应及时请其它医师会诊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法。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在医疗领域,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医学影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从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建立方法、执行流程、监督管理和持续改进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必要性1.1 提高影像质量:质量控制制度可以帮助影像科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像质量问题,提高影像质量,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

1.2 保障患者安全:影像质量控制制度可以确保医学影像的准确性,避免因影像质量问题导致的误诊、延误诊断等情况,保障患者的安全。

1.3 保障医疗质量:质量控制制度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质量,增强医院的信誉和竞争力。

二、建立方法2.1 制定质量控制标准:影像科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影像质量控制标准。

2.2 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建立内部审核机制,定期对影像科的工作流程、设备维护、质量管控等方面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3 培训医护人员: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操作设备,保证影像质量。

三、执行流程3.1 设备检查维护:定期对影像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影像质量稳定。

3.2 影像质量控制:对每一份影像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图像清晰、无失真、无伪影等问题。

3.3 影像报告审核:对医学影像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报告准确无误,避免因报告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四、监督管理4.1 设立质控小组:设立专门的质控小组,负责影像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开会讨论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2 外部审核评估:定期邀请外部专家对影像科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审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4.3 建立质量奖惩机制:建立质量奖惩机制,对影像科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奖励和惩罚,激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质量控制。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改进:影像科应定期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影像质量。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是医院影像科室为保障影像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一套管理体系。

通过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制度,可以规范影像科室的工作流程,保证影像质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高医疗诊断的准确率和有效性,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设备质量控制1.1 定期设备维护保养影像科室应定期对影像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稳定性。

1.2 设备校准定期对影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1.3 设备故障处理设备浮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二、影像质量控制2.1 影像质量评价定期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提高影像质量。

2.2 影像质量标准建立影像质量标准,明确影像质量的要求和评价标准,保证影像质量的稳定性。

2.3 影像质量监控建立影像质量监控系统,对影像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三、操作规范控制3.1 影像科室操作规范建立完善的操作规范,规范影像科室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3.2 人员培训对影像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确保影像质量的稳定性。

3.3 操作流程监控监控影像科室的操作流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

四、质量管理体系建设4.1 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流程,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4.2 质量管理评审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审,评估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改进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水平。

4.3 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建立质量管理文件管理制度,规范文件的编制和管理,确保质量管理文件的及时更新和有效性。

五、质量控制结果评价5.1 影像质量评价定期对影像质量进行评价,评估质量控制的效果和改进措施。

5.2 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影像质量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改进服务质量。

5.3 质量控制效果评估评估质量控制的效果和改进措施,持续改进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

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治理目标及实施细则依据卫生部《放射诊疗治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标准》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状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治理小组,制定《医学影像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治理目标及实施细节》。

一.建立质量治理目标: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治理水平,获得最正确影像质量,削减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供给准确依据,到达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

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展质量治理;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4.通过代价—危害—利益分析,以经营的观点治理医学影像科。

二.医学影像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治理小组”〔下称治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治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科室质量把握和日常的质量治理工作。

三.治理小组以以下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则,进展质量把握治理和放射防护治理工作。

包括《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治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标准》、《放射诊疗治理规定》、《儿童 X 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 X 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及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

四.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和削减过失的重要环节。

卫生部医政司编撰的《临床技术操作标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需严格认真执行。

治理小组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并经常监视检查执行状况。

五.依据我院实际状况,医学影像科分为普放、CT、MR、介入四个个组。

MR、CT 室由从事多年工作的医师和技师为固定技术骨干,其他医师技师实行定期轮换,以保证质量和培育一专多能的人才。

各专业组每天各由一名医师值班。

六.CT 及 MR 扫描方案和是否增加由医师进展确定,原则上由原扫描医师书写诊断报告。

在扫描中凡遇到疑难或不能确定的病例,应准时请其它医师会诊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法。

放射科医学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放射科医学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放射科医学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放射科医学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诊断手段,在现代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确保患者获得准确、可靠的诊断结果,放射科医学影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放射科医学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一、设备质量控制与保证放射科影像设备是影响影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控制机制,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首先,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调试,以保证其输出的影像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故障处理也需要得到重视,如定期更换设备消耗品、做好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等。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保证患者的检查顺利进行。

二、操作标准的规范与培训影像科医生和技术人员是放射科影像的操作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术直接影响影像的质量。

为了确保操作标准的规范性,医院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规范,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设备操作、放射剂量的控制、影像质量的评估标准等。

通过培训和考核,能够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减少操作失误,提高影像的质量。

三、放射剂量控制与优化放射剂量对患者和操作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关注点。

高剂量的放射线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尽可能地控制放射剂量,保证患者和操作者的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一些放射剂量控制的方法,如使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减少重复扫描、优化设备参数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接受的放射剂量,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四、影像质量评估与质量保证影像质量的评估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核心环节之一。

医院应该建立一套科学的影像质量评估体系,对每一张影像进行评估和记录。

评估的内容包括影像的清晰度、对比度、辐射剂量等多个方面。

通过评估结果,可以及时发现缺陷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以提高影像质量。

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放射科医学影像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不仅是一项技术问题,更是一项管理问题。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2篇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2篇

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2篇一、放射科质量保证方案1. 引言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其质量保证工作是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方案旨在建立和完善放射科质量保证体系,提高放射科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准确、高效的诊疗服务。

2. 质量保证原则(1)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医院规章制度。

(2)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3)强化团队合作,发挥专业优势,提升整体水平。

(4)持续改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质量保证水平。

3. 质量保证内容(1)设备管理①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②对设备进行定期校准,保证设备性能稳定。

③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使用、维护、维修等情况。

(2)人员管理①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②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③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技术管理①制定和完善放射科诊疗规范,确保诊疗行为规范。

②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图像质量。

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诊断水平。

(4)环境管理①保持诊疗环境整洁、安全。

②加强射线防护,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

③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监测,保证空气质量。

(5)服务管理①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②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③及时处理患者投诉,改进服务质量。

4. 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2)制定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3)加强质量监控,定期进行质量评价。

(4)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持续提高质量水平。

(5)加强内外部沟通,及时了解和满足患者需求。

二、放射科质量管理目标及实施细则1. 质量管理目标(1)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率。

(2)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3)加强放射科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降低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2. 质量管理实施细则(1)设备管理①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3篇)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3篇)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影像科的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影像科质量管理以患者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建立全方位、多层次、持续稳定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条影像科质量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第四条影像科质量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全员参与、全程质量控制、全方位质量改进,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断结果和服务。

第五条影像科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影像设备质量管理、医学影像技术质量管理、医学保密质量管理、质量评价与改进、质量管理档案管理等。

第六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实行科室领导负责制、技术负责人协助制和全员参与制。

第二章质量管理机构第七条影像科设立质量管理机构,由科主任担任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为质量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第八条影像科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质量管理方案、开展质量管理评估、推进质量管理提升、监督、检查和评价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向本科全体人员发布质量管理相关信息。

第九条质量管理委员会由科室领导、技术负责人、科室各业务骨干和业务骨干组长等组成,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

第十条影像科质量管理机构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具体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划、组织、执行、监督和评审。

第三章质量管理制度第十一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属于科室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生效。

第十二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包括:管理责任、过程控制、纪录与文件、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安全管理、不良事件处理等方面。

第十三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要与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相衔接,并根据科室特点进行具体的制定。

第十四条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由科室领导负责,质量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执行和监督。

第四章影像设备质量管理第十五条影像设备质量管理包括影像设备的选购、验收、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检修和报废处理等。

第十六条影像设备的选购要根据需要制定选购方案,确定设备品牌、型号和配置等要求,经质量管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2篇)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2篇)

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1、影像科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质量管理贯穿全科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

2、科室内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科主任作为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领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行驶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科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3、影像科质量管理____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

4、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质量管理科学指标、规划、措施、效率评价及信息反馈等。

5、加强全体员工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全科人员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人人参加质量管理活动。

6、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____或专人形成报告,定期向医院。

7、对质量工作平日要进行质量监督控制,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促进各项质量不断提高。

8、每月在科室开展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一次,全科工作人员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对上个月的技术质量管理情况及诊断报告审核情况进行汇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吸取经验,进一步改进。

9、不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教育,并考核记录存档。

功能科超声影像图片质量管理一、图像打印、记录设备对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切面,应作图像打印或其他图形记录提供临床资料并存档。

二、操作手法、图像记录与观察分析必须观察标准切面及特写切面。

前者主要查询脏器整体结构,依靠超声解剖学作病灶的定位;后者则针对病灶放大、细察,分析其物理性能等。

如做超声血流成像,则进一步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在观察过程中,必须经常调节仪器面板上有关功能钮,使之呈现最佳显示。

三、图像记录对疾病有关的声像图表现或对临床拟诊不符的图像表现,检查者应给予记录。

记录媒体可采用热敏打印,计算机打印,cd盘存储,工作站存储,光盘刻录等。

(1)观察分析后特征认定。

(2)图像中病变(要点)加注释。

(3)写出重要观察记录结果,重点指出图像特征。

四、按季度对影像片进行质量等级评判、分析讨论,找出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进行整改。

2024年度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2024年度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

2024年度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度影像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计划篇1一、实施依据:1、《20xx年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专项整改方案》等文件。

2、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

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

科室设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人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

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护理管理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训练,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影像、检验、药剂、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

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医患沟通能力。

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

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六、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

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七、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八、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分组、制度、职责及具体实施方案)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分组、制度、职责及具体实施方案)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1.科室设置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工作,对科室内医疗、护理、院感及各种非医疗等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实施连续性监控、管理。

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为科室主任,副组长科室副主任,成员包括骨干医师、骨干技师和护理组长,各成员分工及职责明确。

3.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应急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辐射安全管理小组、院染管理小组、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小组。

各小组负责对科室各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日常医疗、护理、院感等工作,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医疗及护理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各种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器械及耗材使用,医疗纠纷隐患,危化品管理等进行日常督查、管理,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按相关规定及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各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小组工作会议,对科室质量管理及安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评价。

5.及时认真完成相关职能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督促、落实医院各专项管理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本科提出的质量与安全整改意见;按要求定期填报各种质控表及有关数据信息。

6.对科内发生缺陷、差错、纠纷、事故的责任人,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必要时召开科务会进行通报,防止类似情况重复发生。

(一)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人—)组长:副组长:组员:(二)报告质量评价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人—)组长:副组长:组员:(三)图像质量评价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人—)组长:副组长:组员:(四)应急管理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人—)组长:副组长:组员:(五)辐射安全管理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人—)组长:副组长:组员:(六)设备管理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人—)组长:副组长:组员:(七)院感管理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人—)组长:副组长:组员:(十)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小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人—)组长:副组长:组员: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年月修订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经科室全体人员充分酝酿,科务会讨论,民主选举下列人员组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该小组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应急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辐射安全管理小组、院染管理小组、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小组;各小组依职履行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相应职责。

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医学影像是当今医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能为病人的健康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然而,影像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无疑也是人类医疗行程中面对的严峻挑战。

于是,建立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就成为了重中之重的任务。

建立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可以理解为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及其相关的职责和制度、规章制度等管理程序的总和。

一般来讲,它涵盖以下几大方面:1. 医学影像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相关硬件、软件设备的采购、升级以及维护等。

这些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影像数据的质量。

另外还需要确定设备的相关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2. 医学影像数据的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对于影像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影像诊断的常规程序和方法。

通过设定标准,可以实现对它们的严格管理。

3. 影像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对于影像质量的影响极为重要。

他们需要接受常规的职业培训和一些特殊的技术交流,保证技能和认知水平不断提升。

4. 数据的质量控制影像质量控制目的在于避免影像数据的错误和误诊。

通过影像数据的比对和诸如“双盲法”等措施,诊断人员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实事求是,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误诊率和遗漏率。

优化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恪守动态和优化为前提的工作。

“优化”可以理解为改进、提升和创新等。

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您优化医学影像服务质量管理体系:1. 加强沟通与协作在所有的医学影像服务中,沟通与协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他们可以通过增加研讨会等形式交流,定期邀请不同领域销售参与,提前挖掘潜在问题等方式,提升沟通和协作效果。

2. 关注社区反馈对于患者的反馈,我们不应该忽视。

在完善的服务程序中,始终要优先听取他们的反馈和投诉,以此为切入点为中心,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

3. 鼓励管理创新和探索管理创新非常有意义,它的存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市场管理水平。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是指为了保证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起的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提高医学影像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正文内容:1. 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1.1 设备校准:定期对影像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参数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

1.2 故障排除:建立设备故障排除机制,及时解决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3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率。

2. 影像科医生的质量控制2.1 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医生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2.2 质量评估:建立医生质量评估机制,对医生的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2.3 学术交流:鼓励医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研究能力。

3. 影像科工作流程的质量控制3.1 标准化操作: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要求,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2 质量检查:对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工作记录:建立完善的工作记录系统,记录每个环节的操作和结果,方便追溯和分析。

4. 影像科质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4.1 数据收集:建立数据收集机制,收集影像科的各项质量数据。

4.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问题和趋势,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4.3 质量报告:定期编制质量报告,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汇报影像科的质量状况和改进措施。

5. 质量改进和持续提高5.1 问题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5.2 改进措施:制定改进措施,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5.3 持续培训: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能力,推动质量持续提高。

总结:影像科质量控制制度是医学影像科必不可少的管理体系,通过对设备、医生、工作流程和数据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医学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3篇)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3篇)

医学影像科管理制度医学影像科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室,承担着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任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科也面临着许多管理上的挑战。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医学影像科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医学影像科的组织架构、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介绍医学影像科的管理制度。

一、组织架构医学影像科的组织架构是科室管理的基础,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使科室工作流程清晰、人员职责明确。

医学影像科的基本组织架构包括科室主任、副主任、技师、技术员等。

科室主任负责科室整体管理和工作安排,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工作任务。

技师是医学影像科的核心人员,负责影像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承担影像检查的技术工作。

技术员协助技师完成一些辅助工作,如病人的接待、病历整理等。

对于较大的医学影像科,还可以设立多个科室副主任和分科负责人,以便更好地管理各个分科。

二、人员管理医学影像科的人员管理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有效的人员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首先,科室应制定明确的工作岗位职责,使每个人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

科室还应定期组织各种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素质。

此外,科室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每年对人员进行绩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和晋升。

还可以建立交流合作机制,与其他科室进行合作、交流,提高科室整体的工作水平。

三、设备管理医学影像科的设备是科室工作的重要工具,科室应建立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设备,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首先,科室应制定设备的使用规范,明确设备的操作流程和使用要求。

科室还应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科室还应制定设备的备件和耗材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备件和耗材的盘点和补充,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同时,科室应做好设备的质量控制,对设备进行定期质量评估,确保设备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四、质量管理医学影像科的质量管理是确保影像诊断准确性和工作质量的关键。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分组、制度、职责及具体实施方案)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分组、制度、职责及具体实施方案)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分组、制度、职责及具体实施方案)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为了保障医疗、护理、院感及各种非医疗等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连续性监控和管理,医学影像科设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该小组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工作,对科室内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科室副主任担任副组长,骨干医师、骨干技师和护理组长担任成员,各成员的分工及职责明确。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下设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应急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辐射安全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小组。

各小组负责对科室各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日常医疗、护理、院感等工作、医疗、护理文书书写、医疗及护理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各种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器械及耗材使用、医疗纠纷隐患、危化品管理等进行日常督查、管理,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按相关规定及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各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小组工作会议,对科室质量管理及安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评价。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的成员要及时认真完成相关职能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督促、落实医院各专项管理委员会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本科提出的质量与安全整改意见,按要求定期填报各种质控表及有关数据信息。

对XXX发生缺陷、差错、纠纷、事故的责任人,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要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理,必要时召开科务会进行通报,防止类似情况重复发生。

医学影像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下设各小组,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报告质量评价小组、图像质量评价小组、应急管理小组、设备管理小组、辐射安全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药品(耗材)进销存管理小组。

各小组负责管理日常医疗、护理、院感等工作,确保科室各项核心制度得到执行。

同时,对医疗器械及耗材使用、医疗纠纷隐患、危化品管理等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医学影像的质量管理概述

医学影像的质量管理概述

医学影像的质量管理概述一、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1.质量质量是指产品的特性及满足用户和其它相关方面要求应具备的性质。

对影像诊断来说,质量就是“影像本身或该项检查固有的、决定是否能满足临床诊断目的、作为评价对象的性质的总和”。

可以认为,影像质量就是对诊断的价值。

2.管理管理是指导和控制各组织的相互协调活动,即制定计划及完成计划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3.质量管理是指制定质量计划,并为实现该计划所开展的一切活动的总和。

它包括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一切活动的全部过程,是结合现代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形成的理念、精神、质量标准、价值及行为准则,是一种质量文化。

在这里质量管理一词是广义的,不是单纯的质量控制。

4.全面质量管理所谓全面质量管理(TQM)就是为了最经济地生产、销售令用户充分满意的合乎质量标准的产品,将企业内所有部门为质量开发、质量保证、质量改进所付出的努力统一、协调起来,从而能达到效果的组织管理活动。

对于医学影像,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树立全员的质量意识,明了影像质量既是影像学科全员的存在价值,又是患者的期望。

质量等于用户(患者)的利益,其结果是质量提高,本部门的利益也会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一)质量管理的必要性1.检查设备与频率增加目前X线检查项目有五十多种,X 线设备的数量与机型种类也越来越多,致使X线检查的频率呈直线上升状态,据统计世界上拥有41万台X线机,其中76%集中在发达国家。

这说明一个趋势,X线检查设备与频率的增加,与国民经济、生活水平、保健事业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用X线检查频率也出现了迅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强医学影像质量管理也是势在必行。

2.剂量控制 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存在着巨大差别,不同类别的X线检查项目,其辐射剂量可有1000倍的差别,既使是同一种项目,而选择了不同的设备和技术参数,可有的10~100倍的差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1 .
[ 9 ] 杨艳丽 , 刘忠俊 , 丁荆妮 , 等. 临床 护 士 关 怀 能 力 培 训 的 实
施与效果评价 [ J ] . 护理研究 , 2 0 1 5 , 2 9 ( 1 0 ) : 3 7 9 1 3 7 9 3 .
[ 1 o ]温 贤 秀 , 孟 宪东 , 杨俊华 , 等. 优 质 护 理 服 务 对 护 理 科 研 工 作的推动作用 [ J ] . 实 用 医院 临床 杂志 , 2 o l 1 , 8 ( 6 ) : 1 4 4 ~
TQM 的界 定 尚缺 乏 统 一 的 标 准 , 但该 管理 方法 更 多是 “ 以 质 量 为中心” , 能充分调动每一位人员 、 医 院相 关 部 门 积极 共 同 参
与, 能 将 医 院 的专 业 技 术 、 经营管 理 、 数 据统计 、 思 想 教 育 理 念
管 理 体 系对 医学 影 像 环节 质量 进行 监 控 , 是 提 高 医学 影 像 质 量 的关 键 。实 行 专 家 督 导 、 主 任 监 督 下 的组 长 负 责 制 , 诊断 、 技 术
陈仲 平 , 曾开奇 , 朱策 均 , 胡 宴宾 , 康 占龙 , 丁云 贵 , 李 贤华 , 符 水 , 黄 向明 ( 广 东省 深圳 市龙 华 区 中心 医院 医学影像科 5 1 8 1 1 0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医 学影 像 科 全 面 质 量 管 理 ( TQM) 体 系的 建 立 及 临 床 应 用 效 果 。 方 法 确 定 医 院 影 像 科 TQM 体 系 目 标, 建立 T QM 体 系 , 分 析 影 响 TQ M 体 系的 各 个 环 节 , 并于 2 0 1 3年 8月 至 2 0 1 4年 7月使 用 , 将 TQ M 效 果 与 常 规 管理 进 行 比 较 。 结 果 TQ M 实施 后 患者 等 待 时 间 检 查时 间、 诊 断报 告 发 出时 间 , 短 于常规 管理( P< 0 . 0 5 ) ; TQM 实 施 后 医 学 影 像 科 服 务 态 度 、 影像质 量、 患者 满 意 度 、 管理质量满意度 , 显著 高 于 常规 管 理 ( P< 0 . 0 5 ) ; TQM 体 系的 实 施 工 作 人 员 解 决 问题 能 力 、 沟通 能力 、 合 作 能力、 自信 心 、 凝聚力 、 拓 展 思 维 能力 均得 到 明 显提 高。同 时, TQM 体 系 的 实 施 能 极 大 地 提 高 医 学 影 像 科 整 体 管 理 质 量 。 结 论 医 学 影像 科 建 立 相 对 完 善 的 T QM 体 系 , 并 运 用 于 临床 可提 高 管 理 质 量 , 值得推 广应用。 关 键词 : 医 学影 像 科 ; 全面质量管理体 系; 应用效果 ; 管理 质 量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5 5 . 2 0 1 7 . 1 3 . 0 6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9 4 5 5 ( 2 0 1 7 ) 1 3 - 1 9 9 2 一 o 3
干预研究[ J ] . 护 理 研 究, 2 0 1 3 , 2 7 ( 1 1 C ) : 3 8 1 0 — 3 8 1 2 .
E J ] . 解放军护理杂 志 , 2 o 1 3 , 3 0 ( 8 ) : 2 5 2 7 . [ 1 3 3柏 晓 玲 , 聂钊 , 江智霞 , 等. 贵 州 省 临 床 护 理 人 员 人 文 关 怀 能力调查 研 究 [ J ] . 遵 义 医学 院 学报 , 2 O 1 1 , 3 4 ( 6 ) : 6 3 8 —
l 46 .
[ 1 4 ]李 俊 玲 , 张振香 , 张利霞 , 等. 护 士 人 文 素 质 培 养 在 临 床 护
理 中 的应 用 [ J ] . 齐鲁护理杂志 , 2 0 0 9 , 1 5 ( 1 9 ) : 3 1 3 2 . [ 1 5 ] 梁光 红 . 护 士 长 人 性 化 管 理 的优 势 [ J ] . 检 验 医学 与 临 床 ,
2 01 3, 1 0( 22): 30 82 30 83 .
[ 1 1 ]曹 英 , 吴 次宁 , 田浩 , 等. 单 采 献 血 中人 文 关 怀 护 理 与 传 统
护理效果 的 比较 I - j ] . 实 用 医 院临 床杂 志 , 2 o 1 4 , l 1 ( 2 ) :
1 2 7 — 1 2 8.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 0 1 — 2 2
修 回 日期 : 0 1 7 0 3 0 2 )
[ 1 2 ]许 娟 , 邓群 , 刘义兰, 等. 护 土 关 怀 能 力 培 养 的 质 性 研 究

临床探 讨 ・
医学 影像 科 全 面质 量 管 理体 系 的建 立 与 实施

1 9 9 2 ・
检 验 医学 与 临床 2 0 1 7年 7月 第 1 4卷 第 l 3期 L a b Me d C l i n , J u l y 2 0 1 7 , Vo 1 . 1 4 , No . 1 3
[ 8 ] 高青 , 许翠萍 , 褚梁梁 , 等. 新 医 改 下 护 士 人 文 关 怀 能 力 的
全 面质 量管 理 ( TQM) 是一种 新 型的管 理方法 , 该 方 法 更 多 是 基 于 组 织 全 员 参 与 的 一 种 质 量 管 理 形 式 。 目前 , 临 床 对
准 。③ 制 订 质 量 保 证 计 划 ] 。④ 实 行 管 理 工 作 的标 准 化 、 程 序
化 。( 2 ) 完善 体系 : 建 立 并 应 用 一 套 完整 、 科 学 的医 学 影 像 质 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