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业集聚水平 解读广东省“双转移”战略

合集下载

广东双转移

广东双转移
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 年 珠三角地区功能水平显著提高、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 粤北山区在办好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在办好 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产业转移园) 现有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产业转移园)基 础上,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 础上,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集聚 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 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动我省产业竞争力 位居全国前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位居全国前列。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劳动力 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 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结构整体优化,本省劳动力 就业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 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 就业比重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及向二、 三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力争做到三年初见成效, 三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力争做到三年初见成效, 五年大见成效。 五年大见成效。


促進
• 根据省委、省政府《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 决定》及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安排, 决定》及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安排,2008年—2012年,省 年 年 财政将安排欠发达地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专项转移支 欠发达地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 财政将安排欠发达地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专项转移支 资金75亿元 支持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贴息贷款 亿元, 贷款及 付资金 亿元,支持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贴息贷款及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以竞争方式择优扶持欠发达地区省示范性 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共75亿元 亿元; 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专项资金共 亿元;安排产业转移奖励 资金共25亿元 且每年安排劳动力 亿元; 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 资金共 亿元;且每年安排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 10亿元以上等,未来五年内广东省投入产业和劳动力“双 亿元以上等, 亿元以上等 未来五年内广东省投入产业和劳动力“ 转移”的财政资金将超过400亿元。 亿元。 转移”的财政资金将超过 亿元 • 通过大投入,既可加快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 通过大投入 既可加快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产业转入地的承接能力, 建设,提高产业转入地的承接能力,降低转入企业的经营 成本;又可在外需低迷的情况下拉动投资和内需, 成本;又可在外需低迷的情况下拉动投资和内需,保持经 济运行平稳,减少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济运行平稳,减少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广东产业“双转移”效应分析

广东产业“双转移”效应分析
术学院副教授 , 究方向:产业经济、 市场 营销 。 研


珠 三角产 业 转移 升级 的 背景
源 贫 乏 , 自给 率不 到 1%。 进入 ‘ 0 ‘ 五 ” 以来 , 十一 以年均 能 源 消费 增 长 1%支 持 1%的G P 长 ,可 1 4 D增
产 业转 移升 级是世 界 经济 发展 的普遍 规 律 ,广
导性调整 ,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型升级 ,是
广 东省 未来 可持 续均 衡发 展关键 。
二 、珠 三 角产 业 ‘ 转移 ”的模 式借 鉴 双
飞速发展 ,但环境与资源却无法支撑广东经济发展 的需要 。广东 是一 个人 口大省 ,常住 人 口排 全 国第


但 人 均 耕 地 只 相 当 全 国平 均 数 的 13 /,深 圳 、


2 0 年, 0 6 广东省地区发展差异 系数( 到 l 从0 ,数
1优化产业 ,提 高竞争能力 。改革开放 以来 , . 珠三角地区主动融人全球价值链体 中,承接了国际 产业 的转移 ,成就了广东经济三十年的辉煌。但这 种加工出口的外 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外商投 资 ,产业结构单一 ,地方根植性比较薄弱,缺乏研 发和经营等战略性环节 ,处于产业链 ‘ 笑 曲线” 微 的底端 ,企业获利空间狭小 ,缺乏核心竞争力 ,这 种 经济 发展模 式 已难 以为 继 。据有 关数 据 ,珠 三 角
三方 面 的考虑 。
3 区域 发展不 平衡 ,是 广东 的另一 短 板 。珠 三 . 角 以其 不超 过 广 东 省 面积 13 /的地 方 ,创造 了超 过 了广 东 省23 国 内生 产总 值 ,相 对 而 言 ,东 西 两 /的 翼 和 粤北 山 区不仅 经济 落后 ,而且 产业 结构 比较单

广东双转移战略和珠三角产业的调整

广东双转移战略和珠三角产业的调整

















山区



珠三角的产业调整五个代表城市
70.00% 59.01% 65.23% 60.00%
50.00% 38.95% 33.47% 30.00%
40.00%
第三产业就业人 口比例 49%(2008)
第一产业就业人 0% 口比例 8%(2014) 第一产业就业人 0% 口比例 11%(2008)
第一产业就业人 口比例 第二产业就业人 口比例 第三产业就业人 口比例
30.00%
20.00%
10.00%
5.51%
0.37%
0.00% 2008年 2014年
第二产业就业人 口比例 40%(2008) 第二产业就业人 口比例 36%(2014)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产业转移前后各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珠三角五市转移前后主要产业的对比
转移前 广州市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制造业:服装、纺织、电子元件、塑料制品) 转移后 以服务业为主 (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商务与 科技服务) 以装备制造业为主 (家用电器、电子信息)
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转移前后的各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超过60%。
70.00%
60.00% 49.58% 50.32% 42.56% 40.00%

广东省“双转移”的背景、意义以及作用

广东省“双转移”的背景、意义以及作用

广东省“双转移”的背景、意义以及作用一、广东省实施“双转移”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

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建设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企业以科技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为主70%的广东制造业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企业没有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较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企业以外向型为主,对外依存度较高,竞争能力较弱。

尤其2008年国际上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欧美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加工制造业,多以技术标准不合格、侵犯知识产权等理由对我国的出口产品实施贸易制裁。

(二)企业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地区,粤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协调。

2006年广东省地区发展差异系数(从0到1,数值越大表明差异越大)为0.77,高于江苏的0.71、浙江的0.38,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67。

(三)珠三角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出现“透支”现象。

土地和资源短缺、人口负担过重、环境污染严重,珠三角地区的各大城市均不同程度的面临同样的问题。

若延续以往投资拉动、资源消耗开发模式,20年以后深圳将无地可用。

二、双转移的概念、意义“双转移”是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腾出资源以引进先进制造业、高科技和产品高附加值产业;同时,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进入当地的二、三线产业,高素质的人才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双转移”是广东省落实科学发展观,破解广东省发展难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发展“好”字当头。

三、“双转移”的作用和优势一、实现广东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引擎,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腾出资源引进先进的制造业和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业,为高新技术、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和文化四大支柱产业挪出了发展空间,培养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实现“腾笼换鸟”,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必将提高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省的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以“双转移”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_毕业论文模板

以“双转移”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_毕业论文模板

以“双转移”促进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_毕业论文模板论文导读::双转移”是广东省为协调城乡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广东省委、省政府从2000年开始高度重视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双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前言广东省经济总量一直都居全国前列,但GDP增幅却徘徊于全国后位,2009年居第27位,可见广东省目前的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从2000年开始高度重视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每两年举办一届“山洽会”,大力推进珠三角洲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的经贸技术合作,但一直执行不够,效果不大。

直到2008年,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把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区际转移作为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

“双转移”是广东省为协调城乡区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瓶颈的空前创举。

主要是指把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经历了9年时间的探讨与实践,区域城乡发展趋于协调毕业论文模板,切实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广东省实施“双转移”状况分析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双转移”势在必行。

广东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广东地区间发展差异系数高达0.76,远高于全国0.66的平均水平。

2005-2009年,广州和深圳的人均GDP 分别是梅州地区的7.17倍和7.88倍,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是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的3.60倍、3.08倍和3.62倍。

2005-2007年,广东省各区域的产业平均集中率,珠三角为77.33%,粤北山区为10.87%,粤西为7.03%,粤东为4.77%,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状况突出。

非珠三角洲区域未能充分发挥本地的生产要素优势,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市场容纳能力。

广东“双转移”战略评析

广东“双转移”战略评析
缺 、人 口超 负 、环境 透支 ” 四个 “ 以为继 ” 难 。 长期 以来 ,拉动 广东 经济增 长 的一个 主要 力量 都是第 二产业 ,尤其 是 劳动密集 型企 业 。长期 的投
力 创造 的G P l万元 ,远远低 于 江苏 的8万元 和 D是 2 8
山东的2 万元。在教育方面,广东常住人 口每万人 2 高 中阶段在校生比例 ,仅位居全国各省 ( 区、市 ) 第2 位 。更为严重 的是 ,最近几年 出现 了 “ 2 民工
潮”向 “ 民工荒 ”转 变 的趋 势 ,很 多 企业 已感 受
到 “ 缺工 ”的压 力 。
除此 之外 ,环境 和资源也 越来 越无法 支撑广 东 省经 济 的增 长速度 。 目前广 东 常住 人 口全 国第 一 ,
而 全 省 人 均 耕 地 面积 只相 当 于 全 国 平 均 数 的 l , / 3
20 年 6月 09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 r m oo c oa
Jn 0 9 u .2 0
Ge . 9 No 1 n45 . l
总第 4 9 5期
第 1 1期
广东 “ 双转移’战略评析 ’
文/ 樊 凡
【 摘 要 】长期 以劳动 密集 型企业为主体 的粗放型 经济正 面临着前所 未有的 困境 ,广 东省采取 的是所谓
究 中心副主任李惠武说 , 由于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 , 广 东的 产业仍 处 在全球 产业 链 的低 端 。 目前 7%的 0
广东制造业仍属 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而按全球一 体化分工 ,低端就是 ‘ 门槛” ‘ 利润”的代 低 、 低
名词 。
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而珠三角地区将这些劳动密集 型企 业 转移 出去 ,不 仅可 以腾 出土 地等 资源 ,发展

广东实施“双转移”、“双提升”战略的依据及模式研究

广东实施“双转移”、“双提升”战略的依据及模式研究

专项规 划》,进一步 助推 欠发达地 区承接 珠三 角
作 者 简介 :杨 海华 ( 9 0 ), 男, 山 东济宁人 ,盐城 师 范学院社会 学院公共 管理 系教研 室助教 ,管理 学硕 18一 士 。主要研 究方向:城 市管理 与区域 发展 ;
胡 刚 (9 8 )男,浙江宁波人,暨南大学管理 学院教授 。主要研 究方向:城市管理与区域 发展。 15一
产业结构的内部构成关系和产业布局的高效配置会直接影响点虽各有不同但是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这种紧密关系构成了相互和决定微观市场主体的资源利用水平生产效率促进的内部循环系统双转移战略必须以以及持续获利能力的提升因此产业结构的高双提升战略为指引而实现双提升战略级化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是衡量产业竞争力高低的最重要指标并且产业结构与产业竞争力之间也离不开双转移战略的推行它贯穿于双转移战略实施过程的始终形成了双转移存在着互动关系
关键 词 :双 转 移 ;双 提 升 ; 现 实 依 据 ;循 环 促 进 模 式
中图分类号:D 17 F 2
文献标识 码:A
“ ‘ 转移 ’战略主要是 指产 业转移和 劳动 双 力转移 ,即珠 三角地 区劳动 密集型产业 向省 内欠 发 达地 区转移 ,而欠发达 地 区的劳动力经过技 能 培训后 ,一部分 向当地 二、 三产 业转移 ,一些素 质较 高 的劳 动力 向珠 三 角地 区转移 ” ; “ 提 双 升 ”战略主要是指提 升产业 竞争力和 自主创新 能 力,其 目的在于着 力发 展高端产 业 手产业链 高端 口
省 委、广东省人 民政府关 于推进产业 转移和 劳动 域 问资源要素 的制度 阻隔 ,加 强 区域 问的经济合
力 转移 的决 定》 及8 配套 文件 。该决 定从 重 大 作 , 站在 区域经济一体 化 的高度,实现 产业 的区 个 意义 、指导 思想 、 目标原 则、政策措 施 以及组 织 域性 配置。在 “ 转移 ”战略和 “ 双 双提 升 ”战略

谈广东省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的机遇与挑战

谈广东省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的机遇与挑战

二 、双 转移 ” 临的机 遇与挑 战 “ 面
( ) 遇 一 机
第一, 推进“ 双转 移 ” 工作 , 利 于提 高 珠三 角 乃 至广 东 有 的整体 竞争 力 。 近 年来 , 随着 国际 国 内形 势 的不 断 变 化 , 三 角传 统优 珠 势 正逐 步丧失 。劳动 密 集 型企 业 太 多 , 于产 业 链低 端 、 处 低 附加值 、 消耗型 产业发 展模式 面 临挑 战 , 以往 拼劳动 力 、 高 靠 拼 加工成 本等 高消耗 、 产 出的发展方 式难 以 为继 。产业结 低
区域 经济 与产 业经 济
谈 广 东省产 业 与劳 动 力 “ 转 移 ’ 双 ’ 的机 遇 与挑 战
吴 霏 雨
( 南师范大 学增城 学院 , 东 广 州 5 1 6 ) 华 广 1 3 3 摘 要 : 东是 典型 的依靠外 资和 外来 劳动力 的外 向型 经济 , 种外 向 型经 济 的主体是 劳动 力 密集 型 的加 工 贸 易类产 广 这 业 。近年 来 , 随着我 国汇率 上升 、 出口退税政 策调整 以及成 本要 素上升 等产 业环境 的改 变, 东的 外向型 经 济的进 一 广
将产业 承接 与当地 劳动力转 移 紧密结合 起来 , 对农 村 富余 劳 动力进 行免 费技能 培训 , 将其 培训 为符合产 业发 展要求 的技 术工人 , 计划 、 步骤 地 向本 地 产 业转 移 园 、 地 二 、 产 有 有 本 三 业和珠 三角 转移 , 为东 西北地 区的产 业承接 与加 快发 展 和珠 三角产业 升级 提供劳 动力支 撑 。因此 , 通过 产业 结构 与劳动 力 配置 的调整 与转移 , 承接产 业转移 与本 区域 经济社 会发 把 展 和城 乡居 民增 收结 合起来 , 使东 西北地 区产 业驶入 发展 促

广东“双转移”战略探析

广东“双转移”战略探析

作为现代服务业 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 。 这些 问题如不
能尽快得到消解 , 广东省争 当科 学发展的排头兵 , 只会是 将

句空话。 12 4区域 发展不平衡 .. 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 区相对于迅速抬升的珠三角, 发展
121原 经济 发展模式弊端突显, .. 环境瓶颈突 出
基于 资源要 素低成本 比较优势 的出 口导 向型 外 向经济
低于联合国的警戒线。 12 2产业结构、 .. 劳动力构成不合理
双转移, 是广东创造性地 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 的统称 。2 0 08年 6月 , 广东 省提 出以“ 产业转移 ” 劳动力 和“
转移” 为主要 内容 的双转移 战略, 具体是指 : 珠三角劳动密集
型产业向东西两翼、 粤北 山区转移 ; 而东西两翼 、 粤北 山区的
全 国平均水平。危机集 中暴露 了广东省传统发展模式之弊,
如 区域发展 的结构失衡, 以及与此相关 的城 乡、 内外 消费失
镇就业 以及 向二 、 三产业转移 成效 显著 。
12提出背景 .
衡; 内需不足前提下, 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外源性经济之市
场结构失衡 ; 外源性经济以加工 贸易为主, 技术含量低 、 品 产 附加值低, 资源投入 高, 第二产业比重偏 高 ; 第三产业特 别是
珠江三角洲劳 动密集型产业 比例 较大,0 制造业属 中 7%
低技术和传统生产, 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 劳动生产率不高,
劳动力, 一方面 向当地二 、 三产业转移, 另一方面 其中的一 些
较高素质劳动力, 向发达 的珠三 角地区转移 。通过实行双转 移战略, 广东省希望到 2 1 0 2年, 珠三角地 区功 能水平显著提 高 、 业结构明显优 化, 西两翼和 粤北 山区在 办好现有产 产 东 业转移工业 园基础上, 形成一批布局合理 、 产业 特色鲜明、 集

广东“双转移”战略的理论基础探析

广东“双转移”战略的理论基础探析

动力 “ 双转移 ” 促进 资源要素和产业的跨 ,
行 政 区域 流 动 ,在 市 场 机 制 下 构 建 珠 三 角
二是扩散效应 ,表现 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
区域 向不 发 达 区域 流 动 ,使 区 域 发 展 差 异
得到缩小。
与东西两翼 、 粤北地 区的紧密合作关系 , 形
成 全 省 区 域 互 动 的 全 面发 展 格 局 。 “ 转 双 移 ” 战 略 是 以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导 ,加快 建
使 协 调 发展 的 重要 性 地 位 上 升 。 本 文 在界 定 广 东 “ 双转 移 ”战略 动 因的基 础 上 , 回顾 了 区域 经 济 差 异 理 论 以 及 六 种 区域 非 均衡 发 展 理 论 ,并 对 “ 转 双 移 ”战 略 的 理 论 基 础做 了 简要 的评 述 。
会分摊 资本 ”是指用于基础设施 建设 的投 资 ,这 种投 资规模大 、建设周期长、收益
纵观 世界各国 的经济发展历程 , 各种
经 济 学 理 论 总 是 在 不 同 国 家 与地 区 的经 济 实 践 中产 生 并 得 到 长 足 的 发 展 , 各 国 经 而
理 论 基础 溯 源
( )区域 经 济 差 异 理论 一
衡较 长期 的演 变趋势基础上 ,创新将经济 系统空 问结 构划分 为中心 和外 围两部分 , 二者 共同构成 一个完整 的二元空间结构 。
在 经 济 发 展 初 始 阶段 , 元 结 构 十 分 明显 , 二
渐形成了独具竞争 力的开放型 、动态化产
业 集群 。 为 影 响世 界 的 加 工 制 造业 基 地 。 成
业 转移 ,另一部分素质较高 的劳动力向发 达 的珠三 角地 区转移。广东省委省政府要 求用五年 时间投入 5 0 0 亿元推动产业和劳

广东省“双转移”、“双提升”战略模式研究

广东省“双转移”、“双提升”战略模式研究
RE Gl ONAL DE VEL 0PMENT
广东省 “ 双转移 ’ ’ 式 研 究 “ 双 提 升 " 战 略模
、 Biblioteka ◎刘立 胡

摘 要 :本文 对 经济 、资源和 环境数 据进 行 了区域 统计 分析 和 区位 商计 算, 指 出广
东四 大 区域 经 济发展 水平 悬殊 、资 源环境 优 劣各 异 、产 业结 构亟 待优 化是 广 东省 实施
机之后 , 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传统产业从沿 翼 、粤北 山区的劳 动力 , 一方 面向当地 二 、 另 一方 面 其 中的一些 较 高素 海 发 达 地 区 向中西 部 地 区转 移 的过 程 ,同 三 产业 转 移 ,
向发达 的珠 三角地区转移 。 2 0 0 9 时劳动力也 出现从人 口高度密集的沿海省 质 劳动力 , 份和城市 , 向中西部的城市群和中心城市 年7 月广东省又提 出 “ 双提升” 战略, 逐步
战略的实施 , 起到更好 的辐射带动作用和 平衡 ,主要经济活动向珠三角地区集聚。 先行示范作用 一 。 这种集 聚效应 使得珠 三角的劳动生产率 之 前学者 多从政 策层面研 究 “ 双 转 和 人 均 收 入 远 高 于 广 东 其 他 地 区 。珠 江 移”、 “ 双提升”战略的运作模式 、作 三 角洲 地 区 以 占全 省 约3 0 %的土地 承 载 了 用 和经济社会效应 。在此基础上 ,本 全 省超 过 5 0 %的常 住 人 口和 近8 0 %的 经济 文对经济、资源和环境数据进行区域统计 总量 ,其 国 内生 产 总值 约是 东西 两翼 和北 . 8 倍 ,人均G D P 为其他三 分析 , 运用区位商理论揭示了珠三角和欠 部 山区之和的3 发 达地 区的产 业转 移 的必要 性 ,最后 提 出 个区域平均水平的3 . 2 6 倍 。从产业结构组 了该战略的实施效应和对策。

广东经济“双转移”战略的理论分析

广东经济“双转移”战略的理论分析
域集聚度增强会 导致 向其 他腹 地空间 扩散 。空 间转 移效 率 的
动经济整体 的发展 。布 代维尔( 1 9 6 6 ) 与拉 塞 ( 1 9 7 3 ) 对佩 鲁的 增 长极理论 进行 了拓展 , 把产业 部 门关 系拓展 到地理 空间 中,
强调 了增 长极 的空间特 征 , 并提 出了增长极 的空 间含义 。 佩鲁 的部 门关系与布代维尔的空间关 系 , 都 是关注增 长极
湖北函授 大 学学报 ( 2 0 1 4 ) 第2 7卷第 7期
广 东 经 济“ 双 转移 " 战 略 的理论 分 析
杜 晓 颖
( 广东金融学 院中国金融转 型与发展研究 中心 , 广东广州 5 1 0 5 2 1 )
【 摘 要] 珠 三角地 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与 引领发展 , 实际 已进入 后工业化 阶段 , 与此 同时原先依 靠低 劳动 力
成本和对 外加工与贸易的生 产方 式产生了 严重的 瓶颈。为了实 现产业升级与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广 省实行了劳动力
和 削遭 业“ 双转移” 策略 , 针 对这一声势浩大的工程 , 本文藉此作 出合理 的理论解释 。 [ 关键词 】 “ 双转移” 战略 ; 增 长极 ; 金融资源配置
[ 中图分类号 】 F 2 0
的新产业提 供更多 的资本 、 土地 、 劳动 力等要素 及相应 的优惠 政策, 对城 市环 境污染 的治理与 改善也有 利 , 而更 利于本 地 区
长快并与其他 产业部 门投入——产 出联系密切 , 其能 围绕推 动 型工业 部 门, 组 织高度联 合 的产业 群 , 通过对 自身快 速增 长的 乘数效应 , 来 推动其他产业部 门的增 长。增 长不是整 体经 济结
构 的全 面、 同步增长 , 而 是先 以不 同强度 出现在一些增 长极上 , 再通过 不 同渠道 向外 扩散 , 以此 对整个经 济产 生影响 , 从 而推

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困难与挑战

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困难与挑战

广东双转移战略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近日,有媒体报道认为,广东省政府自2008年以来积极实施“腾笼换鸟”的双转移战略面临四大困难与挑战。

一、政府过于低估困难广东省政府过于低估对于推进双转移战略中将遇到的困难,导致其实现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升级会遇到的挑战认识不足。

第一,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的排斥和抗拒。

大量低附加值企业不仅是地方税收的贡献大户,而且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在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地区,很多服务业的发展依赖于这些企业,如金融,物流,饮食和娱乐行业。

低附加值和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转移无疑会严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导致地方经济增长减速。

在无法保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足以填补由低附加值企业转移所造成的损失时,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势必会对广东省政府推行的双转移战略采取观望,拖延和抗拒等方式来应对。

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实施“腾笼换鸟”战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它们的积极配合,这一战略难以顺利推行。

第二,在实施中由产业聚集效应所引起的挑战不容低估。

得益于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市场规模和政策优势,众多经济要素如工人、资金和技术高度集中于珠江三角洲,从而促使大量低附加值产业和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逐步聚集于这一地区。

可以说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配套发展链条。

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扩散作用又更进一步推动了低附加值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集中于此。

在占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70%以上的九大支柱产业的地区分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工业生产高度集中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而广东两翼和北部山区的工业发展相当落后。

在过去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岁月里,珠江三角洲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受惠于这一自我增强型的产业聚集。

大量以出口为导向的低附加值产业极大地推动了珠三角经济的腾飞。

如何打破低附加值产业集聚,从而推进产业分散和转移将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难题。

二、珠三角产业空心化问题对于广东两翼和山区来说,由自身内陆位臵和山区地理劣势带来的高额运输成本,以及缺乏规模经济和产业聚集的扩散效应,使许多低附加值企业的整体生产成本过高因而不愿转移至此。

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的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的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摘要 : 文章从研 究广 东省“ 双转移 ” 战略 实施 的产业转移效应 的角度 出 发, 通过广 东省历 史数据分别对产业结构效应 、 经 济协调 发展、 就业扩 大效应进行分析 , 并运 用泰 尔系数 ( r I 1 1 e i l ) 分析广 东省 四大区域 经济差异情况。文章 的最后还针对 其存在 的不足提 出了 相应的 实现结构优化 升级的政 策措施 。
黄德标 HU ANG D e - b i a o ; 陈美艺 CHE N Me i — y i ; 殷梅华 Y I N Me i - h u a ; 张成科 Z HANG C h e n g — k e
( 广 东 工业 大 学 经 济 与 贸 易 学 院 , 广州 5 1 0 5 2 0 )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C o m me r c e , G u a n g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ng a z h o u 5 1 0 5 2 0 , C h i n a )

6・
价 值 工 程
广东省“ 双转移 ’ ’ 战略的产 业转移效应分析
An a l y s i s o f Ef fe c t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Tr a n s f e r u n d e r” Do u b l e Tr a n s f e r ”S t r a t e g y i n Gu a n g d o n g Pr o v i n c e
2 0 0 5年 3月 , 广东省 政府制定 出台了《 关于广东 省山
区 及 东 西两 翼 与 珠 三 角 洲联 手 : 黄德标( 1 9 8 9 一) , 男, 广东乐 昌人 , 广东工 业大 学经济

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现状分析

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现状分析

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现状分析摘要:广东省自实施“双转移”战略以来,推动了粤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大促进了就业,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

本文阐述了“双转移”战略的内涵与战略目标,大致分析了其“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现状,并总结了其存在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双转移产业劳动力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粤府[2005]22号),拉开了我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

2008年5月29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双转移”战略的提出,是省委、省政府重视山区发展的延续,也是事关广东落实科学发展观成败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双转移战略”的内涵与战略目标“双转移”指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即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省内欠发达地区(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经过技能培训后,一部分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而一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通过实施“双转移战略”,首先,在珠三角地区实现“腾笼换鸟”。

一方面,突破珠三角地区发展的土地约束、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人口压力;另一方面,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促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其次,在欠发达地区建立“产业转移园区”,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再次,通过劳动力就业培训,提升广东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最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当地居民收入提高有助于缩小珠三角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与人口压力环节,又可进一步推动广东的经济增长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1]。

二、广东“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现状(一)、“双转移”战略已取得的成就1、产业转移工业园初见成效。

截至2008年6月,广东已建立26个经省政府认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双转移”以来广东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双转移”以来广东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动 密 集 型 工 业 , 因 该 系 数 因 时 间 不 同
百分点 。可 以说 ,随着 “ 双转 移” 的 实施 ,劳动密 集型工业 加快从 珠三 角
向东 西 北 地 区 流 动 。
市产业 结构层 次系数均  ̄2 0 年有 提 07 高 ,上升 幅度 在01 1 00 1 间 ; .0 — .0 之 产业 升级步伐 最快 的市主要 集 中在 东 西北 地区 ,清远 、湛 江和 云浮分列前 三位 。东西北 地 区作 为工业 转移承 接 地 ,除 了肇 庆 、揭 阳和 阳江出现第 三 产业 比重下 降的情况 ,其余 各市在 承 接工业 转移 的 同时 ,服务业 保持稳 步
提 升的势头 ,并没有 出现 服务业螺 旋
式 下 降 的情 况 。 ( )从 区 域 工 业 结 构 变 化 情 况 二
结果 如表2 :
可 以看 到 ,全 省 劳 动 密 集 型 工 业 比 重 呈 缓 慢 下 降 的 趋 势 ,2 l 年 全 省 O 1
平先 进生产 能力 。我们 选取2 0 年 和 07
产 和 二 产 比重 分 别 下 降 11 .个 百 分 .和20 点 , 三 产 比重 上 升 31 百 分 点 。 为 更 .个 直 观 判 断 产 业 升 级 水 平 , 我 们 引 入 产
业结 构层次 系数对 区域产业 结构升 级
程 度 进 行 度 量 ,该 系 数 越 大说 明产 业
1), 到 2 1 , 珠 角 产 业 结 构 01 年 层 次 系 数 达 到 24 8 比 2 0 年 上 升 .7 , 07 00 7; 同 期 东 西 北 地 区 产 业 升 级 较 .3 快 , 2 1 年 为22 2 比2 0 年 卜 01 .3 , 07

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与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研究

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与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研究

广东省“双转移”战略与产业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研究作者:徐向龙来源:《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22期[摘要] 保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高效互动,是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基本条件。

本文回顾了广东省“双转移”战略实施背景,分析了广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互动效率特征,提出了“双转移”战略实施中产业先导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建议。

[关键词] 双转移战略互动升级效率产业结构先导转型升级关键路径广东一、广东省“双转移”战略实施的宏观背景与基本思路基于资源要素低成本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外向经济发展模式,成就了广东经济三十年的辉煌,也给广东省经济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

以牺牲资源、能源、环境为代价,低廉劳动力价格、恶劣劳动条件为基础,加工制造出口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未来难以维系。

广东省土地“瓶颈”制约突出,全省人均耕地面积相当于全国平均数三分之一,远低于联合国的警戒线。

广东外省流动就业劳动力达1900万,本省流动就业比重仅占27.5%,远低于江苏66.7%和浙江63.2%。

广东外省劳动力中,技能劳动者占16.68%,上海和浙江则达到34.5%和27.6%。

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较大,70%制造业属中低技术和传统生产,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劳动生产率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广东省近10年人均GDP年均增速位列沿海省市最后一位,相当于浙江88.9%。

珠三角核心区10.7%全省的土地面积,集聚三分之一全省常住人口,创造了三分之二全省GDP产出;2006年,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大多数地级市人均GDP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只有珠三角四分之一, 2006年广东省地区发展差异系数为0.77,高于浙江的0.38和全国平均水平0.67。

金融风暴使外向型经济模式面临着最直接的严峻考验,2008年广东省GDP增速和三次产业GDP增速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区域产业和劳动力梯度转移,加快产业结构的先导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广东省未来可持续均衡发展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双转 移 ” 战略 对 广 东省 产 业格 局 的 发 展 三 角 与 其 他 东 翼 、 西 翼 和 粤 北 山 区 的经 济 业布局 , 避 免陷入“ 先污染 、 后治理 ” . 或是 关键词 : “ 双转移” : 产业集聚 : 区位 基 谐社会 建设的制肘 . 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也 移 ” 战 略 共 有 以 下三 个积 极 意 义 。
1 3 . 4
3 . 环 保 管 制 珠 三 角 地 区 近 年 来 的 增 长 中 实现 产 业 升 级 的关 键 机 遇 。 业转移 , 并 且 部 分 高 素 质 劳 动 力 向 珠 三 角 发 展 是 部 分 地 以 牺 牲 环 境 为 代 价 的 . 一方 2 . 扩 大 内 需 产业 转 移 过程 中涉 及 大 发 达 地 区 转 移
( 二) 积 极 意 义
升, 人力成本 、 水 电成 本 均 大 幅 增加 。 而 且
在 以 上 几 个现 实原 因 的 共 同 作 用 下 .
当 地 政 府 对 低 端 产 业 的政 策 红 利 也 逐 步 、 “ 双转移” 战略势在必行。通过在迁入地建 降 低 。 面 对 金融 危机 的冲 击 , 企 业 从 珠 三 立 产 业 园 的方 式 。 有计 划 的将 低 附 加 值 、 劳 角地区转移到东西两翼 、 粤 北 山 区 能 够 大 动 密 集型 企 业从 珠 三 角地 区 迁 出 到东 西 两 翼、 粤北山区, 实行 统 一管 理 , 统一规划 , 实 2 . 贫 富 差 距 。 广 东 各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现 了 资源 的 有效 整 合 同时 在产 业 转 移 过 的 情 况 差 距 非 常 大 .从 表 1可 以 发 现 。 珠 程 中 . 各地 以环 境 保护 为 重 要 指标 . 通 过 产 差距非常大 . 这 种 贫 富 差 距 已成 为 广 东 和 “ 边污染、 边治 理 ” 的老 路 。 归 纳起 来 , “ 双 转
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 .珠三角地区通过承 大 . 土地使 用趋近饱 和 。 使 得 污 染 情 况 互 入 . 可 以起 到缩 小 收 入 差距 , 提 升 当地购 买 接欧 美 、 日本 以及 亚 洲 四小 龙 的 经 济转 移 . 相叠加 , 加剧了环境污染程度 。 力 的作 用 。这 两个 因素从 短 期 和 长 期共 同
前. 广东省 政府 反应迅速 . 于 该 年 5月 出 珠 三 角 6 9 . 2 台了《 关 于 推 进 产 业 转 移 和 劳 动 力转 移 的
东翼 西翼
山区
7 9 . 7
6 . 6 7 . 2
6 . 5
3 9 7 8 2
9 1 4 8 9 1 5 7
台有 其 内在 的推 力 与积 极 意 义 经 过 6年
的发展 , “ 双 转 移 ” 战 略 的 效 应 逐 渐显 现
文章试 图从产业集聚的 角度 出发 . 通过 计 大 降 低成 本 。 赢得生存空间 。
算 广 东 省 产 业 区住 基 尼 系数 和 行 业 集 中
度 来 衡 量 产 业 集聚 程 度 的 变化 . 以 此 解 读 和 转 变的 影 响 尼 系数 : 行 业 集 中度

“ 双转移” 战 略 背 景
2 0 0 8年金融危机 的冲击 下 .许 多珠
三角地区企业都面临国外订单骤减 . 利 润
G DP 占全 省 比 重/ %
人均 G DP / %
大幅 下 降 , 甚 至 面 临 破 产 的压 力 危机 面
2 0 0 3芷 2 0 0 8正 2 0 0 3 生 2 0 0 8芷
降低 了社 会购买 力 . 降低了 内需 . 不利于
经 济 发 展
表 1 广 东 区域 发 展 状 况 对 照 表
区域
1 . 促 使 产 业 在 转 移 中升 级 产 业 升 级是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能否实现从 “ 劳
动 密 集 型— — 资 金 密 集 型 — — 技 术 密 集 型” 三 步走 的 关键 . 但是由于厂房 、 流 水 线
( 一) 内在 推 力
带 来 大量 外来 人 口流 动 . 能 够 面. 珠 三 角 地 区 在 承 接 国际 产 业 转 移 时 具 量 基 础建 设 . 另外 , 产 业 升级 带 动 了 有 分散 性 , 各 地 各 自为 政 , 未能统一筹划 ; 拉 动 基础 产 品 需求 :
战略研 究
从产业集聚水平
广 东省“ 双转移’ ’ 战略
■ 蔡 耿 怀
摘要 : 借着 2 0 0 8年 金 融 危 机 的 契机 . 角 地 区 的发 展红 利逐 渐消 耗 , 土 地 价 格 上
广 东 省政 府 推 行 了 以 产 业 转 移 和 劳动 力 转 移 为导 向 的“ 双转移” 战略 . 该 战略 的 出
7 6 0 4
5 4 3 8 6
1 3 2 5 6 1 5 6 1 2
1 3 3 3 5
8 . 8 8 . 6
决定》 ( 以下 简称“ 双转移 ” 战略 ) , 以 期 通 过 政 策 引 导 推 动 珠 三 角等 发 达 地 区 劳 动
密 集 型产 业 向 东 西 两 翼 、粤 北 山 区 转 移 : 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向第二 、 第三 产
“ 双转 移 ” 政 策 的 出台 除 了有 金 融 危机 另 一 方面 所 承接 的 产 业 本 身附 加 值 较 低 , 第三 产 业 的发 展 , 提 广东 欠发 达 地 区第 二 、 的全 球 背 景外 , 也 有 其历 史 必 然性 。 经 过 改 环 境 污 染 较 大 :此 外 当地 企 业 数 量 密 度 高 了当 地经 济 产 出 . 增加 当地 居 民 、 农民 收
等设备与技术的长期使用性 . 以及 产 业 发 展所具有的巨大惯性 . 产 业 升 级 需 要 巨 大 的 决 心 与 机 遇 2 0 0 8年 金 融 危 机 使 得 企 业 纷 纷 向低 成 本 的地 区 转 移 . 促 进 了 设 备
更新、 工艺改进 和流程 再造 , 降 了产 业 升 级 的成 本 . 正 是 广 东 能 否在 新 一 轮 经 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