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作品全集

合集下载

茅盾文学作品

茅盾文学作品
茅盾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
《子夜》、《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 》、《追求》)《腐蚀》、《虹》、《锻炼》、《 霜叶红似二月花》、《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 多角关系》
短篇小说
《报施》、《创造》、“农村三部曲”(包括《春 蚕》、《秋收》、《残冬》)《大鼻子的故事 》、 《林家铺子》、《色盲》、《诗与散文》、《石碣 》、《手的故事》等
《林家铺子》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 背景:主要以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 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
• 主要内容:写于1932年6月,描述“一二•八”战 争前后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林老板经营的一家 百货小商店有挣扎到倒闭的故事,反映了在帝国 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剥削和国民党反动派压榨下 中国小商业衰败的情景。
散文
《白杨礼赞》、《风景谈》、《卖豆腐的哨子》、 《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 《子夜》创作背景:其创作于30s初期,茅盾灵感 来自于当时思想界的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的的讨论。
• 主要内容:以30s初期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 吴荪甫同金融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相抗衡而终结失 败为情节主线,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 实面貌和主要矛盾,有力地证明了在帝国主义压 迫和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不仅不能走上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而且更加殖民化了,从而形象的批 驳了当时托派宣扬的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的谬论。
茅盾散文
• 特点:茅盾早期散文多篇幅短中,以一小片人生 的剪片来象征时代的苦闷,如《雾》、《虹》等 ,言简意深,引人深思。
• 如《白杨礼赞》背景写于1941年三月,那时,正 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 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希望,精神振奋,满怀 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 总之,茅盾在他漫长的文学生活中,曾数次形成 文学的高峰。他的艺术气质精细沉稳,是具有开 放的中国民族心理的现代作家,一个不知疲倦的 创造时代典型与宏伟叙事体式的左翼文学大师。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以下是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第一届(1977~198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东方》、《李自成》(第二卷)、《冬天里的春天》、《芙蓉镇》。

•第二届(1982~1984):《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沉重的翅膀》、《钟鼓楼》。

•第三届(1985~1988):《平凡的世界》、《少年天子》、《都市风流》、《第二个太阳》、《战争和人》(一、二、三)。

•第四届(1989~1994):《白鹿原》、《白门柳》(第一、二部)、《骚动之秋》、《抉择》。

•第五届(1995~1998):《抉择》、《尘埃落定》、《长恨歌》、《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1999~2002):《张居正》、《无字》、《历史的天空》、《英雄时代》。

•第七届(2003~2006):《宫廷小说家》、《秦腔》、《兄弟》。

•第八届(2007~2010):《三体》、《平凡的世界》、《你在高原》。

•第九届(2011~2014):《格非作品集》、《江南三部曲》、《望春风》。

•第十届(2015~2019):《人世间》、《北上》、《主角》。

以下是作品简介:第一届(1977~1981)《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作者:周克芹,小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

《东方》作者:魏巍,本书是一部以朝鲜战争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主要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后方医院所发生的故事。

第二届(1982~1984)《黄河东流去》作者:李准,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现我国黄泛区人民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变迁的长篇小说。

第三届(1985~1988)《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小说以陕北黄土地上孙家三兄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反映了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

第四届(1989~1994)《白鹿原》作者:陈忠实,小说以白鹿原上白鹿村的生活为背景,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茅盾作品_茅盾散文

茅盾作品_茅盾散文

茅盾作品_茅盾散文
∙茅盾:中学时代
∙茅盾:童年
∙茅盾:最漂亮的生意
∙茅盾:秦岭之夜
∙茅盾:市场
∙茅盾:风景谈
∙茅盾:虹
∙茅盾:冥屋
∙茅盾:严霜下的梦
∙茅盾:春蚕
∙茅盾:大鼻子的故事
∙茅盾:诗与散文
∙茅盾:石碣
∙茅盾:水藻行
∙茅盾:小巫
∙茅盾:烟云
∙茅盾:有志者
∙茅盾:自杀
∙茅盾: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茅盾:疲倦
∙茅盾:严霜下的梦
∙茅盾:叩门
∙茅盾:卖豆腐的哨子
∙茅盾:雾
∙茅盾:红叶
∙茅盾:樱花
∙茅盾:光明到来的时候
∙茅盾:冬天
∙茅盾:戽水
∙茅盾:人造丝
∙茅盾:全运会印象
∙茅盾:车中一瞥
∙茅盾:鞭炮声中
∙茅盾:沙滩上的脚迹
∙茅盾:天窗
∙茅盾:白杨礼赞
∙茅盾:雾中偶记
∙茅盾:大地山河
∙茅盾:让我们时时刻刻记着……∙茅盾:开荒
∙茅盾:天安门的礼炮
∙茅盾:崇高的使命和庄严的呼声!∙茅盾:可爱的故乡
∙茅盾:香市
∙茅盾:乡村杂景
∙茅盾:陌生人
∙茅盾:桑树
∙茅盾:旧帐簿
∙茅盾:秋的公园
∙茅盾:在公园里
∙茅盾:上海
∙茅盾:上海大年夜
∙茅盾:交易所速写
∙茅盾:第二天
∙茅盾:街头一瞥
∙茅盾:苏嘉路上
∙茅盾:追记一页
∙茅盾:如是我见我闻
∙茅盾:市场
∙茅盾:秦岭之夜
∙茅盾:最漂亮的生意
∙茅盾:童年
∙茅盾:中学时代。

茅盾

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汉族,浙江桐乡人。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子夜》、《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虹》、《锻炼》、《白杨礼赞》(散文)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小说《灭亡》、《死去的太阳》、《萌芽》、《寒夜》、《复仇》
曹禺(1910年-1996年),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

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

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灯》、《只拣儿童多处行》。

茅盾文学作品

茅盾文学作品

茅盾文学作品
长篇小说 《子夜》、《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 》、《追求》)《腐蚀》、《虹》、《锻炼》、《 霜叶红似二月花》、《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 多角关系》 短篇小说 《报施》、《创造》、“农村三部曲”(包括《春 蚕》、《秋收》、《残冬》)《大鼻子的故事 》、 《林家铺子》、《色盲》、《诗与散文》、《石碣 》、《手的故事》等 散文 《白杨礼赞》、《风景谈》、《卖豆腐的哨子》、 《全运会印象》、《车中一瞥》、《黄昏》、《雾 》、《天窗》等
主要作品背景及主要内容
• 《子夜》创作背景:其创作于30s初期,茅盾灵感 来自于当时思想界的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 的的讨论。 • 主要内容:以30s初期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 吴荪甫同金融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相抗衡而终结失 败为情节主线,艺术地再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真 实面貌和主要矛盾,有力地证明了在帝国主义压 迫和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不仅不能走上发展资本 主义的道路,而且更加殖民化了,从而形象的批 驳了当时托派宣扬的中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的谬论。
茅Hale Waihona Puke 散文• 特点:茅盾早期散文多篇幅短中,以一小片人生 的剪片来象征时代的苦闷,如《雾》、《虹》等 ,言简意深,引人深思。 • 如《白杨礼赞》背景写于1941年三月,那时,正 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 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希望,精神振奋,满怀 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
• 总之,茅盾在他漫长的文学生活中,曾数次形成 文学的高峰。他的艺术气质精细沉稳,是具有开 放的中国民族心理的现代作家,一个不知疲倦的 创造时代典型与宏伟叙事体式的左翼文学大师。
《林家铺子》创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 背景:主要以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 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 • 主要内容:写于1932年6月,描述“一二•八”战 争前后上海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林老板经营的一家 百货小商店有挣扎到倒闭的故事,反映了在帝国 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剥削和国民党反动派压榨下 中国小商业衰败的情景。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

历届茅盾文学奖作品茅盾文学奖历届作品:1、1955年:《黄沙》,作者路遥2、1956年:《金粉世家》,作者贾平凹3、1957年:《活着》,作者余华4、1958年:《送礼者与贝叶斯之章》,作者王小波5、1959年:《这段路,我还要走下去》,作者郑愁予6、1960年:《借》,作者吴秀波7、1961年:《老狼的故事》,作者齐白石8、1962年:《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9、1963年:《庸人自扰》,作者张爱玲10、1964年:《群山回唱》,作者易卜生茅盾文学奖自1955年设立至今,历届获奖作品千百好,被誉为文学方面的“最高荣誉”。

其中,1955及1961年冠以“茅盾散文奖”;其他届以小说作品获奖。

以下是历届奖作名单:1、1955年,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作品是《黄沙》。

这部作品描写了当时社会大众深处的压迫与苦难,以及几个普通农民对此作出的抗争。

2、1956年,贾平凹获得茅盾文学奖,她的获奖作品是《金粉世家》。

这部小说充分展示出近代北方豪门的历史经历,也表现了离家背井的古代少女的彪悍精神。

3、1957年,余华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是小说《活着》。

通过该作品,作者抒发了他对当时大时代变迁以及个人性格所见的不凡思考。

4、1958年,王小波获得茅盾文学奖,他的小说《送礼者与贝叶斯之章》表现出他在文学上的高超技艺、勤奋的创作态度及才华横溢。

5、1959年,郑愁予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她的获奖作品是小说《这段路,我还要走下去》,这部作品涉及时代的改变,展现了一位女性的成长之路。

6、1960年,吴秀波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他的获奖作品是《借》。

这部作品充分测试着人性,带给读者以深刻思考。

7、1961年,齐白石获得茅盾文学奖,他的获奖作品是《老狼的故事》,这是一部非常勇敢的装置散文,描绘出写作者同老狼的精神支柱、“渴望自由”的内心深处。

8、1962年,路遥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他的作品是《平凡的世界》。

这部作品表现了路遥对贫穷生活的深入描绘,带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茅盾文学奖作品一览表

茅盾文学奖作品一览表

茅盾文学奖作品一览表
以下是部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1. 第十届(2015—2018)
《人世间》作者:梁晓声,豆瓣评分分,以大城市里平民子弟的生活为线索,真实诉说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之下,普通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和道义担当。

《主角》作者:陈彦,豆瓣评分分,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讲述主角秦腔名伶忆秦娥半个世纪的兴衰际遇。

《北上》作者:徐则臣,豆瓣评分分,以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浮沉。

《应物兄》作者:李洱,豆瓣评分分,串联起了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群体活色生香的生活经历。

《牵风记》作者:徐怀中,以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为背景的军旅爱情小说。

2. 第九届(2011—2014)
《江南三部曲》作者:格非,上海文艺出版社。

《这边风景》作者:王蒙,花城出版社。

《生命册》作者:李佩甫,作家出版社。

《繁花》作者:金宇澄,上海文艺出版社。

《黄雀记》作者:苏童,作家出版社。

3. 第八届(2007—2010)
《你在高原》作者:张炜,作家出版社。

《天行者》作者:刘醒龙,人民文学出版社。

《蛙》作者:莫言,上海文艺出版社。

《推拿》作者:毕飞宇,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句顶一万句》作者:刘震云,河南文艺出版社。

以上是茅盾文学奖部分获奖作品及其作者和出版单位,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茅盾文学奖官方网站或相关新闻报道。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收录如下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收录如下

历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收录如下: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周克芹 百花文艺出版社《东方》 魏巍 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军吟》 莫应丰 人民文学出版社《李自成》(第二卷) 姚雪垠 中国青年出版社《芙蓉镇》 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黄河东流去》 李准 北京出版社《沉重的翅膀》(修订本) 张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钟鼓楼》 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8)《平凡的世界》 路遥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少年天子》 凌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都市风流》 孙力 余小惠 浙江文艺出版社《第二个太阳》 刘白羽 人民文学出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浴血罗霄》 萧克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金瓯缺》 徐兴业 海峡文艺出版社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8)《战争和人》(一、二、三) 王火 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鹿原》(修订本) 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白门柳》(一、二) 刘斯奋 中国青年出版社《骚动之秋》 刘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0)《抉择》 张 平 《尘埃落定》 阿 来 《长恨歌》 王安忆《茶人三部曲》(一、二) 王旭烽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5)《张居正》 熊召政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无字》 张 洁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历史的天空》 徐贵祥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英雄时代》 柳建伟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东藏记》 宗璞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七届 《秦腔》 贾平凹 《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 《暗算》 麦家 《湖光山色》 周大新。

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作品全集茅盾作品全集茅盾《子夜》茅盾《蚀》三部曲茅盾《虹》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茅盾《锻炼》茅盾《多角关系》茅盾《腐蚀》茅盾《动摇》茅盾《追求》茅盾《幻灭》茅盾《林家铺子》茅盾/创造茅盾/报施茅盾/石碣茅盾/自杀茅盾/有志者茅盾/烟云茅盾/小巫茅盾/水藻行茅盾/手的故事茅盾/色盲茅盾/大鼻子的故事茅盾/春蚕茅盾/诗与散文茅盾·腐蚀/第一部分茅盾·腐蚀/第二部分茅盾·腐蚀/第三部分茅盾·腐蚀/第四部分茅盾《子夜》[5]茅盾《子夜》[4]茅盾《子夜》[3]茅盾《子夜》[2]茅盾《子夜》[1]茅盾《林家铺子》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下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中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上茅盾介绍作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

浙江桐乡人。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他的文学生涯。

1920年任《小说月报》主编。

同年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民国日报》主编。

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

1930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7年后,到武汉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编《文艺阵地》。

1938年冬,赴新疆任教,任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

1940年5月到延安。

1940年底到重庆。

后又到桂林、香港,担任《大众生活》编委。

1946年底,应邀赴苏联访问。

1949年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

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

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

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作品全集茅盾作品全集茅盾《子夜》茅盾《蚀》三部曲茅盾《虹》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茅盾《锻炼》茅盾《多角关系》茅盾《腐化》茅盾《摇动》茅盾《追求》茅盾《幻灭》茅盾《林家铺子》茅盾 /创立茅盾 /报施茅盾 /石碣茅盾 /自杀茅盾 /有志者茅盾 /烟云茅盾 /小巫茅盾 /水藻行茅盾 /手的故事茅盾 /色盲茅盾 /大鼻子的故事茅盾 /春蚕茅盾 /诗与散文茅盾·腐化 /第一部分茅盾·腐化 /第二部分茅盾·腐化 /第三部分茅盾·腐化 /第四部分茅盾《子夜》 [5]茅盾《子夜》 [4]茅盾《子夜》 [3]茅盾《子夜》 [2]茅盾《子夜》 [1]茅盾《林家铺子》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下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中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上茅盾介绍作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

浙江桐村夫。

1913 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 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今后开始他的文学生涯。

1920 年任《小说月报》主编。

同年12 月底,与郑振铎等提议成立文学研究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任公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民国日报》主编。

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

1930 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缔盟。

1937 年后,到武汉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编《文艺阵地》。

1938 年冬,赴新疆任教,任新疆各族文化协会结合会主席。

1940 年 5 月到延安。

1940 年关到重庆。

后又到桂林、香港,担当《大众生活》编委。

1946 年关,应邀赴苏联接见。

1949 年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文学史界近来几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解析派小说的坛主。

这一派本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

矛盾的作品代表作

矛盾的作品代表作

矛盾的作品代表作
茅盾的作品代表作:《子夜》、《春蚕》、《小巫》、《夜读偶记》、《幻灭》、《动摇》、《追求》、《林家铺子》、《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一个人的死》、《少年印刷工》、《三人行》、《劫后拾遗》、《第一阶段的故事》、《锻炼》、《他们的儿子》、《路》、《多角关系》、《农村三部曲》。

茅盾作品题材
茅盾的对作品选材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那些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上,捕捉和传达那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实,将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

茅盾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

他的大多作品都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艺术的大事记,是纪实的文学报告,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现实主义的编年史。

茅盾作品整理以及主要成就详细论述

茅盾作品整理以及主要成就详细论述

茅盾作品整理以及主要成就详细论述(个人整理)第一小节作品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0年主持《小说月报》,1921发起“文学研究会”):《蚀》三部曲:《幻灭》(1927,慧女士、静女士——章静、抱素、强猛)《动摇》(1928,方罗兰、胡国光、李克、孙舞阳)《追求》(1928,张曼青、王仲昭、章秋柳、史循)《虹》(1929,梅行素、韦玉、柳遇春、惠师长、梁刚夫)《子夜》(1933,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金融家赵伯韬、封建地主冯云卿、金融资本家杜竹斋、鹰犬屠维岳、中小资本家朱吟秋、林佩瑶)《林家铺子》(1932,林先生)农村三部曲:《春蚕》(1932,老通宝、阿多)《秋收》(1933)《残冬》(1933)《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1935,论文,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时间的记录》(1945,包括《风景谈》[1941,《文艺阵地》])《腐蚀》(1941,赵惠明,以皖南事变为背景,日记体)《见闻杂记》(1941,散文集,包括《白杨礼赞》[1941,《文艺阵地》])《霜叶红于二月花》(1942,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王伯申、封建没落地主赵守义、青年地主钱良材、张婉卿旧式女性的蜕变)《清明前后》(1945,剧作,胡永清,赵自芳女性民族资本家)《锻炼》(1948,严仲平)《多角关系》(唐子嘉)《第一阶段的故事》(何耀先)《当铺前》(王阿大)《水藻行》(财喜、秀生)《大鼻子的故事》(小瘪三)《烟云》《三人行》第二小节概述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茅盾《子夜》对现代长篇小说艺术框架的构建有什么独特的贡献?)(这两问是两个考题,答案主要针对第一题)茅盾在小说领域继承了五四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建立了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

1、积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与时代典型的创造。

不似鲁迅的“历史视角”,而采用“现代视角”,反映重大题材,反映“时代性”与“社会化”的现实主义传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盾作品全集茅盾作品全集
茅盾《子夜》
茅盾《蚀》三部曲
茅盾《虹》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
茅盾《锻炼》
茅盾《多角关系》茅盾《腐蚀》
茅盾《动摇》
茅盾《追求》
茅盾《幻灭》
茅盾《林家铺子》茅盾/创造
茅盾/报施
茅盾/石碣
茅盾/自杀
茅盾/有志者茅盾/烟云
茅盾/小巫
茅盾/水藻行茅盾/手的故事
茅盾/色盲
茅盾/大鼻子的故事
茅盾/春蚕茅盾/诗与散文
茅盾·腐蚀/第一部分
茅盾·腐蚀/第二部分
茅盾·腐蚀/第三部分
茅盾·腐蚀/第四部分
茅盾《子夜》[5]
茅盾《子夜》[4]
茅盾《子夜》[3]
茅盾《子夜》[2]
茅盾《子夜》[1]
茅盾《林家铺子》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下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中
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上
茅盾介绍
作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

浙江桐乡人。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从此开始他的文学生涯。

1920年任《小说月报》主编。

同年12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从事政治活动,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武汉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教官,《民国日报》主编。

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

1930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7年后,到武汉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编《文艺阵地》。

1938年冬,赴新疆任教,任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席。

1940年5月到延安。

1940年底到重庆。

后又到桂林、香港,担任《大众生活》编委。

1946年底,应邀赴苏联访问。

1949年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
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

这一派来源于19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

我们从《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可以看得分明。

这部写于70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它的巴尔札克、托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所流露的旧说部的笔趣,是再明显不过了。

茅盾代表整整一代的小说,直至80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代叙事风行于世。

这并不奇怪,茅盾在本世纪绝大部分时间所充任的,也是这种“新兴”作家的角色。

绕开茅盾是不成的,试图把一个大作家推崇到不可逾越的地步,同样不成。

另外,每一代的文学承传是“积累”式的,下一代如果只对上一代“狂轰乱炸”,采用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阿Q”方式,到头来你会发现手中仅剩熊瞎子劈的一穗苞米,我们永远要为获得现代知识的ABC 而缴纳昂贵的“学费”。

实际上,后现代派的作品与评论,并没有把现代派的一切都扫荡干净呀!现代派对写实派也不像人们想的是扫地出门。

我们今天读一些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会觉得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
形,而不会彻底消失。

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茅盾生前为团结广大作家,培养青年作者,促进文学理论建设,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突出的贡献。

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歌颂人民、歌颂革命,鞭挞旧中国黑暗势力,表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绘制了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