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 二轮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卷2(江苏专用)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大题1题多练五 生命活动调节A 含答案
大题1题多练五生命活动调节A1.(2017北京海淀二模,8)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
(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膜的电位变为,引起肌细胞收缩。
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秀丽隐杆线虫会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现象。
(2)秀丽隐杆线虫的A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
科研人员利用A基因和Z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
据图分析,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填“增强”或“减弱”)。
由组实验结果分析,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为进一步探究Z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
注:“+”表示处理,“-”表示未处理。
①实验结果说明Z基因。
②据此分析,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
答案 (1)传出突触前膜内正外负(2)持续重复收缩増强2、4、5(3)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②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増加,加之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频率进一步增加解析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总是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因此,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引起肌细胞收缩。
(2)由题图可知,仅A基因发生突变时,肌肉收缩频率明显增加,由此可见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增强。
由2、4、5组实验结果可知,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①第Ⅱ组和第Ⅲ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转入Z基因,结果转入Z基因的第Ⅲ组的突触数目相对值要明显小于没有转入Z基因的第Ⅱ组,由此可见Z基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②结合第(2)题和第(3)题的①可知,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增加,加之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频率进一步增加。
2018届 二轮 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卷(江苏专用)
2018届二轮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卷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血浆蛋白功能的是()A.参与氧气运输B.参与免疫C.参与生命活动调节D.维持渗透压解析:选A参与氧气运输的蛋白为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属于血浆蛋白;血浆中抗体、淋巴因子等可以参与免疫;胰岛素等蛋白质类的激素可以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
2.如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人体内四种不同的液体。
据图判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据图中箭头关系可知丙为组织液B.甲到丙的过程如果受阻,可能引起组织水肿C.丙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等物质D.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解析:选A可先根据单向循环确定甲为淋巴,淋巴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故丁为组织液,丙为血浆,最后剩余的乙即为细胞内液;甲到丙的过程如果受阻,组织液中的液体不能通过淋巴回流到血浆中,会引起组织水肿;丙为血浆,含有激素、尿素和抗体;丁为组织液,生活着大量的组织细胞,产生的CO2要经过自由扩散进入血浆,最后到体外,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因此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血浆。
3.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③而发生肌肉收缩的现象称为反射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结构①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图中神经元的细胞体均位于结构②处D.a、b依次表示反射弧的效应器和感受器解析:选B反射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③而发生肌肉收缩的现象只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参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称为反射;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单向的;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不在结构②处;a、b分别表示反射弧的感受器和效应器。
4.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一电位计,两个电极都放置于神经细胞膜内侧。
当刺激a处后,检测到的神经电位变化应是下图中的()解析:选D两个电极都放置于膜内侧,开始时两电极处的电位相等,电位计为0。
刺激a处后,兴奋传到左电极处,膜内电位变为正,此时右电极处膜内电位仍为负。
2018《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生物(人教版,江苏专用)精练检测八生命活动的调节
单元滚动检测八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1.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在①~⑤中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几处()A.1处B.2处C.3处D.4处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3.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C.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4.(2017·大丰月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B.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D.只有保持完整的反射弧结构才能完成反射活动5.渐冻人是指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
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等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近5年江苏高考生物真题)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2020•江苏卷12)下列关于人体内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胰岛素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胰高血糖素在胰岛A细胞中合成B. 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不是唯一升高血糖的激素C. 胰岛素激活胰岛素受体后,葡萄糖通过胰岛素受体进入细胞内D.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均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2.(2020•江苏卷13)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 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 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D. 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3.(2020•江苏卷14)天冬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天冬氨酸分子由C、H、O、N、S五种元素组成B. 天冬氨酸分子一定含有氨基和羧基C. 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可贮存在突触囊泡内,并能批量释放至突触间隙D. 作为递质的天冬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可增大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4.(2019•江苏卷8)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 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 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 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5.(2018•江苏卷9)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及其相关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效应T细胞都是在胸腺中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产生B.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C. 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D. 大量制备一种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大量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6.(2018•江苏卷11)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7.(2018•江苏卷2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 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 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8.(2017•江苏卷8)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9.(2017•江苏卷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10.(2016•江苏卷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2018高考模拟理综生物选编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解析版 (2)-学习文档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1.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 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使突触后膜电位差增加C. γ-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D. 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均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2019陈笑整理)D(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据图2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Na+通道未打开,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A正确;B、由图1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通道打开,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突触后膜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l-内流,导致膜电位增加,B正确;C、γ-氨基丁酸通过胞吐的方式通过突触前膜,C正确;D、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一致,但是γ-氨基丁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而局麻药不属于神经递质,D错误.故选: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的离子透性发生改变,因此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突触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和掌握,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判断.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含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 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D. 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2019陈笑整理)D(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递质和抑制型递质,其中兴奋型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含后,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而抑制型递质不会改变突触后膜的膜电位,A错误;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错误;C、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激素只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但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C错误;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正确.故选:D.第 1 页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本题考查人体免疫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特点;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识记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如图表示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几种调节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单独给Y处一适宜刺激电流计指针不偏转B. 如果分泌物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激素b可能是甲状腺激素C. 在X处给一刺激,导致甲分泌a,该过程为反射D. 在图中Z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X,无分泌物a产生,但检测到Z处神经递质的量不变,则药物可能影响神经递质与递质受体的结合(2019陈笑整理)C(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兴奋在突触处单向传递,A正确;B、甲状腺激素可对下丘脑进行负反馈调节,B正确;C、图中没有完整反射弧,不能称之为反射,C错误;D、给予药物后,检测到神经递质与给药前相同,说明没有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但冲动被阻断,推测可以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D正确.故选:C.电流表偏转几次取决于电流表的两极发生几次电位变化;根据题意可知,给予药物后,检测到神经递质与给药前相同,说明没有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但冲动被阻断,推测可以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多,因此推测细胞甲是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于只有靶细胞上才有能够与激素相结合的特异性受体,因此激素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4.肌肉细胞可接受来自神经元的神经递质信号Ach并引起肌肉收缩(如图所示),但该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如:毒扁豆碱可使突触间隙中的Ach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Ach释放;箭毒可与Ach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A. 仅毒扁豆碱B. 毒扁豆碱和箭毒C. 肉毒杆菌毒素和箭毒D. 三者均可(2019陈笑整理)C(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一经发挥作用就会被分解、灭活,如果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则乙酰胆碱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肌肉会持续收缩;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突触前膜不能释放乙酰胆碱,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也不能发挥作用,突触后膜不能兴奋,肌肉会松弛.故选: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题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5.下列有关神经递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递质种类很多,包括某些激素和氨基酸B.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而且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C. 神经递质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D. 突触前神经元在兴奋后开始合成神经递质然后释放到突触间隙中(2019陈笑整理)D(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神经递质种类很多,包括某些激素和氨基酸,如肾上腺素,谷氨酸等,A正确;B、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C、反射弧的效应器可以是肌肉或腺体,因此,神经递质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C正确;D、突触前神经元在兴奋之前已经合成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D错误.故选:D.第 3 页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6.大鼠SCN神经元白天胞内氯离子浓度高于胞外,夜晚则相反.SCN神经元主要受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调节.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由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 SCN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电位由正变负B. GABA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C. 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外流D. 白天GABA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则相反(2019陈笑整理)D(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A、SCN神经元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膜内电位由负变正,A错误;B、GABA是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的,B错误;C、夜晚GABA使突触后膜氯离子通道幵放,氯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C错误;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白天导致氯离子外流(协助扩散),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导致氯离子内流(协助扩散),SCN神经元受抑制,D正确.故选:D.1、神经元兴奋时产生动作电位,外负内正.2、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作用.3、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白天导致氯离子外流(协助扩散),提高SCN神经元的兴奋性,夜晚导致氯离子内流(协助扩散),SCN神经元受抑制.本题考查了兴奋传导时膜电位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意,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氯离子通道开放.导致的是氯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4分)7.剥制神经-肌肉标本如甲图所示,浸润在液体A中,保持标本活性.图乙为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示意图.(1)液体A的成分应和______ 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钠离子、钾离子浓度的特点是______ .其渗透压应等于神经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______ 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Ach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______ (外正内负、外负内正).(3)巴西蝰蛇毒蛋白可与乙酰胆碱抢夺受体,中毒症状为肌肉______ (松弛、震颤).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中毒症状是肌肉______ (松弛、震颤).(2019陈笑整理)组织液(或“细胞外液”或“内环境”);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突触小泡;外负内正;松弛;震颤(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神经细胞浸润在液体A中,因此A应该是组织液;由于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产生和维持的,因此液体A中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3)巴西蝰蛇毒蛋白可与乙酰胆碱抢夺受体,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因此中毒症状为肌肉松弛;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造成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中毒症状是肌肉震颤.故答案为:(1)组织液(或“细胞外液”或“内环境”)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2)突触小泡外负内正(3)松弛震颤1、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通过内环境完成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神经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2、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的,动作电位是由钠离子内流产生和维持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电信号形式进行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因此突触后膜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兴奋的产生和传导途径等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质,又是一种激素.如图是突触中NA的作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NA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 分子,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2)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______ 中的NA释放,作用于突触______ 的上的受体.(3)NA作用于突触后受体后,引起______ 离子内流,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NA同时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A的释放,这是______ 调节机制,以提高神经调节的精确性.(4)因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突触后受体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NA不能与突触后受体结合,从而影响______ 信号的转换,这种疾病称为______ 病.(2019陈笑整理)信息;突触小泡;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钠;(负)反馈;化学信号向电;自身免疫(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NA作为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2)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小体时,引起突触小泡中的NA释放,作用于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上的受体(3)去甲肾上腺素(NA)既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的上的受体,引起钠离子内流,是下一个神经元兴奋.NA同时作用于突触前受体,抑制NA的释放,这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第 5 页(4)突触后模上发生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转变.因免疫系统反应过度,将突触后受体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NA不能与突触后受体结合,从而影响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这种疾病称为自身免疫病.故答案为:(1)信息(2)突触小泡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3)钠(负)反馈(4)化学信号向电自身免疫根据图分析,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信息分子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的等参与动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本题考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9.请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有关信息,回答动物神经调节相关的问题:(1)当坐骨神经a点受到适宜刺激时,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神经元的胞体传向______;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递的结构是______.(3)用蛙的坐骨神经-排肠肌标本做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探究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是何关系,现有两种预测结果,如图乙、丙,据图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据图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4)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测得了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丁),实验结果符合预测______(乙、丙).(2019陈笑整理)由负变正;轴突(轴突末梢);突触;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丙(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静息状态下,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到刺激后,膜电位为内正外负.因此,当坐骨神经a便受到适宜刺激时,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2)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只能单向传递的结构是突触(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突触包括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因此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神经元的胞体传向轴突(轴突末梢).(3)根据图乙得出的结论是: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根据图丙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4)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测得了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图丁),即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这与预测丙相符.故答案为:(1)由负变正(2)轴突(轴突末梢)突触(3)刺激与兴奋是同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也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只有当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变化(4)丙1、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10.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下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毒品或药物的依赖.(1)多巴胺的释放方式是______;伴随着多巴胺释放,突触前膜完成的信号转变是______.(2)多巴胺释放后,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但是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含量______;长期使用冰毒,还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数量______,因此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造成毒品依赖.(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它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抑制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使多巴胺的释放量______.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最终使得______,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则造成药物依赖.(2019陈笑整理)胞吐;电信号→化学信号;增加;减少;内流;减少;多巴胺释放增加(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多巴胺是神经递质,其释放方式是胞吐作用,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完成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2)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从而造成毒品依赖.(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多巴胺释放增加,“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第 7 页故答案为:(1)胞吐电信号→化学信号(2)增加减少(3)内流减少多巴胺释放增加分析示意图可知: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体现膜的流动性.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欣快感.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特点,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是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型,请回答相关问题:(1)若该图表示人体的神经调节,则在该模型上完成的过程称______ ,其中E 结构由______ 构成.模型中能对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的结构是图中的______ 结构(填图中字母).(2)若该图表示人体水盐调节,且A、B、C、E为结构,D为物质.其中C代表垂体,则D代表______ .从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开始,到E结构做出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称______ 调节.与酶不同,D物质起作用后,将被______ ,因此需不断的产生.(3)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C、E均代表细胞,则促使C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的B物质包括______ .A细胞最可能是______ .若有经处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A细胞,最终E细胞能分泌与该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此过程还会形成______ 细胞.(2019陈笑整理)反射;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抗利尿激素;神经-体液;灭活;抗原和淋巴因子;T淋巴细胞;记忆B(理综生物思路指导)解:(1)完整的发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图中A表示感受器、C表示神经中枢、E表示效应器.其中E 结构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神经中枢对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2)若该图表示人体水盐调节,C代表垂体,则D代表抗利尿激素.从人吃的食物过咸时开始,到E结构做出反应为止,整个过程称神经-体液调节.与酶不同,D抗利尿激素起作用后,将被灭活,因此需不断的产生.(3)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表示吞噬细胞,C表示T细胞,E表示B 细胞,则促使B淋巴细胞开始增殖和分化的物质包括抗原和淋巴因子.若有经处理的抗原作用于正常人的A细胞,最终B淋巴细胞能形成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此过程还会形成记忆B细胞.故答案为:(1)反射传出神经末梢和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答完整才得分,答支配的结构也得分) C(2)抗利尿激素神经-体液(答反馈或负反馈不得分)灭活(3)抗原和淋巴因子(答完整才得分) T淋巴细胞记忆B题干中“其中A、B、C表示可能存在的结构或细胞,d、e、f表示可能存在的相关物质”这句话是解题的关键.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激素分级调节的枢纽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相应的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也会分泌相应的激素作用于相关腺体,从而促进相关激素的分泌.本题较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反。
2018届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高三模拟考试(二)生物(word版有答案)
2018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生物2018.05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6页,第II卷7~12页。
满分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写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或考试号)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第I卷时,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用2B铅笔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第II卷时,答案要填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号后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均依赖于细胞膜上的受体B.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细胞膜上的磷脂与蛋白质参与分泌蛋白的分泌D.人体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主要是线粒体2.下列关于淀粉酶参与催化的实验中,可采用斐林试剂来检验淀粉水解情况的是A.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探究酶是否具有专一性D.探究Cu2+对酶活性的影响3.TMCO1是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当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过高时,TMCO1形成具有活性的钙离子载体,并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
一旦内质网中的钙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钙离子载体活性随之消失。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高浓度的钙离子会导致钙离子载体失活B.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的失衡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紊乱C.TMCO1须经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泌出细胞D.若敲除TMCO1基因,则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会下降4.研究发现,胰腺导管癌组织中微血管数量极少,但这些微血管的内皮细胞背面突起形成微绒毛,大大提高了微血管的糖运输能力。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血管内皮细胞背面的突起大大增加了物质交换的效率B.该种癌组织中的微血管极少,说明该种癌细胞对营养的需求较正常细胞低C.该种癌患者的血糖平衡浓度仍然可以维持在0.8~1.2g/L范围内D.通过靶向药物抑制或破坏这些微血管,可能成为治疗胰腺导管癌的途径5.下图为科研人员测定猕猴桃果肉的光合放氧特性时的装置示意图。
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答案解析教师版(31页)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题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B. 细胞中运输K+、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C. 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 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及功能基团有关【答案】B【解析】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的化学本质均是蛋白质,二者的结构不同,但它们却具有相似的功能,都能催化淀粉水解,A正确;细胞中运输K+的物质是载体蛋白,而运输氨基酸的物质可能是载体蛋白或tRNA,B错误;变性蛋白质中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与碳骨架及功能基团有关,D正确。
2. 人体记忆B细胞有迅速增殖、分化的能力,在该细胞中可发生A. 核糖核苷酸→mRNA,[H]+02→H2OB. 氨基酸→抗体,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C. 染色质→染色体,蛋白质+tRNA→核糖体D. 葡萄糖→丙酮酸→酒精,ADP+Pi→ATP【答案】A【解析】记忆B细胞分化过程中,转录形成mRNA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其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氧气与还原氢反应,生成水,A正确;记忆细胞不能合成抗体,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与分泌的,B 错误;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C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能产生酒精,D错误。
3. 下列有关科学史中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杂交等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B. 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统计分析后代眼色分离比,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 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答案】D【解析】【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测交实验)→得出结论。
2018届全国大联考(江苏卷)高三第二次生物试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生物(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且与糖类物质相比,C、H比例低,O比例较高B.糖类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生物体重要的结构物质C.葡萄糖可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D.磷脂是所有真核生物的组成成分,而原核生物中不含磷脂2.下列关于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灰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B.若视野比较暗,可调节反光镜和减小光圈C.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叶绿体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D.藓类叶片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3.下列关于蛋白质、还原糖、脂肪和淀粉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蛋白质的斐林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B.甘蔗茎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鉴定的实验C.用苏丹Ⅲ染色花生子叶,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呈橘黄色D.为检测某奶粉中是否添加淀粉,样液中添加碘液,结果呈现蓝色,可知该奶粉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4.如图是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8 n条染色体B.图中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只发生在h~i段C.图中f~l段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图中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a点和g点以前5.下表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该实验中,产生气泡最快的试管是b号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但只能在细胞中产生作用C.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是过氧化氢的浓度和用量、观察时间等D.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新鲜的肝脏研磨液6.如图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冲洗葡萄前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A过程中产物的检测,除了嗅味和品尝外,还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D.A过程是酒精发酵,A过程结束后,只需要提高一定的环境温度就能产生果醋7.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6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6 个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微专题1内环境稳态与免疫调节1.(2022·江苏南京、盐城二模,8)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情况下,抗体、氨基酸、糖原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B.细胞内高Na+或细胞外高K+都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C.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渗透压会下降D.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答案 C解析糖原存在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细胞外高Na+有利于神经细胞产生兴奋,B错误;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和无机盐,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蛋白质,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下降,渗透压会下降,C正确;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
2.(2022·江苏海门期末)登革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如图所示为人体对抗登革热病毒的部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呈递细胞特异性识别该病毒B.登革热病毒表面可能存在多种抗原C.物质甲还可能促进其他细胞分裂分化D.抗体Ⅰ与病毒结合可能导致组织水肿答案 A解析抗原呈递细胞能识别该病毒,但不能特异性识别,A错误;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说明登革热病毒表面存在多种不同的抗原,B正确;物质甲为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会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正确;分析题图可知,抗体Ⅰ与病毒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外渗而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
3.(多选)(2022·江苏南通第一次质检)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5)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提升练(五)生命活动的调节(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胚芽鞘是重要的实验材料,对于其尖端叙述错误的是( )A.能够感受光的刺激B.生长素能够在尖端内横向运输C.生长素能够在尖端内极性运输D.能够生长以使胚芽鞘伸长【解析】选D。
胚芽鞘的生长是尖端以下部位细胞生长而得到的结果,与尖端产生的生长素有关,而非尖端生长。
2.(2018·海南高考)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
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
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解题指导】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两点:(1)自身免疫病特点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于强大。
(2)艾滋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缺失引起的免疫缺陷病。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自身免疫病。
A项,器官移植时,异体器官被患者的效应T细胞识别并攻击,故错误。
B项,属于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故错误。
C项,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HIV 破坏T细胞,故错误。
D项,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故正确。
【变式训练】(2018·银川一模)某患者因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患重症肌无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正常情况基本相同B.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症状D.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都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对某些物质反应过度引起的【解析】选B。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试卷
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含20 题,每题 2 分,合计 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意。
1.以下有关蛋白质分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有些构造不一样的蛋白质具似的功能B.细胞中运输 K+、氨基酸的物质都是蛋白质C.变性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响D.蛋白质的基天性质与碳骨架及功能基团有关2.人体记忆 B 细胞有快速增殖、分化的能力,在该细胞中可发生A. 核糖核苷酸→mRNA, [H]+0 2→ H2OB.氨基酸→抗体,内质膜→高尔基体膜C.染色质→染色体蛋白质 +tRNA→核糖体D.葡萄糖→丙酮酸→酒精, ADP+Pi→ ATP3.以下有关科学史中研究资料、方法及结论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资料,采纳杂交等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别和自由组合定律B.摩尔根以果绳为研究资料,统计剖析后辈眼色分别比,证了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为研究资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大分子为研究资料,采纳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所有密码子4.以下图为肝细胞膜运输葡萄糖的表示图,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上图表示肝细胞从血液中摄入葡萄糖分子的过程B.上图所示过程的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髙而不停加速C.血糖浓度偏低时,葡萄糖的转运方向与上图相反D.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分子变性产生的结果5.以下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提取菠菜绿叶中色素的原理:不一样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一样B.利用鸡血细胞提取 DNA时,需用 L 的 NaCl 溶液将 DNA溶解C.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可察看低温引诱后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染色体数目D.依据 C02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的变色速度,可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6. 研究人员从胡萝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0D)所做的实验结果以以下图所示,有关剖析正确的是A. 办理时间从15 分钟增添到80 分钟, 40℃下 POD活性减小最明显B. 办理时间60 分钟内,在所有的温度下POD活性都明显降落C. 该实验的因变量是POD活性,自变量有温度、时间和底物浓度浓度过高会克制POD的活性,与温度对POD活性的影响完整同样7.研究表示 myoD基因在黄颡鱼雌雄成体的心、脑、肌肉等不词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局。
2.2.2《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苏教版必修3)
(4)减少
脑干
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
(有调节呼吸 、心血管运动 等维持生命必 要的中枢)
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
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
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
分别为(
D )
A.③②①
B. 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人脑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写字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看懂文字
胸腺 肾上腺 胰腺 卵巢 睾丸
分泌胸腺 激素等
分泌雄性激 素等
其中的胰岛分 泌胰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等
激素 生长激素
部位 垂体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垂体
功能 促进生长
促甲状腺激 素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激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抗利尿激素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 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外界信息输入 (通过视、听、触觉等)
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 断受到刺激,获得新的 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 的过程。
②、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 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
重复
瞬时记忆 注意 不重复 短期记忆
遗忘 (信息丢失)
遗忘
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 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失写症
失读症
W
V
运动性失语症
此区发生障碍 ,不会讲话
S
H
听觉性失语症
此区发生障碍 ,不能听懂话
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 (Speak) (能看、能写、能听、不会讲话)
言 语 区
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失语症)
押江苏卷第20题 生命活动的调节(原卷版)
押江苏卷生命活动的调节1、(2023江苏卷)糖尿病显著增加认知障碍发生的风险。
研究团队发现在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脂肪组织释放的外泌囊泡(AT-EV)中有高含量的miR-9-3p(一种miRNA),使神经细胞结构功能改变,导致认知水平降低。
图1示IR鼠脂肪组织与大脑信息交流机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①时,轴突末梢内的_______移至突触前膜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______打开,突触后膜电位升高。
若突触间隙K+浓度升高,则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_______。
(2)脂肪组织参与体内血糖调节,在胰岛素调控作用下可以通过______降低血糖浓度,IR状态下由于脂肪细胞的胰岛素受体______,降血糖作用被削弱。
图1中由②释放的③经体液运输至脑部,miR-9-3p进入神经细胞,抑制细胞内______。
(3)为研究miR-9-3p对突触的影响,采集正常鼠和IR鼠的AT-EV置于缓冲液中,分别注入b、c组实验鼠,a组的处理是_______。
2周后检测实验鼠海马突触数量,结果如图2.分析图中数据并给出结论:_______。
(4)为研究抑制miR-9-3p可否改善IR引起的认知障碍症状,运用腺病毒载体将miR-9-3p抑制剂导入实验鼠。
导入该抑制剂后,需测定对照和实验组miR-9-3p含量,还需通过实验检测_______。
2、(2022江苏卷)手指割破时机体常出现疼痛、心跳加快等症状。
下图为吞噬细胞参与痛觉调控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手指割破产生的兴奋传导至T处,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与突触后膜___________结合,使后神经元兴奋,T处(图中显示是突触)信号形式转变过程为___________。
(2)伤害性刺激使心率加快的原因有:交感神经的兴奋,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激素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
中考生物会考系列练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八年级生物(苏科版)(原卷版)
练习2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梳理】一、人体的神经调节1.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专门的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脊髓反射:能对外界的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传导: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主要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传导神经冲动2.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1)反射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参与人体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形成举例非条件反射生来就具有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发射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呼吸、心跳、血液循环等反射条件反射后天的学习和经验获得的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鹦鹉学舌二、人体对信息的感知(1)眼与视觉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1角膜:无色透明,可透光外膜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白眼珠)眼球壁虹膜:有色素,中央是瞳孔,通光(黑眼珠)注:西方人的虹膜是天蓝色的。
中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 晶状体曲度的规律:近大远小脉络膜:有血管、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内膜:视网膜,上有大量感光细胞,能接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兴奋晶状体:双凸镜,曲度可以调节,使眼睛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内容物玻璃体:透明胶状物质2.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上的视觉中枢→视觉↓↓(成像的地方,是视觉形成中的感受器)(视觉形成的地方)注意:如果一个人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则可能病变的部位是视神经或者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3.近视眼: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得了近视眼要佩戴凹透镜加以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二轮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卷一、选择题1.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选A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
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
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 +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
2.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主要通过F、G散热B.A、B两种感受器主要存在于下丘脑C.冷热感觉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D.体温的相对稳定受神经—体液共同调节解析:选B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
3.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的示意图,乙表示A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A为神经中枢、B为效应器、C为感受器B.图甲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膜外电位由正变负C.图乙中结构①物质的释放过程为主动运输,通过④的方式为扩散D.图乙中的①②和③构成突触解析:选B图甲中的A为神经中枢、B为感受器、C为效应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图乙中结构①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图乙中的②突触前膜、④突触间隙和③突触后膜构成突触。
4.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以甘氨酸为递质的突触主要分布在脊髓中,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甘氨酸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过程②表示甘氨酸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C.过程③表示摄取回收甘氨酸,会导致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动作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产生中枢抑制效应解析:选A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过程②表示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Cl-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过程③表示摄取回收甘氨酸,由于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回收后,会导致突触后膜抑制效果减弱至消失;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从而对中枢产生抑制效应。
5.(2017·南通一模)某运动员仅用20 min就完成了5 km的平地越野运动,下列对该运动员运动过程中相关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汗液大量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B.呼吸运动加强,肌细胞主要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C.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分解加快D.血液中乳酸大量积累,血浆pH会迅速下降解析:选C汗液大量分泌,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对水分重吸收;长距离运动过程中,肌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血浆pH不会迅速下降。
6.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解析:选B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大量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图中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7.(2017·无锡一模)犬细小病毒(CPV)单克隆抗体(Cpv Mc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及病毒的复制,进而杀灭幼犬体内病毒。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Cpv McAb的制备过程中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给幼犬注射CPV后,CPV的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C.在获得能分泌Cpv McAb的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需进行一次筛选D.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条件要适宜解析:选C在获得能分泌Cpv McAb的杂交瘤细胞的过程中需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是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获得能分泌Cpv McAb的杂交瘤细胞。
8.某研究小组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实验结果。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B.实验中“对照组”插条处理溶液可能是蒸馏水C.结果显示等浓度的IBA对生根促进作用比NAA强D.结果表明NAA、IBA对生根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选D据图分析,实验探究的是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所以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对照组一般是蒸馏水处理插条;根据结果可以推测IBA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比NAA强;探究的三个浓度均促进了月季插条生根,并未出现抑制现象,故不能体现两重性。
9.青鲜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是蔬菜和水果保鲜时常用的保鲜剂,它能抑制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抑制发芽,其残留物会损害人体健康。
据此可知() A.青鲜素与脱落酸的作用类似B.青鲜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C.青鲜素对人体细胞的毒性会随浓度增加而减小D.施加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解除青鲜素的抑制作用解析:选A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和分裂,故与脱落酸的作用类似;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作用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称为植物激素;青鲜素的残留物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其对人体细胞的毒性不会随浓度增加而减小;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会起抑制作用,不能解除青鲜素的抑制作用。
10.(多选)为研究低温和细胞分裂素对茄子光合作用有关指标的影响,实验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过程中光照和CO 2浓度适宜),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低温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降低B .细胞分裂素处理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增加C .细胞分裂素可缓解低温对光合速率的抑制D .常温下喷洒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进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速率解析:选ABC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低温组(丙、丁)与常温组(甲、乙)相比,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均明显降低;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看出,细胞分裂素处理的乙组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比甲组高;丙、丁对照可以看出,细胞分裂素能缓解低温对光合速率的抑制;常温下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进一步提高茄子的光合速率。
11.(多选)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人体肥胖有关的蛋白质类激素。
下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已知瘦素可分别引起神经元A 兴奋、B 抑制;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瘦素合成后,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运输至下丘脑B .当图1中神经元B 释放物质甲,并引起③的抑制时,③处的膜电位无变化C.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神经元A、B分别兴奋、抑制,可能与其膜上瘦素的受体不同有关D.若人体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但神经元B上缺少相应受体,仍可能导致肥胖解析:选CD瘦素是蛋白质类激素,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的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12.(多选)下图是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作用示意图,图中编号表示相关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Ⅰ细胞对病毒的作用,与该细胞中的溶酶体有关B.图中Ⅶ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物质能够彻底清除病毒C.图中细胞Ⅳ、Ⅷ与接种疫苗后获得免疫能力有关D.HIV攻击细胞Ⅲ和Ⅶ导致艾滋病病人丧失部分免疫能力解析:选BD图中Ⅰ细胞是吞噬细胞,对病毒的作用与溶酶体有关;图中Ⅶ细胞是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与抗原结合,然后由吞噬细胞吞噬水解,抗体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图中细胞Ⅳ、Ⅷ是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接种疫苗的主要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抗原入侵后可以被迅速清除,避免机体患病;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即细胞Ⅲ,最终导致艾滋病病人几乎丧失全部免疫能力。
二、非选择题13.如图为某男子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④表示激素)。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产生冷觉的A是________,其通过控制运动来调节体温的基本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激素③以B为靶细胞时,体现了激素的________调节机制,③对B的作用效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激素④的主要靶器官(细胞)是________,在血糖调节方面与其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
(4)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兴奋性更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各种感觉均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
运动时肌肉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
(2)分析题图可知,B为垂体,①②③分别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当③(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和B(垂体)时,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
③(甲状腺激素)作用于B(垂体)的效应为: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垂体细胞提高代谢速率。
(3)饥寒交迫时,机体会通过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C为胰岛A细胞,④为胰高血糖素,D为胰高血糖素的靶器官(细胞),主要为肝脏(细胞)。
在调节血糖方面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的激素为胰岛素。
(4)寒冷环境中,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比炎热时的多,而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人在寒冷环境下比在炎热环境下更容易集中精力,兴奋性更高。
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人体为保证机体水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大对原尿中水分的重吸收。
答案:(1)下丘脑大脑皮层运动时肌肉细胞呼吸加快,释放的能量增多,同时散失的热量也增加(2)(负)反馈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提高垂体细胞代谢速率(3)肝脏(细胞)胰岛素(4)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14.(2017·南通一模)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来自外周(皮肤、黏膜、内脏等)和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的神经冲动经汇集、整合后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生理反应,图中①~⑫代表神经元,“+”和“-”分别表示兴奋和抑制。